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工具在煤炭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应用

2022-09-11

虽然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在运营模式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但在成本管控方面仍然局限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等方面, 并未真正意识到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对于企业成本管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提高煤炭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 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几种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介绍

(一) 成本管理工具

其一是目标成本法, 将市场变化导向作为成本管理所参考的依据, 围绕产品的目标利润完成成本管理方案的设计, 选取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研发与设计环节进行产品成本的管理, 以此确保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密切结合。其二是作业成本法, 该方法需要明确涉及到企业资源消耗的具体作业环节, 以成本动因为依托将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协调分配, 划归到产品与服务范畴中。其三是直线成本法, 主要依据成本性态分析完成成本的计算, 将其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个不同的类别, 完成成本盈亏损益的计算。

(二) 预算管理工具

其一是全面预算管理, 该方法主要选取企业在某一时期范围内所发生的全部经营、投资与财务活动, 依据企业战略目标以量化方式进行整体预算安排, 确保预算管理能够涵盖企业的经营全过程, 实现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其二是经营预测法, 综合调查企业当下与以往的经济状况条件, 结合市场动态与竞争因素进行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的分析测算。

(三) 绩效管理工具

其一是平衡计分卡, 从财务管理、内部业务流程、客户需求、成长与学习等四个维度入手, 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将其量化为一定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参数, 指引具体操作活动, 完成绩效管理的目标[1]。其二是基准分析法, 通过选取市场上同类型企业的信息与本企业进行综合对比, 以此反映出企业之间各个运营生产环节所存在的差距, 进而掌握同类型企业的运营状态, 实现企业的自我评价。

二、管理会计工具在煤炭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 应用作业成本法, 构建成本管理模型

首先应当完成作业中心的建设, 依据煤炭企业日常的生产要求完成作业体系的确定, 例如依据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能分别完成回采、掘进、运输、排水等作业项目的认定, 要求管理者针对重点作业项目予以着重关注, 依据不同作业项目的性质类型将其进行合并、细化, 以此完成作业中心的构建。以煤炭企业日常所涉及到的回采、掘进、开拓作业为例, 由于这些作业项目的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因此可以将项目进行合并、共同构建成为统一的作业中心, 依据实际项目性质要求选取原煤产量作为成本动因。同时需要着重注意的是, 成本动因的选择应当坚持精确性, 尽量精简作业信息量, 确保能够使管理者迅速寻找到关注的重点项目, 为成本决策的制定提供辅助作用。

其次应当进行作业成本库的建设, 归纳整理煤炭企业内部的所有作业发生成本, 选取性质相同的成本动因共同完成成本库的构建, 确保成本可以被相应的成本动因解释, 以此实现对同质费用耗费水平的负责。作业成本库能够集中展现出不同作业中心所涵盖的成本问题, 以作业中心为核心出发点, 确保煤炭企业的各项成本得以妥善归类, 为成本管理创设了便捷条件。

最后是成本的计算, 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其一是作业成本的计算, 主要依据成本动因进行资源库成本的提取, 进而追溯资源库背后所隐含的不同作业中心, 分别完成不同作业中心成本的计算。例如将员工人数作为成本动因, 从员工薪资成本库中提取相关信息, 将其合理分配到回采、掘进、开拓等作业中心成本库中, 获得各项成本的计算值[2]。其二是产品成本的计算, 该方法主要是针对无法直接追溯到原材料的产品成本计算, 需要依据成本动因进行作业中心库产品成本的追溯, 以此确定所耗费的原煤总成本, 进而依据项目分类计算出单位成本。例如可以选取回采、掘进、开拓等作业中心的成本, 将产量动因作为成本动因, 将其分配并计入到不同产品的成本中, 完成成本计算与管理。

(二) 依托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成本预算编制

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时, 首要前提便是构建全面成本预算体系, 依据煤炭企业不同作业项目所处的地质条件、作业要求等因素, 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实地勘测掌握作业环境中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 确保能够准确提供有关断层、褶皱、瓦斯等作业信息, 进而由生产管理部门依据收集而来的作业信息完成生产计划的制定, 由财务人员借助模型计算作业物料与其他资源的消耗定额, 以此作为成本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

接下来需要结合煤炭企业的实际生产作业环境, 借助动态成本预算判断成本费用预算的具体完成情况, 由作业中心、企业管理部门为其提供相关依据, 进一步实现动态预算管理。例如某煤炭企业的作业中心选取了当月累计实际成本费用与实际作业量可用预算额之差, 将其与后者作比, 并将百分比结果计为X, 以此作为预警的依据。其中当X<5%时即为正常情况, 当5%≦X<20%时即为黄牌预警, 当X≧35%时即为红牌预警。

在此基础上, 再分别针对定额管理材料与非定额管理材料的成本费用进行考核, 进一步完善成本预算编制, 实现差异化、全面成本考核管理。其中针对定额管理材料进行考核时, 应当确保涵盖价值量与消耗量两个主体部分, 从作业量、材料价格等方面针对超支问题进行科学计算, 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针对非定额管理材料进行考核时, 只需围绕价值量这一个因素进行定额即可, 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三) 利用平衡计分卡, 建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首先需要利用平衡计分卡完成指标体系的确定, 依据财务、内部业务流程、顾客、成长与学习等四个类别进行指标体系的细化分析。其一是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的确定需要管理者依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与当前运营情况, 确保指标的选取能够提高企业的煤炭产量、帮助企业盈利, 并围绕战略目标确保企业所得利润能够保持稳步增长, 例如原煤产量、吨煤成本、流动资金周转率、净利润等都可以作为企业的财务指标。其二是内部业务流程指标, 煤炭企业在战略目标设定上应当以矿区生产安全作为第一前提, 在此基础上增加机械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产业调整等发展目标, 因此企业在内部流程指标的选取上应当着重考量开拓进尺、百万吨死亡率、外向收入、安全评估等指标, 确保能够实现整体内部业务流程的全面覆盖[3]。其三是顾客指标, 煤炭企业要想确保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必然要涉及到与客户长期合作关系的维护, 依托长期合作提高煤炭质量与产品销量, 具体来说应当着重选择客户满意度、产品销售量与商品煤质量等作为顾客指标。其四是成长与学习指标, 为进一步实现煤炭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应当着重围绕人才作为核心驱动力, 借助员工培训培养高素质专业性人才队伍,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具体来说可以选择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完成度、员工流失率等作为衡量指标。

接下来需要依据平衡计分卡中的不同指标进行权重的细化, 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分解, 依托层次分析法将四个指标维度进行系统分析, 以此完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随即需要完成指标权重的具体计算, 以目标层为例, 不同指标维度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分别为3.08、0.72、1.32、0.34, 目标层中的指标数值分别为λ=4.25、Cl=0.08、Rl=0.91、CR=0.09。通过观察指标权重与一致性检验结果可以发现, 不同指标维度中相同性最多的指标为CR, 其中涵盖的财务指标、内部业务流程指标、顾客指标以及成长与学习指标的数值分别为0.78、0.68、0.68、0.58, 数据的一致性检验结果符合标准, 由此可以判断该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发挥较强的实际应用效能。

结论:总而言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 煤炭企业应当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及优秀企业的现代管理经验, 确保能够树立正确的成本管控意识, 围绕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等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 依据企业经营目标与战略目标完成成本管控标准的制定, 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当前煤炭企业的运营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式已初步完成集约化转型, 应当积极借助管理会计工具提高成本管控力度, 提升新时期煤炭企业的竞争实力。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 从作业成本法、全面预算管理与平衡计分卡等三方面探讨了管理会计工具在煤炭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具体应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管控,管理会计工具

参考文献

[1] 陈辉宇.新常态形势下我国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J].中国市场, 2015, (30) :254-255.

[2] 王希华.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的有效利用[J].全国流通经济, 2017, (26) :78-79.

[3] 夏鑫, 李雨奇.LZ煤矿基于作业的全面成本控制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 2017, (12) :34-36.

上一篇:泌尿系结石的外科治疗体会下一篇:课后练习——学好英语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