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问题

2024-05-17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问题(通用6篇)

篇1: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问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问题解答

1、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意义

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改革的原则

一是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二是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的要求,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加大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的倾斜力度;三是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四是坚持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五是实行分级管理,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

3、哪些人员可参加本次工资套改

(1)国家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建制成人高等学校中2006年7月1日在册未达到国家规定离退休年龄的正式工作人员。

(2)2006年6月30日以前达到国家规定离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参加本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

(3)高等学校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企业举办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不列入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但由学校派遣到校办企业工作,现仍属学校事业编制、工资关系仍在校内的工作人员,列入这次高等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范围。

4、改革后的工资由几部分组成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本次套改即指基本工资的确定。

国家对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引导,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国家对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实行统一管理。

同时,完善薪级工资调整机制,从2006年7月1日起,在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正常增加1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及以下或未确定考核等次的,不能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5、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依据什么确定

套改后岗位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人员、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其中,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因此,需要由有关专业技术职务、管理职务等级信息及任职年限等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根据“薪级”确定薪级工资标准,则: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而薪级工资标准则由有关工作时间、套改年限等信息确定。即相当于在以下坐标系中首先确定“薪级”,再根据“薪级”确定薪级工资。

任职年限

薪级

岗位

级别

套改年限

6、岗位工资标准如何确定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执行:聘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

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厅局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三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厅局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四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县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五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县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三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初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五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分别详见组织人事部网站工资改革专栏:《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

7、确定薪级工资标准需要提供那些材料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而“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

岗位及级别的认定如上问题4所述。

任职年限,是指从正式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根据实际聘任时间按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

工资套改时,在相同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例如研究机构的助理研究员到高校被聘为讲师的,其讲师与助理研究员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

套改年限=工作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其中:

(1)工作年限

从本人工作当年起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按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适用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下同)。

实际工作时间起点按以下原则确认:1)招工、招干参加工作的,以招工、招干登记表批准的参加工作时间为准。2)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参加工作的,以分配报到或参加工作登记表填写的时间为准。3)大中专院校毕业后,经公开考试录用参加工作的,以录用审批表中批准的时间为准。4)部队转业或退伍的干部、战士参加工作时间以批准入伍的时间为准。5)国家、自治区及兵团有明确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扣除年限是指因表现不好或犯错误受党纪、政纪处分考核不定等次或定为不合格的年限,以及请长事假等未参加考核的年限。

(2)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

指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在校学习的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规定学制,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规定学制,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国外学制以国家留学生服务中心认定为准。

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分别详见组织人事部网站工资改革专栏:《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薪级工资套改表》、《事业单位普通工人薪级工资套改表》。

8、岗位变动后基本工资如何调整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由批准的部门或单位明确其主要任职岗位,并按主要任职岗位确定工资,不允许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分别按不同的系列确定、交叉享受。

9、新聘用人员如何兑现工资待遇问题

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含获得双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及以下毕业生,实行一年见习期,并执行见习期工资。见习期工资执行期满后,岗位工资按所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转正定级的标准执行。

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和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不实行见习期。在明确岗位前,执行初期工资;明确岗位后,岗位工资按所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转正定级的标准执行。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资标准为77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资标准为845元。明确岗位的次月起,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分别执行11级和14级薪级工资标准。

10、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人员如何适当高定工资档次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授予省部级(政府授予)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且93年工改以来按国家规定高定了工资档次,仍保持荣誉的,可在套改工资的基础上适当高定工资档次或薪级工资,高定的工资原则上不得超过两个档次或两个薪级,因同一事迹同时获得多个荣誉称号的,不得重复高定档次或薪级。

篇2: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问题

国人部发【2007】100号

一、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司长、副司长晋升职务后,级别工资如何晋升?

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由副司长晋升为司长的,先按高定前的级别执行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8号)关于晋升职务相应晋升级别和增加级别工资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级别高定一级,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入相应的工资标准;司长、副司长晋升职务的其他情形,均按照国人部发〔2006〕58号文件的规定晋升级别和增加级别工资。

相当于上述机构司长、副司长职务的副省级城市的公务员,晋升职务后,参照上述办法晋升级别工资。

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内设的副部级单位,能否参照执行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高定级别的政策?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内设的副部级单位,不能参照执行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高定级别的政策。

三、新任职务层次低于执行工资待遇对应职务层次的公务员晋升职务后,是否能同时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

所任职务层次低于执行工资待遇对应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如晋升后的职务高于巳执行工资待遇对应职务层次,执行新任职务的职务工资标准,并以执行工资待遇对应的职务层次为基础,按规定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如晋升后的职务与已执行工资待遇对应职务层次相同,执行新任职务的职务工资标准,级别工资不变;如晋升后的职务低于已执行工资待遇对应职务层次,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均不变。

四、公务员晋升职务增加工资和符合“滚动升级”条件增加工资在同一时间的,如何增加工资?

“滚动升级”是指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8号)的规定,公务员按套改办法重新确定级别后,自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凡考核称职及以上并达到级别工资确定表规定年限的,可从达到规定年限当年的1月l日起晋升一个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入晋升后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公务员晋升职务增加工资和符合“滚动升级”条件晋升级别增加工资在同一时间的,先按晋升职务增加工资的规定增加工资,再按“滚动升级”的规定晋升级别增加工资。

五、晋升职务只晋升一个级别的公务员,如何执行“滚动升级”的政策?

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后晋升职务只晋升一个级别的公务员,自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如按原任职务达到晋升后级别的规定年限,或按原任职务的低一职务达到套改确定级别的规定年限,且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可从达到规定年限当年的1月1日起晋升一个级别。

六、因受处分工资套改时低定级别的公务员,如何执行“滚动升级”的政策?

因受处分工资套改时低定级别的公务员,按低定级别前的情况确定是否可以“滚动升级”,如符合条件,可在现级别基础上晋升一个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入相应的工资标准。

七、事业单位新聘用的各类院校毕业生,如何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事业单位新聘用的各类院校毕业生,聘用满一年后的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从次年的1月起增加一级薪级工资。例如,2006年4月新聘用的硕士毕业生,2007年考核合格,从2008年1月起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八、事业单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如何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事业单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满l年后的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从次年的1月起增加一级薪级工资。例如,2006年10月进站的博士后人员,2007年10月进站满1年后考核合格,从2008年1月起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九、事业单位岗位变动人员,如何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变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比照所聘岗位同等条件人员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十、2006年7月1日后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享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的人员,能否高定工资档次或薪级工资?

2006年7月l日后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在表彰奖励文件中明确享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的人员,可高定工资档次或薪级工资。

十一、受单位派遣到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县(市、区}工作六个月以上的人员,从何时开始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如果这些人员在不同类区间流动工作,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如何执行?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1号)中“受单位派遣,到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县(市、区)工作六个月以上的人员”是指所在单位不在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内,受单位派遣到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县(市、区)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的人员。这些人员从受单位派遣到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县(市、区)工作的当月起开始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如果这些人员在不同类区间流动工作,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按月计发,每月的标准根据本人当月工作时间最长的类区标准核定。

十二、所任职务(所聘岗位)与执行工资待遇对应的职务(岗位)不同的人员,如何执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所任职务(所聘岗位)与执行工资待遇对应的职务(岗位)不同的人员,按执行工资待遇对应的职务(岗位)执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十三、技工学校专职教师和各类体校教练员,能否提高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

技工学校专职教师和各类体校教练员,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均提高10%。

十四、广播电视天线工学徒期满后,薪级工资能否高定?

广播电视天线工学徒期满后,转正定级薪级工资可高定1级。

十五、聘用到优抚、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和殡葬事业单位的毕业生,能否提前转正定级?

聘用到优抚、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直接从事病瘫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痴呆傻、病残婴幼儿和严重精神病、传染病人护理工作或直接从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并直接接触救助对象,以及殡葬事业单位从事尸体接运、整容、防腐、火化等直接接触尸体岗位的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制定。

十六、哪些人员可执行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的政策?

执行中小学教师提高工资标准的范围,严格按照劳动人事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下发〈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劳人薪〔1988〕2号)执行。具体包括:小学、幼儿园、普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中等和初等成人教育学校(含教师进修学校)的专职教师,属于事业编制的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年科技站的专职教师,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的教师。

人事部

篇3: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究

近年来, 我国对于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问题开始不断的重视, 目的是为了通过提升收入分配制度以此来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以此来加快我国的发展。同时, 通过有效的收入分配制度, 可以不断的发挥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作用, 提高工作的效率。然而,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速度较为缓慢, 很多地方改革不彻底, 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改革。

二、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改革进度慢, 结构不够合理

对于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我国已经提出很久, 但是其改革进度比较慢, 现在很多事业单位仍然是实施固定工资, 只是根据工龄加以区分, 没有有效的体现多劳多得的方针, 其工资结构相对不够合理。

(二) 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绩效考核问题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中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好的, 就是通过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进行考核, 以此来进行收入的分配。然而,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考核中无法让员工做到信服, 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形成明确的考核制度, 没有更加有说服力的制度。这需要各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各单位的时间情况进行制定。

(三) 缺乏薪酬战略的统筹安排

我国目前很多的事业单位根本没有制定薪酬战略, 也就无法进行统筹安排, 主要是由于受陈旧观念的影响, 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际操作中缺乏针对单位发展战略的思考, 缺乏将收入分配作为单位发展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四) 薪酬收入与市场价格不符

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存在薪酬收入与市场价格不符的现象。从目前我国的公务员, 事业编制考试的火热程度就能看出, 我国的事业单位收入是相当可观和稳定的, 很多大学毕业生放弃自己四年来所学的专业, 集中精力进行公务员以及事业编的考试, 目的就是想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另外, 具有多年工作经验, 水平相对较高的公务人员, 却不能得到更多的收入, 这样一来, 就造成单位想淘汰的人淘汰不出去, 想留的人才留不住, 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收入分配制度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三、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措施

根据以上我国目前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出如下有利于完善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收入分配工资流程设计, 建立完善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完善市场酬薪的调查, 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一) 建立完善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要积极有效的制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要多和相关部门进行交流, 了解实际情况, 根据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 制定有效的让人信服的绩效考核指标。

(二) 完善市场酬薪的调查

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多进行市场考察, 以此根据市场的情况, 再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 以此让单位的员工收入与市场酬薪相一致。

(三) 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就是要求收入分配制度要公正公开, 改革方案以及日常管理等要让员工参与, 工资收入实行公开、透明, 充分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四) 进行有效的收入分配工资流程设计

有效的收入分配工资流程设计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1、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分析:

方法, 信息整理、分析、思考与诊断。成果:形成诊断报告, 对影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因素进行分析等。

2、确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标:

方法:从单位性质、分类、功能定位及组织目标角度分析成果:确定改革指导思想、导向、目标。

3、确定工资构成项目和工资结构类型:

方法:根据改革目标和导向因素确定构成项目, 明确各项目功能、分配原则等。成果:形成工资基本构架。

4、制定各工资构成项目的具体分配办法。

5、建立管理制度:决策程序、实施步骤、预算及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与考核结合的机制等。

6、实施及完善:实施收入分配改革, 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不断调整完善改革制度和措施。

(五) 分类建立相应的薪酬动态调整机制

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确定绩效工资水平和职位任免。

对管理辅助类和主要从事自由探索和满足国家需求的事业单位, 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消费水平和社会收入水平等情况, 调整事业单位人员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标准及福利标准, 由国家财政全额直接支付。

对技术支撑类和可以部分面向市场的科学研究类事业单位, 国家制定其岗位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和条件, 由这类单位根据社会收入水平和自身业务发展状况自行决定调整时机;其绩效工资由国家制定调整规范, 包括支出渠道、与业绩挂钩的比例等;其福利可根据单位收入状况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公共服务类单位, 在符合国家制定的非营利性机构工资规范前提下, 可参照国家相关的工资动态调整办法, 并根据自身经济效益情况, 自行建立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工资调整机制和福利政策。

四、结语

总之, 只有深入彻底的进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制定有效的改革制度, 才能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 才能有效的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逐步确立,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才能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韩方.刍议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改革[J].人才资源开发.2010 (02)

[2]宋桂霞, 齐晓安.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0 (03)

篇4: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问题分析

关键词:公平,收入分配,分配差距

一、我国收入分配公平存在的问题

1、普通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很低收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1990年为53.4%,到2007年下降到39.7%,尤其是2003年以后下降的尤其迅速。劳动报酬的下降影响最大的是普通劳动者,主要包括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职工,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农民特别是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的农民,他们没有获得与付出劳动等额的报酬。

2、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分配存在不平衡

从不同地区企业、政府和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看,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1998-2002年,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66.8%、20.3%和12.9%,东部的比重比中西部总和还要高出33.6个百分点;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5.4%、24.7%和20.9%,东部的比重比中西部总和高出10.8个百分点;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份额,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52.4%、28.5%和19.1%,东部的比重比中西部总和高出4.8个百分点。无论是企业所得,还是政府所得和居民所得,东部地区都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

3、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分配不平衡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总的趋势是城镇快于农村,唯有1979年—1984年期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焕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一度高于城镇居民,1983年曾达到66.3%。1985年以后,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推开和不断深化,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而农业生产进入缓慢增长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放慢,除个别年份外,大多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农民。特别是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使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弱势变强,上升到52.8%,改变了农村居民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口多和收入增长快带来的比重优势,导致了居民收入明显向城市倾斜。随后,城镇居民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就直线上升,1999年到2004年,短短6年就从57.8%上升到69.2%,比重变化了11.4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加快,城镇居民收入份额上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农村居民收入份额下降过快,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不利于扩大农民消费,不利于投资消费关系的协调,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和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我们在进一步的收入分配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及建议

1、努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在努力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上,一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力在城乡、地区、行业之间合理流动,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改善中低收入者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二是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推行劳资合作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等,采取雇员、工会、雇主和政府协商的方式,适时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低收入岗位工资增长,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三是通过有效发挥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作用,推动普通职工工资随企业高中层人员工资增长、企业效益提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应较快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2、通过特殊的制度设计保障受益者的收益

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劳动要素收益受到侵蚀的现象在私营企业和各种承包工程中最为突出。建立真正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强有利的游说团体,影响和监督政府的有关决策,监督企业对劳动法的执行情况,政府要规范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使其具有法律约束力。实施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通过立法规定用人单位每天或每小时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下限。督促执法部门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从而提高违规企业的违规成本。通过制度设计保障他们的应得利益。

3、 政府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

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发现,对个人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选择能力越强,在经济活动中越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和大量城市下岗职工的存在,财政在保证教育的整体投入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对弱势群体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提高整个弱势群体的素质,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缩小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自然禀赋差异”,提高他们就业能力。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劳动者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增强了争取和保障劳动要素收益的意识,拓宽了争取和保障劳动要素收益的渠道。

4、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在我国的税制结构中,我们应该考虑加大所得税和财产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通过所得税、消费税和财产税的协调征收,对个人收入达到动态的全过程监控。在个人取得收入时首先征收一道所得税。税后收入(包括没有征收所得税的隐性收入或非法收入)较高的群体很可能增加消费,甚至增加对奢侈品的消费,税制结构中在消费环节再设置一道适当的消费税,尤其是对于收入弹性大于1的高档商品实行高税率。没有被消费掉的收入余额一定会导致个人的财富存量的增加,再通过征收相应的财产税,对财产转移征收馈赠税和遗产税。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个人收入做到动态全过程监控,即使逃过所得税的隐性收入和非法收入,也能通过消费税和财产税给予适当补偿。

参考文献

[1 ] 童星.国情省情[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3

[2][梁小民著; 西方经济学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篇5: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问题

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6]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财政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财务部门:

为了做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工作,现将《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

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

一、关于工资套改时套改年限的计算问题

1、计算套改年限时的工作年限,是指从本人工作当年起根据实际工作时间按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例如,1996年参加工作的人员,如实际工作时间没有间断,截至2006年的工作年限为11年。

2、折算的工龄不计算为套改年限。

3、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观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未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

二、关于工资套改时任职年限的计算问题

(一)公务员工资套改时任职年限的计算。

1、公务员工资套改时的任职年限,是指从正式任命职务当年起根据实际任职时间按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例如,1996年任职的人员,如实际任职时间没有间断,截至2006年的任职年限为11年。

2、公务员在同一职务层次担任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为同一职务层次的任职年限。

3、公务员现任职务低于原任职务的,其原任同级职务和较高职务的年限合并计算为现任职务的任职年限。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时任职年限的计算。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时的任职年限,是指从正式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根据实际聘任时间按累加计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例如,1996年聘用的人员,如实际聘用时间没有间断,截至2006年的任职年限为11年。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时,受聘十级职员岗位人员的任职年限,以执行办事员工资待遇的当年起计算;受聘九级职员岗位人员的任职年限,从执行科员工资待遇的当年起计算;受聘到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任职年限,从执行员级工资待遇的当年起计算;受聘到技术工五级岗位人员的任职年限,从执行初级工工资待遇的当年起计算。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时,在相同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例如,高校讲师到研究机构被聘为助理研究员,其讲师与助理研究员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

三、关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的工资套改问题

实施公务员法后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人员,根据任免机关按干部管理权限确定的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套改级别工资。其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四、关于调动人员工资确定问题

按照公务员调任的有关规定,从事业单位、企业调入机关的,根据调入后本人所任职务,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级别工资。从机关、企业调入事业单位的人员,根据所聘岗位,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薪级工资。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五、关于浮动及固定工资的处理问题

这次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国家规定的浮动及固定工资政策继续执行。在工资套改时,已经按国发[1983]68号、国发[1983]74号、国办发[1983]40号、国发[1984]77号、劳人薪[1985]41号、劳人薪[1986]100号、劳人薪[1986]105号、人薪函[1992]7号等文件规定固定晋升工资档次的人员,公务员可适当高定级别工资档次,最多不超过两档;机关工人可适当高定岗位工资档次,最多不超过两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适当高定薪级工资,最多不超过两个薪级。

六、关于公务员所任职务低于规定的同等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对应职务层次的工资问题

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后,如公务员所任职务低于同等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对应职务层次的,可执行同等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这只是人员工资待遇确定的办法,不作为确定职务的依据。在工资套改时,公务员所任职务低于同等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的工资套改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七、关于公务员在职取得国家承认的较高学历后的工资确定问题 公务员在职取得国家承认的较高学历后,如其基本工资低于相同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的,执行相同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的工资待遇。

八、关于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和副省级城市机关的巡视员、副巡视员的工资套改问题

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和副省级城市机关的巡视员、副巡视员,职务工资分别执行厅局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的职务工资标准;级别工资在分别按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套改的基础上,高定1个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入相应的工资标准。

九、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人员适当高定工资档次的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且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按国家规定高定了工资档次,仍保持荣誉的,可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适当高定工资档次或薪级工资,高定的工资原则上不得超过两个档次或2个薪级。因同一事迹同时获得多个荣誉称号的,不得重复高定档次或薪级。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十、关于公务员又领导职务改任同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后的工资确定问题

对由领导职务改任同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由任免机关按干部管理权限,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其应执行的职务工资标准。

十一、关于工资套改后考核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的是否计算为正常晋升工资的考核年限问题

这次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公务员考核为基本称职的年限不能计算为正常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为基本合格的,不能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十二、关于事业单位岗位变动人员工资套改问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时,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变动的人员,比照所聘岗位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薪级工资。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后岗位变动的人员,按新聘岗位套改工资。按《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原聘岗位工资待遇的人员,这次可按改革前执行工资待遇对应的岗位套改工资。

十三、关于事业单位中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的工作人员工资确定问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由批准的部门或单位明确其主要任职岗位,并按主要任职岗位确定工资。

十四、关于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的工资套改问题

由人事部选拔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这次工资套改时,原高定一个职务工资档次的,薪级工资高定1级;原高定两个职务工资档次的,薪级工资高定2级。

十五、关于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受行政纪律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问题

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受行政降职或撤职处分的,原则上按新聘岗位套改工资,薪级工资低定1—2级,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开除留用察看处分的,按现聘岗位套改工资,薪级工资低定3级,如降低后的薪级工资低于所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所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

十六、关于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受行政刑事处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问题

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受行政刑事处罚的人员,处罚期满被事业单位聘用后,岗位工资按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适当低定,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十七、关于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套改问题

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暂缓套改工资,待审查结束作出结论后,再按有关规定办理。

十八、关于事业单位套改增资计算问题

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不同类型事业单位执行统一的基本工资政策和标准。对原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资套改时,其原工资构成中的津贴所占比例统一按30%计算;原津贴比例按国家规定高出30%部分,套改后按绝对额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并暂按原来的分配办法继续发放,今后按按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执行。这些单位的增资水平按下列公式计算:(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改革前职务工资+工资构成中占30%的津贴);这些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增资额按下列公式计算:(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改革前职务工资+按实际工资构成比例计算的津贴),工资收入需加上改革后纳入绩效工资中继续发放的部分。

对部分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其改革前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套改后暂按绝对额予以保留,今后逐步纳入特殊岗位津贴补贴。这些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增资水平按下列公式计算:(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改革前职务工资+工资构成中占30%的津贴)。

十九、关于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后工作年限不满20年的退休(退职)人员计发退休费(退职生活费)问题

公务员退休时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的70%计发;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机关技术工人退休时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两项之和的70%计发。机关普通工人退休时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的70%计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两项之和的70%计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基本工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基本工资的5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基本工资的60%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的以上的,按基本工资的70%计发。

二十、关于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问题

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对特殊贡献人员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继续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一、关于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原工资100%退休费的退休人员增加退休费问题

这次工资制度改革,按国发[1986]26号、中办发[1985]67号、厅字[1985]340号、劳人薪[1985]22号和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享受原工资100%退休费的退休老专家、起义人员、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可按同职务在职人员的平均增资额增加退休费。

篇6: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问题

发布日期:2011-3-16 阅读:238次 作者/ :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06年7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决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根据人事部、财政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2007年1月22日正式启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2月12日启动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目前,新工资制度入轨平稳,运行正常,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积极成效。

一、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情况

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下发后,我省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实施,有效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顺利入轨。通过实施工资套改,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水平得到稳步提高,机关人均月基本工资增资288.43元;事业单位人均月基本工资增资281.37元;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基本离退休费增资260.07元。这次工改是近十多年来增幅较大的一次。

(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情况

一是基本工资套改顺利完成。我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结合公务员登记工作进行,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制度入轨、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实施进度上不搞“一刀切”,先省直后市、县,自上而下地展开。2007年春节前,省直机关工作人员工改增资兑现到位,截止2007年上半年,全省各市、县机关公务员基本工资套改工作全部完成。

二是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稳步推进。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省直和合肥市从2007年1月起执行,其余16个省辖市从2007年7月起执行,县(区、市)从2007年7月起执行。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后,收入分配秩序不断规范,逐步统一了同级政府不同部门公务员之间的津贴补贴项目、标准、资金来源和发放办法,初步建立了规范化的津贴补贴发放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有效遏制了多年来津贴补贴发放混乱的现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缩小,缓解了地区间、部门间公务员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如各地规范津贴补贴起步水平,17个省辖市最高38200(马鞍山),最低15000元(亳州、宿州、阜阳);105个县(区、市)最高23000元(当涂县、芜湖县等),最低7200元(涡阳县、阜南县等)。为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市县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除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和池州5市外,其他12市直机关一律调整到23000元;所有津贴补贴起步水平低于15000元的县(区、市)一律调整到15000元,实施到位后,地区间收入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秩序将进一步规范,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成果将进一步巩固。

(二)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情况

一是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顺利完成。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从2009年5月开始实施,截止2009年10月,全部完成基础性绩效工资和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兑现工作;截止2010年3月,全部完成奖励性绩效工资兑现工作。实施绩效工资后,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略高于当地机关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全省人均月增资812.23元。二是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扎实推进。我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分两步走,公共卫生与32个试点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先行实施。截止2010年9月,全省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和32个试点县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全部兑现绩效工资。目前,其他76个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已基本兑现到位。实施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平均收入较改革前有明显提高,与当地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医务人员总体比较满意。

三是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稳慎推进。为了缩小其他事业单位人员与公务员收入差距,统筹考虑解决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偏低问题。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去年,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拟制了关于统筹考虑解决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待遇问题的方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后,下发了《关于在其他事业单位预发工资(生活)性补贴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61号)。目前,全省其他事业单位预发工资性补贴工作已经全面实施,省直和15个省辖市(除宿州市、池州市外)已全部兑现;105个县区都已部署实施,其中大部分县区正在兑现之中。实施后,其他事业单位在职与退休人员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水平与当地机关退休人员、与已经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活水平大体一致。

(三)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情况

截止2009年12月底,根据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年报统计结果,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情况如下:

1.全省机关年平均工资36144元。其中公务员年平均工资36289元;省直机关年平均工资54057元;市直机关年平均工资45377元;县(区、市)直机关年平均工资31215元;乡镇机关年平均工资27690元。全省机关离退休人员年人均离退休费31518元。其中,离休干部年人均离休费44316元;退休人员年人均退休费30811元。全省事业单位年平均工资27325元。其中省直年平均工资35672元;市直年平均工资30871元;县(区、市)直年平均工资25641元;乡镇年平均工资25129元。全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年人均离退休费25238元。其中,离休干部年人均离休费40413元;退休人员年人均退休费26677元。2.我省公务员工资收入与其他省份的比较情况。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政策由国家统一制定,各省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公务员的职务工资与级别工资全国实行统一标准,各省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规范津贴补贴标准上。据不完全了解,部分省份的规范津贴补贴标准为:中直机关月平均2850元;北京市月平均2990元;上海市月平均5210元;天津市月平均3280元;广东省月平均3285元;江苏省月平均5160元;山东省月平均2655元;福建省月平均2640元;江西省月平均1700元;安徽省月平均2530元。综上分析,我省在华东地区仅比江西省高,比东部沿海发达省份都低,比中部、西部省份都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同城不同待遇的矛盾比较突出。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同城同待遇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亳州市与谯城区、宿州市与埇桥区、六安市与金安区等年人均相差8000元(市直23000元,县改区15000元),省直与合肥市年人均相差8800元。

二是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尚未实施到位。目前我省对其他事业单位采取预发工资性补贴的措施,与同级机关公务员收入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尚未实施到位,其他事业单位人员要求尽快实施的呼声仍然较高,维稳压力依然较大。

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建立。06年新一轮工改以来,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建立,离退休人员反映强烈,最近物价上涨较快,要求增加物价性补贴的呼声很高。

四是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偏低。我国公务员一半以上在县以下基层,90%为科级以下,而且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工作条件艰苦,但由于受机构层级和职数的限制,职务难以晋升,工资待遇和水平相对偏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的基本政策、基本制度都是中央制定,各省市负责具体落实,自行调控的余地十分有限。下一步,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按照省政府和省医改办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在全省76个县(市、区)完成绩效考核工作后,尽快完成兑现工作。

(二)稳慎推进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在做好我省其他事业单位预发工资(生活)性补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做好我省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目前,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着手开展调研,近期准备启动清理核查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工作,研究制定我省的实施方案,报国家和省政府同意后,尽快组织实施。

(三)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研究建立地区附加津贴政策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职务与职级并行和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的具体办法。结合公务员分类管理进程,研究符合不同类别公务员特点的工资待遇政策。研究建立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

上一篇:庆六一儿童节校长致辞下一篇:受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