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发展

2024-04-24

古代文学的发展(共8篇)

篇1:古代文学的发展

当代海内外古典文学学者中,叶嘉莹先生不仅以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及独特的研究风貌卓然成一代大家,更为可贵的是她在屡遭忧患坎坷的一生中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教学,为古代文学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实践

叶嘉莹先生的教学生涯分成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自1945年辅仁大学毕业后至1948年赴台,叶先生先后在北京的三所女中同时教5个班的国文课,周课时量为30多个小时。

她说:“由于师生对国文课的共同热爱,使得我对如此沉重的工作量也居然丝毫未感到劳苦。

那时中学的国文课每周都要有一定的进度,而且有时要举行同年级的联合考试。

因此我在讲课之际,除培养同学的兴趣外,对知识方面的讲解也极为认真而不敢掉以轻心。

认真的结果,当然使我自己也获得了不少的教学相长之益……”从1948年至1954年,先生在台湾彰化女中、台北二女中等多所中学任教,期间经历长女出生及拘捕。

出狱后教职、住所具失,经堂兄介绍任教于台南一私立中学。

1953年经友人介绍任教于台北二女中,后经戴君仁、许世英介绍入台湾大学、淡江大学教授国文。

因台二中要求将所教两班高中送到毕业,同时教四班国文,加上作业批改,十分劳累以致气喘。

这一时期的叶嘉莹先生在近的基础语文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今后古典诗词教学辉煌时期的到来做好了教学方法上的充分准备。

但同时由于工作量的繁重和拘捕之难的影响,在早期的教育生涯中先生的重心为基础语文教学,于学术研究致力较少。

自1955至1990年,先生先后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讲学。

这一时期她不仅在教学方面步入辉煌期,同时还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虽然在中期教育生涯中,叶先生的教学以高等教育为主,但在中小学语文教育方面仍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她通过课堂讲授、讲演、广播电视授课为各种知识层次、各种年龄段的人授课,她的听众中既有老人,也有孩童。

讲授过程中她“在求精与求深的同时,也希望能求其尽量做到大众化。

”尽量顾及到不同的知识层次及接受能力,为提高民众的传统文化修养做出了贡献。

二、她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如“弱德之美”“兴发感动”说、“赋化之词”等不仅推动了古典诗词研究,使我们对诗词发展史的认识更为深入,同时也为古典诗词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自1991年至今,步入晚年的叶先生其思想进入了又一境界,她说:“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之生命的长流,我们一定要有青少年的不断加入,来一同沐浴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才能使这条生命之流永不枯竭。

”“由于自知老之将至,才急于把自己所得之于古诗词的一些宝贵的体会要传给后来的年轻人。

”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1991年她在论文《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中探讨了吟诵这一古老教学形式的历史传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在教学方面的重要性等。

1995年她与田师善等友人合作为四至十四岁的儿童编写了古诗读本《与古诗交朋友》,并亲自撰写序言、录制吟诵音带。

近年来,叶先生继续呼吁加强中小学古典诗词教育,希望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学生中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好的人文基础。

二、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思想

在70年来的教学科研中叶嘉莹先生形成了丰富的古典诗词教育思想。

“兴发感动”说在叶先生诗词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

叶氏的学说将孔门诗教、兴趣说、神韵说、境界说贯穿起来,并吸收了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使其成为一个中西融融会的诗学概念。

她认为“诗的教学第一当然应先培养出一种善于感发的能力……”,而孩童的直觉感强,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时期。

对比当前台湾、内地的中小学语文习题,就会发现台湾的习题中有很多让学生说、写读诗感受的题目,更重视学生感发能力的培养。

而内地充斥市面的习题中更多的是关于诗词内容理解方面的题目,苏联模式的影响痕迹还未完全消失。

所以在当前教育形式下,基础语文教育者应当学习叶先生学说,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叶嘉莹先生近年来在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方面对于吟诵这一教学方法的推广致力颇多。

她不仅多次撰文论述吟诵之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是以高龄之身亲自为小学生录制吟诵录音带、现场指导吟诵,其躬行之精神令人钦佩。

她提倡在小学开设唱游的诗词课,并举办类似日本“百人一首”的吟诵竞赛游戏。

先生的愿望,不仅是为了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想藉此培养下一代的心灵品质和学习能力。

篇2:古代文学的发展

但就我国的教育现状看,考试改革也十分必要,并且要提高重视度。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考试改革进行分析且对考试中运用诵读教学的模式进行探析,以期对我国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改革有所帮助,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诵读教学;高校古代文学;考试改革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历经了从重原典—重文学史—重原典的一系列过程。

在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诵读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增强高校学生的诵读能力、知识记忆能力及分析能力,但是和目前的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有相悖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考试模式,例如:将课后的古文作业转变为课堂作业、变重文学史检查转变为重文学作品的检查等,以此使诵读模式下的高校文学课程考试改革可以顺利实行,取得显著成果。

一、诵读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影响

(一)服务。

站在参与者的角度看,诵读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课本的良好配合才能完成,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解答学生对古诗文产生的困惑和难题,教师主要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在课本上学习古文知识,所以教师、课本与学生是诵读教学模式的特征。

诵读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朗诵方式对知识进行传授。

诵读教学模式有较为显著的特点,第一,从文字表面角度讲,诵读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二者间进行的有声交流,但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完美配合才可以完成,并且是有声的相互配合,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教学模式;第二,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相关指导,并且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诵读练习。

(二)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应用诵读教学模式的影响。

从时间的角度观察,在古代教学中便出现了诵读教学模式,直到如今都在沿用诵读教学模式,这也说明诵读教学模式在古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譬如:在古代的《百家姓》、《弟子规》等启蒙教育中都是以诵读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

在高校的古文课程中,诵读教学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提升学生对古代文学中语言文字的语感、音韵的理解能力,还可以调动高校学生对古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譬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主要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书生张生进京赶考的离别过程,二人在短暂的相恋后要饱受异地相思之苦,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深刻领会元杂剧的独特魅力,在朗诵中体会两人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想要冲破现实束缚的决心。

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的改革,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深爱我们的国家。

与此同时,诵读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更容易理解作者所运用的每一个字,探析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情感,这样在古文学习中,不仅是对作者的文章进行简单理解与鉴赏,还是对作者创作文章背后的故事进行探析,以此更全面地学习古文。

譬如:杜甫的《蜀相》,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教师如果只是一味讲解诗中的内容,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所以要让学生进行朗诵,更好地领会七言律诗的魅力。

二、目前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状况

在我国高校课程教学中,古代文学课程占有较大比重,并且在教育改革上要给予更多关注,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创新还有课堂教学的创新都是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以下是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的现状分析:我国高校古代的文学课程考试主要包含:①传统的考试方式。

主要是指,我国的古代文学课程考试需要的试卷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出题,但是教师所出的试卷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少,难以对学生的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而且这样的考试方法的评分标准都是由教师本身制定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

②标准的考试方法。

主要是指有专门的命题人员对我国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进行命题,在经过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的探究和分析后,找出教师教学中出现的考点和难点,得出全面具体的内容,从而进行考试命题。

这种考试方式的运用,可以规避传统考试所具有的不足,确保考试的试题关系到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并且对学生的考试以客观的评判标准,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譬如:

固定的考试形式与出题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挥,也会出现学生猜中考试题型的状况,考试答案更具客观性,学生的思维方式出现固化,以至于形成“读死书、死读书”的局面。

三、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使考试与日常的诵读教学相融合,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

高校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考试与日常的诵读相融合,考试并非只有在固定的日期才可以进行。

譬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可以不定时地要求学生默写与背诵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段落和句子,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并且可以把这些课堂上所有的活动成绩都作为学生日常成绩,以此增加学生期末成绩的分数,以平时表现的成绩的累计加上期末试卷的成绩,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

(二)尽量使考试中的答案更具广泛性和主观性。

在诵读模式下的高校文学课程考试中,要尽量避免试卷中的“标准化答案”,在试卷中加入主观题目,为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

诵读模式下的考试答案已经不是以往的固定答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多样各异的答案,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使诵读模式下的高校文学课程考试可以更顺利地进行。

(三)要改变诵读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考试形式。

以往,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考试题型绝大程度上是以填空、默写、简答、论述等为主,可是在诵读模式下进行的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考试,

可以出古代文学的鉴赏与古代文学改编的考试题型,其主要原因是诵读模式下主要增强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于古文的熟记程度,更是高校学生对古代文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譬如:在考试中,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片段,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或者让学生对一个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创新。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使古代文学课程考试形式得以创新,有效规避考试题型简单、枯燥的问题。

四、结语

为响应我国教育体制的创新与改革,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也要改变。

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对于考试的题型、考试的评判都会有所变化,

由此可以真正提高高校教师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还要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并且要把诵读训练当做考核高校学生古文学习的重要标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诵读模式下的高校古文课程的考试可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唐芳.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08).

篇3:浅谈古代游记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游记,赋,书,序,记

游记作为一种记录人们游玩的作品, 其前提和内容就是“游”。当然不是所有的记游作品都能被称之为游记。游记与其他作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揭示和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只有当人与自然处于美的意境中时, 游记才显示出文学的意义。

游记文学从其雏形走到繁荣经历了赋、书、序、记四种文体。然而按照文体的分类, 我们应该把游记归为“记”这种文体, 主要以散文为主, 但因游记在雏形阶段没有固定的文体形式, 因此赋、书、序、记等都可用于游记。

一、以“赋”为雏形

赋是游记雏形阶段最常用的一种创作文体, 它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因此该文体的作品也特别多, 是同一时期其他文体所不能及的。与以抒情言志为特点的诗相比, 赋能更具体、细腻地叙述游的过程, 描绘沿途的景物, 抒写内心的感情, 因此赋这种文体更适合游记。而在这个时候散文还没有进入文学领域, 赋就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游记的主要任务。

随着赋的广泛应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赋体游记逐渐开始分化:一类从汉代纪行赋演化而来, 在原来体例的基础上加强了写景、抒情的力度, 属于一种非自觉的游记创作, 简称为纪行赋。另一类源于建安时代, 受当时游宴之风的影响, 专为登临游赏而作, 是一种自觉、主动的游记创作, 简称为游记赋。从这两类赋的作品数量来说, 游记赋不如纪行赋;但从文体意义来说, 游记赋更能体现游记的内涵, 并影响了之后赋体游记的发展方向, 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就成为了赋体游记最高峰时期的代表作。

纪行赋发轫于屈原《哀郢》、《涉江》, 到西汉末刘韵《遂初赋》, 已构成一定规模;东汉时纪行赋大量涌现, 如班彪《北征赋》:“朝发轫于长都兮, 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 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 息郇邠之邑乡。”[1]此时的纪行赋写景与抒情的艺术已基本融和并趋于成熟。再到魏晋南北朝, 随着登临游赏之风的流行和对大自然美的进一步认识, 自然美景逐渐作为一种题材大量进入文学作品, 写景、记游的成分明显增多, 使纪行赋的创作呈现出新的气象, 也逐渐向赋体游记的方向靠拢。其代表作如谢灵运《归途赋》、《孝感赋》、张载《叙行赋》、潘岳《登虎牢山赋》、陆机《行思赋》等。

赋作为游记文学在雏形阶段最常用的文体形式, 其优势在于它能更详尽、细腻地铺叙风物行踪, 增强自然美景的描写力度。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作者主观的夸张, 这和之后成熟的游记文体相比略显幼稚。回望游记文学发展历程, 赋除了少部分演化为散文赋并在苏轼等名家手下大放异彩外, 大部分赋都逐渐被淘汰, 被更为成熟的语体形式取而代之, 但在游记文学发展之初却功不可没。

二、以“书”为发展

随着山水文学的兴起, 有关山水旅游的内容大量进入文学世界。早在建安时期在书信中纪游已出现, 例如, 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昔日游处, 行则连舆, 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 丝竹并奏, 酒酣耳热, 仰而赋诗。[2]就已有了纪游的内容, 作者在回忆往昔同游之乐的同时也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概, 情感真挚, 语言流畅, 全文以纪游抒情为主, 景物描写简而精。之后的《与从第君苗君胄书》则更加强化了对景物的描写, 以景为主, 将归老之情融入景物的描写之中, 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晋宋以后, 在书信中写山水、纪游历的作品日益增多, 艺术上也更趋精美圆融。但以书纪游并不是一种直接创作, 它往往是作者行经某地或多个地方将所见修书给亲友或同仁, 分享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山川之美, 或倾述纪行旅之苦、叙离别之思, 所以基本上都不是以纪游为直接目的。因此, 书信体游记仅仅只是山水意识大兴的时代氛围熏染下的产物, 到魏晋南北朝以后就逐渐退出游记世界。

三、以“序”为成熟

序, 出现于汉代, 其作用是写在一篇诗文或一部书前边, 说明其写作缘由、内容、体例、目次等情况。到魏晋以后, 随着游赏活动在文人间的越发流行, 他们在游山玩水, 赋诗言志, 唱和之余, 也开始以散文的形式叙述他们游览过的地点、风景等来作为诗集的序言, 这就形成了以纪游为主的诗序作品。自然, 这一时期就涌现出了大量的序作, 如西晋石崇《金谷诗序》、宋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梁萧子良《行宅诗序》。而堪称序作品的最高成就应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⒂,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3]及陶渊明的《游斜川诗序》、慧远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序打破了赋铺张、夸诞的风格, 趋向于平易流畅, 同时又突破了书夹杂其他内容的局限, 能够更加完整地描述游历山水的经过和内心的情感。因此, 与赋、书相比, 序更接近于成熟的游记文体。虽然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序作没有以“游记”命名, 但其内容却是实实在在是“游记”, 如《兰亭集序》较之所有游记文学作品也毫不逊色。正因如此, 即使当后来“记”体已成为游记文体的正宗之后, 序也仍散发着其特有的光彩与魅力。

四、以“记”为繁荣

晋宋以后, 文坛上重骈轻散之风愈演愈烈, 使得散文逐步在文坛上消失殆尽。只有史书、地记等应用文体还有所延续。文坛的辩文笔、重声律之风使得许多游记文学作品进一步追求结构、音韵的圆熟精美, 清辞丽句, 偶对工巧, 充分显现汉语言声韵情彩之美;但对形式美的过分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体情感的自由抒发和景物描写。但如果单独看地记文学, 这场文笔之辩对它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许多文学素养较高的地记作家乘着文辨之风, 纷纷以文为笔, 加上他们深受山水审美意识的熏陶, 使得他们有可能突破以刻板平实的语句单纯记山叙水的格局, 而在行文之时增加对山情水态、湖光天色的生动描摹, 在单行奇句的散体中不时插入整饬工丽的骈偶句式, 着力于塑造、描绘清灵隽秀的山水形态, 以形写神, 借景传情。

从晋宋开始, 我国地记创作进入创作的高峰期, 尤其是区域性的专志得到了快速发展, 例如晋袁崧的《宜都山川记》、罗含《湘中记》, 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为游记文学中的山水描写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更是集山水地记之大全, 被认为是唐柳宗元游记的“先导”。除了地理著作中的游记性散文外, 文学领域中也出现了以散文纪游的作品, 主要有《庐山记》:“引三江之流。而据其会。山海经云。庐江出三天子都。一日天子障故旧语。以所滨为彭蠡。有匡俗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遁世隐时潜居其下。或云俗受道仙人。共游此山。遂托空崖。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其山大岭凡有七重。圆基周回垂五百里。风云之所摅。江湖之所带。高崖反宇。峭壁万寻。幽岫穷岩。人兽两绝天将雨则有白气先抟。而璎珞于岭下。及至触石吐云。则倏忽而集。或大风振崖。逸响动谷。群籁竞奏。奇声骇人。”[4]

记与赋、书、序相比, 可以说是游记文学的正宗文体, 通观文学的发展史, 证明记是游记文学的最好载体。它比赋、书更自由、更灵活, 语体也更加散文化;而与序相比, 又更具有文体的独立性。即使在一些仍依附于地记的游记的“记”, 就文体而言, 已完全独立, 只是语体尚未成熟, 而语体的成熟有待于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总之, 经过历代作家的不断尝试与创作, 中国游记文学最终选择了以能够自由灵活地叙述行程、抒情、写景的记作为最为通行的文体形式, 千百年来, 记这一文体一直在我国游记文学中占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49.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84.

[3]王羲之.兰亭集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4.

篇4:古代文学的发展

北宋发明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是古代火药火器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有《武经总要》《宋史·兵记》《续资治通鉴长编》《金史》等书记载了火药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及使用火药的战争,因此则有种观点称:“南宋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出现火炮、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但笔者在阅读了一些文献并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不赞同此观点,因火药火器在初期使用时因技术不成熟而产生了许多缺陷,所以没有被广泛使用,未能引起军事上的巨大变革,但在唐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宋代广泛应用冷兵器御敌,而非火器,且用宋代出现的火器种类多这一事实仅能证明其创新性强、作战武器选择范围大,但不能证明其应用广。

宋建立后对城池和要塞的攻防战极度重视,见《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

兵法曰:“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故善守者,敌不知所攻,非独为城高池深、卒强粮足而已,必在乎智虑周密,计谋百变,或彼不来攻而我守,或彼不挑战而我击,或多方以谋彼师,或屡出以疲彼师,或彼求斗而我不出,或彼欲去而惧我袭。若此者,皆古人所以坐而役使敌国之道也。

守城需要隐蔽我军,远观敌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需要射程远而命中率高的兵器,但“火箭”射程极短,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才勉强达到弓箭的射程,所以火器在守城上作用不大。

据《宋史》所载,太祖在灭南唐(开宝八年,975)及太宗在灭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的重要军事行动中,未见火药武器之使用。而在太宗三次对契丹人用兵之记录中,亦未出现使用有炸伤力的火药武器的记载。因此推知,在太祖时期出现的火药武器,在太宗时可能尚未被重视。

南宋冷兵器依旧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步兵兵器达到成熟阶段,"十八般兵器"已基本全部出现,且趋于定型。这些兵器在《武经总要》中几乎都有记录,主要包括远射兵器、格斗兵器、防护装具3类。远射兵器一般还是弓、弩。“三弓床弩,前二弓,后一弓,世亦名八牛弩。张时,凡百许人,法皆如双弓弩,箭用木铁羽,世谓之一枪三剑箭。其次者用五七十人,箭则或铁或翎为羽。次三弓并利攻城,故人谓其箭为踏橛箭者,以其射著城上,人可踏而登之也。又有系铁斗于弦上,斗中著常箭数十只,凡一发可中数十人,世谓之斗子箭,亦云寒鸦箭,言矢之纷散如鸦飞也。”

当时南宋统治者不仅在京师设有弓弩院,而且在各地设有军器作坊,集中能工巧匠大量制造性能优良的弓弩,如床弩就发明于宋。据《宋史》兵志记载:

“弓弩院岁造角把弓等凡一千六百五十余万张,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

南宋的城防工事中建有特有的弩台,高与城齐,上建有棚,突出城墙平面之外,每个弩台容弓弩手24人,将1人。不但可以射击正面之敌,而且还可以侧射在城墙平面火力死角内的敌人,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例如1004年的宋辽澶渊之战中,宋军用床弩伏击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零,最终导致宋辽之间达成和议。

明中期以后,由于火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鸟铳等先进火器的传入,将弩完全排挤出了战争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火器射击速度过慢,所以并不能完全替代弓箭。

又有人认为“火炮”与现代爆炸性强的加农炮类似,但南宋此”砲“非彼”炮“,宋时“火炮”非火药制成的火器,而是投石器。

后期虽在石头旁加入了火药,但火药只起配合作用,且初期仅起燃烧而不起爆炸作用,炮弹其实还是一个“铁疙瘩”,不会爆炸,只不过使石头的温度变高,所以加不加火药对投石机的威力影响较小,石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由火炮的使用推断出火药广泛应用的说法不妥。

这种”火投石“,在北宋末年的城防中已被广泛应用,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凡一炮,百人拽,一人定放,放八十步外,石重二十五斤。亦放火球、火鸡、火枪、撒星石,放及六十步外。二炮守则于团敌马面及瓮城内,一人拽,一人定放。放五十步外,石重二斤。守则设于城内四面,以击城外寇。

南宋初年陈规所著《守城录》中很重视这种重型远射兵器的使用,攻城的一方如果"得用炮之术",就可以很快攻破敌城;而守城的一方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大炮,也能够稳固地守住城。“凡守之道,敌来逼城,静默而待,无辄出拒,候其矢石可及,则以术破之。若遇主将自临,度其便利,以强弩丛射,飞石并击,毙之,则军声阻丧,其势必遁。”

陈旭麓说:“每一代人都是在主观、客观的双重限制下观察和体验世界、因此,一代人有一代人看法,一代人有一代人做法。”“火藥在宋朝广泛使用”这一说法没有回到宋代历史背景下看问题,没有结合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草率地得出结论。

南宋的火药制作工序繁杂,用料不好,安全性差;火炮铜铸,造价昂贵,发射频率低(三分钟一发)。

《武经总要》中记载制造火药和应用火炮的方法:

火药法: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即倭黄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干漆一两,砒黄一两,定粉一两,竹茹一两,黄丹一两,黄蜡即蜂蜡半两,豆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十四两,浓油疑为石油一分,又以松脂、沥青熬为膏入前合匀,以纸五重裹之,麻缚定,更熔松脂傅之,以炮投发。

毒药烟球法:用硫黄十五两,草乌头五两,硝一斤十四两,巴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捣合为球以绳贯之长丈二,重半斤,更以故纸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

右放猛火油,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横筒首尾大,细尾开小窍,大如黍粒,首为圆口,径寸半。柜傍开一窍,卷筒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横筒内有拶丝杖,杖首缠散麻,厚寸半,前后贯二铜束约定。尾有横拐,拐前贯圆。入则用闲筒口,放时以杓自沙罗中挹油注柜窍中,及三斤许,筒首施火楼注火药于中,使然(发火用烙锥);入拶丝,放于横筒,令人自后抽杖,以力蹙之,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其挹注有碗,有杓;贮油有沙罗;发火有锥;贮火有罐。有钩锥、通锥,以开通筒之壅;有铃以夹火;有烙铁以补漏(通柜筒有罅漏,以蜡油青补之。凡十二物,除锥铃烙铁汁,悉以铜为之)。一法:为一大卷筒,中央贯铜胡卢,下施双足,内有小筒相通(亦皆以筒为之),亦施拶丝杖,其放法准上。凡敌来攻城,在大壕内及傅城上颇众,势不能过,则先用藁为火牛缒城下,于踏空版内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若水战,则可烧浮桥、战舰,于上流放之。

刘旭先生《中国火药火器史》一书中也提到:“火炮火毬中硝含48.66%,硫含量11.03%,碳不知多少,松脂和竹茹或含些; 毒烟球,硝38.61%,硫19.31%,碳6.44%。几方中含硝低,多杂质,较原始,难以爆燃,低速率,只能高温燃烧。试验中制一墨褐色胶泥,晒干研末用炭火和皮纸火皆难引燃,按武经总要以火锥点之,着火透出光焰,愈猛烈,似烟花般,高温达1300度,热浪灼人,49秒内燃尽,残留粉末太多,浓烟呈灰褐色。且中国铁矿、铜矿的产量虽高,但品质较差,炼出的铁硫磷杂质太多,铁脆则火器极易炸膛,安全性差。明火难引燃在于松脂低熔点而化吸走周围热量,引火物降温,火锥高温瞬间便可引燃,浓烟味刺鼻含大量硫化氢,毒性大于燃烧威力,作用于人之皮肤,上呼吸道,五官,令人窒息,皮肤过敏溃烂。”毒熏鼻则鼻口血出,而死。

《宋史》中有载,当时的大炮部分铜铸,重量大,扛着基本无法行军,一般是到了打仗地点才开始组装、填药,这就大大降低了作战效率。因科技水平限制,”性价比“较弓弩低不少,故广泛应用对作战收益不大。

火炮的危险系数也很高,若操作不好,加之风向原因,可能会烧到自己,让城内起火,”偷鸡不成蚀把米“。从南宋法律中看出,火对城内自己人有巨大的杀伤力及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凡城中日给百用至于水浆,皆有限量,令民灶为天井,高突防火,仍预下令:凡失火者斩!或城内有火发,只令本防官吏领丁徒赴救,仍急报主将,主将遣左右亲信人促往。凡城中失火,及非常警动,主将命击鼓五通。城上下吏卒,闻鼓不得辄离职掌;民不得奔走街巷。

又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公元975年,宋军进攻金陵南唐主李煜,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用猛火油纵火攻宋军,由于风向改变,火焰反燃而导致本方军队大败。

所以,在火药、火器刚刚出现时,产品不成熟,于安全性和实用性来讲都暴露出诸多问题,作战选择火器收效小,广泛应用得不偿失。且种类多并不代表数量多、参战次数多、应用广,故笔者认为”南宋军事上广泛使用火器“这一说法不严谨。

篇5: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空白文学

钟嵘在《诗品·序》中认为:“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1 无极之所已非字面所在,有余之意常蕴空白之中,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无极之味。刘勰认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2 ,“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3 他强调了中国古代诗歌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含蓄深刻的美。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戴叙伦语:“诗家之最,如蓝天日暖,良玉生烟,可望不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4 。又称“近而不俗,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 。司空图上承庄子,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诗歌理论,推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味外之旨”为“全美”: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以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6

篇6:古代文学的开题报告

20xx年和20xx年在网络中被称为“穿越年”,这两年中层出不穷的穿越小说涌入人们的视线。而这些穿越的作者大都是80,90后的年轻人。穿越小说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的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中国最早的穿越小说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中“刘阮遇仙”就是一例。此外,齐梁时期 吴均《续齐谐记》“刘阮洞记”、南朝.齐祖冲之《述异记》“王质烂柯”都是讲穿越的故事。近代此类小说有吴研人的《新石头记》和陈冷的《新西游记》也是穿越类型的小说。叙述古代人穿越到现代,并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但是,现在网络流行的穿越小说大都是现代人穿越到了古代,引发的一连串悲喜交加的故事。

当代台湾作家席绢19xx年出版的《交错时光的爱恋》对当今网络穿越小说的创作影响极大。在她的启发下,穿越小说就如雨后春笋包围着我们。其中知名的如:《宫》、《步步惊心》、《绾青丝》、《跨越见年来爱你》、《若相惜》、《潇然梦》、《歌尽桃花》等。在文学研究中,穿越小说并不是热点,但也有不少研究问世。如:《网络穿越小说的流行及价值局限》、《网络穿越小说的审美特色》、《网络穿越小说热潮原因解析》、《欲望的伪装——架空历史小说欲望叙事》、《捧喝穿越小说:谁在扼杀历史写作》、《穿越时空编制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及其社会文化心理》、《从穿越小说看网络类小说的传播动力要素》等。这些研究分别从网穿小说的流行价值、审美特色、热潮原因、作者欲望、模式特点、传播要素等发面对穿越小说蹿红原因、未来发展、社会心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提出了穿越小说在当代网络文学中是一朵奇葩,绽放着属于它自己的光辉。以独特的写作模式,大胆创新,满足了很多女性读者的理想爱情向往。同时,在网络上闯出一片天地的穿越小说,开始进军大荧幕,不断出现在电视和电影中等观点。为人们认识穿越小说作了很好的铺垫。对于穿越小说大量饮用诗词的现象也有研究,如《从古典诗词中看古代闺阁女性的娱乐活动》、《网络时代诗意如何栖居》,但集中针对唐诗宋词频现与穿越小说进行探讨的并不多见。

二、研究网络穿越小说引用古诗词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网络穿越小说引用古诗词的目的

电脑应用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使许多人实现了作家梦,创作出大量文学作品在网络上传播。阅读并接受网络文学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写作也呈题材多样化。本论文以网络穿越小说中古典诗词的运用为研究中心,意在引导考察当今通过网络及电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转型写作模式中,大量古典诗词被引入作品,用来塑造人物或营造氛围的现象。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现实中的文学现象,并得出对社会文化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

(二)研究网络穿越小说中古诗词的意义

1、关注文学创作中的热点现象。

21世纪的文学创作已从书本的写作演变到网络的敲打。因而网络文学作品逐渐被大众接受,尤其以独特新颖模式崭露头角的网络穿越小说更是成为了大家追捧的热点。各大小说网站上都相应出现网穿的身影,并以每天更新的速度吸引读者的阅读。还有很多经典的穿越小说被改编成为电视剧或电影,以此可以发现网穿的流行现象甚广。

2、揭示文学创作中“古为今用”的规律。

当代网络穿越小说在在相当多的作品中表现出频繁引用古代诗词的特点。其中,唐诗宋词的引用表现得极为突出。如:《山居秋暝》(《木槿花西月锦绣》);《春园即事》、《画》(《绾青丝》);《使至塞上》(《第一皇妃》)《秋兴八首》(《绾青丝》);《望岳》(《潇然梦》);[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心无垠》);[雨霖铃](寒蝉凄切)(《凤求凰》);[定**](自春来、惨绿愁红)(《穿越时空之错爱唐朝》)等。

3、展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魅力。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唐代写诗吟诗蔚然成风,诞生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等独具艺术风格、且成就卓著的诗坛大家,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名篇佳句,使唐诗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独领风骚。宋词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辉煌灿烂的一笔,出现了很多有名的词手,如: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等。他们的词风格独特,都具有诗人鲜明的性格特点。直至21世纪的今天,唐诗宋词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在教育系统还是流行音乐中,我们都能看到唐诗宋词的身影。

4、探讨文学创作的社会心理。

篇7:网络文学批评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文学批评在文化发展的早期时,它们几乎都是以句子的形式寄生在先秦的古籍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古代批评性文体的寄生性。

古代传统批评的这种特点在作品中最直接的表现便是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即批评与对象)二者合二为一,二者一起构成了文学批评文本。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评点式的批评方式。

评点式的批评是对诗文和小说、戏曲作品进行的评赏。

它们迥异于现代纸媒批评的长篇大论以及逻辑性的思维和思辨性的语言,首先它篇幅短小,有时候甚至只是一句话;其次它不对文章做深入探究,只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世界,由直觉出发来点评。

所以他们写出来的批评大多是是一种对文章的欣赏或者赏析,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读后感。

在正统文学批评中,这种短小、灵动的文学批评已经绝迹,但是在新兴的网络文学批评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这种文学批评方式的复活。

例如下面对沧月的《七夜雪》的评论:“我喜欢妙风。

他不争不抢,却是最后陪薛紫夜到人生终点的人。

我喜欢他的和煦温润喜欢他的与世无争喜欢他的风雅冷傲。

我知道他是幸福的,他在薛紫夜的故居走她走过的路,他不会后悔。

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的结局,我不希望他救瞳(薛明介),他是一只从一开始就抱着反噬之心的毒蛇,他会成为霍展白的敌手,会领导西域魔宫掀起再一次的武林血腥。

我更恨他带走我最爱的紫夜,你们不会明白,我到底有多喜欢那个凶恶霸道的死女人。

她有雪怀,有那个抱着她给予她最后温暖的男子。

她有霍展白,有那个陪她喝酒一醉方休划拳直至尽兴的过命蓝颜。

她有雅弥,有那个永远带着一脸和煦如春风的微笑的人,他会一直爱着他直到生命终结。

所以她是幸福的。

我知道她是。

”[6]这种点评式的评论方式已经成为网络文学批评的主流方式,它没有了学院式文艺批评所宣扬的鸿篇论述与严密分析,剩下的只是一种读者本身的切实感受。

因此,古代文学批评和网络文学批评具有一些共同点:首先在篇幅上,二者都相对较短;在结构上,它们都崇尚自由松散;在创作方法上,二者都是以叙述、抒情为主。

但二者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古代传统文学批评其文本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它们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同时其自身也成为了一部作品来供别人欣赏,比如说,苏轼在《评韩柳诗》中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7]严羽说:“诗者,吟咏情性也。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相比之下,网络文学批评虽然偶尔也能出现如此佳作,但是在总体上却很难达到这样的高水准。

这主要是因为两者批评主体的文化程度差异所致,古代文学批评主体是精英阶层,而网络文化批评的主体则主要是从一般群众中诞生,两者的文化层次决定了批评水准的不同。

再者,专业文学批评家所谓的精英意识与网络文学所宣扬的自由精神是矛盾的。

这样一来,专业文学批评家是很难融入到网络文学批评里面来的,网络文学批评没有了专业文学批评家的参与,自然就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批评家。

再者,网络文学批评其本身就具有反权威、反理论的特点,它重在对网络文学做一种感性的批评,伴随而来的便是缺乏一定的理性分析,从而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批评家。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专业的文学批评家有意识地进入网络文学批评领域。

正如葛红兵所言:“一个有眼光的批评家应当有发展的视野,应当能透过事物发展的点滴迹象窥见它未来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目前正是需要这样的批评家。

二、意象化的诗性语言

与西方所宣扬的认知、思辨的批评方式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更加注重一种体验式的感悟,这种感悟与需要妙悟的诗歌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

西方的文学批评更多的是需要条分缕析的逻辑性语言,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则通常需要意象化的诗性语言直指作品最本质。

因为古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诗歌,即便明清时期小说也加入到了其中,但是诗歌自始至终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受这一主体对象的限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语言主要为诗性的语言。

如司空图有名的《二十四诗品》,其本身就是耐人咀嚼的诗篇,如其第一品:“大用外排,真体内充。

……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这种感悟式的语言一般不会直截了当地将批评者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它需要读者再去进一步地感悟,通常对于批评者的批评读者也可以得出几种结果出来。

这种批评方式是受到禅宗思维的影响,以佛祖拈花一笑为例,摩诃迦叶会心一笑,但是迦叶究竟明白了什么,这是语言说不破的。

禅是作为一种个人体验存在的,若以名言相传,即使存在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采用了意象化的语言去表现自我的感受,这也就形成了文学批评如诗歌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这其中的奥妙也不是言语所能演绎得出来的,必须“自家实证实悟”。

正是由于用意象化的诗性语言入文,使得古代文学批评本身也是一种作品,显得玲珑剔透。

如朱权《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势》云:“商政叔之词,如朝霞散綵。

范子安之词,如竹里鸣泉。

徐甜齐之词,如桂林秋月。

杨澹齐之词,如碧海珊瑚。

李致远之词,如玉匣昆吾。

郑庭玉之词,如佩玉鸣金。

刘庭信之词,如摩雲老鹘。

吴西逸之词,如空谷流泉。

秦竹村之词,如孤云野鹤。

馬九皋之词,如松阴鸣鹤。

”这种意象化的语言在注重条分缕析的传统文化中很少见到,但是在网络文学批评中是可以寻到的。

如:“读金庸的小说,很难放下,常常不自觉地发笑,读完后,一片轻松,便似雨后天空,更有十分的清澈。

看古龙的小说,也很难放下,但却常常从小说中跳出来,自觉承不起主人公的寂寞和无奈。

读完仍回味那乌云雷电的压迫。

金庸的小说便如一首江南的采莲曲。

古龙的小说似一幅塞北的孤旅图。

”———十三少帅《读金庸看古龙》虽然网络文学批评中的这种语言还不成熟,水平远不及古代文学批评,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网络文学批评确实在有意无意地借鉴古代文学批评,并且结合当下文学现象,保留了自己的特征,就像金庸小说中的“北冥神功”吸取别人的长处又没有丢失掉自己的优势。

在对待文学作品的态度上,两者却是一致的。

它们都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整体,一个自由的整体,所以钱钟书先生才说:“这个特点就是,把文章通盘的人化或生命化。

”[12]我们把文章看成我们自己同类的`活人。

两者进行的都是感悟式批评,这种批评作为一种个人体验,很难用语言说清楚或者说即使说出来别人也未必懂得,因此不如直接用一种来营造一种整体风貌,

这种风貌不能用逻辑性、思辨性的语言来表达,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意象化语言的出现,而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依附于网络文学而产生的网络文学批评就一定会对古代文学批评有所继承,相对于前面提及的两个继承,这种语言的继承相对来说是比较明显的。

三、结语

著名学者季羡林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使用一些生动的形容词,绘声绘色,给人以暗示,资人以联想,供人以全貌,甚至给人以艺术享受,还能表现出深度;但有时流于迷离模糊。

好象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让人不得要领。

古代文艺批评家使用的一些术语,如‘神韵’‘性灵’‘境界’‘隔与不隔’‘本色天成’‘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等等,我们一看就懂,一深思就糊涂,一想译成外文就不知所措”。

这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精炼概括,但是随着西学东渐,古代文学批评逐渐被国外的理论替代并在以后的近百年中被忽略,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国外的东西再好也不是自己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说在当下的中国文学界,文学批评是没有我们自己的东西的,而就在此时,适时出现的网络文学批评在无意间擦去了掩埋在古代文学批评上的尘埃,

让它重现在了人民大众的眼前,并且进一步将古代文学批评发扬光大,弥补现当代文学批评僵硬化的批评模式和程序化的语言风格,这个意义是无法评估的。

再者,新事物的健康成长必然需要时间与关怀,网络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批评人士的关注,文学批评的发展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保证其专业水准的同时与网络接轨,

篇8:古代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甘肃古代文学,文学地域特色

在中国文学地图上, 甘肃古代文学的地域特色无疑是十分明显与独特的。陇籍作家如东汉赵壹、王符, 南北朝皇甫谧、傅玄, 唐代“陇西三李”、“二牛”, 宋代及以后如李梦阳、胡缵宗等, 代表了甘肃古代文学风貌;此外王之涣、岑参等边塞诗人, 杜甫、范仲淹、元缜、李商隐等文学家、政治家, 他们或是旅居陇上, 或是从军而来, 或是来陇做官, 都留下了相关绝唱, 丰富了甘肃古代文学内涵, 在文化旅游中具有多元价值和重要地位。

一、甘肃古代文学地域特色

㈠反映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山川风物“边庭节物与华异, 冬霰秋霜春不歇” (卢思道《从军行》) 是西部典型气候的写照。“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胡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奇寒奇丽的景象;还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雄阔, “黄沙直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的悲壮,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的劲拔警策,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碛中作》) 的苍凉等。来济《出玉关》、卢照邻《陇头水》、王之涣《塞下曲》、薛逢《凉州词》等对“陇坂”、“沙塞”、“黄沙”、“九曲黄河”等甘肃特有自然风物的描写, 准确捕捉到甘肃文化的精髓。

㈡体现特有的地域物产甘肃自古是名马的养殖基地, 马文化是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 如西汉的《郊祀歌·天马》、盛唐诗人张仲素的《天马辞》、晚唐诗人翁绶的《白马》等。还有苜蓿、石竹、鹦鹉、麝香、骆驼等陇物的记载和描写。如“苜蓿随天马, 葡萄逐汉臣” (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 、“麝香眠石竹, 鹦鹉啄金桃” (杜甫《山寺》) 、“羌女轻烽燧, 胡儿掣骆驼” (杜甫《寓目》) 。甘肃是葡萄、葡萄酒、夜光杯的主要产地, 王翰的一首《凉州词》, 不仅是其生动的记载, 而且把边塞战士的豪放旷达之情渲染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甘肃各民族有着悠久的酒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酒歌”, 并伴有优美的舞蹈, 如元缜的《西凉伎》。

㈢传达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象和精神陇人在与大自然感应交流中积聚形成了陇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 作为诗文则自然流露出独特地域特色。西部浩瀚的戈壁沙漠、连绵的群山培养了西部人豪放乐观、直爽简约、奔放流动、耿介正直、倔强顽强的品质;陇中陇东黄土高原积淀了陇人笃厚务实、和谐柔顺、韧性顽强的性格;蕴育出陇人热爱家园民族, 关注民生疾苦的自觉而强烈的忧患意识。甘肃是古丝绸之路要塞, 是东西文化交流碰撞之地和中西经济贸易黄金地带, 使陇人胸怀天下、谦虚包容、处世不惊、关怀苍生的品格境界由是而生。常年的民族战争炼就了英勇刚毅、尚武卫国的精神风尚, 隐含的离别、望乡情感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令人荡气回肠。如朱庆馀《自萧关望临洮》、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等。又如赵壹《刺世嫉邪赋》、胡缵宗《白龙吟》《不寐》、张澍《天心篇》、任其昌《流民叹》等。

㈣具有强烈浓郁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特色甘肃自古就是多民族聚集地, 各民族既保留其文化独特性, 又相互融合成多元交融的独特文化体系,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奇葩。所以一方面是“烽火照山燃, 鼙鼓声不断”、“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葡萄入汉家”的战争惨状;另一方面是“多来中国收妇女, 一半生男为汉语”、“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等民族融合的胜景。“刀剑作锄犁, 耕田古城下。高秋禾黍多, 无地放羊马” (唐·刘驾《田西边》) 是西部独特的民族人文景观的典型写照。现存最早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歌谣《匈奴歌》“失我焉支山, 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体现出浓郁独特的民族审美文化。诸如“西凉伎”、“胡腾舞”、“狮子舞”、“胡旋”等民族特有的歌舞, 羌笛、琵琶、胡琴、画角等特殊的西域乐器演奏、急管繁弦的场面等, 都是甘肃文学所特有的表现内容。

二、甘肃古代文学的文化旅游发展意义

㈠丰富文化旅游文化底蕴甘肃古代文学可以丰富文化旅游文化底蕴。甘肃文化旅游审美价值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甘肃文学意象的结合。甘肃文化旅游的自然物质状态提供可供人们感官感受的“形”, 而甘肃古代文学能赋予特定的“形”以灵魂, 使形态获得内在的神韵, 构成“形神兼备”的文化旅游效果, 在旅游者的心目中鲜活起来。甘肃古代文学带有作者独特的情感与意趣, 包含着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境界, 能陶冶人热爱生命、追求美好的情操。有了甘肃古代文学文化神韵灌注的内容才使文化旅游产品更“耐看”, 吸引力也就迸发了出来。

㈡强化文化旅游文化特性甘肃古代文学作品对文化旅游起着强化文化特性的作用, 将成为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式旅游的重要诱因。甘肃古代文学本身是独特而亮丽文化旅游风景, 是文人墨客于“彼时”游历“彼地”的形象记录。特定的作品所描述的景观图式、所蕴蓄的感情体验, 都带有无可争辨的“垄断性”。甘肃古代文学作品的存在, 凸现出其所反映地域景象某种“道人之所未道”的独特的文化情韵。这种渗透着个性鲜明的审美文化属性的旅游资源 (产品) , 对于旅游者来说, 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 具有陌生化的效应。

㈢渲染文化旅游文化情思文化旅游景观大都富于古诗文的文化象征, 能使人产生一种定向审美联想。甘肃古代文学作为文化旅游景观及感受的生动载体, 有着具象召唤的艺术力量。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经过历代诗人文士精心发掘、审美创造, 熔铸于尺幅之中, 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通过品赏作品, 从而思潮起伏、浮想联翩, 激起他们热爱家园、民族和爱自然、爱乡土的感情, 感到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陶冶其胸怀天下、豪迈奔放、韧性顽强、英勇刚毅、和谐包容、关怀苍生、处世不惊的理想情操和高尚品德, 更欲亲临其境一饱眼福。

㈣拓展文化旅游宣传促销山水名胜与诗文名作交相辉映, 使美更趋本底性和原始性, 使美得以升华, 更能让人回味无穷。如岑参诗句“平沙莽莽黄人天”、“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成为一些游人到此探奇索险的游兴诱因。甘肃古代文学描写对地域风物的感受, 抒发深挚而浓郁的情感, 极易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使人们产生经历模仿此种感情体验的渴望, 从而唤起人们的旅游热情;这个审美过程实质上就是导游、兴游的过程。这种作用随着甘肃文学作品的传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并将进一步促使人们理解文化旅游的特定文化定位。

㈤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学习和研究旅甘肃古代文学, 从中得到启迪与陶冶, 是提高文化旅游工作者文化素养的捷径。文化旅游事业的文化和审美性决定了文化旅游工作者不仅要有经济头脑和管理才能, 还应当富有艺术气。只有不断以独特和新颖的文化交流来引导和带动整体旅游经济活动, 方可立于不败之地。甘肃古代文学的巨大启迪与陶冶作用会潜移默化地使旅游工作者的身心为之改变, 会诱导并且强化接受者的健康文明的心理倾向, 进而逐渐产生对文化的分辨能力和选择性态度, 从而使文化旅游事业汇入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旋律之中。

三、挖掘甘肃古代文学意蕴, 促进文化旅游跨越发展

㈠挖掘文学意蕴, 突出文化主题, 走“精品化”道路文化主题是文化旅游灵魂。甘肃文化旅游紧扣区域文脉, 强化和突出文化主题。丝绸之路历来都是甘肃文化旅游的品牌文化主题, 应该以甘肃古代文学充实其系列产品, 加强甘肃文化旅游体系核心层。民族风情、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石窟文化、敦煌文化五个主题相互并列, 各具特色, 丰富完善了丝路文化核心, 但对其重视还不够, 应该以甘肃古代文学丰富完善, 使之基础产品层充分发展。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是甘肃文化旅游的后起之秀, 应该以古代文学为其注入新鲜活力, 发挥文化旅游延伸层的积极意义。同时, 要推精品、创品牌, 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形象, 增强竞争力;通过甘肃古代文学升华精品景区、线路、节庆活动、旅游商品和风味美食系统, 再通过品牌的龙头和延伸作用, 促进甘肃文化旅游大发展。

㈡融合文学文化, 不断丰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丝路遗迹、阳关、玉门关、石窟艺术、长城等有形的文化旅游资源, 需要不断地丰富发展其文化内涵才会永葆生机, 关键是把甘肃古代文学等优秀文化渗透、融合到各类文化旅游中, 使其有灵魂、有主线、有品位, 使其在原有文化内涵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 从而“鲜活”起来。针对无形文化旅游资源, 特别是一些文化遗存和文学遗意象, 应挖掘其文化深度内涵, 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活动, 营造文化氛围, 使其通过一定的“物化”载体展现出来, 让游客能真实地感受到其中的品味, 获得教益, 从总体上增强对游客的感官冲击度、情景体验度、情绪调动度、信息接受度;应该用典型形象、雅俗共赏的形式去展现文化, 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 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㈢渗透文学教化, 实现文化旅游功能多元化文化旅游具有观赏性、娱乐性、教育性等诸多功能。甘肃文化旅游不仅应承担经济功能, 更应承担知识、文明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教育的职责, 重视发挥其在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应充分意识到旅游开发中教育功能的缺失, 并致力于德育功能的充分实现, 强化文化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 推进社会教育的创新, 将文化旅游纳入社会教育体系,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 开发以教育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注重发挥文化旅游解说的社会教育功能, 加大文化旅游各要素所蕴含的社会教育功能的开发, 发挥景区景点建设上的文化道德教育导向作用, 创建以教育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区的文化道德素养, 以实现甘肃文化旅游功能的转变, 创建多功能化的文化旅游产品。

㈣结合文学部门, 实施行业联动战略, 做足文化旅游氛围实施行业联动战略是提升文化旅游氛围的保障。甘肃文化旅游与甘肃古代文学作为一个系统, 其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提升与氛围的营造。应该科学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 着力体现甘肃的文化特色;在全行业做足文化氛围, 使文化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产生良好综合效益。同时可以与商业部门联手打造商贸、艺术文化旅游精品;与各级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联系, 充分利用文化旅游多元性的特点, 积极促成各个部门的协调共进。应借助科技之力, 实现数字化建设;通过建立方便游客的文化及旅游或二者耦合的咨询服务系统, 把甘肃文化和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给游客;让更多的人真正理解甘肃古代文学和文化旅游背后的深厚悠长的内涵, 传播甘肃悠久而鲜活的文化。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说课稿《小鸡和小鸭》含反思下一篇:中班语言我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