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工作述评

2024-05-05

农业技术工作述评(共8篇)

篇1:农业技术工作述评

农业技术工作述评

农业产业化,是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重要途径,农业技术工作述评。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产加销之间只有环环紧扣,才能实现各环节的集群式发展,才能实现产业的升级、农业的腾飞。

乘着全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东风,鹤城农业产业化的车轮,在2010年继续滚滚向前:

2010年,全市新建续建农业产业项目28项。其中,新建项目16个,续建扩建项目12个。28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额达到89.8亿元,达产后可新增原料加工能力45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56.3亿元,利润23.8亿元,上缴税金17亿元,安置就业1.6万人,带动农户67.9万户,实现农民户均增收6500元。

一直以来,齐齐哈尔市都把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当成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在手上。去年,全市围绕奶牛、肉类、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甜菜、杂粮、蔬菜九大产业,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引进了一批“重量级”的龙头企业。中粮集团投资17亿元在龙江县兴建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北京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兴建的国能龙江发电项目,蒙牛集团投资5亿元在北苑开发区兴建的蒙牛乳业(齐齐哈尔)有限公司液态奶加工等一批大项目的相继落户,向外界传递着我市农业产业化提速升级的信号,工作总结《农业技术工作述评》。

肯定地讲,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齐齐哈尔市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链条间各环节间的联系得到了巩固与加强。以乳产业为例,随着飞鹤、蒙牛、伊利、雅士利、明

一、摇篮等知名乳制品企业的布局完成,乳企与奶农、乳企与基地间的关联度愈加紧密。这种紧密的链接,使我市乳产业顺利渡过“三聚腈胺”事件带来的冲击,并实现了乳企的稳步增长、奶牛的持续增收。但是,有关专家指出,我市在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进程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产品加工比重不大,“原”字号仍唱主角;粗加工比重大,精深加工比重小;龙头企业实力不强,拉动力较小,承载大容量农产品、适应大市场的能力还较弱等等。

只有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相关专家指出,抓农业产业化推进,要做到环环相扣,集群发展。

农业生产上,既要引导农民统一品种、统一耕作,提高农产品的规模效益,还要鼓励农民应用良种良法,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效应。去年,讷河市一秤金有机水稻合作社就严格按“六统一分”进行运作,其生产的有机水稻卖出了每市斤20元以上的高价。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该合作社所种水稻只生产了1万多公斤有机大米,在进入大型连锁超市过程中,因无法保证充足的供应而望“门”兴叹。

鹤城的农产品要想在市场中争得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必须不断提升其品质、提高其规模效应。因为,它是产业化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是产业化推进的前提。从种植和养殖上来说,农户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要与涉农龙头企业需求什么、需求多少搞好对接,要根据加工和销售的市场信息确定其种植和养殖的规模。

加工环节上,涉农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发挥好连接市尝带动基地、牵引农户的作用。从自身发展上讲,龙头企业既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还要将市场信息不断向产业链的前端传递,巩固企业发展的原料基矗从工业反哺农业上讲,涉农龙头企业应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当中,通过建高产高效试验田、示范牧尝技术指导等手段和办法,拉近与基地农民的距离,从而巩固其赖以生存的原料基矗

政府部门的职能转换上,相关部门要扮演好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的角色,在引进适合我市实情的涉农龙头企业上多做文章,通过积极引导产、加、销各环节间的互信合作,用利益纽带把产加销有机“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十二五”起步之年,我们欣喜地看到,齐齐哈尔市将在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坚定不移推进规模经营、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三个方面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而随着九大产业链条各环节间联系的进一步紧密,我市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加速。

篇2:农业技术工作述评

本人对任职考核期间专业技术工作作如下述评:

一、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任职考核期间,确立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关爱患者,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本院各项工作制度,不迟到早退,工作认真负责。

二、注重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服务能力。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和培训,熟练掌握本专业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及操作规范。掌握本科护理专业知识,熟悉与本科护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的经验,解决本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具有一定指导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为下级护理人员举办专业技术知识讲座及带教,圆满地完成护士长分配的带教计划。

篇3:瓜果套袋技术述评

如果提高果品质量, 如何降低果品农残, 已是目前我国果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20世纪90年代引进瓜果套袋技术, 目前已广泛采用。套袋的品种已扩展到苹果、梨、桃、葡萄、甜瓜、枇杷、柑橘、荔枝、龙眼、猕猴桃、杨桃、芒果、石榴、茄果类蔬菜等园艺作物。促进了果品由“产量时代”跨入“质量时代”。以质量求生存, 以质量求效益, 要求优质果品、保健果品已是时代的潮流。

1瓜果套袋技术价值

瓜果套袋是对果实进行周期性保护的一项技术措施。进口洋水果以外观品质好给中国果品业带来强烈冲击, 迫使我国果农不得不通过果实套袋以提高果品的外观品质, 降低果品的农药残留。

1.1套袋对果实外观的影响

几乎所有套袋的瓜果都能有效地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与未套袋瓜果比较, 表现为果面洁净, 有光泽, 果点稀小, 果面底色变浅, 果粉均匀完整, 水裂纹、锈斑极少, 基本无病虫斑, 果面无污染, 由风力导致的碰、擦等机械伤下降, 农药残留量较低, 大大地提高了果品的商品性。

1.2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套袋瓜果的可溶性固形物由于纸质的透光透气性能差别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套袋后果实的光合作用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套袋瓜果的果重、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物含量均稍有下降, 但果实的总糖含量提高, 果肉颜色变深, 果实剖面变色加快、加重, 故大多数套袋瓜果风味比未套袋瓜果稍淡, 但还不影响口感。有些瓜果, 如龙眼、枇杷、葡萄, 套袋比不套袋风味更好。

1.3对果实裂果的影响

通常随着果实的生长, 果实内部生长应力增加, 果实表皮分生能力减弱, 果皮不能适应果肉的生长有时会导致裂果的产生。套袋之所以能降低裂果率, 是因为套袋后果实所处的微域环境 (温度、湿度) 相对稳定, 防止或减劲了不良环境对果皮刺激, 延缓了其表皮细胞、角质层和胞壁纤维的老化, 果皮有了较大的韧性而产生的结果。同时, 套袋果实内钾元素增加, 降低了果实的水分交换率, 从而使果皮的表面张力降低, 故表皮不易破裂。另外, 套袋会提高果实的硬度, 也起到了防止裂果的作用。

1.4对果实耐贮性的影响

套袋果实一般可延迟采收10 d以上。同时, 多数瓜果套袋能改善果实的贮藏性, 如梨、荔枝、芒果、葡萄等。在常温条件下, 可延长贮藏期10~15d, 选用双层纸袋或单层黑袋较好。套袋果树挂树期间有袋的隔离作用, 采时带菌率, 病虫果率明显降低机械损伤少, 故贮藏期的烂果率大为降低, 贮藏损失明显减少。但也有些瓜果套袋对果实的贮藏改善不明显, 如苹果。还有少数瓜果, 套袋会使果实的贮藏性下降, 如龙眼。

1.5套袋的经济效益

瓜果卖相至关重要。套袋改善了果品的外观品质, 有效提高了果品的商品性, 减少了病虫果率, 增加了优质果和高档果率, 降低了农药残留量, 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故套袋果价格明显高于未套袋果。套袋也降低了防治病虫所施用农药和投入人工的成本。

果实套袋是生产高档果品、绿色果品和无公害果品的一项重要措施。据农业部有关资料显示, 通过套袋果品的售价比不套袋的高出许多, 套袋技术普遍提高经济效益30%以上, 对于一些优质品种可提高效益数倍以上。同时, 由于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对土壤、大气、水的污染大幅度降低, 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

2水果套袋技术

水果套袋是一项综合性技术, 它包括果袋的选择和套袋技术的掌握。

2.1果袋的选择

大面积生产中, 根据成本、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要求, 大多选用价格适中, 经济适用的单层袋和双层袋, 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简易报纸袋、牛皮纸袋、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外黄内红双层纸袋、透气塑料薄膜袋等。使用时需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品种选择不同果袋, 以免适得其反。

不同果树的树种、品种及不同作用要有不同型号的果袋, 如成熟果为黄色的树种 (品种) , 可选用半透时袋, 成熟果需着色的品种可选用半透光袋或遮光袋。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 对不同树种果袋的原纸质地、透光光谱波长和透光率也有不同的要求, 如有利着色的气候区只需套一个半透光袋, 而不利着色的气候区最好选择双层遮光袋。有些地区还必须用外黄白、内黑的复合纸, 再加内层红透光纸, 以利于着色。据试验, 波长在560~580 nm、透光率在23.94%~26.43%范围内的果袋对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提高较为显著。

为防治各种病虫病, 原纸涂料配方也有很大变化, 各种树种均需选用具有防病虫作用的果袋, 如海河牌防虫果袋LA-1型和LB-1型表示梨用浅色1号配方, A型适用于采后贮藏果使用, B型则用适于采后及时销售的果实。

果袋的选择至关重要。果袋根据层次可分双层袋、单层袋 (复合单色层袋、木浆原色袋和报纸袋) 和塑膜袋3种;根据透光性又可分为遮光袋、半透光袋和透光袋3种。

双层袋适用于着色的品种, 中档双层袋用于生产优质果, 高档双层袋则用于生产出口果。双层袋遮光量大、白天袋内温度低, 套袋后果实表皮细嫩, 底色嫩白, 叶绿素形成少, 着色后色泽艳丽, 可更有效地预防日灼、黑斑病、粗皮病等;但果袋的价格高且需两次解袋, 较费工费时。双层纸袋又分为内袋涂蜡与不涂蜡两种。以红富士为例, 不同套袋对苹果质量的影响差别很大。纸袋套后果皮的褪绿程度、果实硬度和花青苷含量极显著或显著优于塑膜袋, 并且套纸袋的果面粗糙指数、果锈发生指数、黑点病发生指数均低于套膜袋的果实,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于套膜袋的果实的。苹果双层套袋后有时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现象, 如易失水、易日烧, 生长减缓, 膨大慢, 常发生二氧化碳中毒症, 统称为套袋生理病害。这些有害现象发生表现的程度为:低海拔地区严重, 高海拔地区较轻或没有;夏季高温士旱年份严重, 夏季多雨年份较轻;平原地区严重, 山区较轻。不同质量的袋子虽有差异, 但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问题。

单层袋适用于套不着色或易着色的果实如梨、葡萄、枇杷、桃和一些绿色品种苹果, 以及低档产品如一级果等。由于单层袋通透性大, 寿命短, 保护作用较差;但成本较低, 省工省时, 深受农民欢迎。单层袋尤其适用于葡萄上, 套袋后果实晶莹剔透, 色泽鲜艳。

塑膜袋的使用效果在果实处理上无法与纸袋相比, 塑膜袋进水后不易蒸发, 易造成裂果, 高温天气还易导致果实的灼伤, 不仅给果农造成经济损失, 也给果袋的推广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使用塑膜袋时应因地制宜, 慎重为好。

特别在高档果实生产上应少用, 即便要用, 在选择果袋时最好先示范后再进推广。

纸袋的质量是决定套袋成功与否的前提, 纸袋的抗水抗晒性能、遮光性能、防菌性防虫性能、密封程度等是影响套袋果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选择纸袋时应加以全面考虑。目前市场上出现很多仿制的纸袋, 这些袋不仅遇风雨后易破损, 且易诱发入袋害虫的严重为害。就当下市场而言, 日本小林袋、台湾 (青岛) 佳田、青田牌果袋、山东凯祥果袋、南韩袋、海河牌果袋等较佳。

2.2套袋前的准备

(1) 择树。一般要选择树龄较小, 树势健壮, 树体结构良好, 骨干枝分布合理, 枝组茁壮, 花芽饱满的树套袋;生长过旺的树, 套袋后果实褪绿不好, 除袋后着色差;长势偏弱的树, 套袋后果个小, 易日灼。

(2) 疏果。套袋前, 必须进行疏果, 疏除对象主要是畸形果、病虫果及小果等, 按照去小留大、去歪留正的原则, 保留一定数量外形优美的中心果, 以提高套袋果的质量。

(3) 喷药。水果在套袋前必须进行全园病虫害防治, 将果园的病虫害基数减少到最低程度, 选药标准为高效、低毒、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对果面刺激性小。即使有防虫使用的果袋也只是综合防治中的一项主要措施, 不能靠单一措施奏效。在套袋前1~2 d全园喷1次杀菌剂, 常用的杀菌剂有:70%甲基托布津津1 000~1 200倍液, 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 退菌特800倍液等。还有一种叫套袋保的产品被采用。该产品属高效、低毒、强内吸性杀菌剂;助剂采用进口无色活性剂, 对果面安全, 无刺激;渗透性强, 耐雨水冲刷, 雨前雨后使用都有很高的防效;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套袋保适用于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 对苹果轮纹病、炭疽病、黑星病、红点病、白粉病、锈病、褐斑病等, 梨黑星病、锈病等, 桃穿孔病、疮痂病、褐腐病、流胶病等, 葡萄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等均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3套袋时期

(1) 套袋时间。果实套袋一般在花后1个月左右完成。但套袋时期因树种不同而异。

1枇杷在谢花后20~30 d套袋。

2梨在谢花后15~45 d套袋。

3桃在生理落果后套袋。

4苹果晚熟品种在谢花后30~50d, 早熟品种在谢花后25~30 d;易发生锈果的品种在谢花后15~20 d。

5葡萄在盛花后20~25 d套袋。

6柑橘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套袋。

7龙眼在盛花后80~110 d套袋。

8荔枝在盛花后15 d套袋。

9芒果在二次生理落果后套袋。

(2) 套袋次序。套袋一般遵循以下次序:

1一个果园, 以早、中、晚熟品种为序。

2一个品种, 以开花早晚为序。

3一棵树, 要先套树上部, 再套树下部, 先套冠内, 再套冠外。

一天中, 从早晨露水干后到傍晚均可套袋, 一般以9:00到13:30, 15:00到19:00为宜。不要在阴天或露水、药液未干时套袋, 尤其中午套袋要避开阳光直射的方位。

2.4套袋方法

套袋时, 先将纸袋和通气孔完全撑开, 然后将纸袋套在果实粳上, 把果柄放入纸袋上部中间缺口, 再用双手将袋口横向折叠, 将袋口铁丝纵向捏成“V”形, 卡在折叠的袋口上 (有的双层袋无铁丝, 可用小型订书机装订袋口) ;勿将叶片和枝条装入袋内。纸袋向阳面与幼果之间应留有间隙, 不能紧贴果顶, 以防发生日灼;袋口应扎紧, 尽量不让雨水进入袋内。

套袋工作量较大, 要防止:1套袋时只求速度, 不顾质量, 树上位置方便的边果套袋多, 中心果反而套得少。

2套袋方法不规范, 如歪套的、斜挂的、扎口不紧的, 直接影响套袋质量。

2.5套袋后的管理

(1) 基本肥料的合理利用。水果套袋后, 所用袋遮光程度越大, 其风味降低就越厉害, 因此, 应强调在果实速长前合理增放磷钾肥, 以提高套袋果实的品质。

(2) 微肥的使用, 水果套袋后果实品质下降, 果面颜色变淡, 需要进行叶面喷布微肥以提高套袋果的品质, 套袋果叶面喷布增大增色灵、稀土、增糖色剂等微肥, 可促进果实着色, 提高其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可滴定酸含量。

(3) 病虫害的防治。果实套袋后, 果袋内温度高、湿度大, 有时会引起病虫害的暴发, 且不易发现, 如果不慎出现这种状况易造成损失。因此套袋前应做病虫害后防治工作, 套袋后应定期检查。若发现病虫害发生严重, 应及时解袋防治, 待药液干后再重新套袋。

(4) 日灼病的防范。果实套袋期内若出现持续高温干旱时, 应及时采取地面灌水以提高果园的湿度, 缓解日灼病的发生。最好在套袋前3~5 d浇透水, 待地面稍干后进行套袋, 套双层袋的应分二次解袋, 即先打开袋口, 后解外层, 再解内层, 使其逐步适应外面的温、湿度。套单层袋的应先将袋口打开, 再解袋。

2.6除袋后的管理

(1) 解袋时期。不同的瓜果解袋时间依品质要求和用途而定, 如苹果中熟红色品种在采收前15~20 d解袋;晚熟红色品种在采收前20~25 d解袋;需要全红果在采收前20~25 d解袋;淡红果在采收前7~10 d解袋;采后直接鲜食的苹果, 在采收前20~30 d解袋;需要贮藏的苹果在采收前7~10d解袋。枇杷、葡萄一般在采前均不需解袋 (若需提高果实糖度可适当提前7~10 d解袋) 。荔枝在盛花后55 d解袋。芒果套双层复合袋的在采果前10~15 d解袋, 解开后不摘袋置放4~5 d再去除果袋, 避免日灼, 套白色纸袋的可不解袋。桃、梨等在采前10~15 d应解袋, 先将袋口打开呈伞状, 经3~5 d后再全部除去。

解袋最好不要在阳光强烈的晴天, 应选择阴天或傍晚, 以防发生日灼。若在晴天摘袋, 应于10:00到14:00去除果袋, 不宜选在早晨和傍晚。因为日灼并非日射直接引起的, 而是果皮表面温度急剧变化引起的。由于10:00到14:00果皮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无几, 去袋后不至于使果皮温度急剧变化而引起日灼。若遇阴雨天气, 摘袋时应推迟, 以免摘袋后果皮表面再形成叶绿素。

(2) 病虫害防治。除袋后应及时喷一次杀菌剂, 防治果实上潜伏的病菌, 喷药时间越早越好。但不能喷布粉剂类农药, 如波尔多液、多菌灵等, 否则喷后果面易出现花点, 影响外观。

(3) 摘叶、转果。摘叶可促进套袋果着色, 对桃、梨等树种除袋后5~7 d应进行摘叶, 摘去距离果实5 cm以内的叶片, 以提高光照条件。同时可采取转果 (除袋后10 d左右进行) , 以促进果实着色。有条件的果园在解袋后可在行间铺反光膜, 促进果实着色。

3水果套袋易出现的问题

3.1害虫进袋为害

套袋后出现害虫进袋为害的主要原因如下:

1套袋前没有及时打药, 或者打药不够细致周到, 留下隐患, 受病虫害侵染的幼果被套袋后, 病虫继续对其进行为害。

2袋口封的不严, 黄粉虫、蚜虫、卷叶虫、梨园介壳虫等常见入袋害虫易进袋繁殖, 污染、损害果面。

3.2日灼果

套袋过早、遇高温有可能导致日灼。一般套袋后袋内温度高于外界2.5~3.7℃, 遇高温、天旱天气, 在不能及时灌水的果园, 如果果袋透气性能差, 或套袋技术不规划而使幼果紧靠袋壁, 袋内温度上升太高, 严重灼伤幼果, 造成日灼果, 尤其是树冠西侧、南侧的果实常发生日灼。在采收前, 不按程序操作, 将双层袋一次摘除, 或过早摘除可以一次摘除的复合内壁袋, 摘袋后遇到高温、强日照, 嫩黄的果实也极易灼伤。

3.3幼果脱落

套袋后3~4周有可能出现幼果脱落现象, 原因是套袋前没有认真做好疏果工作, 树体负载量大, 枝果比和叶果比都不够合理 , 造成营养不 良使其落果。因此, 套袋前重视疏果, 适量留果。

3.4封口不严

封口不严会造成许多后遗症:雨水易进袋, 果实梗洼积水, 造成梗洼内药尘淀积、裂口;塑料袋粘贴界面, 使果面粗糙;纸袋重量增加, 雨后遇风易造成大量落果;果袋上下口通风串气, 难以保持袋内湿度相对稳定, 在天气久旱时, 果在袋内莠蔫不膨大, 影响上色, 久旱后降雨易造裂果。

3.5着色不均匀

在采收时发现套袋的果实着色不均匀, 这是由于纸袋的质量不佳所造成的。

摘要:基于提高瓜果品质, 总结了瓜果套袋技术的价值, 阐述了瓜果套袋技术的操作步骤与管理措施, 提示了瓜果套袋时应予重视的常见问题。

篇4:农业合作化运动问题简要述评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运动;若干问题;分析评论

一、 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原因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农业生产关系方面进行的一场革命运动,它仅仅经过几年的时间就改变了土改后形成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村的集体化。1956年农业合作化出现了高潮。关于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原因,学术界多有论述,目前理论界对于农业合作化之所以能顺利实施的解释大致有如下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的推动对于农业合作化的快速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吴玉梅认为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具有以运动的模式推进、以多种形式开展、以权威主体领导、以灵活的方式进行等特点。第二种观点则从农民心理和行为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均平、唯上、认同与归属、需求与压力等方面共同作用,使农民在行为选择上没有拒绝合作化,从而推动了合作化运动的全面开展,如孟富国在其文中称:建国初期,农民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农业合作化存在着复杂的心态。常明明认为,我国实行农业合作化分为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原因,客观方面: 1.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使贫下中农不仅不能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这就决定了他们有组织起来的要求。2.发展重工业需要从农业上面积累资金,而我国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只有实现合作化,才能满足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主观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党员干部夸大了农民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和两极分化情况,过分强调两个阶段、两条道路的斗争。

二、对农业合作化的地方性研究

刘洪升对河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他分两个阶段考察了河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过程,论述了各阶段的特点及其原因,在指出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的同时,充分肯定了河北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就。文中还对河北省一批受到毛泽东赞扬的闻名全国的办社典型作了分析,指出它们不仅对河北省甚至对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都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

徐腊梅对江西农业化合作运动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分别从互助组和初级社阶段, 省委采取积极领导、稳步推进的方针,江西农业合作化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就江西省委对中央农业合作化道路决策的贯彻情况而言,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则以1955年7月毛泽东严厉批判“小脚女人式”的“右倾保守思想”为分界线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呈稳步发展态势,而后一阶段,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省委紧跟形势,超速推进,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冒进中迅速走向高潮。从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来看,超越当时的国情、省情,人为地加快和拔高合作化进程必然会受到惩罚,蒙受损失。

张勇对湖南长沙县的农业合作化进行了研究,他分析了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思想前奏,互助运动的兴起,从互助组到初级社的转折,初级社的发展在挫折中前行,大办高级社等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分析了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

常利兵对山西农业合作化期间农民的生活做了相关研究,对于山西的合作化运动,作者以1949年5月山西省全境解放至1957年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时间轴,按照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历史阶段展开论述。从土地、劳动和观念三个方面探讨了农业合作化时期山西省农民生产生活的具体变化及其影响。

宿秀娟在《山东省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一文中研究了山东省农业合作化的始末,对山东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由来和背景做了阐述。她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种形式为线索,结合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合作化的指导思想的演变将其运动分为初步兴起、全面展开和骤然高涨三个阶段。并且在其文中对山东省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及成就作了阐述。

其它地区性研究的成果还有很多,如许永杰的《福建农业合作化历史》一书,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的《湖北农业合作化》一书等等。

三、对农业合作化的分析评论

通过农业合作化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党中央提出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对我国个休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它的功绩在于把广大农民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了集体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而且在全国范围内的合作化避免了两极分化。但是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后期,也陷入“左”的偏向,出现了急躁冒进。

对于农业合作化的评价问题,在汪青松的研究文献中,他把建国以来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为建国以来农村的发展中其实有三个飞跃。他把农业合作化运动看作第一个飞跃,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建立使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所以可以看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积极作用的一面,正确认识农业合作化运动积极的方面,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十年来,在该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经过梳理,成果丰硕,而且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不少论著对档案资料的搜集和利用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史实过于依赖回忆性史料,未能进行细致考订。不少论著往往偏重于从理论出发来演绎历史, 忽视对历史进行具体而深入的考察。为了进一步深化农业合作化研究,今后应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档案资料,加强对一些重要史实的考订工作, 深入挖掘一些尚未披露的历史细节;应从历史实际出发全面地再现历史,注意反映历史的多样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努力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某些深层次的规律;应大力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区域研究,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研究。(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莺《从经济视角看农业合作化高潮出现的原因》,[经济与社会发展],[J]2012(10)

[2]罗红云《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相对顺利实施原因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2010(06)

[3]常明明《农业合作化问题研究综述》,[财经政法资讯],[J]2002(03)

[4]王峰《农业合作化运动再认识-以社会整合为视角》,[许昌学院学报],[J]2010(03)

[5]佘君,丁桂平《必然还是偶然?—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原因再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

[6]李广《为什么要合作化?》,[社会主义研究],[J]2009(06)

[7]刘惠新、段文忠《农业合作化运动失误原因再探》,[J][华中农业大家学报],2005

篇5: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道路。

在临床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神经外科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院内外举办的专业学术会议,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储备。现在可以独立完成脑出血、颅脑损伤等高级别手术,并对脑肿瘤、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有较好的认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近患者,贴近临床,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去完善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广大病患服务。认真书写病志及医疗文书,及时向上级医师反应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或差错,受到了广大患者及同事们的好评,并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参与组建了“爱心病房”,为伤员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

在科教研工作中,积极努力,认真备课,认真授课,临床实习和带教工作有生有色,对刚接触临床工作的学生,关怀备至,使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探索。积极从事教改课题的研究,积极参与PBL授课及组织讨论,并有一项关于外科实习教学的科研项目。

篇6:电气技术工作述评

从总的来看,根据高压开关协会2010年统计资料,2010年高压开关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电气技术工作述评。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7.23亿,产品销售收492.7亿元,工业增加值134.7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9.0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7.13%,其中高压开关部分为21.33亿元,同比增长23.42%。亏损企业从2003年的12家减为2010年的9家。

2010年高压开关行业涌现了一批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的企业。如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3.48万元/人,在行业中名列第1位,远高于行业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极具竞争力,2003年工业总产值为13.42亿元,2004年已高达24.3亿元,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还有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58.2万元/人);广州东芝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43.44万元/人);上海大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43.34万元/人)等企业。

但同时也应看到,2004年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钢材、有色金属和铸锻件等主要电工原材料大幅涨价,加上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造成行业整体效益的增长幅度明显低于2003年。

2010年统计的306个企业中,工业总产值(现行价)超过亿元以上者有118个,其中工业总产值8亿元以上者有12个;3亿元以上者49个;2亿元以上者67个。全员劳动生产率10万元/人以上者102个;5万元/人以上者180个。

工业总产值中高压开关产值前10名的企业依次是厦门ABB开关有发公司(24.3亿元)、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7.58亿元)、平高电气集团有限公司(11.55亿元)、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11.02亿元)、泰开电气集团有限公司(9.18亿元)、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4亿元)、大全集团有限公司(8.1亿元)、广州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6.44亿元)、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6.42亿元)、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8602万元)。

工业增加值前10名的企业依次是厦门ABB开关有发公司(80003万元)、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56560万元)、大全集团有限公司(55862万元)、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38986万元)、泰开电气集团有限公司(32764万元)、平高电气集团有限公司(32280万元)、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31177万元)、广州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30872万元)、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8602万元)、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8602万元)。

同时,许多行业、地方及民营企业投资的新企业纷纷上马,高压开关行业从业人数从2003年12.13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2.72万人;高压开关产品产值从2010年的231.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2.5亿元,增幅达到34.88%。

2010年高压开关产品产量有很大提高,详见表1和表2。以下各分别论述各类产品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2.高压超高压SF6断路器和GIS的制造实力增强,高压超高压SF6断路器和GIS有了大幅增长。

如2010年生产550KVSF6断路器372台,增长409%;363KVSF6断路器43台,增长95%;

252KVSF6断路器2375台,增长209%;126KVSF6断路器7444台,增长85.6%;72.5KVSF6断路器1251台,增长60%。

2010年生产550KVGIS8间隔,363KVGIS19间隔,252KVGIS679间隔,126KVGIS2280间隔。与上年相比都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126KVGIS增幅极大,上年126KVGIS产量为1494间隔,而2010年达到2280间隔,增幅达到34%还多;252KVGIS也从2010年的511间隔增加到679间隔,增幅达32%还多。

高压超高压开关设备制造厂不断增多,现已有18家之多。生产72.5~550KVSF6断路器产品的企业有: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山东泰开电气有限公司、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华通开关厂、瓦房店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上海平开华明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开关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永鼎红旗电气有限公司、重庆新汇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云南开关厂、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电器制造厂、青岛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天宇公司等。

生产126~550KV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企业有: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山东泰开电气有限公司、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电器制造厂等。

高压超高电压SF6断路器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我国已掌握了126KV自能式SF6断路器制造技术,已有十几家厂生产。产品型号多达十几种。

(2)在126KV自能式SF6断路器基础上,西高所与北京北开电气公司于2010年联合开发出LW11-252/3150-40型252KV自能式SF6断路器。该断路器的灭弧室采用了国际上属于第二代自能技术的上、下触头在开断时反向运动的结构(双动),在几乎不增加操作功的情况下,使弧触头的刚分速度达到10m/s左右,保证了高电压下大电流的开断,同时可确保切容性电流无重击穿;采用以上灭弧原理后,单极操作时配用更轻的弹簧操动机构,分闸功低于100kgm。合闸功低于200kgm。由于整机的机械受力较小,机械寿命达到了6000~10000次。其水平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3)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完成了550KV单断口罐式SF6断路器产品的开发,并在荷兰KEMA试验站及国家高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了全部开断型式试验项目。其技术参数为额定电压550KV,额定电流4000A,额定短路开断50KA。该产品是我国首台550KV单断口罐式断路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之一,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为我国进一步研制800KV、1100KVSF6断路器和GIS设备奠定了技术基矗

(4)西高所自行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相共箱型ZF口-126/T3150-40型智能化GIS。该方案断路器三相采用直线式布置,配用弹簧操动机构,三工位隔离接地组合开关及机构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方案,融合了母线筒的功能,工作总结《电气技术工作述评》。该产品采用了西高所自行研制的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可全面监视系统运行状态。

(5)252KVSF6断路器和GIS参数上一个新挡次,都达到252KV4000A63KA。

总之,我国550KV高压开关设备有大的发展空间。据电力部门提供的资料,2010年电力系统装备550KVSF6断路器164台,而2010年高压开关行业才生产73台,2010年也只有77台(不包括外资及合资企业),缺口基本为外国产品所填补。550KVGIS的产量更少,2010年仅生产4间隔,由于国内能力及装备政策关系,三峡左岸39间隔550KVGIS全部被ABB公司中标。550KVGIS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它是附加值很高的高科技产品。

高压超高压领域是国内企业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超高压部分市场上升空间大,技术含量高,现已有引进消化的基础,需要加大研制力度,提高核心技术水平,争取在断路器、GIS和混合技术开关设备产品方面扩大市场占有率。

3.特高压开关设备需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2010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以百万伏级交流和80万伏级直流系统组成的特高压国家骨干输电网架”的目标。据研究资料显示,特高压电网具有跨区域、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等优点。以百万伏级交流为例,1回1000KV输电线路可替代4~5回500KV交流线路,通过减少线路回数,可节省线路走廊,而且能使输送单位容量的价格降低。

2010年5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启动了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这项示范工程为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具体线路:陕北-晋东南-南阳-荆门-武汉。荆门1000KV特高压变电站是该示范工程的第一个建设项目。在2年之内,国家电网公司还特开工建设第二项交流特高压工程,具体线路为:淮南-皖南-浙北-上海线。

由以上可见,上特高压势在必行,而且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中国电力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电网格局。特高压,打造中国电网新格局。

特高压为高压开关行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且慢说特高压。就是超高压,我国市场多为国外企业或合资企业占领,如长江三峡550KVGIS工程和800KVGIS示范工程,都被国外产品中标。而550KVGIS和800KVGIS价格昂贵,国外公司往往开出“天价”。一但国内能生产,则价格很快回落。

以市场换技术,寄希望于利用重点工程加快核心技术的二次开发,尽快掌握世界一流的研发技术,目前看来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事实证明,采用所谓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局限性越来越大,国外公司技术垄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发挥行业优势,依靠自已的创新能力,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从技术上讲,我国已自主研发出550KV单断口罐式SF6断路器,这就为研发1100KV特高压开关设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在世界上,当初日本先开发出550单断口SF6断路器,然后开发出1100KV双断口GIS。因此,我国在自主开发的550KV和800KV工程基础上,完全有能力开发1100KV特高压开关设备。

在开发特高压(百万伏级)开关设备方面,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可采取如下两途径实现国产化:其一,采用技资结合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合作生产,逐步实现国产化;其二,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积极进行国际合作的方式,以实现百万伏级开关设备国产化。

目前西开电气在自主研发出550KV50KA单断口SF6罐式断路器的基础上,800KV罐式SF6断路器正在研制中,1100KV罐式断路器已进入开***证阶段。

新沈高与韩国晓星公司合作已为我国750KV输电示范线路官亭变电站和兰州东变电站分别提供了800KVGIS。这就为沈高公司研制1100KVGIS奠定了基矗

新沈高公司将采取技贸结合,引进技术的方式,合作制造与自行开发相结合,以掌握核心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

4.混合技术开关设备在升温

高压开关设备一般为空气绝缘开关设备(A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20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另一种开关设备,即混合绝缘技术开关设备(MIS)。包括ABB的pASS型、三菱的MITS型、东芝的GID型、西门子的HIS型、Alstom的GIM型等。它们是空气绝缘或/和气体绝缘组合的紧凑型开关设备。其优势是,它比AIS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而比GIS却大大节省了费用。欧洲当时处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老电站的改造时期。用此设备可节约费用和减少占地面积。

在这三种解决方案中,AIS以优化投资成本为特征,GIS以最不的空间需求为特征,MTS则以可靠性极高的单线布置为特征。

在2004年国际大电网会议上,对MTS的优势予以肯定。这种设备在降低费用的同时,带来极为灵活的解决方案。它减少了使用的元件数量,同时提高了可靠性。由于它使用标准化模块,可以在故障情况下,能以极短的时间恢复运行(要求<6H)。它的另一个优势是安装时间最短。在故障情况下,可以使用移开式开关设备(移动车),在4H-6H内消除故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投入的500KV变电站约224座,其中采用550KVGIS的变电站仅7座。其根本原因是550KVGIS的价格昂贵,投资太大。2010年我国500KVIIV变电站开始选用550KVMTS设备。如2010年南方电网公司在6座变电站选用MTS设备,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在3座500KV变电站选用了MTS设备,近期又有4座500KV变电站采用了MTS设备。

进入我国500KV变电站的MTS设备有日本三菱的MTS型,东芝平高的GID型及西开高压电气的ZHW型。

这些550KVMTS设备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电压550KV,额定电流4000A(三菱,平高东芝),3150(西开);额定短路开断电流63KA(三菱,平高东芝);50KA(西开);基准雷电冲击绝缘水平(BIL)1675KV。550KV断路器特点为:

三菱单断口,恒高压液压机构;平高东芝双断口(复合灭弧),液压机构;西开双断口,液压弹簧操动机构。

电流互感器型式为:

常规电磁式(三菱,西开),内置式;常规电磁式,外置式(平高东芝)。

平高电气公司最新自主研发出ZHW1-252/3150-50烈混合技术开关设备(MTS)。该产品由断路器、母线侧组合式隔离/接地开关、出线侧组合式隔离/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进出线套管等5部分组成。母线侧采用五工位组合式隔离/接地开关;出线侧采用三工位组合式隔离/接地开关,能满足开合电容电流2A、电感电流0.5A,母线转移电流1600A的要求。该产品额定电压252KV,额定电流315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50KA,机械耐久性3000次。

由以上可见,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上出现了MTS设备,而且各大制造公司都有自己的MTS产品,现国内用户已越来越多采用这种设备。国内也虽有MTS设备,但还得加大研发力度,以自主研发的更多MTS产品,满足电力市场的需求。

5.高压隔离开关的完善改进有成效

40.5~550KV高压隔离开关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如以2010年产量为例,2010年生产550KV级高压隔离开关产品470组(427组),363KV级产品248组(131组),252级产品7723组(6932组),126KV级产品17554组(14796组),72.5KV级产品2612组(2292组),40.5KV级产品23329组(19826组)。括弧内给出2010年产量,以资比较。

高压隔离开关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主研发出800KV隔离开关;另一方面是现有产品进行完善改型,更好地满足运行要求。

平高电气公司2004年自主研发设计的GW27800型隔离开关和JW8800型接地开关在荷兰KEMA试验站和国内试验站通过各项型式试验。西安西电高压开关公司也完成了800KV隔离开关的试制工作。

平高电气有限公司的GW27800(W)型隔离开关在合闸过程中采用先进水平旋转后自转的动作特性,操作力小,电接触结构合理。当发生短路电流时,触指更紧密地夹紧动触头,使运行稳定可靠。该产品为额定电压800KV,额定电流4000A,机械寿命2000次。

近年来高压隔离开关在电网中故障频发,究其原因,有制造和运行两方面。制造部门对产品设计、选材、加工工艺、组装调试及质量控制,未能给予足够重视,造成产品质量和性能难以保证。而运行部门又忽略了对隔离开关的管理。高压隔离开关实际上处于“不坏不修,坏了再修,修了还坏”的状况,没有统一法定的检修规程。

高压隔离开关在运行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多年来存在的四大问题:即瓷瓶断裂,操作失灵,导电同路过热和锈蚀。

篇7:建筑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建筑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入冬的北方已下过多场雪,寒气袭人。但是,南方的深圳还毫无寒意,路旁的木棉树仍怒放吐艳,红花绿叶分外娇艳,令来自寒、温带地区的国内外旅客在此流连忘返。第五届全国智能建筑技术交流会于12月19日~23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27名代表济济一堂,国内智能建筑技术领域的诸多知名学者和专家云集。本届会议由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主办,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康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江森自控有限公司、深圳中航电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大会前,理事长张军常务理事会议。

常务副理事长欧阳东主持开幕式,理事长张军致开幕词,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陈宜明讲话,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才讲话,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学术和会会长庾润同讲话,协办单位代表发言。

秘书长吕丽作了工作报告,全网一年多来工作业绩骄人,有目共睹。网刊和网站《中国智能建筑信息网》,信息拥有量目前为同行业第一位,网站每天在网上与网员开展相互式交流,并与多家同行或检索网站交换了图标连接,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今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整合,机电专业院设计研究院全力加强本网、网刊和网站的工作,使全网工作大有起色。副理事长杨维迅、郭晓岩和袁乃忠分别主持技术交流报告会,常务理事冯家禄主持专题研讨会,副秘书长戴瑜兴宣读本届会议纪要,常务副理事长欧阳东致闭幕词。

1.总体设计方案交流

大会技术交流报告以张瑞武教授的“奥运工程与建筑节能”拉开序幕,他以智能建筑、奥运工程大论题逐层展开,聚焦于建筑节能的主题上。他提出当前我国采用集散式建筑自动化系统比较合理;以有线网络为基础,结合无线网络和蓝牙技术;0AS以事务型系统为基础, MIS和决策型系统不是重点;VAV及其应用效果值得关注;工程建设项目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要重点关注和应用。这项综述报告技术含金量高、信息量大,尤其是张教授学养渊深、旁征博引的演讲因大会限时而休止。

副理事长、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晓岩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深度简介”,就当前智能化系统设计深度的有关规定作了详尽的阐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属的北京世纪图景科技发展公司总工程师许静的“探讨设计院在智能化系统工程专项设计设计中的作用”,阐述智能化系统工程按建筑功能分类,要按不同需求,结合其特殊的工艺要求,并强调各专业之间的`互提条件工作,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及设备、管线综合,各系统与子系统(设备)之间的数据接口要求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卢庆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现状和对策”,她认为智能建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组合,交流探讨智能化系统的技术与管理以及规模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工程建筑行为等问题,将推进中国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

2.具体设计方案和项目交流

深圳中航电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峰的“上海F1国际赛车场弱电设计”,介绍了这项目的全貌和概况,除了常规的弱电子系统外,还有十余项专用子系统,其规模和难度之大也是一般项目罕见的,如FON仅光纤需用80km,传感器要求500 km/h;他谈到“系统整合”,即管线整合、机柜、机房整合、接口界面整合等;提出“服务于施工,而不是服从于施工”的管理理念。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院电气所所长李陆峰的“深圳游泳馆电讯设计”,是项现代体育场馆的高水平的佳作。

笔者的“中国消防电子产业技术现状与发展”和“智能化医院设计方案及其难点探讨”两项论题,前者综述我国消防电子产业技术现状和水平,并对产业发展策略提出建设性意见;后者是这次报告的重点,智能化医院是智能建筑中的特殊类别,其中数字化医院、医院视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是技术难点和科技含量较高子系统,将示教、慰视、远程会诊、监控系统融为一体,是首选的先进、合理、节省的设计方案。

3.智能家居和小区设计

智能家居和小区设计是本届论题重点所在,深圳华森设计公司总工程师张大明的“现代住宅小区的弱电设计”、总后建筑设计研究院高工王厚刚的“智能小区的电气设计”、华侨大学设计院主任工程师王复忠的“家居智能化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智能所所长何建国的“浅谈智能居住区安防系统配置与构成”都各具特色。

4.厂商技术和产品交流

厂商技术和产品交流是本届会议的重头戏,13家厂商在会议上分别发言报告或提供展品,不乏有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

篇8:苏联技术哲学述评

一、苏联技术哲学的特色及其研究重心的转移

苏联时期,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技术哲学被视为唯心主义学说而被禁止研究,但是对于“技术”的哲学思考在苏联却从未停止过。那时有关技术哲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转入地下,或以其他名义进行,由此形成苏联技术哲学独特的发展历史。

概括说来,苏联时期技术哲学的特色在于:首先,研究阈特殊。苏联时期,扩大了传统意义上对于技术哲学范围的理解,学者们把以下四个领域,即技术史、技术的哲学问题、技术科学的方法论及历史、设计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方法论及历史部分地纳入到技术哲学的研究域内。正如В.М.Розин、В.Г.Горохов、И.Ю.Алексеева和О.В.Аронсон在其合著的《技术哲学:历史与现代》一书中写道:“正如我们已经发现的那样,如今这些研究领域不仅仅单独发展,而且还处于技术哲学的范围之内。”[1]在此,相对于西方技术哲学,苏联学者对于技术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最为充分,并且具有鲜明的俄式风格,表现为对于技术科学的研究往往是在对比其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中进行的。其次,即使在研究范围基本一致的科学技术价值论问题上,苏联学者也与西方学者有着显著的差别,他们尤为关注人的问题,特别是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质的理解、人在技术系统中的地位以及技术对人的体力和心理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道主义问题成为苏联技术哲学研究的主旋律。再次,苏联技术哲学特别重视对科学技术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主张科学技术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主义优势说。正是上述特色使得苏联时期形成独特的技术哲学研究纲领,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技术科学的哲学问题、技术的本质与技术系统的构成问题、科学技术演化问题和科学技术价值论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方面内容并不是同时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的,苏联技术哲学发展经历了研究重心由技术本体论到技术认识论、技术方法论,再到技术价值论的转移。20世纪60年代以前,苏联学者重点关注的是技术本体论问题,即技术是什么,与此相关形成了“劳动手段说”、“活动手段说”、“知识体系说”和“综合说”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2]到了70、80年代,他们关注的重心开始逐渐转向技术认识论、技术方法论和技术价值论问题。关于技术认识论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自身发展的认识论问题,一个是技术科学的认识论问题。与此相关,苏联时期技术方法论也包括两大方面,即研究技术的方法论问题和技术科学的方法论问题。前者强调合作(包括国际间的合作和不同领域专家间的合作)的重要性,后者注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技术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但后来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与高涨,使得技术价值论问题成为苏联技术哲学的研究重心,它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探讨技术相对于自然、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二是探讨技术活动和技术科学所应遵循的价值论原则。前者涉及技术与自然、与人、与社会的关系;后者涉及技术伦理学、技术美学等问题。

二、苏联技术哲学与西方技术哲学关系的动态演化

苏联技术哲学作为独树一帜的技术哲学流派,它与当今居于主流地位的西方技术哲学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简单说来,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其对立表现在:在苏联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使得苏联技术哲学与西方技术哲学的研究风格和特点迥异。其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者在技术哲学奠基性著作和技术哲学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方面逐渐有了共识,这些对苏联技术哲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苏联学者们对于技术认识论的研究也得到西方技术哲学界的认可,它对西方技术哲学中认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具体说来,苏联技术哲学与西方技术哲学之间经历了技术哲学观念由输出到排斥,再到趋同的发展历程。其中,输出主要表现为俄国工程师П.К.恩格迈尔的技术哲学思想对于世界技术哲学的贡献上。“恩格迈尔在自己的小册子《19世纪技术的总结》(1898年)中形成了技术哲学的任务。同时他的许多著作被用德语出版。”[3]而且他是技术哲学第一个研究纲领的提出者,这个纲领于1912被提出来。1929年П.К.恩格迈尔在《我们需要技术哲学吗》一文中还进一步发展了技术哲学重要性的思想。П.К.恩格迈尔的技术哲学思想是世界技术哲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世界技术哲学的影响是公认的,他也因此被视为技术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但随着苏联意识形态的确立,技术哲学很快就遭到批判,1929年Б.Марков发表文章指出,“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独立于人类社会和独立于阶级斗争之外的技术哲学。谈技术哲学,就意味着唯心主义的思考。技术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概念,而是唯心主义的概念”。[4]自此,苏联技术哲学进入到与西方技术哲学的对立排斥期。这种对立不但表现在苏联学者把技术哲学视为唯心主义学说,对西方的技术统治论和反技术统治论两种对立思潮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5]还表现在对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的社会主义优势说的宣扬等诸多方面。

在苏联发展的后20年中,随着全球问题的出现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技术哲学界越来越关注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后果问题,技术价值论逐渐成为技术哲学的核心内容。此时,苏联哲学界开始引进西方技术哲学家的著作及思想,这种引入最初是以批判为目的;但后来随着苏联意识形态中党性原则的弱化,苏联学者对西方技术哲学的评价中渐渐开始有了正面的、肯定性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9月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明斯克)举办了第十届全苏科学逻辑学、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会议中的一组议题是“技术哲学和技术科学的方法论(философия техники и методология технических наук)”,这是苏联时期第一次以公认的提法称呼技术哲学。[6]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技术哲学与西方技术哲学开始全面接轨,西方技术哲学家思想开始被大量引入,俄罗斯国内技术哲学专著也开始陆续出版。[1]如今俄罗斯技术哲学越来越融入世界技术哲学的总体框架中,这主要表现为:俄罗斯学者与西方学者开始关注相同的技术哲学研究课题,运用共同的技术哲学专业术语从事研究与交流;在此过程中,苏联的人道主义观念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在关注人和人的价值方面开始了新的对话,并且出现了某种一致性。

三、苏联技术哲学的地位及当今世界技术哲学图景

然而,苏联技术哲学与西方技术哲学趋同的发展趋势并不能掩盖苏联技术哲学的独特性。难怪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C.米切姆曾指出,技术哲学“有三种学派或三种传统——西欧、英美及苏联和东欧——为技术哲学的广泛探讨作出了重要贡献。”[7]67-68C.米切姆的观点一经提出,就获得技术哲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近代技术哲学发展了一百三十多年(从1877年卡普出版《技术哲学纲要》开始),如今世界技术哲学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中国技术哲学成为为数不多的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中的重要一支,因此上述三派已不能全面说明世界技术哲学的总体图景。在此我们尝试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于世界技术哲学总体图景的认识。

的确,作为技术哲学的源头,欧洲技术哲学的地位举足轻重。正如C.米切姆指出的:“欧洲(主要指德国和法国)的技术哲学传统是最古老且又最多样化的。它从存在主义、社会学、工程以及神学方面对自然及技术的意义进行了思考,其多样性和深刻性是其他传统所不及的。它的缺陷是,与东欧学派相比缺少内部的综合,而且它也没有象英美学派那样很好地利用历史知识以及经验性的社会科学研究。”[7] 68关于联邦德国技术哲学,著名哲学家F·拉普曾指出:“联邦德国技术哲学大致有四种倾向:工程科学(戴沙沃)、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社会人类学(格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哈贝尔梅斯(现在经常译为哈贝马斯——笔者注))。”而法国“技术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的历史发展和它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上”。[8]181

相对于欧洲技术哲学,英美技术哲学属于新兴的技术哲学流派。C.米切姆指出:“美国的技术哲学无论是在历史的深度上还是在论题的广度上都与西欧的看法不同。尽管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它有时也被解释作一种技术的哲学,但是在美国,技术哲学还没有象在德国那样与工程密切的结合起来。”[7]79-80F.拉普指出:“在美国,未来工业社会的管理问题激起人们对技术的哲学问题的广泛兴趣,虽然并不都是打出了‘哲学’的旗号来探讨这些问题的。讨论的问题包括技术与价值(贝尔和赖斯策编的《价值与未来》,1969)、技术评估(波特等编的《技术评估和影响分析指南》,1980)和技术发展的政治问题(温纳的《自主的技术》,1977)等。”P.杜尔宾认为,“在英美国家圈子里,技术哲学大致有五种变体:黑格尔主义(或其他唯心主义)的;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或其他激进主义或左倾主义或社会主义)的;行为主义—技术统治主义的;分析的”[9]技术哲学。

苏联—东欧技术哲学是世界技术哲学的特殊组成部分。尽管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技术哲学曾一度脱离世界技术哲学的主流,但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苏联技术哲学形成不同于西方技术哲学的独有特色。苏联学者对于技术系统的认识、对于技术科学的认识、对于技术的社会性的认识、对于技治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的认识、对于科学技术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等等,都具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些内容在世界技术哲学领域内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苏联解体后,中国技术哲学成为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并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派别。正如黄欣荣指出的,我国著名技术哲学家陈昌曙被国内学者公认为中国技术哲学的奠基人,他不但初步构建了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而且还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1982年,陈昌曙在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技术哲学为研究方向的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标志着中国技术哲学开始走向建制化。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发展被分为三个历史时期:“20世纪80年代,是他的自发研究和引进、学习日本技术论时期;90年代前期是引进、消化西方技术哲学思想,并结合中国技术发展的实际,逐步形成自己思想的时期;90年代后期开始,自己独特的技术哲学思想初步成熟,并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研究纲领,全面发展中国技术哲学。作为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第一人,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其实也代表了中国技术哲学发展的主线。”[10]400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是以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技术哲学原创研究的总特征。在研究内容上,陈昌曙的技术哲学重视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与工程的关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技术创新理论;此外,尤其重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他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也纳入到技术哲学的研究视野。在研究视角上,陈昌曙的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贯彻始终。在研究方法上,他的技术哲学思想虽然不乏人文关怀,但总体来说,应属于工程技术哲学。[10]400由此可见,虽然苏联哲学曾一度影响中国哲学的发展,但中国技术哲学有着不同于苏联技术哲学的特殊传统。

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回顾前苏联技术哲学的发展历史,留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是:技术哲学研究一方面要有本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要融入世界技术哲学。现今的俄罗斯技术哲学正在演变中,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窥见新世纪技术哲学发展的某种新动向。

摘要:从静态角度分析前苏联时期技术哲学的特色,从动态角度研究前苏联技术哲学与西方技术哲学关系的历史演化,可以看出苏联技术哲学在世界技术哲学界所处的独特地位,也能够描绘和揭示出当今世界技术哲学的整体图景。

关键词:苏联,技术哲学,研究纲领

参考文献

[1]#12

[2]白夜昕,陈凡.论前苏联—俄罗斯技术观的历史演变[J].理论探讨,2006(2).

[3]#12

[4]#12

[5]白夜昕,李艳梅.苏联时期的技术统治论与反技术统治论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1).

[6]#12

[7]C米切姆.技术哲学[J].曲炜,王克迪,译.科学与哲学,1986(5).

[8]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9]刘文海.技术哲学研究概观[J].晋阳学刊,1994(5):42.

上一篇:酒店行政监察职责下一篇:品生品社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