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龙虾小学三年级作文

2024-04-28

钓龙虾小学三年级作文(精选5篇)

篇1:钓龙虾小学三年级作文

钓龙虾小学三年级作文

星期六早上,天气格外晴朗,我提议去钓龙虾,爸爸和妈妈满口答应了。

妈妈准备钓虾的饵料,我和爸爸负责制作虾竿。虾竿的.制作很简单,只要把一根长约1米的棉线系在长度约1.5米的竹竿一端就好了。

来到池塘边,爸爸把附有饵料的虾竿下到了合适的位置,然后把饵料上下左右在水里晃动了片刻,用来引诱龙虾。接下来,便是等虾上钩的时间。突然,我的虾钩棉线被拖动,我快速提竿,结果龙虾刚露出水面便迅速退回到水里。

爸爸见状笑了,他告诉我:“钓虾不能太心急,要等虾吃得忘记危险时再提竿。”我接受了爸爸的忠告,重新投入了“战斗”。不一会儿,又有虾上钩了,我屏住呼吸耐心地等待,当我用肉眼看到龙虾在尽情享受“美餐”时,迅速提竿。这次,一只大龙虾随着饵料一起被拖出了水面。我开心地跳了起来,爸爸妈妈也笑了。

(三年级:李嘉颖)

篇2:钓龙虾小学三年级作文

有一天下午,我和哥哥去河边钓龙虾。走到河边,我匆忙拨开芦苇,一眼就看见两只大龙虾。“哥哥,我看见两只大龙虾!”我欣喜若狂的喊道。不料,两只大龙虾已经被我吓跑了。我反悔极了,终于我又发现了目标,暗自告诫自己:一定不要着急。我屏住气,将钓竿向龙虾伸去,眼看就要靠近水面,冷不防从水草从中,窜出了一只青蛙,跃向钓竿抢食,我竿子一偏,青蛙扑了个空,“扑通”一声,落到水中,龙虾也随即溜之大吉了。

哥哥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说:“夏天天气热,龙虾不能在水中待太久,不一会儿要上来换气的。”

听了哥哥的话,我耐心地等候,不一会儿终于看到一只大龙虾从水底慢慢地浮了上来。我把鱼竿伸了过去,可它好像没有看见一样,连动都没动一下,看来龙虾也是老的刁。怎么办呢?有了。

我看见龙虾张开了大螯,我把钓饵往前一放,又往后一挪,他扑了个空,然后我再把钓饵往前一送。就是这样,我做了几次,大龙虾再也沉不住气了,猛地往前一冲,死死夹住蚯蚓不放。我见时机成熟,就把龙虾提出水面。啊!好大的一只深褐色的龙虾,简直就是龙虾王。我竖起竿子将大龙虾举到空中,得意极了。

夕阳西下,我们兄弟俩满载而归。看着水桶里的战利品。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篇3: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漫谈

一、读——指导读书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习作语言进行积累, 古语有云:“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只有积累了一定程度的“量”, 才能够得到“质”的提升。读是写作的基础, 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提高。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 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课文, 每读一篇都会有收获, 而且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 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段落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积累。语言积累光靠课内是不够的, 还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积累。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合适的课外书, 让他们饱览群书, 从中积累写作材料。课外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 定期检查。另外, 我们也可以利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会等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 逐步加深对语言极其应用的印象。

二、导——激发兴趣, 树立习作信心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他们在兴趣的促使下积极练笔, 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作文水平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那写作文的最好刺激也就是对写作材料感兴趣吧!”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透彻了解教材内容, 挖掘其中的趣味因素, 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导入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 故事式导入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常常会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进行写作前, 先讲一个小故事, 吸引学生注意, 学生会听得很认真。故事讲完后, 教师再让几个学生复述, 然后让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写下来, 这样学生就会很顺利地写完。批改时, 只要故事较完整, 错别字不多就判“优”等, 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 活动式导入

小学生生性好奇, 精力旺盛。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或者小游戏等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通过他们亲身的参与和设计, 学生都会有感而发, 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内容写下来, 就会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三) 情境式导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作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设置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想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 成语故事或开展活动的录像等, 引导学生听、看、说、议、想、写,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练——设计练笔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用好教材安排的小练笔外, 还应该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 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笔。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练习不失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渠道。

(一) 随文仿写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引导学生感受“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时, 先带着学生品读描写天空、小河和原野的语句, 感受文章的色彩美和语言美。之后, 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结构进行《家乡的秋天》的仿写。由于学生先前已经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欣赏和感悟, 所以, 稍作引导, 文思便喷涌而出:“家乡的田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金黄金黄, 饱满的豆荚笑得咧开了嘴。稻田里像是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漂亮极了。……”

(二) 随文续写

可以续写的文章往往是意犹未尽, 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像《三袋麦子》就可以进行续写。当然, 在要求学生续写的时候,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三袋麦子》一文给学生介绍了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 学完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第三年三个小动物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既发挥学生的想象, 也给学生创造了一次练笔的好机会。

四、评——注重讲评

提高习作水平作文讲评是指导和批改的延续。长期以来, 学生写作文, 老师改作文, 似乎是天经地义。但实际上, 作文的讲评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 也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动眼、动手、动脑、动口,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每次作文讲评, 教师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 选出有代表性的作文两三篇, 进行集体讲评。讲评时, 出示习作, 由教师或学生朗读一遍, 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情况, 然后教师针对文章实际, 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把握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文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以便今后更好地作文。集体讲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靠自己的智慧总结出所写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并提出修改意见。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特别是三年级的起步作文, 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关键在于教师持之以恒的善导、善诱。只有各个环节紧密配合, 我们才能留住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习作之路上顺利起步。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 《语文课程标准》, 湖北教育出版社

[2].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人民出版社

[3].杨九俊,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篇4:钓龙虾真有趣三年级日记

今天又是一个周末,我又去外婆家看望外婆外公。平时,我到外婆家一定会遇到小伙伴。我看小伙伴到正提着一只桶,还捏着三根自制的`钓竿说是去钓龙虾。不等我说,他就对我说:“要不要一起去钓龙虾?”我迫不及待地答应了。然后,我们来到一条水深不过半米,面积只有一个教室那么大的小湖旁边。这儿的水十分清,我看到水里有一些小鱼在游动,却没有看见一只龙虾。小伙伴说:“我们只要耐心寻找就一定会找到龙虾的。而且龙虾是水中的呆子。只要把饵放在水中,它就会爬过去咬饵。那时,你慢慢地拉线,它就会被你钓上来了。我想:钓龙虾原来这么简单,太有意思了。我们马上寻找起来。很快找到一处龙虾比较多的地方,就开始钓起了龙虾来了。我把饵拴在线上,放到了水中,慢慢地等待着。不一会儿,一只大龙虾闻着食饵的香味游过来了。它开始没有动那食饵,接着,它用钳钳住食饵,然后就往嘴里送。这时,我马上拉动钓竿。可惜那只大龙虾把钳一松,就溜之大吉了。我十分着急。小伙伴我说:“别急,要等它用嘴巴咬住食饵以后再拉,它就逃不掉了。我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只龙虾游了过来。我立刻屏住呼吸,不发出一点声音,免得惊动龙虾。那龙虾钳了钳食饵,就松开钳子,然后又钳了钳食饵又松开钳子。我心里着急,默默地请龙虾赶快咬食。过了好一会儿,那龙虾才咬住了食饵想吃。就在这一个时候,我立刻轻轻拉钓竿,然后用力一甩,那龙虾落在了岸上,立刻伸手捉住了它。

不一会儿,我们又钓了许多大龙虾。每一个人分到了几只龙虾。

篇5:又钓龙虾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

我到了山上的水池,水池里的水非常的浑,我看见了与青蛙、龙虾,大哥哥的同学才钓了两只龙虾,他们可比我们早到两小时。我吃了五袋零食,他们一共才钓了四只龙虾。

该俺上场了,爸爸准备了一根木棍,一条绳子,一段鸡肠,爸爸帮我组装起来。我一手拿木棍,另外一头扔到池子里去,开始钓龙虾了,过了一会儿,我把鸡肠提上来,一看,居然没钓着,我又把鸡肠扔在池里,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我看到线在动,太兴奋了,就使劲向上一拉,糟了,上钩的龙虾跑掉了,跑掉的那只龙虾长得奇形怪状,两只大钳子长得比身子还要大,颜色比身子还要红,就这样跑掉了,太可惜了。

上一篇:高中生物必修一目录下一篇:各式检讨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