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反思

2022-08-26

第一篇:三位数乘两位数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结束后进行的教学活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因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所以我注重在课堂上运用知识迁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的自学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展示,质疑评价的活动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体现学习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用先估一估,再准确算,然后验算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孩子的学习体现自学方法的指导是我们本节课的亮点。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非常多得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1.数学的语言不够精炼。在课堂中学生讲解的时候表现的比较急躁,老师讲解的很多,但语言不够准确和清晰,讲了好多遍但仍然没有讲到重点上。

2.在课堂中没有及时捕捉孩子精彩的发言,甚至是打断了孩子的优秀的思维。比如在唐秋丰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区别时提到积是几位数的问题,我非常“不客气”的打断了。

3.没有联系解决问题的题目讲出计算时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如应该让学生说一说2×145算出的是两小时走了多少千米,10×145算出的是10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4.学生的交流次数过多,不需要交流的地方也进行交流了,有些浪费时间了,课堂上的时间就不够用了。特别是开始小组交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和方法总结竟用了15分钟,大大的超过了预算。后面的笔算学生也是根本不需要交流的,也进行了交流。

5.学生的小组交流和展示在本节课中学生表现不是很优秀,这与平时让学生上台的次数太少,平时对小组的训练和指导不是很到位有关系,以后要在平时形成常态化的模式,在课堂中就要让孩子主动的去多说多练,让孩子形成好的展示习惯和方法。

本节课我感觉有成功的地方,但更多的还是要去学习如何让学生很好的展示,如何提升自己的表达水平,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让自己的课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学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我们组的三位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我们觉得学生已经具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能力,所以,这节课我们完全可以放手,在学生充分复习后,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老师在强调总结,最后练习巩固。在练习中,为了培养优生,练习题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有基础题、提高题和培优题。通过这节课的实践,发现了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

1.还是放手不够。例题出示后,学生尝试计算后,我本想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讲解给大家听。看了看时间,为了让学生剩下更多的练习时间,我就代劳了。我觉得此时应该给优生展示提高的机会。今后的教学,我要抓住每一个优生的锻炼的机会。

2.练习题设计的较多,还不够精。虽然我们的练习题分出了层次,我觉得还不够精。我会和我们组的三位老师继续探讨,让练习题的设计精而实。

3.课堂没有达到预想的紧张高效。我们学校要求课堂教学做到:少讲多学、精讲多练、紧张高效。为了达到这十二个字的成效,校长深入我们教师的课堂,反复听、指导。面对校长,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我,有感动、有感激。也为了让我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紧张起来,对学生的自学不仅提出要求,还有时间的限制,这样减少了学生的拖拉。通过实践效果很好,但还有个别散漫的学生没有跟上我们的脚步。

第三篇: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新授课学习告一段落了,因为课程本身不是很难,所以课堂效果还是很好的,特别是从开始就将重点放在了理解算理上,要求学生能流畅地表述,从而形成一种习惯,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以孩子们在尝试、探究、总结中学会了计算的方法,能真正做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得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教学反思《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下面的情况错误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也为了今后能更有效的展开教学,我将其罗列如下:

1、与笔算加法混淆,一位数的只与两位数三位数的个位相乘,其它不乘,或者少乘。

2、漏进位点。在计算时孩子们常会出现贪快不点进位点的情况,一旦漏点进位点在下一个数位的计算上就容易出错。

3、光进位不把进的加上。如出现这样的错误:23×4=812。

4、记住了要“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在计算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时,加法也“依次加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了。

解决策略:在计算 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必须严格按照计算顺序一步一步去乘,遇到有进位时,要先加进位数,千万不要漏掉把进位的数与乘积相加。为了减少计算上的错误,需要多练习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如3×6+5等。这类口算的熟练可以大大提高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准确率。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适时地多补充些相关练习。

第四篇:《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可以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虽然是笔算乘法的关键,但学生有了二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如果单是由教师讲解,难免会有枯燥无味感。在教学时,我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创设思考、交流空间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对于如何笔算144×15,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交流时,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有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了、主动了。

在练习的评讲,将重点放在学生容易错的题目或常见错误上。让学生做老师,进行批改纠错。分析这道题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那么错在哪里?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纠正了学生错误,加深正确做题的印象。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提出明确要求,包括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等,作业批改时也从严要求。

从作业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弱。其一,部分学生乘法口诀不熟练;其二,一百以内的加法不过关。虽然在上学期期末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但效果并不显著,本学期要继续加强计算题的练习,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坚持每天练。

第五篇: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在教学此例题时,学生都是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解答的,没有一位同学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解答,那么怎样让学生进行这两种方法的讨论呢?于是我要求学生笔算出实际需要买票的钱,学生通过计算得知需要5096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教学反思。此时我问学生按刚才我们估算的结果只带5000元钱能买到所有的票吗?学生说不能。按我们估算的结果不能买到所有的票,我们估算的好吗?学生说不好。那怎么办呢?我让学生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得知将104看成110就可以,那么引出第二种估算方法:49×104≈5500(元)。我问学生这两只方法都对吗?学生说都是对的;接着问以前我们怎么进行估算的?学生说先将题目中的数据按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然后再进行计算的。接着我让学生对比今天的两种方法是不是按以前的方法进行估算的?学生第一种是按以前

反思:

1、学生为什么不能做出书上出示两种方法?因为这一题学生是按求每一个数据的近似数后进行计算的,对于第二种方法104看成110,学生没有这样的经验,因此不能做出这样两种解法。

2、如何引出第二种方法,如何渗透第二种方法大估的思想呢?我在教学前仔细想了又想,在于引出第二种方法只能通过学生实际算出准确值,然后比较这两个值在通过思考能否都卖到票去思考,引出学生找出第二种方法。在渗透第二种方法大估上,我只能通过讲述在实际情况中,如买东西考虑带多少钱;坐车、乘船等都要考虑实际情况进行大估。可是学生还是不能理解。

困惑:如何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对于实际情况采取大估,这个实际情况是什么情况,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这个实际情况,如何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估算很难。怎么更好的进行此类问题的教学呢?学生没有这样的经验,怎么办呢?是教师直接告诉,还是让学生去探讨?如果是让学生去探讨,那又如何去探讨呢?我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

上一篇:商务局综合执法大队下一篇:市委政法委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