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毕业论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汽车专业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利用多种形式调研,并通过第三方就业数据评价,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近两届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发现专业对口就业率高、收入水平高是该专业就业的亮点,但也存在岗位稳定性差、技术特征不突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

第一篇:汽车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以毕业论文导向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方法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汽车营销的特点,发现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如汽车营销观念落后带来的汽车营销内容以及营销服务繁杂等在汽车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以发掘毕业论文为主线,提出了实现全程化的知识吸收与技能提高相结合的汽车营销等理论知识、汽车营销实习实训等多种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 汽车营销 人才需求 毕业论文 方法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不仅是生产汽车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其中,企业所需汽车营销人才在整个汽车行业人才需求中所占比重最大。

1.当前汽车企业营销的特点

(1)汽车营销观念落后,对汽车营销内容的认识还不完整。我国目前汽车厂商的营销观念上严重滞后,理解和使用范围还相对狭窄,将营销等同于销售,仅限于接受订单、送货、处理投诉以及维修,只强调汽车实物分销等相关的销售及服务[1]。

(2)服务过程繁杂。在汽车售时服务中,购车手续繁杂,过多的收费和繁杂的手续使购买者望而却步。在售后服务中,由于多数经销商服务人员仍按照传统的机、钣金、油漆等工种为用户服务,同时,他们忽视与汽车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现代维修技术的应用,这样导致了服务作业组织混乱。

2.汽车营销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当前,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汽车营销人才作为共同的目标。然而,社会上却出现了汽车企业大量招聘汽车营销人才而高职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却难找专业对口工作的情况。因此,要成为合格的汽车营销人才,应随时掌握汽车市场的动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掌握营销技能,又具备汽车养护技能的复合型营销人才,内容包括汽车保险、汽车理赔、汽车金融等方面。汽车营销类岗位往往有不同的职位设置,如销售顾问、市场督导、客服人员等。

(2)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汽车企业的售后服务从以修理为主向以维护为主转变,同时,汽车营销业的也早就从个性化及贵族化象征转向规模化经营。售后服务的立足点应是提高保质期限,推行保姆式、品牌化、连锁化、网络化服务,而中国只有极少的汽车修理商能够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规范化经营就是在同一连锁系统内,采用相同的店面设计,人员培训管理培训,统一服务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价格,统一管理规则,统一技术支持,统一物流配送[2]。这些如此种种情况都要求我国的汽车企业营销方式及手段的转变,向先进管理模式看齐,跟国际接轨,也使得汽车企业营销人才的需要更进一步提高。

3.汽车营销人才的论文导向培养法

我校汽车与动力工程系营销教研室一直紧紧抓住市场机会,结合时代发展和汽车行业特点要求,不断努力以培养出即高质量汽车营销人才,了解汽车企业所需营销人才的特点,再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课程框架的梳理,进而从汽车营销工作流程人手来寻找合适的培养方法,据此,笔者也提出了以毕业论文为导向的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方法。

(1)汽车营销专业知识理论课程培养法。随着汽车拥有者数量的不断增多,内行的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对汽车的提问越来越多,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汽车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汽车文化、汽车基本构造、汽车维修知识、汽车专业英语等方面的知识,增强销售汽车能力[3]。有时,甚至还要懂得一定的理财知识,能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如汽车企业管理会计等。同時随着我校实行学分制的课程改革,以兴趣和能力为测试点,将刚进校的大一学生分属于不同的指导老师之下,并设立不同的毕业论文的范畴,实现理论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我校汽车营销教研室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并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积极回答”的课堂氛围。在汽车营销的教学中,除了讲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外,也特别重视学生的“做中学”,还训练学生的模拟销售实操,并且在实操过程中,让学生尝试根据不同顾客的实际需要去调整教学中设计的符合自己的营销策略,提高创造力。

(2)汽车营销实训实习培养法。在大学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赖于将知识巩固的实习实训的培养,使汽车营销人才做到对整个汽车行业非常了解。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整个行业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国家汽车新政策新法规不断出台,知名汽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或合作,如吉利汽车在2010年8月2日在伦敦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沃尔沃轿车正式落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旗下。收购了美国沃尔沃汽车,一方面巩固增强了吉利汽车现有的市场地位,而且能够学习到沃尔沃汽车在技术、品牌等优势,完成各类汽车产品的不断更新等,另一方面能通过构筑销售网络,更快地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其最终结果必将使中国的汽车产业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导师指导下的大学生,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汽车营销类的学生在一年一度的桂林市汽车文化节、桂林大宇客车公司等实行为期两周的汽车营销实习与实训,熟知销售前台、维修车间、汽车养护车间等的程序与工种要求,实现在校期间汽车营销大学生自我营销等能力的最大提高。

(3)汽车营销毕业论文培养法。经过课程的教学和校内外汽车营销的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所有知识与内容的浓缩、吸收与创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知识转化为智能,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也是实现毕业论文最终的价值。例如,针对一篇题名为“汽车营销模式发展分析”的毕业论文时,答辩小组老师通过提出在介绍各国汽车营销的特点时,学生先介绍一辆自己最喜欢的汽车,然后让他们带着兴趣自己去查找不同汽车企业关于汽车的营销模式。同时,毕业论文名义的完成时间已经从半年延至一年,但是毕业论文的主题范围已经在入学之初已经确立,并且在实习实训期间不断接触做好了基础,最后在毕业之前的长期实习和工作中将在校期间的毕业设计做到充分展现专业素养。在整个的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毕业论文的导师通过电话、QQ群等方式协助营销学生解疑答惑。由此,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4.结语

汽车营销的根本就是在买卖双方之间建立亲善、和谐和相互依存又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长期的,尤其针对汽车产品而言,因此,长期的依赖和合作是双方都必须的。在这种关系中,厂商和经销商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理念,一种对价值和利益的新的判断,弱化其对立性,强化其依赖性[4]。这就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汽车营销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毕业后从事汽车营销的学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适合市场及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基础理论方面的教学,重视实训的同时,也要将实习实训中的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进入大学生活的第一天接触汽车知识开始能够明确今后的营销方向,确立主题,以毕业论文跟踪的形式完成学业,学到应有的知识与技能,利于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市场及企业的需要,培养出更好的高质量的人才和成为优秀的汽车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高姗等,汽车服务营销的特点及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2009.20:56-58

[2]戚萌,汽车行业服务与营销人才需求分析[J],科技信息:2009.7:160

[3]余彦蓉等,高职院校培养汽车营销人才的构想[J],2009.5 :114-115

[4]张发明等,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营销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学改革,2010.2:218-219■

作者:缪春梅 史吉锋

第二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思考

【摘 要】利用多种形式调研,并通过第三方就业数据评价,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近两届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发现专业对口就业率高、收入水平高是该专业就业的亮点,但也存在岗位稳定性差、技术特征不突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就业质量 思考

为了更好地把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等方面的需求,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合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缩短毕业生与就业单位的就业路径,客观反映我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社会适应性及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本专业在专业学科设置、素质教育、学生就业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于2015上半年对广州及周边的数10家汽车相关企业和毕业生共159人进行了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并委托第三方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进行调研统计。

采用的调查方法有座谈访问当面交流:此调查对象是广州本地及周边的企业老总、人力资源部门有关人员、毕业生本人;填写问卷调查表:将问卷调查表发给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共发出122份,收回98份;电话访谈:对外地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和毕业生进行了电话沟通。

一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家庭轿车的普及,作为汽车市场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如广州春源红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一次就计划从该专业要毕业生25人。近两年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收入水平也高,就业竞争力指数居我校之首,因此受到广大高考学生的青睐,成为近几年来学校机电系的热门专业之一,报考和录取人数逐年增加,这一点上也凸显了其专业特色和社会认可度。同时,从2012年开始至今年我院与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和就业质量进行的第三方调查数据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1.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

本专业是从2005年开始招生至今,从2008年到2014年七届毕业学生总共572人,现该专业在校学生总计293人。近两年的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如下表所示。

近两年的毕业生人数及就业情况

时间 毕业生人数 就业率

2012届 102 96%

2013届 55 96%

2.毕业生就业区域、行业、岗位结构分析

跟踪调查显示,2012、2013年这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省,而且珠三角区域所占比例很大,占81%。其余部分在粤西5%、粤东8%、粤北6%。

两届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主要是汽车经销业,占比为73%;也有少数从事其他领域和行业的营销工作,如房地产、电商、市场研究公司等。而汽车相关行业中大部分是在4S店和汽车配件单位,如日产4S店、福特4S店、大众4S店;也有从事二手车及租赁工作的,如五加五汽配公司、神州汽车租赁公司;还有一部分人在汽车修配厂和汽车美容店。

两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集中在个体民营的比较多,其次是国企,再次是合资和机关事业单位。分别为私企69%、国企21%、合资5%、机关事业单位5%。

就业的部门主要有:销售部、客服部、市场部、人资行政部、售后部。

就业的具体岗位有:中层管理人员为3%、一般行政人员和文员为10%、营销人员为75%、售后客服人员为12%。

二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情况

1.就业对口情况分析

这两届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在学校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率可达73%,基本对口为17%,不对口为10%。

2.就业稳定性分析

调查显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两年以上用工合同的达60%以上,但从一而终的却不是很多,他们在毕业半年内就有51%的有跳槽经历,究其原因这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个人两方面都有关系,个人原因多一些。

3.就业薪酬水平分析

在所调查的两届毕业生当中,个人月收入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平均月收为4450元,列我院所有专业毕业生月收入之首。其中月收入为5000元以上为11%;月收入4000~5000元的居多为45%;月收入为3000~4000元的为34%;2000~3000元的最少仅为10%。

4.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规模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规模统计如下:就业单位为50人以下的为17%,就业单位为51~300人的为42%,就业单位为301~1000人的为24%,就业单位为1000人以上的为17%。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座谈,普遍反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吃苦耐劳、进取、协作、与人沟通等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也高。学生的就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感觉非常满意”的为90%,“比较满意”的为6%,“一般”的为4%。

6.毕业生主观满意度情况分析

我们综合了毕业生对所在的工作单位、职位、薪酬等方面的主观感受,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主观满意度为75%,基本满意的为15%,不满意的为10%。

三 本专业就业的优势分析

从上述就业基本情况和就业质量情况可以看出,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基本上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就业率高。从统计两届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可看出,就业率均达到96%,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就业专业对口率高,达73%。反映出该专业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能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学生在校打好扎实的理论功底与良好的实践技能,能顺利完成校企对接,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毕业生行业任职能力强,毕业的大部分学生在汽车4S店、汽车配件经销单位、汽车修配厂、汽车美容服务公司及汽车租赁公司任职,从业岗位为销售部、客服部、市场部、人资行政部、售后部等。毕业生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较高,感觉非常满意的达90%以上。薪酬待遇较高。统计数据表明,就业的毕业生月收入平均达4450元,月收入4000元以上毕业生占调查人数的56%,收入水平列我校各专业之首,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四 本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

第一,虽然本专业就业率高,但就业区域来说太集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特别是广州市居多,而广州市汽车限购这一政策,对汽车销售量有一定影响,势必会对用人的职位数有影响。有的毕业生宁可放弃自己的专业也愿意留在广州市而不愿回到不发达地区,这样对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就会有一定影响。

第二,个别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有一定偏差,既想收入高又不想吃苦、不能吃苦,这就使得初次就业率受到影响。

第三,很大一部分人就业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确,造成盲目流动、跳来跳去,就业稳定性不够好。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半年内就有51%的有跳槽经历。这样即损害了企业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第四,汽车技术能力特征不突出,毕业生多以营销方向岗位就业,没能完全体现专业属性,就业局限大。

2.思考与改进

第一,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认清形势、认识自我、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客观、理性地就业和择业。广东省汽车类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等大型城市,每年培养的专业学生数量较多,势必给大城市就业市场造成较大压力。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打破地域局限,谋求向外发展。我院现在已有学生在广西、江西就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学校的基础理论课、核心课、主干课等学科设置、教学方面都比较满意。但有学生建议应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特别是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调动和活跃学生课堂的学习气氛,引入实际较典型的案例,从培养学生职业修养和实际能力出发,调动学习积极性。专业在下一步的改革中,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利用现有的汽销实验室开展实验实训;二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我们校外的32个实训基地,完成学生由学校走向岗位的过渡。

第三,强化证书制。以此来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不能仅考虑汽车营销员资格证,还要在技术服务、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评估经营等方面的职业资

作者:陈晓梅

第三篇:基于广西柳州汽车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探析

摘要:本文基于广西柳州汽车城这个就业环境,结合当地高校毕业生的情况,尝试从学生在这个环境的就业心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同时笔者结合所带学生的特点,并由此引出对学生就业心理培养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广西柳州汽车城;就业心理;大学生

1广西柳州汽车城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毕业生人数大大超过工作岗位的数量;加上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我们所在的地区——广西柳州还不属于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岗位相对会少,大学生在当地就业市场上相对被动。

2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本文从调查问卷设计、从本文作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实际出发,调查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汽车检测专业、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专业共352人。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就业中明显表现出自我认识度、情绪波动性与就业急切度较高而社会适应程度、自控能力以及人际协调能力、抗挫能力低的心理状态。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广西柳州汽车城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一是自卑心理。因为我们的学生85%都是來自广西区内,而且大多数大学生家庭情况比较贫困,住在偏远的山区。从小的环境造成学生个人一直以来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形成弱势心理,从而影响自己的就业状态。

二是焦虑心理。由于我们的学生较少接触社会,在学校的交际接触面也很小、很单纯,处理人际关系不够成熟以及对目标不能实现感到沮丧,加上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学生对现实和未来表现出担心和忧虑。

三是对比心理。不同学生由于企业、个人、家庭等各方面原因选择的单位不同,或同一单位岗位不同,致使在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社会比较,导致同学间心理失衡。

四是心理承受能力不高。毕业生大都是“90后”,在家里是宠儿,家中长辈处处顺着他们的心,导致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低。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很容易导致情绪波动比较大,承受不了不顺利的事情,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挫败感。

五是就业妒忌心理。找工作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当一个自我定位不是很准确的学生看到别人已经找到理想工作时,会产生心理不平衡感,从而造成自身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严重地影响了求职的正常进行。

3调节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根据笔者对所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情况,再结合广西柳州汽车城这个大环境、毕业生所在的学校环境、毕业生拟就业的环境、毕业生个人的具体情况,我们加大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调适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是转变观念。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就业指导全过程。从学生走进校园的那一天起,一直在进行引导,并在指导就业工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解。二是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入学时开始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不断进行调查,并让学生根据本人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学业与就业做好技能与心理上的准备。三是专业知识的加强。每个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必须掌握,并不断强化,这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基本要求。四是激发学生以兴趣择业。从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到自己能够真正从事感兴趣的职业需要一种正确的职业选择策略。我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投简历技巧、面试技巧等实际技能的训练,使其行为能够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能够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从而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要求去综合选择所应采取的择业策略,为自己选定职业奠定良好基础。五是提供就业平台。我们根据国家的就业形势政策、社会上的就业单位与岗位、学生的就业需求等情况,积极联系就业单位,积极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就业单位与就业岗位。

随着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就业心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高校也做了一些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我们可以不断借鉴别人好的经验与方法,不断去探索新的适合自己所带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特别事情特别对待,个别就业心理个别分析。在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让自己的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以缓解心理压力,激发生命的潜力,实现时代和社会需要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付斌,刘东捷,李晓敏.逆商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05):53—55.

2傅新华,赖练.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因素及干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7):51—53.

作者:袁龙 黄曼

上一篇:城市公共管理论文下一篇:思政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