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高校论文

2024-04-28

鄂东高校论文(通用9篇)

篇1:鄂东高校论文

鄂东高校论文:鄂东地区舞龙舞狮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座谈等研究方法,对鄂东地区舞龙舞狮运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为舞龙舞狮运动在鄂东地区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鄂东高校 舞龙舞狮运动 现状 对策 舞龙舞狮运动是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夏子民以龙狮为崇,形成了舞龙舞狮等民间民俗的龙狮文化,每逢过年、庆典、节日,人们常常用舞龙舞狮来庆祝共欢。舞龙舞狮运动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又能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舞龙舞狮运动若在高校开展将继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丰富大学生的娱乐生活,故而这项运动很适合作为体育课教学内容在高校中推广。本课题通过对鄂东地区舞龙舞狮运动现状进行调查,找出问题并加以分析,为舞龙舞狮运动在鄂东地区得以开展普及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鄂东5所高校以及黄州、麻城、团风、蕲春、武穴5县市的体育局管理人员和城镇居委会管理人员,根据

课题的要求主要调查5所高校的主要负责人;各县市体育局管理人员和各个城镇居委会管理人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需要大量查阅国家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体育学院资料室,收集与此课题相关的文献,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对当前舞龙舞狮运动的理论和状况有了一个总体上的了解。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依照本课题拟定的具体调查指标,分别设计了校长、文化课教师、体育教师、在校学生,各县市体育局管理人员和居委会管理人员6种调查问卷,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具体了解鄂东高校舞龙舞狮运动的现状。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190份,占总数的95%;发放文化课教师问卷5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50份,占总数的100%;发放体育教师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占总数的100%;发放校长调查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为100%。各县市体育局管理人员和居委会管理人员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通过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反馈的结果显示,本论文研究所需的问卷所列内容和结果能够满足本论文研究的要求,具备有效性。

1.2.3访谈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走访了黄冈市体育局管理中心人员,黄冈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有关领导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家、教授,各县市体育局管理人员和居委会管理人员。并亲自实地考察鄂东5所高校,并与有关负责人进行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

1.2.4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信度检查,百分比统计,聚类分析。

1.2.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论证了有关的结论与建议。鄂东地区舞龙舞狮运动的现状

2.1在城市和乡镇主要是在隆重的节日和活动时开展 在城市和乡镇的现状是有舞龙舞狮的队伍,都是民间自己组织起来的,没有专门的教练员,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和原始,平时的龙狮表演大都是为了节日庆典,组织形式主要是单位临时排练,或者是请舞龙舞狮表演队的商业表演,这样

规模较小,动作比较简单,队员年龄偏高,缺乏后备力量,不管是教练还是训练都没有固定性,记忆陈旧。

2.2高校的舞龙舞狮队伍较少

鄂东地区共有5所高校,只有黄冈师范学院有一支龙狮队伍,不过也是为了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而建立的,这支队伍的展示只有一次,那是在黄冈师范学院秋季运动会上,没有专门的教练,没有开设舞龙舞狮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影响舞龙舞狮在鄂东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1人才的制约因素

虽说舞龙舞狮在我国民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在实际生活中缺乏正真的专业教练,大部分不是从事舞龙舞狮运动专业的,而是从武术或其它专业转到舞龙舞狮运动项目中来的,相对来讲基础较差,弟子薄弱,需要专业的进修和提升。拿高校来讲鄂东地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到重视度还不够,使民族传统体育难以拓展,由于缺乏有力的宣传,很多学生对舞龙舞狮运动的了解甚少,导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舞龙舞狮运动并未被重视而是被许多高校拒之门外。

3.2教材的制约因素

舞龙舞狮在高校中主要形式是体育选项课、选修课(公共体育)、普修课、专修课(体育专业、龙狮代表队训练课等授课形式,这对教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在教学中实施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教材健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教材建设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思想、教育体制等一系列改革,都通过课程教材建设来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以课程教材的建设为前提。可以说课程教材建设的好坏,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舞龙舞狮进入高校时间并不长,在教学这一块还处于摸索阶段,教材编排的系动性还不够明晰,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

3.3在高校发展中应更多的将舞龙舞狮运动带入到社会中

高校中的舞龙舞狮运动很多只局限于校内的表演,很少像湖南师范学院那样参加比赛而发扬舞龙舞狮运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舞龙舞狮运动的更好发展。所以,在高校中虽然不一定只限于用参加各地比赛而发扬舞龙舞狮运动的途径,还可以走出校园,对外开放舞龙舞狮运动的表演。学校本来就是学习的地方,高校中更应该广纳百学,推陈出新。可以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质去发展舞龙舞狮运动,这样舞龙舞狮运动的开展才有足够的经济保障能力,在表演过程中队员也会感觉到舞龙舞狮运动的意义,才能更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观众也感受到舞龙舞狮运动的魅力,也会更加的关注舞龙舞狮运动,才能使舞龙舞狮运动像其他运动那样

融入到人民群众健身项目中。

3.4城市和城镇地区舞龙舞狮运动的消极和不规范 虽然社区和城镇自发组织舞龙舞狮运动是对舞龙舞狮运动的一种发展和继承,但如果没有很好的规范,使人们没有认识到舞龙舞狮运动的震撼力,很难使人去尊重舞龙舞狮运动,从而也只会把这项运动当做是助兴的节目。如在新洲阳逻地区就有舞龙舞狮运动,所表现方式是过年过节时自发的组织起来进行简单的表演,带有商业性质。这一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舞龙舞狮运动。但是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如简单的表演,效果不佳,没有让大众感受到舞龙舞狮运动的魅力,更别说是参与到其中。在带有商业性质下,也会产生消极作用,认为舞龙舞狮运动是在失业的情况下,没有工作就靠舞龙舞狮运动的表演去维持生计。所以,现阶段最关键的是要使舞龙舞狮运动更加规范化,为舞龙舞狮运动的传承产生积极的作用。鄂东地区舞龙舞狮运动发展对策 4.1采取的措施

4.1.1开设正规的舞龙舞狮运动课程和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或教练

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高校中应配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的老师或教练,开设正规的舞龙舞狮运动课程,这样

老师根据本校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因材施教,才会做到事半功倍。因为很多学校开设舞龙舞狮运动后只是把这个当做一个协会,由学生自发组织练习。当学生刚好有一定经验的时候又要面临毕业,这样反复的循环,限制了舞龙舞狮运动的更好发展,使大学这一个舞龙舞狮运动失去了他的优势。

4.1.2学校给予一定经济和物质上的支持

在高校,舞龙舞狮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设施和环境,只有在设施良好完善的情况下,才可以建设更好的舞龙舞狮运动队伍。因为在高校中舞龙舞狮运动平时的训练也要使器材损耗,很难得到更新,试想一下,如果在训练过程中龙身经常因为破损而导致套路突然停止,或者因为每天都要因为修龙而需要大量的时间,久而久之,很多学生或者老师也会感到很疲惫或者是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舞龙舞狮运动。所以,学校在这方面就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让老师和学生得到应回报的劳动成果,毕竟发展国粹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学校既然开设了课程就更应该在各方面做到更好,更完善。

4.1.3给学生发放正规的教材,重视理论知识

现在,高校中存在的现象普片都是只学习技术,而忽视了理论知识,更没有讲舞龙舞狮运动在我国几千年来是怎样

开始、发展和继承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舞龙舞狮运动进入高校时间很短,还不够成熟。所以这方面的经验应该多像高校开设武术课程那样,发放正规的舞龙舞狮运动教材,在重视技术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理论知识,开设理论课程,并有一定的考核制度。

4.1.4将舞龙舞狮运动带出校园,走入社会

高校学子都是当代青年,他们热血奔放,有着为发扬我国文化而奋斗的激情。将舞龙舞狮运动带入到社会,让他们强烈的表演欲望得到迸发,让他们更加地了解到舞龙舞狮运动的价值,让舞龙舞狮运动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在社会中帮助联系一些商业活动。这样既可以解决经济问题,也可以提高队员们的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做到一个很好的宣传,让广大群众认识到真正和规范的舞龙舞狮运动,真正地去喜欢舞龙舞狮运动。

4.2在城市和城镇中的措施

4.2.1应将舞龙舞狮运动归为各地区和城镇的文体局管理

鄂东地区的社区和城镇都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舞龙舞狮运动,其不规范而且局限性很大,只限于几个游龙的简单动作。正因为如此,所以需要有一个机构或者单位去规范,使他们了解到舞龙舞狮运动是一个正式而光荣的运动项目,而不是只为了节日助兴或者为了生存的谋生方式。

4.2.2政府维护文化遗产时应颁布相应的政策措施 舞龙舞狮运动属于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他以后的发展和传承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的光荣。政府也应该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指导人民群众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舞龙舞狮运动,在这项传统文化受到破坏时,我们应该依照什么法律法规去保护舞龙舞狮运动。因此,政府是关键,特别是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文化产业迟早会与国际接轨,在目前的我国国情下应该制定发展舞龙舞狮运动的政策和措施,使其与我国经济同步发展。

4.2.3帮助舞龙舞狮队伍参加商务活动

在社会中的舞龙舞狮运动队伍比在高校中的舞龙舞狮运动队伍更需要经济上的保证,他们基本上都有家室,需要养家糊口,在经济上要求更高。所以,在社会中要帮助他们联系商业活动,这个性质跟在高校中性质差不多,但是要求更加迫切,也比高校中的经济问题更加突出和关键。结论与建议

鉴于鄂东地区城镇和高校舞龙舞狮队伍少、缺少专门的舞龙舞狮教练、没有正规的教材、高校开设课程单一等现状,政府领导以及高校领导应该积极引导开展舞龙舞狮运动,使

其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规模;有意识地增加舞龙舞狮队伍的数量,为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及时注入新鲜血液;把鄂东地区舞龙舞狮事业引到正常发展轨道上来,使之与国家、国际接轨,让舞龙舞狮这一传统文化在鄂东地区生根发芽,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军蓉.舞龙运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2]刘静,余汉桥.从文化结构看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的现在化发展[n].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4-5.[3]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向[j].体育科学,1997,(1):33-35.[4]张延庆.中国舞龙舞狮起源与发文化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5]李英,杨爱华.舞龙运动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2):6-10.

篇2:鄂东高校论文

铁窗无情人有泪

——鄂东监狱参观有感

2015年7月23日,我作为罗田纪委家属,参加了黄冈市纪委组织的警示教育活动,即参观鄂东监狱活动。两个多小时中,通过监区参观、警示展区观看、《忏悔书》阅读、劳教人员现身说法等环节的教育,家属们表情凝重,心灵极度震动,我感觉自己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灵魂洗礼,时至今日,仍感慨唏嘘。

一间小小的监房,七张铁架床,十四个叠得整整齐齐的“豆腐块”,十四条毛巾,十四个漱口缸,十四个信箱式的衣柜,两个便坑,那是服刑人员洗漱睡撒一条龙生活区。十四位曾经生龙活虎的七尺男儿,便被囿在森严的铁窗之中,没有蓝天,没有白云,没有草坪,有的只是漫长的白天和空虚的黑夜,祈盼有参观的人偶尔路过,纷纷拥挤着伸长脖子,作企鹅状张望,聊以慰藉铁窗中落寞的人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铁架床前,心情表上,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苍老的父亲,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了对儿子的殷殷鼓励;“爸爸好好改造,我们等你回家”,歪歪斜斜的笔迹,直白浅显的寄语,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稚气孩童,用稚嫩的双手写下了对父亲的喁喁期盼……“好好做人,回头是岸”这是白发老母对儿子的细细规劝;“好好改造多忏悔,重新做人金不换”这是手足弟兄对兄弟的殷切期冀;“老公要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回家持家”,这是糟糠之妻对丈夫的细细叮咛……同行的人害怕戳中泪点,不忍逐一细看,纷纷快速离开……

离开监区,我们随讲解员来到了监狱教学楼。在警示展区,我们观看了无数个落马官员生平事迹图,观看了警示事件讲解视频,最后在报告厅里观看了服刑人员的《忏悔书》,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忏悔书》虽只收录了四位服刑人员的忏悔,但让我感触深深。

《忏悔书》分别从犯罪罪行、犯罪根源、犯罪感触等等好几个部分,就自己的累累罪行,在灵魂深处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一篇篇椎心泣血的文字,字字千钧,让观者无比沉重,并为之动容。有市国资委原副主任、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姜剑锋,有龙感湖管理区原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邓交生,还有……,他们曾在困厄中艰辛求学,他们曾在乡邻的欣羡中鲤鱼跳农门,他们有农家孩子的吃苦耐劳隐忍,他们又有新时代读书人的聪慧睿智灵性,他们曾热血沸腾立志报国济世,他们曾信誓旦旦矢志为公为民……他们曾将上门送小礼物的亲朋拒之门外,他们曾对一两百元的行贿者怒目圆睁……可是,后来他们蜕变了,他们会将自己的孩子住院费用报销一大半;他们会将自己的胞弟安排在自己分管公司,少做事多拿钱;他们会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资金为家乡修路修桥,荣耀乡里;他们会为自己子女的升学、婚嫁,受贿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毫不眨眼……

他们对自己的蜕变,作了深刻的剖析: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随着自己职务的提升,随着各种诱惑的增多,他们骨子里固有的封建社会读书人的价值观开始作祟,“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认为这只是自己努力后的回报,理应受之无愧,心安理得。因而,理想开始坍塌,信念开始动摇,道德开始堕落,生活开始腐化。人生苦短兮,须及时行乐!

蜕变的产生,除自身价值观的沦陷外,更有亲属的助力。百般溺爱的儿子、手足相亲的兄弟、同舟共济的妻子、还有那随着自己的权利增大而越来越多的七大姑八大姨、那让自己永远不忍割舍的红颜……是他们在自己身后戳了一个惊人的贪腐黑洞,是他们,最后纷纷成了官员落马的“挖坑人”.我想,领导组织这次参观的初衷应在此:最亲的人要当亲人的“清醒剂”,切不可当亲人的“挖坑人”.三

叹今日,铁窗伫立频洒泪,悔当初,无视底线枉为人。

返回的路途,步履沉沉,偶尔看到,高墙之中的他们,一律地剃光头发,一律地身着灰色囚服,一律地眼神茫然,分不清哪是曾经的官员,哪是曾经的百姓,这警示人们:官职、权利乃身外之物,褪去这些,人与人别无二致;官职、权利是百姓的恩赐,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要将它变成私人敛财的工具。

铁窗无情,三尺孩童,茕茕孑立盼父回;高墙有恨,年迈双亲,老泪纵横望儿归。

铁门、深院、高墙、电网,随着“吱吱——呀呀”的关门声响,被家属们远远抛在脑后,然而活动带给我们的警示,犹如一记重锤敲击后的余音,钝钝地,久久萦绕在耳畔:

“心灵的港湾”莫要变成“贪腐的梦魇”!

篇3:鄂东高校论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鄂东南部分高校领导、教师、学生、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 分析研究影响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的因素。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查阅了相关论著和论文, 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了可行性的论述, 为本课题的设计、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向鄂东南部分高校领导、教师、学生、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发放有关体育场馆内容的问卷600份, 回收512份, 回收率85.3%, 有效问卷4 43份, 有效率86.5%。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4 访谈法

咨询相关专家, 对鄂东南部分高校领导、教师、学生、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了解基本情况, 进行调查, 以便得到较直观的数据指标。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现有体育场馆资源是影响有偿开放的关键因素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是对外开放的先决条件, 场馆、设施和器材只有满足高校教学与课外活动的需求之余, 才有条件向社会开放。在调查的鄂东南高校中, 湖北师范学院未向社会有偿开放, 其根本原因正是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率比较低, 面积比较小, 设施不完备, 只能保证本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 不具备向社会有偿开放的条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档次也在增加, 室内馆比室外馆更加符合市场和群众的需求, 尤其是室内小球、综合性体育馆和游泳池等稀缺型体育场馆。高校体育场馆运动项目的配置程度决定了其能否向社会有偿开放及盈利高低。

2.2 学校领导对待有偿开放的态度

高校领导的态度对体育场馆能否有偿开放至关重要。调查人数中51.7%的领导赞同开放, 33.4%的领导反对, 还有15.9%的领导持观望态度。赞同的领导认为有偿开放体育场馆既可以提高场馆利用率, 又能为学校赢得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反对者认为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环境, 给校园带来安全隐患, 造成体育设施的损耗, 增加维护管理成本;还有部分领导对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持观望的态度。高校领导的态度对体育场馆能否有偿开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要促进有偿开放的顺利进行, 体育部门与学校相关领导、部门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协调。

2.3 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有偿开放存在的首要问题, 很多高校没实行对外有偿开放, 主要就是考虑到开放会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为保障师生安全, 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调查中的高校都有限制社会人员出入校园的规定, 一旦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 这一点就难以保证, 进出校园的社会人流必然会增加, 在管理上要投入更多物力、精力, 给学校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学校在开放过程中还可能面对一系列未知风险, 尤其是人身意外伤害风险。如果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学校将面临各种纠纷、诉讼乃至赔偿, 这将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形象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2.4 学校规模、所处地理位置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效果的好坏与学校规模、地理位置有显著的关系。调查发现, 位于市中心的高校, 因为人口资源丰富, 参与体育消费人群明显多过位于郊区的高校;郊区的高校, 因为远离市中心, 居民小区少, 居住人口松散, 缺乏相对稳定的社会个人及团体参与, 向社会有偿开放受到一定限制。规模大的院校场馆资源条件更为优越, 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型体育比赛的需要, 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场馆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对社会人员到高校进行体育消费更有吸引力和号召力, 为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5 经营手段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体育场馆面向社会有偿开放, 要加大对社会宣传的力度, 很好地采纳营销和宣传手段, 以扩大影响, 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进行体育消费。调查结果表明, 采取了营销手段的学校盈利情况较好, 无营销手段的高校收入持平、存在不同程度亏损或盈利情况一般。由此可见, 采用营销手段有利于提高场馆收益, 促进有偿开放的发展。

2.6 管理模式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高校体育场馆在有偿开放的组织管理上还比较薄弱, 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的设置、有偿开放的收费标准等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鄂东南高校大多数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由体育教师兼任, 由于缺乏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经营管理意识, 态度消极, 难以实施产业经营方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导致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行模式滞后,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有偿开放的实施。

2.7 体育消费意识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虽然目前人们的健身意识比较强, 愿意对健康投资, 但是消费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只注重实物消费, 还没有真正树立花钱健身娱乐的消费意识。在这种体育消费价值观的左右下, 物质消费支出比重大, 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小, 参加体育健身、培训活动以及走进体育场馆进行劳务消费还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在这种形势下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必将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

2.8 收费标准的制定对有偿开放开放的影响

收费标准是有偿开放不可忽视的一个影响因素。高校既要保证场馆运营的需要, 又要保证场馆开放的公益性, 制定收费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制定的收费标准太低, 就难以承担场馆的损耗、日常养护和管理人员工资, 尤其对一些投资大、设施好, 运行和维修成本高的场馆, 只有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维持场馆的正常运行, 才能达到以馆养馆的目的;如果制定的费用太高, 又会影响场馆开放的公益性, 限制群众入校健身, 会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 进而降低场馆收入。因而收费标准的合理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消费水平, 制定一个绝大部分人都能承受的合理费用, 既要保证场馆运营的需要, 又要保证场馆开放的公益性。

2.9 健身氛围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健身氛围是指周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气氛和情调, 健身氛围作为一个外界刺激因素, 对人们的体育健身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体育是融合竞争、对抗、合作、娱乐等特点于一体的活动, 如果在体育健身场所中缺少群体气氛, 在健身的过程中就难以享受到体育健身的乐趣。高校体育场馆如果有良好的健身氛围, 会促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锻炼, 反之会使锻炼人群体育兴趣下降、体育行为降低, 进而影响有偿开放的收益率。

3 结语

影响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体育场馆资源是有偿开放的前提, 学校领导对待有偿开放的态度对能否进行有偿开放起决定性的作用, 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对外有偿开放存在的首要问题, 学校规模、所处地理位置、经营手段、管理模式、体育消费意识、收费标准的制定和健身氛围等对有偿开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 建议

篇4:我的梦——成为鄂东山药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初中毕业后,由于多种原因两次与“跃出农门”这样的机会都擦肩而过。

刚参加工作时,我在本村大队做一般人都不愿干的苦差——打药员,也叫技术员。当上技术员之后,我恋上这份工作,春播一粒种子,盼望她出苗,盼望她开花,盼望她结果,望着秋天一望无垠黄澄澄的景象,内心充满丰收的喜悦。农业是有盼望的事业,是一个与天地斗有乐趣的事业。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白天在田间查虫、查病、打药,晚上挑煤油灯读《湖北农业科学》杂志,从中汲取“营养”。由于有理论指导,我年年都被评为“模范科技工作者”,得到组织上的认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潮流势不可挡,农村率先实行责任制。先是“大包干”,后是分田单干。我的技术员职务也随之被取消。但我热爱农业技术的热情丝毫未减。1984年首次结缘《农村百事通》杂志,引种小麦一举成功。随后几十年至今仍坚持订阅该杂志,百读不厌。由于有了从杂志上学到的知识的积累,我又与县电台联系上,成为农业稿件特约记者,将近三十年未间断。在这几十年间,我不但阅读大量农业期刊,还重点精读《水稻栽培生理》《农业昆虫学》《棉作学》等六本大学教材,并写下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我将学来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给一些科普杂志投稿,没想到在一些省级报刊上居然刊登了我的“豆腐块”,其中,《农村百事通》就采用了4篇。

我的小论文一发表就在县里参加通讯员会议。通过这些通讯会,我也结识了许多县、局级领导。随后,我被评为当地的“农民技师”。2009年我被县科协选为全县科技工作队成员,同年被县农业部门聘为农函大教师,第二年被县科技局聘为特科技特派员。在县科协、科技局、农业局、气象局支持下,2006年、2012年我先后出版了《土专家手记》和《农作物栽培100问》两本书。这两本书重点讲鄂东观音掌山药、西瓜、水稻、棉花栽培技术。两本书语言简明扼要,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农民一读就懂,一看就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县科技局发文批准成立清水河乡科技咨询服务部。几十年来我骑自行车,依托科技站的招牌,以良种为纽带,以传技为目的,将良种、书籍送到农民手中。为了让农民早日掌握技术,我先后三次拿出资金数千元,在全村范围内奖励棉花高产能手和西瓜种植大王。

我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事被县科技局作为模范表彰,并两次被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2003年我还被评为“蕲春十大新闻人物”,县电台以“土专家——管志雄”为题采访我。《湖北日报》、《黄冈日报》多次报导我的事迹。2011年我又被县里评为“十佳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我们当地土壤特别适合种植山药。许多农民都想种,但不懂技术怕失败,而且还怕产品找不到销路。在一次全县三级干部培训会上,乡亲们提议:“志雄呀!你搞个合作社,指导我们种山药、卖山药吧。”我请示镇领导后,随即成立蕲春县志雄山药合作社。合作社每年上半年指导村民种山药,下半年帮助村民卖山药,年终总结评比,奖励优秀种植户,让农户互相交流经验,提高种植技术。经过三年运作,合作社已初具规模,联系6个村200多户,共种植13.33公顷山药,每年销售3000箱以上。每公斤价格也提高了1~2元,年产值200万元左右。合作社的山药在县有关单位支持下成功注册了“时珍故里”商标。

几年来,我日思夜想,希望我们合作社的“时珍故里山药”不但成为全国有名的降血脂、降血糖的健康绿色食品,还能成为农民致富的优良首选品种。当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与种山药、加工山药、营销山药的仁人志士交朋友,成为名副其实鄂东山药王!

(湖北省蕲春县漕河镇三马河村志雄山药合作社 管志雄 邮编:435399)

篇5:鄂东南年会欢迎词

暨第二届鄂东南体育舞蹈联谊会欢迎词

苏惠林

2012年12月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各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喜庆日子里,咸宁市体育舞蹈协会2012年会暨第二届鄂东南体育舞蹈联谊会在美丽的香城泉都——温泉隆重召开。这次年会有来自黄石、黄冈、鄂州、咸宁等县市500名选手同台竞艺,友情联欢,有国标级、国家级裁判沈浩先生、谈纪宝先生等知名教师莅临指导,有全国摩登舞、拉丁舞冠军戴斌先生、韩小乐女士、朱志先生、蒋诗琪女士等优秀的专业选手登台表演。因此,今年的年会是咸宁市体育舞蹈协会和鄂东南联谊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盛会。在此,我代表咸宁市体育舞蹈协会向参加年会的所有来宾、运动员、艺术家和观众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艺术是城市的品味。体育舞蹈作为一门高雅艺术、一门健康文化,以其高雅、时尚、健康、阳光的独特魅力,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它已经成为参与范围

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普及发展最快的大众文化体育运动。我们努力举办体育舞蹈年会、联谊会,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鄂东南体育舞蹈技术的提升,促进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增进兄弟城市文化艺术的交流。我们相信,有广大运动员的积极参与,有资深教师的悉心指导,有优秀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这次年会一定会成为一次艺术盛会、活力盛会、友谊盛会。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运动员、艺术家和观众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篇6:鄂东南小岩体分布及其基本特征

鄂东南小岩体分布及其基本特征

鄂东南燕山期小岩体(群)有137处,主要分布在两大层间顺层滑脱拆离带中和毛铺-两剑桥断裂及其附近.小岩体规模小,埋藏浅,形态多为筒状、似直立柱体、蘑菇状、脉状、岩株状、岩墙状.小岩体产状总体倾向南、南东,倾角30°以上.鄂东南小岩体主要为中酸性花岗岩类,侵入期次分为两期七次.岩浆演化从早到晚的趋势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部分小岩体与鄂东南六大岩体一样是杂岩体,是岩浆多期次演化的产物.小岩体岩浆来源于深部,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有关.

作 者:刘晓妮 孔繁河 杨培 刘忠明 朱琳 李红 LIU Xiaoni KONG Fanhe YANG Pei LIU Zhongming ZHU Lin LI Hong  作者单位:刘晓妮,杨培,刘忠明,朱琳,李红,LIU Xiaoni,YANG Pei,LIU Zhongming,ZHU Lin,LI Hong(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22)

孔繁河,KONG Fanhe(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资源环境与工程 英文刊名: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年,卷(期): 23(4) 分类号:P619.22+2 关键词:小岩体   基本特征   鄂东南  

篇7:鄂东南五市区域联动治超工作

实 施 方 案

(讨论稿)

为了进一步宣传贯彻执行《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和《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有效制止公路超限运输违法行为,保障公路的完好与畅通,维护公路运输秩序,经省公路局研究,决定在鄂东南的武汉、黄冈、咸宁、黄石、鄂州五市开展区域联动治超工作,特制定《鄂东南五市区域联动治超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区域联动、长效治理”的总体要求,立足于遏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过桥,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公路桥梁安全畅通。通过开展区域联合治超专项行动,加强区域内公路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鄂东南五市统一行动、资源共享、密切协作的无边界、无缝隙治超网络,建立、完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倒查机制及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此次鄂东南五市区域联动治超,力争做到区域内超限超载车辆明显减少;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执法手段明显加强;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区域联动治超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治超网络平台逐步建立。确保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努力实现区域内公路超限超载车辆检测率100%、卸载率100%(不含不可解体货物);无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确保区域内超限超载率控制在5%以下;运输砂石料车辆一律遮盖帆布,无遗漏、抛洒、污染公路的现象。

三、活动实施时间和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9月6日-9月15日

1、统一宣传时间:五市同时开展为期10天的区域联动治超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期间,从各市抽调1-2名执法人员分两组对五市执法现状进行检(稽)查摸底。对检查查出的问题,如实通报各成员单位;对执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各市自行组织整治。

2、统一宣传内容:《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联合治超公告、五市统一治超原则及标准、文明规范执法宣传等。

3、统一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报刊、宣传单等媒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和理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此阶段须贯穿整个行动始终。

(二)联动治超阶段:2011年9月16日-2012年7月15日 加大路面治理力度,采取固定治超站点与流动稽查相结合,联合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展开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超限超载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绕岗、闯岗、大吨位恶意超限以及非法改装车辆等违法行为。

第一站:咸宁 2011年9月16日至2011年11月15日

第二站:武汉 2011年11月16日至2012年1月15日

第三站:鄂州 2012年1月16日至2012年3月15日

第四站:黄冈 2012年3月16日至2012年5月15日

第五站:黄石 2012年5月16日至2012年7月15日

(三)检查验收阶段

联合行动结束后,实施单位要认真总结得失,及时上报工作总结,并将工作情况及时上报省治超办,通报各成员单位。

四、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立足源头、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治超机制,以固定检测站为依托,采取“源头监管与路面治理相结合,专项整治与长效治理相结全,固定检测与流动稽查相结合,属地稽查与异地交叉稽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统一宣传口径,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联动时间,统一执法标准,统一检查监督,统一规范治理,打击超限运输违法行为。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执法标准。严格执行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即按照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455号)的要求和超限超载认定标准。

统一鄂东南片区内自由裁量权标准。对于超限在20%以内的违法行为,以宣传教育为主,处理以告知并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制定湖北省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收费标准的通知》(鄂价费[2003]100号)的规定,收取路产损失补偿费,同时卸载至标准

装载范围内;对于超限在20%以上的违法行为,卸载至标准装载范围内,并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制定湖北省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收费标准的通知》(鄂价费[2003]100号)的规定,收取路产损失补偿费,同时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和第六十四条规定处罚。严禁车货总重超过55吨以上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违者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和第六十四条规定的上限处罚。

统一车厢拦板切割标准。车厢拦板以核发的行驶证为标准,非法改装车厢由车主自行恢复,否则强制拆解,强制拆解所产生的费用由车主承担。

统一防抛洒保护措施。所有运输易抛洒物品的运输车辆统一覆盖帆布,未覆盖者一律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四十三条和第六十九条处罚。

统一卸载标准。坚持“科学检测,卸载放行”的原则,开展对辖区内超限运输车辆集中治理,统一对治理区域内的超限车辆进行卸载,如有拒绝卸载者,执法人员要对其进行强制卸载至标准装载范围内。

在实施检查过程中,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做好执法文书,要运用照像、摄像设备收集证据,建立档案,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确保无行政败诉案件。

2、统一执法时间和地点。第一阶段: 2011年9月15日下午5时前,黄冈、鄂州分别指派5名执法人员及车辆到S208咸宁咸安马桥治超站集结;黄石指派5名执法人员及车辆到G107

武汉江夏云井山治超站集结。第一阶段联动治超时间为10天,第二阶段联动治超工作根据情况另行商定。

3、统一执法人员。由区域内的参与单位各派出5名执法骨干,携带一台治超检测车、本人的执法证件和生活用品到指定地点集结,组成联动治超小组。

4、统一部门协调。轮值单位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与纪检、纠风、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的协调,按照国家九部委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所确定的“加强配合,各司其职”的原则,继续保持路面执法协作和联合治超机制,公路部门负责非法超限车辆的查处,交警部门负责将上路行驶的非法拼装、改装车辆强制恢复原状,公安部门要维护好治超检测站点的治安秩序,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切实保障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5、统一执法纪律。参加区域联动治超的执法人员必须服从驻地单位的统一安排,顾全大局,严格遵守驻站的作息时间和工作纪律,参加24小时轮流值班。

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治超工作“十条禁令”和“五不准”纪律,严禁随意拦截车辆进行检查。严禁以车辆超限超载为名乱罚款,严禁以目测为依据认定车辆超载,严禁以罚代卸、以罚代纠,未消除车辆违法行为一律不得放行,严禁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上路执法,严禁收费、罚款不开票据。联动治超行动中,驻地单位将与相关部门组成稽查组,严查违纪执法和“三乱”行为,对查实的违纪违规行为一律通报派出单位,由所属单位进行严肃

处理,绝不姑息。

6、统一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信息平台,加强治超中心与检测站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动,在第一时间将超限超载车辆有关信息录入,对恶意超限车辆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列入黑名单的车辆被再次查获时,执法人员在法律规定内对其实行上限处罚。

7、统一后勤保障。参加联动治超的执法人员的生活住宿由驻站统一安排,接待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以统一在站(点)内食宿为原则,以上人员的差旅补助费用等由原单位自行解决。

驻地单位对交通流量大的检查路段,派人维护秩序,疏导交通,对可能发生的重大情况做好充分分析和排查,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制度,成立救援小组,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执法过程中,严禁执法人员强行追车检查,确保交通安全和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区域联动治超期间联系人:

武汉:宋 娟 联系电话:*** 黄石:马建喜 联系电话:*** 鄂州:曹胜刚 联系电话:*** 黄冈:陈 明 联系电话:*** 咸宁:张凌云 联系电话:***

篇8:鄂东民歌的艺术特点初探

随着百姓文化生活的日益繁荣, 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遍地开花, 这为鄂东民歌的发展也创造了条件。除了这些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原汁原味的老歌之外, 还有许多近期新的作品也很具特色, 它在保留了原来风味和唱腔特色的同时又加进了新的元素, 让原本的鄂东民歌更具生命力与艺术性。如2008 在黄冈举办的鄂东民歌大赛就涌现出很多深受百姓喜欢的好作品, 其中麻城为打造杜鹃旅游文化品牌, 特别邀请了著名的作曲家王原平和词作家熊明修创作了《麻城杜鹃花》《麻城杜鹃红》两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的原创歌曲。《麻城杜鹃花》在央视《欢乐中国行﹒魅力麻城》大型文艺晚会上首次公开演唱就一鸣惊人。

一、鄂东民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每当传统节日时, 鄂东人们会聚集在一起举办各种文艺活动, 表演当地的各种节目, 如“花挑”“彩龙船”这些极具当地特色的歌舞民谣;还有“老米酒, 兜子火, 过了皇帝就数我”中提到了东山饮食文化, 介绍老米酒的酿造过程和喝酒时的情景, 纵情地表达了鄂东人民喜悦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劳动过程中, 劳动号子对人们的生产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可以组织、指挥劳动, 同时还可以传授知识, 鼓舞劳动的热情, 解除人们的疲劳。因此在劳动中, 很多劳动号子都是劳动人民“手里打着, 眼里看着, 心里编着, 口里唱着” (1) , 慢慢流传开来了, 如《抬工号子》《打连盖》等。内容多为呼喊声, 有时也有“抬起来”, “加把劲”, “抬上肩”等简单语句。这些歌, 不仅传授了各种各样的知识, 而且也丰富了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二、鄂东民歌的艺术特点

鄂东民歌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多样式的体裁、唱腔以及表现手法。

(一) 鄂东民歌的几种体裁和唱腔特点

鄂东民歌包括山歌、号子、田歌、小调等。这里重点介绍一下鄂东民歌中的山歌、田歌及其唱腔特点。

山歌是鄂东地区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它的曲调大多比较高亢, 语言质朴、节奏自由、感情表达直接。如《麻城杜鹃花》便是山歌中一首非常抒情的慢板山歌:“不是天上的霞, 哎呀勒;不是画家的画, 哎呀勒;它比霞美胜似画, 那是家乡的杜鹃花”。这个曲子的整个旋律采用了五声调式, 旋律简单优美, 整体起伏不大, 节奏自由多变, 音调悠长, 而它的唱腔则结合了当地的民歌特色, 采用了大别山民歌的传统行腔习惯 (即声韵感) , 就是当地人经常使用的“三声腔”。下行音阶式级进旋法, 更显旖旎柔宛的风采。

田歌是劳动人民为了排解田间劳动的单调和枯燥产生的歌曲。如《唱个山歌我回去》就这样唱道:“太阳落土日落西, 唱过山歌我回去, 清凉水里洗个手, 不知明天在那里。”又如《叫我唱歌就唱歌》 (红安民歌) 唱道:“叫我唱歌就唱歌, 不奈仁兄意思何, 粉壁墙上写大字, 黑的少来白的多, 唱的不好莫笑我。”这些民歌大都是一唱一和, 其曲调高亢委婉, 唱词通俗易懂。

(二) 鄂东民歌的主要表现手法

鄂东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衬字的运用等。1.“赋”体又叫“直叙”, 就是大白话, 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唱。如《十恨》“一恨我的娘, 做事无主张, 十七十八正相当, 还不给办嫁妆。二恨奴公婆, 公婆太罗嗦, 十七十八正相和, 还不来接我”。曲调悲伤, 表达了心中的委屈与怨气。

2.“比”体就是“比喻”, 声东击西, 指桑骂槐。比如《春恋》中唱道:“麻喷细雨不离天, 麻雀不离茅屋檐, 燕子不离高梁上, 蜜蜂不离花心间, 情哥不离姐面前。”一系列的比喻情真意切、直率大胆。

3. 衬字的运用。衬字在民歌中没有实际的意义, 它只用于增加歌曲语气或渲染歌曲气氛, 在歌曲中起着陪衬的作用。如《采茶歌》:“春季里来采茶忙 (哎) , 哥妹双双上山冈 (哟) , 哥在前面昂头唱 (哎) , 妹在后面爱俏郎 (啊依子哟) ”, 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热烈欢快之情。“我与情哥一个垸 (嘞) , 桁条相搭 (是) 屋相连。别人说我 (勒) 跟哥好 (喂) , (我) 实实在在 (是) 冒沾边。 (哥喂) , 我冒吃羊肉惹身膻。”歌中通过加“衬”字的使用来表现姑娘复杂的内心情感。

从总体来看, 鄂东民歌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 但是鄂东民歌毕竟是属于地方特定群体性的艺术, 流传范围非常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鄂东民歌也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我们应该在保留原腔民歌特色基础上, 运用作曲的技法发展鄂东民歌, 勇于突破和创新, 才能将鄂东民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只有创作出适合当今时代的作品, 才能繁荣鄂东民歌音乐, 使鄂东民歌更加绚丽多姿、璀璨夺目。

摘要:鄂东民歌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是鄂东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口头创作的诗歌, 是他们理想和智慧的结晶。鄂东民歌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 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风土人情、婚姻恋爱等.本文就从鄂东民歌的基本体裁、唱腔特点, 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鄂东民歌的艺术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鄂东民歌,唱腔特点,表现手法

注释

篇9:舌尖上的鄂东美味

来自纽宾凯瓦尔登酒店瀛洲轩宴会中心精心特制20余道特色料理,全部选用原生态、原产地的食材,烹制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包括味精),保持原产地食材的天然本味,既美味、又养生、还传统,凸显鄂东菜的地道美味。

1.鲍仔红烧肉

原料:夹层五花肉铺、鲍鱼仔、春笋丝

旺菜秘籍:从选料上来看,酒店特别从红安大别山选用放养的猪肉为原料,此类猪肉肥瘦均匀,纤维组织紧密,烧好后口感醇厚,肉质味美鲜香。在烧至断生后,又捆上刚出土的春笋丝,以增加其纤维素含量,并吸收油脂,起到荤素搭配的作用。

特点:咸鲜带回甜

2.糯米蒸红安红薯

原料:红安红薯、糯米、蕲春野蜂蜜

旺菜秘籍:红安红薯皮薄、肉厚、色黄,味道甘甜。因含水分少,肉黄而出名。在加工过程中,也注重了原生态的手法,仅仅加入了蕲春产的野蜂蜜,增加此菜的香味和甘甜度。既香甜又不腻,蜂蜜有清热解毒、养颜美容之功效。

特点:色泽黄亮洁白、味甘甜

3.鸿运当头

原料:野生胖头鱼、苕粉皮

旺菜秘籍:在加工过程中注重家常烹制,讲究原汁原味。煎制鱼头时,选用上等菜籽油和猪油,更增添了鱼的香味,烧制过程中加入骨头汤以增加汤汁的稠度和粘度,丰富了菜的味道。起锅前加入了黄冈当地的苕粉皮,增加食用性。

上一篇:观走进新中国有感下一篇: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3-2014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