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

2022-09-1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 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社会, 我们要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就必须依赖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教育实现的。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但是另一方面, 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没有给提倡创新的机会和余地, 所以有些人认为:创新是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 而我国现在还是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 既然是应试教育, 通过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 评价一个教师, 甚至评价一个学校, 那何来谈创新。这个观点说来有点偏激, 其实在我们的现在教学当中, 无时不刻不透露出创新。特别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创新有着很大的空间。

我们教学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课前、课堂、课后。那我们就以这三个过程来看看政治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1 课前预习, 设置情境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我们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思想, 善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并能把它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中来。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的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浓厚的兴趣是推动能力创新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因此, 在课前, 教师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设置一些情境问题, 这些问题的设置要有技巧, 既要与课本所学的内容联系, 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同时又要能够联系现实,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有思考的余地, 有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们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了解的十分熟悉了, 他们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 在什么方面更具有自己的特色思维, 等等。教师设置的问题当然不能离开我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毕竟现在追求的还是升学率。

2 课堂教学, 句句设疑, 步步引深, 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反对过去的学生听、老师讲的课堂教学模式, 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当今时髦的话, 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到底该如何培养呢?

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通过句句设疑, 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点, 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设置疑问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 “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 巧妙地提出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思维盲点、思维误区, 当然还可联系身边事例和社会时事、社会热点。通过设疑, 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 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从而达到他们认识的升华。问题提出以后,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 引发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 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 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 针对教科书的一些内容, 用生动的“小品”或者“相声”演示下来, 这既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深刻的学到了, 又能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经营者的素质这一基本内容时, 可以让同学们进行演讲, 假如你作为企业 (国有企业) 的经营者, 你怎样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学生可能会对自己提出各种要求和设想,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并以问题的形式展开训练, 例如:经营者的素质越高, 企业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这样一堂课下来, 教学内容完成了, 教学目标实现了, 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提高。创新也在这样的一堂课中得到培养, 并且进一步的升华。

有些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发觉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创新”似乎有点假了。其实,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 我们更应该注重创新的培养。就近几年的高考来看, 对于学生的这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所以,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针对高考的要求, 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一些阅读技巧和对问题的理解思维方法。毕业班的学生为了应付高考, 每个星期都要做几份试卷, 但问题是, 并不是做了就算了, 教师必须进行讲评, 关键是到底该如何评讲, 而且通过评讲,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能力得到提高。要到达这些目的, 也必须句句设置疑问, 针对学生的错误思维进行评价, 多讲解题方法和技巧, 举一反三, 最好能把试题和当今的热点联系起来。这样, 学生的能力提高了, 同时也不感到枯燥, 反而感到回味无穷。更增强了信心。所以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讲,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就更加重要了。

3 课后巩固, 习题也要有创意, 培养学生地理思考的能力

因为我国现在的人才体制还是通过考试完成的, 所以, 对于学过的内容, 在学生的头脑中要留下痕迹, 课后, 布置一些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作业必须要有创意, 多注意培养的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习题, 让学生知道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解决问题。例如, 对于我国最近的震惊世界的一大新闻:神州“五号”飞船上天, 我要求学生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不同角度去分析说明。通过分析, 学生知道从经济常识, 可以运用产品的质量原理以及信誉和形象的知识进行说明;从哲学常识, 反映了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对于学生在学习上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政治常识, 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对于我们的这样的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经济水平。这样, 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训练。这过程中, 知识也得到掌握。

这三个过程似乎很简单, 但是对于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对于书本的把握一定很深刻, 同时具有很渊博的知识, 了解当今的社会热点和问题, 把握学生的实际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对于我们现在的教师来讲, 还要有吸引教育的能力, 具有与时俱进的超前发展意识。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对于当今的社会发展, 我们还应当提出“创新是教育的本中之本”。

摘要: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 面临将是21世纪的高科技、高竞争的挑战, 创新是适应挑战必需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对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做了一些初探与总结。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艳春.政治课问题教学发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5.

[2] 王洪芬.思想政治课教学应以人为本[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教研究) , 2005.

[3] 蒋太善. 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能力[J].成人教育, 2002.

[4] 刘宝书.创新素质的20个要素[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上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研究下一篇:不正常井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