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证明

2022-08-07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困难证明

论大学生就业困难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陈锦绣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从社会现状,大学生自身原因和解决方法逐步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

一、现状

在2009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在政府出台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之下仍然保持高经济增长率。虽然一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加工出口区因为受到出口衰退的影响,大量农民工失业,可是随着出口恢复,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逐渐消失。 可是中国出现了另外一股失业大军,即是被视为生活在象牙塔里娇生惯养的大学毕业生。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往年,大大小小的企业在11月初开始进入校园,以各种形式的宣讲会和招聘会吸引优秀毕业生,从2009年开始,来校招聘的中小企业明显减少,校园招聘会冷清了不少。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类似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财经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受金融危机冲击更大。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二、原因分析

1.高校扩招

各大高校逐年扩张招生人数,使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此外,作为需求方的企事业单位的某些岗位存在严重不足现象,产业的新生职业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毕业生需求,而且很多学生学所学的专业与单位的需要人才不对口,所以就不能满足毕业生最大限度的择业。尤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某些企业破产,工作岗位减少而就业人数增加,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大学生严重的供过于求„

2.大学生自身问题

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现象是较为严重的,很多大学生在出来找工作时,对薪资、就业环境等要求过高,不愿意进入小企业等,这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

3.社会原因

4.

用人单位的苛刻标准使众多大学生望而却步,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4.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三、解决方法

1.政府制定相应就业政策

政府需要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积极合理的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比如,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或者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到西部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毕业的大学生与社会有经验的工作者能平等的就业权利。同时,政府应当加快调整人才结构培养,加大对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对一些高校过热专业减少招生人数。

2.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因就业困难所以对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首先,除了搞好学习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其次,我们必须要了解整个劳动市场,了解职位的职责要求,同时必须改进自我展示机会,提高个人能力。同时,大学生在择业时,应事先有规范的职业指导与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自我的整体发展计划。

3.高校改革教学制度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部分毕业生表现出恐慌、迷茫、担忧、焦虑,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心理适应能力差、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心理压力更大。所在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向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丰富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加强就业服务针对性。同时,高校应该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大对社会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的教学投入,扩大其招生规模,而对于社会人才需求量较小的专业减少招生数量。

四、总结

根据资料显示,2013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0.08%,可见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只是我国金融危机后的阶段性问题,我们相信通过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高校大学生一定能充分体现他们的自身价值,积极活跃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学生家庭困难证明

证明

兹有我两河乡路桥村**组村民之子(女)现就读于贵校**年级**班,其父母均在家务农,收入来源单一,家庭基础薄弱,确属困难家庭,希望学校为其提供资助(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村委会 年月日

第三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证明

现有我村(社区)村(居)民,男(女),族,年月出生, 家庭人口人,其中劳动力人。家庭劳动力主要从事工作。其家庭因 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属于家庭,无力负担儿女读大学的费用。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2012年月日

经办人姓名:

经办人固定电话:手机号码:

借款人家庭电话:qq 号:

借款人亲戚联系电话:

1、;

2、;

3、;

4、;

5、

第四篇:论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大学生就业现状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大量的学生涌入社会,僧多粥少的情况是意料之中的;加之受前些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经济情况还没有完全恢复,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令人担忧。就业能力严重不足。一是具有从众心理。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的心理。这样的就业心理与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较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很直接的关系。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才会出现“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二是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试图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就业。

大学生就业失败的社会原因

一、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失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属于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失业最根本的原因,应当源自于市场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正是成功转型的关键之一。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尽管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劳动力市场还远非完善,但相对计划体制下是有效率的。尤其是针对高素质人才的一级劳动力市场相对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属于这个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这个市场的供需两方面来考虑。高校连年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大量过剩。从供给方面看,连年扩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有人认为扩招与就业难并没有必然联系,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自己就应当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但事实上大规模扩招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工资溢价的下降以及蛛网效应;过快的扩招导致高等教育信号发送机制作用削弱。在短时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必然会使上述比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并不意味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数目的同比增加;扩招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相当程度的结构性失业。

二、三元经济社会结构堵塞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从各个部门劳动力所能享受的待遇来看,中国经济社会不是二元结构,而是一个三元结构,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如前所述,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享受高工资和完备的福利;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仅享受低工资和部分福利;农民的工资更低,能享受的福利甚微。三元结构主要不是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而是由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福利体制演变而来的。城乡经济社会的三元结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三元经济社会结构是高等教育身份转换功能存在的基础。上述三个部门,存在巨大的收入和福利差距。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在三个部门就业的劳动力的实际收入和福利会趋于一致。目前非正规部门与农民的实际工资是差不多的,原因是农民基本上可以自由选择在农村还是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同样技术的劳动力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工资却相差很大。问题是,在正规部门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进入者?进入这些行业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接受公办的高等教育。并且是进入正规部门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从过去的要中专、大专生,到现在的要本科生,甚至要硕士生、博士生;从过去的一般大学毕业生,到现在的重点大学毕业生,甚至海归生。尽管现在进入正规部门就业的大学生的比例在下降,但是,不读公办大学是几乎没有机会进入的。特别是,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存在巨大的工资和福利差距,尽管进入的可能性下降到了44%,但是这一预期收益比普通劳动力预期收入还是要大很多。可见,经济社会三元结构能给接受公办高等教育的人带来巨大的预期收益,从而赋予了公办高等教育的身份转换功能。

四、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用人需求信息不对称高校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求职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高校毕业生求职的真实信息,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目前江苏省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高校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有多久就主动“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促使企业招工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第二,一些高校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进入企业后发现“事与愿违”,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与这类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江苏省的人才信息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与就业信息缺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造成高校毕业生择业的盲动性加大,提高了其就业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毕业生不了解人才市场行情,对市场上的某些用人需求信息缺乏对比和综合分析,也难以辨别真伪,就业期望自然就会偏离实际,降低了其求职成功的概率。

大学生就业失败自身原因

一、综合能力不强基础能力欠缺。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被动学习学校安排好的专业知识课程,忽视了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良好的适应能力,社会认知能力,身体素质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专业能力不强。从客观上讲,专业能力不足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与不合理所带来的弊病。一些专业的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设不够合理,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从主观上讲,一部分大学生从高考的苦海中脱离出来之后,进入了所谓的“天堂大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认真程度和高中时是天壤之别,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敷衍了事。长此以往,直接导致了这些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的后果,造成在面试时面试官问的基础的专业问题都答不上来,影响了就业。同时,专业不对口、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也都是造成专业能力不足的因素。创新能力不足。过分强化理论的学习,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文科学生,所学习到的都是传统的理论知识,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多年来陈旧的教学方式及思维模式遏制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内外表现机会不多,缺少足够的实际动手机会也使得学生难以从实践中找到创新灵感。虽然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改善,但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比较欠缺。

二、应聘能力不强就业观念落后,不能主动择业。很多大学生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就业”、“稳定的工作才是就业”、“专业对口才是就业”等。对就业压力认识不足,不愿从基层做起,追求大城市、大企业、高工资,急功近利,追求一夜成才,追求工作单位环境舒适。很多大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好工作,挤破脑袋去考公务员。很多已经工作的大学生则抱怨工资待遇不好、公司环境不行等,不愿遵循公司的价值观为之服务,频繁跳槽。这都是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出现偏差的表现,也是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应聘技能较弱。首先是“就业迷茫”,随着网络的普及化,招聘信息来源的多元化,面对铺天盖地的招聘信息,不少大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想要的、是适合自己的;其次是应聘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不了解企业文化及公司招聘的要求,不能有针对性地为应聘做准备;最后是应聘时不注意应有的礼仪,缺少现场应变能力,面试怯场等,从而错失就业机会。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到了人才市场以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大学期间并没有为就业做好准备。就业心理矛盾。很多人在就业期间存在很多矛盾的心理,既希望能在学业上有所提升,又想在社会上进行磨炼,在学习深造还是就业间举棋不定。选定就业的也存在想找到好工作又缺乏自信的矛盾心理,使得自己因放不开手脚而发挥不正常从而错失了就业的黄金时段。

三、实践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态度。因为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薪水的不满意,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对工作压力的不耐烦,外部环境的影响等一系列原因而造成心理浮躁,工作时候不能全心全意、脚踏实地。实践操作能力缺乏。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希望招来的毕业生能很快上手,为自己创造价值。然而,由于高校历来重视理论教育、学术研究,缺乏对实践操作重要性的认识,缺少相应的环境和氛围,再加上对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的不重视造成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最终造成实践操作能力的缺乏。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都是踌躇满志,梦想着干出一番事业,成就人生价值,这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正确地自我定位,认为自己是精英,一般的工作看不上,好的工作又达不到相关要求。此外,还存在职业歧视等,宁愿失业、待业都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扩大就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是最能吸纳就业人数的地方。我国的江浙地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对于一些高新产业来说,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并且这个领域对人才要求很高,一般较难进入。

3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例如给他们的工资会比一般地区的高,鼓励其到西部、到农村、到基层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有助于推进西部落后地区及农村和一些落后地区的发展。

4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需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制定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措施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5各高校要跟踪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一切跟不上时代的事物,最终都将会面临着被这个时代淘汰的悲剧,人才资源更是如此,他们只有更好地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才不至于被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才能提高就业率。

6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录用大学生。当然,录用者与企业仍是双向选择关系。

7学校应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可以联系一些企业,通过协议让学生可以在企业中接受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或许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被培训企业直接留下聘用,也可以提高就业率,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所学知识用到实践工作中。这一点我了解到已经在中原工学院实行了,不少学校可能也正在努力实行,这一教学模式将会使学校、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受益。

8学校应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境况,方便毕业生了解和选择,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9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人生最伟大的价值在于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到基层去从事教育、卫生、农技等社会公益性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10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招聘会。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来学校招聘的企业相信都是通过学校审核的,都是十分可靠的,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让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11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刚毕业不要对薪金期望过高,从基层做起,重在积累工作经验,再慢慢发展提高薪金。并且要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脚踏实地,知识联系实际,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可以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筹措和扶持激励政策。这样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帮大学生在创业路上解决一些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勇敢向前冲,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就。

2城市信用社因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程序。

3我国对大学生创业实行了税务优惠,针对不同的行业还实行了不同的税务优惠政策,减轻大学生创业的资金负担。

4想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多浏览有关创业的网站,如28商机网、3158致富网、中国创业网等。

5建立逛过的人脉关系

6应具备创业的条件。 第一:你是不是要有眼光。你首先在创业之前想到我是不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或者别人没有看清楚的我能看清楚。第二:我有没有胆量。这个别人不敢做,我敢做。而且这个胆量是与生俱来的,要有胆量下决心,要有胆量走出去。第三:组织能力。能不能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研究[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2,(5).

[3]张车伟.失业率定义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失业率[J].世界经济,2003,(5).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2002]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 社,2002.

[5]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7,(3).

[6]彭松波,陶进.大学生就业负担心理的援助模式[J].教育论坛,2006,(1).

[7]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7-100.

[8]方夷敏.半数本科生薪酬期望高[N].扬子晚报,2004-02-10.

[9]2004年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7).

[10]孙秀华.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6,(6).

[11]江苏省政府统计局.2007江苏统计年鉴:第1版[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2]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0(2)

[13]薛浩,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职业时空:综合版,2008(7)

[14]徐思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4)

目录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失败的社会原因

大学生就业失败自身原因

解决大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对策

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论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与对策

班级 环境1301

姓名 卢欣

学号 201300250136

姓名 鲁月

学号 201300250135 姓名 朱佳晟

学号 201300250134 姓名 刘博杰

学号 201300250115 姓名 李晨曦

学号

第五篇: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2、以上信息均为必填信息。

说明: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填写此表,入学后将此证明材料交至录取学院,将作为助学金等资助的评选证明材料。

3、填写时必须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 ;签字必须为父母(监护人)亲笔签字。

4、姓名等信息必须与身份证一致;家庭住址必须到最小单位:农村到组到户,城镇到街道门牌号栋号单元号。

5、须民政部门经手人签名并留下联系电话,盖章必须是民政部门公章,若无“民政”字样,须再多加一枚盖当地政府公章(乡、镇或街道一级)。

上一篇:大学生党员考核制度下一篇:大学生大四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