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建设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相关性——基于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

2022-09-10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教育不仅需要让学生认知发挥自身的个人价值, 以及培养学生的价值创造能力, 还需要针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文化、创业导向、创业意向以及创业心里等进行全面培育, 以此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 因此, 可以探寻党建工作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之间的关键联系, 以此来形成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 进而为大学生未来的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等院校党建工作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

党建工作的良好开展是高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主线,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在高校中开展党建工作不仅对院校自身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还对大学生在未来的自主创业中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技能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及作用。

(一)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随着创新理念教育的提出与实施, 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可以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共产主义信念,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性创新。大学生在社会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是我国的栋梁之材, 肩负着艰巨且光荣的使命[1]。而在高校中开展党建工作为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念支撑, 并为其自主创业奠定良好自身基础, 可以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政治觉悟, 在进行自主创业时, 可以广开言路, 并将某件事物形容到恰到好处。还可帮助大学生集中智慧, 进而落实每项工作。进行有效的党建工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主动性, 并让大学生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光荣使命, 在思想与行为上有效约束自身, 自觉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在创业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二) 坚定大学生创业的使命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 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 迎来了诸多的创业奇迹与有效的创新战略。大学生是我国创业人才的主要核心, 是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发展的主要行动者, 对国家创业创新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在高校中进行党建工作, 能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使命意识, 认识到自己身负重担, 使得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之中[2]。

(三) 可以帮助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高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 而在这其中, 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养成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开展党建工作中, 可以为学生提供符合社会发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创业教育, 以实际创业经验与创业理念为基础, 对大学生的创业观念进行矫正, 以此来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并且开展党建工作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 坚定创业理念, 培养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意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教育和引导, 并帮助大学生不断培养自身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以此来实现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大学生未来的创业之路打下良好的根基[3]。

二、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融合策略

高校应注重对党建工作的建设, 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提供良好的氛围, 通过党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 帮助创业意识偏差或者是创业思想错误的大学生走出误区, 并形成良好的创业思维与行为。在实际党建工作中, 需要以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背景, 结合有效的方式让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

(一) 促进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职能转变

在实际开展过程中, 党建工作其主要的教育职能处于对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引导的方面, 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心理、创业意向、创业导向以及创业精神等内在引导之外, 通过与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 使得这些内在导向的实际意义与内涵得到充分升华, 并得到有效拓展。而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无论是在内容、方式以及性质等方面, 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 可以得到有效的开展[4]。而在党建工作的角度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大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是在形成的关键期, 学生自身创业规划的风险以及不稳定因素会对大学生形成创业价值观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也对开展党建工作产生一定的制约。因此, 高校在融合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将其教育职能进行转变, 将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进行有效改变, 从严肃到愉悦、从保守到创新、从固定到灵活, 将原有党建工作的导向功能转变成对学生的服务职能, 以此来造福学生。而针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 需要将其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 将原有的教育职能切实有效的转变成服务职能, 以此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

(二) 营造良好的融合环境氛围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市场环境、就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均为大学生的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的好坏对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意愿、创业心理以及创业方向等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的融合环境也属于创业环境中的一种, 因此, 需要营造良好的融合氛围, 进而为大学生构建出一个开放、宽容的大环境, 让更多大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创业中[5]。

(三) 构建有效的创业意识教育与党建工作的评价体系

要想将党建工作与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有效融合, 需要具备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 而执行的主体则是相应的党建工作者以及相关创业意识教育工作者, 其核心为思想教育与高校党建组织架构, 提升相关党建工作者与创业意识教育工作者的执行力与主观积极性。

将创业意识教育与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合纳入到高校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考核体系之中, 在教学、管理、科研以及服务等方面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 并将创业意识教育的绩效评价落实到学生形成良好创业意识整个过程中, 将相关的评价总结转化成量化数据, 以此来确保党建工作与创业意识培育融合的有效开展[6]。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 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出了引领的作用, 体现出了新型教育理念, 尊重创业教育的作用, 并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价值观, 具备创业使命, 养成良好的创业精神, 并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的有效性。在实际融合过程中, 需要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与党建工作融合的实践性、契合性等进行深度剖析, 并结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 与社会发展对学生创业影响的因素, 以此来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 并与高校党建工作相辅相成、进行联动。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重点关注问题。但是随着高等院校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开始走向创业的道路,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开辟出有效解决途径。基于此, 本文针对在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 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望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业意识,党建工作,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周鹃.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学生党建工作转变——基于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背景的分析[J].学理论, 2017 (7) :156-158.

[2] 刘志涛, 沈睿媛, 陈娜.加强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明日风尚, 2018 (13) .

[3] 冯平.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2) .

[4] 陈丽敏.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的研究——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 30 (7) :9-10.

[5] 余华琼.关于构建毕业生党建与就业互动体系的思考——以武汉轻工大学党建与就业工作实际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 (3) :79-80.

[6] 沙易卉.高校党建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山西青年, 2018 (13) .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下一篇:如何抓好油建专业设备集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