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论文

2024-04-27

环境问题论文(精选8篇)

篇1:环境问题论文

社会发展

Social develop ment 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 白 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0055 要】【摘

农村城镇化缩小了城乡差距 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也对我 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 又是农村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国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应理性对待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环境 农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 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管理。本文就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境规划和治理 在布局上仍然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 大多【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环境保护 对策 数设备相对落后 产品技术层次不高 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有 些地方通过污水灌溉、固体废物不当堆放等 产生二次污染。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 农村城镇

3协调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对策人口不断增多 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 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对环境的损伤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农村城镇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但是人口和非 的限度 是推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 农农产业在城镇的集中 必然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农村 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建立在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 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3.1 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1农村城镇化产生的环境问题 协调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要把农村城镇 1.1

化肥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农药、化发展建立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 随着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等的大量采用 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这样 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污染。我国农药使用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但利用率却很低。农 素后 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系统与药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中 使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化 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从而使农村城肥有效利用率很低 使化肥流失 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等水体的富营 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养化 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 影响土壤自净能力。3.2 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近年来 我国农用塑料使用量也猛增 特别是地膜的用量和覆盖面 生态农业的内涵是 : 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积已居世界首位 目前平均每年有 45 万吨地膜残留于土壤中 由 方法 把农业生产、农村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资源的培于农膜很难降解 影响土壤通气和水肥传导 造成粮食减产。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 1.2 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 综合农业体系 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实现 改革开放三十年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 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成功模式。目前可以通过开发和苏和兴起 但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 应用农药残留降解技术、实施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程、推行化特征 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废水、粉尘和固体废弃物 肥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监测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措施 开展重点区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都接近或超过 50。域生态农业建设 尽快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的状况 建立起靠近城镇等人口密集区的很多湖泊已退化为流域中的污水库 许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 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 3.3 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导致的环境污染着城市的供水。农村居民开始注重居住的环境 要求政府部门更多地注重环 1.3 农村城镇化带来的生活污染 境建设 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导致环境污染的乡镇企业也形成 与城市相对规范的规划、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 小城镇和乡 一定的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应使乡镇企业主要经营村聚居点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 绝大部分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 者形成以环境为导向的经营理念 促使企业树立绿色营销理念 开理而直接排入河道 成为农村内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另外 大多 展绿色营销活动 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配送等一系列 制造 包装、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 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 过程中 满足顾客潜在的环境需求。洼地 脏乱差现象严重 不仅影响城镇卫生 而且造成河流淤积 污 3.4 建立污染监控机制染水体。此外 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 广大的农村和乡镇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这使农浪费了大量资源 污染大气和水体。村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应借助建设新农村的动力

2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原因 在农村建立环境监测机构 推进水质、土壤监测体系的建设 构建覆 2.1 人口聚集引起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 盖一定范围的环境监测作网络 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要统一新 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 没有外部因素的作 农村环境信息传输技术协议 实行自动监测与污染数据 的网上传用 这个内在机制是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城镇化使农村人口 输 实现信息的共享 为公众提供了解环保、参与环保的窗口。聚集于城镇 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 没有可供持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田生态系统 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其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 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 也就没有广大农民真态系统的联系 从而形成了两个环境问题因素 : 一是城镇的有机排 正的小康生活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 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污染 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 【参考文献】有机物投入 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会形成环境问题。1 李长健 王君健 陈志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 2.2 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 “外部性” 究.时代法学 2009 1.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形成 农村乡镇既是 2 张建伟.论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机制.当代法学 2009 3.

篇2:环境问题论文

环境问题(勘vion,n回p,blem)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环境问题指环境的结 构和状态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广义的环境 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变化,其产生的原因既包括人为方面 的,也包括自然方面的。当前的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工作通常关注狭义的环境问题。环境问 题由来已久,随着人类的出现、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由小范围、低程度的危害发

展到大范围、危及人类生存的危害。

环境问晒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前者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镶污染等,也

包括由上述污染所衍生的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后者主要指各种生物和

非生物的资源遭到人为破坏及由此所衍生的生态效应,如森林消失、物种灭绝、草场退化、耕地

减少及水上流失等。上述两大类间惬常常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相互作用,使问题进一步 加剧。

环境污染(Env漏nmental pollution)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人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形响 的现象,常简称“污染”。进人环境后使环境的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 的物质,称为环境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人环境中其理化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称为一

次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进人环境中的某些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生成

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氧化生成硫酸盐气溶胶、土城中某些农药

通过徽生物作用或光解作用生成的降解产物等都是二次污染物,水体中无机汞也可以通过徽 生物作用转化为毒性更大的二次污染物甲基汞。

受污染的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污染物浓度或总最降低的过程,通常称为环境 的自净(Envi二men囚seir一Puri6cas.)。环境自净是消除污染物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环境的 自净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农业生产主要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它在生产和消费中的“三废,是可

以纳入物质的生物循环而迅速净化、重复利用的,许多工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三废.都是对人和生物有害的,这些废物由于教量巨大和性质特殊而无法通过环境的白净消除,从而

篇3:环境问题论文

1 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1.1 人口膨胀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06年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 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 预计到2050年将达90亿。

1.2 能源危机

目前世界三大化石能源占全球使用能源总量的90%, 发达国家消耗量每5~10年翻一番, 预计到2050年世界三大化石能源将基本耗竭。

1.3 森林面积锐减

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 而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森林面积锐减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 旱涝灾害增加, 气候异常, 物种消失, 温室效应加剧。

1.4 土地严重荒漠化

全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3500万km2, 每分钟就有1公顷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不容忽视, 不仅破坏土地资源, 而且导致气候异常 (沙尘暴) , 物种消失, 使人类、动植物失去生存的家园。

1.5 自然灾害频发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旱涝、海啸、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下沉等。

1.6 淡水资源日益枯竭

全世界的淡水量占水资源的2.5%, 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约占其11%。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80个国家水源不足, 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10亿人饮用水不合卫生要求, 每年有1200多万人因水污染致病而死亡。2002~2006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2207.2、2131.3、1856.3、2151.8、1932.1亿m3, 人均用水量分别为:429.3、412.9、426.0、432.1、442.0 m3/人。联合国规定, 人均水量在2000m3以下为缺水国家, 不足1000m3为严重缺水国, 等于或小于500m3为生存极限缺水。依此标准, 我国正在步入缺水国家行列, 人均用水则是处于生存极限缺水状态。

1.7 温室效应加剧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产生的保温作用。随着温室效应逐渐加剧, 地球温度不断升高, 20世纪气温上升了0.3~0.6℃, 预计30年后还要上升1.5~4.5℃。其主要危害会造成气候异常、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预测,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 到本世纪末全球将升温1.1~6.4℃。而人类的底线是要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 一旦超过2℃全球变暖就会无法控制, 世界将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到那时即使人类想采取补救措施也来不及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的趋势必须在2015年前得到扭转, 这意味着从现在起留给我们拯救地球的时间只有区区6年!要阻止最可怕的暖化灾难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唯一的途径就是全人类携手采取最坚决的行动[2]。

1.8 臭氧层破坏

1985年, 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 约2400万平方公里, 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臭氧空洞”。其主要危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 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 破坏地球生态系统。

1.9 酸雨出现频繁

酸雨是指雨水中的p H<5.6, 主要是因为人类向大气排放大量的SO2和NOx引起的。目前酸雨污染在北欧、北美和我国西南地区比较严重。其主要危害:水体和土壤酸化, 动植物死亡, 腐蚀建筑物、铁路和桥梁等设施。

1.1 0 污染物排放量剧增

现今主要的污染物有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各种化学废物, 包括有毒、有害和危险废物;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 农药;生活废水、生活垃圾排放造成的污染等。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废水中COD为3028.96万t, 氨氮为172.91万t, 重金属0.09万t, TP为42.32万t, TN为472.89万t;废气中SO2为2 320.00万t, NO为1 797.70万t, 烟尘为1 166.64万t, 工业粉尘为764.68万t;工业固体废物为4 914.87万t;工业危险废物为3.94万t[3]。

严重污染的大气是肺癌高发的元凶。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因大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世界经合组织编写的《中国环境绩效评估》中写道:到2020年, 由于污染, 中国预计在城市地区约60万人过早死亡。因大气污染, 每年2000万人患上呼吸道疾病, 550万人患上慢性支气管炎, 总的健康损失将占GDP的13%。”造成大气污染的元凶主要是工厂的废气和汽车的尾气。“中国每年空气污染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在中国, 每年有200万人死于癌症, 而重污染地区死于肺癌的人数比空气良好的地区高4.7~8.8倍。如北京市肺癌发病率就已跃居恶性肿瘤之首, 其中大气污染最重的石景山区, 肺癌死亡率比全市平均值高30%”[4]。

2 不断发展经济下的对策

2.1 实施清洁生产

1989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正式提出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 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 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2.2 发展循环经济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 循环经济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推出了“循环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活动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则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 (简称3R原则) 。

2.3 实施IS O14001标准

环境管理需要标准化。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TC207) , 正式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TC207的宗旨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国际环境管理标准, 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节约资源, 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4 提倡绿色消费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 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传统消费只关注人的需求, 忽视消费造成的环境影响。绿色消费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绿色生活, 环保选购;重复使用, 循环再生;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5]。

3 提高认识, 促进环境保护共识的达成

在环境逐步恶化的今天, 人们渐渐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然而, 在这一问题上, 目前人们似乎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由于个人及小集体利益的关系, 一些人不愿就环境问题改变或停止现有发展的脚步。于是出现了部分人强烈呼吁保护环境, 而目光短浅的另一部分人依然我行我素, 甚至认为环境问题只不过是危言耸听而已。

黑格尔说“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 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 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 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6]。费尔巴哈更是把人提到了神的地位, 认为人可以征服一切, 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任何财富[7]。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 使得今天的人们普遍认为,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使人们尽知自然的一切奥秘, 没有科学技术解决不了的难题。人类不仅不再敬畏自然, 而且对自然展开了肆意的践踏、盘剥和摧残。而事实上, 自然界是及其复杂的, 它包含着无限的奥秘, 无论人类认识进步到何种程度, 都不可能完全把握宇宙中的一切奥秘。因此, 人类应该恢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打消那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敬畏自然要求我们承认自然的价值, 尊重生命的意义。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均是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 古埃及文明的衰落、古印度文明的衰败、玛雅文明的毁灭、我国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恶化等, 都是人类不适当的农业开发造成文明衰退的典型例证。因此恢复对自然的敬畏, 努力做到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十分重要的。

事物都有两重性, 这就是“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科技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打开了装有各种灾难和祸患的“潘多拉魔盒”[8]。同样,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也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自身与环境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关系, 人类自身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实践, 正不断深刻的领悟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信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过程中, 我们不懈的坚持加大对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 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4 关于应对现代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

4.1 环境问题呼唤新的智慧体系

目前环境问题呼唤新的智慧体系。传统的智慧基本已经丧失了束缚和指引欲望和技术的能力, 此时之回忆逝去了作用, 欲望成游戏的主导;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智慧体系。

首先, 由于缺乏智慧指引和束缚, 人类的欲望越来越多, 要求越来越高, 于是对自然的索取就越来越深入, 而这就给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样技术因为自身的局限性, 也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 建构新的智慧体系能够直接束缚和指引欲望和技术, 从而缓解目前的环境问题。其次, 我们要重建新的智慧体系, 也是为了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虚无主义情绪。海德格尔把人规定为“要死者”, 是因为作为个体的人总避免不了死亡, 而人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是都无能为力。

我们所要建构新的智慧体系并不是复兴传统的智慧, 而是一个全新的智慧体系。一方面, 我们要去整理传统智慧中的有价值的部分。传统的智慧之所以被抛弃, 是因为它基本上已经无法适应人类今天的欲望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去发展和接纳新的智慧。我们要发展新的智慧, 以适应欲望和技术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去重视学者们的哲学研究, 给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去推动智慧的发展。当然, 我们也要善于借鉴外来的智慧, 吸收其他民族智慧中有生命力的东西。

4.2 新的智慧体系需要通过技术来实现

新的智慧体系的建构及作用都离不开技术手段。因此, 我们要重视完善技术手段, 尤其是制度的设计。首先, 新的智慧体系的建构需要有比较大的学术自由和信仰空间。一是思想家们需要有自由的空间来探索, 竞争。思想家也有种种类型, 所见并不一致, 于是有竞争, 所谓“百家争鸣”。其次, 我们要完善对环境保护的机制。一要靠法律。“法律作为智慧的语言是典型的权力话语。法律规定了人的权利和义务[9]。”

只有这样, 新的智慧体系才能建构起来, 并不断得到完善,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从而抑制环境问题, 从而改善我们周围的环境。

摘要:环境问题是这个时代的热点问题, 已引起全人类的广泛关注。环境问题涵盖许多复杂的方方面面。今天, 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能否成功的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关乎所有地球生命的未来。本论述就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现状进行讨论。

关键词:环境问题,污染,全球变暖,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李锐锋, 等.论环境问题对社会安全的影响JOURNALOFNAVAL UNIVERSITY OF EN GINEERING[J].2010.Vol.7 No.1 Mar.73.

[2]陈中, 陈初越.中国正变成世界垃圾场.1.5亿人沦为生态难民[J].南窗, 2005 (2) :11-15.

[3]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公布“南京发展绿色经济”课题组.对南京市发展绿色经济的思考, 2010 (4) 22-2.04.

[4]张玉林.环境信访展示的环境污染与纠纷[J].调研世界, 2001 (12) :10-14.

[5]顾海珍.环境投诉去年增三成[N].北京晨报, 2007-02-04 (2) .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四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7]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34, 4.

[8]赵建军.追问技术悲观主义[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1:210~211.

篇4:环境问题,是人的问题

总是堵得一塌糊涂,而沿着我们的乡间小路,却可以一边欣赏两旁的绿植,一边畅通无阻,他们无不赞叹:

这真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僻静之地!我会带着他们到民俗村吃一顿农家饭,手擀面的筋道以及饭菜的超量呈现,让他们惊叹。

无疑,淳朴的民风,真诚的待客之道,已经让他们开始羡慕我这个常年深居在此的朋友了。

很遗憾的是,我们的乡村一日游,也只能止步于此了。再好的风景都阻挡不了污染带来的破坏。

我们的村委会因为离政府和乡镇的“购物中心”都比较近,形成了这附近当之无愧的“CBD”。优点在于方便,步行十分钟,超市早点、午餐水果、五金建材、电器银行,应有尽有。缺点呢,垃圾肆虐,恶臭满天。

自雾霾这个词儿出现以来,政府下了大力气治理环境,隔三差五就有专门的人和专门的仪器,检测当地的环境情况。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奖惩分明,可谓绞尽脑汁。但问题屡禁不止,治理永远赶不上污染。

我想举几个工作中遇到的例子来说明环境问题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在“CBD”的道路旁,有一个巨大的垃圾池。但是,任何时候我打这里经过,都会发现,垃圾池十米见方的周围已然无法靠近了。不是垃圾桶装满了,而是地上的垃圾已经让人无法再靠近了。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人们不能把垃圾准确无误地扔到垃圾箱里,为什么我们的村民不能够自觉地维护这样一个隐形的契约。

直到有一天,我被我的靠谱舍友狠狠地批评,因为一个桃核。在我兴高采烈地啃完一个桃子之后,桃核沿着优美的弧度,落在了设立在院子中的垃圾桶的旁边。第二天,舍友指着引来一群蚂蚁的桃核责备我不遵守环境契约,不维护我们的生活中应有的整洁。她说:“今天,你扔下一个桃核,你不在意,明天这个地方会引来一群蚂蚁,后天来一群蟑螂,再往后你无法靠近,继续扔别的东西,不出一个月,你将生活在垃圾中间。”

这件事儿提醒了我,我们好像习惯了振臂高呼,去吆喝别人尊重契约,很难反省自身,因为我们觉得这事儿跟我们的关系并不大。就像人人都觉得雾霾的罪魁祸首是汽车尾气,但很少有人愿意减少私家车出行,转而换为公交和地铁;就像人人都在呼喊节能减排,但很少有人愿意减少空调开着的时间;人人都在调侃雾霾,很少有人去追问雾霾的成因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身体力行去做哪怕一丝一毫的改变。

政策和规定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一个人只有归属于一个集体和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维护它的愿望。

今年8月,我跟随村委会的成员到村里的企业检查,在一家木器厂,院子里堆满了垃圾和残存的木屑,有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在一堆木屑上玩耍。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提醒他:“你们需要把垃圾清理掉,会有镇里的领导来检查。”无动于衷。第二次去的时候,垃圾还在,我又说:“你们需要把垃圾清理掉,因为夏天气温高,会有安全隐患,殃及四周。”依然无果。第三次去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依然在木屑上玩耍,我说:“小孩子在这上头玩耍,会把屑尘无意中吸进肺部,得尘肺病,您最好清理掉。”然后,他们把垃圾连同木屑全部运走了。

除了每年种一些玉米和小麦,村子的主要收入来源靠房租。我想这在交通较为方便的北京郊区是很普遍的现象。租房给外来务工人员,这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谁来为生产带来的污染埋单呢?

今年因为土地纠纷,我跟着村民去田间地头丈量土地面积,感触最深的是一块一块平整的土地上堆满垃圾。一问便知,多数时候是外地人在此种植大棚,或者靠畜牧业赚钱,钱赚够了,人走了,垃圾留下了。治理垃圾是需要成本的,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愿意花钱清理的。于是越积越多,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自助垃圾场。如此,只好依靠政府出资,统一运走清理。刚刚清理干净,新的租户来了……下一个循环开始。

我走进过他们临时搭建的小房间,极为简陋。在我为他们感慨这样生活太艰苦的时候,他们心满意足地告诉我:“凑活过吧,忍忍就过去了,这里不是家,建好了也得走,还是挣钱回家盖房子吧。”我相信,这是很多城市打工者的心声,是的,他们在这里并没有家的归属感。

我的家乡在山西吕梁——曾经的革命老区,现在的煤炭新区。当地政府在开发煤炭资源的时候,制定了先发展后治理的政策,很多年没有变过。每年征兵,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合格率,多数人患有咽炎、鼻炎,我自己在14岁的时候也被诊断沙眼2期。每年回家过春节,天和远处的山都是灰蒙蒙的,几年前当地政府开始植树造林,道路两旁成型的树苗卫兵一样守在那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见绿意,叶子上树干上,也都是雾蒙蒙一层灰,这灰跟越来越宽的大马路,越建越高的楼一个色调,唯一醒目的是各色各样的广告牌,大多是发展地产的。开发煤炭资源的时候,修建大量的移民村,家家户户住上小洋楼,卖房卖地的钱加起来一次性补贴几十万上百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哪里见过这个阵势,着实兴奋了一阵。但是,等焦化厂一开张,各种机器相继开入,大量烟煤排入高空,灯火轰鸣日夜运作的时候,大家都傻了眼……

小时候,我住在奶奶家,背山面水。我们几个小孩的娱乐活动就是悄悄爬到后山上去摘野果子,烤地瓜。下山的时候,就在河里冲冲脚上的泥,回到家还是干干净净的样儿。那时候,树是绿色的,野果子是红色的,有时候能看到山的缺口,山体裸露处能看到色彩鲜艳的矿石,我们几个小孩子辨认过里面有什么宝藏,住着什么样的神仙,答案大概能有成百上千种。但让我们措手不及的是,揭晓答案的方式,是如此残忍——整座山都被挖得千疮百孔……我觉得,那是我的家,有我童年时代的自我建设以及粗陋的对世界的认知起点。这些年外出求学、工作,对归属感的探寻越来越强烈,我把这里叫做家。

可是,每次我坐车回去,看着面目全非的家乡,都要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绝不再回到这儿了——这里不是人居住的地方。于是,千里迢迢考入北京,又想方设法留在这里。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原本为了躲避家乡的煤炭污染源来到这里,在享受着现代文明丰厚滋养的时候,却又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这里的污染制造者以及污染承担者。抬头看看北京的天,他们笑我:“这是北京给你的礼物,让你睹雾思乡。”

说到这里,这个问题就清楚了,污染带来的伤害,是无处可逃的。正如你费尽心机挑选口罩,仍旧无法阻挡pm2.5进入你的肺。大家都在调侃雾霾,试图逃离雾霾,可是试问,我们能逃到哪里去呢?看看现在的杭州?曾经的西湖美景,如今多数时候,也只能隔江欣赏朦胧美了吧……

很多人去日本,感受最深的是日本国民对环境的态度、对自然的态度、对垃圾的态度。有文章介绍,日本东京按垃圾日历分类,礼拜一收纸,礼拜二收塑料,礼拜三收玻璃,不同的垃圾在家里攒一个星期,礼拜一只能把纸扔出去,别的东西不能扔。日本的家庭主妇是怎么扔纸的?如果是牛奶盒,牛奶清干净,用剪刀沿着虚线把牛奶盒铺平,铺平后放在阳台上晒太阳晾干。扔垃圾定时定点,礼拜一只能九点以前扔,九点零一分都不许扔,只能下个礼拜一扔。当天喝完牛奶还没有晾干要拿吹风机吹干,叠得整整齐齐像礼品一样坐着电梯下来,把纸一类的垃圾放在垃圾车。

很多人说,环境问题是一个体制问题,是一个法律问题,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我觉得环境问题,就是垃圾专家黄小山说的那样,它就像我们几十年都没有解决的随地吐痰、排队加塞、闯红灯、开车鸣笛是一样的,它就是人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是习惯的问题,是基于习惯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的问题。

所以,不如借环境问题来反观一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人性当中缺失的真正是什么?正如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不再向外部索取资源,从而转向内心的自我建设一样,我们的国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是不是也可以慢下来,反观一下这些年的路,让文明的脚步跟得上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

篇5:对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及环境问题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对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及环境问题 整改情况开展后督察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市)环保局,局属各分局、市环境监察支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管理办法》,为确保国家、省、市挂牌及其他重点环境违法案件切实查处到位、整改到位,有效增强环境执法的执行力,经市局研究决定,对环境违法案件及环境问题开展环保后督察,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后督察范围

(一)2005年以来国家、省、市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企业。

(二)2007年以来,环保部、东北督查中心、省环保厅、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在历次检查中发现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

(三)限期治理、行政处罚的企业。

(四)市环保局直管企业。

(五)各分局、各区、县(市)管辖企业。

(六)列入排污费稽查计划的企业。

二、后督察内容

(一)国家、省、市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企业是否按要求及时整改到位;

(二)对超标或超总量排污的企业,依法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的执行情况;

(三)对存在重大污染隐患的排污单位,依法停产整治的执行情况;

(四)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停产整治或依法关停决定的执行情况;

(五)未履行环评审批程序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的建设项目,依法停建、停产的执行情况;

(六)是对不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依法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的执行情况;

(七)是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应依法限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单位,停业或者关闭的执行情况;

(八)是对“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依法取缔、关闭的执行情况;

(九)是对限期治理等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限产、限排的执行情况;

(十)是排污费足额征收情况;

(十一)是对上级环保部门检查时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三、后督察达到的标准

各单位要在2009年9月30日前全面完成后督察工作,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市局。

(一)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95%以上。要切实监督管辖区域内国家、省、市审批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执行了环保“三同时”制度但未办理验收手续就投入生产的,要限期补办验收手续;对未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主体工程就投入使用或生产的,要责令停止生产,建设污染防治设施,限期办理环保“三同时”验收手续,污染防治设施未经验收合格不得恢复生产。

(二)限期治理完成率要达到95%以上。要加大对限期治理企业的跟踪督办力度,确保按时限完成治理任务。对确实存在实际困难不能如期完成的,要向下达限期治理决定的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对未经批准不能如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一律责令停产治理。

(三)重点排污企业稳定达标排放率要达到95%以上。要加大对国控、省控、市控污染源和其他重点行业污染企业设施运行的监督检查,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四、后督察措施

(一)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手段,切实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对下达限期整改、限期治理的企业,要确保按要求整改、治理到位,逾期未完成的,要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上限处罚,并采取限产限排、责令停产等措施;要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严格执行排污费征收管理有关规定,确保及时足额征收排污费,对市局稽查中发现未足额征收的,市局将直接征收;对下达行政处罚的企业,要确保罚款缴纳到位,行政强制措施履行到位,对拒不缴纳罚款和履行强制措施的,要移送法院强制执行;对采取关停取缔措施的企业,要确保关停到位,对死灰复燃擅自恢复生产的,要联合有关部门采取断水、断电等措施;对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要暂停其新项目的审批;对后督察工作开展不力,环境违法企业查处不到位的区、县(市),市局将实行区域限批。

(二)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企业有关负责人员,凡由各级行政机关任命的,应当追究其行政责任;对在严重破坏环境问题涉嫌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严肃追究刑事责任。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包庇纵容环境违法行为,构成违纪的,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交监察部门追究责任。

(三)加大跟踪督办力度。环保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环境问题整改进展情况的跟踪督办力度,完善对重点违法案件的驻厂督察员制度和环境违法企业整改报告制度,将环境违法行为的整改切实纳入监管视线,保证整改措施的落实,要加强与工商、银行、证券管理、供电部门、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的联系,及时通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有关信息。上级环保部门要加大对下级环保部门履行职责及查处环境违法企业的督办力度,重点检查“调查而不处罚,处罚而不执行,执行而不到位”等问题。

(四)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做好环保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报道,要充分利用“12369”环保热线、社区环保监督员等多种渠道接受群众举报,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一批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屡查屡犯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和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篇6:浅论农村环境问题与农村环境规划

浅论农村环境问题与农村环境规划

本文简要阐述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从环境规划角度提出建议,希望能为缓解并最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作 者:陶演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62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7)分类号:X3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 特殊性 原因 建议

篇7:环境问题的作文

我曾经调查过,30个人里面有19个人乱扔过垃圾,11个人没有经常乱扔过。从这个数字中你想到了什么,经常乱扔垃圾的居然占了全部的60%差不多!我还问过他们一些问题,问他们:你对环境问题有什么看法?他们有的说:“这很正常。”有的说:“这并没有什么?”有的居然说:“有清洁工呢!”……他们这些回答使我以下子担心起来,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么我们人类该怎么办?我们难道就没有想到乱扔垃圾会有什么后果吗?难道我们对这些堆积成山的垃圾都无动于衷吗?人类啊,人类啊,你们怎么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变得没有像对其他问题这么聪明了呢?

我对环境问题的意见呢,有两个。其一是不要乱扔垃圾,坚持可以做到让清洁工少扫几次地,最好可以让清洁工不扫,只倒垃圾。其二就是看见垃圾时就捡起来,我们有时也可以当一下“清洁工”嘛。只要做到了这两点,环境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再说,这两点做起来也不怎么难。何乐而不为呢?再说环境问题解决了,对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篇8:环境问题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我国现阶段的环境问题

1. 大气污染问题

由于二氧化硫、工业粉尘、汽车尾气等排放,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对城市大气环境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 2013年多省市大雾预警达到红色最高级别,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 水污染问题

中国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等七大水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有些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有些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 (水库) 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 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 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量达8.2亿吨, 综合利用率不到一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近2亿吨, 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袋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

4.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 中国国土上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 而且, 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 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迁移他乡。

5. 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 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 000万吨标准化肥 (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自1949年以来, 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 000万亩, 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 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 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 1985年后年年断流, 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 2013年夏天黑龙江、松花江等流域出现洪涝灾害。

7.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 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 000~5 000种, 约占中国拥有物种总量15%~20%, 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 中国有156种, 约占总数1/4, 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 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 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业、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 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环境。同时, 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 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 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 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 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 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

1.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以及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从环境禀赋看, 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 人均上的贫国, 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 从而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 也使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目前, 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 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 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削弱, 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示、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 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对此, 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2.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进报告中。持续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 也包括社会的发展, 还包括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促进其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 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人口数量决定着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 人口素质决定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我国是人口大国, 巨大的人口基数给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 这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因素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资源是经济发展基本要素之一, 特别是自然资源有限性制约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 而我国又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资源紧张状况仍将长期存在。因此, 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 千方百计地减少资源的利用率, 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 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资源基础。

3.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高度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生态问题,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重视解决人口老龄化, 研究探索人口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适应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同时搞好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开发,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只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

摘要:当前我国存在这样、那样的环境问题, 直接影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 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非常必要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 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乾德.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经济人学报, 2005 (1) .

[2]高自为.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J].中共同仁地委党校学报, 2011 (1) :73-75.

[3]潘岳.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J].求是, 2006 (15) .

[4]李杜.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学术论坛, 2005 (12) :106-110.

上一篇:六防宣传资料下一篇:众人创业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