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问题式教学法

2022-07-16

第一篇:所谓问题式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

摘要】 依照新课标,英语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我常采用问题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主,采用设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 老师设问题 学生思考解决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设置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教师重点讲解与点拨,当堂训练后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的新式教学法。由于这一教学法的开放性,很适合现在正在进行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我在教学中也努力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改革,现将我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做法阐释如下。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具体过程

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细致分析,细化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应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并下发给学生---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教材,思考教师设定的问题---教师巡回提问学生,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有重点、有目的的引导与讲解---对学生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寻求正确的解答---教师总结---教师给出针对性强的题目让学生当堂训练---教师讲解巩固---课后师生再进行反思。

二、问题式教学法对问题设置的要求

1、问题的设置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疑难点设置问题,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留下深刻印象。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突出了。

2、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也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3、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确实有能力解决。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不自觉的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再设置几个开放的、思维要求比较高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

4、问题的设置要抓住思维的发散点。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忘我,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解问题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回答为切入点,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予以深化,切不可撇开学生回答的内容,只顾自己解答问题。

2、教师讲解要注意在充分引导的基础上予以阐发。引导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做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讲解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涵,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知识强加给学生。

3、教师讲解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总结概括性。学生的回答毕竟是自己的日常语言,而学科语言对准确性的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语言予以提炼,以使它更精练更准确,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周密性的作用。

4、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他们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要根据问题的类型、难易程度等决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对较容易的问题教师可不必讲解、或一提而过;对一般及较难的内容则需要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启发等方法来解决;对难题通过课堂教师指引,课外阅读参考书等途径来解答,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即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同时还要对重要问题、基本问题进行强调或讨论.以加深印象。

5、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而鄙视或打击学生,要耐心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同时人格上也得到健康的成长。

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主动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也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此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7、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清晰、明潦的总结。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在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过全、过细,而且还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这一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但绝不是机械地回答所设问题。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有关材料,一方面,丰富课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当堂训练后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

“问题式教学法”的灵魂是师生互动,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这种状态情境下的课堂教

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一种互相学习。通过教学过程中重新生成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耐心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的人格。

第二篇: 试论“问题式”教学法

【摘 要】新一轮国家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问题的探讨,对问题的探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离开了对问题的探讨的素质教育是空中楼阁,虚无飘渺。新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实施课堂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激发思维、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新一轮国家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然而,新的学习方式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急需的工作就是要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对教学实施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作出回答,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效。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问题的探讨,对问题的探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离开了对问题的探讨的素质教育是空中楼阁,虚无飘渺。新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实施课堂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获取知识——这就是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是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做到这一点,事情就办成了一半。”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发现“不懂的东西”、提出“不懂的东西”、分析“不懂的东西”、解释“不懂的东西”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二、“问题式”教学法的含义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就是以问题导向来开展各项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教”的角度而言,教师应根据教材设置问题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的“问”,尤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明白或不理解的问题,大胆质疑、敢于提问。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创新来自于多问几个为什么,因此,从“学”的角度而言,学生能否发现“不懂的东西”——问题,发现什么

1 样的问题便成为其创造力水平的标志。

三、“问题式”教学法的意义

思索总是以问题为对象的,学生只有在面临问题情境时才会激发思维。“问题式”教学法被引入课堂后,有效地提供了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弊端,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问题式”教学法的原则

“问题式”教学法的原则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二者的有机结合。“问题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性学习的新面貌。“问题式”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能够确保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教师的引导不能太具体,要给学生留下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发现、创造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及时、动态地了解学生,跟踪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进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检查与督促,才能对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问题式”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首先要强化问题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这要求备课时作创造性的劳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围绕教学重点设问

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为了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有计划地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围绕教学重点提出的,因此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椭圆的定义时,设计出以下问题:①木工师傅在做椭圆形桌子时需要在木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椭圆,你知道木工师傅是怎样画椭圆的吗?②取一条一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木板上的F1和F2两点,当绳长大于F1和F2的距离时,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木板上慢慢移动,笔尖滑动的轨迹是什么图形?提出以上两个问题后,再让学生利用教具做演示实验。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思维活跃,学习气氛生动、活泼。

2、围绕教学难点设问

当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数学知识不能顺利地完成与新数学知识的连结时,这样的

2 新数学知识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而难点是有相对性的,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因材施教,把教材中的知识难点转化成易于被学生认知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时,设计出以下问题:①计算:1+2+3+„+49+50+51+52+„+98+99+100,通过仔细观察,你能否找到某些简捷的计算方法?讲评时,顺便说出小高斯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你能找到简捷的方法计算:(1+2+3+4+5+6+7+8+9)+(9+8+7+6+5+4+3+2+1)吗?③怎样简捷计算:1+2+3+4+5+6+7+8+9?④你能用解答第三问时发现的方法计算:等差数列前n项和Sn=a1a2a3an2an1an吗?解决了这些问题,公式也就推导出来了。由于所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可以获取新知识,因此,达到了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围绕知识目标设问

设问要紧紧围绕实现知识目标这个中心,要有明确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提问:①买一张含4位号码的福利彩票,你能算出中奖的机会有多大吗?②7个人排成一列照相,人人平等,你能算出共有多少种排法吗?提出以上两个问题后,要立刻转入正题,告诉学生: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后你就能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了。如果继续让学生讨论那两个问题,就会脱离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4、围绕能力目标设问

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这要求选好、选准问题的角度,既要从同一角度设置几个相似的问题,又要从不同的角度设置不同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以后,再通过演示实验,从如下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引申:①将“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将“小于F1F2”改为“大于F1F2”,又是怎样的情形呢?②将绝对值去掉,其结果又如何呢?③令常数为0,其余不变,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④去掉“平面内”这个限制条件,其余不变,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图形呢?通过上述从不同角度,或同一角度中相似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小于F1F2)”、“平面内”以至整个概念都有了较为

3 深刻的理解,学生还惊喜地发现了“双曲面”,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5、围绕学习主体设问

学生是学习主体,问题设置得好坏最终要通过学生来检验。设置的问题最好能使多数学生经过较短时间的认真思考能得出正确答案,或者“跳一跳能摘到”,则教师的提问既能实现教学目标,又能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的成功乐趣。因此,设置问题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结构,以少数优等学生经独立思考后能解答,绝大多数学生经充分思考、合作交流或教师点拨后也能答出为准则。

总之,“善教者,必善问”。深入研究“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原则、方式和技巧,并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应该是每个数学教师的必备技能。当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过“问题式”教学法,只是不够留心罢了。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朝着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懈努力,切实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三篇:“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

小东门小学 胡秀珍

一、模式的名称:“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三、操作程序

1.设疑导学

教师在课前和课始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通过语言(口头或肢体)、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备课时要依据学情认真分析,研究学习内容,预设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障碍,可能出现的错误,可能陷入的思维误区等,提前做好引领和指导,从而做到“胸有成竹”。

2.自主探究

学生借助教材、资料等,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对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将之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并顺应新知识,形成新知识网络,通过亲自感知,体验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在体验中产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从而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和理论,这是“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环节。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人人有事做。在此环节中,学生自学要投入,课堂要安静,体现生本互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必要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传授学习方法,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3.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是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结合。学生自学后,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以及小组间交流来检查自主探究的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组间竞争,以提高交流讨论的效果。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寻求规律,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初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此环节中,合作小组最好是异质结合,并给予时间上的充分保证,生生之间的互教互学,会收到教师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从而促使学生认知、情感和语言表达技能的均衡发展。通过交流展示,学生们既能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解决疑难问题,又能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并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做精要讲解,使本节重难点得到突破。

4.归纳建构

归纳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传统教学中归纳这个环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其实归纳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复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最终完

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学科思维体系。这个过程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教师应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观点,既体现了师生教学相长,又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已有经验,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将刚学习的知识升华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克服了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弊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较好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5.反馈拓展

教师出示精心准备的、符合教学实际的问题,当堂巩固落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达成学习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在学生相互提问的过程中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难点,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偿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教师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新问题、讨论、解决新问题,最后让学生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网络,又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样的问题设置过程,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

四、实施原则

1、问题情境原则: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有问才有思,有问才有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有阶梯的问题系列,创设思维情境,教师通过营造一种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想象、探索,去解决问题甚至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主动探究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索、体验、评价及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必须是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就是学生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主参与、自主探究、不断感悟,不断建构的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激发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落实学习的主体地位。

3、学教结合原则:与传统的教师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师生之间双向的合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通过创设有关的问题情

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由此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五、模式运用效果

“问题引领式”教学重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领,而引领的问题源于问题预设,问题预设使得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经过“问题引领式”教学初步实验后,我们发觉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关心同学,增进了同学友谊,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合作观和竞争观,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2.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智力能力的发展。在“问题引领式”教学中,学生都想使自己成为合作中的主动者,因而大家都积极地自觉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他们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查找、搜集文献资料,写读书笔记,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方法,因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在“问题引领式”教学中,由于我们十分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不论是获取知识,还是解决难题,学生都是亲自通过尝试、探究和交往来完成任务。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区。这就使学生向会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的全方位合作,使课堂气氛始终处在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之中。大家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热烈讨论,激烈争论,使学生在愉悦中感知了新知识。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掌握的过于死板,解决问题的途径较少,思考的同学集中在学优生身上,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比较浮躁。

我坚信,“问题引领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许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但它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讲堂’变成‘学堂’,通过对问题的引领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教师的‘主导性引领’,使师生在课堂上形

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新课改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远,也一定会帮助我们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

第四篇: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课堂实践研究

摘 要: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和总结,源于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强化,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源于传统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主要通过问题导引下寻疑——析疑——生疑——破疑四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问题提出的背景、概念的阐释、实践操作等方面加以阐述,抛砖引玉,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问题导引

四步教学

课堂实践

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是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从人本主义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基于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一些有关新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之后让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总结出规律。二是注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提出的缘由 1.形势发展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启动和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每一位教师都经历着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新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快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占据重要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唱主角,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对教学的实效性依然存在疑问,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还在不断探索。大家都试图获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力求寻找到更加切合实际、准确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

2.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分析,就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态度、学习认识、学习能力、学习目的,期望教师怎样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询问。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感兴趣的,他们是愿意学习的。但学生对历史记忆感觉困难或不喜欢,他们希

望掌握对历史知识的思考、分析、归纳能力,并能对历史材料进行处理。学生们对于历史的学习有点盲目,对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目的不够明确。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还有许多误解。把他们从历史只是死记硬背的这种误区中引导出来,改变课堂教学呆板、枯燥、乏味的局面,使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归纳、比较、概括、分析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3.教学实践的反思

来自于中学历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碰到过这样的抱怨:学生对历史课不重视,该掌握的知识点没掌握,该完成的作业不认真或不完成,历史课是副课。课堂上除了讲故事或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还比较积极以外,其它的时候不认真。同类题目多次做,多次错,多次讲,改观不大;只知道死记硬背,不会运用,平时花时间很少,临考前抱佛脚,成绩不理想等等。这些抱怨的产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被动受教到主动学习,体验自己探寻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和快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自然需要我们教师去思考和行动。

二、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两个关键词的内涵

问题导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的重难点突破、知识的迁移运用、课堂的及时巩固均以问题为主要推进手段,问题的提出和生成与问题的阐释破解并进。

四步教学法:指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四个主要环节:寻疑——析疑——生疑——破疑。即第一环节学生针对学习目标任务自主学习,提出疑难问题;第二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剖析疑难问题;第三环节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生成新的问题,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第四环节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式的问题检测,最终解决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的课堂实践探索

(一)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属于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阶段。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开展“学前导”。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学习任务或学习提纲,思考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学习提纲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

“学前导”的方式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本文阐述的只是其中一种,即以导学案的方式进行“学前导”。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先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书本、翻阅参考书籍、上网查询资

料、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所学内容的基本脉络和知识要点,梳理基本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于学习的疑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由学习小组的学科长汇总给任课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及疑难所在,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将教材与学生的学情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 “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一环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的设计要精心,课标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需要做什么?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一定要明确。导学案的设计就需要包含这些内容。导学案的编制设计也需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模式,一般包含:学习目标、自主预习、找出疑难问题三大块,其中自主预习包括:概念阐释、知识梳理、问题探究、知识整合、学习拓展等内容。但根据不同章节内容设计有不同的侧重。我们的导学案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知识梳理为主

这些内容,一般是知识点多而杂,课程标准以识记的要求为主,需要让学生先结合导学案,将书本主要知识点标注、梳理好。 (2)问题导学为主

这些章节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比较高,内容难度大,需要较强的思维和探究能力。我们主要通过层层设计的问题帮助学生结合书本和导学案思考、分析、理解。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围绕中心问题建立问题体系,引领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问题,理解知识。 (3)表格归类为主

这些章节内容基本上是同类型的知识点,课标要求基本一样,用表格归类具有对比性,便于较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4)框架结构为主

这类导学案,主要是专题第一课时,需要对整个专题有个总体把握,结束后要对章节内容形成知识框架。

(5)梳导并行推进

用得最多的还是既有主要知识的梳理,也有问题探究的推进,还有框架结构设计、表格比较、拓展运用等的综合运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方法形成的过程,导学案中我们还设计了一些“方法活动”环节,教会学生如何看书、交流、合作。例如:参考教材第几页,动手画一画知识框架、边阅读边识记。动动手标注在书本上,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等等。

在导学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预习内容中的一些难点、不懂的知识点或需要老师进一步讲解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写出来,先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能自行解决的先解决,仍然解决不了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学科长负责记录汇总,交给课代表,统一交给教师,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先学情况的依据。教师对各小组汇总的疑难问题进行删选、归类、合并,并做成课件,作为课堂上使用的材料。

如: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学生自学后提出了很多疑难问题,教师进行了归类: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斯图亚特王朝能够复辟?②既然已经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为什么还保留着“国王”头衔?“国王统而不治”为什么不废除?国王的职责是什么?国王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是什么角色?③“光荣革命”中提到的“新教”是指什么?④英国为什么要采用“责任内阁制”? ⑤资产阶级为什么能控制议会,从而控制王权?威廉三世为什么会到英国来当这个受议会控制的国王?⑥乔治一世作为外国人为什么能够入主英国?⑦议会与内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形成过程怎样?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怎样的意义?光荣革命的胜利对英国有何影响?等等。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通过自己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小组交流,探究问题,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亲身体验了探索的过程,能力得到了锻炼,积极性有了提高。

(二)合作探究,剖析问题

基本程序:⑴展示学生自主预习后提出的疑难问题,并打上学生的姓名或学习小组名,以示表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疑难问题中具有拓展性的问题放到教学的第三环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增加一些解决重难点知识的问题,与学生的疑难问题放在一起来学习讨论: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申请一至两个疑难问题,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⑶每个学习小组派出代表对申请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其他小组可提出质疑或进一步补充发言,教师进行引导、点拨或运用一些教学资源进一步阐释,解决疑难问题。

例如:探究光荣革命和君主权利的限制,采用了这样的问题探究:

1.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杀了一个国王,驱逐了一个国王,请了一个国王。”(1)请思考“请了一个国王”是指什么事件?(2)“请”意味着国王的地位会发生什么变化?(光荣革命、由君权神授到君权民授)

2.汤因比:“英国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致于引起旧瓶爆炸”。“旧瓶”指的是什么?新酒”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不会爆炸?(保留了国王、代议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这一环节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选择、整合、加工,结合所要学习的

内容进行一定的教学设计,补充需突破重难点知识讲解而刻意设计的问题,使这一环节的课堂教学能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而进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为导向,最终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梁启超曾说:“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样得出结果的方法教人。”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激活思维,生成问题

学起于思而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课堂设问,诱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会使学生自觉进入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在同学们的自主发言和讨论很热烈地进行了二十几分钟后,疑难问题基本解决后,教师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知识点进一步进行梳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设计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新问题来进一步探讨和深化。于是可以先展示自主预习时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属于拓展性思维的问题,给学生做个示范,要求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针对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再设计新问题。可以单独完成,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设计者可以就自己设计的问题提问班级的任何同学回答,遇到难点还可以提问老师。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的探究思维进一步被激活。同学们马上行动起来,设计的问题评议后选取几个,进一步展开讨论。

仍以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为例,可进一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新问题深化理解。如:英国的代议制有什么特点?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怎样的意义?对欧洲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影响?英国的内阁与中国明朝内阁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枢密院、内阁是仿效中国的吗?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属于代议制?英国为什么要采用“责任内阁制”,而不像美国等资产阶级国家采用“民主共和制”?西方国家中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还有哪些国家?等等。

课堂上,对设计的新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有的陈述观点,有的互相提问,有的矫正,有的质疑,还有的向老师提问,课堂充满活力,也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探讨这些问题时,教师要加以适时的引导。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一方面让这种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继续进行,另一方面及时引导,巧妙地对课时内容的重难点问题进一步进行探讨和解决。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容易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也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例如: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1)这段材料表明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地

位。(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2)结合

17、18世纪相关史实,扼要说明英王地位的变化过程。(1688光荣革命前国王专权;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限制;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国王统而不治。)(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政治制度还有哪些特点?(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并对议会负责;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和议会存在相互制约的权力关系)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

(四)全员参与,破解问题

通过课前自主预习,提出问题,课中探究剖析问题,进一步激活思维,探究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教学三环节,教学目标已经基本完成,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内容进行总体的梳理和回顾,进一步设计问题进行巩固性检测,通过巩固性检测,发现漏洞,矫正性学习。

以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为例,检测性巩固问题。如:①“光荣革命”的时间?意义?②《权利法案》通过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③议会与内阁的关系?④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⑤英国代议制的类型?特点?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什么意义?⑦英国的内阁与中国明朝的内阁有什么异同?等等。

这一环节问题的设计除了学生的,也可以穿插教师事先设置的一些有针对性巩固重要知识点的问题。检测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纯题目检测;可以随机抽答;可以设置情景题巩固;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竞赛。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竞赛形式学生比较受欢迎,通过以小组成员设计提出问题和正确回答别的小组问题的多少分别作为计分项,设计的问题质量好,回答正确问题多,最后总分高者为胜出小组和个人。分别评出小组和个人前三名,获得五颗五角星奖励,计入平时的学习量化加分中,以示鼓励。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需要对课堂进行总体把控,以免偏离课堂和太过于散漫。以竞赛形式、学生出题和小组为单位的检测,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及参与积极性,主体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和肯定。

例如:1.有人认为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也不做。这说明,女王在英国:A.可有可无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支配内阁(B)

2.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牺牲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军权收归了议会执掌 C.建

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力得以保障(A)

3.有史学家认为“英国议会胜利后建立的政体,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材料中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政体 B.开明君主政体 C.三权分立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D)

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降低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民主宪政的关键和核心是: A.民主宪政可以提高公民的参与程度、B.民主宪政可以有效地限制权力、C.民主宪政可以改变人,使之友好相处、D.民主宪政可以将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B)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四、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1.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课堂教学是个充满互动变化的过程,任何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也没有绝对固定的格式,更多时候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结合运用,只不过以哪种为主而已,所以不能背离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否则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教学目标任务。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引导,及时应对,不能让课堂漫无边际,完全游历于课程之外。组织课堂教学,调控课堂进程,引导课堂学习,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

3.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钻研课程标准,专研教材,阅读收集更多的参考资料,认真备课, 整合教学,精心设计,关注教学的每个环节,并要充分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如何应对,给于学生更多的指导。

4.学生问题的设计,四个环节的操作,要事先给学生一些指导,一些示范,开始的时候也许 效果不理想,要及时反思和矫正,先易后难,多肯定,多表扬,不断提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过程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体验有效化,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百度百科

2.高文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研究》2012年12月

3.陈佩君《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探讨》教学研究 2012年2月

4.陈晓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五篇:高中语文“主问题”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马永刚

(东莞高级中学,广东 东莞 523128)

【内容提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然而“问什么”“怎么问”却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从多个角度阐述“主问题”提问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主问题 理解主题 把握结构 赏析语言 读写结合

一、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沟通、推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哪一个教师不运用提问,也没有哪一个教师不重视提问。关键的问题是“问什么”“怎么问”。

目前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存在着这样的弊端:其一,提问频率过高。据郑桂华老师所做的一项统计,即使是一些提问较少的老师,一节课的提问次数都会达到30次,而提问次数多的老师,一次课会提问近80次。其二,问题难度偏小。如“孔子是哪国人?”、“三苏是指哪三位文学家?”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还有教师习惯于提这样的问题,如教师说“此时无声”等待学生齐声答“胜有声”,“大家觉得这篇散文美不美?”等。其三,提问方式陈旧。讲到散文,就问“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讲到小说,就问“主要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这种过滥、过浅、过旧的提问,难免会使课堂支离破碎、文本索然无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繁琐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自主感受课文内容。”

“主问题”式阅读教学摒弃了阅读讲析过程中成串的连问、随意的追问和简单的碎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共同参与,广泛交流,而教师则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让“预设”与“生成”紧密结合,同学生一起与文本展开深层次对话。

二、“主问题”式阅读教学的含义及名家范例

“主问题”式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更集中、更深入地理解、谈论、品析、探究和创编的提问方式。它是相对于课堂上成串的连问、随意的追问和简单的碎问而言的,在阅读教学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统领作用。

陶行知老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不少语文教育的名家就“主问题”提问法开展阅读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罗易老师执教《静女》,从对这首诗的一组截然相对的评论入手,引导学生对此诗做深入而细致的研读。罗老师设计的”主问题”是——孔子评价《诗经》的内容说:“诗无邪”,也就是说《诗经》中所有的诗都很健康;但作为儒家学说继承人的理学大师朱熹却说《静女》是“淫奔期会之诗”,那么《静女》到底是健康之诗,还是邪恶之诗?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这次约会的时间是白天,地点是城隅,约会时静女表现得有几分羞涩、有几分调皮,所赠送的礼物只是彤管和荑草,而男子并没有因为这些礼物轻而不高兴,从而得出男女主人公之间是一种纯真美好的感情,因此作品内容无疑是积极健康的。罗易老师的这一“主问题”式的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都有一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大气,而且让学生研读、探究的眼光深入到了课文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主问题”式阅读教学的提出者,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多次曾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如《小石潭记》的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沁园春·长沙》的教学等。钱梦龙等其他语文教育名家也曾就“主问题”式阅读教学进行课堂设计为我们进行过很好的示范。

三、“主问题”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

(一)从理解主题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往往是读者阅读理解的重点,自然也就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散文恰恰是以含蓄为美,其主旨就更加难以琢磨,学生在阅读散文时经常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笔者在执教必修一散文单元时,尝试运用“主问题”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主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荷塘月色》的教学,笔者设计的“主问题”为——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讲到:“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主脑既得,则制动于静,制繁于简,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著名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读文学作品如果抓不住主旨,则相当于没读。”《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主旨究竟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虽说这一“主问题”还是在问散文的主旨,但笔者之所以在提问前做很长的铺垫,主要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荷塘月色》以“含蓄美”著称,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且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散文单元的第一篇,也是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第一篇主旨如此隐晦的散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提问方式只是简单问“这篇散文的主旨是什么?”学生很可能会觉得又是老生常谈,自然也就难以激发学生深入文本、独立思考及自由表达的潜能。

对冰心的晚年力作《霞》的教学,笔者设计的“主问题”为——作者起初将“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life to make a beautiful sunset.”这一使自己惊心的句子译为“愿你的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后来为什么又说这个sunset应当译成“落照”或“落霞”?与传统的提问相对比,笔者的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对这一“主问题”的思考正是把握本文主旨的突破口,也就更容易促使学生深入文本,领悟“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依托的”等人生哲理。这样,学生不仅把握了本文的主旨,而且学习了精读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二)从把握结构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每个文本都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然而有的文本篇幅较长,有的文本脉络不容易被把握,对这些文本的阅读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有难度。从把握结构的角度入手设计“主问题”,有利于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从而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

不少学生觉得《黄州快哉亭记》中有关“楚襄王与宋玉谈论风”这一段与上下文似乎没有太大的联系。笔者在教学中先后设计了两个“主问题”:前一次笔者设计的“主问题”为——快哉亭以“快哉”命名有哪三方面的原因?学生很快便捕捉到了“亭上风景之快”和“古人风采之快”这两点,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又把握到了“人生境界之快”这一更为重要的原因。这样,有关“楚襄王与宋玉谈论风”这一段的引出作用也就很明显了。然而,笔者发现,《小石城山记》和《黄州快哉亭记》这两篇经典散文是选修二教材中相邻的篇目,且两篇都较为简短,于是笔者将它们放在一起展开教学,设计的“主问题”为——《小石城山记》和《黄州快哉亭记》在结构、写作背景和情感表达上有哪些异同?柳宗元和苏辙的思想境界,你更景仰哪一位的?学生很快把握到了两篇共同的先写景后抒情的结构特点,但几乎所有学生都更加仰慕苏辙的超脱和旷达,而认为柳宗元只是在抒发一种身遭贬逐的不平之鸣,笔者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文章结尾处的 3

“是二者,余未信之”,学生反复揣摩了这篇看似极其简短的文章的前后联系后,对柳宗元思想境界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意识到了精读文本是改变简单化、模式化思维的重要方法。

《段太尉逸事状》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古文,难免会使部分学生望而生厌。在教学中,笔者没有采用传统的“字字讲解、句句落实”的串讲方式,也没有提“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这样的问题,而是用一个“主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这篇古文。这一“主问题”为——本文共记叙了段太尉的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段太尉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带着这一“主问题”阅读文本,很快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抓住了“文本的核心价值”,即主人公段太尉不畏强暴、关心民生疾苦、为官清廉的个性特征;与此同时,学生还受到了段太尉外柔内刚、智勇双全的人格魅力的感染。

(三)从赏析语言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简单地说,语文就是一门语言学科。文章的语言,或清新自然,或生动形象,或幽默风趣,或含蓄隽永,对语言的品味赏析应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或许正是由于难的缘故,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语言赏析被忽视的现象一直存在。笔者通过“主问题”设计,使学生感受语言魅力,赏析语言风格。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画面清丽淡远,音韵和谐婉转,可谓“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这篇文章的“语文核心价值价值”,应是“让学生真正感受本文‘文中有诗’的特色”而绝非文言知识点的积累。鉴于这一特点,笔者设计了这样两个 “主问题”——第一,将喻良能的这首诗改编成一篇微型美文,然后与课文一二段对照,感受本文“文中有诗”的特色。(喻良能《村居夜坐读王右丞〈山中与裴迪书〉爱其清婉,有魏晋风味,因集其语作诗一首,亦老坡哨遍之义也》: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因思曩昔友,携手同赋诗。)第二,试着将第三段改编成一首格律诗,体味本文“文中有诗”的特色。这样,学生不仅读懂了文本,更读出了文本的美,即把握住了文本的的“语文核心价值”。

对于《滕王阁序》这样的巅峰之作,笔者之前的教学竟然要么以串讲为主,要么以诵读为主。对这篇“顶峰上的顶峰”若以串讲为主,则无异于“用手术刀解剖美人”;而若以诵读为主,毕竟此文是一篇繁难之作,烂熟于心也未必能解其意。为此,笔者设计了这一“主问题”——《滕王阁序》为何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可从音韵、意境、情感等方面大胆假设并加以小心求证。这样,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迸发着思维的火 4

花,从而达到了简化教学头绪、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四)从探究发现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对于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积累的高中生,培养其深入思考、探究发现的能力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鲁迅先生的《祝福》,有着不朽的思想主题和文学价值,然而学生往往或因对鲁迅不感兴趣、或因作品难度过大而对文本停留在机械、肤浅的理解层面上。执教本文时,笔者并没有对其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和讲解,也没有按照传统的教法大谈封建礼教的含义及其戕害民众的反动本质,而是对这篇9000多字的经典名篇删繁就简、选点突破,用两个“主问题”分别统领这两个课时的教学:第一课时通过“为什么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这一“主问题”,让小说主题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探究过程中悄然完成;第二课时则紧紧围绕“如何运用反复手法刻画人物、渲染气氛、揭示主题?”这一“主问题”,与学生讨论和点评精读述评(即第一课时的作业),从而加深学生对反复手法的作用的感受和理解。两节课都在“主问题”的引领下,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于明晰之中透漏出细腻。

莫泊桑《项链》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你认为这串项链拯救/断送了一个( )的玛德尔德?对这一“主问题”探究,既涉及到了小说主题的探讨,又兼顾了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且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深入思考、自由表达的开放空间,让学生学习了探究的方法,体验了探究的过程。

(五)从读写结合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目前,关于“主问题”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阅读教学领域。而笔者尝试将“主问题”提问法与读写结合训练相联系,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如何更好地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如何通读大量阅读使学生“操千曲而后晓声”?这是笔者长期以来的教学困惑。2012年4月,“高中语文分课型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课题组开展读写结合专题课,笔者再次尝试解开这一困惑。笔者为学生准备的阅读材料包括龙应台的《目送》、林清玄的《四随》、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和毕淑敏的《我所喜爱的女性》等5篇名家美文,以及《我与常识的音符》《我与故事》《好奇心》《八 十八 二十八》等8篇各省高考满分作文,这13篇看似

风马牛不相及的文章约21000字,笔者以《借名家美文 铸考场佳作》为课堂题目,用一个“主问题”统领所有选文、贯穿整个课堂。这一“主问题”为——选择这5篇“名家美文”和8篇“考场佳作”中的一两篇说一说哪些内容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这堂课在一个学生易于思考、乐于表达的“主问题”的交流中,达成了归纳文章“并列式结构”和“生活化选材”特点的学习目标,还当堂训练了“板块式记叙文”片段写作,培养了学生“为写而读”的意识,指导他们学习了“读中学写”的方法。

2012年11月,我校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规定的说课篇目为著名画家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全文洋洋洒洒13000多字,然而,笔者发现,这篇文章篇幅长,难度小,因此笔者打算利用它上一节读写指导课。经过反复研读和精心设计,笔者提出了这样的“主问题”——这篇写鲁迅的文章,为什么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学生围绕这一“主问题”研读文本、各抒己见,不仅弄清了作者认为先生“好看”、“好玩”的依据,感受了先生“既具传统精神又有现代特色”的人格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了文章“角度新颖独特、对比恰到好处、事例典型生动、结构清晰严谨、语言亦庄亦谐”的人物刻画手法。整个课堂不蔓不枝、直中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且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有效对话。笔者凭借这一独特的教学设计,获得了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主问题”式阅读教学既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精练之妙,又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新颖之美。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对“主问题”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并不排斥其它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此外,能否设计出精彩的“主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扎实的学养、是否具备对学情准确把握的能力。只有不断加强自我提升,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抓住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笔者的以上浅陋之见,主要是将近期的教学探索做一总结,对语文课堂提问研究作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J].中学语文教学,2008(3). [3]余映潮.说说“主问题”的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04(7).

[4]余映潮等.阅读教学“主问题”研究与实践笔谈[J].中学语文教学,2007(9).

[5]晏晖.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J].教育导刊,2009(8).

上一篇:商务口译词汇很少下一篇:水务集团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