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政治要学会与时事相结合

2024-05-17

学习政治要学会与时事相结合(精选5篇)

篇1:学习政治要学会与时事相结合

政治这个学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国际时事的变化延伸出很多新的知识点.所以学习政治要与时事相结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标新立异.

政治学科很早就提出“题目在书外,观点在书内”思想,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天博睿星教育的老师解释道:政治题目的背景材料是随处可取的,千变万化,你想指望背一背就能应付,不大可能,但是,千变万化的材料要考的依然是书上的知识点,也就是说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我们只要平时认真听课,把课本上的知识熟练把握、理解透彻,经过一定的训练,便能掌握政治的学习方法。

高中政治与初中很不一样。背的成分少,灵活运用的成分多。大部分题都是要求运用课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时事。首先,必须把课本上的每一条原理都记清楚,原理后面的阐述和举例也很重要。各个不同的例子是对应哪个原理的要分清楚,这在选择题中很可能会用得上。经济学比较简单,只要把原理背熟,把分析题的基本思路记清楚就行。哲学需要多想,把原理分清,哪些是世界观,哪些是方法论。可以看一些参考书,看看书上是怎样分析的,要从哪个角度下手,怎样表述。学哲学尤其要注意和时事结合起来。平时看到一则新闻就可以想想,它可以体现怎样的哲学观点或者是可以用什么观点去分析,经常这样问自己,做题时下手就会快得多,角度也比较准确。政治学要特别注意不同术语间的区别。

其次,是时事。因为政治是时效性很强的科目,它的考试范围肯定会联系到当前一些时政要闻、社会热点。掌握时事有许多渠道,可以听新闻,看报纸或者听老师的讲解。高三总复习阶段对政治来说是很关键的,即使你以前有什么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也可在这段时间补上。这时尤其要注意关注时事。可以买一本讲解时事的书,把原理先列在一个本子上,再把可以用该原理分析的时事内容,写在原理下面,复习的时候再看一下,效果很好。到高考前则主要是看一些各地的模拟试卷,看它们对当前的热点有哪些提问方式,该如何分析,如何表述。最后阶段做的政治问答题要及时地整理起来,按照时事内容归好类,同一个问题有几种思考角度,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要把政治学活,懂得活学活用。

课本与时事的结合。因为高考毕竟还是运用课本知识来分析时事热点,所以掌握课本知识是基础。掌握课本知识可以通过细化和概括这两步来进行。先得把课本知识学细了,把一个大的知识点分成非常小的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还得学会概括,就是要把课本知识概括起来,形成一个网络、一个系统。比方说政治常识就可以分成三块来学——关于国家的知识点、政党的知识点、国际关系与外交方面的知识点。这样就非常清楚自己学了哪些东西,书本上有哪些知识。考试的时候,可以马上把相关知识点快速找出来,,这样可以提高答题的效率。

同学们,读完以后,你是否对如何学好政治做到心中有数了呢?如果你心中还有疑问,可以咨询天博睿星教育太原一对一的资深政治老师,他会为你进行更为详细的讲解。

篇2:学习政治要学会与时事相结合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国有企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新形势下的企业只有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稳步前进。本文将从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优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字】新形势;维护;职工利益;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一些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和企业的职工密不可分,职工作为企业的生命线,要想保证企业的长远立足和稳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公的意识,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的意识一旦形成,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新形势下的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将维护职工利益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只有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进而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长远立足。

一、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优点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保证内部环境的充分的稳定,才能保证企业稳定的发展,才能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只有将维护职工利益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和长远立足,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对企业的发展百益而无一害,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能够在根本上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由于企业内部员工职位的不同,主要有企业骨干职工、重要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企业骨干职工一般是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人员,他们的工作相对而言比较轻松,但是薪水是三个层面中最高的,因为他们的存在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重要职工就是维护企业日常运营的人员,他们的工作量较多。外来务工人员则是在企业内部靠出卖自己的劳力来获得相应报酬的人员,工资是三个层面中最低的,付出的劳动量却是三个层面中最多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将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面对企业中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可以向员工作出充分的解释,尽量在维护职工力的同时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新形势下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

(二)、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新形势下维护之公共利益与思想政治够工作相结合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则,企业内部将会犹如一盘散沙,内部环境的不稳定就更不用谈及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了,企业只有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共工作相结合,才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长远立足,企业在保证内部环境的稳定中,最高明的抉择将会是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这种方法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从而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够工作相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二、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注意事项

在如今的社会中,企业要想保证长远的发展,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进而能够更好的应对外部瞬息万变的环境,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将会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发展在当今的社会中已经离不开人的作用,企业只有真正的做到为职工着想,加强职工的主人翁的意识,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和长远立足。新形势下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共工作相结合具体有以下注意事项:

(一)、以人为本。新形势下,企业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共工作相结合要特别注意以人为本。在现今的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的因素将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的因素,职工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企业在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要始终坚持在维护职工利益的前提下,做到以人为本,企业只有真正的做到关心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才能在根本上提升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的意识,主人翁意识一旦形成,将会为企业大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首先要考虑的前提,以人为本将会是未来的发展中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认清社会大环境。新形势下,企业将维护之公共利益与思想政治够工作相结合要特别注意认清社会大环境。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以始终认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只有认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社会大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只有将社会大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去,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企业内部的充分的稳定。新形势下的企业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一定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比如,企业在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其他公司的情况,比如说其他公司的职工的薪水情况和相关的职工福利的情况,在前期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最终做出最佳的方案。认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新形势下维护之公共利益与思想政治够工作相结合的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企业的稳步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发展一定要重视人的因素,要将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稳定,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是企业长远立足的根本之所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认识到维护职工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和长远立足。

参考文献:

[1] 李俭.思想政治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浅说(上)[J].政工研究动态.2000(09)

[2] 李俭.思想政治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浅说(下)[J].政工研究动态.2000(10)

[3] 钟言.第十一次年会正在紧张筹备[J].政工研究动态.2000(11)

[4] 杜建亭.在“转岗分流”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J].胜利论坛.2000(05)

篇3:学习政治要学会与时事相结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在被劳动者掌握后“物化”在生产工具上, 就会不断开辟出更多的劳动对象, 进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推动生产关系向前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势必导致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出现相应的变革, 社会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哲学、政治、思想观念等也随之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此得到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常常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提供原料,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每一次理论飞跃都与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分不开。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先进的手段和物质载体, 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 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的单向流动转变为主客体间的互动, 从而充分发挥了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变单一的“灌输”为双向的“参与”,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 科学技术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并不总是福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面前,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如果不能同步发展, 就可能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教条主义和机械说教都将使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的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失去应有的光彩, 对科学技术成果的不当运用也会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道德沦丧甚至违法犯罪。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只有与科技创新正确结合, 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

当今, 没有科技含量的创新就不可能找到科学意义上的空白点, 当然也就谈不上占领制高点。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效的标准之一, 同样要看它所包含的“科技量”, 即科技创新的成分多少。具体而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正确结合应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

“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是一切变革的先导”, 任何改革和发展都是从观念更新开始的。科技的本质在于创新, 科技的发展要求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观念先行, 要突破落后的、保守的、迂腐的思想观念, 具有广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条件下, 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树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化意识, 才能自觉地把最新科技成果、科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开大会、做报告、办学习班”的狭隘的、落后的观念, 树立起“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新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自身规律和科学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 必须按照科学的理论、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来开展工作, 使之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同时,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化, 适应大学生普遍求新和对科技内容、方法、手段认同的心理需要,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渗透到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 增强时代性, 提高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科技发展必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认识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 并善于用紧跟科技进步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教育学生。其次, 要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关科技进步的内容。不仅要加强科教兴国战略的宣传教育, 而且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关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内容, 开发科学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生动、更容易为大学生们所接受。最后, 在加强科技知识教育的同时, 还应善于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其科学精神, 提高大学生用科学态度与科学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和科学意识应当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时间不同了, 条件不同了, 对象不同了, 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科技的不断创新, 改变了人们学习、接受知识的方式。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只有与最新科技成果结合起来, 才能提高实效性。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善于依靠科技发展, 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设备, 通过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从课堂拓展到家庭和社区, 延伸到学生活动的各个角落, 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二是不断吸收和借鉴新兴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等, 对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发展轨迹做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使超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比如, “混沌理论”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必须重视超前教育, 善于在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预测学生思想变化的趋势, 洞察学生思想问题的萌芽和不良倾向的苗头, 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做好思想教育转化工作。三是充分运用科技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技术监督”。例如:通过网络监测和信息屏蔽技术, 净化网络空间, 防范错误思想和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渗透和侵袭;通过闭路监视器、网络软件等识别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对监督客体达到他律效果。

四、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创新, 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必然要求。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前瞻性, 必须及时了解群情民意, 及时分析和应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这就要建立灵活的“思想动态监测预警机制”, 在第一时间发现大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苗头, 及早化解和处理矛盾, 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成果, 利用现代大众传媒、计算机和互联网收集信息, 并运用数学方法建立“预警模型”, 及时科学地分析和处理信息。为了随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现程度, 还必须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 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指导和监控, 实现动态管理。现代测量和评估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 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的有效性。

总之,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多样性的创新, 与新的科技成果结合实现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实物形态的科技创新成果, 仅仅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 要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跟踪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 善于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和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善于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方式创新,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摘要: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 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其中如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探讨的问题之一。

篇4:学习政治要学会与时事相结合

关键字:思想品德;教学;时事政治

我省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立意突出能力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往往依托时事材料引出问题,以具有时代性的问题为中心,突出当前的社会热点。而由时政热点引出考查内容,或者说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融为一体,现实性与针对性更强。那么,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事政治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呢?

一、让学生走向社会

学以致用,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更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政治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时事焦点、热点,乃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在讲完《依法保护人类环境》一课后,及时组织学生到周围企业调查环境问题,对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等,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通过亲自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二、把时事请进课堂

(一) 时事与教材相结合

时事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期末考试和升学考试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分析国内外大事的题目。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经常向学生宣传学习时事政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经常读报、听新闻广播、看电视新闻,并且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新闻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时事》、《中学生政治学习报》等相关时事资料,组织学生收听《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新闻节目;同时,开展“时事一分钟”活动,利用课前一、二分钟时间,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近期发生的重大时事,进行新闻时事分析最后教师点评,并把与时事相关的教材知识点总结出来,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品质,创造良好的时事政治学习氛围。

(二) 把时事请进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把重大时事与教材知识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选择时事材料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做到适量、适度

例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近两年中考复习的热点时事,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七、八年级只要求学生了解国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政策,并且根据“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一教学板块,学会人际间和谐交流与沟通,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对于九年级学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实施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现实意义,并掌握“构建和谐社会”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熟记这些知识点,并能适当运用“构建和谐社会”内容解题。这样分梯度、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时事知识,逐步提高学生时事学习的兴趣。

2.教学中引用时事、联系时事应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模棱两可

例如:同样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时事,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疑问,“构建和谐社会”怎么会和“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等内容联系起来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一要点,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对这一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延伸时事政治学习

(一) 采用演讲、竞赛等形式

充分利用班会、团会定期组织“时事知识竞赛”,结合“绿色希望工程”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结合“红色之旅读书活动”组织演讲比赛……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认识与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 利用好活动课

活动课是一种创新的课型,最重要的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课课前,要求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多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活动课上,学生自己主持活动,人人参与信息交流。通过活动课,组织时事兴趣小组开展广泛的时事政治学习与讨论,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学完《遗产继承》一课后,我及时将《今日说法》节目中“七旬老汉遗产谁继承”这一案例引入活动课中,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法律书籍,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析、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最后再让学生听一听节目中专家是如何解释的。

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课外知识。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篇5:学习政治要学会与时事相结合

一、重视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 在传统教学中, 对于知识的掌握我们通常就看作业情况或上课发言等情况, 而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 应该考查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集体意识;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是否具有合理性、灵活性、独立性.例如:用16, 17, 18, 19这四个数 (每个数用一次) , 编一道加减混合算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计算办法和想法, 在黑板上表示他们不同的计算过程.生1:把16, 17, 18, 19看成6, 7, 8, 9来做, 6+9=15 15-7=8, 所以我的算式是16+19-17=18.生2:我也赞成他的说法, 把16, 17, 18, 19看成6, 7, 8, 9来做, 很明显中间两数相加等于头尾两数相加, 这样就有好多答案, 如:16+19-18=17, 19+16-17=18, 19+16-18=17.生3:我知道有8种答案, 因为16和19, 17和18都可以交换位置.这样16, 19在前有4种, 17, 18在前也有4种, 所以有8种.这一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自我的挑战, 是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体验, 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这一活动的潜在价值还在于, 可使儿童有机会感受: (1) 存在多种成功解决问题的途径; (2) 直观感悟到不同的方法源于不同的角度或想法; (3) 自己的想法将影响自己的选择倾向; (4) 有时需要评价并调整自己的策略.学生不可能通过少数几次活动, 就能有所领悟.“学者虽无心, 教者却有意”, 这种长期熏陶与渗透正是基于对人的发展的关注.

二、评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关注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阐述如下: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 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 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 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我们往往存在一种误区, 那就是概念、法则、定理等是基础知识, 而知识的运用是一种技能.其实这样忽略了学生在探究这些数学事实过程中, 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研究新知的基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这种解题的直接兴趣往往会转化成对学习数学的间接兴趣, 产生良性循环, 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只要求学生给出答案, 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理解水平.而要求学生给出问题的求解过程, 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认知程度.由于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认知能力倾向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评价中对同一知识应当允许不同的理解与表达方式并存;而且也应当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可以有书面考试 (含选择题、简答题、讨论题、开放题等) , 口试, 课题设计, 小组合作讨论等正式的评价形式, 也可以有面谈, 提问, 作业与学生档案等非正式形式.使得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理解.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需要关注其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包括理解的合理性、抽象程度、综合性、独特性、深刻性、系统性, 对给定信息的超越程度等———建构的结果, 反映智力过程;他们数学学习活动的认知水平, 如非模仿程度, 自觉意识———元认知, 深刻程度, 多角度认知等;问题解决的能力, 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迁移水平, 在新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在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时, 除客观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外, 在研究面积计算过程中, 所获取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如平移、剪拼等方法及转化的思想等都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重视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体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情感和态度包括: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 要注意考查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导下, 参与数学学习, 在小组的合作中是否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 进行小组合作, 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上一篇:园区开园仪式致辞下一篇:支委改选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