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改革新形势下的口语课外练习

2022-09-11

在外语教学中, 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即随着语言知识的扩展, 出现分化现象。几年来, 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中, 笔者深感要缩小分化, 还得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教”是指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始终保持同学学习外语的兴趣;“学”是指学生要学好外语, 必须多读、多讲、多操练, 才能将自己培养成以“语言作为交际功能”的实用人材。跟随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步伐, 笔者对口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采取必要措施, 促进课后操练, 并监督实施

据我统计, 一节外语课45分钟, 以一班30人计 (口语班) , 若教师组织教学得体, 一个同学一周在课内得到开口操练的时间仅约0.5小时 (每两周上一次, 每次两节) 。若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口头操练的话, 如何谈得上学好外语?以往我们采取在读写课堂朗读课文以及自学视听说教程进行听说结合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做固然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实际上老师根本不可能了解到同学们课后口头操练的“量”, 而对“质”的了解更是无从说起。不少同学反映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把这些老师检查不了的作业放在心上。做了的同学语音不准也没有办法纠正。于是我将口语以及课外视听说的自学结合起来, 要求同学们在每次口语课后将布置的作业完成后到自学全功能语音室录制下来 (操作简便、耗时短) , 尤其是句型操练, 每一幅图片, 每一个句型都要认真录音, 两周交一次数字文档作业, 我逐个检查。半年下来, 同学们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 以及在大胆开口操练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一开始布置口头录音作业时, 我也遇到许多问题。如录音数据收不齐。调查结果, 有的同学不会使用语音设备, 有的反映设备坏了。但多数录制了的同学由于心情过分紧张, 有的声音发抖发颤;有的语不成句, 一篇短文反复卡壳, 失去了对话或故事的连贯性;有的语调不正确;做句型时出现的语法错误也很多。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我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1) 教会同学使用录音设备。 (2) 与设备管理人员保持联系, 希望学校和系部提供必要的条件。 (3) 将录音完成较好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 (4) 对每次作业优秀的同学大力表扬, 发展他们到广播台, 作为我校参加各项口语竞赛的预备队员并重点培养。目前不少同学也从过去只求完成作业不求录音质量的状况中摆脱出来, 形成了一股口语学习风。

二、及时反馈信息, 提高学习兴趣

对每周收上来的录音带我每盘都认真收听, 并作好记录, 进行跟踪分析。对于像“连读, 失爆”, 句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 及时在下一节课上给予纠正。我常常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教室去播放录音 (读写课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 , 有时选几段录音质量较高的放给大家听, 这几位同学会在同学们的赞扬声中激励自己;有时放几段质量不高的录音, 在同学们搜寻的目光中, 这些同学会引起警惕, 吸取教训, 努力改正。对于个别口头作业完成得不理想的同学, 我常常给予个别辅导, 每两周我都将检查录音结果向全班同学公布, 并做为平时成绩。

三、及时纠正口头作业的错误

背诵有原声带可以跟读模仿, 但要求做句型操练录音, 同学往往困难较大, 我就采取以下方法: (1) 先用两句组成一个对话过渡到4句一组、6句一组的对话。 (2) 先采用一般疑问句组成一问一答, 然后是由特殊疑问句组成一问一答。从易到难, 从简到繁。 (3) 一开始先把句型抄写在黑板上, 让同学们进行操练, 慢慢过渡到让同学们作听写, 将句型记录下来。 (4) 在课内有选择地进行操练, 然后每人课后将每个句型按要求进行录音操练。这样做就解决了课时紧、同学缺乏广泛操练的矛盾。每一个同学认真录音的过程, 实际上是将“视、听”这一“接纳”形式转变为“说”这一表达形式, 即将感性知识转为理性知识的认知过程, 将书本知识转变为自己知识的掌握过程。我在收听录音带的过程中, 记录下同学们的错误, 及时给予纠正, 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书面作业的正确率。下面举例说明: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 looks cloudy.It a cloudy day.而在录音中很多同学错误地读成It's looks cloudy, It's a cloudy today.像这样概念不清的情况, 往往在教授一个新时态时尤为突出。如有这样一组对话:如What do you want to do?I want to make a snowan.What does Sandy want to do?He wants to draw a picture."当句型略有变化时, 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就会产生错误, 在他的录音里就会出现:what does sandy wants to do?He want to draw a pbuire.总而言之, 认真收听每一个同学的录音, 并及时发现错误, 加以纠正, 才可以使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和向上的势头。

四、改变传统的评估方式,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外语考试分口试和笔试两种形式。每学期笔试又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进行。口试考试只有期末一次, 同学们往往为了应付其它学科的考试, 要么心理压力很大, 来不及全面复习口试内容;或是不重视口试, 采取侥幸心理, 临时背诵, 不做全面复习……我们知道这种“瞬间记忆”的遗忘率是最高的, 所以期末口试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注重平时的口头操练, 改变一学期只有一次口试的形式, 将每周录音成绩记录在案, 作为学期口试成绩的依据。这样做既减轻了同学们期末考的压力, 又让同学们养成了平时开口操练的习惯。变“要我学”成“我要学”。这样的口试成绩无论从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还是学习成绩各方面都得到既全面又真实的反映。

摘要:随着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听说应用型教学在教学中所占比重持续加大, 很多高校已增设了口语课程, 并设单独学分。口语课在空前的重视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学生口语水平整体得到提高, 敢于用英语交流。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有两个学生在省级口语演讲比赛中进入决赛, 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这个突破也是对口语教学改革的肯定。但是在强化课时的同时,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试验, 一些手段和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关键词:改革,分化,课外口头操练,录音,反馈,纠正,评估

上一篇:对高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环节的探讨下一篇:基于问题学习的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