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服装色彩知识》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

2022-09-10

1课程性质

高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改革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让“教、学、做”融为一体, 整合教学内容, 以学生为主,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1]。

《 服装色彩知识 》 是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 ( 纺织模块) 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 了解服装色彩知识的物体色、色彩视觉、色彩三要素等理论知识, 要掌握服装色彩类型、色彩调和、二色搭配和主题配色技巧等内容, 提高学生对服装色彩的欣赏能力和识别能力。 同时, 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分辨颜色、填充颜色和尝试开发服装流行色, 也能对服装进行搭配, 掌握服装色彩搭配的技巧, 更高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 为了更加达到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专业的需求、纺织和服装行业外贸岗位对本课程需求而进行了整体设计和重组。

2课程目标

2.1 课程知识目标

(1) 了解色彩学的色彩视觉等基本原理、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与习俗、国内外服装史以及服装流行色规律。 (2) 熟知色彩学物理和生理原理、色彩基本属性、色立体上的取色路径、色彩个性与文化内涵、服装色彩搭配的一般规律和技巧。

2.2 课程能力目标

(1) 能够按照给定的主题进行正确处理和选用服装的色彩。 (2) 能够利用色立体来进行取色和色彩分类, 能够根据色彩搭配规律和外部环境的需求完成服装色彩的搭配。 (3) 学会分析我国民族服饰背后的色彩观念、文化和习俗及其关系。 (4) 通过利用所学流行色的知识, 能够准确预测和判断未来季节的服装流行色彩。

3课程整体设计

3.1 课程内容设计

3.2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4教学方法设计

《服装色彩知识 》课程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知识的物体色、色彩视觉、色彩三要素等理论知识, 也要掌握服装色彩类型、色彩调和、二色搭配和主题配色技巧等实训内容;学生通过对服装色彩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欣赏水平和能力。同时, 能够正确识别面料、服装的色彩或色差, 能够独立完成服装搭配技能的实训项目, 最高目标是能够培养学生对服装色彩搭配表现、表达能力、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2]

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上, 应根据课程整体设计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采用合适和恰当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4.1 任务驱动式项目法[3]

服装色彩知识的实训任务和“服装色彩文化”模块的知识点都采用这种方法, 该方法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以学生为主体。 该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 以小组为单元, 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 整理知识点, 制作课件再选出小组代表进行任务汇报, 然后再让其他组的同学代表进行点评和评价, 最后任课教师作总结、点评和评分, 指出该组学生在陈述过程中知识点讲解情况、 优缺点及侧重点等。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团队合作精神等。[2、4]

4.2 讲授法

讲授教学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讲授的方式, 直接、快速并精炼的让学生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5]。 在讲解 “色彩学原理”和 “服装流行色”时多数采用讲授法, 在讲授之前, 会播放3~5 分钟的某服装品牌本年度时装周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从视觉感受服装色彩的魅力, 让学生有兴趣了解服装流行色等理论知识内容。 “色立体”和“服装色彩搭配”这两部分内容采用“讲授+实训”结合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服装色彩理论为引领, 实训任务练习为主, 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服装色彩及搭配的魅力。

4.3 案例法

教师选定典型的有代表性案例, 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案例分析, 让学生对这些案例, 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 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等[6]。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 “色彩个性”模块, 拓宽了学生的色彩思维空间, 增加了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对色彩心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5结语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和国际贸易实务 (纺织模块) 专业的特点, 对《服装色彩知识》课程进行了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完善, 目的就是为了让课堂更加丰富而活泼, 让学生更愿意学习, 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今后《服装色彩知识》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方向就是在教学环节中把课堂实训项目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增加学生的实训环节,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和自觉设计方案等; 同时也要加强与纺织服装类企业的合作, 希望可以将他们比较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引入课堂。

摘要:本文主要以《服装色彩知识》为例, 在明确该课程定位的基础上, 结合高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研究和探讨了该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四部分内容。在课程整体设计和课堂改革之后, 在实际教学中, 该课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关键词:服装色彩知识,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娟美.高职物流《配送作业与管理》课程改革初探[J].管理学家, 2013 (9) .

[2] 文淑丽.服装院校色彩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探讨[J].辽宁丝绸, 2013 (03) .

[3] 李连焕, 曾峰.项目驱动与任务驱动理念下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11) .

[4] 崔贯勋等.基于Web Quest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10 (20) .

[5] 刘颖.建筑制图融合AUTOCAD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J].时代教育, 2015, (5) .

[6] 穆军芳.案例教学法在“语言与文化”课程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 2013, (12) .

上一篇:煤化工企业仪表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应用下一篇:三聚氰胺:十年面壁图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