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技巧

2022-09-11

所谓的对外汉语教学, 说通俗点就是 “教外国人说中国话。 ”虽然在以中文为母语的我们看来, 说中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实则不然。 所以, 在适当的教学课程中, 对学生进行提问, 可以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是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 同时也能鼓励学生摆脱错误的偏差, 加快学生的学习进步。 而且问题的反馈还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发现他们的汉语学习当中的不足, 并为自己日后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同时对于学生来说, 可以通过老师的提问, 找到学习的重点, 也能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自己已经学习到的知识, 跟随着老师的提问思路建立更好的汉语学习思维。 由此可见, 正确利用课堂提问对汉语的学习是非常的重要作用, 这事就必须做到, 提高自身的提问水平, 并且在课堂之前做好提问准备, 加强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

1课堂提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想做好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 就必须全面地了解到在课堂中进行提问的重要性。 只有当教师充分的明确提问在语言教学课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是, 才可能认真的思考与设计, 每一个课堂提问环节。

首先, 笔者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独特的学科, 他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也不同于语言学的学习。 语言学习的不是一掌握知识为目的, 而是通过不断的交流, 来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这才是原学习的最终目的。 可以联系很多人学习英语的失败经历, 很多人学习了一大堆都不常用的英语语法和条文以及单词, 只是单纯为了掌握知识, 却没能把它们相互融合, 所以很难做到将他们连缀成话语或者文章, 那就不能出口成章或者提笔成文。 所以就导致了很多人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 但是却没有很大的实际用处。 所以, 这种语言学习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学习的, 结果只停留在有意识的平面, 而缺少无意识平面自然语感。 所以在很多外语考试的时候, 具有良好语感的人往往能够做出正确的选项, 但是他们未必能解释那些规则本身。 这种自然的语感, 是在大量的听和说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 有些语言学家把它称作是语言的内化。

所以语言规则内化的过程虽然是自然的, 无意识的, 但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却不能无意识的教学。 一方面我们应该尽可能简洁清晰的讲师语法规则, 它虽然不能直接起到语言内化的作用,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 语法规则可以加强他们的语言的理解, 可以打下他们一定的汉语基础, 同时也在实现汉语语言类话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 这是我们应该竭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人大量的听和说汉语的环境, 从我有意识的加快学生们语言内化的进程。 而对于这样的教学目标, 这完全依托于每一个课堂提问。 设计好每一个课堂提问, 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自然地融入语言环境当中, 当然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 并且有效的手段。

其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移情的过程。 所以要求学习者将自己的情感和注意力像所学习语言的国家靠拢, 了解这类国家的文化, 才能更好掌握目的语。 而在这其中, 语言学习的兴趣, 和自信心, 就成了学习的关键。 我们很难相信, 一个对中国的语言文化对中国的生活毫无兴趣的人能够非常顺利地学好汉语。 同样,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学习汉语, 不抱有任何的信心, 甚至觉得自己完全不是学习汉语的材料, 那这样的人也是很难学好汉语的。 但是如何能做到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 这就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课堂问答。相互交流的方式是直接模拟真是语言环境的最重要的手段。 如果教师在课堂问答方面安排的好, 那就可以提高学生能听会说的自我满足感, 同时这种感觉绝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 进一步这种自信心与兴趣, 又推动着他们在课上课下主动的与中国人进行交流,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设计好良好的课堂提问环节方上, 也就是说组织好课堂提问, 引导学生自然融入一种语言环境, 是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 也为学生在其他场合大胆的与人交流, 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做好了这方面, 老师的亲和力在学生心目中就会有很大的上升, 同时有利于加强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沟通, 所以, 做好了课堂提问环节的老师, 我往更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尊敬。

2课堂提问尽量以学生为中心

由此可见, 课堂问答的有效组织, 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同时又为学生在课堂外的实际交流, 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那么重要的就是如何才能搞好课堂问答的有效组织呢?首先教室再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要。也就是说, 教室安排课堂活动中提问的中心目的以及具体的方式。近代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曾经主张要教学应该与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自然个性的发挥, 抛弃那种就管脸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 笔者认为,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正好适合于对外汉语的教学课堂。 首先要确立这种观念的关键, 要摆正教师与学生, 教学进度与提高语言能力的具体关系。

既然要切实做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提问, 那么就应该处理好语言教学中学生你叫时间的关系, 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将课堂内容效益进行最大化。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导演与演员, 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一样。 最终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在比赛场上激情搏杀的是演员和运动员, 他们才是主角, 他们才是中心人物。 而语音员和运动员相比作为学生, 只是换了一个更大的亮相场所, 那就是各种语言交际的场合。 作为课堂就相信个缩小的语言交际场合, 也就是运动员的训练场和演员的排练场一样。 所以, 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不管自身的水平怎样, 首先应该意识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其次, 需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到怎样将学生调动起来, 怎样驾驭课堂的局面, 以及在正确的时间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也就是说, 你学生为中心, 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 而是相较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更为关键的时刻进行引导辅助, 促进学生学习。

例如, 因为教师在一次课堂教学活动中, 一改以往先学习课文在组织讨论的习惯。而是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通过几分钟的阅读, 抓住主要信息来进行回答问题, 最后, 更细致的学习课文, 并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充分的讨论。那么这样的改变, 就在很大一程度上使学生活跃起来, 并且积极参与进来, 学生的学习和讨论的效果都会有显著的增高。

明确了就是学任之间的关系, 那么接下来教学进度与能力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教学进度必须要有, 没有一定的积累, 无法达到质的飞跃。但是如果忽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只一味的去追求, 教学进度一味的强调传授知识, 那么就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导致教学进度与传授知识也变得毫无意义。也就是说就是在面对教科书备课时, 应该尽量多组织些教育活动, 尽量让学生多多融入具体的语言场合, 同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水平与具体的需要, 从而在根本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及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该尽量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 不要仅仅集中在少数几个成绩好的、喜欢的、或者是上课比较积极, 愿意参与提问的学习身上。 这样很容易遭人其他同学有被冷落的感觉, 有可能产生自卑的情绪, 原来学习成绩就不理想的同学, 甚至还有可能放弃学习汉语的机会。教师一般都是先提出问题, 然后指定学习来回答, 因此全班同学都在积极思考, 不能只把机会留给举手的同学, 要善于观察同学的表情, 适当发现那些渴望回答问题, 有没有举手的学生。 如果在一堂教学课当中, 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那么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 让这些学生读一些短文, 完成对话等机会来进行弥补。 总之, 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 在对某一问题进行提问的时候,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不要立刻把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当被提问的学生不能立刻做出解答, 这时候要耐心等待, 不要立刻进行换人或者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 以免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3课堂提问的技巧需要不断地去钻研与探索

既然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营造一种语言环境, 那么如何通过提问营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 创造一个轻松热烈的交际场所,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这就是需要教师自己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课堂提问, 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展示式的提问, 另一种是查询式的提问当式。 展示式的提问方式就是教师对所提问题已经有了正确答案提问, 只是一种语言训练和测试的手段。这种提问只是一种模仿性的交际, 与实际环境中的交际尚且有一段差距。而对于查询式的提问, 也就是老师提问时并没有统一的答案, 提问的目的就是中学生那里得到答案。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语言交际性的提问,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几乎都使用查询式的方式进行表述。 学生在回答这种问题的同时, 也面临着理解题意寻找答案, 选择词语, 组织句子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另外还要在表达过程中考虑语音语调的问题是一种综合体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问方式。

对于汉语初学者来说, 大脑展示式的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这种提问方式, 目前还存在, 比较枯燥与烦躁的特点, 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多种手段进行调整。比如利用图片, 音频等形象化的辅助材料加以美化, 还可以不断变换提问的方式口头提问与笔头提问交互进行, 规律性的回答与自由发挥相结合。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之后, 教师就应该适当的减少展示式的提问次数, 加大对学生查询式方式提问的次数。对于这类问题, 教师就应该做好更多的准备, 精心设计与安排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并且针对这些障碍,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同时面对不同, 国别不同程度不同年龄的学生, 老师说提出来的问题也应该有很大的区别。 就要求教室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要做到充分了解难的问题应该问谁, 简单的问题应该问谁?做到问题得当, 同时, 也要做到心里有数。另外, 在课堂问答的组织中作为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与引导。一位卓越的教育家说过“就是每次提出一个查询式问题式, 最好应该等待五到十秒, 再指定具体的学生来回答。 由于教学进度的压力或者害怕课堂上出现冷场, 就是一般刚记住问题, 马上就走, 文字答了, 这显然你想提问的效果。同学,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理解学生, 充分利用回答问题这个机会, 对答得好的同学进行鼓励以及表扬, 甚至有必要的时候, 可以表露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与赞赏。 而对于答得不完整的同学, 应该表现出理解, 并且尽量在课堂中提醒学答生使他的更完整, 当然, 对于答错了的同学应该加以纠正, 同时应该用尽可能幽默轻松的话语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以及结束尴尬的答题错误过程。

在组织课堂问答时, 除了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与需要外, 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做到松弛有度, 一味枯燥的学习不但达不到原来应该具有的效果, 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在快节奏的学习中, 或者经过一段枯燥的机械训练之后容易产生疲劳或者抵触的情绪, 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穿插一些轻松的调节剂, 比如适当地看一些汉语电影, 听一些汉语歌曲, 也可以采取轻松随意的交谈等一系列轻松的方式来缓解课堂气氛。

4结语

课堂提问, 不仅仅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且也是一门艺术。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帮助学生积极, 高效学习的效果。 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师, 应该加强在提问方面的锻炼和培训, 更好地通过具体的提问来带领学生融入到汉语语言学习的环境中, 并且能够做到不断就认学生的错误, 同时也做到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水平, 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提问方式, 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效果, 更好的将中华文化传向世界。

摘要:课堂提问, 作为课堂学习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同样也有些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由于需要学习的规律以及需要学习者的心理所决定的。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提问, 应该打破“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 积极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 并且通过提问营造一个轻松, 热烈的交际场所, 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水平, 以及相关需要和具体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 赵立铭.课堂提问的作用和技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3) .

[2] 霍建.对外汉语教学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1) .

[3] 蒋可心.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2) .

[4] 康健.全球“汉语热”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新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02) .

[5] 郭风岚.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分层与陈述[J].汉语学习, 2007 (05) .

上一篇:中职Excel教学中实例教学法应用初探下一篇:高职医学遗传学服务于专业的切入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