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

2024-05-14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精选7篇)

篇1: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

历史文献纪录片

信仰

——我们的故事

《 人民日报 》(2012年09月14日 15 版)

编者按: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和网站相继播出后,引起广大党员群众热烈反响。该片以党的91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现发布《信仰》的解说词(有删节),以飨读者。

第一集 只要主义真

1919年冬天,一位当过师范学校国文教员,叫陈望道的年轻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浙江省义乌市分水塘村。从寒冬到次年早春,他借着一盏昏暗的油灯,送走了一个又一个长夜,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共产党宣言》只有28000多个汉字。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信仰故事的思想起点。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说,正是在1920年,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以后,他开始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谈话中他也深情地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江泽民同志回忆他在上海交大读书时谈到,他曾经晚上打着手电筒在宿舍里读《共产党宣言》。胡锦涛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

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信仰的奋斗脚步,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不是已经变得平淡?曾经光芒闪耀的信仰真谛,将怎样成为我们矢志不移坚守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

信仰的选择

这条建成于上个世纪初的古驿道,是当时连通海丰与广州的重要通道。驿道两旁这些有百年历史的潮汕风格的店铺,见证了这里自古以来的热闹与喧嚣。80多年前,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这里的楼房被刷成了红色,一个苏维埃政权、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在此建立。

【同期】海丰县彭湃小学学生读书声:磊落奇才唱大同,龙津水浅借潜龙。愿消天下苍生苦,尽入尧云舜日中。

就在这棵大榕树下,这首诗的作者,一个26岁的青年,穿着从长工那里借来的破旧短褂,怀抱着德国产最新式的留声机,给农民宣传他的信仰。

【同期】彭湃次子、核潜艇专家彭士禄:他是个大地主出身,海丰数一数二的。

然而就是这个富家子弟,宣称“我即贫民”、“我即制度的叛逆者”,要发动农民起来革命。他的名字叫彭湃。

这是个拥有1500多名佃户的大地主家庭,平均下来,30多个佃户养活一个彭家成员,可以想象,彭湃从小过的是多么富裕优越的日子。然而,走出彭家大院,当时的中国却是另外一种样子。

从19世纪中叶起,在与外国列强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章程之后,中国,已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917年,祖父同意21岁的彭湃出国留学,并在他身上寄托了“谋官爵、耀门楣”的厚望。然而,在他炽热的内心里洋溢着的,却是另外一种热情。

当时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好人政府、联省自治……到底哪一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呢?这一年11月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让共产主义这个在欧洲游荡的幽灵,进入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视野。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图书馆里,彭湃读到了《共产党宣言》,激动不已的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救中国的真正良方。1921年,彭湃学成回国。就在这棵大榕树下,当着一万多农民的面,彭湃将一箱子田契铺约一张张烧毁,而随着那一把火烧掉的是彭家折合成今天每年近4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在烈火中闪耀的,是与传统剥削和压迫制度决裂,动员农民起来革命的信仰之光。

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但被这些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屣。

【同期】彭湃孙女彭伊娜: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批先行者很多都是出身于富有的家庭,是知识分子,他们更关注“大我”而不是“小我”,他们是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践行信仰。

事实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能够指导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兴业路这个狭小的房间成立,这时,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各路政治力量相比,它看上去是那样的势单力孤,它的成员只有区区50多人,但是,它的手中,却握着最有力的精神武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的感召和支撑下,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一道,揭开了现代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在坚守信仰的路上,铺满了荆棘,更有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信仰的坚守

【同期】党员入党宣誓仪式: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这段入党仪式的宣誓词,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几经调整和修改,而誓词最后的四个字,“永不叛党”,最终被保留了下来。

1927年10月,在湖南省酃县水口街叶家祠的阁楼上,一场6个人的入党仪式正秘密举行。“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这6个人分别是陈士榘、赖毅、刘炎、李恒、欧阳健、鄢辉。主持这场入党宣誓的,是毛泽东。正是他,在新党员的入党誓词中,第一次加入了“永不叛党”4个字。这4个坚守信仰的汉字,却是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用生命换来的。

就在这次入党仪式的半年前,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4·12”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了。在4月12日至4月14日3天的时间里,仅上海市区,就有300多人被杀害,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全国有31万余人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之下,其中包括26000余名共产党员。历史有情也无情,它以最严苛的方式淘汰那些投机和懦弱分子。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够坚守信仰。即使是参加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也要接受大浪淘沙的考验。其中的3个人,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都先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投身敌对阵营,甚至投靠外国侵略者。历史无情也有情,更多的共产党人,则始终坚守信仰,做出的是另外一种选择。

龙华监狱,1927年北伐战争以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所建,是当年国民党反动当局关押、杀害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地方。从1927年至1937年间,在龙华监狱殉难的革命者难以计数,其中有据可查的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和著名人士有近50人,包括彭湃、罗亦农和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以及柔石、殷夫、冯铿等左联作家。他们牺牲前,或受尽酷刑折磨,或被许诺高官厚禄,敌人的目的只有一个:背叛中国共产党。但他们都毅然选择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而龙华监狱只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0余个关押杀害革命志士场所中的一个。

“目前的中国,固然是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绝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这是多次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的《可爱的中国》,它的作者是方志敏。1935年1月,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在北上抗日途中因

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队抓住。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的回答是:“抛弃自己原来的主义信仰,撕毁自己从前的斗争历史……去出卖可爱的中国,去残杀无辜的工农,那还算是人?!是狗!是猪!是畜生!不,是猪狗畜生不食的东西!”

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在世界政党史上,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

历史永远记住了1935年5月29日的那个清晨。一昼夜奔袭240里的红四团的勇士们,抢下泸定桥,在挽救几乎陷入绝境的长征队伍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力量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人生命的力量,来自哪里呢?

湘江战役,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役,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牺牲者中,就有红34师师长陈树湘。

湘江边7天的恶战,使红34师从8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虽然完成了掩护主力渡湘江的任务,但红34师也被敌人阻截在湘江南岸,陈树湘向全师发布了最后的命令:寻找敌兵薄弱的地方突围,到湘南开展游击战争;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最终,在数十倍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下,红34师全师尽没,陈树湘也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被敌人搜获。

石马神村,位于通往道县县城的官道旁。当年,国民党民团士兵就是经过这里,抬着受伤被俘的陈树湘去邀功请赏。这位老人身后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小庙就是陈树湘牺牲的地方。如今,老人还清晰记得70多年前那个惨烈的故事。

【同期】88岁湖南省道县石马神村村民许英:从那里头抬着一个当官的出来,国民党的兵抬着他到城里去,这个当官的他就不想走了,他就在这里把自己的肠子拉出来就扯断了,在这里牺牲了。

断肠,通常作为一种形象的说法,被人们用来形容极度痛苦。然而,对于陈树湘来说,这不只是一个文学词汇,而是一种崇高的选择,他选择用这样悲壮的方式实践自己的诺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晚年的张学良曾经回忆,当年和红军作战失败后,他曾经同部下讨论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他问自己的将领,谁能在缺衣少食、围追堵截中把这样的队伍带出来,而且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强悍的战斗力?还不早把人带跑光了?红军为什么打不散,散了还会回来,主要是共产党、红军信仰他的主义,甚至每一个兵,都信仰他们的主义。

信仰的宗旨

70多年前的1938年,就在这条通往延安的小路上,一行人匆匆地赶着路。尽管他们已经这样连续走了两个多月,但每个人的脸上,还是洋溢着期待与兴奋。两个多月前的7月6日,年仅17岁的于蓝谎称要去天津参加同学的婚礼,带着继母给的五块钱从北京出发踏上了追求自己信仰的道路。这一走,就是1000公里的路程,用了两个多月。在接近延安的时候,懵懂之年的于蓝渐渐感受到了共产党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关系。

【同期】表演艺术家于蓝:到那就知道了,人家老百姓主动给你做饭,也不要钱,那你就明白了,就是跟共产党的关系很亲密,所以这钱也不要我付呀。

于蓝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夏日的傍晚,马轻快地奔驰着,我感觉这一切是那么新奇而又神秘啊!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无数青年前往延安的必经之处。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是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接待室,从1937年4月到8月短短的5个月时间里,在这张编号804001的桌子前,通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登记在册的前往延安的人数就达2288人。在他们当中,据统计,出自官宦及富有家庭的人超过1/3。这其中就包括冯玉祥的侄子冯文华,袁世凯的外孙张象耆,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张学良高级幕僚高崇民的儿子高存信,以及众多东北军将领的子女。

奔赴延安的人们,看到的共产党人,是无处不在的对崇高信仰的躬身实践。一位当年访问过延安的美国人约翰·科林在回忆中说:“我被共产党人为目标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人们在空气中可以嗅到这种气息”。那么,弥漫在空气中的为目标奋斗的精神气息,又是怎样呈现出来的呢?

张思德,一个在1933年就参加了红军的老同志,曾经在战斗中一人夺得敌人两挺机枪,多次负伤。经历三过草地的长征到达延安后,他的职务还只是一个班长。1942年部队整编,他又到中央警卫团当普通战士。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编草鞋、喂战马。1944年,他主动报名到离延安70多里路的安塞县生产农场烧木炭。一天,炭窑在雨中崩塌,危急时刻,他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土里牺牲了。

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更没有留下大功大业,唯一留下的这张照片,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上去像一个四五十岁的普通农民。然而,他却拥有充满幸福感的开心笑容。这个笑容让人动情,让人看到了普通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宗旨。

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想,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所有奋斗,贯穿了一个什么样的主线呢?那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高中一年级,十五六岁的年纪,除了学业的压力和跨过青春期的小小烦恼,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需面对多么重大的人生考验,然而,65年前,那个同样15岁的女孩所面对的却是一次生死抉择。比刘胡兰大3岁的白天广老人,当时就站在周围的乡亲们中间。

【同期】82岁刘胡兰村村民白天广:当时国民党兵上去推刘胡兰,刘胡兰甩了他一下,我能走,几步就到了铡刀面前,那时候戴了个白毛巾,她把毛巾重新裹了一下,把毛巾弄好以后,她就看了一下,把群众看了一圈,她一下就扑到铡刀里头。

人们在为刘胡兰惋惜的同时,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15岁的小姑娘,是否真的明白,她毅然放弃生命要坚守的,要获取的,到底是什么?1947年,刘胡兰的家乡——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当时已经是预备党员的刘胡兰在文水县县长顾永田的领导下参加了这次土改工作。农民得到了土地,让刘胡兰亲眼见到,共产党给她的穷乡亲的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同期】刘胡兰纪念馆副书记陈湘平:当时我的爷爷的大哥,我们也叫爷爷,和刘胡兰一块儿就义的,叫陈树荣,这个人一辈子不信神不信鬼,但是那一年呢,他专门烧香磕头,刘胡兰就问了,哎,陈大爷,你今天是给谁烧香,他说我不是给神烧香,我是给(共产党的县长)顾永田烧香,就说明咱们共产党那会儿的政策就深入到这种情况,最贫苦最穷的农民当中他知道共产党好。

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苏区、边区、解放区,用肩膀支撑起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无数子弟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和新中国的国旗。

信仰的胜利

在这样富有时尚气息的休闲娱乐场所,人们惬意地饮茶、观景。在轻松享受生活的人们,是否还记得另一个场所,一个和今天的美好生活反差巨大却又息息相关的场所?

渣滓洞、白公馆,关在这里的革命者,大多被捕于1948年下半年。正是在这些革命者被关押期间,他们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已经在1949年10月1日那天建立了。一周之后,这个消息被黄显声将军通过报纸得知,传达给狱中同志,于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这样的情节。

【同期】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等人绣红旗。

电影中的情节,是艺术家们根据真实历史创造出来的,实际上,绣红旗的是罗广斌、陈然、刘国志、丁地平等关在白公馆平二室的男同志。他们用被面做红旗,黄纸做五角星,根据想象制成了这面五星红旗。

【同期】“11·27”大屠杀幸存者郭德贤:这面红旗做好了过后,他们在监狱里头传出了几句话,我们也有了一面红旗,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我们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这个话传到我的耳朵了,那时候天天背那两句话,在我的心里头,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抬着我们的红旗去,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好像生怕把它搞忘了一样,一天到晚在背它。

绣好的红旗藏在楼板底下,大家多么希望,能够亲自迎接新生活的到来!然而,1949年11月27日,到来的却是残酷的现实:大屠杀开始了。

最终,207名同志在11月27日这一天被屠杀,三天之后,重庆解放。包括郭德贤、罗广斌在内,仅有35名同志幸存下来。1949年12月4日,郭德贤应组织安排和其余幸存同志一起,回白公馆收殓烈士们的遗体,在白公馆二层的楼板里,大家找到了珍藏在此的五星红旗。

【同期】“11·27”大屠杀幸存者郭德贤:当时我们几个人把红旗一掀开,我们嚎啕大哭,我们不住地喊,我们不是说好了,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我们要抬着我们的红旗,去迎接我们的党吗?

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产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就像著名的夏明翰烈士在他的就义诗中说的那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一批又一批的“夏明翰们”的舍身奋斗,才使信仰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文字,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声音,不再只是思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一个又一个具体鲜活的目标,而且越来越近。

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未来,是由不同阶段的目标连接起来的。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不顾一切地向这些目标挺进。终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集 壮志换新天

这是62年前的1950年3月18日,刊登在《留美学生通讯》第三卷第八期上的一封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写道:“祖国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信的末尾,是留美学生署名,一共是53人。

而就在公开信发表前的1950年2月底,这封信的发起人已经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客轮驶离了美国的旧金山港口,这个26岁的年轻人,叫朱光亚,他已经在美国密执安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如果留在美国工作,他将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他和其他留学生,偏

偏要回到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祖国。今天有些人或许很难理解,但在当时,朱光亚的理由不仅充分,而且是那样充满激情。

【同期】朱光亚儿子朱明远:这个信念他一直是有的,就是为新中国。你要是问他为什么,这就是应了他那个好朋友叫彭桓武,他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就是科学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有祖国,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期待。怎样回应这种期待,对中国共产党怎样践行自己的信仰,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人用28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应该怎样去建设一个新世界呢?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写新的传奇。

信仰融入自强不屈的精神

鸟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它以巨大的门式钢架结构组成,全部用钢量为11万吨,它是今天中国国力的一个小小的展示。但是,我们无法想象,1949年中国的钢产量,不论品种和质量,全部加起来也只能建一个半鸟巢。作为鸟巢用钢的生产企业之一,鞍钢见证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艰难岁月。

1948年2月,鞍钢回到了人民手中。但这个旧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在1945年到1947年的3年时间里,由于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已是千疮百孔,满目凄凉。当时,一位留用的日本冶炼专家断言:现在,中国人只能在这里种高粱。要出钢至少得要20年后。那时候,中国不仅仅没有钢铁,还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毛泽东曾形象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今天的鞍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之一。然而,这样的辉煌是从60多年前开始的,是用一个个破旧的螺栓、阀门甚至是不起眼的小小螺丝钉铸成的。在今天鞍钢的一座座高炉下面,依然保留了许多小铁屋,这里存放着炼铁高炉的1000多种零配件。这样的仓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孟泰仓库。

1948年的冬天,已经离开鞍钢两年的老工人孟泰被军代表请回了鞍钢,而当时孟泰一家已经断粮。

【同期】孟泰长女孟庆珍:你们要是解放鞍山再晚一个礼拜,我们家就能死几口人,现在一颗粮食没有。他(军代表)说,哎呀,立刻就告诉警卫员给他拿了有50斤苞米,那个苞米真是救了我们全家的命。

让孟泰最感动的是,军代表告诉他,从今天开始,鞍钢属于像他这样的普通工人。从今天开始,鞍钢生产的每一吨钢都是为了建设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

【同期】孟泰长女孟庆珍:我怎么能报答党的恩情,所以他就拿高炉也好,拿工厂真正当自己的家。所以鞍钢恢复生产的时候,我们工人要有志气,一定要把铁出来、钢出来。

当时的鞍钢,方圆十几公里,孟泰带着他的工友奔波在十里厂区,拣回一根根铁线、一颗颗螺丝钉、一件件备品。短短数月,回收了上千种材料,拣回上万个零备件。在他的带动下,鞍山全市居民献交炼钢器材21万多件,炼铁高炉逐步恢复了起来。1949年6月,2号高炉流淌出第一炉铁水。从一片废墟到恢复生机,鞍钢人仅仅用了16个月。两个月之后的8月1日,孟泰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孟泰“跟着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走上了一条坚定的信仰之路。

1950年9月25日,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孟泰和463位普通劳动者走进中南海怀仁堂,他们共有一个闪光的名字——“劳动模范”。有了这些用新的信仰武装起来的普通劳动者,中国共产党将领导人民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卷。然而,就在这些劳动模范走进中南海10多天后,一场血火考验就不期而至。

【同期】鸭绿江大桥管理处讲解员:鸭绿江断桥,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单线铁路桥,始建于1909年,1911年竣工通车,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请大家随我指的方向看,前面那个钢梁上的弹孔和弹眼,就是当时美军飞机轰炸的时候留下来的……

1950年秋天,在美军轰炸机的轰炸下,鸭绿江大桥成为一座断桥,新生的共和国刚刚庆祝完第一个生日,就不得不面对世界上头号强国美国的挑战。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是8772万吨,同时还拥有原子弹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最强的军工生产能力。而当时的中国,钢产量

只有60万吨,基本上没有军事工业,部队的装备是缴获的“万国牌”。面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的战争,中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毅然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完全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

在先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290余万志愿军官兵中,有11万多英雄儿女在作战中牺牲了。他们中的许多人,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同期】志愿军老战士李长熹:那时候冲在最前面的,可以说都是共产党员。我现在回想起来,所以战争取得胜利,对这些人来讲,(他们的)功劳最大。

【字幕】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河口村断桥 志愿军过江处

为保家卫国,这些英雄儿女在刚刚跨进新中国门槛的时候,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当时是北京机器总厂的党总支副书记,他是第一批报名参加的志愿军战士。但是,他别离新婚妻子到朝鲜仅仅34天,就在敌机的轰炸中牺牲了。毛岸英出发前,毛泽东曾同人谈起:“我是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又派谁的儿子去呢?”毛岸英牺牲后,他把毛岸英穿过的一件白衬衣珍藏到自己去世。1953年4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专门接见了一位来自四川农村的老母亲邓芳芝,因为她像毛泽东一样,儿子也牺牲在了朝鲜。她的儿子,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去堵住敌人机枪的黄继光。领袖和人民,同样的付出,同样的感情,为的是同一个信仰,那就是自强不屈地建设和保卫新中国。

上世纪50年代初,边打边建的新中国,只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恢复国民经济的目标。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多年来共产党人为之奋斗追求的目标,就这样从理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信仰是“一团火”、“一滴水”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被称为“中国第一街”。位于王府井大街中段的百货大楼门前,有一座雕像,他就是曾经在这里工作了32年,接待过近400万名顾客的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当年,张秉贵站柜台,被称为“燕京第九景”,就像北京的传统名胜“燕京八景”一样,充满魅力。

【同期】张秉贵徒弟杜学昌:张师傅一到售货的时候,都是里三层外三层。

【同期】张秉贵儿子张朝和:第一层就是买糖的,第二层啊就是观摩的,好多人都在那围着。

张秉贵有几手绝活,最著名的就是“一抓准”。不管顾客想要几斤几两,他都能一抓一个准。

【同期】张秉贵售货:还有什么好的?还有一种带巧克力味道的奶油糖,那好那好……

在张秉贵的柜台前,许多人第一次发现,如此平凡的一种劳动,原来也能给人带来这么多的快乐。

在卖糖的同时,把温暖送到顾客的心里。这样的服务,被称为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正是心里对待顾客有温暖的“一团火”,才可能有“一抓准”、“一口清”的劳动水平。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让劳动放射出灿烂的光华。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带来尊严,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是连接现实和未来的桥梁,劳动更是共产党员信仰最朴实的实现形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生活的岗位?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写下这段文字的,是一个21岁的青年战士,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雷锋。1962年,雷锋在工作中牺牲时,只有22岁。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为什么却能够感动那么多人的心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雷锋生前没有经历过战火的锤炼,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他又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但要升华为雷锋式的“一滴水”,却必须用信仰去净化,用奉献去呵护,用执着去努力。这就是“雷锋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信仰,立下的时代坐标。

信仰凝聚出创业精神

【字幕】2011年11月14日,大庆1205钻井队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搬迁

经过一天的努力,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又一口新井即将开钻。这一天,也是1205钻井队老队长王进喜去世41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队员们以特有的方式,纪念他们的老队长,一个为中国石油工业奋斗一生的共产党员。1959年10月,王进喜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国庆10年庆典。一天,他路过沙滩北大红楼附近时,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大包袱”,就问身边的人:“汽车背的是啥?”有人告诉他:“那是煤气包,因为国家缺油,公共汽车改烧煤气了。”国家缺油到这个程度,对石油工人来说,实在是说不出来的痛楚。这位坚强的西北汉子,蹲在街头哭了起来。

【同期】原1205钻井队钻井工人许万明:那煤气包压在汽车上不沉,压我们身上就沉,我们是搞石油的、搞钻井的,不钻井不打井哪来的石油?

1960年春,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在东北大庆展开。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于3月25日到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这是当年留下的真实画面,王进喜带领他的工友们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运到萨55井井场。

仅仅4天时间,一座重60吨、高40米的井架竖立在大庆的茫茫荒原上。然而,没有打井用的水,无法开钻。

王进喜组织大家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4月19日,萨55井胜利完钻,进尺1200米,王进喜带领的1205钻井队首次创下了5天零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的纪录。

王进喜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这些质朴无华的语言,每一句都闪耀着信仰的光芒。这是什么信仰,是共产党人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艰苦创业的信仰。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怎样的精神风貌?一个国家,在艰辛创业的奋斗中,能够达到怎样的精神高度?在那段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凝结出的创业精神,给了我们答案。给我们提交答案的,远不只王铁人一个人。

在今天的河南省林州市,有这样一个旅游景点:一条缠绕在半山腰的水渠,不仅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同时浇灌着林州54万亩良田。然而,60多年前,林县还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这样的面貌能够改变吗?林县人决定“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劈山修渠,要把漳河水引入林县。1960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林县人没有过传统的元宵节,而是扛起铁锹,推着小推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太行深处。从1960年2月开始,中共林县县委组织数万民工动工修建红旗渠。在这个难以想象的建设工程中,哪里最苦最险,哪里就有共产党人。

这段影像,最真实地记录了修建红旗渠的艰险,人们腰系绳索,在悬崖上作业。稍有不慎,就有撞伤身体、甚至掉下悬崖的危险。在一次爆破作业中,发生了山体崩塌,眼看着山上滚滚而下的巨石,铁姑娘队队长李改云一把推开来不及躲避的队友,自己却被埋在乱石堆下,付出了一条腿终身残疾的代价。

【同期】原红旗渠“铁姑娘突击队”队长李改云:宁愿流血,也不流泪,我就是牺牲了我自己,不就是一个人吗?我说渠水要来了以后,多少人能用上,祖祖辈辈的都有了水。

1965年4月5日,林县人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红旗渠分水岭,亲眼见证了他们盼望已久的幸福时刻——总干渠通水仪式。经过五年零两个月的艰苦奋斗,这条长70.6公里的人间天河,奇迹般地穿行在蜿蜒起伏的太行山腰。

【字幕】经过十年奋战,最终完成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共1500公里,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同期】年轻人在红旗渠青年洞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今天,红旗渠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青年洞成为红旗渠精神的标志性景点,吸引着来自各地的年轻人。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的信仰铸就了一座又一座精神的丰碑。在需要保家卫国的时候,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在没有石油的时候,迸发出“大庆精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诞生了“雷锋精神”;为了让旧貌换新颜,涌现出“红旗渠精神”。

(未完待续)

篇2: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

当前,深度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精神层面似乎存在着一种隐忧,即“兜里钱越多,思想反而越空虚,财富积累越快,信仰反倒越失落”,“信仰失落”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一个现实课题。

“信仰失落”问题,主要是共同理想的淡漠、历史方向感的丧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时值党的十八大如开之前,6 月 24 日至 25 日晚,为庆祝建党 91 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 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 50分钟,以党的 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按照学院党委的通知安排,我自己在家认真观看了这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高度认同“央视制造”的创作水平和“震撼心灵”的教育效果:本片的确兼具电视政论片、文献片、纪录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细节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我们广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此片使我再一次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的同时,也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信仰的价值:信仰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而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是因为信仰不论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而言,它都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关于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为社会道德体系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依据。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面对高校教育的改革创新,信仰包涵的价值整合、文化认同、行为引导等功能和特点,必然成为我们不得不深度审视和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党员教师,不仅自己要在观后更加纯洁性自己的思想、更加坚定共产党员的信仰,更要在实际行动中,以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份,进一步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诠释和教育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信仰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机制,是在某种文化形态下形成的,对人的思维意识、行为取向具有支配作用的主导性精神机理,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评价、选择

与行动。因此,信仰属于精神范畴,是整体的精神姿态和综合的精神活动,它的指向与归属是明确、自觉、积极和主动的,“它给人们提供的是除了知识以外的关于未来的信念,构成人类不断向历史纵深延伸和向未来极限挺进的精神支柱”,体现出对改造自然的情感冲动,或是对生存状态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

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充满力量,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进前行。片中展现的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90年来各个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无不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奋发进取,创先争优。

但是,我们也不必讳言,在我们党8000多万人的队伍中,也确实有极个别领导干部和极少数党员,“思想上入党”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是否真信真教真干马列主义,是否“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否把从事的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这些问题,言行不一的现象还是有的,极个别人身上这种现象还很严重,确实是到了需要“信仰追问”的地步了——即“入党为了啥”?

解决当下党员的信仰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把党的“组织理想”真正转化为个人的理想信念。为此,我们需要超越“个人计算”,要有革命先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那样的信念与胸怀,真正为信仰而活。具体地说:第一,从超越自我、体现生命无限价值的角度提出每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不可回避的信仰问题,这就是“身后给人们留下什么”,如何于私上不愧祖宗、下不愧子孙,于公上不愧人民群众,下不愧岗位职责。第二,从党和国家高度认同的角度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的荣誉制度,从制度上落实“千杯万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信仰在心中,实绩需创优。有革命先烈的激励,有江苏新时期“三创三先”精神的引领,作为江苏特质党员群体的一员,我将在“追问信仰”的历程中,接好先烈的信仰之旗,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十八胜利召开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高庆(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党员)

篇3: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探索与实践

但是,历史文献纪录片几乎都面临一个困难:描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缺乏资料,有些根本就没有影像资料可以利用,缺乏直接的视听信息传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接受效果和对历史的认知程度。因此,历史文献纪录片迫切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

毋庸置疑,“客观与再现”的创作理念,是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精髓。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提出:“纪录镜头的本质是冷眼旁观,其将人类为客体所蒙上的精神锈斑清除,将为客体所赋予的习惯性的看法乃至偏见摆脱,也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喜爱”。这中客观再现的作品,按照时间顺序采用跟踪拍摄的手段加以记录,将各种未知和悬念留给观众。人物、故事以及情节借助于镜头的变换徐徐展开,于静静的记录之中凸显故事和情节中存在的各种冲突,使真实生活得到客观再现,将身临其境的感觉赋予观众。在这一纪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国的电视屏幕上涌现出以《望长城》、《沙与海》、《最后的山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且频频获得国际大奖。

长期以来,有关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和表现形式存在很多争议。进入新的世纪,电视传媒在中国媒体发展中一枝独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随着纸质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介形式的迅速发展,民众对煤体的选择己经迅速分化。受娱乐化以及市场化的影响,“主观与表现”的真实主义创作理念被引入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将科学技术领域所诞生的各种最新技术运用到拍摄过程中,使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手段不断革新和丰富起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因此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收视高峰。

“主观与表现”的真实主义创作理念将“小”处作为着眼点,以渲染叙事的手法,通过对不引人注目的小人物、小故事描述来表达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主题;对于无法再现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场景,以三维动画等先进的传播技术和电视制作技术再现逼真情景,甚至直接由真人扮演构成情景再现,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打破,使纪录片的表现力增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得以实现。基于这种创作理念,创作者通过纪录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主体意识进行了深入的表达。这样,多元创作理念共存的局面在中国电视纪录片界形成,如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故宫》的播出,创下了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该片凭借其独特创新的表现手法和特有的魅力在业内得到广泛好评,并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

纪实不再是唯一的方式,纪录片制作模式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于是,剧本、音乐等一些原来被抛弃的元素重新进入了纪录片的制作范围内,引发了人们对美学的不同理解的表达:反对者认为非纪实的表达方式,同纪录片所主张的非虚构、真实这些特点相违背;而赞成者则对这种“主观与表现”的方式给与了支持,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将节目进行更深入的表达。

正是基于这些创作理念的争论、碰撞、融合,使得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理念层面发生了转变,由原本的客观、再现原则,转向了现在的走主观、表现原则,或者说二者并存发展相互融合,这也是电视纪录片创作多元化的一个佐证。

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创作的《国仗》一川军抗战实录,是一部全面记录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历次战役中,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全景式展现川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全片共二十二集,每集二十五分钟左右。在创作过程中,摄制组历经艰辛,采访了健在的四十多位老兵以及众多的川军二代子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历史和战乱的原因,大部分当时的战争场景没有人拍摄、记录和留存下来,众多惨烈的战斗场面更无法再现,那些当年的战场,历经七十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时事境迁,物是人非,没有一点当年战场的痕迹。仅凭一些采访和少量的资料,能否以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形态展现川军英勇壮举?这样做出来的节目会不会太沉闷、太乏味、不吸眼球?这给创作者提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作为编导之一,笔者有幸参与了该片的创作和制作。大家本着忠于史实,还原历史的创作宗旨,在立足“客观与再现”创作理念的前提下,大胆巧妙运用“主观与表现”的创作理念和手段,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

1. 充分运用表意性的电视符号语言,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表现手法

如运用三维动画特技、标识性特定画面和符号语言等手段,包括暗示、隐喻、强化、对比以及象征等,对创作者的情感和主观观点进行深入的表达。

在《国仗》的后期剪辑制作中,创作人员深感只运用单一的口述和再现手法,难以全面展示川军抗战的血火征程。但手中掌握的大量抗战老兵回忆录和历史图片,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虽然这些回忆录的作者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每一个回忆录都详实记载了当时各个战场的的战斗经过。如何用好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书本和文字,将其作为真实再现的一个补充?现代科技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设定了在描述和再现一些战役战斗和重大事件的同时,除了被采访者的口述和解说词加画面的描述外,充分使用翻阅回忆录的三维动画加标识性画面的手法,即在回忆录翻开后的内页上附以回忆录作者照片及其身份的文字介绍,在另一内页上再叠印不断变化的特定历史镜头或照片来展现回忆录的内容。用这样的手法作为再现历史事件的一个补充。这一固定模式的符号语言,在片中大量出现。强化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较全面的表述了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作战实例,这种利用三维动画和CG图形来展示回忆录内容的表现形式,灵活时尚,克服了单一拍摄回忆录书籍而产生的画面呆板没有活力的弊端。使其动静自如、文图并茂、有血有肉,启发了观赏者的共鸣和认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好效果。

另外,创作团队还大量使用了三维地形地貌动画,充分开发谷歌地图动画,来表现行军路线,战役战斗态势,和具体的战斗过程。使用影像合成技术表现四季变化和传说故事,使用三维虚拟场景动画表现特定故事情节等等。尽管有人对纪录片制作过程中所运用这些虚拟技术提出质疑,反对者指出虚拟技术的运用违背了纪录片源于真实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本质。但实践证明这种虚拟技术和CG合成技术在电视纪录片制作中的运用,深化和延展了对影像进行表意的形式,已受业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接受和认同。

2. 合理运用情景再现是对真实再现的强力支撑

为了使广大受众可以观看到因为历史原因、时空原因、突发事件或者其他一些原因而造成的不能进行实时拍摄的情景画面,在对已经发生而没有记录的题材进行表现时,利用“情景再现”的表现方式,通过数字技术、演员扮演与重演等措施来重现过去的事件。

《国仗》在创作过程中,尽量使用了所能搜集到的海内外的珍贵历史资料,以获得真实再现的效果。但是剧本中以大量笔墨对很多战斗的细节和感人的小故事做了具体和精彩的描述。这些描述如果因为没有镜头被删除,则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大打折扣。但现有的视频资料却数量有限,用起来捉襟见肘,否则只能反复重复使用。这不仅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产生重复镜头太多的副作用。再加上制作资金的限制,该片不具备组织演员扮演拍摄的可能性。庆幸的是,我台近期还投资拍摄了一部川军抗战电视剧。当中有大量与《国仗》相同的情节和故事。这对创作人员无疑是一比巨大的财富。他们将电视剧中的战争场面和惨烈的战斗情节移植到了纪录片中,在使用时,充分注意季节、地理环境、服装、武器、规模、等要素尽量和纪录片的情节相吻合,避开特写和近景以至于中景镜头,同时使用影像特技,将画面制旧、加入划痕和噪点并模糊处理,使其和真实的历史资料不相上下难分仲伯。这一“主观与表现”的手段,克服了那种机械的使用空镜头加解说词的“再现”说教式的表述方法,大大增加了节目的精彩度,增加了节目的可视性。

3. 从“小”处入手,以讲述叙事的手法,着重挖掘小人物的亲身经历,通过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小故事、小情节将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主题加以升华

以往的重大历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大都以身份显赫的历史人物或公众人物作为主角和主线加以展开和发挥,特别是这种战争题材的历史纪录片,更是以元帅、将军、和上层代表人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但是《国仗》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主角是数十位抗战老兵,他们大多已是九十多岁的老人,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多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他们大多数都是营、连、排的下级军官乃至普通士兵。在他们风华正茂的青春年代,背井离乡投笔从戎,妻离子散历尽沧桑,义不容辞地走上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烽火战场。老兵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鲜为人知的小故事,再现了当年的艰苦岁月和动人场景。他们讲述的许多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故事情节在片中得以披露,让人倍感真实和可贵。这种平民化的、纪实化的叙述手法,以普通百姓和小人物的视角和情感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对普通百姓在生活中产生的真实情感予以关注,对历史事件和战争中的人着力刻画,使该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可视性。今天,改革开放以及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不断增强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和审美观念,那种“高、大、全”的形象以及灌输和说教式的电视节目形态越来越无法吸引观众的眼球,甚至遭遇到观众的厌烦,而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状态以及自身在这种状态中所处的位置等,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为了满足观众的这种需求,还原历史真相,《国仗》的创作人员将众多普通人、小人物的身影引入这个作品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由于一些史实无法“重现”,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应该坚持“客观与再现”理念,忠于史实,还原历史。同时又要充分运用“主观与表现”的手段,丰富和增强历史事件的表现力。任何单一的强调和选择都是无益的,惟有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

历时三年的拍摄制作工作结束了,《国仗》——川军抗战实录于2013年9月18日23点在四川电视台二套节目中首播,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收视率列本地所有可搜索频道同时段第五。在2013年第12届四川电视节中,该片荣获“金熊猫”奖人文类最佳长纪录片提名奖。

摘要:“客观与再现”和“主观与表现”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理念,由四川广播电视台投拍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国仗》——川军抗战实录,以忠于史实、还原历史为创作宗旨,在立足“客观再现”创作理念的前提下,巧妙运用“主观表现”的创作手段,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文献纪录片,客观再现,主观表现,国仗,成功实践

参考文献

[1]任远.纪录片的理念和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篇4: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

一、影像故事

70多年前,中央红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千难万险,来到陕北,来到延安。正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13年厉兵秣马,13年探索创新,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败为胜。延安改变了中国,延安走向了世界。从此,延安成为中国的红都,成为照耀中国的红星。延安,究竟有什么魔法,吸引着人们冲破国民党重重封锁和阻挠而潮水般涌入?又是什么样的神奇故事,70年来吸引着中外八方游客络绎不绝地朝拜革命圣地,叩问往昔风雨?

2013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陕西调研时说,延安是我们党的精神殿堂,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我们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陕西调研时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延安精神和群众路线对当今中国依然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并希望陕西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

红色信号一经发出,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紧急部署,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广播电视台会同中央电视台将此作为重大理论文献题材重点立项,该项目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高度重视,曾成功执导《邓小平》《杨尚昆》《大鲁艺》等文献纪录片的央视老牌资深导演闫东亲自挂帅,迅速调集精兵强将,率两台主创团队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摄制组三个小分队,分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榆林、延安、华池等地高密度、高节奏海量采访,行程上万公里,136位讲述人、150万字采访素材、200小时影像资料、86条动画创作……经过100个昼夜奋战,奇迹般地完成了从策划、拍摄、采访到样片制作,创造了中央电视台拍摄重大题材纪录片用时最短的纪录。《延安延安》由此诞生。该片以“口述体”故事叙述历史的纪实手法,以史代论,生动再现了1935年至1948年间,从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到毛泽东和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的13年中,中国共产党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的历史。《延安延安》分上下两集,上集重点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始终秉承一贯倡导的以民为本的政策方针,不仅得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还为延安带来了一片生机和繁荣;下集着重表现中国共产党通过廉政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等一系列制度为保障,为最终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广泛而良好的群众基础。

《延安延安》播出后好评如潮,专家盛赞,观众热评,网友称道。“该片是群众路线教育的好教材,其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东西”,“该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对当代共产党人是一部生动教材”,“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和感染力的作品,采访规模宏大,体现了当下文献纪录片的高水平”……《延安延安》被专家评价为“丰富和完善了国家的影像典藏”,认为“该片是群众路线教育的好教材”,“对当代共产党人是一部生动教材”。

《延安延安》以其独有的影像故事不朽神话,征服了亿万观众,撬动了人们心底那颗永葆青春的延水情和家国梦,更是被年轻观众热评为一部生动的党史电视教科书,它让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在青年一代心中扎了根。红色经典文献纪录片的独有魅力就在于此。

二、主题出版

就在电视人昼夜兼程呕心制作电视片的时日,由电视人精心编撰、由出版人精心制作的影视同名图书同步诞生。

众所周知,文献纪录片承载着再现历史沧桑、传承民族精神、表达国家话语、传递中国声音的使命与责任,其成功的魂魄,就在于成功构建并通过电视传媒强化国家意识形态主流话语体系,实现政治智慧与影像技艺的高度融合。这也正是《延安延安》艺术创作的闪光点。如何延展和深化纪录片本身的主题,巧妙地将影像创作与编辑技巧原生态揉合,使电视衍生产品在内容上更加丰厚,在叙事上更加鲜活,进而寻根追源,激励斗志,得到鼓舞与启迪,激励人们不懈奋斗与追寻,这对编辑出版《延安延安》同名书籍颇具挑战意义。

作为央视国家影像典藏图书品牌同名纪实文学作品,其突出特点,紧扣时代,视角独特,立意高远,主题鲜明。

一是永恒主题。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者就永恒。”延安这一特定历史题材,属于今天和未来的,就是延安精神。它以延安命名,但不局限于延安,它是以延安为中心,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各解放区军民所创造的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聚集。延安精神如同黄土高原上的那座灯塔,汇聚着全国四面八方的革命力量,形成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推动着中华民族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奔向独立、解放、民主、幸福的彼岸。

这部历史底蕴深厚、史料弥足珍贵的影像图书,正是围绕延安精神这一永恒主题,透过延安是天堂、彗星划过中国、民心所向、霖雨苍生、润物无声、天道酬勤、万山红遍等篇章,以浓烈而温馨的细腻笔触,真实描绘了陕甘宁边区政治民主、政府廉洁、经济发展,既描述当年在军事、经济双重围剿封锁下边区人民物质生活极度贫困匮乏,又体现党中央领导边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正所谓,巍巍宝塔山,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光辉业绩;滚滚黄河水,传承着伟大而不朽的延安精神。

二是口述史实。136位耄耋老人亲历亲述,感人至深,文献史料价值弥足珍贵。这里,有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有七大代表,有毛泽东的警卫员和速记员,有大生产中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有抗大学员和鲁艺学员,有当年延安电影团成员,还有当年延安保育院和保小的孩子们,有中央医院的医生护士,有边区政府的工作人员,有边区普通的工人和职员,还有60多位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民。其中有一些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比如,97岁的黄静波是当年高干会表彰的22个劳动英雄之一;85岁的李林森是当年毛泽东为佳县题词时的买布人;90岁的封芝琴是“刘巧儿”的原型,还有乌兰夫之子81岁的乌可力,刘志丹之女84岁的刘力贞;民主人士黄炎培的儿子黄方毅,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的外孙女86岁的马婉英,唱出“东方红”一歌的李有源的侄子87岁的李增成。被采访者中年纪最大的是100岁的张子芳(女)老人,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妇女联合会干事……有的老人是在病榻中接受采访的,老人坦言,《延安延安》,是这个片名让他感慨万千。就在电视片播映后,有三位老人在看完《延安延安》后,满意地走了。延安精神是传世之宝、民族之魂,具有同天地共存、日月同辉的生命力。他们走了,但我们深信,被记录的历史是有生命力的。

三是理性回望。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方圆百里。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八路军359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短短3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359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传唱至今,就是因为它无意中记录下了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美好意境。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用什么来承担未来?历史不会等待。延安时期,民族危亡,战火连绵,人们生活困苦,但思想达观。正是延安生活,造就了人们坚韧的毅力和不屈的品格,奠定了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只有人民的事业,才是终生追求无怨无悔的事业。这就是延安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凝炼与升华,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精神支柱。用历史感悟红色故事,用影像记录延安精神。延安,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着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

篇5: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即将在各电视台播出,请学院各基层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准时收看。具体要求如下:

1、收看对象:

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

2、收看内容:

《信仰》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3、收看频道和播出时间: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今天20:05播出《信仰》第2、3集;

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频道从今天起至6月27日,每天21:45分别播出《信仰》第1、2、3集。

4、请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通知到本支部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

5、因节目播出时间在晚上进行,请个人自主学习收看。

党委办公室

篇6: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每一次观看都是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升华。近日,单位组织重温此片,令我感悟最深的还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是一种超越生命、超越时空的力量。臵身于厚重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由得要掂量这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有多大?片中所描述的革命先辈、英模人物寻找信仰、践行信仰的光辉事迹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革命先行者彭湃放弃“小我”寻找“大我”,当着千百个农民的面烧毁张张田契铺约,“舍弃了相当于如今每年400万元的收入”,动员农民起来革命的信仰之光;刘胡兰为了革命信仰15岁英雄就义、慷慨赴死;方志敏抱定“为信仰奋斗就是未来奋斗”的信念,不惜流血漂橹、马革裹尸也要为革命奔赴前方;邓稼先、朱光亚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摘掉落后中国的帽子不计名利,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甘当无名英雄;共和国功臣、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些事迹是何等的胸襟气概、何等的英雄壮举,“或许今天人们会觉得他们的行为不可思议”。但正是这种来自人性本源的追求真理和主义的信仰源源不断地释放正能量,使共产党人如雪松般挺拔,钢铁般坚毅,巨人般顶天立地!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

篇7: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

一、《信仰》一部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描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真理,争取民主、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信念、立定信仰,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是讲述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为创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伟大前行的历史画卷,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二、坚定政治信仰,保持党员队伍思想上的纯洁性。信仰是一种境界,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共产党员必须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认识、在大风大浪中站稳正确立场。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错综复杂。我们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思潮多元多样活跃,思想理论领域杂音噪音有所增多。这些都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形成了影响和冲击,党的思想统一与纯洁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国际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大对我西化分化的渗透力度,极力推销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面对改革开放遇到诸如收入差距、就业压力、社

会管理等深层矛盾和困难,部分党员如何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走下去产生了迷惘,而一味地从西方的发展理论和道路中寻找答案;有的则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存在本本主义的错误思想倾向,无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在探索改革道路上踌躇不前,提出要倒退到改革开放前所走的老道路上去。这些错误思想和倾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完全脱离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本本主义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对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影响和干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要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永远保持党的纯洁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动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在新中国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苏区、边区、解放区,用肩膀支撑起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无数子弟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和新中国的国旗。而建立新中国,正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在革命时期所展示的宏大目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的岗位上甘于奉献、勇于奉献、乐于奉献,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活动中,为人民服务,作为

一名基层党员,就是要有“一团火”、“一滴水”的精神,充分发挥好螺丝钉的作用,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做好事,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排忧解难、贴心服务,以实际的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与优秀。

四、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为革命抛头颅的先烈英们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的今天,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列,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性。带领全国各族夺取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史册永全。

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因为信仰,我们共产党人正在浩瀚的人类发展历史中书写着激情与豪迈,因为信仰,我们共产党人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孜孜不倦,因为信仰,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因为信仰,我们必需把事业延续,为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让信仰导航,以英模为样,为了我们的信仰、为了我们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陈启雄

上一篇:教师职称评定申请书范文下一篇: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