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内容简介

2024-05-06

实践内容简介(精选14篇)

篇1:实践内容简介

实践内容简介(针对广告公司提问)

实践地点】:温州市鹿城区 【活动主题】:广告与社会责任,以及学校教育平台与产业平台如何实现完美对接.,温州广告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实践方式】:深入座谈专访、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一般性访谈、发放传单等 【实践内容】:

拟对7家不同类型的广告公司以及温州市广告协会进行调研,对广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以及对公司资深广告人进行专访,对广告公司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深广告人进行深度专访,汲取广告行业宝贵经验。(期间安排专人用录音笔等工具进行记录)。(1)、校园到企业的软着陆篇。首先主动请求被采访公司,允许我们实践小队在员工上班之前同清洁工一同打扫公司的卫生,这是在校大学生——实习见习——企业正式职工的软着陆,为以后实现“三级跳”做准备,一方面让在校学生的我们更快地融入公司,同时这本身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更为宝贵的是能帮助广告前辈也是一种荣幸。(2)、深入企业一线,与广告达人面对面篇。

①深入到户外广告公司(温州市高速广告有限公司等),策划广告公司(温州市蓝天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等),新媒体广告公司(温州市尊荣广告有限公司等)不同类型的广告公司一线,对广告公司员工进行调研座谈,调查问卷(调查内容见附录),②面对面深度交谈聆听汲取广告行业前辈的宝贵经验。聆听广告前辈的学习经历,工作领域,以及在工作中对技术能力素质等的要求

③对在校广告学专业的学生的建议意见(包括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课外其他能力如交际能力等这些建议将有专人用录音笔等工具进行记录并做系统整理)。(3)主要就“广告与社会责任,教育平台与企业平台如何实现完美对接”等问题,对与温州市高速广告公司董事长李玉信,温州市长运广告公司董事长郑元林等温州市资深广告人进行面对面座谈篇。座谈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首先请求广告公司负责人介绍本公司的历史,经营现状,未来发展展望,企业文化;

②其次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团队成员能力素质要求(重点座谈内容); ③广告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时的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重点访谈内容); ⒜对在校广告学专业大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学校教育平台与产业平台的完美对接提宝贵意见,以及广告与社会责任的看法。

①针对温州广告业发展的不足,深度专访主要内容有: ⒜虚假广告等不法广告,⒝户外广告,纸质广告,新媒体广告的规范化、绿色化(重点内容),⒞如何建立广告的社会责任体系等问题对相关人进行专访(重点内容),⒟对于如何实现高校教育平台与产业平台如何实现完美对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内容)。

②了解温州广告企业发展模式,以及对温州未来广告业发展进行的展望。

③对温州广告行业的评价与看法,以及对温州广告创意产业发展的建社性意见。

篇2:实践内容简介

接下来是队员们关于高三学习经验的介绍,通过汇总各科成绩优异同学的学习经验以及结合本身的学习经历,就具体每一科的学习给出了详细的方法。而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回应,不时做笔记。

然后队员们开始介绍河工大、分享一些大学的新鲜事,同学们被河工大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校园深深地吸引了。

最后是答疑部分,当同学们谈到假期时,队员们帮助他们合理的规划了寒假生活;并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解答他们心中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这次活动圆满结束。

创新创业深化实践行动,汇聚青春力量

在我们此次实践过程中,王老师耐心的为我们讲解了关于锂离子电池和我们即将研究的正极材料镍锰酸锂的知识。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电池且仍备受关注。

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最为关键,因为正极材料占锂离子材料的比例很大,而且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30%以上。因此开发出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是最为关键的。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表现了良好的性能:一是具有稳定单一的放电平台,二是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比容量,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思想方面,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无论是从团队协作精神,还是与人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此外我们的视野也得到了开阔,启发了我们进一步学习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身的不足,通过这次实际参与和学习,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以后踏进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并且通过实践指导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很好地融入社会并有效的服务社会、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对当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在我们刚到学校时我们感到一丝熟悉的气息,但是却又有别于我们大学的生活,我想这就是高中和大学的区别,高中校园生活相比于大学生活缺少了些许自由和趣味性。

高中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缺少自我主见性的回答,只是在机械的寻找最佳答案的各种翻版,却从不会去发现探索新的正确答案。

篇3:《理念的实践》简介

《理念的实践——回归企业文化建设的原点》一书, 是由由马牧童、许四德、黄培勇所著, 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长庆油田近七年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通过大量的事例和过程再现, 力图告诉那些希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 如何借助理念实践来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本书把理念的实践视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很好说明了理念实践之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并总结了理念实践的具体推行方法。全书围绕五个实践专题为核心, 以长庆油田的企业文化实践为案例, 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用的工作方法, 如PDCA循环工作法、“选题四招”、“点到面的扩散”。这些做法并不是作者的空想, 而是从长庆油田大量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案例中总结出来的, 这些做法与经验也许并不是特别的“光鲜亮丽”, 甚至有些显得很琐碎与直白, 但是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出来的, 是可以直接使用的。《理念的实践》重在告诉那些陷在“泥潭困境”中的企业文化工作者们, 走出泥潭的关键是要从重认知到重行为, 从表面文章到内在修炼, 从教条主义到务求实效, 从而在实践中引导和培育员工按照价值理念所要求的方式行事, 并切实做到。

篇4:发掘资源,拓展实践内容

一、设计实践主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学科的限制,也没有知识和技能的界定,它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需要为中心。在实践前设计好主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是确保实践顺利进行的首要步骤。可以让学生设计活动的主题,教师起引导作用,逐步形成学生参与、教师指导的主题设计局面。

(一)与学科相关,突出实践与学科的整合

由于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所以需要教师深入发掘资源,由学生或教师确定活动主题。笔者认为,可以制定与学科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活动与学科的整合,这样学科知识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有效延伸和拓展。新课程标准中也曾提出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相融合。如酸雨正在不断危害人们的生活,等学生学完酸雨的相关知识后,可以设计“寻找酸雨形成的原因与酸雨对人类的危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让学生拟定。学生分组合作,组内成员分头行动,各自负责其中一项内容,最后形成报告。

(二)与社会体验相关,突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其实,身边的一切就是实践资源。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徐州市为例,可以开展与社会体验相关的主题活动。如领略徐州的历史文化风情,调查徐州市的最新经济状况,调查徐州市有多少文化古迹和有什么文化传统,等等。这些活动简单易行,活动方式主要以考察、访问为主。在活动实施前阶段,需要确定具体的主题和需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商讨具体的地点和所需的物品,最后形成报告总结。学生可以在访问过程中体验当地的历史,深刻地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发掘本地资源,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本地资源可以就近取用,方便快捷。因此,教师与学生应该深入发掘本地资源,开展特色实践活动,这对于学生加深对本地的了解也是大有裨益的。

(一)开展徐州诗词主题活动,传承地方文化

一般而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因此,可以设计一些与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地方文化特色,更好地传承本地文化。以笔者所在的徐州市为例,由于很多诗词与徐州相关,因此可以开展徐州诗词主题活动。此类任务灵活性很大,可以以竞赛形式开展此次实践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搜集到的徐州诗词最多。有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白居易的《燕子楼》、苏轼的《江城子·别徐州》、曾巩的《彭城道中》、张祜的《观徐州李司空猎》。以竞赛形式进行,学生会想办法搜集到更多的徐州诗词。与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的构建特色,更拓展了学科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拓展综合实践基地,丰富实践内容

学习与实践的目的是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做好充足准备。因此,可以将综合实践基地延伸到社会,以丰富实践内容,更让学生感受社会气息,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周边的社区服务活动,走进敬老院探望老人,参加学校的管理服务活动、手工制作活动等。如此一来,教师将综合实践基地从学校发散到周边,发散到社会,让学生有机会融入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提升。

三、及时总结评价,突出实践活动价值

评价也具有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应在每次综合实践课程完成后,进行评价总结,突出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我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实施档案袋评定效果很好。每次综合实践课程结束后,学生自己填上在实践中的收获,在自我评定中发现不足并逐渐敢于肯定自我,学会分享成果。然后,教师收集档案袋,进行综合性评价。每一次评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也突出实践活动的价值。以“小小创造与发明”实践活动评价为例,教师可以表扬学生的创意和执着探索的精神。学生在进行档案袋记录时,也提出自己的创造将会对哪些方面有价值,自己的创造还需要在哪些地方进行改善等。评价,让学生感受温暖与关注,更让学生认清优势与不足。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是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教师在活动课中不是“教者”,而是“指导者”。学生每参加一次综合实践课,就会有所感悟,犹如得到一次人生的洗礼。因此,教师应不断努力发掘资源,拓展实践内容,为学生搭建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平台。

篇5:国学实践活动简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天午间14点20分,中宁县第一小学“校园之声”广播站就会传出悦耳的旋律, 渐渐地每个班也都传出相同声音,汇集一起, 响彻校园, 这已成为中宁一小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近年来,中宁一小秉承“校园文化承载素质教育的”的办学理念, 围绕“勤奋实践,快乐生活”的校训,大力弘扬校园文化,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把弘扬经典传统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生动载体, 帮助学生从小打好语言文字功底,增强学生文化认知,提升人文道德修养的目的,广泛开展了以国学经典教育活动。课上朗朗上口的“弟子规”,课间“春眠不觉晓”的集体舞,课余墨香四溢的“书法展”学生是如此的陶醉其中。国学经典教育任重而道远,孔子“知之者不如为之者,为之者不如之者”的教育观,点醒了我们这群“摸石过河人”,于是中宁一小“国学”实践活动小组“我们的开心国学之旅”国学经典乐学实践上路了。

本次实践活动将以“我们的开心国学之旅”为主题,以各种体验探究学习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积极行动、通过走进国学、体验国学、实践国学等几个部分,活动过程分乐学多读,武装行囊(收集、储备国学经典知识阶段)、勤思实践,畅游国学(活动体验阶段)、国韵流芳,满载而归(活动展示阶段)三个阶段进行,站站有看点,步步有景致。每个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实践探究活动:走进国学经典,培养人文素养;走进美林艺术,共建美育基地;弘扬国学文化,沿袭传统古礼,用经典沐浴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修养 让学生循序渐进,最终受益于国学。精彩的纷呈的开心国学实践活动赋予经典鲜活的灵气,经典的深刻内涵也这样“润物无声”地熏陶着每个孩子的人生,成为他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篇6:创业实践协会简介

河南科技学院创业实践协会,简称“创协”,正式注册成立于2004年4月1日,是学校第一个,同时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创业类的社团;社团是为响应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等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创业活动而成立的,我创协实行企业管理制度,具有简明高效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具有较强科研开发科商业策划能力的学习型组织。创协以“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己任,致力于推动大学生创业活动,对外主要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咨询、策划、市场调查、产品宣传、广告创作等业务。对内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普及学生创业知识。让在校的大学生在走上社会前体会体会创业过程,了解创业需要具备的能力,在心中种下创业的种子,为更好的走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创协是大学生走向实践与社会需求创新的创业人才二者间的产物之一,将为校园普及创业氛围提供创业实践做出最大的努力。大学生创业实践协会,2013年5月获“河南省优秀社团”称号,我们协会以激发大家创业意识,培养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团队精神为宗旨,大力提升大家的创业素质和技能。

一、协会宗旨

以“提高创业意识,活跃学术气氛,增强创业能力,培养应用人才”为指导思想,结合时代赋予的科技创业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学术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第二课堂,为同学们的普遍成长创造条件,为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做贡献,为培养新世纪创业型人才而努力。

二、协会文化

协会理念:团结交流用实际行动实现梦想。协会精神:锐意进取努力开拓。

协会人格:诚心,自强到永远

协会口号:励志改变人生,创业成就未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协会的管理,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促进协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精神与文明共同进步,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精神,结合我校大学生社团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社团全称河南科技学院创业实践协会(),简称创业协会(SEA)。

第三条:本协会是在共青团河南科技学院委员会的领导下,隶属于校团委社团部,是由我校学生本着自愿结合的原则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协会以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为主导思想,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创业的整体趋势下成立的一个具有全新理念的综合性学生社团。

第四条:本协会的宗旨与口号是:

宗旨:普及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展现创业风采;

口号:励志改变人生,创业成就未来。

第五条:本协会的基本任务是:

(一)通过创办“创业之星”大讲堂等系列创业知识培训班,在广大同学中普及创业知识;

(二)通过组织创业计划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等比赛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紧密联系校外公司企业,为广大同学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信息,为广大同学接触社会工作提供便利,鼓励同学进行创业实践,争取成为学校学生联系社会的桥梁和本校创新的“孵化器”。

篇7:社会实践内容

(一)宣讲中央文件

宣讲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近四年连续关于农业的 “一号文件”,国家其他的惠农政策,主要对象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使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同时调研基层政府贯彻和落实一号文件的具体措施和情况,了解农民群众对中央一号文件的认识程度,了解农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反映。

(二)科技下乡

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学科优势及拟实践地点提出的具体要求,做好前期科技材料以及人力资源准备,深入乡镇基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传播和推广实用技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培训科技人才。

1、农业科技服务

组织农业科技服务队,送技术下乡。针对地方农业生产的实际,通过开设系列讲座、技术培训、播放科普录像,上门指导等形式,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传授农村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科学、技术问题。

2、信息科技服务

利用高校信息网络的优势,收集适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政策、法规、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最新资料,对农民收集、发布农业信息进行培训,建立农村经济发展信息站,为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发展的信息帮助,并促成一批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向生产实际的转化。

3、农村发展讲座

组织青年老师、博士生、硕士生和地方农业部门专家为农村基层干部、乡镇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户、普通农民开办政策法规、经济管理、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化、种养殖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讲座,开拓农村干部群体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政策水平。

4、考察农村生态环境

积极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发挥我校同学的专业优势,以小分队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保观念。通过植绿护绿,治理环境污染,同时通过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举办环保讲演,在基层宣传倡导环保观念,参与各种治理环境污染的工作和活动。

5、宣传现代农业发展前沿状况

今年的“一号文件”着重讲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我们作为农业院校的最高学府,又身处北京这样一个信息中心,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该积极宣传现代农业发展前沿状况,给农民提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信息,为信息比较匮乏的农村带去新的气息,为农业增收和农村致富提供信息支持。

(三)文化下乡

1、送教下乡

组织师生深入师资力量薄弱的贫困地区为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英语、音乐、美术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有关培训,帮助中小学教师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举办中小学生文化辅导班,为中小学生辅导功课,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实施素质教育。

2、送书下乡

通过多种渠道送实用科普图书下乡,主要筹集适应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需求的科技文化图书以及打工维权图书,在加强原有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的建设基础上,继续援建一批乡村图书站,在一些乡镇特别是一些贫困乡镇协助建立科技读报栏,丰富和提高农村青年的知识文化水平,促进农业实用科技的推广。

3、送法下乡

以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森林法、土地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为重点内容,向农民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推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4、送文艺下乡

促进“乡风文明”,推广高雅艺术,以文艺汇演、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文艺下乡工作,推动广大农民对高雅艺术的认知,促进乡村学子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

5、奥运知识宣讲

新北京、新奥运,今年是北京奥运的决战之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更需在广大的农村广为宣传,全民奥运也更期待农民朋友的参与,北京奥运需要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开花结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奥运知识,鼓励全民参与,为北京奥运会做出我们的贡献。

(四)专题调研

结合当前党政部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确定调研课题和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并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地方政府制定发展规划、解决一些紧迫的现实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鼓励广大同学在暑假期间结合专业特长和个人兴趣,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方面问题,先进的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开展的典型工作及典型人物层出不穷,应对这些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剖析,筹备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库,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

(五)专业实习

篇8:高考内容创新的实践与反思

一、考试内容改革创新 的必要性

考试内容改革的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促进中学教学生态环境的改善。在高考升学率指标评价系统的督促下, 中学高三教学唯高考马首是瞻, 一切训练和模拟都围绕着高考进行, 但这样做存在很大的隐患。第一, 相对于教学, 高考命题考查范围小且限制过多。高考命题只是内容抽样, 它的考核范围小于教学范围, 它限定时间限定地点的考核特点使得很多对中学生终身发展很有用的内容无法纳入其中, 它既要引导教学又要发挥选拔功能、既要难度稳定又要考虑升学率、既要符合政策要求又要符合学科要求、 既要选拔优等生又要选拔中等甚至低水平的学生、既要适应中学教学又要有所创新等诸多因素制约着高考命题, 使得高考命题带着镣铐跳舞。第二, 高考在现实中被过度功利化使用。因为高考具有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属性, 学生非常重视 ;政府把高考成绩看作考核学校和教师的最重要指标 ;学校把高考升学率看作争取社会资源、发展壮大的最重要招牌。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考被过度功利化使用, 使得学生在高三的复习备考脱离了高一、高二的轨道——重视短平快能提分的技巧, 忽视素养的养成。很多中学看不到高考命题背后的能力要素, 为了满足操作性的需要, 围绕考点和题型反复训练, 对高考试题不是整体全面分析、宏观把握, 而是立足一点、不计其余。只看一年或者两三年的高考试题, 不纵观十年的高考试题 ;只关心答题技巧, 却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 ;只关注点的分析, 却忽略宏观的面。据此, 总结出很多未必符合学科规律, 未必对培养学生能力有帮助的各种训练方法, 让学生反复练习, 给学生上各种紧箍咒, 在高三整体压抑的氛围下, 一步步扼杀着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

进行命题考试内容改革, 就是不断地纠偏, 不断地打破模式化、打破套路, 让中学的教学不仅仅围绕着高三的套路来进行, 让中学能够从学科规律的角度, 从学科整体宏观的角度审视教学, 不断改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真正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如何进行考试内容 改革创新

1. 建构和完善学科能力结构体系。学科能力体系是考试测量目标的具体体现, 对它的描述不应是平面中的散点结构, 而是要使学科的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凸现出来, 使知识和能力等要素立体化、体系化, 形成能力层级结构。高考内容和命题应研究通过对各学科的能力结构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使高考准确考查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能力成为可能。例如, 语文从学科能力结构和认知层次的角度提出两条相互交叉的能力主线 :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两条主线从两个维度描述语文的学科能力结构, 共同构成了语文学科能力层级体系。数学学科的能力要求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选择有效方法和手段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创造性解决问题。显示了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综合与融会贯通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视。

2.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实生活中, 大量问题都具有综合性, 需要跨学科地利用多种知识解决。但原来的考试过分强调了对学科或学科中某一部分知识内容本身的考查,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科知识作为改造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工具的功能。对此, 高考命题应注重加强试题综合性的探索, 力求在情景和设问等方面保证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不仅题目给的材料涉及多个学科或某一学科内的多个内容, 而且提出的问题也同样需要综合多方面知识、多种能力才能解决。

3. 设计开放性试题, 考查创新能力。高考要适应时代发展, 为社会选拔创新型人才, 就需要在试卷中设计能够鼓励考生发散思维, 反映考生一定创新能力的试题。而开放性试题能够为考生创设一个思考、探究、发现、参与和创新的空间, 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高考应在设计开放性试题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比如设计 一个真实的, 或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 目的不是要考生机械地复制课堂学习的结果, 而是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大胆创新, 尽力拓展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去努力尝试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创新题型, 发挥试题对中学教学的引领作用, 改善学生复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例如有的省份的高考语文学科研发了阅读延伸题。所谓阅读延伸题, 是指分别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板块中设置的分值为10分、作答量不少于200字、专门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的题目。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对文本的内容或者形式进行创造性、有个性的分析、评价和鉴赏 ;要求应用新情境中学习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 解决新问题 ;要求学生拓展发散, 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通过测试发现, 阅读延伸题对引导中学注重阅读教学发挥了积极作用。

5. 调整试卷结构。一份试卷的整体效应, 取决于试卷结构的规范与合理, 提高试卷测试效果的前提在于优化试卷结构。试卷的长度与考试信度有一定关系, 在一定的试卷长度范围内, 改变题量能够明显改变考试结果的信度, 当试卷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增加题量不会明显改变考试结果的信度。针对不同题型, 试题的搭配也会对考试信度和误差产生影响。

试卷的题目排序反映试卷结构, 题目排列组合不同, 其功能也会相应改变, 测试效果也不一样。高考应把试卷的整体优化作为追求重要目标, 争取得到最佳的测量效果。例如,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考查综合在一起, 与单科测试相比, 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从单科练习过渡到进行综合考试的过程中, 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经过较为得当的练习, 学生在逐渐适应综合考试的方式之后, 考试成绩会基本恢复正常。但在此过程中, 仍有少数学生因为各种原因, 成绩始终不能得到有效的恢复, 对这些学生而言, 综合测试的考试形式, 对其成绩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此, 理科综合就应调整试卷结构和排序方式, 使得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 试卷的结构相对合理, 减少考生转换思维方式的频率, 有助于考生更加真实地发挥水平。

三、进行考试内容改革 创新面临的困难

1.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考试内容的改革创新推动的主体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市考试院命题部门的学科秘书, 在于学科秘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做学科秘书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就着中学套路出题, 不用太多思考学科发展, 省时省力, 但长远来看, 害处很大 ;另一种是付出精力和时间研究考试、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命题, 不断改革创新, 近期很难看出成效, 但长远有益于学生成长。很多学科秘书是朝着第二个方向发展的, 但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付出很多, 默默坚守, 却不为人知。

2. 面临中学的质疑和诘问。创新肯定会打破既有模式, 影响一些中学教师的利益。而高考命题的评价权在中学老师, 往往是费尽心思出的一道好题, 却被一些老师因为利益或者情绪原因, 被批评得体无完肤。学科秘书本人面临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刺激, 付出越多, 反弹越大, 痛苦也越大, 不断地忍受着戴着有色眼镜的部分中学人士的抨击。这时, 特别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给予当事人以精神上的支持。

篇9:实践内容简介

一、 应用类主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开发应该立足生活、高于生活、服务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关注源自生活实践的真实问题。例如,学校组织秋游活动后,一位教师开展了“秋游归来话数学”的主题活动。本课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并解决秋游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本课分为三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话“行程”。课件出示秋游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让学生提出行驶时间的问题。教师又出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总路程,引导学生计算汽车的行驶速度。第二环节,话“购物”。教师出示学生课前统计的全班学生购物开支情况,引导学生分小组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第三环节,话“思考”。课件出示一组同学浪费食品的图片,让学生估计全班、全年级、全校的浪费总量。教师提问: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学生通过交流,想出了不少好的办法。很多学生还提出了加强环保的建议。这样的主题活动,源自学生生活,鲜活而又贴近学生的现实,不仅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加强了环保意识的教育。教师还可以围绕学生的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挖掘生活性的活动主题。

二、 游艺类主题——从快乐中来,到快乐中去

学习与玩结合起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可以保持一种轻松、自然、快乐的学习状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数学教学理念。针对孩子的这一天性,我们可以开发游艺类数学活动课程,让学生在玩中发展数学思维,形成综合素养。例如,一位教师以一副三角板为教学素材,开发了“玩玩三角板”这一主题,试图让学生了解三角板中边和角蕴藏的奥秘,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拼一拼”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组织了三次“拼”的活动。第一次用一副三角板拼四边形;第二次用两块同样的三角板拼成不同的四边形;第三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四块同样的三角板拼成不同的图案。这样的游艺活动,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有数学思考,更有数学智慧。

三、 操作类主题——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不是靠教师讲授的,而是靠学生自身实践获取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跳跃。”操作过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动眼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动嘴表达和动脑思考的能力。例如,一位教师以一张普通的A4纸为研究素材,开发了“一张A4纸中的数学”一课。围绕“一张A4纸最多可以对折多少次”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教师首先让学生猜测对折的次数,然后分组操作。通过计算发现,纸的张数与对折次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折1次2张,2次4张,3次8张,4次16张……当对折6次后就不太容易对折了。这样的操作活动,集数学知识、数学思考、数学趣味和数学文化于一体,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思考类主题——从思考中来,到思考中去

《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因此,设计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提出问题也好,分析、解决问题也罢,都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意识。正如保罗·弗莱雷说:“真正的教学是打开思维。”开发富有思考价值的“综合与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很有好处。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去台湾访问前,读到《畅游台湾》一书中有这样一段介绍台湾地理位置的文字,内容如下:“台湾本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4千米,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面积约为3.6万平方千米。”习惯于研究数学问题的华老师写出了两道数学算式:(400+150)×2=1100(千米),400×150=60000(平方千米)=6(万平方千米)。他惊讶地发现这里求到的周长和面积与实际结果相差很大。于是,他自主开发出以“台湾长什么样子”为课题的“综合与实践”课,在全国赢得一片赞誉。思考是痛苦的,也是精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这份思考的痛苦带给学生思维的快乐。教师开发思考类主题活动,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切入口不在于大,而在于小。

课程内容开发无止境,但课程内涵有界限。那就是始终围绕数学本质,始终凸显三大特质,这样的课程内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与实践”。教学实践表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可以给予学生广阔的视野、综合的思维、实践的智慧和活动的能力。

篇10:就业实践部简介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自律会就业实践部是院学生处下设,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监督指导下,配合学校有关部门,以服务全院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为宗旨的自律会职能部门。

就业实践部自成立以来便以指导学生就业创业为宗旨;以架起就业桥梁,真情服务你我为口号;以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连接校园和社会,沟通学生和商家,指导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学生创新实践为目标;以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使其对社会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帮助毕业生处理好就业创业过程中与社会的关系,为参加工作,积极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毕业生对就业创业中的把握程度,全面提高“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

主要职能:

1.接受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工作; 2.协调与组织建工学院校园各种双选会。3.协助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完成相关工作。

4.采用多种形式沟通了解本院学生的就业思想动态,并及时了解当前就业形势;

7.主要以讲座、交流会、征文、辩论赛、观看视频等方式,培训本院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简历制作,组织学习职场礼仪和面

试答辩技巧,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篇11:实践内容

实践内容

为更好地利用假期的时间,丰富我们的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未来的工作形式,虽然北京的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实践小组的各个成员仍然不顾辛苦,参与暑期实习,接受挑战,挥洒汗水,也收获了可贵的体验和感悟。作为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的实习也与课堂紧密联系。其中李林蔚,毛子璇,徐雨禾到光大证券北京天通苑营业部,任佳宁到了中国民生银行,赵冠智去到了。我们在各自的实习岗位上认真学习与证券和银行相关的业务知识,努力工作培养与客户沟通交流的能力,大家获益良多。

篇12:实践内容

级:10级英教2班

号:12776687889

名:XXXXXX

实践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坂中环卫所

起止日期:2012年1月15日—2012年

1月22日

实践单位盖章:

目录

一、题目

二、实践目的

1.选题发展情况 2.社会实践目的

三、实践内容

1.实践单位情况 2.工作情况

四、实践总结

1.收获 2.总结

一、题目

关于在福安市坂中环卫所从事环保小卫士岗位的社会实践

报告

二、实践目的

1.选题发展情况

环境卫生,按国际著名公益组织君友会的解释是指人类身体活动周围的所有环境内,控制一切妨碍或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卫生之范围非常复杂而广泛,其内容大致包括:饮水卫生、废污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食品卫生、病媒管制、工业卫生、公害防治(包括空气污染防制、水污染防治、噪音管制等)、房屋卫生等。2.社会实践目的

环境卫生是随着人类之社会生活而演变,而今之社会环境不断的受到人为的改变。因此,环境卫生的问题成为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人类生态系统过程中的问题。由于人口之激增与集中都市,有关饮水卫生、废污处理、环境污染等问题,皆须用科学方法来规画、设计与管制,使环境能适于人类的生活,促进现代文明:保障全民有过着健康生活之标准,实现其健康长寿之天赋权利。科学家认为造成环境卫生恶化的原因,大都是人为的。因此,培养民众之公德心,也应该是改善环境卫生最具意义和有效的方法。

三、实践内容

1.实践单位情况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环卫所隶属于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乡人民政府,主要是负责管理街道卫生,收取卫生费用。2.工作情况

协助环卫工人管理满春街道,收取卫生费用。

四、实践总结

1.收获

通过本次在福建省福安市坂中环卫所担任环保卫士协助环卫工人管理街道卫生,我学到了:以城区“两横一纵”道路为试点,进一步推行全天候卫生保洁制度,做到了垃圾杂物随时清理,努力得到市民群众的充分肯定。面对偶尔出现的垃圾杂物,环卫工人主动清扫,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道路原貌。为保障全天候卫

生保洁制度在满春街道的顺利试行,可以通过新增加环卫工人,添置了扫地王、垃圾车等一批必要的设备,进一步提高了我市环卫队伍的保洁能力和工作效率。在“两横一纵”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逐步延伸全天候卫生保洁的责任区域,推动街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机关干部和社区群众一起走上街头,开展卫生大扫除,清洁环境、美化家园。2.不足

篇13:高考内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之后, 已成为了高校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 它把高中教育同大学教育连结起来, 成为了高校准入的门槛, 有效地扮演着选拔人才的重要角色。然而, 因为许多各方面的原因, 使我国高考制度长期以来都备受社会的争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选才功能, 我国长期对高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高考与校院教育的关系发生了扭曲, 以及没有很好的发挥其选拔人才的功能。导致这样的结果, 主要还是因为高考制度改革, 尤其是其科目和内容的改革不到位或不实际造成的, 如中学学校追求升学率、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命题城市化以及文理分科等。

二、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实践

1.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考制度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 即1949年至1965年的探索与初创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停滞时期、1977年至1984年的恢复与重建时期以及1985年至今的改革深化与发展多样化时期。在1999年, 我国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在计划中明确的提出了我国自2000年至2010年的教育发展目标, 这也成为了高考制度改革的基础, 同年春季, 我国教育部还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 这也成为了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近年,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 又正进行着分类多次考试方案改革实践。在高考考试内容上, 开始加强了对学生在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出现了对综合能力进行测试的试卷类型。

2.高考制度改革实践

(1) 高考内容改革

目前, 我国高考科目实行的是3+X, 有3+文综/理综和3+大综合+1两种, 这两种科目设置各有优缺点。虽然实行综合试卷能够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但是在编制综合试卷时存在单科倾向, 依据比例来拼凑学科知识, 缺乏对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 以及命题答案缺乏综合归纳与思考等。我国高考制度本是起着一种选拔的功能, 因此应把对能力的考查作为重点, 着重对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体现对生活的客观要求。

(2) 高考考试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现在, 我国的高考制度一般都是每年举行一次考试, 并且是在高三毕业时才能参加高考, 这样就使得学生参加高考考试的机会少, 同时也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了高考考试成功, 考生、家长、老师、学校总是紧张的进行对高考的准备, 忽略了对学生素质上的培养。另外, 在考试的形式上, 由于考试标准化、题量大以及覆盖面广, 引起了学生的题海战术, 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高考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

1.片面追求升学率, 失去教育评价功能

高考成了一根牵制教育目的、引导教育过程和评价教育结果的魔力“指挥棒”。这样也就产生了应试教育, 所谓应试教育就是指高考成为了教育的目的。为了应付高考,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学生片面追求分数, 钻研高考试题的解题技巧成为了学校的重要重心, 这样不仅抹杀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使高考失去了教育评价的功能。

2.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失去评价学生能力的功能

现行高考由于过分重视学生的学科知识, 忽略了学生的素质、能力的测试, 而无法选拔出潜在的优秀人才, 常常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为这样的高考制度是以分数来评定学生的能力, 重视对知识的考核, 而不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等方面的考查现在的高考是“以分取人”的制度, 注重的是对知识的考核, 而不是对创新、逻辑思维等能力的考查。如今年来报道的高校学生需要陪读、成绩优异却完成不了简单实验等, 都说明了学生虽然在学科知识优异, 但是却缺乏其综合能力的考查。

3.命题忽略城乡差异, 失去高考命题公平性

今年来有学者提出, 如今的高考命题开始出现了城市化, 不管事全国统一大纲还是教材、标准, 都是依据城市学生的能力来制定的, 忽略了对农村学生的考虑。学者余秀兰曾经对我国92年至01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研究的结果表明高考试卷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反映城市生活, 出现的考题有来自报纸、文学、影视等方面, 这对于缺乏信息的农村孩子是不公平的。高考考试出现严重 (四) 文理分科考试, 导致许多学生走错路

目前, 高考实习文理分科, 这的确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但是也因此使得许多的学生走错了路。如有的学生本来喜欢文科, 但是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 家长、老师认为理科比较有前途, 就被劝说读了理科;而有的学生本来文理科都学的不错, 到了分科时就迷茫了。因为文理分科, 许多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 文科的学生不懂生物、化学和物理, 而理科的学生又对政治、历史、地理一窍不通, 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考内容改革的对策

1.加强立法, 保障高考公平

中国社会之所以有考试制度, 之所以将考试制度作为一种具有可信度的程序, 就是为了摆脱社会现实当中的“人情请托”, 为了彰显社会当中的公平性。当前, 我国教育中的公平问题已越来越受重视, 其中高考更是教育公平中的重中之重, 因此, 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立法, 对破坏公平性的不法行为依法打击处理, 使公平性在高考改革中凸显出来。

2.加大考察范围,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 不能仅仅是靠高考的成绩来进行评价的, 因此, 对学生的考察应当加大范围, 将其平时的学业成绩、活动实践、个人才艺等等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起来。虽然这种改革说起来容易, 但是做起来非常难, 所以在高考改革的征途当中, 应当对其灵活使用, 使那些虽然高考成绩不理想, 但是综合素质不错的学生能够考上自己理想当中的大学。

3.实行一年多考, 减轻学生压力

如今的高考之所以收到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的重视, 就是因为他一年只有一次, 这样也给学生很大的压力。实行一年多考, 取最高值作为高考成绩, 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学生能轻装上阵。

4.取消文理分科,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因为文理分科, 导致学生走错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而且也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 在高考教育当中, 应当取消文理分科,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总之, 高考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为了消除这样的影响,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高考进行改革, 虽然有很多措施都只是一种想法, 暂不能行。但是, 笔者相信, 随着社会的进步, 我国高考制度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一定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若玲.论高考的教育功能[J].教育导刊, 2005, (1) :4-6.

[2]余秀兰.高考中的城市偏向——十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 :40-43.

篇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研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研发力度 一、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研发活动内容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提升与加强,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开发能力。作为素质教育基地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研发具有生命力的综合实践课内容,加大综合实践课内容研发力度,让教师、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人。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发使学校的一批优秀学科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在开发过程中增强了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课程的实施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修活动,促使教师建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加快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树立学生全面发展观。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内容。我们主要针对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进行研发综合实践课程。如在五年级我们开发了以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包饺子、话说春节、走进端午、月下中秋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感受、传递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增长许多丰富的课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如话说春节这个小主题活动,是以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学生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通过老师讲解,示范,学生合作很快地完成了活动,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

二、学生兴趣是研发课程的最好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应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行动上才会更主动,责任感才会更强;反之,如果学生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能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使活动得到了延伸。目前根据学生兴趣我们研发了跳绳、乒乓球、炒饭、换煤气罐、包饺子、根雕、陶泥、丝网花、攀岩、团结墙、高空组合、生活体验类、军事训练类等课程,这些活动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一种欢快、愉悦、充满期待的活动氛围中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

三、以活动内容为突破口进行研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问题。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这样一双慧眼,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造就学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从这些一直在学生身边或身上发生、演变的问题入手,选择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比如,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用几张照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了照片立刻发现了问题,校园中的角落里有很多垃圾,宿舍边的垃圾桶被塞得满满的,掉下来的垃圾弄得满地都是。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看了有什么感想?”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们的校园这么漂亮,真不该有这么脏的地方。”有的说:“我看到刚才的照片里的好多垃圾都是同学们吃零食扔下的垃圾袋,我知道这些垃圾袋是可以回收的,应该和其他垃圾分开放。”有的说:“我们在校园里看见垃圾该主动撿起来,就不会这么脏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之后,有的小组提出应该查找一些资料,把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同时把我们国家目前的垃圾产生量查一下,公布给大家,这样让大家一方面知道垃圾要分类回收,另一方面,懂得要减少垃圾的产生。有的小组说,应该对大家进行一个问卷调查,看看同学们平时在学校是怎样处理自己的垃圾的,都有哪些种类的垃圾?有的小组说,我们还可以请同学回家对家长也做一份调查问卷,看看家庭里都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怎样处理的?等等。这样,一个基于学生身边问题的活动主题“垃圾的分类与处理”诞生了,学生对这个自己设计的主题充满了责任感。

四、贴近生活开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活动主题可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逐步展开,抓住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脱离“做”的“说”,容易让学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做”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做”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上一篇:2020年秋季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给客户天气降温关心简短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