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2024-05-05

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共6篇)

篇1: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冰心》读后感

7月28日 星期二 天气晴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女子书,书名叫《冰心》。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就感觉怪怪的,冰心不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吗?怎么变成一个书名了!之后,我在电脑上查了一下,这本名叫《冰心》的书是一本散文集,是用它的作家名字命名的。 这本《冰心》是很有名的,我只看了一页,那香味太诱人,直接把我这个“小书虫”吸引了过去。我读了第一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篇文章让我不禁想起古人的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唉!可怜的青年,良心被私欲支配的青年。第二篇文章叫《“破坏与建设时代”的女学生》,刚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女学生,那我也是个女学生呀!一定要好好读、仔细读、认真读。这篇文章讲得是两个时期的女学生。“那我是第几时期的呢?”,我想第一时期的女学生是很受崇拜的,可到第二时期的女学生的时候,名声全部败落。最后,我知道我是第三时期的女学生,我们要让女学生的名誉东山再起。

我读完这本书后,知道了很多关于国家名誉的事,懂得了很多很深奥的知识。如果你看完这本书后,感受可能比我更深奥。那时要跟我说说哦!

我喜欢这本书!我喜欢《冰心》。

篇2: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各个阶段的理论文。

第一节 论语 孟子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影响。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他不语怪、力、乱、神,而教人则循循善诱,重在启发,举一反三。孔子通音律,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他为了行“道”,企图挽救“日薄西山”的奴隶制,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

《论语》一书主要是孔子弟子所记,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孔门后学七十子的门人所记,所以书中的称谓、体例和文章风格都不一致。据班固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从《论语》全书来看,决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班固这一判断和解释大概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柳宗元《认语辩》据书中记曾子将死,去孔子之后已数十年,认为是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那么,《论语》的成书至早亦当在春秋战国之际。

《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其书为古文,出孔子壁中,有二十一篇。《齐论语》是齐国学者所传,凡二十二篇。以上二本早已亡佚。《鲁论语》是鲁国学者所传,凡二十篇,就是现在通行的《论语》。南宋以后,合《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和《孟子》,号为《四书》。

《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概念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在孝、弟、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上。这是符合后来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的。因此,过去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来巩固其政治,而尊之为“圣人”。

孔子处于矛盾复杂的过渡时代,他的某些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例如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又如仲弓问政,他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冉求为季氏聚敛,他就严厉地谴责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孔子是同情穷人的。公西赤使齐,冉求为其母请粟,与之五秉。他说:“君子周急不继富。”原宪为宰,辞粟九百,他说:“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以上《雍也》)孔子的有关教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也有不少的精理名言,例如“有教无类”(《卫灵公》)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以上《为政》)、“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等。孔子生平最重诗教,曾对弟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对《诗经》价值的认识和诗歌创作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季氏》以后,章句较前稍长,文辞较前尤畅。但主要特点则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例如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子罕》)这显然不仅仅是对松柏的礼赞,而是概括了丰富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后世多少诗人所歌颂的“郁郁涧底松”和“松柏有本性”,都是从孔子这一深刻的观察中得到启示。又如孔子的弟子端木赐看见孔子有道不仕,设问道:“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同上)这样就把当时孔门弟子间的亲切谈话宛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又如《阳货》篇有这样一章: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这段语录既诙谐,又严肃。孔子平日的风趣,子游的笃信师说,他们师弟子间的和平愉悦之情都宛然如见。

《论语》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的形象,例如《先进》篇弟子侍坐章,仲由的坦率,冉求、公西赤的谦逊,曾点的洒脱,以及《微子》篇长沮、桀溺、丈人遗世傲慢的隐逸形象,都写得具体生动。而全书浅近易懂,接近口语,如《八佾》篇“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及“管氏而知礼,熟不知礼”等,又是本书另一特点。

墨子名翟,鲁人,年代略后于孔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许多问题上同儒家尖锐对立,故遭到孟子强烈反对。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他的中心思想是“兼爱”。他的“兼爱”和“非攻”的主张,在“强劫弱”、“众暴寡”的春秋战国之际,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渴望。不过他从主观愿望出发,要求统治阶级“兼爱”人民,是不可能的。书中《七患》、《辞过》、《节用》等篇指出天下乱源在于统治阶级“单(殚)财劳力,奢侈无度”,深刻地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尚同》、《天志》、《明鬼》等篇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

《墨子》一书也是弟子所记,故多称“子墨子”。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这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兼爱》、《非攻》等篇层层推演,由小及大,以此例彼,例如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非攻》上)以下再从攘人犬豕鸡豚说到攻国,都是亏人自利的事。既是说理,又是譬喻,虽语言质而不华,却极为明白易懂。有些文章如《耕柱》、《贵义》、《公孟》等篇还保存语录体对话形式。

《孟子》是记孟子言行的书。孟子(前370?-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门人,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很尊礼他,但亦终不见用。于是归而述孔子之意,明先王之道,以教弟子。孟子卒,门人万章、公孙丑之徒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别有《外书》四篇,久佚不传。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他主张恢复理想化的井田制度,实际是要实行一夫授田百亩的小农经济。这些就是他的以民为本的“王道”。民本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他曾告梁惠王说:“仁者无敌。”又告齐宣王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以上《梁惠王》上)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他就随时启发他们去爱人民、争取人民。在具体措施上要“与民偕乐”,“与民同乐”,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而且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以上《梁惠王》上、下)。因此,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齐宣王问汤武放伐之事,怀疑臣不可以弑君。孟子则直告以“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这些话在当时看来,都是极其大胆的,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的言论和主张也还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例如他既强调王政以民为本,又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离娄》上)他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所以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又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以上《滕文公》上)他不但把劳心和劳力对立起来,而且强分高低,为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制造借口。这对后世有极不良的影响。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例如“许行”一章(《滕文公》上)首先问明许行一切生活资料的来源,以见社会分工的必要;再进而论治天下之不可耕且为,列举尧、舜、禹、稷所以不暇躬耕之故;然后斥责陈相背师说而学许行之道为用夷变夏,“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声色俱厉,气盛言宜。又如“好辩”一章(《滕文公》下)历述唐虞三代以来一治一乱之故,而以辟杨、墨的邪说自比于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驱猛兽,孔子作《春秋》。又如“齐桓晋文”一间(《梁惠王》上)问齐宣王之所大欲,“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自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铺张扬厉,几乎和纵横策士抵掌而谈的风趣相仿佛。其次是善设机巧,引人入觳,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例如上述一章,孟子怪齐王为何“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之后,即紧接“王请度之”。但不待齐王回答,即又进而诘问:“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逼使齐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他用这层层追问、步步逼紧的方法进行论战,有时竟弄得齐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在和陈相辩论时,也用同样的方法逼使陈相不得不承认:“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这样辩才无碍的学者,是颇有战国策士之风的。其次是常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例如对梁惠王“民不加多”之问,以战为喻;对梁襄王“孰能一之”之问,以苗为喻;对齐宣王“不为”与“不能”之问,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及“为长者折枝”为喻等。但孟子用譬喻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举其较特殊者,有整段用比的,如“牛山之木”一章(《告子》上);有全章用比的,如“晋人有冯妇者”章(《尽心》下);有正意喻意并列的,如“鱼,我所欲也”章(《告子》上);有喻言正言叠互的,如“礼与食孰重”章(《告子》下)。而全段全章之比往往近乎寓言故事,如宋人揠苗助长(《公孙丑》上)、齐人乞墦(《离娄》下)。现举后者为例: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其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口间)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食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这是个寓言式的故事,也是一幕辛辣的讽刺剧。全部内容包括五段情节: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二、妻子的怀疑和妻妾的商议;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发露;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五、“良人”无耻的得意的丑相。故事的每一情节,特别是后三段,描绘得异常生动。当然这是作者有意编造的,用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那个齐人的形象就是一般官僚的形象;乞墦的行径也就是一幕官场的现形。尖锐幽默,可谓已达极点。明人所撰的《东郭记》传奇和清蒲松龄的《东郭箫鼓儿词》就是以此为主要题材写出的封建时代官场的现形记。所以赵岐说:“孟子长于譬喻。”

此外,《孟子》的文章语气极为逼真,如答公孙丑说:“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公孙丑》上)叙校人欺子产说:“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万章》上)如此之类很多,大都接近口语,十分生动而有风趣。总之,《孟子》的散文虽然基本上还没有脱离语录体,比之《论语》却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节 庄子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先驱老子即老聃,他的《道德经》五千言是简括而有韵的理论文(自汉朝以后,通行的《老子》各种版本,都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又称《老子》为《道德经》。一九七三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甲、乙两种《老子》帛书,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和《韩非子》中的《解老》、《喻老》两篇解说《老子》的文章,都是先《德》经而后《道》经相合。可见帛书《老子》的经文顺序,比较符合《老子》一书的本来面目。)。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他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矛盾的对立面,而且会互相转化;所以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他也认识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因而痛斥残酷的剥削者为“盗夸”。更认识到人民在英勇斗争中的力量和牺牲精神,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但他的政治思想却是倒退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反映了一部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无可奈何的消极幻想。庄子的哲学思想基本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消极面。

庄子(前360?-前280?),名周,宋之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生平事迹不详。《庄子?秋水》篇载楚王使人聘庄子,庄子不应。《史记》以为楚威王。事虽未必可信,但就此与《列御寇》篇所载同样的事合看,可见庄子是一个苟全性命、不求闻达的人,也符合庄子敝屣富贵、淡薄利禄的隐士思想。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书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后人以《逍遥游》至《应帝王》七篇为内篇,《骈拇》至《知北游》十五篇为外篇,《庚桑楚》至《天下》十一篇为杂篇。从来讲《庄子》的人,多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己作的,外篇和杂篇则是庄子的门徒或后学作的,故文章风格亦有所不同。这看法是相当正确的。

从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和政治观点看来,庄子无疑是一个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由于社会的根本变化,庄子的地位无法维持,这就决定他对现实极端不满。而当时的战乱和剥削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十分痛苦,庄子斥为“昏上乱相”,也的确是有理由的。他既不满现实,又无法反抗它,就不得不走隐居遗世的道路,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甘贫贱而肆其志;一方面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生,泯是非得丧,以追求内心的调和、精神的胜利而自我麻醉。他认为“物不胜天”(《大宗师》),认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他是一个悲观绝望的厌世主义者,觉得“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所以妻死则“箕踞鼓盆而歌”,有时还设想髑髅也不愿复活(《至乐》)。因此,庄子的处世态度就是玩世不恭,随俗浮沉,“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达之入于无疵”(《人间世》)。他好像非常胆怯、害怕,常说“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他看见山木以不材免伐,雌雁以不鸣见杀,就想到自己“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山木》)。这一切都充分表现一个没落阶级的思想观点。不过庄子的放荡不羁,蔑视礼法和权贵,以及对统治者不合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庄子》书中常有抨击当时社会的言论,例如《人间世》说:“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在宥》说:“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胠箧》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存。”(按:原文本作“存焉”,此从王引之说改。此四句“诛”、“侯”为韵,“门’”、“存”为韵。)认为圣知仁义只是供统治者利用的工具。这些都是极为深刻的见解。但他由此得出抛弃一切的虚无主义的结论,却又十分错误。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风格。这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内篇的《逍遥游》、《人间世》、《德允符》、《大宗师》等篇,基本上是用四五个或六七个幻想出来的故事组成的。他的许多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都是通过这些故事人物的问答方式来表现的。而故事人物的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如《逍遥游》中的许由敝屣功名的形象,藐姑射之山的神人的形象,《齐物论》王倪口中“至人”的形象,《养生主》庖丁的形象,《人间世》楚狂接舆的形象等等,《庄子》书中如此之类不可胜数。现在举个例子来看: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这当然是庄子自己头脑中幻想出来的绝对自由的人物。这个人据说是“大浸稽天而不弱,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他的尘垢秕糠都可以铸造出尧舜来的,所以人们认为他在撒谎,而不肯相信了。

由于接受民间寓言故事的影响,所以在庄子笔下,蝉和斑鸠、小雀都会说话,虾蟆、甲鱼也会说话,蛇和风,栎树和铜铁也会说话,一切生物、无生物都会说话,而且会辩论、讲道理。这比其他诸子和《战国策》中某些寓言故事有进一步的发展,使逻辑思维的理论文更加形象化。这又是庄子散文浪漫主义作风的一个方面。

《庄子》散文的另一特点是善用譬喻。本来战国时代的文章,一般都有这种特点,而《庄子》则几乎任何情况、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作譬喻,也可以容纳譬喻。它不但譬喻多,而且运用灵活,在先秦诸子中也是最突出的。例如《逍遥游》将要论证超越时空的绝对自由,先从大鹏说起。他认为那么大的鸟,要想从北海飞到南海,非借大风之力不可,所以没有绝对自由。下文的野马、尘埃,也是要有风吹着才能在空中游荡。这对于野马、尘埃本身来说虽属正意,对于大鹏来说其实又是比喻。再后“天之苍苍”三句也是如此。人们在地面看不清天下的“正色”,正如高飞到九万里上空的大鹏看不清地面的东西一样。然后再接以下数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以水比风,以大舟比大鹏,又是一比。而杯水芥舟数句则是比中之比。然后说到蜩与学鸠,说到旅行,说到朝菌、蟪蛄,说到冥灵、大椿,最后说到彭祖和众人,稍作停顿。黄河九曲,到此略一洄漩。然后“重言”以实之,再一次说明鲲鹏斥鴳所游虽有不同,而不能“无待”却是一样。以上层层推演,不见端倪,但只是指出许多事物的现象,并未点明正意。下文才从庸人的追求名位,转到宋荣子的“不累于俗”,列子的“御风而行”。然而庸人固微不足道,不过像蜩、鸠、斥鴳的自适其志而已;就是御风的列子,充其量亦超不过大鹏。“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还不能绝对自由。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才能无所待而获得绝对自由,这才算“逍遥游”。全篇主旨到此轩豁呈露,有如千里伏流,迂回曲折,历久而后涌现。回顾以前,从开篇的鲲鹏说起,一系列事物都是比喻,因为这些无非是借以衬托游于无穷的至人神人而已。至于下文鹪鹩、偃鼠、疱人、尸祝等喻,或明或暗,随物赋形,犹其馀事。章学诚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其深于取象者也。”(《文史通义?诗教上》)这对《庄子》来说,尤为恰当。

《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寓言的性质本来就是作为譬喻之用的,如疱丁解牛喻养生之理,轮扁斲轮(《天道》)喻读书之法,痀偻承蜩(《达生》)喻“专心致志”之道,匠石运斤(《徐无鬼》)喻知音难遇之感,蜗角触蛮(《则阳》)喻诸侯的战争等。不管庄子或其后学者的主观如何,企图用它们来说明什么观点,达到什么结论,而它们本身仍有其深刻的意义,语言也极为生动。

庄子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中多用韵,声调铿锵,使读者有和谐的节奏感。例如《逍遥游》:

惠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这和《德充符》末段惠庄二人问答一样,一倡一和,全用韵文。然而妙在非常自然,不但不觉得有意押韵,或者因押韵而拘牵词义,反而助长了文章的气势,与后来的散体辞赋相类似。而《德充符》一段更富于诗意,真可谓“天籁”之文。

总之,《庄子》一书,特别是内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机趣横生,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在先秦的理论文中,即在后世的古典散文中亦罕有伦比。

第三节 荀子 韩非子

荀子(前330?-前230?),名况,又称荀卿,赵人,为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一个代表人物。齐威、宣时,游学稷下。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前后三居列大夫之位。后至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荀卿废,遂家于兰陵,著书数万言而卒。今《荀子》有三十二篇。

战国晚期,儒墨两大学派内部分化,儒分为八,墨分为三。荀卿之儒与孟轲之儒在思想上是有许多显著不同的。如荀子的政治主张与孟子有同有不同。尊王道,举贤能,与孟子同;兼称霸力,法后王,与孟子异。他主张“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反之,亦可归之卿相士大夫。(以上见《王制篇》)他虽然也说:“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但不承认汤武取天下,因为天下归之;不承认桀纣有天下,因为天下去之。所以说:“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见《正论篇》)全从人民的向背看问题,这提法也比孟子的议论进了一步。这些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反映当时人民的要求。他的《天论》指出“天行有常”本是一种自然规律,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不迷信天道鬼神,而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有唯物主义观点,代表荀子思想最进步的一面。

荀子学问博通,对过去学者多所批评,如《非十二子》、《解蔽》、《正名》等篇。他生于战国纵横之世,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如《议兵篇》分析透辟,论断精确,是一篇出色的军事学论文。《劝学篇》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令人应接不暇,而且通篇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令人应接不暇,而且通篇用排偶句法,也是荀子散文的特点。又有《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首小赋。篇末附《佹诗》二首。《汉书?艺文志》载他的赋十篇,这五篇是否在内,不得而知。这些赋以四言韵语为主,亦杂有散文形式,很像谜语,乃战国“隐书”一体。还有《成相》一篇,亦是韵文。以六句为一章,头二句三言,第三句七言,第四、五句四言,第六句三言。例如:“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侲侲!”这与《赋篇》都是采用民歌的形式。

韩非(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诸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卿。非见韩国削弱,屡谏不用,乃著书十馀万言。秦王(秦始皇)见其书,恨不得与之同游,因急攻韩。韩王遣非使秦,秦王留不用,后竟下狱死。《韩非子》有五十五篇,其中多有后人窜入的文章,不尽可信。

韩非是战国后期法家,任法术而尚功利,信赏必罚,排斥仁爱。他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认为当今之世还有赞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的,必为新圣所笑。“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这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他攻击儒墨不遗馀力,认为“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显学》)。又谓尧君其臣,舜臣其君,汤武弑其主,乃“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忠孝》)。与孟、荀之说相反。理由是因为尧舜禅让,放弃君权,汤武征诛,破坏君权。法家为了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所以提倡君权神圣,连尧舜汤武一起反对。自秦以后,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韩非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韩非散文的特点是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其篇幅长者如《五蠹》近七千言,这是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分析能力最强,如《八奸》、《亡征》等篇,特别是《亡征》一篇,分析可亡之道至四十七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其次是利用大量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以便说明问题,如《说林》上下、内外《储储说》等篇,尤为集中。《主道》、《扬权》二篇全部用韵,而后者多四言,颇似《道德经》和《易林》。

第四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

先秦诸子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首先是儒家学派的孔孟思想,其次是道家学派的老庄思想。这两派思想在过去学者文人的头脑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常起着不同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一般说,儒家的入世精神是积极的,但维护封建秩序的说教却有不良的影响;道家对待现实的态度是消极的,但不肯同统治阶级合作,不肯同流合污的“清高”思想,在一定历史时期也有一些好影响。就诗家来看,接受前者影响的,其艺术风格多表现为现实主义;接受后者影响的,其艺术风格多表现为浪漫主义。杜甫和李白就代表着这两种不同的影响和作风。

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散文发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汉初政论家贾谊、晁错等的政论文都是从荀卿、韩非及战国其他法家的议论文发展出来的。例如贾谊的《陈政事疏》、晁错的《论贵粟》、《论募民徙塞下》等疏,分析问题,切中时弊。而贾谊的论事,指陈利害,激切锋利,淋漓酣畅,风格尤近韩非。《论语》一书虽后人亦有摹仿,如扬雄的《法言》,王通的《中说》,但对文学则影响不大。魏晋以后,老庄之学大盛于世,影响于我国学术思想和文学方面更大,嵇康有《养生》、《声无哀乐》、《难张辽叔自然好学》、《释私》等论,阮籍有《通易》、《通老》、《达庄》三论及《大人先生传》,纵谈名理,大畅玄风。而《达庄论》、《大人先生传》都用辞赋问答体裁,发挥老庄思想;语言形象,声韵和谐,是我国理论散文的进一步发展。东晋时,玄言诗风独盛,孙绰、许询、桓玄、庾阐诸人之作“皆平典似《道德论》”,固不必说,就是齐梁间的文论、书札,理精语隽,为当时文坛树立爽朗的新风格,形成南朝散文的特色,也未尝不是受老庄思想及文风的影响。

篇3: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一、相关内容概述

艾布拉姆斯以构建可以统贯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文艺理论体系的范式开始, 提出了以文学四要素———世界、欣赏者、艺术家和作品为基础组成的范式体系。在这个著名而影响深远的体系当中, “作品”要素被置于中心, 其余三者则在其外围分别与其成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三种关系, 以及作品自身单独成一论述对象, 艾布拉姆斯将自古希腊起至20世纪上半叶的文艺理论概括为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与客观说。

从柏拉图到18世纪新古典主义批评的主流理论被统筹于模仿说的范畴之下, 即主要着眼于论证作品与世界的关系。模仿说的主要代表就是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其最为关键的论点, 就是认为“艺术的目的是模仿自然”。艾氏援用这一派中一个十分经典的隐喻———镜子, 来概括古典主义批评这种模仿和“真实”反映有限的客观世界的特点。与之相对的则是表现说, 其主要代表正是浪漫主义的文艺理论。相应的隐喻是灯———它表明艺术转变成为艺术家内心的光辉向外部世界的投射。这是西方文艺理论史两千余年的传统中, 首次将关注的重点移向艺术家自身。尽管被划归浪漫主义一派的理论家们在主要理论方面往往有所出入, 甚至彼此冲突, 但是他们的基本观点即在认为艺术是作家内心的反映这点上是一致的。这正是艾布拉姆斯在划分作家是属于浪漫主义还是其它理论的支持者时所依据的主要标准。

在艾布拉姆斯的阐述中,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被确定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两人———被反复引述和提及的英国理论家还包括了雪莱、哈兹里特等人。此二人的理论可谓代表了浪漫主义文艺理论, 亦即表现说的典型范式, 即主张诗歌 (不论是总体概念上的“诗”还是具体的某一诗作) 应是艺术家心灵的反映或表现。华兹华斯的理论, 核心在于主张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表现或流露, 并与“科学”相对立。同时他认为, 诗源于原始的情感流露, 其语言也应自然体现作者的情感, 并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共鸣式的感染。与其同时代的柯尔律治除了对他的理论有进一步的阐发或者反拨之外, 最让我受启发的, 在于柯氏创立了与机械主义的文学创造论相对立的有机说, 并且以植物生长的比喻对此理论作了形象且让人信服的阐释。在柯勒律治看来, 植物吸收外界养料转变为自身一部分的生长过程, 正如艺术家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吸收各种情感的、现实的养分, 逐步将其“同化”为自身心灵的一部分, 最终又将其经过艺术创造呈现给世界的整个过程。另外, 柯勒律治论述主观和客观, 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究竟是呈现自己情感还是“如上帝一样”隐藏在诗句背后创作诗歌的世界方面, 也有着巨大的贡献。这些理论在随后为众多批评家或是理论家们反复引用和论述, 因而使得两人在世界上成为了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让我不无遗憾的是, 尽管本书的副标题为“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但书中对于德国浪漫主义的介绍并不系统, 尤其是对于其代表人物如施莱格尔兄弟、哥德、席勒等人的理论没有成体系的阐述。缺少对占据整个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半壁江山的德国浪漫主义的系统介绍, 对于准确理解和认识浪漫主义的历史, 不能说没有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关于浪漫主义理论的源头

浪漫主义文艺理论与古典主义 (尤其是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 在对待艺术的基本观点上如此对立, 乃至引起了文艺史上著名的“古今之争”。但是引人注目而且耐人寻味的是, 二者都能在古代文论家那里找到相类似的源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这两种相左的理论最终有着同样的渊源, 即都是源自柏拉图的理念说 (或理式说) 。只不过, 二者在对柏拉图的阐释中, 为了符合自身理论的要求而侧重于其理论的不同部分, 结果分道扬镳, 及至渐行渐远, 最终才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范式。

应该说, 相较而言, 古典主义文艺批评的范式是较为忠实于柏拉图原本的理论的。他们较为直接地承认艺术模仿的是现象界的自然, 是受一定可视法则支配的自然。另外, 尽管我们可以说浪漫主义也是源于柏拉图, 但实际上他们采用的是新柏拉图主义经过改造的理念说。新柏拉图主义者们认为, 艺术并非只能反映现象世界, 而是可以直接反映理念。因为经验表明, 没有任何一种人类艺术是一成不变地再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它们无不加入了作者自身的痕迹。这一忽略理念说中作为中间者的现象世界, 而直接将艺术与理念相联系的做法, 尚未脱离柏拉图理念说的框架, 却为浪漫主义文论的合理性提供了经典意义上的理论依据。这一创造性的改变也为其自身在日后发展成理念在艺术家心中通过创作得到表现和反映的理论作好了铺垫。

另一个被艾布拉姆斯反复论及的浪漫主义源头来自朗吉努斯的《论崇高》。朗吉努斯在他的这篇名作中, 对“崇高”的五种来源的第二种———热烈的、激越的情感的作用作了重点而详细的阐发。尤其是他把“狂喜 (Ecstasy) 状态”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 这也为新的批评方式和批评理论提供了视角。这一批评范式在被古典主义者们忽视了十几个世纪后, 终于被古典主义的反叛者们发现并且加以发扬光大。虽然朗吉努斯本人也许不是一个正式的表现说理论家, 但是他对创作情感这一属于艺术家自身的范畴的关注确实使得浪漫主义者们受益匪浅。

至于在浪漫主义诗歌本身方面, 除了众所周知的莎士比亚外, 表现说的支持者们甚至直接将浪漫主义的传统上溯到了荷马身上。这不能不让我感到惊讶和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中, 荷马史诗作为西方文学传统中最早的作品, 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文艺理论即模仿说的直接来源, 长期被划归古典主义文学的范畴。但是在浪漫主义理论家们的眼中, 尽管荷马努力在史诗中隐去自己的形象, 他却通过其主人公阿基琉斯 (Achilles) 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和自身的典型性格———这正是表现说的一种具体体现。这从艾氏将《伊利亚特》和《埃涅阿斯记》所作的比较中可以见到。然而史诗本身并不能严格被归为“古典的”或是“浪漫的”一方。通观整部《镜与灯》, 也能看到诸如史诗、悲剧这样在西方文学传统上长期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样式, 在归属问题上始终在“力量的文学”和“知识的文学”、“理性语言”和“感性语言”这类带有二元对立色彩的范畴之间徘徊。实际上这些作品在模仿和表现的特点方面, 本身或许就兼而有之。问题的关键仍旧在于批评家们所关注的重点和其阐述所要达到的目的有所不同:持模仿说态度的理论家强调的是荷马史诗中对历史和自然的反映, 而表现说的支持者们则突出了荷马对超自然的神的呈现, 以及作者自身借助人物表达自身情感的方面。这种差异其实反而印证了艾布拉姆斯的一个观点, 即批评家或理论家都是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或者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 来阐发诗歌等文学作品, 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这一现象不仅仅在浪漫主义者中广泛存在, 实际上在其之前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为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合理性作了另一个注脚。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在源头上的相似性, 其实也是使一部分浪漫主义理论家在自己的体系或者范式中兼有模仿说 (或是实用说) 及表现说成分的原因。在这方面, 雪莱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一方面, 他以柏拉图式的观点, 认为艺术应该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反映, 并且强调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但是另一方面, 他又从心理学的角度, 坚持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这一表现说的理论。这是因为雪莱持有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 即认为理念不仅存在于“物质世界的面纱之后”, 而且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这就为他在思想上接近表现说的浪漫主义理论提供了可能。可见尽管承认表现说的基本观点, 并且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具有更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其《西风颂》就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典型代表) , 但是根据艾布拉姆斯的阐述可以见到, 雪莱不能算是严格的浪漫主义理论家。

由此亦能看出, 自浪漫主义起, 西方许多文艺理论家的观点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主观性。即便是被归入同一派别的理论家或批评家, 其观点也往往并不决然一致, 有时甚至彼此相左。这在重视经验主义传统的英美文艺界更是如此。不过更为关键的并不在于浪漫主义理论家们各自的理论之间存在多少差异, 而是在于通过论证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理论渊源上的相近性, 以及不少理论家的理论中兼有二者的观点, 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推断:两种范式并非处于彼此绝对不相容的二元对立状态。事实上, 古典与浪漫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这种特性也会加剧整个大的浪漫主义理论范式固有的不稳定性, 而浪漫主义范式的也基本只是存在于各理论家自己的体系中, 从未有过确切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不断的碰撞、融汇、反思与质疑中, 浪漫主义作为文坛主流范式的地位也日益受到冲击, 并最终为新的、更具现代色彩的批评范式所取代。至于古典与浪漫在何种程度上彼此相容和影响, 正如对雪莱的介绍一样, 艾布拉姆斯也只是以较为零散的方式加以阐述。事实上这也是个极为浩大的工程, 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论证清晰。

篇4: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金色笔记》;多丽丝·莱辛;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31-03

《金色笔记》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长记录,全书由小说自由女性、黑色笔记、红色笔记、黄色笔记、蓝色笔记以及金色笔记构成。黑色笔记代表着安娜的作家生活,红色笔记代表安娜的政治生活,黄色笔记代表安娜的爱情生活,蓝色笔记代表安娜的精神生活。而金色笔记,则是一份生活的总结。它的多彩反映着主人公在这个混乱无序的世界里迷乱失重的灵魂。作品发表后一些批评家的评论使莱辛大失所望,于是在1971年再版的《金色笔记》中莱辛增加了前言的内容。在这篇前言中,莱辛不仅就作品本身的争论做出了说明,而且就文学创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一步进行了很好的阐释和表达。

一、文学与真实

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对多丽丝·莱辛的文学创作观影响深远。她非常欣赏现实主义传统文学中蕴含的时代思想潮流、强烈的作家道德责任意识以及对于人的爱与关怀。她认为,19世纪小说是文学的最高峰,托尔斯泰、斯丹达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屠格涅夫、契诃夫,这些作家的作品,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的作品。“阅读《红与黑》和《红与白》,你能了解法国,似乎你自己就生活在那里。阅读《安娜·卡列尼娜》,你能了解俄國”。文学作品有如此的社会功用,就要求作品立足于现实生活,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反映客观存在,表现作者真切的现实感受。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艺术永远是现实的,能动的。历来都是这样,更重要的是非这样不可。”别林斯基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可见伟大的作品始终不离开客观现实生活这个轴心,通过对客观现实的观察和分析,再现特定历史时代的生活情境,表现现实社会中的人情世态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物的命运。而莱辛在《金色笔记》中同样体现了这一观点。

《自由女性》莱辛主要讲述了安娜和莫莉一家的经历。关于莫莉的儿子汤姆未来的生活,汤姆的父亲查理(代表富裕的资产阶级)认为应该继承他的事业,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莫莉和安娜(曾是共产党员)则不希望汤姆成为重经济利益而没有道德责任感的商人。一个家庭普通的小事例,关于孩子汤姆未来职业的争论,却向我们影射出当时关于理想与现实、道德与金钱的矛盾。

《黑色笔记》中安娜回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非洲的生活。通过几个年轻人对于生活玩世不恭的态度,传达出战争带给各个阶层、普通大众的消极影响。政治投机分子维利的自私,贵族阶层代表保罗对战争的嘲讽,中产阶级代表杰米对战争的恐惧,工人阶级泰勒的善良和牺牲,真实地再现了战争阴影下人们的真实生活。两次世界大战对现代欧洲人造成的沉痛精神挫伤,人们对于理性主义、人性善的固有观念开始动摇,信仰、道德和伦理的价值意义也遭到怀疑。同时也涉及到了白人和黑人的生活地位和白人孩子与混血私生子的不同命运的无奈。

《红色笔记》主要讲述了安娜和莫莉加入英国共产党到斯大林去世期间,党组织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斯大林主义“清洗”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辜的卢森堡夫妇与迈克尔的朋友以间谍罪名被处死,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彼此的信任,人们开始对信仰产生怀疑。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人的观念、内心感受也与前人不同。虽然我们与前人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看到的是同一星群,但是,内心的感触与思索,已不再同于前人了。

除了真实再现历史现状,莱辛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同样栩栩如生。大幅度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将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展露无遗。安娜的形象跃然纸上,挥之不去。

在莱辛的自传中,我们知道《黑色笔记》中马雪比旅馆的部分来源于三个来自剑桥的英国空军士兵“二战”期间在南部非洲进行飞行员训练时和莱辛他们相处的日子。而苏格大娘的原型是现实生活中莱辛的心理医生。小说中安娜与莫莉的谈话来自于现实生活中莱辛和朋友珍妮的谈话。《金色笔记》中索尔的原型是美国作家克兰西·西格尔,他是美国的托洛茨基派,莱辛赞同他的观点和对妇女的理解。在情感上,索尔有西格尔的影子。

在莱辛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反映现实是她进行创作时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她以斯丹达尔、托尔斯泰为榜样,写出了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伟大的作品。她的《金色笔记》反映的不只是某个国家、某个名族的现状,而是20世纪50年代整个世界的精神风貌。涉及到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等,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二、形式也是内容

《金色笔记》是由自由女性、黑、红、黄、蓝四本笔记和金色笔记构成。从目录看,均以“自由女性”开始,四本笔记的内容穿插其中。其结构可梳理为:自由女性Ⅰ—黑—红—黄—蓝;自由女性Ⅱ—黑—红—黄—蓝;自由女性Ⅲ—黑—红—黄—蓝;自由女性Ⅳ—黑—红—黄—蓝;金色笔记;自由女性Ⅴ。

从叙述时间看,自由女性开始叙述于在1957年,《黑色笔记》开始于1951年,结束于1957年;《黄色笔记》没有明确的时间;《蓝色笔记》的起始日期是1950年,直到1956年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内置《金色笔记》中安娜的情人索尔为她小说写的第一句正是《自由女性》的第一句:“两个女人单独地呆在伦敦的一套公寓里。”所以我们说,四本笔记内容的创作早于《自由女性》。

在“自由女性”Ⅳ中,黑色笔记的记录时间是1955-1957年,主要内容是简报,有关于非洲各地的暴力、死亡、骚乱、仇恨;红色笔记是有关于欧洲、苏联、中国和美国的事件,时间是1956-1957年;黄色笔记部分写着继续,内容是19则短篇故事,结尾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我的写作又回到拙劣的模仿中,那么该是搁笔的时候了。”蓝色笔记继续,但无日期,之后的叙述中,安娜在日记中的某些地方作了星号。这部分内容的末段,“我将把那四本笔记收藏起来。我将开始用一本新的笔记,在一个笔记里记下一个完整的自己。”至此自由女性Ⅳ结束,紧接着金色笔记叙述的开始。从最开始的时间井然有序到后来的无确切日期,可见笔记时间的变化与安娜的个人意识活动密切相关,反映着安娜意识焦急奔溃的情形。最后到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从叙述结构看,小说的结尾又回到了小说的开始,构成了一个循环结构。It seems to me that the main point is that Anna has separated herself off into compartments,the four notebooks,and she comes together into a wholeness in the Golden Notebook.That is the major of the thing—the dangers of compartmentalizing.由此可见,莱辛用四本笔记来记录主人公安娜的分裂状态,而《金色笔记》则是安娜分裂状态的回归与整合。

阅读《金色笔记》,小说本身的结构与安娜的自我意识之间是有关联的,与安娜人格的自我分裂状态遥相呼应。安娜通过对《第三者的影子》中爱拉行为的评判和分析,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爱拉,发现爱拉不再是她作品中的样子,她从原来的人物中分离出来,她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生命。从内置《金色笔记》部分,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安娜与索尔尽情欢爱,渴望肉体享受的安娜会顺从索尔的粗暴;渴望真实爱情的安娜会备受索尔的伤害;渴望恢复理性的安娜会提醒自己保持独立。最终两人和谐相处,“我感觉与他很亲近,仿佛他就是我的弟弟。……我们永远会血肉相连,心心相印。”理性的安娜认清楚自由女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与自我的分离,多重人格意识的变化,只有将两性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才具有创造力。到这里,安娜的意识得以整合。

三、语言的张力

萊辛作品的语言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就《金色笔记》而论,语言的基调是简洁、平实的。没有抒情性和故事性,没有激情和高潮,非常平静。所以有读者很失望,认为莱辛的语言是“一种干巴巴的灌木丛”,枯燥无味,无序可寻,没有可读性。然而这只是一种很肤浅的阅读和了解,莱辛的语言背后有更大意义和价值。

《自由女性Ⅴ》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她对自己说:真不明白为什么我扔觉得这一点如此难受,即:文字有缺陷,就它的本质来说,它不够准确。要是我认为文字能够表达真理,我就不会记这些不让任何人看。”内置《金色笔记》中也写到“文字。文字。我操作文字,希望某些组合,即使是难得一遇的组合,能表达我想说的话。……事实是,真正的经历是无法描述的。我无奈地想,一系列星号,像一部老式的小说,或许更管用。或者用某种符号,也许一个圆圈,或是一个方块。无论什么都可以,但文字不行。”诸如此类的语言在作品中还有很多,它向我们传达的是文字无法表现真实,无法表现真理,它只是事后的观察、审视、经验和分析。

细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反讽、梦境与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的应用。莱辛的语言并非是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的。在“黑色笔记”中有一篇《香蕉林的血迹》,叙述的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仇恨,其中有一段看着很美的文字:“香蕉林上的月亮一片猩红,它匆匆地歌唱者,尖叫着,哭泣着,呻吟着。……受月光映衬的香蕉叶一片片掉落。”这里的叙述很像浪漫派的写作风格。与莱辛一贯的文风相异,而且这段文字与通篇记录的文字相比,它是浅色的,很独特,莱辛自然不会犯这样简单的错误,前后不一,特意而为之的意义在于,讽刺浪漫派的矫揉造作,文字看似很华丽,实则没有真情实感。另外有三篇是对《战争边缘》的评论,仔细看,三篇评论都时隔两年,其中两篇都发表于“苏维埃文学”,另一篇发表于“苏维埃时报”,其内容却相互矛盾,实为可笑。莱辛在这里讽刺那些为政治服务,不根据文学自身价值来判断的批评家。

梦境与象征在《金色笔记》中也是随处可见。莱辛曾认为梦“是灵魂的镜子和宣泄的渠道。我对梦可以体现象征和世界多样性的方式着迷……梦是除了我的园艺和养猫之外的第三大爱好”。

《蓝色笔记》中,描述了一个很荒诞不羁的的梦境:一个男人被蒙上眼睛背靠墙站着,他的对面是6个持枪的士兵,听候指挥官的命令,随时待命,准备对他进行射击。然而,这时外面街上传来阵阵呐喊声和战斗声,同时也传来了“我们胜利了”的欢呼声,这时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指挥官去给那位男子松绑,自己站到墙角的位置,并由那位男子下令,自己最终倒下。多么的荒谬,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恐怖,战争、死亡、暴力的阴影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生又何曾有意义。这里影射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内置《金色笔记》中推石上山的故事,莱辛通过安娜的种种经历告诉我们:在漫长纷争的历史进程中,个体的人就是一个推石者,需要与现实达成妥协,安分守己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

“一位表述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她以怀疑的态度,火样的激情,梦的想象力,审察了一个分裂的文明。”这是莱辛2007年凭借《金色笔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颁奖词。《金色笔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作品,它使莱莘在世界文坛声名鹊起。这部小说中,莱莘真实地再现了50世纪整个世界的思想潮流,从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进行描述,并运用了反讽、梦境、象征等表现手法,语言看似浅显易懂,却在复杂的结构背后隐藏着耐人寻味的主题思想。由此构成她关于文学与众不同的创作观点。

参考文献:

〔1〕蒋花.多丽丝莱辛研究在中国[J].比较文学,2008,(3).

〔2〕王丽丽.寓言与符号:莱辛对人类后现代状况的诠释[J].当代外国文学,2008,(1).

〔3〕陈才宇.《金色笔记》阅读提示与背景材料[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胡勤.审视分裂的文明—多丽丝莱辛小说艺术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5:作品《昆虫记》的读书笔记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法布尔写的一本著作——《昆虫记》。这本书里面写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小昆虫,法布尔把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都描写得生机勃勃、活灵活现,这本书让我十分着迷,让我受益匪浅。

法布尔是法国一位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因为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热爱昆虫。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就很困苦,但他依然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研究着昆虫。法布尔没有向任何的困难与艰辛低头,不断获得新成果。有一次,他在夜晚研究昆虫,研究着研究着,他感觉身边越来越亮,原来已经到了早上了。还有一次他也在研究昆虫,他爬在地上,许多人都围过来看,可他仍不知晓。一天傍晚,爸爸和妈妈干完活,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心急如焚,在田野里到处找,却怎么也找不到,原来他正在痴迷地观察着“纺织娘”。还有一次爸爸叫他去放鸭子,他却把鸭子放在一旁,自己在水边观察美妙的水底世界,当他正津津有味观察时,有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身边飞过,他便去追小甲虫,他把这个小宝贝仔细地呵护着,他还捡了许多的小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他回到家时,却遭到了父母的责骂,可这并没有阻 止 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法布尔是第一位研究昆虫的人,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用在了研究昆虫上了,真实的写下了许多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如:凌晨蝉是怎么脱壳的;屎壳螂是如何滚动粪球;蚂蚁又是如何去吃蚜虫的分泌物的……就是他这种执着,写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昆虫记》这本著作,很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这部书为我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我们人类迅速地走进了文明时代。想想法布尔,再想想我自己,他是那么地坚持不懈,那么地孜孜不倦,而我却连做几道题都烦,我真是惭愧。从此以后,我也要学习法布尔的那种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到处遨游。

篇6:优秀作品《谈美》的读书笔记

专业书籍就得专业对待。

面对事物的三种态度:实用、科学和美感。一为实用。(举例中他说到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义。P12)(对于持有这种想法的男人,我只能说这种男人除了是生小孩一类的意义之外,也很难寻出其他意义了)【没错,耿耿于怀】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很像p话)。真善美三者俱全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那可能不存在完全的人吧?)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怎么就不高尚了呢?)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哦)只有艺术作品是真正不朽的(没有什么是不朽的)

美要和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不及,容易回到现实世界;远了,使人难以欣赏。艺术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艺术是主观的,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经过的情感是通过反省的。

移情作用,移情不一定是美感经验,但美感经验常常含有移情作用。移情带有无意的模仿:(1)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返照(2)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不知不觉模仿物的形象。

(一)美感要素:(1)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有适当距离(2)观赏时这种意象时,要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

(二)美感与快感的区别: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态度不带意志不带占有欲。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美感与联想。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

快感不是美感,联想不是美感。考证和批评也不是欣赏。批评者分为:1导师地位的2法官地位的3舌人地位的4印象主义批评的。总结: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不是欣赏,但欣赏不能没有考据和批评。

(一)什么是美?他说的:康德-美感判断主观,却普遍,人心构造相同。黑格尔-美是个别事物上见出概括或理想。托尔斯泰-美的事物含有宗教和道德教训。他认为: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内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这个字真难打)(二)我与物的关系:(1)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2)心灵把混沌的事物综合成整体的倾向有一个限制,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的整体的可能性。(三)美与自然的关系:是美就不自然,是自然就不美。(他想说的就是一定会带有你的主观色彩,而你的主观感受的美就是已经经过你的艺术化了)

美是常态,丑是变态。(一)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二)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

欣赏中有创造,创造中有欣赏。艺术起源游戏说。

十、十一、十二

艺术活动心理过程:(一)使用想象(二)有情感(三)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

十三

技巧:(一)方法(二)媒介知识【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十四

天才是遗传、环境、个人努力和灵感。灵感的特征:(一)突如其来(二)不由自主(三)突如其去

十五

要严肃和豁达同时

客观而言,除去朱光潜的男权思想不谈,他的《谈美》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特别是后半部分,个人觉得还是颇有裨益。最大的优点是引用了许多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且古诗词等都引用的恰到好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我想达到的一种状态。

上一篇:江北区注重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下一篇:团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