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

2022-09-02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小学数教学信息化、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也成为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平日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探索,并对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以期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教学效率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共同探索的教研课题。教学实践证明:将数学教学融入信息化环境中,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顺应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数学教学融入信息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引入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尤其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的特点,直观性教学应该成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只有遵循学生处在形象思维认知阶段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调节教学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信息化环境能够吸引学生,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用粉笔板书、用粉笔演示解题过程的时间,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这些环节变得更快捷、更形象、效率更高。例如,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的规律理解不深不透,这成为这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必须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即要通过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有亲身感受,学生才可能牢固掌握与理解。教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两个边长不等,而大小相等的两个角,通过平移可以重合在一起,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这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画图学生都很难理解的问题,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就可以轻松解决,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信息化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比较短的,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延长,往往要靠兴趣来维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比较弱,如果教师单靠讲解与训练,学生就会对数学感到索然无味,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由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往往乐在其中,遨游于知识的殿堂。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动态运动过程,教师一边展示图形,一边让学生对各种运动进行分类与比较,并用语言加以描述,让学生举例。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引发思考,从而对图形运动的特征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把握。再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相关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图形,学生也可以学会对图形进行比较,为以后几何图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1.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

学生具有差异性,表现在学习上主要是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解决不同学生存在的差异的有效方法,就是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在传统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利用信息环境下的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容易实现有效的分层与训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例如,执教“表内除法”时,教师运用“表内除法”课件,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问题。课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分为三组题进行教学,每组题都体现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训练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发挥网络优势来浏览了解学生的解题信息,并且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归纳与小结,通过计算机的自动控制来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能够判断哪是平均分的现象就行了,对于他们解答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并且再附加一些题目加以巩固,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每组还要再附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等。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定位自身的角色,教师不是权威的演讲者,而是学生的服务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有效地将信息化整合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加减法”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笔算训练,教师让学生到教室前操作计算键盘,每当学生运算操作正确,数字小动物后面就会传来“你太棒了,奖你一朵大红花”的声音,如果学生计算操作错误时,系统就会给孩子一个被咬的苹果,并发出启发学生的声音:“动动脑筋,你会计算正确的。”当学生再次运算正确,系统就会发出“你很聪明,继续努力”的鼓励话语。所以,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时,教师要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软件及教学活动,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富有成效。

总之,实现小学数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整合,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不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波.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

[2]焦凤梅.信息化教学在小学宫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作者简介:陈恩慈(1989― ),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在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工作。

编辑 温雪莲

第二篇: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南华罗武庄中心学校 程晓杰

一、 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

[学法]、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

(电脑展示三个六边形),你会看图列算式吗?并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电脑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 学生读

7、

14、

21、

28、

35、

42、49。 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看着上面的这个表,你猜猜咱们今天要编写几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 环节二:动手操作,启发思考

1、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

(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

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

一、二句口诀。

2、合作交流

(1)学生小组活动。 (2)学生小组汇报:

① 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 ② 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③ 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视频展示其中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

3、寻找规律,理解记忆口诀

(1)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寻找其中的规律。 (2)对口令 形式:师生对口令,生生互动,小组之间对口令, 内容:如:二七( ) ( )七三十五

七七( ) ( )七四十二

师:三七二十一 生:3×7=21 7×3=21 (3)寻找口诀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学生交流如何记“三七二十一”时,教师指出:“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句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我们小朋友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文字,请学生寻找这段文字中的乘法口诀。

文字如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晴,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电脑突出显示“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4)学生小组合作读、尝试记、背七的乘法口诀。 [课中操]

环节三:反馈练习,巩固记忆

1、巩固记忆 电脑出示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自己操作并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

2、口诀整合练习

显示一个灵活的算式翻板,既可以巩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复习前面学过的1-6乘法口诀,将前后口诀联系起来。

3、挑战自我

(两人合作,在计算机上操作)电脑随机出10道题,含有7及1-6表内的乘法,要求学生输入算式正确结果,电脑最终出示练习成绩。对于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也可以选择再挑战一次。 环节四:总结欣赏,交流掌握 (1)欣赏

师:7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配乐朗诵的唐诗《咏柳》,请你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并说出想的过程,说出相关口诀。 师:像这样每句七个字的诗,又称七言诗。 (2)交流掌握7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有关?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3) 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课件结构】

1.画面

三个六边形

2.画面

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3.动画

七个三角形拼成一条帆船的过程 4.画面 7的乘法口诀 5.动画 转盘、可转可停,可调速,与学生自由地进行交互。 6.动画 算式翻板

7.交互 挑战自我反馈练习,共10题,包含1-7的表内乘法 8.动画 《咏柳》动画配乐欣赏

五、整合点诊断

整合点: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

1、整合点的确定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难点要求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而“7的乘法口诀”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取决于重点、难点的解决程度。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安排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促使他们在无意识中接受并记忆新知,让纯粹的记忆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进行各种数学活动,及时内化对知识的理解。

2、传统的口诀教学方法弊端及优化

传统的口诀教学中,一般以系统思想方法指导,一类一类地教学乘法口诀,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如果一句口诀、一句口诀孤立地讲解与记忆,这样很难记住那么多(45句)口诀,常常发生混淆,易于出错。“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儿童机械地、鼓励得看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培养„事物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与创造的兴趣。”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具体教学记忆口诀时,在学生初步记忆的基础上,采取用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这样的巩固环节,简洁明快,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兴致勃勃地主动记忆,内化了7的乘法口诀,融合了前面所有学习的口诀,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节约了大量教学时间。

另外,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本应有学生的参与,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都是作业放在课后批改,而且是教师自己在办公室批改,这一过程严重地脱离了学生主体,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为克服传统教育留下的这个小弊端,本人尝试用计算机上的实时作业来检查学习的学习效果,既能有效利用时间,又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加深理解。

3、信息技术对整合点的支撑

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且保证课堂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手动脑的机会与及时反馈,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本课整合点中,学生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技术和实时作业反馈技术是整合的亮点,人机交互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生命,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智慧源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更深层次的整合,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上,“实时作业反馈”主要体现了“及时学习”、“即求即应”的互动学习模式,这也是本课对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未来信息化学习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六、整合点解决方法

整合点“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巩固熟记本课所学的7的乘法口诀,知道一句口诀对应的两个乘法算式;二是要将本课的口诀与前面所学的1-6的乘法口诀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三是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为了使教学形式有效实现和并得到有效支撑,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评价、合作探究,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三个交互练习:

1、可控圆盘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巩固熟记7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对应的两个算式,会根据算式说口诀或根据口诀写算式。

这个环节设计了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有激动人心的鼓声,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同时又有很大的随机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使学生对7的每句乘法口诀都牢固掌握。

Authorware程序片段

程序中主要使用了一个7帧flash圆盘动画和一个数组(预先存入7句口诀),利用帧对应的数组找出相应的口诀。

2、算式翻板 这个环节主要完成7的乘法口诀与1-6的乘法口诀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程序中用四个按钮控制两个变量的取值范围(1~7)

3、挑战自我实时作业

这个环节用来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已学乘法口诀的理解。本练习可以多次练习,电脑随机出题,对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程序界面:

程序流程:

本段程序一共出10道随机题(7以内表内乘法),有成绩反馈和错题记录功能。

七、运行环境

计算机教室环境,两人一机,教学软件分课件与学件。其中学件中只包含本整合点的三个模块。

总之,在这节课上,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通过二人一机的训练,让孩子们象做游戏一般熟悉7的乘法口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张扬了学生个性,发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

第三篇:信息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飞翔的翅膀

姓名:李孟招 单位:宜春市实验小学 邮编336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民会的到来,对公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民的数学素养要得到提高,就要从小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数感。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的学与教的方式应运而生.它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单向知识传授转变为新型互动式的多媒体学与教的新方式,由过去的抽象文字语言表述,朝着具体的图文并茂的新方式转变.我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下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电教媒体 数学教学 信息化 学与教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逐渐地被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它的崛起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深层次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

有效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研究如何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本人就此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

是对客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从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入,激发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平移和旋转》的学习活动。用多媒体出示物体的录象,开窗的运动、开冰箱的运动、观光电梯、电风扇、转椅等物体的运动,初步揭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再从“生机勃勃的森林小动物”晨练情景引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画面中,体验和理解平移和旋转。这堂课一开始的这样设计,就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识的学习就成了同学们内心的迫切需要。

又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我用多媒体显示出“神舟六号”准备发射的场景,学生看到这个熟悉的画面立刻兴奋起来,并小声议论着。我问:“你们还想看‘神六’起飞的壮观景象吗?”生高声齐

答:“想!”当多媒体播放“神六”发射现场倒计时,学生不约而同激动地跟着数:“

10、

9、

8、7、6„„点火!”我顺势而导:“像这样为更精确地计量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就这样,我在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提供了动力。

二、适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创新思维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运动着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容易被人接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获得“灵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加强直观,又有利于抽象概括,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这样形象、生动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借助电教手段呈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感知奠定基础,这样做往往能立竿见影的为课堂教学排忧解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千米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而1千米到底有多长,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初步认识“千米”,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了学生对于1千米的认识。

四、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练习形式,巩固教学效果

传统的数学练习只是数字与文字的组合,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易产生厌恶心理。运用多媒体形、声、光、色的综合优势,恰当、适量地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型开放式练习,让学生轻松自如的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对新知进行强化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中,其中例3是这样的情景:六一儿童节汇报演出,跳舞的小朋友有7人,大合唱的人数是跳舞的5倍,参加大合唱的人数有多少人?以前我们是运用传统的板书画线段图,由于学生感知程度低,很多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现在,我们改用多媒体演示,教师先出示一条线段表示跳舞的人数,又依次地出现连接的5条同样长的线

段,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快的理解7的5倍,就是5个7的意义。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感到新鲜,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而且能随着老师的演示去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录音、录像、动画等电教媒体的辅助运用,不仅能创设情境,提高导入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因为在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情绪的好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愿意、渴求的心理状态,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同时也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而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是我们教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地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中,我灵活处理教材,在学生举例说明了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后,我因势利导,呈现两个话题:(1)楼房会搬家吗?(2)餐桌上的数学。利用多媒体播放第一个楼房会搬家的新闻,目的是让

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力量;通过餐桌上的数学,让学生亲眼目睹到旋转餐桌给吃饭的人带来的方便,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激发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现了学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

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主动获取知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最先进的学习工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运用虚拟的场景去操作、探索、发现规律、验证猜想,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实现了所有学生的参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推动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意识。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个性,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差生放慢速度。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的场面,每个学生都在自觉地寻求知识发展自己,于是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而融为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相应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电教多媒体生动形象,图形兼备,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训练学生的思维。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多媒体,就能发挥它的最佳效应,让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

高“学力”。现代电教多媒体进入小学课堂,辅助学科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拓宽了道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了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育方式正产生着重大影响。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现代信息技术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吧。

[1] 郑大伟 柯清超 著 《信息技术支持的项目学习》 2010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李克东.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j].中小学电教化教育,2002年第2期;

[3]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期刊论文]-中国电化教育, 2001年第2期;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李跃中

网络诞生最初就是应用于教学和科研,本人从1997年接触电脑至今,可以说对电脑十分感兴趣,对于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历经了模仿、求知、探索等经历。网络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一个新名词,经过分析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和给教学活动带来的新问题,并就目前在网络教学中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应该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点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这也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从而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因特网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也是教育上的技术应用。它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涉及到教育内容、教育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

一、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网络教学中,课堂教学将有多媒体参与,学生学习以PC为主,从中获取信息并与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探讨,家庭作业以电子文件为主。这种学习方式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

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也可以从网络上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

2、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

网络教学的特点是能够用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人体获取的各种信息中有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网络教学就是以静止和运动的视觉信息为主,加上有声语言和文字说明,图、像、文、声并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按照以往传统教学的传递信息的速度是远远跟不上目前形式的发展的,因此必须高效率地传递大量信息,这也正是传统教学领域的一大难题。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势正是能储存和传递大量的信息资源,能使教师和学生共享网络所提供的所有教学素材库。网络教学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互式地传播大量的信息,这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和大信息量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3、注重交互性

进行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教学优势的突出体现。网络的交互式功能非常广泛,包括点播图像资源、视频游戏、重复播放、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电子邮件、可视电话、交互式教学等,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应用已经逐步普及,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也成为远距离教学和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互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种教学形式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但这种教学形式是基于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教师的素质提高,我们可以想见,解除这种种羁绊,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前景将更为灿烂。

二、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当进行学习环境的设计(即LED),应设计比较宽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阅读和写字占有很大的份量,是学生不可忽缺少的基本功。而在计算机上汉字输入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有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等等,学生慢慢习惯用计算机打字,写字意识逐步淡化,写字技能逐步退化,更不愿意进行创造性思维,这种人是现代社会里的新文盲。网络教学已经把繁重的阅读、运算变成了轻松愉快的事情,使得学生从以前的“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成乐学。然而,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学习工具,学习永远离不开勤奋与思考。

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以下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信息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利用网络特性、优化学生的协作学习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最大贡献是突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网络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了广泛的交互性。学生不再受教室束缚,协作的范围从班上的小组扩展到整个班级,以及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校与校之间,甚至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学生,大家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临近寒假时,我们研究决定,让学生设计一份《家庭旅行计划》的活动。这个活动大约需要一周时间,主要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学习,主动探索→交流协作,达成共识→成果汇报,问题解决”的流程实施。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你想知道一份家庭旅行计划书应该有些什么?第二步:全班40名学生组织协商讨论,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成立4个组,第一组目的地北京、第二组目的地上海、第三组目的地南京、第四组目的地杭州。第三步:教师提供大量的网上资源,指导学生协作学习。第四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调查报告,并据此在电脑上设计自己的计划书。第五步:学生根据相关问题,设计“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六步:全班交流,学生将制成的汇报材料进行演示汇报。整个活动注重开放,突破课内外的时空界限,学生兴奋不已。假期在家里按照各自的任务,分头上网,通过看电子地图、查询相关的网站,了解从出发地起程到目的地有多远的距离,可用哪些交通工具,路上需要多长时间,买车、船、机票需要多少钱,然后用电脑的计算器计算经费的多少、行程的时间等,最后再通过网络,小组的同学足不出户的在网上一起协商研讨,交换意见。正如某同学在活动感想中这样写道:“通过网上的查找,我们发现每种交通工具都有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火车便宜但是太慢,飞机是快,可又太贵了,汽车就别提了,因为太远,还得转几趟车。我会当家理财了!”他自豪地感叹。也有的同学在论坛里号召,“大家都来试一试呀!网上讨论问题真便捷呀,还能一起看地图呢!” ;还有的说:“把数学与信息技术用在一起,知识就不枯燥了,太好了!网络真是博大精深!”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实现课程整合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精美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配音,营造出虚拟现实情景,使学生闻其声,临其境,入其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便于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

例如: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曾设计了一节“装修招标”的数学活动课。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虚拟的现实情境:一个需要装修的三维房间,语言描述‘只要你们小组定出合理的预算,要有价格优势和整个装修效果的方案,打动客户,看谁能够招标成功’。学生在虚拟现实的情境中立刻忙碌开了,先考查房间整理数据,通过长、宽、高的测量,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再调查建材,收集信息。这个虚拟的情景 —— 微缩建材市场直接被显示在屏幕上,学生只要用鼠标点击商品便可购买。有复合地板、地毯、实木地板的等等,不但每种商品有详细的介绍和价钱,还可以观看铺上商品后的最佳效果图,眼见为实,一睹为快。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选好了再设计方案,预算经费,最后竞标评标,展示效果。这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学生虚拟了现实情景,以资源为依托,通过查找、交流、计算、复核,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 实现了课程整合。

教师通过虚拟现实情境的构建,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动手算一算,跟同学赛一赛,巩固并扩展了数学课上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得以提高,正像布鲁纳所说:“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三、改变学习模式、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这样,学生取得了学习的自主权,每位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能力情况,有选择的学习。自己认为难的,可以多看多想和网上邻居们多讨论;而自己觉得容易的,则可少花时间。

新课改精神,强调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各组所规定的商品的价格和重量,顺便了解商品的其他情况。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百货大楼”的主题网页。“百货大楼”里分为食品区、家电区、生活用品区等,商品琳琅满目,让学生兴奋不已,大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迫不及待地想在网上做“商家”与“顾客”。有的学生们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秤,根据所学的重量单位,报出分量,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花,合理的去用,大家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最后,根据自己的购物经历,挑选适合自己的题型,独立完成课后难度不同的习题,再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们写道:上数学课真好玩,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买东西了等等„„学生将各自的体会放在网站的论坛里,别人自由浏览,相互学习和交流。“你当售货员算账又准又快,继续努力呀!”等等。

这样的教学与常规教学不同之处是: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密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缩短了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程整合。

四、改变学习方式、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教育理论界积极倡导的学习观,也是教育实践者苦心追求而未至的境界。受传统教学手段的制约,自主探究学习始终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理想变为现实。

信息教育强调对个体教育的关注,信息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不能充分适应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的现状,它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定制适合他的教育方式,正如服装设计的量体裁衣,这样,能更好地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以上只是对于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点探讨,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动静结合,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等诸多优点,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象形直观易于理解,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应用

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6-17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年第5期供稿

作者:蔡庆伟 [导读] 在传统教学中,阅读和写字占有很大的份量,是学生不可忽缺少的基本功。 蔡庆伟

(虞城县李老家乡孙庄小学

河南

虞城

476300)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这也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从而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就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应用我简单的谈以下几点。

1.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这种学习方式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也可以从网络上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

1.2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网络教学的特点是能够用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人体获取的各种信息中有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网络教学就是以静止和运动的视觉信息为主,加上有声语言和文字说明,图、像、文、声并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1.3注重交互性;进行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教学优势的突出体现。网络的交互式功能非常广泛,包括点播图像资源、视频游戏、重复播放、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电子邮件、可视电话、交互式教学等,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应用已经逐步普及,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也成为远距离教学和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互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种教学形式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但这种教学形式是基于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教师的素质提高,我们可以想见,解除这种种羁绊,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前景将更为灿烂。

2.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阅读和写字占有很大的份量,是学生不可忽缺少的基本功。而在计算机上汉字输入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有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等等,学生慢慢习惯用计算机打字,写字意识逐步淡化,写字技能逐步退化,更不愿意进行创造性思维,这种人是现代社会里的新文盲。网络教学已经把繁重的阅读、运算变成了轻松愉快的事情,使得学生从以前的“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成乐学。然而,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学习工具,学习永远离不开勤奋与思考。

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以下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信息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2.1利用网络特性、优化学生的协作学习;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最大贡献是突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网络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了广泛的交互性。学生不再受教室束缚,协作的范围从班上的小组扩展到整个班级,以及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校与校之间,甚至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学生,大家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临近寒假时,我们研究决定,让学生设计一份《家庭旅行计划》的活动。这个活动大约需要一周时间,主要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学习,主动探索→交流协作,达成共识→成果汇报,问题解决”的流程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你想知道一份家庭旅行计划书应该有些什么?第二步:全班40名学生组织协商讨论,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成立4个组,第一组目的地北京、第二组目的地上海、第三组目的地南京、第四组目的地杭州。第三步:教师提供大量的网上资源,指导学生协作学习。第四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调查报告,并据此在电脑上设计自己的计划书。第五步:学生根据相关问题,设计“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六步:全班交流,学生将制成的汇报材料进行演示汇报。整个活动注重开放,突破课内外的时空界限,学生兴奋不已。假期在家里按照各自的任务,分头上网,通过看电子地图、查询相关的网站,了解从出发地起程到目的地有多远的距离,可用哪些交通工具,路上需要多长时间,买车、船、机票需要多少钱,然后用电脑的计算器计算经费的多少、行程的时间等,最后再通过网络,小组的同学足不出户的在网上一起协商研讨,交换意见。正如某同学在活动感想中这样写道:“通过网上的查找,我们发现每种交通工具都有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火车便宜但是太慢,飞机是快,可又太贵了,汽车就别提了,因为太远,还得转几趟车。我会当家理财了!”他自豪地感叹。也有的同学在论坛里号召,“大家都来试一试呀!网上讨论问题真便捷呀,还能一起看地图呢!”;还有的说:“把数学与信息技术用在一起,知识就不枯燥了,太好了!网络真是博大精深!”

2.2利用多媒体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实现课程整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精美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配音,营造出虚拟现实情景,使学生闻其声,临其境,入其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便于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

例如: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曾设计了一节“装修招标”的数学活动课。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虚拟的现实情境:一个需要装修的三维房间,语言描述‘只要你们小组定出合理的预算,要有价格优势和整个装修效果的方案,打动客户,看谁能够招标成功’。学生在虚拟现实的情境中立刻忙碌开了,先考查房间整理数据,通过长、宽、高的测量,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再调查建材,收集信息。这个虚拟的情景——微缩建材市场直接被显示在屏幕上,学生只要用鼠标点击商品便可购买。有复合地板、地毯、实木地板的等等,不但每种商品有详细的介绍和价钱,还可以观看铺上商品后的最佳效果图,眼见为实,一睹为快。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选好了再设计方案,预算经费,最后竞标评标,展示效果。这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学生虚拟了现实情景,以资源为依托,通过查找、交流、计算、复核,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实现了课程整合。教师通过虚拟现实情境的构建,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动手算一算,跟同学赛一赛,巩固并扩展了数学课上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得以提高,正像布鲁纳所说:“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2.3改变学习模式、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这样,学生取得了学习的自主权,每位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能力情况,有选择的学习。自己认为难的,可以多看多想和网上邻居们多讨论;而自己觉得容易的,则可少花时间。

新课改精神,强调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各组所规定的商品的价格和重量,顺便了解商品的其他情况。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百货大楼”的主题网页。“百货大楼”里分为食品区、家电区、生活用品区等,商品琳琅满目,让学生兴奋不已,大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迫不及待地想在网上做“商家”与“顾客”。有的学生们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秤,根据所学的重量单位,报出分量,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花,合理的去用,大家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最后,根据自己的购物经历,挑选适合自己的题型,独立完成课后难度不同的习题,再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们写道:上数学课真好玩,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买东西了等等„„学生将各自的体会放在网站的论坛里,别人自由浏览,相互学习和交流。“你当售货员算账又准又快,继续努力呀!”等等。这样的教学与常规教学不同之处是: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密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缩短了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程整合。

2.4改变学习方式、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学习是教育理论界积极倡导的学习观,也是教育实践者苦心追求而未至的境界。受传统教学手段的制约,自主探究学习始终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理想变为现实。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动静结合,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等诸多优点,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象形直观易于理解,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上一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下一篇:小学生阅读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