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作文文采飞扬的方法之引用诗文)

2024-04-08

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作文文采飞扬的方法之引用诗文)(共5篇)

篇1: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作文文采飞扬的方法之引用诗文)

写作指导(作文文采飞扬的方法之引用诗文)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作文中引用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化用诗文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五段三例法”结构

2、作文中心句的特点:①揭示段落的内容或中心;②句式具有一致性。

3、中心句之间的关系:并列式;递进式

二、问题导学

1、在作文的什么地方可以引用、化用古诗文呢?

①以诗为题,画龙点睛;②作为题记,导引全文 ;

③以诗开篇,先声夺人; ④用诗写景,境界优美 ;

⑤用诗议论,观点鲜明; ⑥用诗抒情,情感丰富。

2、怎样在写作过程中生动又恰当地运用诗文呢?

①直接引用: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②加以阐述:如:“生命就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的无奈与感伤。”“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③化用诗文:如:于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水有蛙鸣;有杏花村有酒旗风有巴山夜有西窗烛;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径黑云有江船明火;有牧童的短笛有渔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楼台。……雨天读古诗,把自己也读成一首雨中的诗,飘逸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郊原上,淅淅沥沥地……

三、自学探究

1、联想关于“雨”的诗句。

2、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参考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3、化用下列诗句: ①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 ②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 ③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参考答案: 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4、以“,也是一种快乐”为题构思文章

四、展示点评(演板、回答、纠错。)

五、拓展延伸

中秋节,你在月下漫步时, 看到了或想到了什么?请用“我 望着一轮中秋之月”为开头续 写一段文字,表达一个中心,要 求文中化用诗词.不少于200字。参考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白居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参考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苏轼: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苏轼: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篇2: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作文文采飞扬的方法之引用诗文)

甘卫东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排比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排比句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入: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他强调了文采对表达效果的重要性。中考考生平时习作中有意识的追求,考试中熟练的“包装”一些语句,弄出几颗明亮的“星星”,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好的成绩。

如何使作文让读者的眼睛为之一亮,令人意荡神驰,感到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呢? 让我们先来听几段文字,想一下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懵懵懂懂地闯过高一的‟五关‟, 糊糊涂涂地斩了高二的‟六将‟,傻里傻气地站在高三的门槛外好奇地张望。未谙世事的目光透着吃惊和赞叹……”

“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肤色;要想永远有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

“小时候,村里人常夸母亲心灵手巧。母亲做的饭可口,母亲剪的窗花漂亮,母亲做的衣服合身又好看。那时,我的衣服是孩子们中最好看的,我的辫子是伙伴中梳得最精致的。

很容易看出来,这几段文字的精彩之处在于用了几组排比的句子。的确,在作文中熟练、恰当地运用一些排比句,可以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2、回忆排比句的特点及作用。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用排比句可以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句子富有气势,语言生动形象。

排比的句子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的。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又常用共同或相近的提示语。

例如: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二、问题导学

1、在什么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运用排比句? ①用于叙述,清晰深刻。

《父亲的目光》第二自然段写道:”儿子记得,幼时拿着不及格的成绩单怯生生地交给父亲,父亲对他谆谆教导时,他开始认识这目光;记得过年给父母磕头拜年时,他开始认识这目光;记得从父亲手中接过那被书压的展展的学费时,他开始懂得这目光;记得父亲恨铁不成钢对儿子怒斥时,他开始理解这目光……“一串排比句式,记叙了对父亲目光的认识过程,写的很是深刻透彻 ②、用于写景,细腻生动。

《海思》中“那如花灿烂的浪,时起时伏的波,星星点点的雨,湿湿蒙蒙的雾,一起塞满了这个蓝天覆盖下的穹庐。”形象生动的描绘了作者眼前水天相接的景象 ③、用于说理,周密严谨。

”在这么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这是举例论证,这种举例如排炮连发,不但用语少而举例多,且有笔力千钧,铁证如山之感。④、用于抒情,酣畅淋漓。如: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歌曲《保卫黄河》

突出了情况的紧急,呼吁人们紧急行动起来。

⑤、用于开头,如风头加冠,先声夺人。

是什么让唐太宗不认亲疏,让洱海的风,靺鞨的大风雪吹成民族的团结?

是什么让伽俐略不以旧理论为纲,让真理之步提前迈进了人类文明的史册?

是什么让贝多芬不成为传统者的奴隶,开创了充满生命豪情的《第九交响曲》?

是感情这把尺……(《给感情一把尺》

⑥、用于结尾,如豹尾添力,掷地有声。

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茫之时,给你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只抓手,在你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择善而从。(《择善而从》)我们所要注意的是: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的拼凑排比的形式。构成排比的一组句子的意思总是有一定联系。

2、回忆课文中的排比句品味其作用(完成学案能力训练1)

3、怎样写排比句? 排比句的构成成分: ① 短语

单句

复句 排比句几种常见而能增加文采的构成方式。⑴、用判断句构成排比。例

a、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b、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温暖;

爱心是一掬洒落在花萼的露珠,使心田久涸的人得到滋润;

爱心是一句飘荡在寒晨的问候,使奔波劳累的人感到温暖

⑵、引用诗句构成排比。

将古诗词名句直接或间接穿插在各分句中组成排比句。这种排比无论在文中什么位置,都能营造诗意氛围,增强文化底蕴,提升文学品位。如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的精彩片段: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委婉简约。”

文章直接引用三位古人体现其人生理想的名句,来诠释中心话题“要诗意地生活”,以激情四射的诗话语言有力表达了“要诗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顾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一中心论点。⑶、用反问句(设问句)构成排比。例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壮哉,猛士》

我们还会感动么?备战高考的孩子会为母亲端来的那杯牛奶感动么?专横独断的上司会为部下一个卑微的建议感动么?游人会为刻划得遍体鳞伤仍坚强挺拔的树木感动么?如果你还能感动,证明你的血管不曾硬化,你的神经还未麻木;如果你还能感动,证明你仍能注视世界,仍能认识自己。(感动)⑷、用比喻句构成排比

例句:爱像大海般的深沉,可以包容一切;

爱像露珠般的清纯,可以滋润心田; 爱像火焰般的炽热,可以熔化冷酷; 爱像白云般的纯洁,可以点缀蓝天。《莫让白云遮住了阳光》

⑸、用比兴方式构成排比(由彼及此)例句:

a、作文《给自己一方天空》的开头: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杈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骇浪,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

前三句借对自然界的小草、麻雀和小溪引发议论,言在物而意在人,含蓄喻示人们只有敢于展示自己,生命才会焕发夺目的光彩。最后水到渠成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这样由物及人,将人生的深刻道理借助自然物象点出,化深奥为浅显,实现了抽象论点的软着陆,读者自然心神领会、心悦诚服。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用假设方式构成排比

连续假设构成排比。这种句子一般是将假设和排比结合到一起,同时在假设中往往又有对比的因素。如:

也许你是一支燃烧失败、一出世就遭冷落的瓷器,没有凝脂样的釉彩,没有精致的花纹,可当你摒弃了杂质,由泥胚谱成瓷器的时候,你的生命已经在烈火中变得灼人又亮丽,你应该因此而欣慰。

也许你是一块矗立山中,终日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丑陋不堪而又平凡无奇,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被人千百年的遗忘在那里,可你同样应该自豪:长久的屹立不倒,便是你永恒的骄傲。

也许,也许,也许你只是一朵残缺的小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或是一张简单的纸,一块无奇的布;也许你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匆匆的过客,不会吸引人的半点目光和惊叹,但只要拥有一双手,你就能为自己鼓掌。

评析:三个“也许”,三个假设,假设之中有比喻,假设之中有对比,语言整齐之中有变化,句式运用有新意。这一段文字表达效果极佳,从根本上说。还是修辞运用得当的结果。

假设排比句运用一组假设句组成排比句,主要有“如果……那么……”“如果说……是……那么……”“假如……是……”“若要……就要……”三种格式。这种排比思维张力极强,可将思维从纵向时间或横向空间纵深延伸,启发性强,适合深入分析论证问题。如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中的精彩片段: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晴空万里的白昼;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

作者选择了两组前后具有对比关系的自然之物,以假设排比的形式呈现,强化了中心论点“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化抽象的观点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诗意和说服力。

7、短例排比

短例排比句运用四字格短语或一句一事的形式概括列举事例组成排比句。这种排比言简意赅,铿锵有力,适用于举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

如满分作文《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中的一段: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有力地证明了„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这个排比列举了正反两组共四个事例,复述四个事例共用九个概括力极强的四字格短语,简明扼要,掷地有声

三、自学探究

1、仿写 仿写

是什么,倏忽划过心头,留下瞬间华彩?

是什么,?

是什么,?

是什么,让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一齐奏响那壮美的乐章? 就是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选择…

(是什么,静静浇灌心田,培植甘甜记忆?

是什么,轻轻扣动心扉,带来永恒美丽?)就是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选择…

2、用“名人+名言+名德”的方式阐释骨气的内涵,写一组排比句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

骨气就是

(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 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3、运用排比句,以“生活处处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为中心句写一段话,(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 , 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 , 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 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

四、展示点评(演板、回答、纠错。)

五、拓展延伸

以“生命因

而精彩”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运用“五段三例法”

2至少有两处运用排比句

写作指导(作文文采飞扬的方法之排比句的使用)学案

甘卫东

学习目标:培养在作文中运用排比句的能力 学习重点:运用排比句的方法

一、基础训练: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把结构,语气,意思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

排比的句子包含

项或

项以上的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关系是

的。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又常用共同或相近的 语。

二、能力训练:

1、回忆课文中的排比句品味其作用

2、仿写 仿写

是什么,倏忽划过心头,留下瞬间华彩?

是什么,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是什么,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是什么, 让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一齐奏响那壮美的乐章?

就是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选择…

2、用“名人+名言+名德”的方式阐释骨气的内涵,写一组排比句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

骨气就是

(参考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运用排比句,以“生活处处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为中心句写一段话,拓展训练:

以“ 给

的一封信” 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父母”“奶奶”等,但必须是自己的监护人。

要求:

1、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至少有两处运用排比句。

3、字数在650以上。

4、运用“五段三例法”。

1.当你站在高山之上,俯瞰大地之时,你是欣赏它的高远,还是感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霸气;

当你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之时,你是欣赏它的无边,还是找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胸怀;

当你看到秋日落叶纷纷而下之时,你是感伤它的凋零,还是学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2.当记忆中的湿润又一次沾染了西湖之畔的离歌,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浮动于频频过客疏离的神色,当纷杂褪去,是否会有人想起那夜那歌,那浅笑,那落寞。

3.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雨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于人心的荒漠。

4.人生是忙碌交织的,需要让心灵翱翔于天空,接受和风细雨的洗礼;需要让心灵驰骋于大漠,接受黄沙漫天的洗礼;需要让心灵游弋于海洋,接受雪白浪花的洗礼… …

5.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不要妄想,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会静静地汲取养分;

如果你是一滴水珠,就不要渴望一夜之间汇入苍茫大海,在奔流的路上需要停下脚步积蓄力量;

如果你是一条小鱼,就不要奢求一跃成龙,在奋斗的路途中需要学会慢慢地等待时机…… 6.王勃从生活中感悟出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定信念; 苏东坡从生活中感悟出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别样人生;

李白从生活中感悟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的人生态度。

7.春的天使驻进了诗人的心中,雕刻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闲情逸致,雕刻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愉悦,雕刻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灵动,雕刻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哀愁。

8.生活是隐藏起来的宝藏,就看你是否能找到它,并充分利用它; 生活是那堆钥匙中的金钥匙,就看你是否能找到它,开启成功之门;

生活是那开水与咖啡豆,就看你是否会利用它们,煮出醇香的、回味无万的咖啡。

9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日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 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漫漫人生,我采撷世间最重要的——感恩。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

11.没有蓝天的旷远,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江海的奔腾,可以有溪流的秀美; 没有红花的耀眼,可以有绿叶的悠然。选择壮阔?选择显贵?选择平静? 或是选择隐退?不如选择诗意的生活。

12.欣赏自然,听一花一草的诉说;欣赏生活,爱日复一日的温暖;欣赏他人,集一丝一缕的光芒;欣赏自己,看自己那双隐形的翅膀,看自己凌空的姿态,看超于平凡的人生。

1《父亲的目光》第二自然段写道:”儿子记得,幼时拿着不及格的成绩单怯生生地交给父亲,父亲对他谆谆教导时,他开始认识这目光;记得过年给父母磕头拜年时,他开始认识这目光;记得从父亲手中接过那被书压的展展的学费时,他开始懂得这目光;记得父亲恨铁不成钢对儿子怒斥时,他开始理解这目光……“

2”在这么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有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3是什么让唐太宗不认亲疏,让洱海的风,靺鞨的大风雪吹成民族的团结? 是什么让伽俐略不以旧理论为纲,让真理之步提前迈进了人类文明的史册? 是什么让贝多芬不成为传统者的奴隶,开创了充满生命豪情的《第九交响曲》?

是感情这把尺……(《给感情一把尺》 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茫之时,给你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只抓手,在你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择善而从。

5a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b、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温暖; 爱心是一掬洒落在花萼的露珠,使心田久涸的人得到滋润; 爱心是一句飘荡在寒晨的问候,使奔波劳累的人感到温暖

6a“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委婉简约。”

b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壮哉,猛士》

c我们还会感动么?备战高考的孩子会为母亲端来的那杯牛奶感动么?专横独断的上司会为部下一个卑微的建议感动么?游人会为刻划得遍体鳞伤仍坚强挺拔的树木感动么?如果你还能感动,证明你的血管不曾硬化,你的神经还未麻木;如果你还能感动,证明你仍能注视世界,仍能认识自己。(感动)7

爱像大海般的深沉,可以包容一切;

爱像露珠般的清纯,可以滋润心田;

爱像火焰般的炽热,可以熔化冷酷; 爱像白云般的纯洁,可以点缀蓝天。《莫让白云遮住了阳光》

8“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杈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骇浪,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

也许你是一支燃烧失败、一出世就遭冷落的瓷器,没有凝脂样的釉彩,没有精致的花纹,可当你摒弃了杂质,由泥胚谱成瓷器的时候,你的生命已经在烈火中变得灼人又亮丽,你应该因此而欣慰。也许你是一块矗立山中,终日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丑陋不堪而又平凡无奇,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被人千百年的遗忘在那里,可你同样应该自豪:长久的屹立不倒,便是你永恒的骄傲。

也许,也许,也许你只是一朵残缺的小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或是一张简单的纸,一块无奇的布;也许你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匆匆的过客,不会吸引人的半点目光和惊叹,但只要拥有一双手,你就能为自己鼓掌。

如满分作文《给“从谏如流”上把锁》中的一段:

篇3: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作文文采飞扬的方法之引用诗文)

关键词:高考英语,观点评论,书面表达,方法指导

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写出好的作文, 所以在高考中不能取得好的成绩。高中英语议论文的写作, 一般都有具体限定, 并不需要深入探讨, 但是需要语言准确, 结构严谨, 逻辑紧凑, 必须论有中心, 言而有据。对此,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 重视书面表达,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种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就能够写出较好的文章。下面笔者从评分标准、篇章结构、常用句型、高级词汇和句式等方面, 谈谈写好对比型议论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高考评分标准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 写出的作文能在高考中获得较高的分数是写作成功的标志。要写出高分作文, 就要知道高考英语作文的评分标准, 对评分标准熟练于心。一般情况下, 让学生知道第五档作文的评分标准即可, 这样学生就可以参照对比其他档次作文的评分标准:

第五档 (很好) : (21-25分)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覆盖所有内容要点。

段落结构清晰。

应用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 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有效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全文结构紧凑。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二、观点对比式作文的基本结构

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就要有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的结构。对于此类作文, 为了让自己及评卷老师能够清楚准确地把握作文内容, 就要分层次地写出作文内容。一般要求学生写出三段作文, 即三段式作文, 具体如下:

Para. One:抛出话题, 给出简单介绍。

Para. Two:介绍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

Para. Three:进行总结或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观点评论式作文的常用句型

明确了文章的整体结构, 具体内容就是文章主体。对于主体内容的具体书写, 要求学生能够写出符合文章要求的句子, 这些句子应该没有语法错误, 语言表达准确、地道。为此, 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 并能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应用。针对对比观点类作文, 对于每一段落的内容, 都可以采用不同句式开头或结尾, 这样就能保证在写作文时能有明确的开头和主题句子。为此, 在写作文时, 为学生介绍较好的句子写每一段落, 并鼓励学生尽可能用不同句式表达相同的语义。对于上面提出的三段式, 则可以让学生采用以下句子。

1.开头段落:提出问题

Para. One:

We had a discussion/ survey about (on) ...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 discussion we have had about...

We have had a heated debate on...

There are two.... One is..., and the other is...

Opinions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 this issue.

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opinions.

People have taken/adopte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problem.

People take different views on this question.

通过使用上面的句式, 学生可以就作文要求的内容写出开头段落, 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然后在下面的段落中具体阐述。

2.主体段落:不同观点的对比

对于观点评论式作文, 对给出的不同观点进行对比说明是整个作文的主体部分。一般来讲, 高考中这类作文都给出针对某个问题的正反两种观点, 只要能将这两种观点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 就完成了主体部分的书写。对于正反观点的表达, 可以采用如下句式:

(1) 表示赞成的句式:

55% of the students approve of/ are in favor of/ are for/ sup- port taking exercise.

Some people suggest (/ think / maintain / believe / hold the opinion / argue / feel) that...

Some people are inclined to ( / tend to) think that...

Those who criticize (object to / oppose ) ...maintain that...

Those who hold (advocate) ...believe that...

To the general public (/ to the majority of people / to the general mind / to most people) , ...

Many people prefer to think that...

(2) 表示反对的句式:

45% of the students disapprove of/ oppose/ are against/ object to/ are opposed to taking exercise.

However (/but/ yet/ nevertheless/ while) other people hold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They insist that...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who do not agree, and they claim (/argue / believe, etc) that...

However, other people prefer...

While others think ... is a better choice.

However, not everyone shares the opinion.

However, ...of them hold a different view. / ...of them hold the opposite opinion.

People who are against it don’t think so.

However, each coin has two sides.

Different from those..., ...people think ...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object that ...

在介绍每种观点的内容时, 除了开始提出观点外, 还要对每种观点做出具体说明和提供论据支持, 可以采用如下句式对每种观点做进一步说明:

What’s more,

We can ... as well as...

Besides, it’s ... which...

What’s worse...

In addition...

Some peole think/ believe it necessary to...

According to some students, we should...

They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Many people hold the idea that...

3.结尾段落: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般观点评论式作文, 都要求在陈述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后, 陈述自己的观点, 一般情况下是对其中某种观点表示支持, 同时提供理由。对此, 可以采用如下句式:

In short/ in conclusion/ in summary

In my view/ from my point of view

Both of the opinions are reasonable, but I prefer...

No agreement has been reached yet.

Everything has its two sides.

Everything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my part (/as to me/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I’d like to agree to the former (/latter) opinion.

I am in favor of.../ I am on the side of...

In my opinion, both sides are partly right (/there is some truth in both sides)

Only after we hav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l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can we make the right decision.

In case of myself, I prefer...

To me, the former opinion is more attractive in that...

四、高级词汇及句式的使用

对于一篇好的作文, 除了要构建好的结构, 写出正确的句子外, 要想在高考中得到较高的分数, 只用一些简单的句式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在写作中, 恰当运用一些较高级的词汇和句式, 比如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交际用语等, 还可以采用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式、倒装句、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等语法结构, 调整句式, 尽可能做到长短句有机结合, 使作文的句子不过于单调。

五、连接和过渡词的使用

作文词汇、句子和语法使用的正确性保证了作文质量, 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章的流畅性和逻辑性。作为一篇文章, 其不是简单句子的叠加, 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在表达和陈述某个问题或者介绍某一事件, 这就需要在写作时, 在句子中、句句间、段落间恰当使用连接词和过渡词, 保证作文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提高文章质量。高中英语观点评论类作文中常用的过渡词有:

整体框架的过渡词的使用: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in short, from my point of view, in other words, not only...but also... to sum up...

表示某一方常用的过渡词:and, moreover, what’s more, besides, furthermore, meanwhile, yet, instead, while...

双方之间衔接的过渡词:however, but,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just the opposite, in contrast with...

六、写作建议

在观点评论式作文中, 要注意观点鲜明、立场明确, 在正反两种观点中, 只能同意其中一种观点, 切不可模棱两可。

在高考写作中, 写好准确的简单句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要想得到较高的分数, 就要尝试使用复杂句式。因为复杂句式的使用会使句子变得简洁明了、干净利落, 会使文章的句子富于变化性, 阅读时有一定的节奏感, 不显得乏味、重复, 同时也显示了写作者一定的英文功底。但对于英语作文水平较低, 英语知识和能力运用有困难的学生来说, 建议多使用简单句, 保证句子的准确性和文章内容表达的明确性, 不要弄巧成拙。

在行文中, 要注意连接词和过渡词的运用, 这样会使文章看起来连贯、流畅, 逻辑性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 要注意关联词的积累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时评写作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时评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了解时评写作出题人的意图,提高学生相关写作能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形式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需要首先了解出题人的意图,方能迎刃而解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以时评写作为例,这类作文形式的出题意图一般是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程度。高中时期作为高考冲刺的最后准备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被调动到极点。文可出口成章,理可计算实验,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恰恰就是由于学生过于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于时事的了解。殊不知高考作文出题人恰好抓住学生这一方面的漏洞,使得学生在正式写作时很难下手。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学生高考冲刺阶段提醒学生注重时事政治,从而应对考试中作文出现的突发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坚持收听或者观看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节目,并对其中感兴趣的部分做记录,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库,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他们自己的应试作文能力。

二、高考中如何写好时写作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督促学生认真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为了提高他们的时评写作能力,教师还需要要求他们每天获取足量的时评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应试写作素材库。教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可以在课上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下几点讲解内容作为抛砖引玉,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一)立意明确,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

时评写作,顾名思义就是文章题目或者提示信息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且一般都是真人真事。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这类作文的时候,首先需要教授他们如何准确获取题目知识并确立正确的立意。同时时评写作立意是否明确还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价值观。要知道只有符合新时代并且健康向上的作文价值观才会得到评卷教师的青睐。一篇时评写作拥有明确立意且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心中有一个大方向,从而不至于出现“跑题”的现象。同时在另一方面文章价值观积极向上也是这篇时评写作的加分之处,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最终取得一个不错的高考作文成绩。时评写作立意明确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锻炼出来的。例如教师可以从高中语文教材课文内容出发,通过阅读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并要求他们自行写出一篇读后感,文中需要添加时评类素材。教师通过这种平时的时评写作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文章的立意准确性。

(二)文章结构紧凑,体现时评写作文章的美感

在高考作文阅卷的过程中,时评写作的紧凑结构同样是作文出彩的地方。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写好时评写作文章时也需要着重向他们强调这一点。一篇时评写作如果拥有紧凑的结构,无论是在时事的叙述方面还是在对于事件的议论方面都充满了美感。为了提高学生时评写作文章结构的紧凑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从阅读做起。例如教师在课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寻找一些结构紧凑的时评写作的满分作文供他们的阅读。学生在阅读这些满分作文的过程中需要留意它们的文章结构,无论是“总分总”结构,或者是“开门见山”等形式都应该熟记于心,并且在下次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到,从而使得自己所写的时评写作文章也具有同样的紧凑结构。

三、课余生活的点滴记录与积累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不仅需要教授他们相关的时评写作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注意在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这是因为时评写作之所以难度较大,就是由于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常见时事经历太少造成的。督促学生注意课余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与积累,一方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脑海中的时评写作素材资料,从而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写作中做到“有料可叙”。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做法还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于生活中时事的感悟,从而使得他们在正式写作中真情流露,从而避免时评类写作“无病呻吟”现象的出现。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养成每日写日记的好习惯,学生在日记中可以记录今天看到的或者听到的有趣故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时评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时评写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加课堂上写作技巧的谆谆教诲,同时还需要向学生强调课下的点滴记录,从而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时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2]杨艳丽.自出机杼成佳作——浅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有创新[J].课外语文,2015(22).

[8]武国屏.千锤百炼久久为功——谈高考作文的写作[J].山西教育(招考),2015(Z2).

[9]任和.“吐槽”高考作文,是一种进步[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5(9).

篇5: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时评写作

一、为什么要写时评作文

1.学生们写的记叙文有的像流着清水鼻涕的小屁孩,低幼;有的像卖肉的大叔,粗糙;有的像跳广场舞的大妈,琐碎;有的像某些不学无术的机关领导所作的报告,虚伪。

2.关于议论文,用一句俗话概括,幸福的议论文都是一样的,不幸的议论文各有各的不幸。虽然不幸的内容千差万别,但大体可以说,不幸的议论文基本是僵尸议论文。无论素材、观点、分析,还是结构、思想,都是奔着完成任务去的,没有什么鲜活的震荡、新奇,甚至击节而起感,所以,有一点追求的学生,又谈议论文而色变了。

二、什么叫时评

就是时事评论,对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里,它是公民表达自己见解的武器。时评关注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当下发生的焦点、热点问题,做出迅即的反映,及时解析,当即评判,在依托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深开掘、精加工,发现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颖而有价值的东西,洞幽烛微,言人未言,这样的文章,当然会受到阅卷者的青睐。

三、写时评注意点

1.好好审阅作文材料,得出立意,然后寻找时事新闻。这决定了作文的生死。

2.所寻找的时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类事,也可以是某个现象。最好是有厚度,可纵深挖掘,可引人思考,可拷问社会理性、良心,如山西长治河流重污染,中国兽首追讨,十面“霾”伏,亟须从吐槽走向行动,切忌不要采用奇闻琐事,如婆媳纠纷、赌钱妻离子散、七十老翁冬泳等。

3.切忌大谈政治,如谈政治、谈民主、谈选举、谈官员的腐化堕落等。

4.切忌以质疑和抨击为主调,建设性和参考价值不足,开不出“药方”,“正能量”不足。

5.语言要新颖活泼,忌套话说教,要注意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能用艺术语言表达,就不要用书面语言表达。要善于化繁为简,用形象比喻解读复杂道理。如果语言灵动幽默犀利,那善莫大焉了。

四、如何写高考时评作文

1.严审材料,得出立意。

2.发现可值得一写的时事。标准是这个立意贴合这件时事。所谓贴合,就是无论在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还是提出解决之道时,重心都要落实在立意上。

3.在具体操作上,要遵循一个原则:用立意及该立意派生出来的子观点包裹住这件时事。万不能信马由缰,尽情乱说。

4.先概述该事件的大概。切忌把事件来龙去脉,叙述清楚,要干净利落,三两下敲定。一件事,如“2008年12月,天地壹号公司正式与35名研究生签订工作协议。大学生养猪、卖肉、擦皮鞋、沐足、当保姆究竟是浪费人才还是转变择业观念的体现?对此,各方众说纷纭。”几件事,或是一种现象,如“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有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的台词。“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这是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这两段话都跟钱有关,很能引起我们的感慨。

5.分析时事的影响。现以大学生卖猪肉为例进行分析。(正方)大学生卖猪肉的这种主动选择,为当前莘莘学子们的就业提供了可鉴的范例。时下,众多大学生为就业难而头痛,尽管这有多方面原因,但不排除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自以为满腹经纶,看不起低职位的工作,一味地强求自身的学识价值与社会就业价值对等,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的这选择说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重要的是改变就业门槛观念,在拚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方)劳动无贵贱,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从个人角度讲,大学生想干什么职业,那是他们个人的私事,也是他们的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不过,他们的举动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惋惜甚至失望。我个人以为,大学生选择卖猪肉,只是长了自己志气,却将知识颜面扫地,无疑会起到不良影响,引发“读书无用论”的争议,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又何在呢。倘若这样的新闻人物不断出现,必然会葬送了知识的命运与前程,大学生选择卖猪肉的新闻还是少些为好。

6.分析原因。这是重点,时事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但记住,学生是在写高考作文,是在穿着铠甲跳舞,这铠甲就是高考作文审题方面的限制。所以,不论原因多少,只取“一瓢饮”,这瓢水,就是中心立意。在2010年某卫视某期娱乐节目中,一个叫马诺的女孩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此言一出,竟然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

原因分析,注意要写出中心立意。马诺的言论,金钱至上,好逸恶劳,本该为社会唾弃,但结果却“让她得到了众多女孩的声援”。马诺现象不是偶发现象,而是代表了当前社会中具有拜金主义的不少的一类人。这里不仅有当婚当嫁的女孩,还有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男女老少;他们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把金钱当作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甚至为了钱,不惜跨过道德的底线。这表明,不仅在婚姻爱情中,还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拜金主义思潮都在潜滋暗长,甚至大行其道。中心立意是:拜金主义作怪,要批判这种思潮。具体分析的时候,可以这样展开。

拜金主义的产生,与中国的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有另外一面,有的人赤裸裸地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春秋时期的杨朱,就公开宣扬“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拜金主义在封建社会就已经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盛行的观念却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恰如一对孪生姐妹,或者说,拜金主义是附着在资本主义身上去除不掉的毒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此贫富差距迅速拉大。而物质建设的速度大大超越了精神文明的速度。少部分人暴富及炫富打破了人的内心平衡,导致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由此独立、自主、自尊、自强、自爱、勤劳、朴素等精神道德品质日益滑坡甚至沦丧。

各种法律法规监督监管不完善,社会保障系统的脆弱不济,无法给大多数人提供体面生活的现实条件和正确对待金钱的心理支撑。

7.解决办法。时评的精髓就在于解决问题,下面还是以这则材料为例。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现阶段核心价值体系,重建道德体系。主流媒体、学校必须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堕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净化社会和生活环境,才能进一步净化人们的心灵。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监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时评体形式的作文,无疑为目前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时下学生议论说理时沉闷、单调、枯燥的气息,从形式到内容均将影响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习惯。

毋庸置疑,时评体与一般的议论文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它所具有的许多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却是目前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所欠缺的。当我们沿着一条老路走久了的时候,不妨尝试走一走新路,也许它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喜悦。

上一篇:电影长城观后感150字下一篇:新衣服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