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2-09-12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会逐渐衰退,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糖尿病就是老年人中的多发疾病之一,且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与其他病症不同,糖尿病一旦出现往往会伴随终生,所以多数患者都会存在一定的焦虑、消极情绪。此时就需要适当的护理工作予以辅助,通过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帮助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护理工作对整个治疗过程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该研究中, 该文作者分析了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 于该院就医的2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研究患者的情绪以及血糖水平,对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48例,有136例男性,112例女性 ,患者年龄在59~73岁之间 ,平均为63岁。把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4例,且比较两种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 究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于实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所谓整体护理就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采取以下干预方法。1较强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及时沟通, 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2做好心理治疗,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控制,保证药物的定时定量供给。4适当鼓励患者参加锻炼, 以增强其身体素质。5对病房的作息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规范化作息制度。6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

1.3 观 察指标

在护理15 d后,让患者针对自身的焦虑程度,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并对医务人员手术相关项目的实施情况按1~4级评分,共计20个项目。最后将这20个项目的得分进行汇总, 总分除以1.25且对所得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从而得到标准分。把50分定位焦虑度的临界分,患者越焦虑则分数越高。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患者的血糖值,且患者在测量血糖时,需要保持空腹状态。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当P<0.01时视为数据差距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P>0.05时视为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度是50分 , 与护理后的数据相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的患者在接受整体护理之后SAS评分比护理前 要低 (P<0.05),且明显比对照组要低 (P<0.01)。比较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FB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FBG值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FB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s)

3 讨论

通过长期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但相应的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若出现忧虑、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还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加快肝糖元的分解,阻碍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的含量增加, 严重损伤患者的身体健康。通过该次研究可以发现, 实施整体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且可以使患者的FBG水平得到降低,若用于临床,将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观察分析最近几年的护理工作可知, 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护患关系的确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为患者讲解与其病症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患者环节焦虑情绪,感受到家的温暖。2注重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用词的规范,沟通时都要透露出关切、体贴的情绪,通过鼓励患者、安慰患者,帮助他们消除抑郁、消极的精神因素。3控制饮食。对饮食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帮助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设计合理的饮食标准,并指导其按照规定的内容约束自己。每天的供药量要严格控制,在满足总热量标准的前提下,提高饮食中的膳食纤维、减少脂肪摄入量,实现少食多餐。4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散步、太极等轻度锻炼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十分有效的运动项目。早餐或晚餐0.5~1 h后进行锻炼最为合适,锻炼要每周持续5~6次,30 min/次。但要保证不能出现劳累,以免造成糖元分解,使血糖含量升高。酮症酸中毒患者或者患有其他并发症的人员,需要进行绝对的卧床休养,等患者病情好转之后再逐步增加其活动量。5规范患者的作息时间,帮助患者建立规律性的睡眠。6重视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防止感染。同时要尽量减少噪音、异味等方面的刺激,通过调节室内光线和温度,保证良好的住院环境。

摘要: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将于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进行治疗的2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并于护理前和护理之后15 d对患者进行焦虑度和血糖测评。结果 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患者的SAS分值明显偏低,血糖水平也较低,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的实施在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度、降低患者血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整体护理,焦虑度

上一篇: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建构下一篇:构建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