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

2023-03-13

第一篇: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现如今,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日益趋增,网络在很大水平上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业,人格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教育干预,有可能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发展为人格障碍、精神障碍或违法、犯罪、吸毒。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

1.此研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自制力较弱,很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浏览不健康的内容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2.是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很多家庭购置了电脑,可是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对网络游戏等特别着迷,于是家长对网络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忧。担心孩子受到网上有害东西的影响,怕孩子交友不慎,上当受骗,心灵受到伤害。有的父母为了在家办公方便,不得不使用电脑---当今社会的必需品。可是面对种种问题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把电脑锁起来,有的甚至干脆不买电脑。可是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化的需要。现在国内外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可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青少年对网络的痴迷与喜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陷入了困境。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学校想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必须了解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4.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大批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就未来人才的重要因素,而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诸多不利的影响,未来人才的素质的提高必须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

二、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

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一种社会环境,指的是互联网的影响下的社会环境,与互联网有关的一切因素。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是指:构成国际互联网、局域网以及与此互联网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人文环境是指:通过网络,校内外、课内外、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都实现无缝链接,它可以使教师、家长与学生或更多人交流,能实现同步、异步的民主、平等交流对话,进行发展性评价。从小的角度看,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大的方面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即赛伯空间。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

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而心理是否健康收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网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我们以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关于人的研究不同水平的划分(生理水平、心理水平、社会水平)、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为理论依据,并对教育心理学专家、大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学生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认知维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个性维度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对待活动,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和监控调节作用,是心理素质的动力成分。适应性因素是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变化相一致,他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我们借鉴美国心理学家格兰特追踪研究个性适应的结构成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为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身心协调、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挫折耐受力等因素。目前,我国公民信息素养普遍偏低,网络与信息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尚未形成,网络中充斥的色情、暴利、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和谐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其难点

研究目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影响。

1、利用网络技术创设生动、形象、可感的思想教育环境,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2、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网络教育模式,净化网络环境,使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研究内容:

1、网络环境的主要特点。

2、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青少年网络过度使用的问题的研究;

4、研究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5、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因素的研究。

难点:

1、青少年多处叛逆期,心理素质基础并不良好;

2、我国网络心理教育机制极其落后。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研究思路:

1、了解网络环境下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测量法和实验法;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平台、交流平台的建设,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资料整理法;

3、研究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探索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采用个案法和经验总结法。

创新之处:

1、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2、以校园网为依托,加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3、启动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网上心理咨询

4、加强对网络的使用监督,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五、研究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主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加强对文化传播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学习,学习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及标准,这是我们亟待加强的理论知识。拟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核心小组,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网络知识培训

2、研究阶段(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通过方式方法调查分析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对调查所取得的一手资料精心梳理、统计,排查规律性的、深层次的原因,研究网络环境、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产生影响的机理,寻找克服不良影响的方法,也就是消除不良影响的对策。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收集各方面、各阶段信息,进行认真综合分析,边实践边总结,将研究成果撰写成文,编辑文集,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鉴定和验收。及时发现不足,完善总结。

六、参考文献

1、马和民、吴瑞君主编,《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李萍、沈浩、涂雄悦著,《网络与孩子教育——献给中国所有的父母与孩子》,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3、吴增强、沈之菲主编,《学校心理辅导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

4、《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5、《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6、姜智编著:《教育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版;

7、朱智贤主编:《儿童教育心理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8、施良方著:《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

9、冈林桂生等编著,何宗传译:《教育原理和心理》,辽宁教科所,1979;

10、乐国安著:《论现代认知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第二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而它所传输的一些不良信息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 促进青少年开放、创新精神的树立, 使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2网上丰富信息资源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激发了学习欲望,开阔了思维视野,增长了见识。

3互联网的平等性得到青少年的认同,促进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 它打破了年龄界线,为青少年形成现代意识和心理满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 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潜在威胁。

2 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3 过多沉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容易造成青少年性格的缺失和“网瘾”的出现。

三、导致青少年产生网瘾的原因

1 网络自身所带有的负面特点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超时空性、无限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容易带来无序、混乱、危机。

2 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青少年在网络中寻求解脱

3 对待网络问题家庭与学校教育引导不力

4 网络控制手段不健全

四、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导致的主要后果:

总的来说:迷恋网络容易导致: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

1、迷恋上网,不懂得自我约束,耗费过多时间接,影响学业。

2、媒介传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危害身心健康.严重会导致性犯罪。

3、因上网而导致的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信息篡改、失窃、病毒攻击等。

4、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使其消费行为变得冲动而缺乏理智。

5、过于专注上网会导致自我封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减弱。

6、依赖图像信息,减少阅读兴趣,导致思维简单化、片面化。

五、对策

1 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要针对青少年在上网中遇到的问题,正确引导、培养青少年对待网上信息和良好的上网习惯。 2 加强网络防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3 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和管理

4 推进网络的法治化进程,尽快把网络文明纳入法制轨道。 5 丰富青少年的网外文体活动。

第三篇: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摘要: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普通中学的高中生还是远程教育的大学生,其生活和学习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分析这些影响,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建立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网络事业的发展。

一、网络的普及化以及网民年轻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除家庭、学校教育和同龄群体之外的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提供给人们便捷,又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劳凯声教授近期主持完成的课题“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对北京市六个城区53所不同类型中学的3000名初、高中学生上网状况进行了调查。

这项调查显示,在北京城区,已有76.7%的学生家庭购置了电脑,其中家中联网计算机占到69.2%,这说明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成为家庭学习和休闲的主要家电。许多家庭将电脑作为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育投资和学习、办公设备。但是,中学生家长中仅有12.7%经常上网,46.9%的家长不会上网。可见,有些家长把电脑搬回了家,自己却对电脑一窍不通,没有能力指导和监督孩子的上网情况,全凭孩子自主学习和操作。

调查还表明,在中学生中有80.4%的学生上过网,少数学生出现沉溺网络的现象,有1.2%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了28小时,平均一天超过4小时。

在上网地点的选择上,59.7%的学生在家上网,14.1%的学生选择在网吧上网,而只有3.6%的学生在学校上网。父母的学历越低,学生在网吧上网的比例越大;父母学历越高,学生在家上网的比例越大。

青少年上网的人数在不断扩大,上网时间有所增加,上网地点也有所不同。互联网正成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青少年上网的一般活动

那么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一般是什么,他们上网都做什么呢?根据上海闸北网的一份调查显示:50%的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玩游戏,位居青少年上网目的的第一位,其次是“为了娱乐消遣、聊天、看电影、听音乐”,“为了获取学习知识”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位居第三位。

青少年学生最喜欢上娱乐时尚网站和交友聊天的网站(分别占62.1%和42.1%),以下依次为新闻报刊类网站(28.8%)、教育学习类网站(27.1%)、占卜星座类网站(23.8%)、文学社会类网站(23.8%)、电子购物类网站(10.1%)、其他网站(9.5%)、性爱色情类网站(4.5%)。

参与调查的1200多位学生中有75%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低于5小时,有68%学生表示只在双休日才上网,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上网不会影响学习,更不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在一项关 1 于你热衷于玩网络游戏吗的调查中,87%的学生表示能适可而止,只有13%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喜欢网络游戏。

三、青少年上网的益处

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吸引为何如此之大呢?这和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现实生活带给他们的压力,使他们更需要倾诉和交往,而网络中的虚拟空间则恰恰给了他们相对宽松的环境。网络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自由性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

综合而言,网络对于青少年的益处有以下几点:

(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园地

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三)有利于培养上网青少年的现代观念

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都使青少年在上网的过程中更新地掌握讯息,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加强朋友、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社会参与度,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全球观念等等。

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了青少年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四)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

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四、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但是,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也表明,在我国现在的网络用户中,大多数是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薄弱的青少年群体。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例都证明了这样的事实,目前的互联网上确实存在着缺少文化内涵、不良内容泛滥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大。

2002年4月22日,一则来自南昌的新华社讯令人震惊,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几个月来逃学,因沉迷网络游戏而猝死网吧。其父母在为全然不知其逃学而自责内疚的同时,悲愤地向社会发出了“三问”:学校对学生的监管为什么如此粗放?网吧“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告示为什么 2 形同虚设?青少年迷恋网吧的问题为什么得不到有效遏制?而人们也开始反思青少年上网给家庭、学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综合而言,青少年上网的负面影响如下几点:

(一)上网成瘾不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

互联网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但是网络的过度使用也给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其对网络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他们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过度的网络游戏会阻碍少年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得其左前脑正常发育和早中期的智力开发受到遏制,同时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

中国教研和科学计算机网的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有3.4%的被调查中小学生和16.6%的青年每天上网,并对上网着迷;有3.4%的中小学生和4.9%的青年“每次上网的时间都在5小时以上”;有32.7%的青年网民觉得“几天不上网就很想去”;而16.8%的青年网民觉得“两天不上网心里就不舒服”。调查者认为,“网络成瘾症”正成为部分青少年日益突出的问题。

(二)网络犯罪的低龄化

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薄弱的群体。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

(三)不良的上网习惯导致青少年观念错位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四)心理问题日渐突出

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网络的过度使用也使一些经常上网的青少年产生恐惧心理和网络孤独症。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造成交往能力的下降,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问题。网络在为“性格内向”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的同时,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无限制地泡在网上更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关注。

五、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3 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较,其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作出一些相对应的措施迫在眉睫。

一是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法律是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溺的重要手段,我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一款、第三百六十七条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三条

(五)项都对互联网上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做了具体规定,各地方关于网络信息管理的相关法律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加强网络网络法律知识宣传,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要开展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防腐”能力。当前,将青少年与网络隔绝不可能也不明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形成青少年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远离不健康网站,并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同时,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与时俱进,要主动了解网络,学习网络知识,改变过去“填鸭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运用互联网的各项优势,将思想教育渗透在富有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要了解信息时代青少年的特征,采取“对症下药”的教育方法,对青少年进行教育。

三是要建立一流的青少年网站,净化网络环境。网络作为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介,如果任由商业网站来传播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良影响。加大青少年网站的建设力度,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给予更多投入,专门开辟宣传正面信息、符合青少年特点,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站,充分借助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生动方式来贴近青少年,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当前,青少年对网络的兴趣与日俱增,而正规、健康的上网服务场所偏少,致使青少年涌向营业性网吧。由于目前营业性网吧的技术防范措施还具有相对滞后性,不能从根本上管理和监控访问不良网络的行为。因此,净化网络工作迫在眉睫。现在许多向青少年开放的上网场所(含学校等内部场所)已经实行终端管理的模式,即统一接口、源头管理的办法。同时,在平台内开发和装备系列管理软件,实现统一管理功能,通过网页内容识别和分级过滤技术将各种不良网站进行分类,过滤屏蔽和有害网络信息,一定程度上净化了青少年的网络环境。

四是要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网吧经营的管理。新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将从2002年11月15日起执行,新规定的出台,为加强营业性网吧的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特别是在网吧营业时间,网吧的数量,未成年人是否可以进入网吧这几大主要问题上有了明确的规定,为职能部门执法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劳凯声教授完成的课题调查中,有48%的中学生反映网吧“任何人都可以进”,其中“有很多中小学生”,只有14.4%的学生反映其所光顾的网吧对顾客浏览的内容进行限制。社会上网吧的经营管理状况对青少年的网络生存环境的形成与变化影响明显,并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网吧经营 4 的管理,是有效防止未成年人迷恋网络的第一关。公安、文化、工商、信息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加强协作,加大管理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新闻媒体要对新规定进行充分的宣传,并将职能部门管理和执法情况向社会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是强制启动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从2007年7月16日零时开始,金山、网易、九城等公司开始在旗下的游戏中嵌入防沉迷系统。用户申请注册新账号时必须填写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以前注册的老用户可以在6个月的时间内补充填写实名信息。为了核准玩家是否年满18周岁,所有用户账号、实名身份信息将提交公安部门验证,未通过的将被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查询系统也同时上线,家长及法定监护人可以在提供必要的文件后,向运营商提查询子女是否在玩网络游戏。这个系统只是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措施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措施,更不是说安装了防沉迷系统后就万事大吉。例如玩家假冒别人身份信息的行为本身就是不规范或不合法的,而这种行为是不能用系统本身来解决的。但不能忽视的是,该系统的推出是以青少年健康为出发点在实行过程中,只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以规范网络游戏市场,将监管真正落实到提供网络服务的各个方面,才能使该系统的实施效果更上一层楼,让玩家对该系统的看法得到改观。

我们相信,只有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一起抓,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使他们在上网娱乐的同时健康成长。我们期待着更多互联网企业投身到净化网络环境的行动中,只有这样,中国的青少年、中国的互联网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院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专业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年级

组长

组员彭家林、黄俏如、 吴浩谦、周志标、唐焕标

日期2013 年 1 月 20 日

目录

活动课题 ................ 3

活动目的 ................ 3

活动时间 ................ 3

活动地点 ................ 3

活动成员 ................ 3

调查手段 ................ 3

关键词 ........... 3

我国互联网使用情况 ............. 3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 ......... 4

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 4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 5

个人的心得及对策建议 ........... 6

活动课题: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调查与分析 活动目的:为了更深入去研究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通过深入社会去调查和找出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一些可行方案和对策。希望能借此帮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和挽救一些误入网络的歧途的青少年,让他们重回网络的正道。

活动时间:2013年1月13日-2013年1月19日

活动地点:农村、城镇

活动成员:陈继往、彭家林、黄俏如、吴浩谦、周志标、唐焕标 调查手段: 社会问卷、网上查找

摘要:21世纪是高新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慎重对待网络,正确地去使用网络。

关键词:网络问题,青少年,不良信息

一.我国互联网的使用情况

根据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3.38亿)、宽带网民数(3.2亿)、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占网民的46%,半年内增长了32.1%,增速十分迅猛。CNNIC《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在娱乐、信息和社交类使用上比例较高,除了论坛/BBS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50%以上。其中,娱乐类网络应用在长期高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网络音乐应用排名仍保持第一,使用率半年增长1.8%;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迅猛,半年内增长了10%,

使用率下降1.9个百分点。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半年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而网上支付用户半年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不过交易类网络应用水平仍然较低,相对滞后。 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8.5%。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网络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乐园。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与青少年的个性相适应和对网络的信息的好奇。上网如同吸白粉一样会上瘾的,这早已成定论,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那么,网络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它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3.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为人类进步提供了历史机遇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而言,这些影响更加严重。

1、 在认知方面

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2.在人格方面

五彩缤纷的网络信息无时空感和压抑感,容易使人产生亲密感。而这种力量是其它任何事物都无法具备的。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富裕,希望展现自我。他们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但自我监控能力又不强。在学习、工作的重压之下,为了宣泄、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互联网成为其沉醉的场所,有的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沉溺其中而欲罢不能,造成心理错位或行动失调。

3.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有报道指出,由于计算机作业面高度欠佳,显示器的高度、角度不合理及缺乏合理的支撑,加之不合格或不合理的网络用品充斥市场,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同时,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

三、个人心得及对策建议:

我认为,网络有如一把双刃剑,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与应用,网络会帮我们以更快、更便捷的途径达到我们的目标;而错误对待网络的存在,会致使我们沉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无法自拔。如何能在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消除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是各界应该关注的问题关键所在。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各职能部门应加大管理执法力度,加强对网站、网络虚拟社区等的信息管制,加大对网吧这类公共场所的监管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规定,从而净化网络空间,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学校与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道德培养,以及对针对网络相关方面开设网络教育培训课程、网络道德素质课程等,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上网心态,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做好预防措施。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更甚重要,在网络开始普及的年代,作为家长更应该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提高孩子对网络负面影响的免疫力,早一步为孩子打下“网络预防针”。

3.青少年自身应该增强意识,培养自己的抗干扰力、克制力与免疫力。网络信息的多姿多彩,很容易使青少年沉迷其中,而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更会令心智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堕落而不能自已。只有加强自身道德素质、提高自我监控能力、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以及与不良网络行为作斗争,才能避免滑入网络负效应的泥沼。

总而言之,网络的双面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利用好网络,为青少年生活与学习提供积极作用,同时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荼毒,将是未来长久的努力过程。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努力,共同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给予积极的条件。

第五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预防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悄悄地向人类走来,并以立方级的速度逐渐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也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网络向青少年敞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新窗口,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年龄变得越来越小。上网人群中,79.5%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小学生比例更是高达81.3%,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高中上网学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上网学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上网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所有用户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这足以说明青少年与网络走到了一起,成为“网络一代”。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青少年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调查报告还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是网吧(58%),其次是在家里(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

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25.2%的青少年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约50%的青少年使用电子邮件与朋友保持联系。

网络之所以能够引起青少年的浓厚兴趣,其主要原因就是网络文化内容丰富、意识观念开放、信息量大、新知识技能多、气氛轻松自由、影响面广、传递方便、速度快捷,极大丰富了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

但是网络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游戏、色情网站和网上聊天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许多青少年一旦接触,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有人将“网络游戏、色情和聊天”称为网上“三魔爪”,又被称作“电子海洛因”,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这些负面影响日趋凸现。

1、网络使青少年沉迷虚拟环境,远离现实社会。青少年终日与网络打交道,将增加与外界隔离的危险,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问题。另外,如果把虚拟环境当成真实环境来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会逐渐脱离真实的实在,对现实世界产生某种疏远感、淡漠感、甚至不信任感。尤其是过度沉溺于网络,会失去人许多真实的感情,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

2、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网络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这为以盈利为目的色情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营业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往往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使任何在网上冲浪的人有意无意地就能看到,青少年当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一旦接触这些内容,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并深陷其中。

3、网络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潜在威胁。网络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网络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与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网络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界限,青少年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将会弱化种族意识、减弱民族认同感、模糊民族身份逐步。

不良的网络文化和环境已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趋利避害,接受健康的网络文化,保证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做好以下工作:

1、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加大社会管理力度。

公安、政法、文化、工商以及行业协会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加大整治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净化网络空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网络环境。要对“黑网吧”进行全面整顿,取缔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设立监督电话,聘请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新闻媒体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把网络道德纳入到社会道德体系中。教育部门、团委等与青少年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要大力开展“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的创建活动,使网吧业走上更加规范的道路。加大对网吧经营者的培训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经营者在网吧经营中学会知法、守法和用法。

2、建立青少年喜爱的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要组织专家开发青少年思想教育软件,积极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根据青少年群体的特点,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网上竞赛、网上论坛、网上调查等青少年

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从而建立吸引青少年的强势网站,更好地发挥自主阵地的作用。

3、重视学校和家庭教育,为青少年提供网络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政治理想教育,使青少年在思想上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在普及网络知识上下功夫,加大信息技术硬件投入,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课程。三是开设有关网络德育课。我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如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相应的网络信息欣赏选修课,一方面可以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更好地利用网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准。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大,网络文化给家庭教育也带来新的问题,所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已迫在眉捷,这些都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管者,面对飞速发展的与青少年学习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网络,要有所意识,及早行动,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家长不但在知识方面要随时与孩子沟通,在情感方面也要不断地与孩子交流。

4、增强青少年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

面对网络信息的负效应,首先陷落的是那些意志薄弱、信念不坚的懦弱青少年,但关闭所有网站和不准青少年上网都是不现实的举措。只有加强对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自我监控力,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功能,才能使青少年自觉遵守网络的规则,并积极同形形色色的不良网络行为作斗争,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滑入网络信息负效应的泥泽。

5、尽快建立适应青少年的道德规范。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道德规范已无法适应网络对青少年德育发展的需要,引发了大量道德失衡的行为。因此,实施网络伦理、道德规范是目前网络社会所必须的。采取有效的德育传播策略来加强和改进现有的德育工作,同时强化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思想渗透,这在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网络技术有待提高的今天,可以帮助青少年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律能力、抗诱能力,使他们自觉地履行网络规范,培养出自觉的网络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

总体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防范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上一篇: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下一篇:物流个人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