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诗歌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古代东方诗歌范文

东方海洋诗歌

一、 镶嵌:

二、 藏头:

三、 词牌:

东方海洋十周年诗歌创作

十年典藏

东岳长铸齐鲁光, 方正一剑显锋芒。 海蕴足十传经典, 洋溢千年万代藏。

十年历程

泰岳之东展鲲鹏, 儒秀八方日初升。 纵横四海知阆苑, 笑傲五洋向蓬瀛。 党纲指引十年路, 国祚启航万里程。 全民保健寻蓝海, 举世安康百世铭。

水调歌头

——十年辉煌

今岁悠思远,创业正十年。

四、 七律: 放歌春花秋月,觥觞话从前。 把握高端科技,网罗雄鹰骏马,

一路踏艰难。

雪舞腊梅绽,独秀傲霜寒!

展宏图,传伟业,笑扬帆。 蔚蓝经济,国事家事胶东缘。 沧海桑田星移,寒暑草木荣枯,

矢志永相连。

品质东方海,洋溢天地间。

秋登塔山

杖履苔痕碎叶酥, 苣藤幽径掩菖蒲。 路险岩巅朝天阙, 峰高石磴拜皇都。 翠柏摇香歌泰岳, 青松弄影舞王屋。 云耕雨种无耒耜,

造物神工璧联珠。

五、 七绝:

夜雨烟台

六、 长卷:

池柳烟飘山寂寂, 阶花雾染漏珊珊。 月牖通宵风飒飒, 柴扉至晓雨潺潺。 雨下飞花花淡淡, 荷上凝露露冉冉。 玉枕流涎涎点点, 南柯一梦梦酣酣。

党庆篇 两袖清风创业艰, 万滴血雨刀枪寒。 五湖不洗英雄泪,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千古致礼烈士园。 里邑失九州鼎鬻, 长城陷十郡垣残。 征伐八载驱倭寇, 和睦兴中望台湾。 三民开国尊国父, 十尧与共看今天。 三地物产连两岸, 年年为党庆华年。 改造不再贫穷恨, 革新又书锦绣篇。 开篇撰史强国路, 放马成诗颂平安。

七、 散文诗: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二周年

金秋颂 枝头,伸展出一份结满硕果的心情, 在我的思绪里涂抹,挥洒出金秋的清灵;

远山,点缀着金黄的成熟,在我的记忆中渲染,装扮着秋的轻盈; 海浪,把祝福卷起千堆雪花; 山林,把祈祷交响成风涛籁鸣!

是这样一个秋天,伟大的祖国走过了五十二年的坚实历程; 是这样一种秋风,吹奏着《义勇军进行曲》,渲染着鲜红国旗上那金色的五星……

我在共和国的呼吸中呼吸着金秋的气息,我在您的凝眸中凝眸着伟大民族的辉煌复兴;

我寻觅着共和国的足迹——枪林弹雨的血雨腥风,万众一心的如影随形……

您的呼吸,沁透了五十六朵鲜花的深情——呼吸在您的呼吸中,我就这样被幸福浸泡,就这样自豪而欢愉着金秋大庆……

五十二年,中华儿女,海外赤子,两岸三地,拥抱着您的拥抱——在母亲的怀抱中,愿这时光永恒……

祝福您,伟大的祖国,在您五十二岁华诞的伟大时刻,献上东方海洋最洁白的浪花,为您欢呼,为您祈祷——国泰民安,世代和平!

2011年9月17日

第二篇:和韵东方诗歌

曾经饱受沧桑为梦勇敢激昂

曾经遍体鳞伤

为梦敢做敢闯

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是我们对国家的信仰

前赴后继,英勇抗争

是我们对敌人的反抗

五星红旗

在天安门前飘扬

充满阳光,散发光芒

和平之鸽

飞过美丽的牧场

幸福来临,和韵东方

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

和谐的世界令人向往

放飞和平鸽

许下和平的愿望

让和平不再成为希望,幻想

让和平之歌,在世界奏响

让和韵东方,在世界畅想

和韵东方,记住时代的信仰

和韵东方,坚守心中的信仰

为了和平,唱响和韵东方

为了梦想,和韵东方

第三篇:四大美人之东方盈诗歌

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

关于江湖美人梦,我其实最欣赏的是东方盈,她生花容月貌,智外慧中,有着男儿般的豪爽和洒脱,一身淡淡的粉纱衣,无论何时看去,都有种清秀脱尘的翩翩美少年之感,她性情潇洒,敢爱敢恨,不与世俗同流。

她对离殇说:只缘感君一回顾,从此思君朝与暮。

她对离殇说:任他凡事清浊,只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属于,明天的明天还是明天

我坚持的都值得坚持吗

我所相信的就是真的吗

如果我赶追求我就敢拥有吗

而如果都算了不要呢

或许吧或许我永远都不要遇见他

或许吧或许我太天真了吧

属于我的昨天之前的结局

我决定我的决定

属于我的明天之后的憧憬

我迷信我的迷信

属于我们点点滴滴的伤心

我们要各自忘记

属于我们闪闪发亮的爱情

我们再一起努力

属于风的那就去飞翔吧

属于海洋的那就汹涌的

属于我们的爱该来的就来吧

为什么不敢呢不要呢?

是他吧命中早就注定了的那个他

是他吧他原来就在这里啊

属于我的昨天之前的结局

我决定我的决定

属于我的明天之后的憧憬

我迷信我的迷信

属于我们点点滴滴的伤心

我们要各自忘记

属于我们闪闪发亮的爱情

我们再一起努力

我坚持的都值得坚持吗

我所相信的就是真的吗

如果我赶追求我就敢拥有吗

而如果都算了不要呢

或许吧或许我永远都不要遇见他

或许吧或许我太天真了吧

属于我的昨天之前的结局

我决定我的决定

属于我的明天之后的憧憬

我迷信我的迷信

属于我们点点滴滴的伤心

我们要各自忘记

属于我们闪闪发亮的爱情

我们再一起努力

属于风的那就去飞翔吧

属于海洋的那就汹涌的

属于我们的爱该来的就来吧

为什么不敢呢不要呢?

是他吧命中早就注定了的那个他

是他吧他原来就在这里啊

属于我的昨天之前的结局

我决定我的决定

属于我的明天之后的憧憬

我迷信我的迷信

属于我们点点滴滴的伤心

我们要各自忘记

属于我们闪闪发亮的爱情

我们再一起努力

属于我的昨天之前的结局

我决定我的决定

属于我的明天之后的憧憬

我迷信我的迷信

属于我们点点滴滴的伤心

我们要各自忘记

属于我们闪闪发亮的爱情

我们再一起努力

属于我们点点滴滴的伤心

我们要各自忘记

属于我们闪闪发亮的爱情

第四篇:古典诗歌中的东方爱情

[摘 要]中国古典诗歌以其含蓄美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同时表达了古典东方爱情哲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古典诗歌 含蓄 爱情观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璀璨夺目的一部分,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古时候,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以及祭祀颂词。《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所以诗歌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总是能够丰富生动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主人公的真情实感。同时诗歌语言精炼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多种富有特色的表现手法也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通过诗歌这种或优美细腻或豪迈宏伟的的方式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爱情绝唱。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呢?异性的吸引以及彼此生理上的欲望和追求吗?这只是情欲,是爱情的基础但并不等于爱情。爱情是“把性的欲求繁衍后代本能的巨大力量以及’低级’感情的疯狂审美化的产物,也就是说生理的追求使自己在自己的感情对象中看到了美。人对这种美的审视驾驭内心的原始冲动,又使他感受到了精神的享受。1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通过诗歌的形式把爱情提升到一定的精神高度,感人至深颇具文学艺术欣赏价值,同时也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东方爱情观。古典诗歌中对于爱情的表达与现代人和西方人都是截然不同的,是含蓄内敛的。诗之所以成为诗,固然依赖很多因素,但归根结底是凭借于语言的。诗歌的语言是一种不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的特殊语言。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之意,与普通语言表达中的浅平直露,一览无余,略无余蕴相反,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歌的含蓄实际上包括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故意说得隐约含糊,让人捉摸不透;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印象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言已尽而已无穷。中国古代诗歌语言中的的含蓄与中 1 《论《诗经》《楚辞》中的爱情描写》 杨新民 文科教学 1995年1月 国人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汉语的词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念性。这为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中国人的思维以其直觉顿悟和启示性见长,他不讲究分门别类的精确而且融会贯通的全面,尽管模棱两可,但是有极强的可塑性、伸张性和丰富的联想余地。2

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春秋时代,《诗经》就保留了大量的爱情诗,汉魏六朝的乐府诗以及诗歌发展最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中爱情主题都占有一席之地,古典爱情诗歌中用含蓄的手法表现爱情的题材丰富多样、表达的爱恋感情细腻入微。当姑娘遇到自己喜欢的小伙时不会直白的对他说“我爱你”而是把女子见到心爱的男子时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爱情中夸奖女子美丽可人时不会说“你真漂亮”而会说“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我们试想一个女人只要对守卫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弃械、墙垣失守,倘若她再对驾临天下的人君在看一眼,亡国灭宗的灾祸,就要降临其身。为了表现佳人的顾盼之美,竟然发为令人生畏的“倾城”、“倾国”之语,这样夸张足以以显出这位佳人惊世骇俗的美好风姿。古代诗人不会直呼长相姣好女孩“美女”而会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采用比兴的手法本意是关鸠鸟在河岛上鸣叫,寓意为求爱。雎鸠为一种水鸟,相传此种鸟有定偶,故以喻男女之恋。描写了男子在对异性的渴求中发现了女子的美,表达了男女之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古代诗人接受爱人的表白时诗人不会说“我愿意”而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纯洁的爱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

在表达勇敢追求爱情的决心时古人不会说“我一定要和你在一起”而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热恋中的女子连 2 《论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性》

徐延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年12月1日 用五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对老天爷发誓自己与恋人永不分离,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想象离奇气势豪放,表达欲突破封建礼教的女性的真实情感。中国古代女子在爱情上却往往表现得比男子更主动,更大胆,也更富反抗精神。尤其是她们对心仪男子的信誓旦旦,九死未悔,更今人感动。在表达对爱情长长久久的愿望时,诗人不会说“我要和你过一辈子”而是说“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送丈夫上战场的女子,面对生死离别聚散悲欢,许下山盟海誓:“今生拉着你的手永结美好,与你永不分离白头到老!,我们不禁会联想到如果这一场战争失败,爱人的一别竟会成为永恒,那曾经的誓言又要如何兑现?此情此感,不言而喻。在表达爱情的想念,思念情郎的时候诗人不会说“我想你了”而会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自己比菊花还消瘦,以奇妙的设想,精彩的比喻,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亦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会让我们联想到相同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甜蜜美好的,古人的感情生活中也会有欺骗也会有背叛也会有伤心绝望。在中国古典诗歌表达爱情的不完美的另一面时,但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失恋的哀怨,而是或表现出一种东方爱情哲学,或展现男女两性爱情观的差异,亦或道出了爱情强求不得的道理。“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描写的是一个妙龄少女与大龄男子的爱情故事,感叹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的无奈辛酸,无奈的原因是由于年龄的差距。这其实表现了中国古典的爱情观与婚恋观。传统的婚恋观讲究的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所以家世、年龄、才华都会成为制约男女恋爱的因素,与现代人能够接受的老少恋是截然不同的。同时古代也会出现现代社会的类似的婚外恋情况,“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在喜欢上了一个已经结婚的人时,会更加的注重伦理纲常,对其忍痛加以拒绝,恪守自己不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遵守礼仪之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的忠诚的观点。古人早就知道了爱情是人类的一种情感,源自内心强扭的瓜不甜——不能强求,“若有情,天涯也咫尺,若无情,咫尺也天涯”短短数语道出了爱情的真谛,如果两个人相爱,即使相离很远也好比就在身边,因为他们相爱; 相反,如果两个人不相爱,即使经常在身边,也好比如隔天涯那般陌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也表现了诗人对精神恋爱的追求,可见在中国古代对于爱情理解已经超越了生理,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古典诗歌中还有一类很特别的弃妇诗歌,“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脱也”表达女子被抛弃了的愁苦情感,但是在怨恨男人的用情不专的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对后世人(女人)的警示的意义。男人沉浸在爱情中,还是可以脱身的,女人沉浸在爱情中啊,就不能脱身了,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了人类社会爱情情感中的男女差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女子和男子比较起来,地位更低,所受的束缚和痛苦也就更多些,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尤其如此。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丰富多彩的爱情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样的体式,在文学史的长以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表现男女之间相悦、相思乃至情爱的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艺术成就。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小儿女的缠绵悱恻,蕴含了极多的爱情哲理,影响了后世中国人的——东方爱情观。

第五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语言鉴赏

永州一中唐检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对诗歌含蓄、精炼的语言作些解读。

2、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难点:

解读诗歌含蓄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二、推敲字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四、体会语言风格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五、熟悉作家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郊寒岛瘦

六、实战演练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五、六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的浓烟更醒目,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了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而“波撼”句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但是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气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三、四句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苍茫、月涌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绪。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的景色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

(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 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三、四句写祠堂内的所见所闻,用“自”、“空”道出了祠堂的满目荒凉和寂寞,抒发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深深情怀。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七)、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

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作者sina

上一篇:各地高考状元范文下一篇:感恩主题书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