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2024-05-12

电厂数据备份管理办法(精选8篇)

篇1:电厂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500kV岩滩电厂数据异常事件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14年2月26日9时至3月11日23时,岩滩电厂进行5021、5022、5023开关检修工作,检修内容包括:(1)5021、5022、5023开关定检;(2)5021、5022、5023的开关保护、#2主变保护、#2发变组短引线保护、备用线短引线保护定检;(3)5022、5023开关同期装置和#2发变组故障录波器的更换。(批复编号:2014.0903)。

3月4日18时26分,岩滩电厂未经电力调度机构允许,擅自配置和重启了就地控制装置(PLC,负责采集和控制I/O设备,以及对监控、调度信息的转发),但检修申请单(2014.0903)中并未包含此项工作。

二、事件经过

根据EMS动作信息、厂站运行记录以及电话录音等资料,整个事件过程如下:

(1)2014年2月26日9:26,岩滩电厂运行人员韦宏华向调度员徐克强申请开工。

(2)2014年3月4日

18:26:27 岩滩电厂检修人员陈强将500KV第二串开关控制功能接入至新的就地控制单元(PLC)工作后,重启PLC导致第三串开关、刀闸信号变位、岩平线遥测跳变。注:除 第三串开关位置信号及岩平线遥测量采集已接入新PLC,站内其他遥测、遥信量均未改造,未接入新PLC。

18:28:21 调度员徐克强联系自动化值班员周志烽,反映EMS系统发出岩滩电厂5031、5032、5033遥信变位告警。

18:29:13 自动化值班员联系岩滩电厂自动化专责黄志刚核实情况,是因接入第二串遥测、遥信量导致信号不正确。

18:46:38 自动化值班员向调度汇报核实情况。

三、事件应急处置情况

自动化值班员接到调度员异常通报后,迅速联系岩滩电厂核实情况,并将相关结果反馈当值调度员。同时,要求电厂暂停相关自动化工作,防止再次影响运行监视。

四、事件损失及影响情况

该事件引起EMS系统岩滩电厂第三串开关、刀闸信号变位、岩平线遥测跳变,影响调度监视,但未影响实际调度调控。具体影响情况如下图所示: 影响范围

图2:岩平线有功、无功跳变情况

图3:500kV第三串开关遥信变位情况

五、事件原因和性质

(一)事件原因

直接原因:岩滩电厂检修人员未经总调和广西中调调度许可,擅自增加工作内容,扩大检修范围,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导致数据异常。

管理原因:岩滩电厂未严格按照《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 运行管理规程》的检修规定履行相关二次设备检修流程,擅自操作调度管辖的一、二次设备、改变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或参数。

六、对事件的责任认定和处理情况

岩滩电厂检修人员未经电力调度机构允许,擅自操作调度管辖的一、二次设备、改变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或参数,属于违反调度纪律行为。

(一)技经处、发电处、自动化处对事件进行了分析和责任认定,对岩滩电厂违反调度纪律进行通报(调技[2014]6号),严肃调度纪律,维护电网运行执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依据《中国南方电网调度工作评价标准》SDD0101评价项目“发生违反调度纪律事件,本项不得分”的标准,记岩滩电厂违反调度纪律1次,扣标准分15分。

(三)依据《南方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第十五条第四点记岩滩电厂违反调度纪律1次,考核电量30万千瓦时。

“第十五条

并网发电厂应严格服从电力调度机构的指挥,迅速、准确执行调度指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者拖延执行。接受调度指令的并网发电厂值班人员认为执行调度指令将危及人身、设备或系统安全的,应立即向发布调度指令的电力调度机构值班调度人员报告并说明理由,由电力调度机构值班调度人员决定该指令的执行或者撤销。

电力监管机构对严重违反调度纪律的行为通报批评,并视情节按不超过500万千瓦时计为考核电量。

(四)未经电力调度机构允许,擅自操作调度管辖的一、二次设备、改变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或参数,按30万千瓦时计为考核电量;”

七、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

(一)岩滩电厂开展涉网检修风险梳理工作,明确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整改单位:岩滩电厂;负责专业:发电调度;完成日期:2014年4月15日)

(二)岩滩电厂开展现场作业表单和预案编制和完善工作。(整改单位:岩滩电厂;负责专业:发电调度;完成日期:2014年5月30日)

(三)岩滩电厂开展《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定》培训。(整改单位:岩滩电厂;负责专业:自动化;完成日期:2014年4月15日,已完成)

(四)通报

附件:

1、关于岩滩电厂违反调度纪律的通报

2、岩滩电厂涉网检修风险梳理结果

3、岩滩电厂事件分析报告 4、2014.0903岩滩电厂检修单

附件:岩滩电厂分析报告

篇2:电厂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02-05-08 【生效日期】2002-06-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电网与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已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6月8日起施行。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 李荣融

二OO二年五月八日

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第一条 为防范对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攻击侵害及由此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建立和完善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体系,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及国家关于计算机信息与网络系统安全防护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与电力生产和输配过程直接相关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

本规定所称“电力监控系统”,包括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微机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水调自动化系统和水电梯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实时电力市场的辅助控制系统等;“调度数据网络”包括各级电力调度专用广域数据网络、用于远程维护及电能量计费等的调度专用拨号网络、各计算机监控系统内部的本地局域网络等。

第三条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是:电力系统中,安全等级较高的系统不受安全等级较低系统的影响。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等级高于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电力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可靠性高的自身安全防护设施,不得与安全等级低的系统直接相联。

第四条 电力监控系统可通过专用局域网实现与本地其他电力监控系统的互联,或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实现上下级异地电力监控系统的互联。各电力监控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或其他信息系统之间以网络方式互联时,必须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专用、可靠的安全隔离设施。

第五条 建立和完善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应在专用通道上利用专用网络设备组网,采用专线、同步数字序列、准同步数字序列等方式,实现物理层面上与公用信息网络的安全隔离。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只允许传输与电力调度生产直接相关的数据业务。

第六条 电力监控系统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均不得和互联网相连,并严格限制电子邮件的使用。

第七条 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安全防护责任制。各电网、发电厂、变电站等负责所属范围内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级电力调度机构负责本地电力监控系统及本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管理。

各相关单位应设置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小组或专职人员,相关人员应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防护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 各有关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方案,新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节点和应用系统,须经负责本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机构核准,并送上一级电力调度机构备案;对各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已有节点和接入的应用系统,应当认真清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尽快解决并及时向上一级电力调度机构报告。

第九条 各有关单位应制定安全应急措施和故障恢复措施,对关键数据做好备份并妥善存放;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及安装操作系统漏洞修补程序;加强对电子邮件的管理;在关键部位配备攻击监测与告警设施,提高安全防护的主动性。在遭到黑客、病毒攻击和其他人为破坏等情况后,必须及时采取安全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尽快恢复系统运行,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向上级电力调度机构和本地信息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条 与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络有关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管理、项目审查等都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并加强日常安全运行管理。造成电力监控系统或调度数据网络安全事故的,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本规定施行后,各有关单位要全面清理和审查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发现与本规定不一致或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缺陷的,应及时函告国家经贸委;属于企业标准的,应由本企业及时予以修订。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国家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2年6月8日起施行。

篇3:电厂数据通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电厂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各类机组通常都有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电厂为了提高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通常要引入一些新的外围系统,如电厂负荷分配系统、燃烧性能优化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报表系统等[1,2,3]。由于控制系统和这类子系统的地域分散性,以及控制与监控等任务对实时性的要求,不同设备之间交互性信息的传递越来越频繁。在处理这些新引入的系统与控制系统通信时,不可避免地遇到接口问题。包括从控制系统获取测点信息,把自己的计算结果返回给控制系统。接口是实现通信自动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常用的与DCS和SIS通信的接口方案,给出了实现过程中要注意的操作要点,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1 与DCS通信

DCS是电厂中应用广泛的控制系统,承担机组的主要控制。现场变送器得到的生产过程信息首先反映在DCS的变量里。对于需要现场数据的系统而言,DCS提供的数据最快速、全面。从DCS采集的主要途径包括Modbus、OPC和API方式等。可编程逻辑器件(PLC)和DCS的功能相近,但是PLC的控制规模较小,主要承担外围辅助系统的控制,如化学水处理系统、脱硫系统等。PLC和DCS都配置有类似的软硬件,接口方式差别也不大,DCS的通信接口可以用到与PLC的通信。

1.1 Modbus方式

Modbus是一种免费的和易实施的协议(1)。其Master/Slave通信机理能很好地满足实时性要求,Modbus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目前工业中常用的Modbus通信分为2种物理接口方式,一种是经由RS-232C兼容串行接口(或通过RS-232/485转换器转换成RS-485接口)组成Modbus网络进行通信,另一种通过以太网结合TCP/IP协议组成Modbus/TCP网络进行通信[4]。Modbus协议分RTU(Remote Terminal Unit)和ASCII 2种协议传输模式[5]。ASCII是早期的模式,现在已经很少使用。由于RTU模式在相同通信速率下具有更大的数据流量,所以现在几乎所有工业仪表都采用RTU模式。

使用Modbus做通信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这种方式不会将计算机病毒引入DCS,比以太网的方式更安全。如果一定要使用以太网,那么需要增加网闸,这样就增加了硬件成本和工作量。

1.1.1 Modbus协议实现

为了简化程序,提高开发效率,可以使用Microsof公司提供的Active X控件MSComm(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来开发基于RS-232的Modbus通信程序,该控件为应用程序提供了通过串行接口收发数据的方法和属性。开发Modbus/TCP通信程序时,推荐使用Microsoft的winsock实现。常用的Modbus功能码有1、2、3、4、5、6、15和16[6],分别表示读线圈、读输入状态、读保持寄存器、读输入寄存器、写单个线圈、写单个输入状态、写多个线圈和写多个保持寄存器。发送小数时,经常要将小数以10倍、100倍发送,接收端再除以10或100恢复。这样可以避免处理浮点数。

为使程序代码结构清晰,实现了一个Modbus类用于实现Modbus通信功能,类主要VC声明代码如下:

1.1.2 Modbus协议调试

各种型号的DCS都提供了Modbus接口模块。做接口时,首先应清楚要做通信的DCS所提供的Modbus接口类型。类型不同,采用的硬件和软件都不一样。如果采用RS-232的方式,可以选用简易的RS-232/485转换器连接RS-485总线和计算机。若计算机没有RS-232接口,可以再使用一个USB/RS-232转换器实现连接,这样的硬件实现成本较低,也可以选用模块化的转换器连接,这些转换器增加了光电隔离和过电流保护等措施,相对而言可靠性提高不少。如果使用Modbus/TCP方式,则只需要有以太网接口。

此外,Modbus总线上的数据量可能会很大,使用串口编程时,要设置合适的接收缓冲区大小和接收中断触发阀值。

由于DCS多数工作在主站模式下,而且一条Modbus总线可能挂有多个设备,DCS的数据帧一直在反复重发,若查询的子站没有响应,DCS超时后,会继续查询下一个站。编写从站程序时,要特别注意程序对DCS的影响。在程序调试过程中,如果与DCS相连,从站程序没有响应,会造成整个Modbus总线响应变慢。这时要联系电厂的热工人员,评估对电厂运行的影响,并做好合适的应急预案。

做通信程序时,需要修改DCS组态,并进行下载操作,可能会对控制器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主要取决于DCS的组态及实现方式[7]。

1.2 OPC方式

1.2.1 OPC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微软公司DNA(Distributed Inter Net Application)构架和COM/DCOM技术在工业通信上的应用[8]。它把硬件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分离开来,在设备、数据库等数据源和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供了一种工业标准接口。主要包括OPC数据访问规范(OPC Data Access)、OPC历史数据访问规范(OPC History Data Access)等。其中,OPC数据访问规范是主要使用的规范,用于从OPC服务器获取实时数据。

OPC通信采用Client/Server架构。基本上所有DCS厂家都提供有OPC服务器。用户只要使用OPC客户端就可以方便地取得数据[9]。OPC服务器对象在OPC数据访问规范中主要包括3类对象,分别是OPC Server、OPC Group和OPC Item,如图2所示。客户端建好这3类对象后,保存在OPC服务器上。

1.2.2 OPC协议实现

OPC服务器通常支持2种类型的访问接口:自定义接口和自动化接口,它们分别为不同的编程语言环境提供访问机制。自定义接口适合C++语言设计,并可实现最佳运行性能的客户应用程序[10]。自动化接口是可选接口,适合Visual Basic、Delphi、C#等程序使用。目前,国内外公司和高校开发了一些快速OPC的开发包,使用灵活方便。Kepware公司实现了OPC接口,并且公开了部分源代码,可以参考。另外,OPC基金会提供一个动态库OPCDAauto.dll,非常适合使用自动化接口编程,参考资料也较易获得。这里以基于OPCDAauto.dll开发的程序为例。

使用OPCDAauto.dll里的类及相应函数,从OPC服务器读取数据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选择OPC服务器、建立连接、添加组和项、同步读取数据等。OPC数据值包括了值的状态,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由于许多电厂在DCS供货时,DCS厂家没有提供相应的OPC服务器。电厂正常运行后,如果需要使用OPC服务器,DCS厂家一般都会要求火电厂以较高的价钱购买。所以利用OPC通信时,最好先确认DCS是否有相应的OPC服务器。OPC服务器只可以运行在微软公司的Windows平台上,使用Unix作为操作员站的DCS(如Foxboro)要使用一台Windows计算机作为专用的OPC服务器。这种方式只对DCS有软件要求,硬件上使用网线即可,而且也不需要对DCS进行很大的改动。个别DCS(如ABB的800系列)需要设置变量的权限,改动虽然不太,但是也需要下载。因为是网络传输,DCS的计算机容易感染计算机病毒,所以使用OPC方式时,最好增加网闸或做好病毒防御工作,以免对DCS构成威胁。

1.3 利用DCS提供的专用API接口函数

一些DCS提供了与其控制器通信的接口函数,用户可使用这些函数与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美国Metso Automation MAX控制公司的分散控制系统max DNA为用户提供了开放的接口。用户可在软件背板(SBP)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以此为例,介绍这类API接口函数的使用方法。max DNA提供了开放的接口程序,SBP可以看成是一条虚拟的数据宽带,用于访问DPU的实时数据。

在max DNA的安装包里有控件MCSSbp Ctl,可用它实现通信,例如读取数据的VB主程序如下:

使用SBP与max DNA的DPU通信无需更改DPU设置,不会对DPU产生影响,程序实现比较安全。

2 与SIS通信

SIS是处于火电厂DCS与管理信息系统(MIS)之间的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和监控的信息系统。SIS从DCS获取数据,进行性能计算,再对外发布。因此,SIS里保存着几乎所有的过程变量信息。出于DCS运行安全的考虑,一些电厂的数据采集不允许在DCS上进行,而推荐使用SIS的数据。虽然SIS的数据有短时的延迟(大约在1 min),如果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实时性不高,那么就可以使用SIS的数据[11]。

相对DCS而言,SIS的通信容易实现。从SIS采集数据的优点是不需更改DCS的组态。另外,完善的SIS都提供有相应的API、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PC等公共接口以及二次开发工具,自由度更大,开发手段更多。使用这些函数或开发工具之前,需要安装相应的SIS程序,通过安装进行Dll和ocx等文件注册,否则容易造成函数调用失败或编译错误。

实时数据库是SIS的核心,与SIS通信主要是指对SIS的实时数据库进行读取。这种对SIS数据库的读取都是通过以太网进行操作,这里要特别注意防止计算机病毒。美国OSI公司的PI实时数据库系统以其先进的旋转门压缩数据技术在国内拥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本文以PI库为例,简要介绍常用SIS的接口通信方法。

2.1 利用系统实时数据库PI提供的API函数

SIS的API是一组C函数,提供了对SIS进行访问的通用编程接口,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调用API函数访问或操作SIS,而不用了解这些函数的实现细节。SDK其实就是包装起来的API,使用更简单。

使用PI库的API之前,需要安装PI-API程序。安装后生成PIPCLibraryPIAPI32.dll和PIPCIncludePIAPI32.BAS。

调用PI-API函数读写数据涉及的函数见图4。

2.2 利用系统实时数据库PI提供的OPC接口

因为OPC是工业标准,所以许多系统都提供了相应的OPC服务器,SIS也不例外。可以使用OPC客户端连接SIS的OPC服务器。例如,PI库的OPC接口程序OPCINT。使用之前,也需安装PI-API程序,安装完成后的PIPC目录下会生成必要的文件。OPCINT是DOS平台下的程序,通过运行OPCINT BAT来启动。使用PI的OPC接口需要配置OPCINT BAT和在PI SERVER端配置点及相关属性。

此外,通过ODBC等标准接口也能实现通信。

2.3 利用SIS提供的数据采集软件

SIS提供了嵌入到其他程序里的插件用于实现SIS和Excel表间的动态链接。如PI的Data Link程序,e DNA实时数据库的趋势控件也提供了类似功能。使用时只需安装必要的程序,并在Excel里加载相应的宏就可实现数据采集,操作简单、快速。

2.4 直接读取SIS的数据文件

某些SIS提供了专用于数据交换的文本文件。SIS按照配置好的格式,实时更新这个文本文件。用户按照配置格式要求循环读这个文件。使用编程语言里读取文本文件的程序就可以实现。

3 其他方式

除上述方法外,还常用到通信双方约定的自定义接口。计算机的微机保护系统多使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要求通信双方都可以自由地修改自己的软件。双方约定好通信协议,按通信协议编写或修改软件即可。由于是双方临时约定,相对标准协议而言,部分自定义通信协议较简单,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采用这种方式时,建议增加错误校验和数据重发功能。自定义接口时同样使用RS-485和以太网方式。

4 结语

本文总结了常用的火电厂数据接口实现方案。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接口方案。接口程序在报表数据采集、电厂运行优化、机组负荷分配计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接口程序是有些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本文的工作为解决此类接口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卢勇,徐向东.数据挖掘技术在热电厂过程控制与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3,19(2):48-50.LU Yong,XU Xiangdong.Use of data mining techniques inprocess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of thermal power[J].PlantPower System Engineering,2003,19(2):48-50.

[2]周阳,吴海姬,周建新,等.基于PI数据库的SIS报表解决方案[J].中国电力,2008,41(6):62-66.ZHOU Yang,WU Haiji,ZHOU Jianxin,et al.Report form solu-tion of SIS based on PI database[J].Electric Power,2008,41(6):62-66.

[3]郭晓宁,毕小龙,王洪跃,等.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数据库平台应用实践探讨[J].电力设备,2006,7(2):80-82.GUO Xiaoning,BI Xiaolong,WANG Hongyue,et al.Study andpractice of SIS system under the informatization system of powerplant[J].Electrical Equipment,2006,7(2):80-82.

[4]刘沛津,谷立臣,韩行,等.基于Modbus/TCP的火电厂实时数据集成及网络通信控制器研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8):128-131.LIU Peijin,GU Lichen,HAN Xing,et al.Controller for real-timedata collection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based on Modbus/TCP in thermal power plant[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09,29(8):128-131.

[5]彭道刚,张浩,李辉,等.基于Modbus协议的ARM嵌入式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1):115-120.PENG Daogang,ZHANG Hao,LI Hui,et al.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RM embedded monitoring platform based on Modbus protocol[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09,29(1):115-120.

[6]白焰,钟艳辉,秦宇飞.基于VC的Modbus协议通信测试软件的实现——Modbus串口通信与Modbus/TCP通信[J].现代电力,2008(6):64-67.BAI Yan,ZHONG Yanhui,QIN Yufei.Implementation of Modbusmode communication test software based on VC-Modbus serialand Modbus/TCP communication[J].Modern Electric Power,2008(6):64-67.

[7]王建锋,罗振新,薛鹏.影响DCS可靠性的因素分析[J].华东电力,2008,36(4):109-111.WANG Jianfeng,LUO Zhenxin,XUE Peng.Analysis of factorsinfluencing DCS reliability[J].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08,36(4):109-111.

[8]陆凤兰.OPC标准通信接口在电厂辅控系统集成中的应用评论推荐[J].华东电力,2006,34(10):34-37.LU Fenglan.Application of OPC standard interfaces to integra-tion of power plant auxiliary control systems[J].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06,34(10):34-37.

[9]余秋霞,廖常初.基于OPC的电厂控制信息集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24(2):67-69.YU Qiuxia,LIAO Changchu.Integra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power plant based on OPC[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04,24(2):67-69.

[10]陆会明,邓慧,张智光.实现电站DCS开放性的OPC开发方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27(7):95-97.LU Huiming,DENG Hui,ZHANG Zhiguang.OPC scheme torealize openness of power plant DCS[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07,27(7):95-97.

篇4:电厂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关键词:侧调度数据网;安全防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1-0055-02

随着我国电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生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达到电力生产调度业务能够满足数据网络通信的要求,通过建立调度数据网,来对网络承载调度的继电保护、自动化以及电量采集进行调度的控制和管理。由于调度数据网系统和直调电厂的生产经营息息相关,因此,也需要对直调电厂进行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在直调电厂中进行调度数据网的接入,要对直调电厂进行接入层网络设备的配置,运用省传输网或者地区传输网进行汇接,使其接入到调度数据网的汇聚层设备中。本文对某直调电厂的调度数据网的安全防护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1 安全分区

我国相关的电监相关规范文件明确规定,建设安全的调度数据网要遵循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以及纵向认证的原则,在对直调电网进行骨干调度数据网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安全的防护系统。建立防护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调度数据网和互联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有效的对黑客、恶意代码、病毒等不同形式的攻击进行抵御,进而促进直调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某电厂的测调度数据网主要运用以下接入方式:首先在电厂的通信机房中配置两台具有PE功能的路由器,将其作为PE路由器;然后在每台路由器中配置1个端口,该端口为E1端口,这个端口在连接通信的机房中进行传输网设备的E1端口,在连接传输网的前提下,运用SDH 2M E1来将骨干调度数据网的最近的两个汇聚层节点进行连接。在路由器之间实现二层GE或者FE接口的互联,对其进行备份,并且在路由器上设置互相备份的硬件与软件。另外,在每一台路由器上通过配置一个以太网交换板卡来对二次安全防护系统设备进行连接,并且运用交换板卡对双机VRRP进行备份,并在此交换板卡上对WLAN的方式进行划分,并为其提供实时的VPN与非实时的VPN接口。

电厂的业务系统在安全等级上主要分为安全Ⅰ区和安全Ⅱ区。其中,安全Ⅰ区主要接入到调度数据网的控制区域中,安全Ⅱ区主要接入到调度数据网的非控制区。安全Ⅰ区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的DCS、自动发电控制功能和调速系统、无功电压控制功能与励磁系统、远动终端、稳控系统执行站、相量测量装置PMU、AVC子站、五防系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快门气门装置以及具备设置功能的保信子站等。安全Ⅱ区的业务主要包括故障录波子站、电能量采集装置、无设置功能的保信子站以及电力市场报价终端等。

2 安防设备的部署

在实时的VPN区域,也就是安全Ⅰ区,对其进行纵向加密认证装置设备的部署;对于非实时VPN区域,也就是安全Ⅱ区,对其进行纵向防火墙设备装置的部署。另外,考虑到安全Ⅰ区和安全Ⅱ区在业务的联系上会出现互访的现象,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设置防火墙。除此之外,由于安全生产控制大区的业务和信息大区的业务存在有互访的现象,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横向隔离装置的部署。

3 VLAN划分

在进行VLAN划分的过程中,首先在控制区域的互联网交换机中对若干的实时业务VLAN进行划分,所划分的各个VLAN的地址要以调度数据网的实时VPN的业务段地址为主。在实时VLAN时,其中,两个VLAN被用来对控制区进行横向互联与纵向互联工作,其余的VLAN被用来对控制区中各个类别的业务系统的接入进行控制。另外,在非控制区中的互联交换机中对多种不同的非实时业务VLAN进行划分,各个VLAN的地址主要指的是调度数据网中非实时VPN的业务段地址。在非实时VLAN中,其中的两个VLAN分别运用在非控制区域的横向互联与纵向互联中,其他的VLAN主要运用在非控制区域中的各个不同类型的业务系统的介入中。另外,在控制区域中的互联交换机与非控制区域的互联交换机中通过使用ACL功能,能够实现对各个VLAN进行访问控制的实施,有效的防止在安全区域中出现各个VLAN业务系统的直接互通现象。

4 设备故障的预案

电力调度网络运行的是否安全、稳定对于电网整体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实时控制区域中,调动自动化系统SCA-DA/EMS、继电保护系统、电厂的自动监控系统以及电能量计量系统等各种业务系统都对实时数据有严格的要求,并对网络的传输时延、容错性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对设备的故障安全防护进行考虑时,要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电厂的各项业务运行进行恢复,对其进行方案的设计时,将纵向加密装置和纵向硬件防火墙设置为透明方式。为了确保该设计方案的顺利、有效实施,在对调度网络进行紧急恢复时,绕过全部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装置设备,例如加密装置和防火墙等,并运用直通网线对控制区域纵向互联交换机、自动化PE路由器以及非控制区域的互联交换机进行连接。这时,实时的纵向业务数据与非实时的纵向业务数据能够通过运用传统的路由模式、地市调度数据网和省调度数据网来实现对其的连接,进而能够有效的确保纵向业务系统不受到影响,并达到防护的目的,实现电厂测调度数据网的安全、稳定、快速运行。

5 结 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某直调电厂的调度数据网的安全防护设计要点进行分析,该电厂侧调度数据网的安全防护设计方案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随着我国电网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新系统不断的接入,数据网的交换将会更加频繁,调度数据网的安全防护工作可能将会具有更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关注并逐渐完善,旨在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厂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阳,方磊.电力行业二次安全防护解决方案[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8,(11).

[2] 黄伟,葛敏辉,方兴其.华东区域电力调度数据网应用接入规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18).

[3] 李志杰,牛玉臣,阎明波.调度自动化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J].电工技术,2006,(3).

[4] 王益民.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设计与实施[J].电网技术,2005,(11).

[5] 衷宇清,姜智.基于新一代MSTP的电力调度数据网和生产信息网探讨[J].电力系统通信,2005,(10).

篇5:某热电厂电厂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1.1 班组是生产作业的基本单位,是电厂完成各项经营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实现者。为了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和管理,明确班组安全建设的标准,杜绝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消除职业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1.2 根据集团公司及电厂安全生产检查、教育等制度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安全管理分工和职责

2.1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班组安全生产和班员人身安全负全责。

2.2 班组要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开展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员不在时,班组长必须明确代管人员,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2.3 班组在分散工作时,每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即为该项工作的安全负责人,对工作成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负责。3 班组安全管理内容及要求

3.1 班组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及要求。

3.1.1 班组各岗位人员在班前要对所管区域、所用设备、使用工具等情况进行详细地检查。运行班组的班前检查要结合交接班进行,对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要交接清楚。

3.1.2 班组各岗位人员在班中要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检查重点是安全装置完好情况及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等。运行班组要结合《巡回检查制度》开展班中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联系有关人员处理。

3.1.3 对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1.4 班组长和安全员要认真做好“三查”:通过查颜观色,检查班组成员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检查班组成员的衣着,是否佩带胸卡,是否按作业要求穿工作服、工作鞋及手套等防护用品;检查班组成员安全帽佩戴的是否符合标准,准备到高处作业的人员是否带上安全带。对违反规定的人员,禁止进入工作现场。3.1.5 班组长、安全员和工作负责人工作中要认真检查工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对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对严重违章的人员应给予考核。3.1.6 各班组发现严重威胁工作人员或设备的隐患应立即上报。3.2 班组安全教育内容及要求。

3.2.1 班组安全教育的内容为:班组的概况和工作范围、班组发生过的事故教训和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工作现场的危险部位及控制措施、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器具的安全使用规定、各种事故的处理和紧急救护知识、各级安全生产文件传达等。3.2.2 对新职工、复工、转岗、在岗等人员的班组级安全教育必须按照电厂《安全教育制度》执行。

3.3 班前会内容及要求。

3.3.1 班前会一般应由班组长负责组织,分散作业的,由该项作业的工作负责人组织,多人操作要明确职责分工。

3.3.2 班前会应结合当日的具体工作任务及工作环境,详细布置安全工作,分析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应做好“三交”:当天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顺序、工作分工,交代每个工作小组,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当天作业的内容和部位有什么易发生事故的不利因素,危险点是什么,如何防范,怎样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及安全技术措施等都要详细的交代;工作中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要同时交代清楚,使每个工作人员心中有数。

3.3.3 班前会应根据不同时期职工思想倾向和季节变化,重点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3.4 班组安全活动日内容和要求。

3.4.1 班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班组安全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3.4.2 班组安全活动应由班组长或安全员主持,无特殊原因,班组成员不准缺席,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发言,并将活动内容记录在《安全活动记录簿》中。3.4.3 安全活动内容为:一周安全工作总结、对班组安全工作现状讲评、下周安全工作布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文件学习、事故案例学习等。3.4.4 班组每月至少组织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活动。3.5 班组安全台账管理要求。

3.5.1 班组安全管理台账为:班组安全教育、安全活动记录簿、工作票记录簿、操作票记录簿等。

3.5.2 安全台帐的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要详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记录。3.5.3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电厂有关人员要定期对安全台帐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安全台帐的正确合理使用可提出改进意见。3.6 严格落实“两票三制”,任何工作人员发现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都有权利和义务进行制止。4 奖惩

4.1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班组安全员是班组安全管理的监督人,未按照规定落实班组安全管理的行为,电厂将视情节考核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50~100元,情节特别严重者将加倍考核。

4.2 班组安全管理要纳入班组年终各项评比中,具有一票否决权,班组安全管理成绩突出者,在各项评比中要优先考虑,班组安全管理不达标,取消班组的任何评比。5 附则

5.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并负责解释。如果与上级规定冲突,以上级规定为准。

篇6:电厂“三违”处罚实施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有效制止各种违章行为,杜绝和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生产,依据《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公司“三违”处罚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电厂“三违”的性质认定、责任追究和处理。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反“三违”界定委员会,主任由分管安全厂长担任,副主任由厂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安全监察科、工会、人力资源科和纪委监察科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三违”行为进行界定,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报厂部审批。

2.设置反“三违”活动办公室在安全监察科,负责督促各部门开展反“三违”活动,并对活动开展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登记建档和考核。

四、对“三违”人员的处理、考核办法

1.所有“三违”人员的处罚按照本办法进行考核和登记,本厂其他安全考核制度另有规定的,遵照执行。

2.“三违”考核每季度为一个周期,未完成指标者,扣罚一个月安全风险账户。

3.发现“三违”必须当月报送,过期作废。在一个考核周期内,部门未完成“三违”指标总额的80%,扣罚该部门党政负责人一个月安全风险账户。“三违”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评先时的一项重要依据。

4.对于连续两季度都完不成“三违”指标的部门,厂部将对该部门负责人安全约谈。

5.职能科室查到的“三违”人员,由厂部考核通报;生产车间查到的“三违”人员,车间内部考核、登记和建档,但必须在当月底报安监科备案,安监科将对考核情况不定期抽查,发现弄虚作假时,扣罚该部门党政负责人当月安全风险账户。

6.凡是被厂部通报的“三违”人员,取消所有评先资格。

7.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在现场看到违章行为熟视无睹、不加制止,按一般“三违”处理。鼓励职工向安监部门举报“三违”,查证属实后对举报者予以奖励。

8.迟到、早退行为按一般“三违”考核,但不计入“三违”指标。外委工程人员违章必须由预算管理科出具收据为准。

9.对所有“三违”人员,所在部门应采取帮教措施,帮教工作由书记或工会主席负责落实,考核及处理由安全监察科、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落实,处罚结果存档备案。

10.一般“三违”人员的处罚:

(1)未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考核50元/人次;内累计达3次,给予安全培训教育2周。

(2)造成生产系统主要设备及重要保护异常和障碍,未被迫停运、非计划检修的,考核100元/人次;内累计发生2次及以上的,给予安全培训教育1个月。

(3)造成生产系统主要设备及重要保护被迫停运、非计划检修的,考核200元/人次,安全培训教育1个月。

(4)造成一般设备事故或人身轻伤事故,考核300元/人次,安全培训教育2个月。

(5)在生产岗位脱岗或睡岗,给予安全培训教育1周,并按照上述条款进行经济处罚。

11.严重“三违”人员的处罚:

(1)对严重违章作业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一次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并培训3个月以上;两次则给予留用察看、解除劳动合同、开除等处分。

(2)对因严重违章作业造成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留用察看、解除劳动合同、开除等处分。

(3)对严重违章指挥人员,根据情节轻重,一次给予警告、记过或降职、撤职处分;两次则给予撤职、留用察看、解除劳动合同、开除等处分。

(4)对因严重违章指挥造成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由公司按相关文件调查处理。

12.凡出现群体违章的,除按上述规定处罚外,扣罚所属部门党政和分管负责人当月安全风险账户。

13.“三违”人员在培训期间,其工资按**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方可重新上岗,或者由单位、部门根据需要,另行安排工作。

五、实行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反“三违”考核指标 反“三违”考核指标:见附件

篇7:电厂标准化检修管理办法

标准化检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河南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机组检修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机组修后保持长周期、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根据国家、电力行业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和标准,引入核电检修管理理念,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分公司所管理各单位机组A级、B级、C级检修、日常维护、辅机定期检修等检修工作。本办法以机组A级检修为基础制定,其它级别的检修参照执行。

第二章检修准备与策划阶段

第三条 分公司所管理各单位机组A级检修开工前180天,B、C级检修开工前90天,必须正式行文成立检修组织机构,启动检修准备和策划工作,并将文件抄送分公司安生部。

第四条 检修准备与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检修目标、确定检修项目、编制检修管理手册、编制检修技术文件、选择监理队伍和检修队伍、进行人员培训和授权、准备检修物资等。

第五条 机组检修开工前,各单位要同分公司签订机组检修目标责任书,明确检修的安全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

第六条 各单位应在A级检修开工前150天、B、C级检修开工前60天,将检修项目清单报分公司安生部审核。

第七条 各单位应在A级检修开工前60天,B、C级检修开工前30天,将机组检修管理手册、检修作业文件包、检修物资准备情况等报分公司安生部审核。其中检修管理手册和检修作业文件包应按照分公司的标准格式编写。

第八条 各单位机组A级检修和检修工期在30天以上的检修工作、日常进行的重大技改项目必须实行监理制。监理队伍、检修队伍的发标范围应选择在集团公司系统内、分公司系统内有良好业绩的队伍,坚决禁止在系统内有不良业绩的队伍参与投标。主设备检修外委队伍的招标名单必须报分公司安生部审核。

第九条 各单位A级检修工作开工前30天必须完成所有参与检修人员的安全、技术、管理培训和授权工作,并将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清单报分公司安生部审核,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参与检修工作。

第三章检修实施阶段

第十条 检修实施阶段,参与检修的各单位各基层班组要扎实开展“三讲一落实”活动,要不折不扣落实危险点动态分析制度,安全监察组要认真履行职责,检查监督到位。未认真落实的,按照《中国大唐河南分公司安全生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第十一条 检修实施阶段,检修作业人员、各级质量控制人员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认真履行检修作业文件包管理制度、三级质量验收程序、异常不符合项管理程序、防异物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质量保证组应监督到位。未认真落实检修作业文件包管理制度的,将按照《中国大唐河南分公司安全生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第十二条 各单位在检修实施阶段,应认真落实《大唐河南分公司机组检修过程管理补充规定》中相关要求,有效控制各种预测风险;A级检

修中,在汽轮机解体后、发电机解体后、汽轮机汽封验收、锅炉四管防磨防爆等重要节点应提前申请分公司专家组进行验收,杜绝越点现象。

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国大唐河南分公司机组检修信息报送补充规定》每天向分公司、每周向集团公司报送检修信息。

第十四条 各单位A级、B级、C级检修工期需要延期的,必须在工期进行到一半前向分公司提出申请,未获批准而又超出预定工期的,按照一般设备事故处理,依据《中国大唐河南分公司安全生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第四章检修试运阶段

第十五条 各单位在A级检修工期进行到一半时,应结合检修进度对设备再鉴定计划和启动试运计划进行再次修订,并同机组启动方案一起报分公司进行审核。

第十六条 检修中有异动的设备,必须完成设备异动变更通知手续、运行规程修订和运行人员技术交底后,才能进行再鉴定工作,杜绝盲目启动造成的设备损坏事故。

第十七条 机组整组启动前必须进行冷态验收,冷态验收整改项目未完成、启动前试验未完成的,禁止机组启动。机组整体启动条件必须经过分公司安生部的审核,杜绝盲目启动造成重大设备损坏。

第十八条 机组A、B、C级检修正式并网前,所有的缺陷必须消除,应做到零缺陷并网,确保机组修后能够长周期、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分公司将跟踪机组启动后的运行情况,在每周的安全生产视频会上通报机组长周期运行排名情况。

第五章检修总结阶段

第十九条 各单位应在机组并网后15天内将机组检修监理报告和外委队伍评价报告报分公司安生部。

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在A级检修机组并网后20天内完成机组的性能试验,并在并网后30天内将试验报告报分公司安生部。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检修过程中的经验反馈工作,应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并应在A、B、C级检修修后30天内完成经验反馈的汇总,修订有关管理程序、技术文件,并就经验反馈管理做专题总结,在机组并网后30天内报分公司安生部。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应在机组A、B、C级检修机组并网后30天内将检修过程记录资料、检修后需要更新的设备和系统图纸资料归档。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在机组A、B、C级检修机组并网后30天内完成机组的检修总结报告,并上报分公司安生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网站。

第二十四条 分公司在各单位A、B、C级检修后第180天进行一次修后评价,并按照《中国大唐河南分公司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对各单位进行考核。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分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篇8:电厂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1 软测量数据校正技术

测量数据的误差可分为随机误差和显著误差两大类[1]。随机误差是受随机因素的影响, 一般不可避免, 但符合一定的统计规律, 因此可以采用数字滤波的方法来消除, 例如算术平均滤波、中值滤波和阻尼滤波等。随着系统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又提出了数据协调处理技术。软测量的数据校正包括随机误差校正和显著误差两个方面。

1.1 基于数字滤波的随机误差校正

1.1.1 几种常见的数字滤波[2,3]

1) 算术平均滤波法, 算法是:undefined;

2) 中值滤波方法, 算法是:

undefined

3) 一阶滞后滤波方法, 算法是:YN= (1-β) xN+βy (N-1) ;

其中, YN—当前滤波值;xN—当前采样值;y (N-1) —前一时刻滤波值;β—滤波平滑系数, β∈ (0, 1) 。

4) 限幅滤波方法, 算法是:

5) 限速滤波方法

算法是:

undefined

1.1. 2 制粉系统几个常用测量参数的滤波

制粉系统风粉浓度测量主要测量量有温度和压力两种信号, 根据信号特点, 选择不同的数字滤波算法, 采用两种或者多种滤波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软测量辅助变量精度。

1) 温度滤波。

温度信号是慢速变化信号, 根据采样信号的变化幅度对其进行限幅控制, 算法描述采用限幅滤波的算法。

2) 压力滤波。

压力信号是快速变化信号, 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根据对现场采集压力信号的分析, 一次风管道上的压力信号存在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过程稳定时, 压力信号在某一稳定值附近波动, 波动幅度较大;二是存在个别突变信号。根据以上特点采用防脉冲干扰平滑滤波的方法进行滤波。

1. 2 基于数字滤波的随机误差校正

数字滤波的随机误差校正采用主元分析PCA统计方法, 主元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在有一定相关关系的n个样本数m个变量数构成的数据集合中, 建立k (k

1.3 基于Q统计量的显著误差检验和校正

基于主元PCA的显著误差检验和校正常用的统计检测方法有Q统计方法。Q统计量度量了一个数据点偏离主成分分析模型的程度。当Q统计量超出限值Qa时, 只能说明系统的某个或者某些传感器出现了故障, 这就需要对故障传感器定位。在检验出测量数据存在显著误差后, 需要对含有显著误差的数据进行校正, 以保证软测量模型能够对主导变量进行正常的预估。

2 仿真研究

在PCA的原理、显著误差识别、显著误差数据校正的基础上, 进行仿真研究, 以表明算法的有效性[5]。

1) 参数选择与主成分分析

以华明电厂1#锅炉管道为例, 表1列出了该管道上测量的主要辅助变量。

对采集的数据分以下步骤处理:

(1) 对各采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undefined

(2) 对采集数据进行主元分析

样本undefined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如表2, 可以看出取前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7.96%, 因此采用前三个主成分即能达到要求。

2) 基于Q统计量的显著误差识别

仿真参数选用在一次风门开度为100%, 给粉机转速为500r/min下采集的100个数据, 前30个为正常数据, 从第31个数据起在混合后压力数据或者混合后温度数据中加入不同类型的故障:

(1) 定偏差故障

undefined

从第31个测量值开始, 在混合后温度和混合后压力中叠加定偏差故障。计算Q统计量阈值Qa, 当置信区间取95%时, Qa=0.236, Q统计量以及各测量数据对Q统计量的贡献如图2所示。根据各测量数据对Q统计量的贡献率大小, 具有最大贡献率的测量数据可能含有显著误差。

(2) 定斜率漂移

undefined

从第31个测量值开始, 在混合后温度和混合后压力中叠加定斜率漂移故障。计算Q统计量阈值Qa。Q 统计量以及各测量数据的贡献如图3所示。对于定斜率偏差故障, 在故障发生后Q统计量逐渐增大, 在故障超过一定程度后, Q统计量才超限。虽然这对于故障的判断有所延迟, 但是这也防止了某些偶然的小干扰造成误判。

3) 显著误差校正

仿真数据转速为500r/min、一次风门开度为100%的稳定工况。如图4所示, 在第69个数据Q统计量超过限制后, 可根据各变量的贡献率定位如图4, 判定为混合后温度测点数据出现异常, 然后对显著误差进行校正, 校正值最大误差小于1.1℃。

3 结束语

火电厂中测量煤粉浓度的主要参数压力、温度不可避免会受到各种干扰, 存在随机误差甚至显著误差, 需要进行预处理。通过数据校正, 使压力、温度的测量准确、可靠, 降低发电成本, 提高锅炉燃烧系统的运行水平, 对企业的节能降耗、增加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清, 黄志尧, 等.软测量技术原理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2]王庆何, 王庆山.数据处理中的几种常用数字滤波方法[J].计量技术, 2003, 4:53-54.

[3]陈强.热工过程中的数据校正和多目标优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 2004.

[4]张尧庭, 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东明山作文下一篇:辅导员技能大赛自我展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