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在水分析、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2024-04-24

化学发光法在水分析、大气监测中的应用(共3篇)

篇1:化学发光法在水分析、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法在水分析、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提出化学发光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化学发光法对水中无机物、有机物的测定方法,并可应用于大气中SO2,O3,NO,NO2等的测定.作 者:马艳 MA Yan 作者单位:灌云县环境保护局,江苏,灌云,222200期 刊:江苏环境科技 ISTIC Journal:JIANGS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1(z1)分类号:X8关键词:化学发光法 水分析 大气监测

篇2:化学发光法在水分析、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临床中心的160例梅毒患者血清与135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为实验标本, 梅毒患者血清标本通过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血浆3 m L, 将血清分离, 保存在4~8℃的冰箱, 待检测[7,8,9]。

1.2 仪器与试剂

CLIA试剂盒、TPPA试剂盒均为日本富士瑞必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RPR试剂盒为上海荣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将160份梅毒患者血清与13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分别同时进行CLIA和TPPA检测, 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

将160份梅毒患者血清与13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 进行CLIA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时, 再进行TPPA和RPR检测, 探讨TPPA阳性结果的S/CO值与TPPA、RPR之间有何联系。所有进行检测的试剂均达到实验要求, 且操作均按照操作说明书操作[1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1) 160份梅毒患者血清中, CLIA法检测阳性151份, TPPA阳性130份, 以回归分析结果为参考, CLIA法的阳性率为93.75%, TPPA法的阳性率为82.50%, 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8, P<0.05) 。

(2) 135份非梅毒患者血清中, CLIA法检测阳性率为2.28%, TPPA法检测阳性率为9.28%, RPR阳性法检测阳性率为10.37%。CLIA的S/CO值在2~11有3份, 其中TTPA阳性12份, RPR阳性14份;738份, TPPA均为阳性, RPR阳性7份。CLIA法阳性S/CO值与TPPA, RPR法所测结果关系, 见表1。

(3) CLIA与TPPA结果不一致的21份, 经RPR法检测, 阳性4份, 1份含TP31、TP47条带, 3份含TP32、TP47条带, 1份含TP17、TP32、TP47条带, 检测结果未显示出的4份, 为TP45阳性。14份RPR法检测阴性的标本, 通过CLIA法验证也均为阴性[11]。3讨论

梅毒对人体的危害多种多样, 越早对梅毒的确诊, 有利于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 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梅毒临床确诊按照梅毒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和患者的临床症状作为判断依据[12]。TP-ELISA适合数量较大的操作, 但测量结果经常遇到假阳性的情况[13]。CLIA技术是ELISA技术的更新技术, 以敏感的化学发光底物代替原始的底物, 其特点是信号模式可被酶增强, 而且发光信号时间被保持和拉长了, 一方面保留了发光免疫分析超高的敏感性,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传统光信号持续时间较短等缺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发光和碱性磷酸酶催化金刚烷衍生物的方法是当今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CLIA法对各期梅毒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97.5%, 因此其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梅毒的方法[14]。

该研究发现, CLIA法的阳性符合率高于TPPA法。研究发现, CLIA法为阳性结果时, S/CO值较低时TPPA会出现阴性结果, RPR法发现14份为阴性, CLIA法验证结果也为阴性, 由此可说明CLIA法的灵敏度明显高于TPPA法;此外, 实验中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可能是标本处理不当导致的。

采用RPR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为4份, 1份为TP17、TP45条带, 2份为TP45、TP47条带, 1份为TP32、TP45、TP47条带。这是由于CLIA包被的梅毒抗原特异性导致的, 而TPPA采用的抗原是提纯后的致病性梅毒螺旋体菌体, 对TP15、TP17、的抗体选择性较强, 当仅有TP15、TP17抗体时, TPPA只会出现阴性。有研究发现梅毒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为TP47[15], 活动期梅毒标志的抗体之一是TP15[16]。因此推测, 9份抗体梅毒标本可能属于早期感染或隐性感染的患者, 在早期或隐性梅毒感染中的检测CLIA法比TPP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篇3:化学发光法在水分析、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目前,产地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是引用现行国家标准《HJ482—2009,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并没有自动监测的技术规范。然而,HJ482—2009检测二氧化硫不仅操作流程长,不能及时反映污染物的变化动向,且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给监测带来了很多不利。利用二氧化硫自动监测仪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不仅快速、准确,而且还可以随时跟踪污染浓度的变化趋势,调取监测数据记录。本项目采用的仪器是基于化学发光法原理的,二氧化硫进入仪器传感器后,就会与传感器上特殊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发光,光的强度与二氧化硫浓度成正比。光线通过光电倍增管转化成可检测的电流,进而得出二氧化硫的浓度。仪器内部还配置了标准气源和零气,每一个测试周期都进行校标和校零,使测量数据更为可靠。因此,很有必要将该仪器用于产地环境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检测,并且与现行的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对比,以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

1 方法

1.1 仪器

(1) K108i空气中二氧化硫分析仪(沈阳恺米迪科技有限公司):标准量程0~2000μg/m3,分辨率1μg/m3。

(2) 6600UV-VIS多参数分光光度计(德国WTW公司):量程-3.3~3.3ABS。

(3)恒温水浴:0~40℃,控制精度为±1℃。

(4)多孔玻板吸收管:10 mL和50 mL两种。

(5)具塞比色管:10 mL。

(6) TH-3000BIV型便携式恒温大气采样器(武汉天虹公司):具备有恒温、恒流、计时、自动控制开关的功能,流量范围0~1.0 L/min。

(7) TH-BQX1型流量校准仪(武汉天虹公司):测量范围0.1~1 200 L/min。

(8) 146i多元气体校准仪(美国热电公司):稀释倍数5~2 500倍。

1.2 试剂

SO2标准溶液(100μg/ml,环保部标样所);SO2标准气体(48.9 mg/m3,佛山市科的气体化工有限公司);环己二胺四乙酸二钠(AR,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甲醛(AR,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氨磺酸钠(AR,环保部标样所);氢氧化钠(AR,广东光华化学厂);盐酸副玫瑰苯胺(AR,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1.3 采样监测方法

使用大气采样仪进行采样,采样前对仪器流量进行校准,且采样前后流量相差小于5%。仪器自动采集温度及大气压数据,并计算出平均气温及气压,根据平均气温气压计算标准采样体积。样品采集完成后按照国家标准《HJ 482—2009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2]进行检测分析,最后算出二氧化硫的浓度。

1.4 自动监测方法

仪器运行后要预热20 min以上才能正常使用。一般来说,仪器每年要进行一次多点校准,而本研究采样的监测仪已经通过权威计量部门进行检定了,所以只需要每次监测前进行单点校准,以防止零点漂移[3]。在进行单点校准时,标准气体与样品气体的路径保持一致。校准完毕后即可进行SO2监测。

1.5 采样监测与自动监测的对比试验

为了使试验得出可靠的结论,采样监测与自动监测必须使用同一根进气管,支管长度要一致,且不宜过长。本次研究选取了南宁地区某个甘蔗产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二氧化硫的日均值监测,每天监测时间为20 h。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来分析两种结果的差异性是否显著,并对两种监测方法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

1.6 相对标准偏差测定试验

对同一个样品进行5次以上测量,然后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

2 结果与讨论

要检验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这两个样本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可采用配对试验的检验方法[4],因为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试验结果并不是互相独立的样本,见表1。因此我们构造一个新的样本:差值Z=X-Y,而Z符合正态分布N (μ,σ2)的,这里要检验假设H0:μ=0⇔H1:μ≠0。

计算得Z=0.45,S*=3.456,由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t检验得:

t=0.5823,对α=0.01,由t检验表查得tα/2(19)=2.86,而|t|=0.5823<2.86=tα/2(19),故接受H0,即认为两种监测方法没有显著差异。

除了显著性检验外,为了更好地考察自动监测的可行性,我们采用SPSS Statistics软件对两种监测方法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相关系数达到0.910,属于极强相关性,显著性(双侧)为0.000<0.005,说明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由表3可看出,自动监测方法的相对偏差在3.45%~11.0%之间。而且样品浓度越小相对标准偏差越大,浓度越大相对标准偏差越小。

3 结论

由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可看出,使用化学发光法自动监测系统来对产地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监测非常可靠,监测结果与现行国家标准手工监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并呈现极强相关性,相对标准偏差较小。因此,该方法可作为产地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快速监测方法。

摘要:在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氧化硫的自动监测方法只允许使用紫外荧光法和差分吸收光谱法。为了考察化学发光法二氧化硫监测仪的性能,文章选取南宁地区某产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化学发光法二氧化硫监测仪检测产地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并与现行国家标准手工监测方法进行对比,采用t检验来分析两种结果的差异性是否显著,并对两种监测方法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t检验结果为|t|=0.582 3<2.86=tα/2(19),表明两种检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910,属于极强相关性,显著性(双侧)为0.000<0.005,说明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通过对4个不同浓度样品进行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在3.45%11.0%之间。因此,化学发光法二氧化硫监测仪完全满足于产地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监测要求,而且具有快速便捷、准确等优点。

关键词:产地环境空气,二氧化硫,化学发光法

参考文献

[1]满世志,邓珍带.作物烟害投诉的查处和事后补救措施[J].种子世界,2010(4):12-13.

[2]HJ 482-2009,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S].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J].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资料分析)2012年四川省外贸规模相关经济运行数据下一篇:大巴车上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