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品课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3-01-31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肩负着对留守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双重任务, 不少教材内容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 对留守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留守学生心理, 把握留守学生心理需求

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 家庭问题的复杂化和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 不少留守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 例如:自卑、胆小、忧郁、内向等;另外, 初中生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 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 心理上存在着冲突和矛盾, 更多的留守学生存在逆反心理。 因此,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 在课堂上必须要充分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 只有针对不同留守学生的心理状态, 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才能挖掘留守学生的潜能, 提高学习效率, 进而体现出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有的留守学生比较自卑, 不敢表现, 唯唯诺诺。 对此类留守学生, 本人认为, 平时在授课时, 应注重为他们设计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例如可以让他们担任小组合作学习的组长, 让他们主动承担相应的学习任务, 并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 教师再给予充分鼓励、肯定, 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如果我们长期坚持给此类的留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那么留守学生再干涸的心田都会得到春风化雨般的滋润, 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针对不同年级的留守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每堂思想品德课, 我们都应该认真研究, 精心设计, 才能满足留守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学习, 激发留守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传统的授课方式, 教师基本上是“满堂灌”, 留守学生都是被动接受课本知识, 长期下来, 只会压抑留守学生的情绪, 个性得不到发展, 心理上只会不断倾向于呆板、教条, 根本无创新可言, 更会影响到留守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如果, 我们能考虑到留守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课堂上精心设计活动, 让留守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来进行学习, 那么留守学生定能放下思想包袱, 积极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 变被动为主动, 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 参与意识得到增强, 这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 非常有利于留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特征的形成。 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方面内容丰富多彩, 因此, 所设计的活动更应生动有趣。 在教学中, 笔者比较喜欢设计“竞争式”的活动。 班级共分为八个学习小组, 小组也进行了编号。 在合作讨论学习之后, 展示学习成果这一环节, 主要采用“竞争式”回答的方式, 按组加分, 有答有分。 每一堂课, 各个小组都会争先恐后地抢答, 不甘落后, 课堂氛围既浓烈又轻松, 大大满足了留守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激发了留守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更是增强了留守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另外, “情景再现”, “图片欣赏”, “音乐片段” 等不同的活动形式也非常有利于留守学生良好心理特征的形成, 容易集中留守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3以生活实践为抓手, 提高留守学生认知水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因此, 在教学中,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开发和利用留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留守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留守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所以, 作为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者, 一定要充分发挥思品教材的优势, 注重生活资源的利用, 让留守学生的内心有所领悟, 认识有所完善, 进而不断健全人格。 例如, 八年级的思品教材, 涉及了许多生活中的基本法律常识, 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的权益问题, 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生活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 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的事情时有发生, 劣质产品、假冒商品等等问题让我们非常困扰, 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 侵害更大。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 能充分将教学内容目标与现实生活内容联系起来, 多举我们身边熟悉的例子, 让留守学生感同身受, 以生活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到课堂情境中来, 让留守学生在实际生活例子中学习知识, 体验生活,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留守学生在课堂上, 不仅掌握了学习的知识脉络, 进一步提高了认知水平, 更会在心理上有所感悟, 有所内化, 心理上也得到了成长。

4有效利用美学, 提升留守学生心理素养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 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 对生活充满希望。 所以,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可充分利用“美学”的作用, 让留守学生学会用心观察, 发现生活的美, 感受生活的乐趣, 让“美学”来进一步提升留守学生的心理素养。 在平时教学中, 笔者比较注重对留守学生高雅情趣的培养, 积极引导留守学生积极过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 比如引导留守学生, 要学会拒绝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远离陋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学会自律, 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另外, 向留守学生展示本学科的“美”, 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为留守学生创设美丽的学习环境, 让留守学生在愉悦的享受中增长知识, 发展智力, 那么自身的心理素养自然而然就会得到了提升。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已经成为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个新的亮点。 身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者, 更应承担起培养留守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责任, 有针对地确定各阶段的培养目标, 循序渐进地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爱留守学生, 相信留守学生, 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打开每一位留守学生的心灵, 挖掘更多潜能, 使之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

摘要:留守儿童是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导致“留守儿童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情感缺失、行为偏差等心理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学生”的心理教育, 预防“留守儿童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 成为思品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思想疏导

上一篇:强力皮带硫化工艺改进分析下一篇: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树立办学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