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护环境作文

2024-04-17

于爱护环境作文(精选7篇)

篇1:于爱护环境作文

有些人心里明白嘴上也说着自己非常非常爱护环境,可实际上却言行不一,为了贪图方便随手丢垃圾,给清洁叔叔和阿姨们的工作增加了许多负担。三年级课本中有一句话“耳听为虚,耳听为虚”,此刻正体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这天,陈老师要大家就“我们与环境”这个主题交流心得。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洗手后要随手关掉水龙头,有的说不要砍树造房子,有的说要记得随手关灯关电风扇……老师让同学们安静下来,给我们看一则新闻,直到现在那篇新闻还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里面讲了一只海鸟身亡,人们发现她肚子里有许多塑料,而让它死亡的原因就是它吃了很多人类丢弃的塑料袋。其实,世界上又何止这一件因人类破坏环境引起的动物死亡事件呢?还有鲸鱼在海里吃了30平方米的塑料;海龟因眼力不好,吃了一片塑料;海豹一不小心,被塑料给卡住了;海豚因有强大的好奇心,也吃了一片塑料。

这些让我想起了妈妈以前跟我说的:“希希,你知道现在大自然被许多垃圾给占领了吗?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垃圾分类了。以后我们也要学习垃圾分类,爱护环境哦!”我想到了小区里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已经被一些小朋友打坏了,现在只剩下“小草请你绕一绕了”。我猜有些同学听到可能会哈哈大笑,可是如果小草听到了,该有多么伤心啊!

以后我一定要爱护环境,爱护大海,爱护海洋生物,爱护花花草草……

篇2:于爱护环境作文

11月27日 星期六晴

下午在工人文化宫上完舞蹈课回家的路上,我看到有一个人吃完玉米后,没有把玉米核扔到垃圾桶里,而是随地乱扔,我认为他这个习惯很不好,把环境搞得又脏又乱。

日记(爱护环境)作文100字

篇3:于爱护环境作文

以上的文献是1992年6月11日, 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的里约热内卢地球环境高峰会议上, 一位十二岁的加拿大女孩在冠盖云集的世界各国领导人面前发表的一篇仅有六分钟的演说。当时震惊了全世界。可是, 当我看到这段视频却整整晚了20年。在我震惊的同时, 更多的是忧虑。因为二十年前, 国外的孩子们就如此深知生态环境的状态, 并愿意身体力行地做出努力和改变。而我们的孩子还在题海中翻滚, 对待我们生态环境的危机竟然是那样的漠然甚至是了解甚微。作为一名公民, 我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真正下决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爱护生态环境。同时, 我也是一名小学品德教师。也许我的力量很微小, 但是, 我仍然愿意把我爱护生态环境的意志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 让孩子们受到关于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教育。

所谓生态文明教育, 是指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素质的基础上, 使之自然遵循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生态原理, 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广义上是指对社会全体成员的教育, 狭义上指在学校开展的教育。从总体上看, 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小学生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对象之一, 正处于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的养成时期。学习知识快, 可塑性强。因此, 在这个阶段进行正确的生态文明教育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切实践行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宗旨。从总体上看, 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我的工作岗位上, 我的实施策略主要是在课堂教育中完成。下面是我实施爱护生态环境教育的策略和理念。

一、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十分强调榜样的作用。在学校里小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 他们对教师的言行总是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着, 所以, 我们的言行与举动是具有榜样力量的。教师首先要提高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比如, 在平时, 我们随手关紧水龙头, 爱护花草树木, 将垃圾分类扔掉, 强调环保健康出行等。用我们的行动感染孩子, 给予孩子正能量, 才能对学生言传身教。

二、提高学生兴趣, 重在自觉

对小学生而言, 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因此, 在生态文明教育中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 如, 传授课堂学习方法、感受生态危机的体验法感悟艺术的熏陶法、走进生活发现问题的社会调查法, 交流、合作、监督督促的共同学习, 将多种方法结合, 有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启发性教育之中, 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 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 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 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所以,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 必将有助于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三、提高爱护生态环境的校园文化

如果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 那么小学生一天有8个小时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这样学校关于保护生态教育就应该展现在校园文化当中。在校园楼道的墙壁上, 粘贴关于保护环境的海报。比如, 展示树木砍伐后对动物、植物带来的灾害;展示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后的小区环境;展示被污染的河流、死去的鱼以及因为生态环境改变而灭绝的生物照片等。这些校园文化, 主要是能激发学生的感官, 让孩子们了解到地球在被人类文明慢慢地摧毁, 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动力。班级定期展开关于爱护生态环境主题班会。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 再开展关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课程就会得到更有效的学习成果。

四、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内容为平台, 将保护环境渗透其中, 使它们水乳交融, 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逐步为学生构建一座生态环境的高楼大厦。

1.关于环境保护教师团队的整体渗透

环境保护的学习不要拘泥某一个教师, 应该是每个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例如,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 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 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 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 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节约、环保的要素, 如, 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科学课上讲《地球上的水》, 就可以顺势讲解地球上水的分布, 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水的污染非常严重以及被污染的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危机等。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就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 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2.丰富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手段, 拓展教育途径

推广视频资料。生态环境被人类文明日益破坏的资料, 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用语言描述就略显苍白, 也达不到课堂上的教学目标, 如果换成是视频资料, 例如, 我们讲厄尔尼诺现象就可以先播放电影《后天》的片段, 展示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所出现的生态危机:南北极的冰川在融化, 全球的气温都在上升。让学生通过视觉直观地了解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危机。这样, 效果就会比我们预期所设想的更高。那么, 怎样更有效率观看视频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播放视频。第一步:播放在地球上已经发生并不可逆转的事情。第二步:播放人类还在做着哪些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第三步:人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正积极地做着改变。例如, 我们以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爱护野生动物》为例。首先, 播放地球上已经灭绝或者面临灭绝的动物们。其次, 播放大批猎杀藏羚羊的视频。最后, 给孩子们观看保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们正在为改变现状努力的视频。学生心生惋惜, 感叹生态环境危机带来的灾难。这时我们再提出“我们该做些什么”的问题时, 学生会带着爱护环境的情感去分析, 去回答。当然, 视频的播放是以教学课件的方式展示的, 这就要求视频的时间和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

(1) 积极开展课堂活动

“学是孩子的天职, 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位小学生都渴望参与课堂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充分利用课堂开展以生态环境教育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拓展学生视野, 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更有利于培养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使他们参与到爱护环境、治理环境的行为中去。

(2) 资料调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例如, 《我们扔掉的垃圾》中, 让学生课前就通过上网、询问家长、查阅图书了解我们扔掉的垃圾有哪些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危害, 让学生自己调查, 比如, 我们平常扔掉的塑料袋和电池, 哪些可以回收利用?又是怎么利用起来的?这个环节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3) 讨论

学生通过自己课前调查的内容进行汇报, 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再把环境保护的问题放在课堂上讨论。例如, 长春近日出现的地震现象, 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讨论。虽然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但是人类的一些行为也可以加剧地震发生的频率。

(4) 辩论会

学生可以适时开展有关爱护环境的辩论会。例如, 关于人类文明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反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 营造节约环保氛围, 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5) 课外实践活动

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通过课外活动, 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 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例如, 长春近日出现的雾霭, 就是空气污染的一个明显的现象。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 所以作为一节生态教育课, 应该先让学生了解雾霭发生的原因、对人体的危害。课后让学生去实践, 用自己的行动净化我们的空气。学生们告诉我, 他们不坐汽车, 不燃放烟花爆竹, 和爸爸在院子里种树。虽然这样的行为力量很微小, 但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五、家庭环境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儿童的行为发展最大的影响是周围的同伴, 是他的监护人行为的模样。”对于小学生而言,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行为习惯是影响其发展最为直接的要素。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如果父母节约资源, 爱护环境, 有爱心, 以身作则, 实际上是对孩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但是, 如果父母展现在孩子面前的是铺张浪费, 随地扔垃圾, 任意妄为的家庭气氛必然会错误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也就无心关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所以, 校方要和家长建立一个共同的环保教育平台, 积极努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态环境教育中有长足的进步。

六、社会环境

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完善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这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社会需要把正能量传播给每个公民。利用媒体有效引导小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物, 并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学校多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的课外实践活动。

篇4:生于适应,死于爱护

但这棵金合欢树确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它的主干已经弯曲,树身上满是冰雹撞击的伤痕,但它的枝头上有少许绿叶,年年生枝发芽,以此向人们昭示自己的生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棵金合欢树已经在沙海里存在了1800年,当地人称之为“神树”。为此,一条大路经过了它的身旁。在尼日利亚1比10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棵金合欢树有了自己的位置,它成为全世界唯一一棵在地图上标出的树。

所有看到特内雷“神树”的人都说这是个奇迹,大家坚信,既然奇迹已经存在了1800年,接下来的就是继续这个奇迹。但是很遗憾,在一次遭遇汽车撞击后,特内雷“神树”枯萎了。当雨季再次来临的时候,它再也没有长出嫩叶,直到有一天轰然倒地。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次汽车的撞击甚至没有一次冰雹的威力大,怎么可能带给“神树”致命之伤?

自从特内雷“神树”出名后,每一个经过这里的车队和骆驼队都会自动自发地维护它,帮它修剪残枝败叶,在它的根部堆上从远处带来的泥土,并且拿出珍贵的饮用水来浇灌它。为了帮“神树”遮挡沙漠中反复无常的风沙和冰雹,人们用各种材料在“神树”的周围建起屏障,因此,它所受到的风沙冰雹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对“神树”来说,这已经是人们所能给予的最精心的爱护了。

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神树”死亡的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枯枝败叶有人修剪,所以“神树”不再努力去长出更多的枝条;因为脚下有肥沃的泥土,有足够的水,所以“神树”的根须不再往更深的地下蔓延;因为人工的屏障挡住了风沙冰雹,所以面对伤害它变得很脆弱。如果说“神树”活了1800年是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就是适应,因为它已经适应了在恶劣环境下的生长。现在,人们给予它的善意爱护,让“神树”不再主動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它变得难以应付一点小小的伤害。因此,“神树”不是死于风沙、干旱、高温、严寒等自然环境的摧残,而是死于善意的爱护。

篇5:爱护环境作文

爱护环境作文(一)

绿树摇曳,鲜花盛开、四季长青,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丽、绿色的祖国,谁不期盼?谁不热爱?可在平日生活中,人们乱倒垃圾、乱贴广告、乱泼污水、乱写乱画、乱停乱放、乱砍滥伐 …… 这些行为使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许多珍贵的动物绝种,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美化我们的生存空间,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让祖国水更清,天更蓝、树更绿;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张纸,一片垃圾、一口痰做起,全面提高环境,爱惜一草一木,不随意攀折,践踏花草树木 …… 要见缝植绿。 因为大量树木被伐,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黄河水位升高,洪水泛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死亡人数过多,房屋倒塌,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 只有一个地球 ” ,这是 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去年世界的 “ 环发 ” 会议,各国首脑再次呼吁人们注意:人类 “ 只有一个地球 ” 。朋友们,听到这里,大家应该猛醒了: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再不要让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水土遭流失。地球,美好的家园,谁不想那蔚蓝色的海风化为雨水,重新滋润那片干涸的湖泊和干裂的土地,谁不想那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拂,叠翠的山峦、明净的河水、蔚蓝的天空永远向人类展示勃勃生机。

自古以来,从夏禹治水到今天三峡工程的筹建,从女娲补天到营造绿色 * 城,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大略。朋友们,我们也应该踊跃加入 “ 环保 ” 的行列,积极行动起来,为让那一片蓝天永远保持蔚蓝,让大自然的森林永远郁郁葱葱,让碧波荡漾的河水永远明净 …… 努力吧!

朋友们,让我们都永远记住:人类,仅有一个地球。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成为和谐、美丽的绿色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吧!

爱护环境作文(二)

今天妈妈接我放学回来,走在路上,看到路边的角落和墙边洒落了许许多多的白色垃圾袋和塑料泡沫,一阵风吹过,白色的垃圾随风到处飘散,非常影响城市的美观,妈妈说那叫“白色污染” 。

什么是“白色污染”?我很好奇,妈妈告诉我,白色污染是世界上的十大污染之一,它是指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丢弃的废物,比如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塑料泡沫等。

白色污染的大量存在,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天空污浊、森林减少、河流干枯……沙尘暴、干旱、地震、海啸、飓风频繁发生。如果我们将使用的塑料制品抛弃到农田,还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减收。

白色污染不仅影响环境的美观,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人测试过,当温度达到65度时,一次性塑料饭盒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到食物中,对人体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的损害。如果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导致动物的死亡。白色污染的危害真是太大了!

我们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都行动起来,拒绝白色垃圾,积极宣传,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好!

爱护环境作文(三)

在一片碧蓝的海洋中,生活着快乐的小鱼萨娜和它的妈妈。

一天,萨娜出去散步,刚游了没多远,突然从上面掉下来一个废弃的易拉罐,砸中了它的头,“啊--我的头好痛,还起了一个大包!”萨娜摸着头急忙跑回家,它一五一十地把受伤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让它在家里养伤。

这天,萨娜打着伞和小伙伴们玩耍,一堆东西从天而降,它赶紧撑起伞,可没想到的是,刚买的新伞竟然被砸了几个洞,萨娜一看尽是些破瓶子、滑冰鞋、骨头等杂物,它哭着跑回了家,非常伤心,还在心疼那把漂亮的伞,同时也在气愤地想:为什么人类总是把垃圾扔进海中呢?难道他们把大海当做垃圾场吗?

过了几天,妈妈让萨娜去买食用盐,萨娜刚出门,就有一股刺鼻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而且它看不清前面的路,海水非常浑浊,它捂着鼻子往家跑,不时感觉肚子痛、头晕,妈妈告诉它:“这是因为油轮的石油漏到海里,污染了海水,你可要小心啊!”

第二天早上,萨娜和妈妈带着口罩来到了伙伴家,在一起讨论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大家积极思考,最后决定做一些提示板立在沙滩上。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成群的鱼儿们游出水面,在海滩上引人注目的地方立了十几个提示板,希望能够起到作用,大家都焦急地期盼着海洋明天的变化。

第二天,人们看见了提示板,上面写道:“来到这里游玩的人们,请你们不要再往海中扔杂物,我们的孩子因此而受伤,你们也有孩子,希望你们能将心比心,爱护我们这些海洋中的动物吧!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大家感到后悔莫及,开始自我反醒,从此没有人再往海洋中乱扔垃圾,()鱼儿们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篇6:爱护环境作文

忽然,小红看见垃圾桶旁边有很多垃圾,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忘拿了?”小明疑惑不解地问。“小明你看,垃圾桶旁边的那些垃圾既污染了空气,又影响街道卫生,做为一名小学生,又做为一名少先队员,如果不把这些垃圾扔进垃圾桶,就太对不起这条红领巾了,我们就不配当少先队员了,不配戴着那鲜艳的红领巾,你觉得呢?”小红坚定地说。“可是我们上学快要迟到了!”小明急切地说。“那我们先去上学,放学的时候再来看看,说不定有好心人会把这些垃圾桶里的。”小红说。于是两个人高高兴兴的地上学去了。

放学后他们走向那个垃圾桶,,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垃圾居然越来越多,臭气熏天,在十里以外都能闻见。“可怎么办呀?这里的垃圾越来越多,真是难以下手呀!早知道就把垃圾扔掉了,不再等到下午来捡了,要不然我们别捡了。”小明愁眉苦脸地说。“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遇到困难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我们不能知难而退,被这么一小点困难而下退了,怎么对的起胸前的红领巾。”小红一边说,一边把垃圾捡起来仍进垃圾桶里。小明也定下心来想办法,忽然他说:“我有一个好办法。”他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和一张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文明――只差一步。然后贴在了垃圾桶上。突然一位叔叔说:“你们这样做应该表扬,不过你们在公物上随便乱贴可不是什么好事。”“我们知道错了,叔叔。”小明惭愧地说。“时间也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家去!”叔叔微笑着说。“好!”小明和小红异口同声地说。两个人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篇7:爱护环境作文

然而,近几年来,地球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全球性气候变暖,飓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这些都是人们不断地“伤害”地球的结果。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成浊流。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清水黑了,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气变差,生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坐在树梢上,正在砍他坐着的那根树枝。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难道你就没有想一想,它在警告我们: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伤害自己。

当你走在大街上,如果你想吐痰,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选择了吐在地上,那么你想过没有,你在害自己吗?一口痰含有大量的病菌,当太阳着时就会繁殖、传染。同样,当你砍伐一棵树,当你挖掉一片草,当你把脏物倒进河流,难道你没有觉得这是在破坏环境,“伤害”自己吗?

上一篇:中国梦的提出和弘扬下一篇:某镇某年脱贫攻坚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