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应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2022-09-1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 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 努力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文明高雅、融洽祥和、教工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大学校园, 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多系统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然而, 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1 大学生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心理和谐是人内心的平衡自然、乐观愉悦、协调统一和对外界事物和人际关系的平静适度、默契融洽、充满善爱的心理现象, 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在高校中, 大学生的心理不是被动的机械因素, 而是一个相当活跃的、能够极大地向校园和社会释放能量的能动因素, 和谐的心理释放的是向心力, 不和谐的心理会带来离心力。大学校园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心理上的和谐, 心理和谐是个体的美好追求,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心理和谐, 一方面可以使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 更好的适应环境, 迎接挑战;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学校园充满活力、焕发士气、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培养和塑造和谐心理, 可以抵制消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近几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录取人数在不断扩大, 综合素质差异较大的学生纷纷涌入高校。部分大学生在学习面前碰到了困难, 产生了心理危机, 缺乏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理想、信念贫乏的大学生在困难面前出现胸无大志、迷恋网吧、旷课、考试不及格, 不能毕业等现象。另外, 大学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也是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心理危机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部分大学生心理和谐面临考验。个别心理严重扭曲的大学生甚至做出了严重伤害他人、自己和社会的行为。例如2002年2月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和2004年3月发生在云南的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件。而在2007年的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校园枪击案, 有33人死亡, 凶手为该校韩国学生赵承熙。大学生心理问题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由此可见, 大学生心理失衡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身心健康, 也关系到校园的稳定和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大学生, 经历相对简单, 生活阅历相对较少, 同时又经历考学的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与社会竞争的冲突。因此, 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大学生的自我控制不力则易引发问题, 行为步入偏差, 自伤、自杀甚至违法犯罪, 从而影响校园的和谐, 破坏校园的稳定。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为什么心理不和谐、不健康会给学校带来麻烦进而影响校园的和谐?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提出的“挫折—攻击”假说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多拉德认为, 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由挫折引起的, 一个遭受挫折的人, 容易做出某种攻击行为。挫折引起的攻击主要指向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制造挫折的人;二是与挫折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的人, 迁怒于人, 找出气筒便是如此;三是受挫者本人, 自杀是其极端表现形式。在这里, 多拉德等人所说的挫折指的是行为挫折, 而由此诱发的和导致攻击行为的刺激 (一种攻击驱力) 显然是心理上的不和谐状态, 是一种心理挫折。这种心理上的不和谐或心理挫折, 尽管在一定条件下未必产生攻击性行为, 但它毕竟是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之一, 是造成学校校园不和谐的心理因素。事实上, 有些大学生会去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 常常是由心理挫折这种心理不和谐状态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和谐大学校园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 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不能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2 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 概括起来说就是“三大、三高、三低、一滞后”。“三大”:学习压力大, 就业压力大、经济压力大。“三高”:家长期望高、社会期望高、自我期望高。“三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缺乏社会经验, 适应力低, 情绪波动大, 调节力低, 面对挫折, 承受力低。“一滞后”:我们的心理教育与引导工作滞后。

2.1 大学生承受的压力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城市生活节奏加快, 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这种模式已经悄然渗透到校园, 步入大学想轻松度日已经不可能。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大学里的竞争比社会上的竞争一点也不低。尤其是即将走向社会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就业制度, 使大学生在拥有更多择业自主权的同时, 也面临更多的就业竞争, 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很多毕业生因为多次面试受挫而倍感挫折, 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2.2 大学生负载的期望高

从家庭角度来看, 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 受教育, 特别是进入大学, 受高等教育的人毕竟仍占少数。因此, 一旦有些人考入了大学, 可以说他们就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这样的大学生几乎承载着整个家庭, 或整个村庄人的期望。特别是那些从边远的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 他们承载的众人的期望更高。

从社会角度来看, 我们的社会对大学生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我们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迫, 大学生是我们的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力量来源。作为对一个企业或单位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 社会当然期望自己未来的员工都应该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来即能用, 用即能干, 干就干的出色。

从个人角度讲, 现代大学生思维敏捷, 对个性、对自我的追求越来越明显。他们的独立意识很强, 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有发展, 都希望能够成就一翻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且大学生都是满怀对大学的美好梦想, 希望自己的人生从此以后大不一样。而实际是, 大学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大学的学习很紧张, 甚至超过了高中, 而这样的生活是很枯燥的, 而实际的自己也不是理想的自己。自我期许过高, 而现实也不尽如人意, 心里的不平衡就会加剧, 结果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2.3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低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面对越来越大的现实压力和精神负担, 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或困难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把他们压垮。从心理适应方面看,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普遍都较低。面临新的问题时, 学生们常常会感到不知如何是好, 结果是或紧张、或恐惧、或逃避, 实际问题无法解决时, 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从情绪控制方面看, 大学生阶段正处于人的思想情感发展和丰富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很快, 而且他们很敏感, 学习和生活非常容易受情绪的左右。情绪波动大, 调节力低。从心理承受方面来说,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承受力低。他们从小学到中学, 从中学到大学, 都是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为了能够考上大学, 他们都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可以说是享受尽了家庭和老师的无尽的关怀和呵护。他们中大部分人很少遇到什么大的打击, 即使生活艰难, 这种艰难也有父母、家人在承担, 他们对此并没有切身的体会。一旦上了大学, 发现并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时, 在遭遇挫折和打击时, 他们的心理意志就出现问题。

2.4 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人们普遍把大学阶段看作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准备期。在高等院校里, 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专业, 为将来的就业而进行的。对于将来择业有用的东西就学, 对于将来择业没用的东西就不学, 这种以实用为主的思想一直都很盛行。因此, 在一些高等院校, 对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一直都是弱项中的弱项。直到目前为止, 有许多学校都没有心理咨询机构, 学生中的许多心理问题, 都不能及时地给以解决。从而使学生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出现蔓延。高校中普遍对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发现慢, 工作滞后。

3 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途径

3.1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营造和谐发展的校园风尚

高校要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必修、选修课程。通过广播、电视、校园网、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 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解析心理现象, 传授心理调适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危机的知识, 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使学生在一种积极关爱、健康向上的氛围中成长。先进的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应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组织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营造积极、文明、高雅的氛围, 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树立律己宽人的处世心态, 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增强学生关怀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学校还应创造各种条件,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供人际接触的机会, 增加沟通与交流的渠道。另外, 学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根据校园文化的需求, 组建各种学生社团并充分发挥其育人功效, 也是促进广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3.2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 重视加强心理咨询、辅导

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在各年级各专业的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 妥善运用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 能够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渠道。同时, 学校专业心理辅导教师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或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咨询方式, 有针对性地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剔除不和谐、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更正不和谐、不健康的认知和行为, 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3.3 对于每个大学生个体来说, 要加强自我调适能力

发展个体自我调适能力的策略: (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个体要想认识自我, 调适自我, 就要先认识社会, 认识人生,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如果个体缺乏科学的世界观, 就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了解人生的意义, 在评价自我和处理多种矛盾与冲突时, 就找不到正确的社会尺度和衡量标准, 如有的学生认为“我觉得我很不成熟, 因为我不够狡猾”。错误的认识与评价必然导致错误的行为导向, 产生消极的心理体验。所以, 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个体才能有效地解决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减少或消除由于消极动机和挫折而导致的紧张状态, 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 (2) 以坦然的态度接纳社会、他人和自我。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我们应该在社会环境中, 以平静的态度接纳一切, 包括社会现实、他人和自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 (A.H.Maslow) 曾指出:“我们并不因为水是湿的而抱怨水, 或者也不由于石头是硬的而抱怨石头, 也不因树是绿的而抱怨树。”毫不抱怨或焦虑地按其本来面貌全面接纳, 包括不如意的环境和自己、他人的缺点, 则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具备博大的胸怀, 才能客观冷静地认识现实, 把握现实, 尤其是自我, 避免主观情绪色彩;才能积极地面对现实, 接受现实, 主动适应现实, 进一步改造现实, 而不是逃避现实;才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 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之中。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 要加强自身调节, 回避压力不如正视压力, 怨天尤人不如调整认知, 抱怨环境不如改变心境, 默默忍受不如寻求支持, 消极等待不如改变自我, 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一切。看问题辩证一点、全面一点、中和一点、站高一点、后退一点, 就会更好一点。真正的和谐来源于人们自觉的追求和主动的营造, 力求做一个心理适应的我、心理健康的我、心理成熟的我, 活出有声有色的人生, 每个个体心理和谐就会促进大学校园的进一步和谐。

摘要:高等学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大学生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 只有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 才能进而提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以促进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心理和谐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 6, 27 (1) .

[2] 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3.

[3] 罗正里.心理和谐与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6 (3) .

上一篇:以案例研究提高班主任的反思实践能力下一篇:我国工业设计的现代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