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11-21

高中语文教学中, 阅读教学与写作、基础知识都是重要的板块, 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成绩、语文能力、语文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所以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既能够完成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升入大学深造作能力储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 立足新课标的要求, 同时也要进行创新性改革, 力求使阅读教学开展的有效。 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作一简单分析。

1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感受和体验的过程, 就像开车一样, 教师是教练, 可以给方向、方法, 但是不能包办代替、越俎代庖。 阅读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要对自己的阅读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同学交流、总结成果。 在课程管理上教师是主体, 要依据阅读标准进行科学安排阅读活动, 既要控制好阅读时间, 又要提高阅读质量、拓宽阅读参与广度。 教师还要依据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和能力, 进行有区分度地阅读活动, 引导学生分别参与,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积累。 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只是走马观花, 对故事大意有个粗浅了解即可, 对生僻的字词置之不理,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囫囵吞枣、马马虎虎, 这样的阅读, 不能够切实地完成字词的积累, 更不用说提升语文素养了, 显然这样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勤动笔、多勾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指导学生对生字要查字典, 好词、好句要摘录, 阅读后要写感想,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阅读习惯。

2借助多媒体教学, 实现阅读教学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微课、翻转课堂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多样化, 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学。 首先,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导引问题、创设阅读情境、提供背景音乐, 使学生在特定问题和特定情境中去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深邃思想, 实现思维的提升。 其次, 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示范朗读、录制小组朗读, 通过小组间朗读与标准朗读的差异来分析文本的思想感情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求同存异, 达到既能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又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3开展学生小组合作, 促进探究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 单靠独自学习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取得成效, 所以学习过程中不仅有教师的辅助, 还要小组交流合作, 共同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同学, 所以要依据学生各自所长建组, 每组要有组织者、陈述者、质疑者、记录者的角色分工担当, 使小组同学知识结构能取长补短, 小组学力整体提升, 这样就能辅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高效有序,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协同作战合作探究的能力。

4以读促写, 完成知识迁移

阅读教学的初阶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读文本,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情基调, 其次还能帮助学生有效积累好词好句, 提高学生语文感知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书写应用、知识迁移, 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练笔的习惯, 如通过带领学生赏析《荷塘月色》《江南的冬景 》用词、结构和写作手法, 帮助学生学会散文的写作, 通过《 金岳霖先生 》 《 我的母亲 》 来学习描写人物的手法, 通过对 《 师说》《过秦论》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议论文的文体格式等。 通过学生的仿写, 不仅能使得学生积累的知识得到应用和巩固,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鉴赏文章的水平, 使阅读教学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的一个关键部分, 教师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既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满足时代的需要, 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完成知识积累和知识迁移,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模块, 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积累, 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还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发展。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整合多媒体资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 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景祎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未来英才, 2015 (11) .

[2] 陈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5 (11) .

[3] 张高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学周刊, 2015 (11) .

上一篇:内科门诊患者就医特点下一篇: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