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地道表达写作

2024-04-07

英语地道表达写作(精选6篇)

篇1:英语地道表达写作

英语写作—地道表达(例句均选自国外原版报刊)

(一)-----原因篇

英语写作—地道表达(例句均选自国外原版报刊)

(一)-----原因篇

(一)由于,出于,因为

1born of necessity/economic success

The countries face similar problems and challenges;their leaders shared a sense of regional solidarity born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big powers.这些国家面临相似的困难和挑战。由于这些国家领导人要与大国作斗争,有加强地区团结的共识。

Even the Chinese in Taiwan are showing surprise faith in the mainland’s economic prospect, though that faith is born partly of necessity.甚至台湾的人士对大陆的经济也抱有很大的信心,虽然这种信心部分是出于自身的需要。

2out of fear/interest/curiosity

Perhaps we should debate the merits of doing nothing, out of fear that a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civilization would pose a threat to our institution, indeed, to our lives.或许我们会争论不发展的优点,这出自害怕技术发达的文明会对我们的制度,甚至我们的生活造成威胁。

3as a result of

Our world is changing rapidly.As a result of a fluctuating economy, more and more women as well as men are entering the work force and attaining high-paying, satisfying careers.我们的世界飞速变化。由于经济形势波动,越来越多的妇女和男人一样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高薪和令人满意的工作。

4by virtue of

Success itself retained moral and social overtones, by virtue of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sum of human comfort and progress.由于成功对人类幸福和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成功本身包含着道德和社会的含义。

5on the grounds that/ on technical(medical)grounds/ on

grounds of

Once they passed their six-month trial period, they don’t have to work unless they want to.For many years hardly anyone has been fired on the grounds of gross inefficiency.一旦过了六个月的试用期,如果他们自己不想做事,他们就可以什么都不干。几乎没有人因为工作效率低而被开除。

We have, therefore, a shortage of teachers, due first to their attraction into more remunerative fields, and secondly to the inadequate status and emphasis given.因此,我们缺少教师,首先是因为他们被吸引到报酬更优厚的地方,另一个原因是教师地位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7owing to

Housing construction had 12% more invested in it in 1996, not so much owing to increased demand, as to fears of new policies regarding the limitation of building.建设商品房的投资在 1996 年增长了 12%,比起需求增长方面的原因,害怕新的政策会限制建房的因素更多些。

8thanks to

Today, many, many telephone users regard international calls as routine, and overseas service, thanks largely to underseas cables and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s, has undergone extraordinary improvement.今天,许许多多电话用户对国际长话已习以为常了,全球通讯服务的极大改善主要是由于海底电缆和通讯卫星。

篇2:英语地道表达写作

错误一:与have混用

我们都知道,“There be句型”表示“有……”这个意思。而除了这个句型之外,平时同学们还会经常用“have/has”来表达“有……”。因此,乌龙就出现了,常常会有人把there be错用成there have。这简直是中学里“师见打”的错误表达。例如,要表达“楼梯上有只猫”的时候。会有人把”There is a cat on the stairway.”错用成”There has a cat on the stairway.”

不说there have这种句型本身就不存在,实际上,there be和have在表示“有”的含义时,上下文的搭配也是不一样的。

“Have”表示拥有,主语往往是人

例如: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你有个足球吗?)

而且,比较正式的“拥有”,我们还可以用possess来替换have,常用来表示拥有财产:

He possesses a nice garden. (他有一座漂亮的花园。)

而“There be”表示存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地方)有……”,

例如:

There is a village on the river. (河边有个村子。)

所以在there be和have不混用的情况下,两者也不能直接互相替换,需要结合具体语境。

错误二:there be的冗余使用

在解析这种常见错误之前,先让同学们试着翻译一个句子:

“有些人认为年轻人应该遵循他们社会的传统。”(可以将你的翻译放在留言区哦)

此时,会不会有同学第一反应是写成:There ar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young people should follow traditions of their society?

如果这么写,那么已经掉到陷阱里去了。这里出现了一个使用“There be句型”时的常见错误,即句子中出现多个谓语——又是are,又是think。

稍微“机智”一点的同学会说:“老师,那我这里把后面的think改成thinking不就好了吗?”又或是有人在后面加一个定语从句,写成:“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think that young people should follow traditions of their society.”

乍一看,好像句子是没语法问题了,但是这里,无论是哪一种改法,都不能称之为地道的表达。

想一想,这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使用“there be句型”?因为“有”些人?你要强调的内容到底是“这么想的人是存在的”,还是他们认为的观点?答案很显然是后者。

所以,这里,最好的写法其实是直接“Some people think that young people should follow traditions of their society.”原句中的“有些人”,相当于“一些人”,直接用“some people”表述就可以,完全不需要用到“there be句型”。

怎么样?看完这两个例子,是不是觉得以前“there be”句型真的错用了很多次?中了招也没关系,纠正了之后,这个句型依然是作文中一个非常实用的表达。学会了的话赶紧找题目去练练笔吧!

雅思写作语法观点详解

雅思语法观点一:讲解深度合理化

语法不好的原因,归根结底,不是学英语的学生的智商有问题,大部分学员是因为没有听懂,或者被语法中的各种专有名词和复杂区别给打败了。各种“从句”“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等貌似高大上的名词,以及讲解中这个“做成分”,那个是“短语”,这个是“某词性”,听了就感觉自己被砸到了。上来老师就告诉你:你听好了,时态有多少个,从句有多复杂。是个学员基本上都被砸晕了,试问还有谁有信心学下去。

在语法教授过程中,星星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把握语法的深度,不是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倒给学生,生怕学生没有学到而来指责你。而是由老师分辨哪些是应该讲解的,要讲几个,用到哪一步,有些语法有没有必要都背熟,从句到底讲多深,是不是把所有特殊情况都讲到……

很多的语法是没有必要讲解那么详细的,因为说白了,就是基本用不到,或者就算教给学员很可能三五次考试也见不到,或者即使经常出现,基本不影响学员做题。如果是以上几种情况,那就选择不要讲,具体涉及的内容没有办法在这里一一讲解,可以在星星老师的课上多留心。

雅思语法观点二:讲解用语通俗化

讲解语法,一定要说“人话”。这个“人话”是指,要用让学生听懂的语言讲解,而不是用各种语法专有术语“迷惑”学生。有很多时候,过于学术的语言,学生是没有办法理解,而且容易被弄晕。举个例子,很多学生学到定语从句都会听到一句话:“……看先行词在不在从句中做成分”。

对于这句话,就要考虑到,有些语法不好的学员是否知道“先行词”,知不知道什么是“成分”,能不能分清哪些是“成分”,什么是“做成分”。如果我们这样讲解:“……主要看前面的名词,能否直接放入从句中(有时候会加一个介词-也就是状语)不改变整句话的意思”是不是稍微容易理解。

再比如,讲到名词,其实一般学生都知道是什么,但是如果这样讲:“名词可以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是某个(些)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如Beijing,China等。普通名词是一类人或东西或是一个抽象概念的名词,如:book,sadness等…”后面再讲个分类,基本上学生已经无心听下去。如果是高中课程,这样讲解是必要的,但是对于雅思等国外课程教学,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什么是名词?就是“人或物”,只要是有名字的就是名词。教授语法不是追求自己的用语高大上,而是力争让学生搞清楚。(这里需要指出,中学语法教学较为严谨,因此会使用学术性较强的语言,是可以理解并且合理的。)

郑州新东方雅思部伍星兴老师——(星星)作文写作寄语

写作和语法是相通的,最重要的是表达自然,脚踏实地,那如何把作文写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雅思写作观点一:首位为“切题”

很多学生初上考场,写不完作文是很常见的问题。当他们向星星老师诉苦,我都会反问,你看了几遍题?有没有列提纲?很多学生觉得写都写不完,看题目列提纲简直这就是浪费时间,我说绝对不是。

作为老师,每次看到一篇作文题目,我都会至少读三遍,第一遍看大概是哪方面的题目;第二遍找到具体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关键词;第三遍找到一些会影响立意的限定词。比如“在school里面是否应该开设艺术课”,和“在high school是否应该开设艺术课”的论证角度必然是不一样的。然后再列提纲,小作文先写什么,哪些数据分组写,哪些数据需要比较;大作文每一段写什么,是单边还是双边。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认为自己的偏好可以决定自己论文的立意,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题目,觉得应该怎么写,在列完提纲之后,反而会发现对立面更容易写,或者本来想写双边,最后发现单边更容易写。但是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发现写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再费时间思考,浪费的可不是一两分钟的问题。

花时间在审题和列提纲上,如果语言上没有太大问题,在写的过程就会行云流水,“欲罢不能”哦。而且如果因为审题不到位,造成跑题偏题,对文章的评分是毁灭性的,无论你的其他三项评分有多高,你的文章一般很难超过5.5分。

雅思写作观点二:词汇“环保化”

这里指的环保,不是指环保类文章,而是词汇需要自然、多样、无污染。很多学生很注重显摆自己刚背的,连自己都一知半解的词汇,甚至于重复使用。最后读出来,一点也显示不出来你的功底,反而是各种奇怪的组合。所以词汇的境界是搭配合理,而不是长、难、罕见。

过分使用不合适的大词,不但不会给你争得很好的分数,反而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如果这些词里面再夹杂一些词性不顾,只管意思的,那真是让阅卷考官跪了。

还有一些小盆友问我,到底口语词汇可不可以用,很多材料上都说不让用啊。我的回答是,雅思是一个学术性比较强的考试,其写作考察确实需要学术词汇的积累,口语词汇确实是不可以用在雅思写作中的。对于这一点,是没有捷径的。星星老师经常提醒学生:只靠背单词是绝对不能够学好写作的,因为你要展现给考官的是句子,但是不背单词也是万万不行的。

雅思写作观点三:去除“模板化”

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刚接触雅思,或者本身英语功底不是很深厚的学生都会很依赖模板,觉得终于找到了捷径。确实,如果你的目标分数只是5分以下,模板可以帮你拿到类似这样的分数。

但是如果你的目标分数是6或者更高,星星老师告诉你:对于模板,论纯熟程度,考官绝对胜过你。考官们每天要改的文章绝对比你背过的还多,那些被用烂了的模板,考官基本上每天看到上百遍,他已经恶心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了,不要妄想用你那长长的模板向考官“博取同情”。

更何况雅思评分标准中有一项额外的评分标准,就在你的答题纸上,清楚的写道“memorised”,意思就是已经告诉你,背诵的痕迹太多是会被扣分的。更何况模板之外的句子,你写得让考官费解得“惊为天人”,前后如此不一致。考官不是没有判断力,靠几个模板句来给分的。

写作观点四:语法 “说人话”

还有些学生语法功底很弱,基本都是简单句,我们觉得是问题。但是有些学生语法功底还不错,全部长难句伺候,而且还一个套一个。我说,亲爱的,长难句多,你写不晕,考官都读晕了。雅思是语言能力测试,雅思最主要的写作标准,语言最重要的是“自然”。因此长短句结合才是真理,换句话说:请你“说人话”。

另外,还有学员从句结构很清楚,但是各种单句中双动词,无动词,单三不写,冠词没有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好不容易从句写对了,一句话小词语法错误能有五六个,我说:童鞋,你白费心机了。回家先把普通话—哦,不,普通英语说好。在语法方面,往往打败你的,不是从句,不是非谓语动词,而是最基本的你都不屑于学习的小词语法。这也正是学生所忽视的,但是考官所重视的语法点。当你把小词语法保证了正确率,再提高你的复合句能力也不迟。

雅思写作观点五:“限时”真水平

限时这个要求,写作老师一般不会对初学者有此要求,但是如果是马上备战的同学,这个是必然的。

一来,是给自己制造考试时的紧张感(千万不要依赖考试的时候“激发潜能”这回事);二来,不限时的写作,是没有办法体现你的真实水平的,老师在批改的时候也没有办法掌握你的真实能力。此外,绝对不能查词典,初学的时候查分类词汇或者查词典都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对于马上要考试的考生,这个绝对要克制。

雅思写作观点六:不可忽视“改”

那很多学生就有疑问了,那我作文写得很烂,都扔给老师改么?我说,当然不是。练习写作,一定要学会“烫剩饭”。很多学生写完,感觉自己简直“不忍直视”,就赶紧扔给老师,文章被改得面目全非“爽”过之后,就把文章“存档了”。星星老师要问,你看了么?你改了么?你确实分析过里面的错误问题么?

雅思小作文如何从差距细节中找答案

Example 1:

The graph above show information of employment rates across 6 countries in 1995 and .

Summarize the information by choosing and describe the main idea, and make comparisons where appropriate.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这幅图两个明显的信息点,即对于这六个国家来说,1995年的雇佣率总是低于的雇佣率,女性的受雇佣率也总是低于男性的相应数据。接下来,还有什么信息点需要进行阐述呢?很明显,在本图中,除了年份和性别外,国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该如何描述国家间的对比关系呢?如果以国家的雇佣率高低来进行描述,会显得信息冗杂且重复。那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想,如果以一个国家内部的数据特点作为分类标准,看看国家内同年份男性和女性的雇佣率差距,不难发现Australia, Iceland 和 New Zealand同年份的男女雇佣率差距很明显,而在Switzerland, UK 和 USA 二者的差距就比较小。就此,这道题第三个重要的信息点就可以被归纳出来了。

Example 2:

The chart below shows information about changes in average house prices in five different cities between 1990 and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house prices in 1989.

Summarise the information by selecting and reporting the main features, and make comparisons where relevant. (剑桥雅思真题7 Test 3 Task 1)

对本题的信息描述并不难,我们可以对两个时间段的房价情况进行分别描述,也可以把两个时间段的信息进行混合,按照“始终在1989年平均房价之上”、“始终在1989年平均房价之下”和“一开始低于1989年的平均房价但之后高于1989年的均价”的标准进行分类描述。但无论哪种思路,在总结段我们都需要对图中信息做进一步的对比,那么柱子间的差距就又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信息了。通过比较差值不难发现,New York 和 London的平均房价在这里经历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而Madrid, Tokyo 和 Frankfurt 的平均房价则变动不大。

篇3:英语地道表达写作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中有一篇短小的课文,其中写到:“In England,each person speaks a different language.The English understand each other,but I don't understand them!Do they speak English?(在英国,人们各自说着一种不同的语言。英国人之间相互能听懂,可我却听不懂他们的话!他们说的是英语吗?)”这几句话说得很幽默,也说明一个外语学习者在课堂上无论学得多好,一到现实中,也难免会觉得好像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毕竟和我们从书本和课堂上所学的还是不一样,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才是活生生的英语,是最地道的英语。

我们先来看一组现实版的典型的口语句子。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是否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貌似容易的英语口语呢?

(1)你这人很有趣儿。

You have lots of fun.

(2)(这事)你可以做。/你可以继续做。

Go ahead.

(3)我会抽空的。

I will make time.

(4)我会想办法的。/让我考虑考虑。

I will fi gure out.

(5)我去检查一下/我去确认一下。

I will check it out.

(6)(这事)我去搞定它。

I will fi x it.

(7)你是老大。/听你的。

You are the boss.

(8)别逼我。

Don't push me.

(9)麻烦您方便时帮我一下。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when you have the chance?

(10)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玩那些“打打杀杀”的游戏没什么好处。

It's no good for modern children to play games of“destroy,destroy,destroy”.

2 日常交际中应尽量避免“中式英语”

“有一种方法,叫‘随意英语’。见到什么都学,遇到什么都记。随身带着‘小筐’,装满奇言佳句。无需什么教材,教材就在生活里。因其随意,绝无压力,日久天长,也能学到不少真东西。”

的确,对真正的语言学习者来说,最好的课堂就是现实生活,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获,学习并不拘泥于形式。

下面所举的典型事例和日常口语都来自于笔者在国外的一些亲身经历。其中,有些例子可以使我们明显地看到,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人讲英语有时和外国人的表达习惯并不一样。那么,如何克服“Chinglish”?如何避免与外国人沟通、交流时容易产生的误解和尴尬呢?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这些问题尤其需要注意。

(1)“谁是领队?”

“Who is your leader?”

“leader”这个词一般来说在国外需要慎用,因为在中国“leader”常用来表示“领袖,领导人”。在国外,当提到团队的“头儿、负责人”时,笔者常用“the head of our team”来表示。但有一回,在国外一个机场,突然发现一位忙着给大家办理机票的女士急匆匆地跑过来问一些中国学生:“Who is your leader?Who is your leader?”显然她是在找“领队”,这里的“leader”不可能是别的意思。

(2)(在飞机上)“我不想再吃什么了。”

“I'm fi ne,thanks.”/“Nothing,thanks.”

在飞机上,不想再吃东西的中国学生面对空姐推过来的餐车经常说“I don't need anything.”实际上,这种表达方式是不妥的,外国人常用的说法是“I'm fine,thanks.”或“Nothing,thanks.”如果想吃的话,则说“Yes,please.”

——“我想来瓶绿茶”。——“自己拿去。”

—“Could you give me a green tea?”—“Take it.”

在希腊街头,外国游客可以看到,饮料零售摊的主人非常信任来来往往的行人或顾客,不管对本国人还是外国人,要什么东西您自己拿,随便。那些饮料柜并排放在街面上,也不在摊主的视野范围之内,但顾客自取饮料之后,没有一个不付钱的。

(4)“你弄完了吗?”/“你用完了吗?”

“You are ready?”/“Finished?”/“Done?”

我们经常说“Have you fi nished…?”以此来表示“你弄完了……吗?完成了……吗?”但德国人讲英语最爱说“You are ready?”美国人则更简单地把这个意思表达为“Finished?”或“Done?”以此来表示“你弄好了吗?你得了吗?”口语中很少听他们用“Have you fi nished…?”这个说法。

(5)“好大一片树林!”

“What a large wood!”

和老外一起爬山时,一路享受着花草树木带给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很快就来到了山顶。此时,主人指着山下大片的郁郁葱葱的树林,兴奋地说:“What a large wood!A picture here?”此时,站在空旷的山顶上俯瞰下面,只见大片的森林和无数座别墅式的五彩缤纷的建筑连成一片,融为一体,好不壮观!既欣赏了美景,又学到了语言,爬山也成了一举两得。

(6)“我也是。”

“Same for me.”/“Same here.”

不管对什么事情,当和别人有同样的感受时,中国人爱说“Me too.”其实,这个说法在国外用得并不多,至少美国人很少说“Me too.”他们习惯于说“Same for me./Same here.”当有人说“I don't...”,而别人也有同感时,按照美国人的习惯,要说“Me either.”

(7)“你能帮我一下吗?”

“Can you do me a favor?”/“Can you give me a hand?”

在国外的现实生活中,笔者发现“Can you help me?”这个说法用得很少,虽然我们在教科书中经常遇到。实际上,人们用得比较多的是“Can you do me a favor?”或“Can you give me a hand?”另外,在别人提出某种请求或寻求帮助时,美国人习惯于回答“Absolutely.”或“Sure.”

(8)“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Make sense?”

当向别人讲完或解释了一件事情时,我们Chinese learners习惯于说“Do you understand?”美国人则习惯于说“Make sense?”这两个表达方式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从中我们会发现“Make sense?”这句话是从自身找原因,看别人对所描述的事物有点迷惑,有点不明白,说话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我没有表达清楚呢?而不会直接认为对方的理解力有问题。笔者认为,这一点最值得中国的外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注意。

另外,当听话者觉得“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可以说“I see.”或“I got it.”有时,当一个人能独立完成某项工作时,也可以说“I got it.”

(9)“不要再说了。”/“不要再罗嗦了。”

“No discussion.”

笔者在国外亲眼看见这样一个事实:一位中国导游执意要把BBQ用的一把大遮阳伞挪到团队“领导”的桌旁,没想到遭到了一位老外的拒绝——他先是起身演示了一下自己的餐桌不能没有这把阳伞,否则全桌的人都会暴晒在阳光之下,谁也躲不开,随后索性直接了当冲导游说了句:“You cannot do it.No discussion.”

(10)“内视,内守”

“Think inside.”

在出访活动当中,笔者有一回和老外很自然地聊起了东西方不同的信仰问题。老外在谈到其“基督教”信仰时也顺便提到了“meditation”这个词,当解释“meditation”的含义时,他们很自然地用到了“think inside”这个说法。笔者立马知道他指的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静功”或“打坐”。对东方人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修炼方式,不是也很强调“观心”、“内视”或“内守”吗?在一些功夫术语当中,不是也有“意守下丹田”这个说法吗?

3 一些值得注意的特殊表达习惯

对语言学习来说,学习者多模仿和使用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们日常口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无疑是很重要的,这可以使自己的口语变得更加地道、纯正。请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1)美国人说“Hello”很少,他们经常用“Hi”来代替“Hello”。与很多人见面打招呼时会说“How are you guys doing?”这里,“guys”的含义等于“everyone”。

(2)美国人对于“time”的表达方式根本不像中国人学得这么复杂,有时还用“past、to”这些介词。他们就直接用“小时+分钟”,很简练。比如“七点半”,他们就简单地表达为“seven thirty”,其它以此类推。

(3)当听见朋友忍不住打喷嚏时,讲英语的外国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说“Bless you!Bless you!(保佑你!祝福你!)”这个小小的细节让人感觉很温馨。国人要么说“谁想你了?”要么赶紧捂上嘴,好像自己会得传染病一样。

(4)跟美国人说一件事情或叙述一个道理,他完全理解了说话人要表达的内容时,会说"I got you."

(5)当别人说“Thank you”的时候,美国人也经常直接用“Sure”来回答。

(6)美国人讲英语很少用“can't”这个缩略形式,他们几乎都用“can not”。有一次笔者用了“I can't...”,朋友还一个劲追问刚才所说的到底是“can”还是“can't”。这个现象值得语言学习者注意。

(7)美国人经常用“buck”来代替“dollar”,如:“Don't worry about it!I'll buy one for you.It's only 2 bucks.”但“buck”是口语,“dollar”是正式用语。

(8)作为一种习惯,美国人经常把“Sorry”、“Thank you”挂在嘴边,这些日常用语几乎是每天都少不了的。当听到别人说“Sorry”时,我们中国人习惯于说“It doesn't matter.”但美国人不这样用,他们习惯于说:“It's OK./You are fi ne./That's fi ne.”

(9)跟朋友告别或分别时,外国人一般都习惯于说“Take care.”或“Drive safely.”这一点跟我们的习惯有点类似,学外语的人记住这些表达方式即可。

4 结语

“英语是种乐,乐在苦中求。书当读不厌,精通无尽头。”就拿英语口语来说,要想真正掌握它,不也得多下苦功,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去学习吗?学习者必须要多注意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怎么使用的,处处用心才会迅速提高。

对真正的英语爱好者来说,出国参访或参加某些特殊的语言实践活动,不是纯粹的旅游或娱乐,这些都是极好的学习语言的机会,也是极好的“学以致用”的平台。平时从教科书当中学了不少,有些人还为英语学习付出了许多大好年华,可真正能拿出来用的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拿到了四、六级证书的人可以准确无误地、自由自在地用外语表达思想,进行文化交流呢?从书本到现实,毕竟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在和外国友人的实际交流和交往当中,有心人会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积累心得,善于从多方面调整、改进自己。在口语表达方面,他们会敏感地注意到自己和“native speaker”的差异。对语言学习来说,恐怕也只有这样,对语言经常保持一种“敏感”,保持一种不断学习的精神,一个人在口语方面才会有新的进步与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才会不断地有所改进。倘若对“native speaker”的许多地道的表达方式只是一听而过,置若罔闻,那无异于“身在宝山不识宝”,又何谈在个人表达和交际能力方面有快速的长进呢?

入乡随俗,身临其境学语言;异国风情,世界终需自己看。语言是不能脱离环境、脱离现实生活的。其实,无论外语教师还是英语爱好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不断地打开眼界,多多地向外看,从现实生活这本大书中去学习和吸收最精彩、最地道的东西,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果真如此,相信一个人的外语表达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地道,越来越成功。

摘要:语言是不能脱离环境和现实生活的。英语口语不单纯是词汇和各种语法规则的简单组合,在很大程度上,它是英语母语国家人们的一种习惯性表达方式。外语学习者要想使自己真正具备口语交际能力,与外国人沟通、交流时不出现误解和尴尬,就应该多从现实生活中去学习和吸收最精彩、最地道的口语,以此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习惯表达方式,中西差异

参考文献

[1]浩瀚.超越口语英语900句[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篇4:教你用最简表达说地道英语

化繁为简:介词

介词虽小,但不能小看。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介词就足以代替那些繁冗的表达。

【台词重现1】博物馆工作人员Soo Lin边向访客演示茶道边说:The deposit left on the clay creates this beautiful patina (旧东西或古物上年深日久产生的光泽) over time.

【精彩解读】这里的over time其实就是after a long time的意思,但是over这个介词用得非常好,因为它达到了“化繁为简”的效果。而且,over有一种跨度感,强调了这样一种光泽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要经过时间的洗礼。

肯否转换:句式

【台词重现2】博物馆竟允许Soo Lin用有400年历史的文物来泡茶,Soo Lin的同事感到十分好奇。Soo Lin给出的回答是:Some things aren't supposed to sit behind glass.

【精彩解读】此处的behind是中英文表达差别的经典例证。如果让大家把“在玻璃护罩里”译为英文,估计多半都会翻译成inside the glass cover,有些人可能还一时想不起cover这个词。若你也做了以上尝试,此时一定会惊叹原文sit behind glass的妙不可言。中国人观物注重整体,英国人注重实质,我们看到的是“玻璃护罩”,而他们看到的是“玻璃”。因此,此处英语所用的表达更加简练地道。

主宾换位:语态

【台词重现3】当Sebastian向Sherlock介绍发生在一个办公室里的凶杀案时,Sherlock问道:How many ways into that office?

【精彩解读】后置介词短语直接修饰名词,这种用法并不少见,但是因其简单,我们的英语教材涉及不多。老师们也往往会花更多时间让大家练习用定语从句而不是介词短语修饰名词。因此,每当我们需要修饰名词时,首先想到的是形容词,再就是定语从句了。找不到形容词,我们就会诉诸万能的定语从句,于是同样一句话,我们会说:How many ways could one get into that office? 这句话与“How many ways into that office”相比,顿时就相形见绌。可见,英语中并不是句式越复杂就越好。

中英文表达的另一大差别就是句型,本文中我们只讨论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的差异。

【台词重现1】Soo Lin向Sherlock和Watson叙述自己的悲惨经历时叹息道:A small community like ours ... they are never very far away.

【精彩解读】They are never very far away是否定句式,其字面意思为“他们从来都不是很远”,实际上表达的就是“如影随形”的意思,非常巧妙。假如让我们将“如影随形”译为英文,大部分人想到的肯定是like shadows,而不会将其转换成否定表达,用never very far away这样简单的方式表达出精彩的效果。在上面的台词中,使用否定句更能传达出Soo Lin因走不出“他们”的魔爪悲伤又无奈的心情。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觉得自己词汇量太少,不妨试试这种“化是为否”的方法。比如,你想要表达两人的关系“亲密无间”,但却不知道intimate这个单词,此时就可以试试否定句。你可以说they cannot be closer或者nobody can come between them。这两句话虽然用词简单,却不失精彩。

【台词重现2】Sarah跟着Watson和Sherlock回到他们的家中,Sarah见Sherlock开始工作,想要先离开,于是跟Watson有了以下对话。

Sarah: I think I should leave you to it.

Watson: Please stay if you'd like.

【精彩解读】Sarah的话从字面上可翻译为“我觉得我应该离开,好让你们做事”,但实际上表达的是“我还是不打扰你们了”,英语中用了肯定的方式来表达这个含义,显得十分委婉而有礼貌。类似的例子还有leave sb. alone,这个词组字面意为“让某人自己待着”,但放在上下文中我们常会将其译为“别管某人”。例如:She's always like that. Just leave her alone.

使用被动语态,可以达到“主宾换位”的效果。虽然被动语态在中英文中都有,但是英文中用得更为频繁。恰当地使用被动语态可以让你的英语更加地道。

【台词重现1】Sherlock破解了Watson的密码,用了他的电脑,为此Watson很生气,控诉道:It's password protected.

【精彩解读】It's password protected相当于It's protected by password。被动语态的使用使原句比I've set a password for it要地道很多。西方思维强调主客体之分,在这里,Watson想强调的是“电脑有密码”,至于到底是谁设定的并不重要,因此适合用被动语态。

nlc202309011802

【台词重现2】Sebastian向Sherlock介绍事发办公室的历史:The room's been left here like a sort of memorial.

【精彩解读】原句使用了被动语态,比we kept his room like a sort of memorial地道得多。因为Sebastian的叙述核心是the room,尽管the room没有生命,但此时它被视为一个个体,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

关于此类被动语态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当你尝试叙述一件事情或者描述一件物品的时候,牢记谁是主体,谁是叙述核心,把它作为主语组织句子结构,这样你说出的英语一定就会地道很多。

除了被动语态,还可以通过变换动词的方式来达到主宾换位的目的。

【台词重现】Sherlock在Vancoo的秘书那儿获得线索后,思索他在何处下车时自言自语:Where did the taxi drop you?

【精彩解读】若从中文译成英文,我们可能会这样翻译:Where did you get out of the taxi? 但是原句使用了drop一词。Drop在这里作动词,有“将……送到并放下”的含义,后面接人,巧妙地保持语态不变而让常规意义上的主语you和宾语taxi互换了位置,显得十分地道。Drop的这一含义的应用相当常见,如:He dropped me outside the hotel. (他让我在旅店外下了车。)

有些词你小学时就学过了,但并没有掌握其地道的用法。实际上,这些词用得好了比复杂词还要出彩。请看下面几例。

【台词重现1】影片开头,Soo Lin与同事谈论如何“养壶”,她认为:Sometimes you have to look hard at something.

【精彩解读】这句话翻译成中文为:有些时候你必须仔细观察一些事情。如果这是一道汉译英题目,那么有些同学可能看到“观察”就慌了,还有些同学会因为自己记得observe而洋洋得意,但其实运用最简单的单词就能表述这层含义。原句中就使用了look hard at来表达“仔细观察”的意思。最基本的表示“看”的词有三个,即look、watch和see,其他诸如view和observe这些稍难的词完全可以用前三者来替代。例如,we have viewed the video中的view就可以用watch代替。

【台词重现2】Sebastian托Sherlock破案,两人初次见面时,Sherlock说道:So you're doing well.

【精彩解读】这句话可以译为:看来你过得挺滋润啊。大家可能不曾注意到,“过得好”的英文就是这么简单——be doing well。注意,要用动词do,而不是live。Do well是个万能的词组——“考试考得好”叫do well in the exam,“职务做得好”叫do well in the position,“数学学得好”叫do well at maths,“游泳游得好”叫do well at swimming……

【台词重现3】从Sebastian办公室出来,John问Sherlock如何推断出Sebastian一个月内出差两次,Sherlock说:New Breitling. Only came out this February.

【精彩解读】这句话译成中文为:新款百年灵。只有今年2月才上市。如果从中文翻译为英文,有些同学可能会把“上市”译为available on the market,并为自己会用available感到自豪,如今看到come out,是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还有这么简洁的说法!Come out的含义十分丰富——考试结果可以come out,真相可以come out,太阳可以come out,你可以come out against a proposal (明确表示反对一个提议),你也可以come out on strike (罢工)。

一词多用:熟词

【台词重现4】当Sherlock发现第二个遇害者是被反锁在门内杀害的时候,他说道:His door was locked from the inside.

【精彩解读】乍看这个句子很简单,但是要让你来翻译“反锁”,你会怎么说呢?难道是reversely locked?别开玩笑啦!你这么说,英国人可听不懂!其实再好好想想,“反锁”不就是“在里面锁上”嘛!所以,有些时候不要拘泥于文本,而应还原场景:如果你能在脑海中想象出“门被反锁”的场景,那么你就很容易想到locked from the inside。

想把英语说地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观察、总结以及长期的积累。在看英美剧学英语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不要忽视那些简单的词汇,而要细细体味,感受用简单词汇表达地道英语的乐趣,并加以借鉴使用。相信长此以往,你的英语一定会说得越来越地道,获得native-speakers的盛赞!

篇5:如何用地道英语表达“从零开始”

我们都知道,盖房子或制造机器的第一步就是要制图。所以,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常常用来表示从头开始。比如说一个公司为了要提高利润,叫雇员们提出各种建议。但是老板认为这些都行不通,要大家从头来。The boss sent them 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1985年推出一种新的可乐,可是销路并不好。谈起这件事,有个人是这样说的:

例句-1:In 1985, the Coca-Cola Company introduced New Coke after giving their most popular product a new taste. But drinkers across the country felt betrayed and rejected it. So the company went 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 Their next idea, however, was a success - the return of their original formula, called Coca-Cola Classic.

这个人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1985年改变了该公司最畅销的饮料可口可乐的味道,推出了新可乐。可是全国各地喝可乐的人都不喜欢,觉得可乐公司背叛了他们。可口可乐公司只好从头来。他们重新用原来的配方,推出了称为传统可乐的饮料。这一次非常成功。

新可乐就这样很快消失了。这可以说是商业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败。幸亏可乐公司及时放弃、从头再来,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否则损失会更大。

有时候,失败是成功之母,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成功。有个美式足球运动员说,他们球队就是在失败后再从头开始,反败为胜的。

例句-2:The beginning of the season was a disaster as our opponents kept outmaneuvering us. It was 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 After coming up with some brilliant new plays, we started scoring touchdowns again. Soon we were on a winning streak.

篇6:英语地道表达写作

1.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Every coin has two sides.2.事实胜于雄辩。Action speak louder than words.3.条条大道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4.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Well begin is half done.5.发光的未必总是金子。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always gold.6.小洞不补,大洞吃苦。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A real man never goes back on his words.8.一燕不成夏。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9.观其友,知其人。A man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he keeps.10.知足常乐。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11.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12.一知半解,害处不浅。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13.欲速则不达。More haste, less speed.1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15.覆水难收。Things done can not be undone.16.英雄所见略同。Great minds think alike.17.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Easier said than done.1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19.一寸光阴一寸金。Time is money.20.言传不如身教。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21.早耕耘,早收获。Early sow, early mow.2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opportunity knocks at the door only once.2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Each man has his limitations.24.失败是成功之母。Failure teaches success.25.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26.天助自助者。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27.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28.活到老,学到老。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骄兵必败。Pride goes before a fal

上一篇:初遇离开初中优秀作文下一篇:辅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