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现行勤工助学资助方式对受资助学生自尊的影响——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

2022-09-11

独立学院的扩招, 使其生源构成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大量家境贫困但又想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适龄学子进入独立学院, 他们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独立学院在2007被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现行的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制度、国家助学金制度、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形式, 越来越多的贫困生从中获益。其中勤工助学在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缓解学生经济压力的同时, 也让学生养成劳动获得报酬的理念;即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 也使学生在工作中得到锻炼, 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一、独立学院现行资助体系现状分析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作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新机制创办的独立学院, 收费是普通本科高校的两倍, 报考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他们和贫困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 可能会致使部分贫困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困惑。大多数贫困生不太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境, 怕被同学看不起。而现行的资助体系为保证公开、公正、公平, 在评定的过程中要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 部分贫困生会因此感到精神紧张、自我封闭, 更有甚者为了照顾自己脆弱的自尊心而放弃获得资助的机会, 这些都会影响到贫困生正常的学习和交往。感恩是一种美德, 大学生只有懂得感恩, 才能与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独立学院大部分贫困生对父母的辛苦劳动、学校和社会的热心帮助还是心存感激之情的。但是, 目前独立学院资助工作的重点大都放在资助申请和困难学生管理等事务性环节上, 缺少对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的教育, 致使一部分受资助学生感恩观念存在偏差, 认为获得学校的资助、社会的援助是天经地义的, 容易养成不劳而获、自私自利的心理, 妨碍其将来的发展。

二、独立学院勤工助学资助方式对受资助学生自尊的影响

200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一文中指出, 倡导和组织大学生在没课的时间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取合法报酬, 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创造了大量勤工助学岗位, 使家境贫困的学生通过自己劳动获得报酬的同时, 也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1) 有利于加强独立学院受资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锻炼贫困生的思想素质, 增强自身修养。勤工助学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也是受资助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深入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

通过勤工助学, 他们既可以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锻炼了意志品质和毅力, 使其在逆境中得到成长。通过勤工助学, 受资助学生可以感受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图书馆、美丽的校园环境是老师和同学们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 从而更加珍惜和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 减少不文明现象的发生;通过勤工助学, 受资助学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生活的艰难, 学会勤俭节约、懂得理解和感恩。帮助受资助学生树立责任感和自信心, 有效地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2) 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受资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勤工助学有助于提高受资助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学院通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能促使受资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 从而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准和实践动手能力, 还能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提升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受资助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人际交往方式和方法, 拓展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树立自信心, 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勤工助学能强化受资助学生的时间观念、劳动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等, 使他们的大学生活过得紧张而充实, 不至于虚度光阴。

(3) 有利于提升独立学院受资助学生的心理素质。独立学院受资助学生绝大多数能都够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困难,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此依然很迷茫。一方面, 一部分受资助学生虽然获得学校和政府的资助与关心, 但因为家境贫困容易自尊心受挫、产生自卑心理, 以及由此产生自我否定等思想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使他们逐渐悦纳自己, 养成健全人格;另一方面, 部分贫困生认为国家、社会和学校给予的“赠予性资助”是一种“施舍”, 从而不愿意接受。但是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在没课的时候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报酬, 不仅能够被广大学生接受, 也避免了受资助学生产生“不要白不要”心理, 也杜绝了学生用不诚实的方式骗取资助的想法, 体现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三、总结

贫困大学生利用没课的时候在校内、外参加适量的勤工助学活动, 对社会和大学生自身都有积极意义;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 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并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摘要:独立学院的出现为更多的适龄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由于独立学院缺少政府财政补贴和自身运作模式的限制, 其收费标准往往是公立高校的两倍或者更多。因此, 独立学院贫困生在接受优质的本科教育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独立学院为了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大都通过“减、助、勤、贷”等资助体系, 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勤工助学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探讨独立学院现行的勤工助学资助方式对受资助学生自尊心的影响。

关键词: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受资助学生

参考文献

[1] 陆勇军.独立学院贫困生现状分析与资助体系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1 (6) :15-16.

[2] 张喜转.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尊状况调查[J].当代经济, 2014 (19) :98-99.

[3] 刘璐.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勤工助学新模式的重要意义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6 (30) :13.

上一篇:麻栗坡县测土配方施肥现状及发展对策下一篇: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