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型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1

行为引导型教学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 就是该模式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坚持将学生行为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 通过教师良好的行为引导, 融合各类型的教学活动,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也让学生的心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共同的提高。 教师在该模式中的职能更多是由“传道、授业、解惑”, 转向“组织、引导、协调、推进、监督、终止”等职能的注重, 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问题的发起者和学习成效的评估人, 弱化标准答案对学生思想的桎梏。 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 转变传统教育中知识的单向传输, 并转换为“双向互动、多元互动”, 调动了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行为引导教学应用于高职教育的必要性

化学课作为一项基础性学科存在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 就当下情况而言, 仍旧存在不少灌输式的教学现象,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没有得到肯定。 然而, 对于社会需求和职校的教育根本目的而言, 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最适合的方式。因为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由学生主观努力所决定, 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传输式的教学并没有让这个目标得到很好的实现。 实践教学流于表面, 仅仅是对简单的教材课程进行练习, 在既定的实验步骤之下, 教师并不能让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就其最终结果而言, 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是没有实现职教的根本目标, 学生的学习脱离了实践需求;二是学生在今后职业工作中的能力培养没有得到体现;三是这类思维的桎梏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因此, 利用行为引导型教育来进行化学合成反应的课程设计, 不仅可以让高等职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也改变传统理化教育中脱离实践的不足之处, 更体现了当下对于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

2行为引导型教学的实施要点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并将这一教育思想贯穿了整个职教的教学过程, 以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 将这一目标孕育在“任务传达———方案规划———任务实施———成绩评估”四个环节之中, 逐步深入, 层层深化。

2.1 任务传达

学生的学习应当严格依照学生为中心来执行, 尤其是在行为引导的教学当中, 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尽量独立完成, 不论是计划的制定实施, 还是成果的展示和反思等。 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需要学生完成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推进, 而对于这个过程的把握便是教师通过任务传达来实现的。 任务书的传达通过对于具体任务的明晰, 来帮助学生完成阶段性的推进和发展, 需要具具备现实性强和目标明确的特点, 不仅需要保持任务的连贯性, 还需要将渐进性和发展性在任务中得以体现。 以物质漂白作用的实验为例, 实验任务书:常见的漂白性的物质有:次氯酸;二氧化硫;活性炭;氢氧化铝;双氧水等等。 学生需要针对不同的特点来验证物质漂白性: (1) 利用活性炭和氢氧化铝胶体进行漂白的验证 (2) 验证次氯酸让含有氢氧化钠的酚酞褪色的根本原因; (3) 二氧化硫可以让橙色溴水、紫色KMn O4酸性溶液、红色酚酞褪色, 但其中有什么区别等。 这三个任务书大致涵盖了三个难度, 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

2.2 方案规划

方案的规划便是学生完成任务所走出的第一步, 这个阶段总体来说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步骤, 而且随着练习次数增多而变得越发熟练, 而且这部分技巧会变得不断的熟练。 然而, 这一步计划制定若是扩大到一个小组, 则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变得困难, 因为在制定计划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还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特性来规划相应的完成期限, 导致难度增加。值得注意的是, 在小组工作时应需要防止因为个人能力过于突出而造成一言堂的出现, 要充分鼓舞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树立“只有不同的观点, 没有错误的见解”。 要营造一种和谐、轻松、合作的小组工作气氛。 当以“证次氯酸让含有氢氧化钠的酚酞褪色的根本原因”为例进行规划时, 其实际过程为:首先, 选取适量的次氯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一定量的酚酞试剂。 接下来, 将酚酞试剂滴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 直至变红为止。 然后将次氯酸逐渐滴入含有酚酞的红色氢氧化钠溶液当中, 直到颜色褪去, 验证次氯酸的漂白性。 若是在随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也不能使得溶液变红, 则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是因为它们有强氧化性, 能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一旦氧化后就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了, 因此它们的漂白作用是永久性的。 反之, 则说明是酸碱中和发生而导致的褪色。

2.3 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这一阶段的开始, 首先需要学生自主去进行相应资料的查询, 图书馆和互联网都是不错的选择,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资料才可以在随后的实施中进行顺利的化学理论严重, 也只有这样才能对自身的方案进行完善。 在该环节中, 主要的操作以学生自行规划为主, 教师除了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 还需要保障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方向性正确, 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去进行知识的感受和体会。 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独立学习过程得到补充, 这一阶段的交流、讨论、反思、批判以及总结都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将自身知识和理论上的失误得到更深层次的体会, 在应用之中实现真正的掌握领悟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自信心, 有益于学生共同进步。 若是以“证次氯酸让含有氢氧化钠的酚酞褪色的根本原因”为例的任务实施过程, 则需要学生自行利用相关机构的途径来查找资料, 尤其是对酚酞试剂的特性进行收集, 教科书只是辅助, 更多需要学生开拓思维和知识体系, 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 完成实验目标。常见的方法可以利用多媒体在电脑上查询, 或者参见实验室的教程指南等。

2.4 成绩评估

该过程是指, 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向全班的其他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 在接受教师评估的同时, 也接受各方面的意见, 并随后通过改善来加强自身的进步幅度。首先, 学生需要以全班同学和老师为受众来展示自身的成果。 这一过程是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同时也是对自身成果的展示。教师在这一阶段则是需要做好一个倾听者, 认真记录。 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维护教学的正常气氛, 防止偶发事件的发生, 掌握课堂节奏, 保障每个学生的发挥时间, 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及任务。然后, 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 教师首先要对成绩进行充分肯定, 并指出不足, 提出改进意见, 然后进行精讲。最后是师生共同评估的阶段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讲课形成比照, 对上台的同学进行最后的评估, 并且结合其他要素对小组进行最后的评比。延续之前对于物质漂白性验证的实验举例, 其成绩评估的过程大致实施为在半个小时之后, 由各选题的负责人之间进行相互讨论, 再由每个选题选出一个小组作为代表来向大家展示实验的成果, 并由教师进行最后的综合评估。

3结语

职业教育永远都是将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向, 其实质便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合作得到加深。而这种实质和传统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别, 这也是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一种互补。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 行为引导型教育也正是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之一, 更利于对于学生潜力的挖掘和开发, 培养学生自信、自知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因为教育是个体行为, 更加依靠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以学生为基础制定因材施教的方法, 以教育模式去适应学生的发展, 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摘要: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 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的要求。因此, 学校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之上的教育需要有更大的突破。据此, 本文就“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不仅分析了该模式的实践意义和必要性, 并且对行为引导模式教学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可以借此来推动职高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 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行为引导,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化学

参考文献

[1] 郝利娜.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 2015, 11:95.

[2] 徐昌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医学院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13, 05:986-988.

[3] 金霞.浅谈“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9, 12:176.

[4] 黄启宏.浅议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3:79-81.

[5] 陈丽.技校化学教学中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J].科技信息, 2010, 30:231-232.

上一篇:论压力容器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下一篇:不同整地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