爱护环境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的培育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然而,工业时代以来,人们过分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出现土地荒漠化、水质污染、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地质灾害等严重后果。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突显,生态危机、环境治理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环境保护的青春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新时代,我国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倡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建设绿色家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加强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的培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界定相关概念,即环境伦理的概念、环境伦理观的概念、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的概念。提出大学生环境伦理观应以环境伦理意识、环境伦理知识、环境伦理情感、环境伦理行为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强调培育大学生环境伦理观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指导大学生的环境伦理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建成绿色低碳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所得数据,总结出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存在环境伦理意识淡薄、环境伦理知识欠缺、环境伦理情感淡漠、环境伦理行为欠妥、知行不一的主要问题。分析得出导致大学生环境伦理观问题的成因是:大学生自身修养不够、家庭环境伦理教育不足、学校环境伦理教育不系统、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法律法规监管存在漏洞。第四部分分别从大学生加强自身环境道德修养、强化家庭环境伦理教育、高校完善环境伦理教育体系、营造爱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健全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五个方面给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培育的主要途径。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大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伦理观,用以指导日常的行为实践,在提升个人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我国建成一个清洁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观培育

学科专业:伦理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环境伦理的概念

(二)环境伦理观的概念

(三)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的概念

二、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的培育内容

(一)较高的环境伦理意识

(二)丰富的环境伦理知识

(三)浓厚的环境伦理情感

(四)良好的环境伦理行为

三、培育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

(二)有助于指导大学生的环境伦理实践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有助于推动建成绿色低碳的社会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缺失及成因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过程

二、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伦理意识淡薄

(二)环境伦理知识欠缺

(三)环境伦理情感淡漠

(四)环境伦理行为欠妥

(五)环境伦理知行不一

三、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修养不够

(二)家庭环境伦理教育不足

(三)学校环境伦理教育不系统

(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五)法律法规监管存在漏洞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环境伦理观的培育路径

一、大学生加强自身环境道德修养

(一)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

(二)积极学习环境伦理知识

(三)参与保护环境实践活动

二、强化家庭环境伦理教育

(一)家庭内部加强环境伦理意识

(二)父母在保护环境上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三)树立尊重自然的家风家训

三、高校完善环境伦理教育体系

(一)增设环境伦理相关课程

(二)积极开展校园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三)创建绿色健康的校园环境

四、营造爱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一)做好环保的宣传和服务工作

(二)加强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引导

(三)加大推广环保领军人物力度

五、健全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

(一)完善环保相关法律法规

(二)加大环境问题的监管力度

(三)加强环境问题的奖惩机制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大学生环境伦理观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上一篇: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思考论文提纲下一篇:地方生态需水量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