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培训

2024-05-15

备课培训(共11篇)

篇1:备课培训

这个学期,我有机会参加了这次区组织的教研

组长培训班,为期三个月的学习,想起来还是有一定收获的。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让自己有时间坐下来听几场有水平的讲座,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机会。尽管培训安排在上班期间,加之自己担任两班语文,回学校后要补回许多课,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回过头看看,这样的累,换来的是一次次认识的提高,一次次地促使自己也更多地对教育教学进行审视和思考,应该说,还是值得的。

从接到培训通知开始,就能感觉到教育局对这次教研组长培训活动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甚至于有点让人“受宠若惊”,因为,有不少老师也许也有像我一样的感觉,哪有这么严格的培训活动啊,从来没见过。严格的考勤制度让人就觉得气氛的非凡,果然,在培训中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极其严格的签名、点名、请假制度,是我见过的最为严格的一次。有了制度的保证,让大家对这次培训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应该说,最为难得的是,这次能听到几位专家的高水平的讲座。他们有着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来的思想,既精辟又简洁,有不少思想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

如第一场缪良华主任的《谈学科教研组的工作策略》,从多个角度引领我们思索了现实中的种种教育教学问题,也让我们跟着他,能冷静地思考我们的工作性质、工作矛盾,以及种种可以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缪老师的演讲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是一场很难得听到的讲座内容。

再如第三场张丰的《教师研修的组织与策划》,也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讲座,他对于教育教学的思考非常深刻,专业性强。广博的知识面也让我们扩展了视野。

而最有收获的应该是参加舟嵊小学开展的“以课文《恐龙的灭绝》为例,探讨如何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尽管这是我笔记记得最少的一次,但是却是感到最有收获的一次,舟嵊小学低段语文教研组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是如何进行教研活动的。而想想自己学校的教研活动,几乎是名存实亡。

通过学习也使我意识到了作为教研组长身肩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使我有了方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开展好本校教研组工作。使我充分地认识到,团结才能有力量,教研组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共同协作,共同进步,必须要采用行之有效

的方法来促进教学,管理教学,促进教研组的进步。为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对此有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团队能力。

有这么一句话——工作需要助跑器。是的,教研组长就是教研组的助跑器。我们要拥有一支具有凝聚力、团结、和谐的团队;我们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需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要在单位里起到表率的作用;要在教学中有一块自由支配的“自留地”,在快乐中收获总结经验;要把组内的每一位老师当成成自己的老师,互相学习。让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不断成长,使教研组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共同体。

二、转变教研观念,推动组内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研工作、教研经验、教研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研组长应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用新的教研观念和教育理念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有新的创意,要采用新的教研方式和方法,为教学研究的发展探索新路。

三、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校本研究的水平。校本研究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否转变成为一个研究者,直接关系到校本研究能否得到落实。所以我认为校本教研要以科学的态度、科研的方法进行,每位老师只能不断深入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研组长个人的发展,关系着整个教研组的发展,关系着学校大家庭的发展。这一次的培训,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教育理念,还提升了个人视野。参加这样的培训机会很难得,我要好好品味,慢慢消化,让它渐渐的渗入到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篇2:备课培训

推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全身心地去备课,才能游刃有余地上好课。如何按照“由教教材到教语文”的新理念备好一节课是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通过这次参加对如何备课的培训,深感其中蕴藏着大学问。自己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往往是先在资源中寻找比较成熟的教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些修改或调整,但这些修改和调整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其中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反思这一过程,对专业成长和教学都是不利的,应该改变这一思路和做法。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通读教材和教参是第一步。我想,要备课,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以及对其比较权威性的解读,并在这一过程中把握教学目标,体悟思想和感情。然后精读教材,研读其中蕴藏的语文元素——字词的运用、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写作顺序等,最后形成一个教学思路。作为新教师,我想,必要的借鉴是不可缺少的,最值得借鉴的是什么呢?我想,其一是有关教学重难点的借鉴。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新教师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借鉴的同时还需要了解所教学生的现有水平,实践“为学习而设定教学”的目标,就像杨老师所强调的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测,以实现最有效的教学。其次我认为最应该借鉴的是提问的技巧和过渡语的设置。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前面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可以通过齐答或老师叙述的方式带过,对于一些稍有难度,需要思考的问题,提问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提问的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回答情况。在上《小露珠》讲解植物为什么喜欢小露珠时,我的问题是: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植物对小露珠的喜欢的?只有几个学生举手,而且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经过倪校的指导,将这一问题改为:前面作者是用比喻的写作手法写出了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那么这一小节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植物对小露珠喜爱的呢?自己再来读一读。结果第二次上的时候,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得就很好。同时,过渡语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是连接每个教学环节的纽带,能够使内容更加连贯有序。

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会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践行自己的合理想法,完善自己的备课。

篇3:备课技能——中职教师备课之我见

1.常年备课。

常年备课, 就是说教师备课不能局限课前的几个小时, 它应包括教师平时的对现实生活素材的留心观察, 包括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料的积累, 要天天备课, 月月备课, 这就是所说的常年备课。

2.学期备课。

学期备课, 是指教师在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指导下对整册书的钻研, 学期备课可粗一些, 学期备课后可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

3.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是在一个单元 (模块) 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之前进行备课, 单元备课拟出单元 (模块) 的教学计划, 提倡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

4.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是根据单元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重点、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进一步从每节课的实际出发, 认真研究和解决单元备课各项计划的具体落实。

5.课前复案。

这是在上课前教师对教案内容再揣摩构思, 默记熟练的过程。

6.课后备课。

这是教者课后回顾, 反思总结的过程。

二、备课的内容

1.备教材——做到五个弄清

(1) 弄清课程标准。

教师备课只有熟悉教学课标, 才能胸怀全局, 居高临下地钻研教材, 真正做到纲举目张。

(2) 弄清教材体系。

教师要通过研读教材, 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 真正弄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编写意图, 透彻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内在联系、纵向关系及广度、深度, 最终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3) 弄清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重点是知识的关节点, 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教学重点容易被确定, 而教学难点不易被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把重点与难点混淆起来。教学难点具有有限性、差异性、局限性的特点。

(4) 弄清教材特点。

教材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法的选择。教师在研读教材中找到教材的特点则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5) 弄清教材疑点。

所谓疑点, 就是课堂上学生混淆不清, 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地方。教师在备课中, 要去分析教材, 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的质疑, 以便给以释疑解惑。

2.备学生——做到六个了解

(1) 了解班级基本情况。教师应该对班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了解班级的学生构成、特点、风气、智能结构、学习兴趣等。

(2) 了解学生个体自然情况。教师要对全班学生做到了解, 还应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自然情况。

(3) 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包括班级的整体的学习基础, 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优、中、差生的比例等。

(4) 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要了解学生对哪些方法适应, 哪些方法不适应, 喜欢什么样的方法, 不喜欢什么样的方法等。

(5) 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差异。

(6) 了解学生的变化与进步, 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

3.备教学资料——掌握四项原则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 教师必须吃透。怎样才能把课上“活”呢?给教材“添油”“加醋”, 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 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1) 博览精选, 厚积薄发。作为教师他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 同时还要懂得相关学科的基本常识, 更要掌握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

(2) 消化吸收, 贵在创新。对学习积累的各种教学资料不能照搬照抄, 更不能喧宾夺主, 重在消化吸收, 贵在创新运用。

(3) 凡引入教学内容的资料中的观点和事例必须科学可靠, 要避免错误。

(4) 引入教学的资料应尽可能是新鲜的, 要避免陈芝麻烂谷子。

4.备教学方法——掌握教改动态

(1) 单一性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问、或用演示、或让学生自学、讨论、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

(2) 综合型教学方法。

它是把教学原则、教学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手段, 单一的教学方法等都包括在内, 又能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教师备教学方法, 一方面, 要掌握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法、谈活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教法;另一方面, 教师在备课中应重点学习掌握教改中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这多半是综合性教学方法。

5.备学法——掌握学法指导的内容与方法

(1) 学法指导的内容:

①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确定学习目标, 分配学习时间, 选择学习方法。②五环节常规学习方法: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作业方法、小结方法。③学科学习方法。以各科教学特点为内容的学习方法, 如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英语的方法、

(2) 方法指导的原则:

体现自主性、针对性、操作性、差异性、巩固性。

(3) 学法指导的形式:

①渗透指导;②讲授指导;③交流指导;④点拔指导;⑤示范指导。

三、优化课堂设计要领

优化课堂设计, 是当前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学习、借鉴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课堂设计方案。

四、编写教案

当前教案编写要注意克服以下几个问题: (1) 搬家式教案。这种教案是教师照抄参考书; (2) 应付检查式教案。这种教案不是为教学所用, 而是为了应付检查, 表面看工整规范, 但只是摆花架子; (3) 缺少创新的教案。这种教案沿袭传统教学方法的“五大教学环节”, 没有跳出传统教学的旧框框。

1.教案编写的原则

(1) 符合科学性。依纲扣本, 避免出现知识上错误; (2) 加强创新性, 避免千遍一律; (3) 注意差异性。各尽所能, 避免千人一面; (4) 强调操作性。以简驾繁, 避免臃肿繁琐; (5) 考虑变化性。灵活运用, 避免死教条。

2.教案编写的内容

(1) 课题 (说明本课名称) ; (2) 课型 (说明属于新授课, 还是复习课、还是练习题、实验课等) ; (3) 课时 (说明属第几课时) ; (4) 教学目标 (或称教学要求、教学目的, 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 (5) 教学重点 (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6) 教学难点 (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的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 (7) 教学程序 (或称课堂结构, 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措施) ; (8) 作业处理 (说明如何布置处理书面或口头作业) ; (9) 板书设计 (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 (10) 教具 (或称教具准备, 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

3.编写教案详略得当

篇4:备课培训

关键词:师资培训 教师集体备课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66-02

师训院校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基地,它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教育改革发展推进的有力支持。既然,师训院校在师资培训中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那么,那么师训院校教师开设的课程当然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师资培训依赖的力量主要是师训院校的教师队伍,培训的效果则主要取决于师训院校教师开设的课程了。如果开设的课程具有前瞻性、针对性,那么受训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必然可以大展拳脚,否则,受训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厌倦培训,甚至是仇视培训。

如果出现前文的消极的局面,不仅对于师训院校荣誉是一种损害,而且也会浪费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由此可见,培训课程的设置质量的高低,是关乎师训院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提高课程设置的质量,师训院校教师集体备课的模式改革又是必须先行一步的。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师训院校教师备课是远远落后于教师培训的现实需求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由于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策的保护,师训院校往往忽略自身培训质量质量的好坏,课程建设停滞不前;二是教师的授课只是完成任务式的,缺乏创新,还只是停留在“闭门造车”的层次;三是教师开设的课程与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脱节,适应不了现实改革的需求。针对师训院校存在的这些普遍问题,宝鸡教育学院作为宝鸡地区唯一的一所具有公办性质的师资培训机构,率先打破传统师训院校的僵化模式,锐意改革和创新,开创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师集体备课模式,即五步分段备课法,那么什么是五步分段备课法,第一步基层调研;第二步课题预设;三步院内课题汇报;四步跨区域联合协作;五步基层回访,本文将从一下五个方面阐述这种备课思路的具体环节。

一、 基层调研是教师集体备课资料来源的基础,也是师资培训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

多年来,师训院校教师的备课,主要依赖查阅资料、外出学习以及网络资源等,不可否认,这些资料来源是很多教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但是,师资培训要取得实效仅仅依赖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层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手段和方法已经比较的多样和丰富了,师训院校带给教师的许多知识很多已经为基层教师所熟知,甚至有些教师的知识储备已经远远超出了师训院校的培训科目范围。所以,师训院校应该转变原有的培训模式,拓展课程资源来源的渠道,立足基层学校实际,广泛深入一线展开调研,应该是打破培训困局的一条可取之路。

宝鸡教育学院自2010年以来,学院领导成立院级课程资源研究小组,组织学院精干的中青年教师,组成合作团队,深入三区九县的各级各类学校共计60余次。研究小组骨干力量共计三十三人,发放问卷调查表5300份,开展县区教学研讨会大小共计93次。长驻重点校课题教师十余人,参加重点校的各类日常教学管理,负责收集各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负责对各类问题分门别类处理加工,以获取尽可能多的一线教育教学信息。只有搜集的问题全面而客观反映基层实际,才能为后期的指导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证。对于教育学院的这次大胆尝试,基层学校一线教师是非常欢迎的,他们纷纷对这项工作献计献策,既进一步丰富了资料来源,同时,也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不少好的思路和方法。

二、 课题预设是教师集体备课的落脚点,也是建立师训院校课程资源库的物质准备

在前期一线调研的基础上,课程资源研究小组,分时间段不断整合资料,将相关资料转交课程小组内设课题设计小组,课题设计小组按照系部专业分为:语文科、数学科、外语科、理科综合、文科综合、音体美等六个大类。

课题设计小组负责课题的拟定和内容的设计,课题小组执行严密的小组研修计划,定期开展小组研讨会,收集对课题的各种不同的修订意见,并及时向院课程资源研究小组汇报课题完成的进度情况。为保证课题设计阶段的研究成果质量,院课程研究小组对内设研修小组的研究人员结构层次进行了合理搭配,并制定了相关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学院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的进程。

三、 院内汇报研讨课是教师集体备课实践效果的“练兵场”,也是完善课题必不可少的阶段

在各研修小组初步的课程资源整合工作完成后,经院课程资源研究小组审定后,就进入到院内汇报课的阶段了。院内汇报课不仅针对全院教职工,而且必须充分邀请一线教育教学的各类专家,当然各县区的教研室专家也是一支不容忽略的依靠力量。

在汇报课应分几个阶段实施:一是专业授课教师负责汇报课的展示,教师展示课程的具体细节,还应向专家团阐述课题设计的思路,及自己对课程设计的评价,评价主要涉及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和研究遇到的困难;二是专家团在充分听取授课教师的课程全部内容后,应在研讨的基础上,对授课教师提到的问题,给予切实可行的一些解决思路和方法;三是汇报课后的收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便今后对课程的加工和完善。

四、 跨区域联合协作机制,是教育资源的强强联合,是师资培训升华和提升的有效途径

经过前面扎实有效的准备后,学院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资源的品味和质量,实施了跨区域联合协作的战略构想。这个构想的基本框架:内联外引,即对内联合省内优质教育资源,对外引进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模式。

教育学院的具体做法:一是联和省内著名师范院校、教育研究机构以及省级重点中学的专家,定期、不定期的召开课程研究讨论会,悉心听取各类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课程资源进行反复的打磨,使得课程更加富有现实针对性;二是组织研修小组骨干教学力量赴沿海发达地区进修学习,学习发达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地区教改实验提供可借鉴的范本。自从2010年以来,教育学院共召开省内教学研讨会60余次,组织骨干教师出省学习80余次,研修小组骨干人均不低于3.5次。这些做法的实施,不仅开阔了骨干教师的视野,而且提升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内涵。

五、 基层回访是课程资源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集体备课内在循环的重要环节

课程资源的管理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课程资源应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实现自身的开拓和创造新。也就是说开发一个专题课,就能受用终身的,教师应不断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超越,才能打造全新的自己。

对此,教育学院不仅在自己的专有网站上设置了信箱,而且不间断的对培训对象进行定期回访,听取一线教师的心声,更重要的是走进课堂,从课堂应用的效果上考察培训的质量,当然,了解学生的感受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两年来,学院受到一线教师来信反馈10000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百余次,这些做法使得教育学院的培训质量不断迈向新台阶,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学院在师资培训方面教师集体备课模式,

篇5:备课培训心得体会

一、更加明确了工作思路。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探索,深入做好网络集体备课工作,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增强了我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网络集体备课为我们教师的参与和共同讨论创造了平台,使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真正达到了最优化,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使我不断自我成长。

二、强化了我的参与意识。

我们网络集体备课学习的方式以个人+集体=个案为主。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网络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网络集体备课后,个人再对网络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并进行修改,形成有特色的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的教案。强化了我的参与意识,把网络集体备课变成我的自觉行动,让我真正参与到了这一学习中。

三、通过开展网络集体备课学习,我在新的学期里将会按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研讨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和学法。为确保备课学习的实施,我将积极接受学校教导处的督促和检查。

篇6:校本培训、教研、集体备课记录

****年**月**日

星期 地点

组别

参加人员

主持人

中心发言人

活动主题

篇7:集体备课培训心得体会

此次讨论中有一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一件事是在讨论快结束时,成老师叫我们把组内成员的名字登记一下。我一听就立马跟何玲老师说“你能不能帮我登记一下我们组内所有成员的名单呢?”她爽快地答应了。(因为,那时候我在做有一些总结)然后,我就听到了成老师讲了一句话“…、登记名字的事你亲自去做,要不然你们在一起讨论过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我顿时觉得脸上辣辣的。于是,拿回了那张签名的纸。

有些细小的事看似简单,甚至是难以发现的微小,可正是透过这些不经意间的小事,我们感受到不平凡的人格。也许,这也是体会生活美好的开端。

篇8:细化备课内容,提高备课质量

【关键词】侧重面;行文线;知识点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教学环节的第一项,由此可见备课的重要性。“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在通常情况下,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备教具。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备好教材。

对语文学科来说,在备教材的时候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备好当课的侧重面

1.什么是当课的侧重面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会始终贯穿着一条线,那就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然而,大家需要明确的是,教参上所给出的“教学目标”只是学习整篇课文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需要我们在2~3个课时,甚至更长的课时内完成的总目标。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在一个课时内做到面面俱全,所以,我们必须有所侧重。也就是说,在我们备课的时候,需要把这些总目标进行分解。每一个课时我们需要完成哪些目标?怎样将这些目标落实?都是我们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好的内容,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当课的侧重面。

2.为什么要备好当课的侧重面

我们在听公开课时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一节成功的课,往往会是教学内容与三维目标的高度统一。而有些语文课却上成了“快乐大本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是左看,右看,怎么也不像语文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没有抓准,教学的侧重面没有抓好。其实,在每节课上课前,我们只要明确了教学目标,清楚自己这一节课到底要干什么,即学生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就能合理、有效地选择、整合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二、备好当课的行文线

1.什么是当课的“行文线”

在写文章时,作者常常会对所选取的材料进行周密、精心、细致的思考,有条有理的组织成篇,就会形成一条明晰、顺畅、连贯的线索。而这条线索主要是指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这就是文章的“行文线”。它就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结构更加严谨。

2.为什么要备好当课的行文线

2001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而要想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就必须紧紧地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也就是作者的“行文线”来进行研究。可以说,读课文,抓住了线索,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中心思想;写作文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做到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使文章中心明确,脉络清晰。

可是,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因为他们的年岁还小,在感悟作者的行文线时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就更需要我们的指导。只有我们在备课时备好这条行文线,上课时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分析、引导,孩子们才能更快地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才能更有效地把这些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三、备好当课的知识点

1.什么是当课的知识点

知识点就是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语文的知识点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当课出现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是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当课出现的表达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方法是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作家的写作背景、常用典故、文化习俗、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也是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

2.为什么要备好当课的知识点

首先,从知识点本身的特点来看,它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我们当然要把这些知识点备好。

其次,从语文的学科特性来看,更需要我们在当课知识点的捕捉上多下功夫。因为相对来说,数、理、化等学科的知识点比较清楚,如珍珠在案,一目了然。而语文学科因其“文道相融,”知识点往往散落在文章的各个角落。很多隐蔽的知识点就需要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发现。因此,在备课时,备好语文教学的“知识点”就显得十分必要。

3.怎样用好当课的知识点

在语文的学习中,当课出现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等知识点,我一般会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方便学生的学习;而对隐含在文章中的、有着深刻含义的知识点,则需要我们精心预设,随文感悟。

例如,在教学《妈妈的账单》一课时,我就紧紧抓住彼得给妈妈索要的“60芬尼”这个知识点进行讨论,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在完成了本课教参所规定的教學任务之后,我又做了这样的延伸:

我先问学生:“60芬尼折合人民币是多少钱?”通过计算,孩子们知道,1芬尼大约等于人民币5分钱,60芬尼就相当于3元钱。

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虽然彼得帮妈妈干活,还向妈妈索要报酬这件事做得不好,但是,从彼得的账单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彼得其实还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因为他帮妈妈取回了生活用品,他把挂号件送到了邮局,他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了活,而且他还一直很听话。最起码,在彼得帮妈妈干了这么多活儿之后,他给妈妈要3块零花钱并不是很过分。”

“反过来再想想我们自己。在我们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帮爸爸妈妈干过活。而且还有孩子整天缠着爸爸妈妈要零花钱,爸爸妈妈不给他们就使性子、耍脾气。和彼得相比,我们是不是做得更不好?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就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很自然地产生了主动帮父母做事的想法。

其实,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知识点。只要每一节课我们都备好这些知识点,就能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有效。

总之,在备课时,如果我们都能以教学目标的要求为纲,以教材所“载”的知识点为重点,把握好教学的“分寸”和重心,处理好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相信我们在教学中就能够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我们的课堂也一定会精彩纷呈,实现高效。

【参考文献】

[1]《规范备课再细化,高效教学稳步行》 吴兴

[2]《细化管理,提高集体备课实效》 赵德永

篇9:集体备课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特别是在集体备课上,让我受益匪浅。

一、集体备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互相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我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效率,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能让年老教师帮助年轻教师尽快的成长起来。

二、集体备课还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不仅适用于学生,也同样适用于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学会协作和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并且能大力促进教师间的教研氛围。

三、我们语文组教师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从中学了不少好的经验方法,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少走很多弯路,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独立思考,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在此次的集体备课中,我也有所感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扎扎实实地教语文的时间,且这个时间应该占更大的比例。同时,我们应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使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并且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和写,进行语文实践,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作为一位年轻教师,缺少教学经验,所以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将教案备的详细点,课前仔细研读文本。重视课后的反思,是我今后教学工作上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上完一课,及时反思,我想对于我今后的教学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篇10:电厂岗位技能培训备课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

第1条按照“实现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的原则,制定本规程。

第2条坚决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依靠群众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作用,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3条生产工人、技术人员均应熟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6条各级领导应组织教育职工遵守学习本规程。

第7条各级领导不得发出违反本规程的命令,工作人员接到违反本规程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第9条生产厂房内外必须保持清洁完整。

第13条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米的栏杆和不低于100毫米高的护板。

第14条所有楼梯和平台栏杆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牢。

第15条门口、楼梯、通道等处,不准放置杂物,地板临时放有容易使人跌绊的物件,必须设置警告标志。

第29条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学会触电、窒息急救法,熟悉外伤、烫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

第31条工作人员工作服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

第33条机器的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栅栏,露出轴端必须设护盖。

第35条机器未完全停止前,不准进行修理工作,修理机器应做好防止转动的安全措施。

岗位技术技能培训学习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

第1条按照“实现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的原则,制定本规程。

第2条坚决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依靠群众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作用,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3条生产工人、技术人员均应熟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6条各级领导应组织教育职工遵守学习本规程。

第7条各级领导不得发出违反本规程的命令,工作人员接到违反本规程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第9条生产厂房内外必须保持清洁完整。

第13条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米的栏杆和不低于100毫米高的护板。

第14条所有楼梯和平台栏杆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牢。

第15条门口、楼梯、通道等处,不准放置杂物,地板临时放有容易使人跌绊的物件,必须设置警告标志。

第29条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学会触电、窒息急救法,熟悉外伤、烫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

第31条工作人员工作服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

第33条机器的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栅栏,露出轴端必须设护盖。

篇11: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校本培训

目标:

1、理解和掌握支持备课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系统理论,转变备课观念;

2、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原则,树立正确的教学设计理念;

3、明确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其为指导,诊断和解决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效备课的理论支持 要点:

1、备课的学习理论支持

2、备课的教学理论支持

3、备课的系统理论支持

(一)备课的学习理论支持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l 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

刺激(提问)——反应(回答)——强化(确认)

——“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 l 基本原则:

小步子:学习内容分成细小的单元

积极反应: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反应,保持学习动机 及时强化:学生及时知道反应是否正确

自定步调: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 低错误: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尽可能反应正确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l 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l 在教学设计上的要求

教学目标——自我实现:实现自我的需要,是促使人发展的最大内驱力 教学过程——自由发展:不仅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好,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好;要学好,必须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机会

教学原则——真诚、信任和理解:真诚的态度、真实的情感对待学生;充分信任、足够相信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非指导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越小,教学的效果越好;学习的发起,以来于教师和学生彼此关系中的某些态度

(二)备课的教学理论支持 “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l 其一,教师应抓住学科的基本结构进行教学,这是关键。

其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在于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们是怎样掌握知识的。l 特征:

——强调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强调直觉思维: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主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

——强调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强调信息提取: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必然会对他们加以组织的信息记忆深刻,从而产生最佳记忆效果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l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l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属性): “情境” “协作” “会话” “意义建构” ——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同化;顺应)

——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会完全一样,需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

——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者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l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

——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提供者 ——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的方式

——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教师不是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在忍耐、观察中,引导学生成长 ——教学评价要趋于多元化 ——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教科书

(三)备课的系统理论支持 系统论以系统为对象,考察和研究其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采用最优化方法求得系统的最佳化结果。站的高看的远。

l 教学可以看做系统,教学系统是有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组成的。

l 教学设计本身也是系统。运用系统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四条原则: ——整体性原则:

——结构功能原则: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不同,要素不同,可以获得相同的功能;同一结构,可能有多种功能

——目的性原则:一切方法、手段等都为目标服务

——最优化原则: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使系统实现最理想的目标 l 教学是一个“生命”系统:

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余文森 l 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 ;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

——教材:强调教材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 ——教学: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

l 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为学设计教 第二,以生成的随机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给生成提供时间和空间

第三,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由学而教(调适预设)

l 以发展为目的,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都应当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要点:

1、教学设计的概念

2、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l 教学设计是为学生而实施的设计——教为学服务的教育观念

l 教学设计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以科学理论为支撑

l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有序的系统性——创造性智慧

l 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方案和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和实践活动——注重反思

(二)教学设计的主要原则

l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的主动的发展为出发点

l 根据教学系统的特点(“生命”系统)和教学设计的特点(系统性、理论依附性、灵活性和具体性)进行设计 l 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实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个性的发展 ——体现数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教学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强调发展性评价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要点:

1、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为主的教学设计

(1)从感性到理性:动手操作活动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

(2)从好奇到好学:探索研究教学的一般步骤是:创设情境——确定探究计划与方案——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得出结论。2.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为主的教学设计

(1)倾听与表达——基于主题对话的教学设计,基本模式:先确定对话主题,再进行主题交流,最后形成共识。

(2)分工与协作——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设计,关注问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发挥小组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初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指根据学生状况、教学内容特点、教学条件等因素制约而选择的课堂教学目标,涉及到教学特点、教学规律和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建议采取的策略等。

教案反思与研究

目标:

1、能够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系统理论及《课程标准》等的指导下反思备课实践,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2、理解教学的中设计(课堂生成)和后设计(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掌握教学的中设计和后设计的主要策略和基本方法;

3、明确说课的意义,掌握说课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一、教学前设计与课前反思 要点:

1、课前反思的作用

2、课前反思的内容

3、课前反思的形式

(一)课前反思的作用

课前反思,指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反思。具有前瞻性。

与他人比,进行吸收和内化,有效提高教师教学的预测和分析能力

反复阅读,深思熟虑,进行查缺补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拿到一篇课文,先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凭着自己的理解,备第一次课。第二次,找来和这篇课文有关的所有资料,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的特色。上课和设想的东西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会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不断区别哪些地方顺利,哪些地方困难,对设想进行调整,再备第三次课。”——于漪

(二)课前反思的内容

课前反思要求教师备课时思考如何设计教学环节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

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的再确定

——教学内容的补充、舍弃,重点突出 ——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的调换、优化 ——教学过程的调整

——充分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 ——教学条件的检查与改变 ……

(三)课前反思的形式 个人反思,批判性修改

——研究参考资料

——熟悉教案,及时修改

同伴互助,合作性修改 ——课前说课 ——“无生”上课

获取专业支持,启发性修改

——观看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或优质课教学录像等 ——网络教研:博客、论坛、专业备课室……

二、教学中设计与课中反思 要点:

1、课中反思的作用

2、课中反思的内容

3、课中反思的手段与方法

(一)课中反思的作用

课中反思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反思。具有监控性。

有利于调控课堂,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有助于提高教师驾驭课堂和应变的能力

课前的“预设备课”只是准备上课,是预备性行为,到了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师生、生生交往,教学过程定有变化,教案理应改变,变是必然的。绝不能上课拿着预设教案照本宣科地背诵。

到了课上,课上的现场设计与修改均是教师思考后教学实践,不可能、没时间、也没必要现场动笔写修改的设计,一心就是如何教好学生。

“预设备课”到了课堂出现的意料之外,正是现设备课的关注点、着眼点。对于这意料之外,应看成是可贵的资源,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盼望出现的生成资源。既不要害怕避开,也不要草草了事,而要正视它、重视它、研究它、解决它。现场精心修改教案,作好“现设备课”。——赵景瑞

(二)课中反思的内容

课中反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实际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以及出乎意料的事件等情况,积极进行反思,查找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进行及时的课堂调控

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是否偏离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是否促进有效学习

教学节奏是否符合学习心理

出乎意料的事件是否是生成的资源 ……

(三)课中反思的手段和方法

手段:观察,谈话,考查,作业,操作 方法:

有的放矢:根据教学目标调控,确保“底线”

因势利导:

——根据学生疑难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针对课堂“意外”情况重新组织教学活动

因“错”制宜:根据学生的错误和普遍性问题,及时补充、补救

因材施教:《有效备课——初中数学》

三、教学后设计与课后反思 要点:

1、课后反思的作用

2、课后反思的内容

3、课后反思的形式

4、课后反思的途径和方法

(一)课后反思的作用

课后反思即在教学结束之后进行的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有助于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不断地丰富教学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二)课后反思的内容

课后反思要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还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

从宏观层面讲,教学反思要考虑教学行为本身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以及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观念(教学理念)。

从微观层面上讲,包括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以及课堂组织管理,媒体的配置与使用等

(三)课后反思的形式(《有效备课——初中数学》l 教学随笔

教学日志

教学案例

教学叙事 教学课例

行动研究

(四)课后反思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自我控制,请他人监督,与学生协作,观看录像

方法:记录成功的经验,书写学生的创新,捕捉教学机智,总结失败的原因,尝试“再教设计”

四、说课与教案反思

要点:

1、说课的意义

2、说课的内容

3、说课的要求

4、说课的评价

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利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与听课人员相互交流、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一)说课的意义

说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研讨形式,是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项常规性内容,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课前说课,能够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进行修改,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通过课后说课,对课堂教学中好的做法进行提炼和升华,以推广应用。说课能够在课堂之外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无效和负效问题,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成为教学设计失误的实验品和牺牲品。

(二)说课的内容

“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教材,目标,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等

(三)说课的要求

讲究方法,吸引注意

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联系实际,说深说透

(四)说课的评价

做好有关准备:熟悉内容,了解条件,掌握标准及时、客观、互动(对话式“谈课”)

时间:2011.10.7 地点:教学楼北四楼办公室

内容:学习《有效学业评价——练习测试命题问题诊断与指导》 话题一:初中数学练习与测试命题的基本理论

1、命题的基础知识(1)命题的界定与功能(2)命题的构成(3)常见题型

2、命题的基本方法(1)选用(2)组题(3)仿编(4)改编(5)新编

3、命题的基本原则(1)人文性原则(2)差异性原则(3)趣味性原则(4)应用性原则(5)学科性原则(6)导向性原则

4、新课程背景下命题的新要求

(1)新形势对教师提高命题技能的新要求(2)新理论对教师提升命题质量的新要求

上一篇:校学生会部门学期工作总结格式要求下一篇:幼儿亲子游戏 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