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子游戏 1-3岁

2024-05-15

幼儿亲子游戏 1-3岁(精选9篇)

篇1:幼儿亲子游戏 1-3岁

亲子游戏:宝宝12个月

串圈圈

宝宝现在已经会捏东西了,所以那些又小又圆的物件会很吸引他。趁机让他玩这个串圈圈游戏吧,既能锻炼他的精细动作技能,还能(希望如此啊)让他比平时多坐那儿安静一会儿

适宜年龄:宝宝12个月大(比这个年龄大或小的孩子可能也会很喜欢这个游戏哦!培养技能:精细动作技巧,手眼协调能力

你需要准备:结实的线绳、塑料绳或者鞋带,O形全谷物早餐

具体方法:在宝宝的儿童餐椅盘或者一个摔不破的盘子上,铺一层薄薄的O形全谷物早餐,这种早餐的O形圈比较大,适合宝宝穿绳。剪一段50厘米的线绳、塑料绳,或者用一根细鞋带,一段打结或者穿一个O形圈圈后打结,以防其他圈圈脱落。演示给宝宝看该怎么把线绳穿过那些O形圈圈,然后,在他忙乎的时候,你就可以坐下来看会儿报纸,享受片刻的宁静了.亲子游戏:礼物包裹

所有人都喜欢得到礼物,不过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把礼物的包装打开才是最主要的环节。这里面既有发现的惊喜,又有用自己的手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快乐。在“礼物包裹”这个游戏中,重要的不是礼物,而是打开礼物包裹的过程。所以你完全可以用一个他玩了几个月的塑料小鸭子来当礼物.适宜年龄:宝宝12个月大(比这个年龄大或小的孩子可能也会很喜欢这个游戏哦!)培养技能:手眼协调,认识物体恒存性

你需要准备:一两个毛巾,几个小的塑料洗澡玩具。

具体方法:让宝宝坐在澡盆里,趁他不注意的时候用湿毛巾包好一个小玩具,比如塑料鸭子或者塑料恐龙。然后把这个“包裹”交给他,告诉他:“这是我送你的礼物。”

宝宝会把礼物打开,高兴地尖叫,还会马上要求再来一次。如果你准备了2块毛巾,可以趁他打开第一个礼物的时候,赶快把下一个礼物包好。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自身技巧的发育,他会愿意给你也包一些这样的礼物。这是培养他慷慨大方品质的一个好方法。

亲子游戏:快乐水画

你的宝宝在看公园里用毛笔蘸水写字的爷爷奶奶时,有没有停住脚步?看看他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你不妨就用这个“快乐水画”的游戏来满足他吧,这个游戏不仅能让宝宝全神贯注好长时间,还能练习他画画所需要的所有精细动作技能。

适宜年龄:宝宝12个月大(比这个年龄大或小的孩子可能也会很喜欢这个游戏哦!)培养技能:手眼协调性

你需要准备:一些便宜的画笔;一小瓶水

具体方法:不管是在公园,还是小区,找一块平展的地面。准备好一小瓶水,给宝宝几支真正的画笔,毛头或海绵头的都可以。教他怎样把笔放进瓶里蘸水,怎样用水笔在地上画画。当宝宝的水画慢慢消失的时候,你还可以趁机向他解释水到哪里去了。

亲子游戏:给我个位置

“挤个位置”这个游戏有点儿傻,不过却是锻炼宝宝上身力量的好方法。而且它会增进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还会让你笑得和宝宝一样开怀响亮呢。

适宜年龄:宝宝12个月大(比这个年龄大或小的孩子可能也会很喜欢这个游戏哦!)培养技能:大动作

你需要准备:两个大人

具体方法:和你的伴侣或另一个大人背靠背坐在地上,然后让宝宝尝试把你们俩分开。不管宝宝是 站着还是爬着玩这个游戏,都会非常好玩。

为了教宝宝怎么玩这个游戏,你可以先和宝宝背靠背坐着,而让另一个大人尝试挤到你们中间。等轮到你的宝宝时,他会非常高兴地试图又推又拉你们这两个大块头。当宝宝成功地让你们俩分开一些时(也许你们要稍稍帮帮忙),鼓励他把自己塞进去,然后你们俩都向中间靠,假装要“挤扁”他。

亲子游戏:宝宝13个月 亲子游戏:藏猫猫

“藏猫猫”这个亲子游戏是传统捉迷藏游戏的改编版,非常有趣。宝宝会很喜欢找到藏在床单下的你,这有助于让他明白不能只因为自己没看见,就代表东西不在那儿。

适宜年龄:宝宝13个月大(比这个年龄大或小的孩子可能也会很喜欢这个游戏哦!)培养技能:物体恒存性

你需要准备:床单或能让你藏在下面的大毛巾

具体方法:这个游戏最好在空荡荡的地方玩,好让宝宝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用床单把自己蒙起来,然后对宝宝说:“妈妈去哪儿了?”等着小家伙爬或走到你周围时。再把一只手从床单下伸出来,冲着宝宝挥挥手,鼓励他来找你。当他找到你的头后,你就可以突然出现:“我在这儿呢!” 你和宝宝还可以互换角色:用一张床单蒙住他,在他的头全露出来之前,轻轻地找到他的一只胳膊或一条腿

亲子游戏:VIP按摩

说起来可能让人难以相信,但眼前的这个宝宝真的已经过完1岁生日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宝宝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在宝宝耗费大量体力学习和探索世界之后,按摩是个帮他放松下来的好办法。不仅如此,亲手给宝宝做一次VIP按摩,你也能趁机放松。

适宜年龄:宝宝13个月大(比这个年龄大或小的孩子可能也会很喜欢这个游戏哦!)培养技能:感官知觉、亲子感情培养

你需要准备:一个柔软的垫子或毯子,音乐

具体方法:你的宝宝几乎是一刻不停地在东爬西走,来回活动。当他偶尔准备要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你就可以使出这招了。这个游戏能让他在午睡前放松下来。如果他当时脾气暴躁或太累了,不爱玩,你可以等他午睡醒来后,或下午5点他最安静的那段时间,再进行。你可能要尝试几次才能找到最适合你和宝宝的时间。

把光线调暗,放点轻柔的音乐。帮助你的小不点儿仰卧在垫子或毯子上,或者,你伸直双腿让他躺在上面。如果他不愿意躺下,看看他想不想坐在你腿上。有些宝宝甚至可能更喜欢站着。

按摩宝宝的腿和脚,从上至下按摩。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按摩他的胳膊和手。不要忘了他的手指。如果他在握拳,轻轻地分开他的手指。开始时,按摩的力道略微大一些,然后,每次按摩的时间持续得长一些、速度慢一些、力道轻柔一些。观察宝宝的反应,看看他最喜欢哪一种。这样你就可以为他打造最合适的个性化VIP按摩体验了。

因为这毕竟不是最地道的按摩,所以,你可以让他穿着衣服。但是,如果你觉得他更喜欢肌肤接触,你完全可以先调整好室温,然后让他只穿着纸尿裤。

听着柔和的音乐,望着宝宝美丽的双眼,深呼吸,让自己也体会那放松的感觉吧。宝宝会被你的放松状态所感染,这也有助于他平静下来。

亲子游戏:一起读绘本

和宝宝一起读绘本是让你们一起享受安静时光的好主意,而这也是帮助你的小不点儿以后爱上阅读的最好方法。

适宜年龄:宝宝13个月大(比这个年龄大的孩子可能也会很喜欢这个游戏哦!)培养技能:语言、阅读兴趣、注意力、放松

你需要准备:你们最喜欢的一两本书,还有一个舒适地坐的地方。你可以在墙角的地板上放几个松软的大坐垫和靠垫,创造一个温馨的“读书角”。

具体方法:把读书变得更具互动性,让宝宝指出他在图片上看到的东西:“这是一条小狗,跟奶奶家养的小狗一样。”或者“那是这个宝宝的鼻子。你的鼻子在哪儿啊?”。你还可以一边问宝宝,一边让他指出图画上的东西,比如:“月亮在哪儿?”或“你能告诉我绿色的球在哪儿吗?”。

你的宝宝可能会喜欢自己翻书。如果你还没读完一句话,他就翻页了,你也别着急。重要的是读书让他感到快乐,即使你只读了故事的片语只言也没关系。也许,他学到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亲子游戏:塑料盒层层叠

当你需要有一段时间不被打扰时,就可以让宝宝玩“塑料盒层层叠”这个游戏,这样就能他忙他的,你忙你的了。这个游戏不仅会让他的心情很不错,而且也能锻炼他的精细动作技能。还有什么比让你们两个心满意足更令人欣慰的呢?

适宜年龄:宝宝13个月大(比这个年龄大或小的孩子可能也会很喜欢这个游戏哦!)培养技能:精细动作技能、模仿能力。

你需要准备: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塑料盒(嵌套的塑料盒尤其好玩);各种小物件,比如空的塑料调料盒、空线轴、旧袜子、洗澡巾、塑料勺等。需要提醒你的是,这些小物品不能太小,以防宝宝塞进嘴里或耳朵里。

具体方法:

给你的小不点儿在客厅或卧室地板上清理出一块工作区。把盒子全都摆在地上,给他演示怎样把小盒子放在大盒子里。趁他没注意的时候,把你准备好的小物件放在其中的一些塑料盒子里。他在探索的过程中,会为自己的“发现”而惊喜。他可能会用这些宝贝创造出各种组合。

如果他真的对这个游戏着了迷,你就能腾出宝贵的时间来做点儿自己的事。但是不要忘了每隔一会儿要偷偷瞧瞧他,保证他的安全。相信吗,他的创造力可能会让你惊讶呢!

篇2:幼儿亲子游戏 1-3岁

心智探索:结合3岁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将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及艺术教育内容,以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形式和幼儿的自主操作活动相融合,使儿童生命本身具有的潜能得到激发。

幼儿期是人类创造性能力的第一个开发高峰期,这个时期是人类的感知觉、感情发展的最佳关键期。只要着眼育人这个根本,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树立自信心,培养与他人和谐合作的意识,就能不仅为学习艺术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挖掘和发展孩子们的各种潜能素质,造就适合当今世界需求的人才。

在本书中,我们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了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主题活动。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奥尔夫音乐亲子教育活动(1~2岁);第二部分,奥尔夫音乐亲子教育活动(2~3岁)。每个主题包含以下内容:

1、音乐回声

音质优美是唱歌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从小培养幼儿用自然的声音讲话、歌唱。“音乐回声”以亲切、轻松的情境体验、情感交流等形式,引导宝宝在讲话、歌唱中运用自然、好听的声音表达情感、与人交流。同时养成吐字清楚及音准的良好音乐习惯。

2、激情摇摆

律动是在音乐伴随下的韵律活动,也是低龄幼儿十分喜爱的音乐内容之一。“激情摇摆”即以节奏鲜明、形象性强,能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和兴趣的音乐为引导,使幼儿在听听、跳跳、做做、扭扭的律动活动中,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3、节奏快车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和灵魂,对节奏的感受和表现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节奏快车”通过各种语言节奏游戏、节奏儿歌的说唱、身体动作节奏游戏、节奏应答游戏等各种节奏活动,培养幼儿通过语言或动作发展节奏感,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美。

4、歌唱总动员

唱歌是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音乐启蒙的一个重要手段。“歌唱总动员”以各种适合于0~3岁儿童的歌曲为内容,引导宝宝在家长、老师等成人的引导下,通过边唱边表演、接唱、分角色对唱,为歌曲伴奏、创编动作、增编新词等多种变化的歌唱形式,养成幼儿正确的歌唱习惯,激发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欢乐宝宝秀

音乐游戏集中体现了音乐的艺术性、技术性、抽象性与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欢乐宝宝秀”以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的音乐游戏为形式,将丰富的教育内容以有趣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幼儿在和家长共同合作的游戏中感知音乐,发展节奏感,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体验游戏的快乐,培养多方面的音乐技能。

2、感觉统合亲子教育活动(1-3岁)

事实上,从胎儿期开始,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就已经发展。出生后,大脑最基础的发展就是各种感官能力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注意、记忆、语言、思维等高级心理功能发展也都离不开感觉和感觉统合能力。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后,家长和老师就能够积极地为孩子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感觉刺激,并在实施其他的教育手段时,有意识观察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使其心智得以按照其内在规律平衡协调地发展,促进大脑潜能开发。

在本书中,我们以感觉统合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了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主题活动。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感觉统合亲子教育活动(1~2岁);第二部分,感觉统合亲子教育

活动(2~3岁)。每个主题包含以下内容:

1、共渡好时光

与同伴交往是幼儿学习社会知识,发展社会技能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共渡好时光”以温馨的情境、轻松的游戏为形式,引导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引导幼儿逐渐学会理解他人、接纳他人、愉悦他人,学会轮流、等待、合作等良好社会行为及建立良好的同伴友谊。

2、开心abc

0~3岁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若能在这个时期针对幼儿的语言习得优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从听觉、视觉等各个感官刺激幼儿接触英语,他就会自然习得第二种语言。“开心abc”从听、说入手,借助图片、实物、玩偶、故事、情境等以唱童谣、朗诵儿歌及表演、模仿为手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感受英语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在轻松、趣味的游戏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3、亲子蹦蹦跳

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幼儿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操,不仅锻炼了身体各部位,而且可获得欢乐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亲子蹦蹦跳”以幼儿、家长为对象,通过韵律儿歌、音乐旋律、体育器械等形式,让宝宝在和家长的共同运动过程中发展了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增进了家长与宝宝之间的情感,同时提高了对韵律体操的兴趣性,促进身体动作平衡发展。

4、智能大冲浪

以口头语言游戏、灵敏反映游戏、发展小肌肉游戏等智能游戏为形式,提高宝宝的智力、发展潜能,使宝宝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敏捷反应能力得到锻炼。

5、翻斗乐摇摇

针对宝宝身体大小肌肉的协调能力正不断增强的特点。“翻斗乐摇摇”结合宝宝运动的特点,设计了发展宝宝各项大肌肉动作和平衡能力的各项亲子体能游戏内容,让宝宝在走走、跑跑、跳跳、爬爬、钻钻等各项有效活动中,提高全身运动的协调性,并感受亲子运动的乐趣。

3、蒙台梭利亲子教育活动(1-3岁)

篇3:幼儿亲子游戏 1-3岁

1~3岁的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一般只有6—12分钟左右。我们可以用《同一首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音乐调动幼儿的兴趣, 配合优美的乐曲设计不同的动作, 为幼儿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幼儿在轻松的乐曲中与伙伴, 握握手, 敬个礼, 转个圈, 感受和分享朋友的欢乐;还可以让父母在音乐中用充满爱的小动作与宝宝交流, 轻拍、轻摇或者是轻声地呼唤宝宝的乳名, 说几句悄悄话等。这样的交流能增进幼儿与父母的亲情交流, 让幼儿感受父母对他的深情关爱。随着音乐进入高潮时, 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幼儿转动, 帮助宝宝试着跟随音乐跳舞, 还可以把宝宝举到最高, 让宝宝感受欢乐的气氛, 感受温暖的一切。

二、通过多样的亲子音乐活动, 让宝宝感知不同情绪

(一) 用律动打开幼儿的心门

1~3岁的幼儿注意力还无法有意集中, 幼儿往往只会注意感兴趣的事物, 而且注意的持续时间相比不感兴趣的事情也会更长, 这就被称为无意注意时期。在这样的特殊时期, 教师可通过创造有趣环境的方式, 主动吸引幼儿。为此, 在活动开始前, 我们就做了大量的准备, 从三十首歌曲中精选了其中最好听的二段音乐律动:《问好歌》《健康歌》。在活动开始前, 我们循环播放这两段音乐, 给活动现场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用这种方式吸引每一个幼儿, 引起幼儿的兴趣。伴随律动, 幼儿与父母自然地融入到氛围中, 幼儿与父母一起运动,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幼儿与父母一起学习动作, 边拍手、边问好、边握手、边微笑。在现场达到一个宽松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时, 我们便乘势开始亲子活动。我们坚持以类似的方式开始亲子活动。长此以往, 幼儿在脑海中形成了印象, 只要耳边响起这些乐曲, 幼儿就会知道亲子活动要开始了, 到了他们互相问好, 动动身体准备开始和伙伴们做游戏的时间了。这就是用律动打开幼儿的心门, 让幼儿自然地进入亲子活动的状态。

(二) 在歌唱活动中启迪亲子智慧

愉悦的音乐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的感觉, 优美健康的音乐可以让幼儿从中获得美感。恰当的音乐可以刺激幼儿的听觉器官, 引导幼儿进入音乐的世界, 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感觉。在亲子活动中, 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让幼儿学习知识, 达到培养幼儿健康的性情和品格的目的。例如, 唱歌活动《两只小鸭子》, 这首儿童歌曲因为旋律轻松活泼, 歌词自然亲切而倍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在音乐的带领下, 跟着教师和父母一起发现小鸭的特征, 边唱边学小鸭的姿态, 再请家长扮演鸭妈妈, 幼儿扮演鸭宝宝一起玩小鸭子的游戏。这样幼儿全身心地跟着歌曲演唱、表演、游戏, 父母、幼儿形成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三) 在舞蹈活动中提升亲子情感

在一对一的亲子互动游戏中, 由于有等待时间, 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例如, 在《七步舞》活动中, 家长抱着宝宝跟随着教师的口令和音乐, 向左走七步, 向右走七步等, 最后旋转一个圈, 合理地避免了等待, 适应了幼儿好动活泼的天性。家长抱着孩子共舞时, 亲子情感交流得到提升。

(四) 在再见环节中体验亲子快乐

2~3岁的幼儿体力、注意力都有限, 伴随活动的进行, 大量耗费体力的同时注意力也会跟随体力的下降而下降。尤其是在活动快要结束时, 幼儿的注意力已经完全不容易集中。此时, 我们要重新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 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要用音乐宣布活动结束, 给幼儿一个放松的信号, 伴随优美的乐曲声, 幼儿与父母、教师一起做简单的动作结束一天的活动, 并为幼儿留下美好的印象。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再见歌》《同一首歌》等。告别动作可以由教师根据歌曲风格及内容自行设计和编排, 主要以简单、放松为主, 最常见的就是和伙伴、教师握握手, 敬个礼, 转个圈, 挥挥手等。在如此温馨和谐, 放松的游戏气氛中, 父母及教师还可以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夸奖幼儿的表现, 例如, 给幼儿鼓掌以示肯定, 还可以对他提出明天的期望。只要充分利用再见环节,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享受这美好甜蜜的情感交融的舒适空间, 以此宣告活动的圆满结束, 这是一幅多么和谐温馨的画面呀!

三、扩大交往范围, 引导宝宝与同伴一起游戏, 培养交往意识

宝宝7个月开始, 就会明显地将熟悉的人与不熟悉的人区分开来。幼儿和母亲相处时很愉快, 就会用哭闹来迫使母亲等被依恋对象回来照看。等婴儿拥有爬行能力时, 他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就逐渐消失, 不再像6个月时那样只愿意和熟悉的人亲近, 他可以依靠爬行主动地与人亲近。到婴儿2岁时, 他就已经很愿意亲近陌生人, 主动与陌生人交往, 比如邻居。3岁前的婴儿是不能成功地用言语交往的, 因为他们几乎都在自己的语言世界里, 各自说自己的。此时婴儿之间的交流方式主要是肢体动作来表示是否加入到他人的游戏中去。亲子音乐游戏《sing, sing, singhello唱, 唱, 唱哈啰》 (1-2岁) , 妈妈轻轻地在膝盖上打着拍子给小朋友唱这首歌曲, 用宝宝的名字唱一段歌词, 并在重复唱这首歌时用亲子班其他宝宝的名字唱, 也可偶尔改变动作及歌词, 像“挥手HELLO”“摇摆HELLO”等等。这个游戏让宝宝熟悉自己的名字, 培养宝宝初步礼貌的意识。两岁后的婴儿身体动作能力越来越像个大人。虽然他们还不具备主动打招呼的能力, 他们几乎没有用语言来表达交往的需要, 要加入到其他小伙伴的游戏中, 但他们自有办法。所以, 有许多婴幼儿用身体撞、挤、拉别的宝宝, 都可能是一种交往的手段。

摘要:0~3岁婴幼儿的情感发展十分值得关注。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其特性就在于一种整体统一性和整体协调性。在优美的旋律中, 在音乐带来的宽松氛围中, 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 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 使幼儿有可能大胆尝试, 勇于实践。亲子音乐活动也为幼儿今后的成长与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开展亲子游戏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游戏 亲子游戏 社会性发展 兴趣

中图分类号:G898

一、开展亲子游戏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是对儿童游戏这一现象的正确总结。确实,游戏对于幼儿犹如生命那么重要,游戏是他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而亲子游戏恰恰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内成人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二、亲子游戏有助于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一)亲子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许多亲子游戏都需要身体的积极活动。虽然不同的游戏有活动量大小的差异和身体活动的部位不同,但这些活动都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并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例如:婴儿经常与父母玩“扔与捡”的游戏。他们把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扔出去,父母给他们捡起来,他们还是照扔不误。这种亲子游戏不仅仅可以帮助婴儿练习“扔”的动作技能,还可以帮助婴儿认识不同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二)亲子游戏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亲子游戏是幼儿开始认识世界,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知识的最有效的路径。在亲子游戏中,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和器械,从中习得了许多关于周围世界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概念。比如,经过玩水,幼儿就感知了水的无色、透明、流动、有重量等特性。

﹙三﹚亲子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新《纲要》要求学前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语言运用情景、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提供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亲子游戏正具备这样的条件,使幼儿更快的学习语言。由于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的特点,因而就要求给每一个幼儿提供符合个别需要的教育机会。在亲子游戏中,父母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在幼儿有需求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帮助,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这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四)亲子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亲子游戏是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交往的机会,使幼儿逐步学会了认识自己和他人,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加快了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亲子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母亲的姿势、表情、语言,获得许多特定的人类经验,包括轮流、等待、重复等社会性活动的基本结构因素。而且,儿童会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三、开展亲子游戏的原则

在开展亲子游戏时,家长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追随幼儿的兴趣

亲子游戏虽然是成人“教导”幼儿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但是,这种“教导”必须符合幼儿的兴趣。家长应该让孩子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不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不要处处包办,孩子是游戏的主人,应该让孩子充分发挥其的独立能力。因为在3岁之前,婴儿学习的特点是“儿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决定自己的教学大纲”,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做的只是与他的兴趣相符合的事情”,他们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与方式前进,而不受母亲(或成人)的教学大纲的影响。

如果成人认为幼儿需要玩一些“有意义的”或有教育性的(确切地说是可以获得学业知识技能)的“游戏”才是适当的,那么成人往往就会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从游戏开始到结束不断地“教导”幼儿,向幼儿灌输各种知识和技能。这种做法不仅是不适宜的,也是相当危险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可能会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和体验到来自父母的压力而产生紧张而导致焦虑的累积;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做得“不够好”,未能达到成人预期反应的话,也可能使成人认为“这孩子不够聪明”而对幼儿感到失望。

所以,在和幼儿的互动中成人必须尊重幼儿、追随幼儿的反应而不是把自己的愿望和兴趣强加给幼儿。在亲子游戏中成人与幼儿的互动应着重于彼此间情感和快乐的分享,经验(包括游戏经验)的分享只是其自然合理的“副产品”。

﹙二﹚享受和幼儿的游戏

亲子游戏既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益于家庭关系的发展。随着幼儿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孩子也越来越需要成人花时间陪他(她)玩。成人的陪伴可以提高幼儿游戏的坚持性和注意力。因此,花时间陪幼儿玩既是天伦之乐的分享,也是父母的责任。

但是成人总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或处理。时间一长,父母可能会把陪幼儿玩当作负担而渐渐变得不耐烦。在这种情况下,成人需要调整和幼儿相处的时间和心情。首先,成人要让幼儿了解你很乐意陪他玩,但你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在工作做完以后会陪他(她)玩。同时,也要鼓励幼儿学会自己独立地玩。每天应当有固定的时间和幼儿一起玩。在和幼儿一起玩的时候,要充满兴趣而不要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要把游戏当作享受而不是负担,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父母的确喜欢和他(她)玩。在亲子交往中,交往的质量比交往的数量更重要。成人并不需要整天和幼儿一起玩,但成人必须了解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幼儿的游戏,能够和幼儿一起享受游戏。

﹙三﹚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成人和幼儿游戏,必须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以及能力的限制,才能保证游戏的安全事宜。

成人应当有规律地为幼儿提供强度适宜的刺激,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自己刺激的强度和速度,作出适宜的反应。例如在和幼儿 一起玩“跑和追”的游戏时,要调整自己的速度以适合幼儿的速度。

随着孩子的成长,要改变和孩子游戏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

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游戏。如三四岁的孩子离不开玩具,家长选择玩具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并注意卫生安全,物美价廉。有助于帮助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懂得珍惜。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自造玩具和自找玩具,有助于发挥孩子的智力和动手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倡导亲子游戏,家长们应该把游戏引进家庭,形成家庭生活民主、平等的气氛,对促进孩子成长具有特殊而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儿童游戏通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篇5: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2-4岁

准备:几个袜球和一只小塑料盆,教宝宝将袜球扔进盆中。

当宝宝会把球扔进盆中以后,可将塑料盆拿得远一些。

游戏指导:

找一段铁丝、铜丝或电线,弯成圆形,两端各留出一小段,做成一个小“篮筐”挂起来。让宝宝看着你将小袜球投进圆环中,球落地后拾起来,再重新投进圆环中。示范几次后,将球交给宝宝,让他照你的样子做。你可以在一边给他数数,记录宝宝成功的次数,让宝宝保持游戏的兴趣。

篇6:1-3岁宝宝感统训练游戏

1.游戏名称:投球

游戏目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学习观察和探索目标。游戏准备:废旧报纸、脸盆或纸篓一个

游戏活动:在孩子面前将旧报纸揉搓成团状,吸引 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经有一定的 动手能力,可以请孩子一起参与揉搓报 纸)。让报纸球在地上滚动,激发孩子 游戏的兴趣。与孩子一起玩丢球、滚球、追球、捡球的游戏。成人示范将纸团投入筐内,然后引导孩子玩“投球”。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根据孩子投球的情况,随时调整距离和筐或盆的大小。

2.游戏名称:奇妙的录音

游戏目的:感受录音的奇妙,倾听自己的声音,能重复成人所说的词或句子。

游戏内容:成人先说几句简单的话,并用录音 机或录音笔录下来,然后放给孩子听,引发孩子的兴趣。告诉孩子,这是“录音机(录音笔),它会学我们说话”。然后让孩子对着录音机(录音笔)说一句话,把孩子讲的话放出来给孩子听,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反应。游戏时间:10--2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孩子来假装录音机,当成人说一句简单的话后,孩子就要学者重复一遍。

3.游戏名称:双人两脚走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游戏准备:地板(或场地)上画好圆圈、曲线、或长方形等、小障碍物若干。

游戏活动:让孩子骑在成人脖子上,握紧孩子的双手,或快或慢、或走或跳,自幼绕行与小障碍物之间。成人从背后用双手扶住孩子腋下,让孩子的双脚站在成人的双脚上,和孩子一起边念口令“一二一、一二

一、”,一边沿着画好的图形走。游戏时间:20-1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成人孩子可以一起往前走或者向后退,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4.游戏名称:钻洞洞

游戏目的:练习手膝着地爬行,设定方向爬行。加强爬行的灵活性。游戏准备:孩子喜欢的玩具若干

游戏活动:在房间的某处放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引起 孩子先注意。一个成人手脚着地弯下身子做“山洞”,引导孩子钻过山洞去拿自己喜欢的玩具。孩子拿到玩具后,让孩子玩一会玩具以鼓励。游戏时间:15-2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选择适当的区域或空间,让孩子有开阔、安全的爬行范围。5.游戏名称:拉拉走走

游戏目的:练习拉着玩具走路 6.游戏名称:搬运工

游戏目的:练习下蹲捡物,学习听指示做动作。7.游戏名称:大吊车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手臂力量。

游戏活动:成人屈肘,让孩子抓住成人的手臂,成人慢慢将孩子吊起来,再放下。游戏时间:10-1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吊起孩子的时候,动作要缓慢,均匀用力。不能持续过长时间,开始的时候,以2秒为宜,再根据孩子的能力延长吊臂时间。

8.游戏名称:小飞机

游戏目的:强化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觉,对平衡能力及本体感帮助很大。

游戏活动:成人一人抓住孩子的脚、一人抓住孩子的手,抬起后进行左右和上下的摇摆或晃动。孩子可以采取仰卧或俯卧的姿势。游戏时间:10-1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也可以改成成人各握孩子的同侧手和脚,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的摇动。同时,注意孩子肌肉紧张的情况,不宜太勉强进行,如果孩子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另外摇摆或晃动的幅度不宜太大。

9.游戏名称:抓泡泡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追逐能力。游戏准备:泡泡瓶一个。

游戏活动:成人用泡泡瓶吹出泡泡,逗引孩子注意。鼓励孩子追逐泡泡、并用手去抓泡泡。游戏时间:10-1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选择安全的玩耍区域,以防孩子追逐时发生危险。

10.游戏名称:拔萝卜

游戏目的:用身体运动感受节奏,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游戏活动:让孩子当萝卜。宝宝躺在床上,爸爸拎其腿或脚踝往斜上方边拔边有节奏地说“嘿呦嘿呦,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让孩子合着节拍反复弯曲膝盖、伸直膝盖。当说到:“拔出来啰!”,就拉直孩子的腿。然后妈妈从头到脚咯吱或轻抚孩子,模仿洗“萝卜”的样子,最后妈妈亲亲孩子,假装吃“萝卜”。游戏时间:15-2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玩这种模拟游戏时,孩子的兴趣会很高,成人可以经常和孩子玩这种游戏,游戏内容可以延伸为“包饺子、摘苹果、滚皮球” 等等。

11.游戏名称:装东西

游戏目的:练习用手指捏取物品,并放入容器中,学习拧盖和摇晃,感受不同音色的区别。

游戏准备:带盖的大小、形状、材质不同的空瓶、空铁盒、塑料容器若干(容器应较轻较小,以便孩子能够抓住)。材质不同的大小珠子若干(珠子可以先用盘子盛放)。

游戏活动:1成人拿出珠子和瓶子,用夸张的动作将珠子放入瓶中,边放边说:“这是珠子,把珠子放进瓶子里”。2用同样的步骤将另几颗珠子放进铁盒里,再将盖子盖上。晃动瓶子,让孩子听瓶子里发出的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3鼓励孩子自主选择材料,将不同材质的珠子放入不同材质的容器中,制作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玩具”。游戏时间:20-1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成人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孩子把珠子放到嘴里,以免发生意外。

12.游戏名称:小画家

游戏目的:对颜色产生探索兴趣,感受用自己的身体器官作画的乐趣。游戏准备:分别装有不同颜料的小盆若干、大白纸一张。

游戏活动:指着装有不同颜色的小盆,教孩子认知颜色。然后成人把手浸入小盆里蘸上颜料,再印到白纸上,让孩子看到白纸上彩色的手印。逗引孩子产生自主创作的兴趣。鼓励孩子自己印出小手、小脚。游戏时间:25-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注意不要让孩子把颜色放入嘴里。13.游戏名称:认知游戏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对周围生活环境、人物、物品的认知和记忆。

游戏活动:成人要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灌输认知的知识,加强孩子的记忆能力。比如:家里人的称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家里物品的称呼(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桌椅板凳等)、家周围的环境称呼(电梯、公园、草地、楼梯)游戏时间:随机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根据孩子的认知基础,加深认知的难度(爷爷是爸爸的爸爸、老老是妈妈的妈妈等、电视机可以看动画片、洗衣机可以洗衣服、我家住20层、公园里有草地、小朋友)

14.游戏名称:听听说说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锻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

游戏活动:这个时候,成人要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多听、多学、多讲、多重复。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成人可以运用音乐、书本等辅助工具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学说、学唱。同时应开始避免重迭词(吃饭饭、睡觉觉、喝水水等)的运用,教会孩子正确的用词。家里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双语训练(爸爸用汉语、妈妈用英语;爸爸用粤语、妈妈用沪语等)给孩子创造一个多元的语言学习环境。

15.游戏名称:我会„„啦!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观察、探索能力,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游戏活动:成人应多创造孩子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认识新的亲戚、朋友。鼓励孩子和自己的同龄人交流。鼓励孩子自己做一些日常活动(自己洗手、自己搬凳子、自己收拾玩具等)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成人要特别注意不能再这个时候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刚开始孩子可能做不好这些“活动”。但并不表示孩子没有兴趣来完成,很多成人在这种关键时候往往就会来打断孩子的活动或干脆包办孩子活动,这样重复多次,会让孩子失去耐性和勇气。

16.游戏名称:爬楼梯

游戏目的:学习扶栏杆上楼梯,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腿部力量。

游戏活动:成人带领孩子来到楼梯边,拿着玩具或食物在楼梯上逗引孩子,鼓励孩子自己扶栏杆上楼。游戏时间:15-2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5-2岁的孩子。成人除了在家中训练,还可以将孩子带到户外,在滑滑梯上训练孩子。但刚开始的时候,需要成人在一旁给于适当的保护,但不是包办。上楼容易下楼难,在有了扶栏杆上楼梯的基础后,再接着学习扶栏杆下楼。生活中需要上下楼梯时,应鼓励孩子自己来,逐渐达到孩子自己上下楼的能力。

17.游戏名称:抛接球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孩子手臂动作的灵活性。游戏准备:大小不同的皮球若干。

游戏活动:成人与孩子面对面坐着或站立,成人先将球轻轻抛入孩子怀里,引逗孩子将球接住,鼓励孩子把球抛回来,反复练习。游戏时间:20-25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开始时成人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或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随着孩子动作灵活性的增强,可以逐渐提升游戏的难度(抛接的距离、球的大小等)。

18.游戏名称:倒着走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空间概念,协调身体能力。

游戏活动: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然后在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成人在前面扶着孩子的双手,给予身体协助。孩子每有一个进步都要给与赞扬和鼓励。

19.游戏名称:推物拉物走

游戏目的:发展大运动--手臂推的能力;培养孩子手、眼和腿的动作协调能力。游戏准备:孩子能推动、拉动的小凳子、箱子、或装有东西的塑料瓶子等。游戏活动:成人与孩子共同游戏,请孩子当“搬运工”,引导孩子或推或拉将物品挪移到另一地点。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此游戏可以在家中进行,注意使用物品的安全性,在孩子能力的基础上,选择适当重量的物品进行游戏。

20.游戏名称:踢球

游戏目的:发展大运动--腿的伸展能力,发展眼、腿的协调能力。游戏准备:皮球1个。

游戏活动:成人引导孩子参与踢球的游戏。首先鼓励孩子将静止的球踢出去(能达到1米远),当孩子已经有可以将球踢出的基础后,增强难度,要求孩子能将球踢中前方1米远的物体。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此游戏可以在户外进行,选择宽阔一点的场地,不仅让孩子有充分互动的空间,也可以让孩子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

21.游戏名称:讲故事、看书、听音乐、画画等等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绘画能力的等等。

游戏准备: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书;音乐教材;绘画工具(油画棒)等。游戏时间:随机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以上所有的游戏活动均需要成人与孩子共同参与。此阶段是孩子感知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成人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如:看书讲故事(从著名的童话故事开始,选择一些图文并茂、浅显易懂、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书籍)、听音乐(选择一些简单、节奏明快的儿歌、歌曲,引导孩子模仿,学唱)、画画(让孩子通过绚丽的油画棒,促进对颜色的认知、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家长注意不要刻意要求孩子去画出或完成什么作品,重要的是让孩子享受涂鸦的过程)。

22.游戏名称:户外活动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认知能力、探索能力、记忆力。游戏时间:随机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成人可以开始定期带孩子到户外游玩、探亲访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通过孩子对外界环境的观察、探索,加强孩子对户外环境、人物的认知(成人可以引导孩子了解所在地的建筑物、特色景点、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简单的图形、以及与陌生人、同龄人的友善交往等等)丰富、积累孩子的记忆。23.游戏名称:讲故事、看书、听音乐等等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语言能力、记忆力。游戏时间:随机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成人可以开始通过讲故事、听音乐等多种途径,让孩子学习复述和模仿。巩固孩子对认知的积累,增强孩子的记忆力。鼓励孩子多说、多唱、多交流。

24.游戏名称:我的好习惯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独立性、自理能力。游戏时间:随机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成人可以开始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如:戴帽子;洗、搽手;主动配合家长穿衣裤;辨认和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扣外衣上的大纽扣;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等等),并要培养孩子与家人的主动交流(主动问好、主动告别、主动感谢、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等)。

25.游戏名称:独自上下楼梯、金鸡独立、蹦蹦跳跳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动作灵活性、平衡能力、跳跃能力。强化孩子下肢力量。游戏时间:随机。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引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发展。按照孩子的能力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强度。使孩子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地发展。

26.游戏名称:分糖果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培养孩子认知和分辨能力。

游戏准备:孩子喜欢吃的糖果若干,与糖果大小相似的珠子或球若干。空瓶子一个。

游戏内容:将糖果和珠子混在一起放在一个盘里,鼓励孩子把糖果和珠子区分出来,将糖果(或珠子)用手挑出来放入空瓶子里。挑完后盖上瓶盖,摇晃瓶子。让孩子倾听瓶子里发出的声音。游戏时间:25-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加,可以准备3样以上的物品让孩子区分。也可以增加物品的数量,让孩子发展用手指挑拣的精细动作。

27.游戏名称:手眼协调训练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眼协调动作能力,发展孩子的动作灵活性。

游戏内容:

1、抄写训练。让孩子描写、抄写各种简单的线条、图形、字母、数字等。

2、倒水训练。让孩子学习把水倒入某一容器中,尽量不要把水漏出。

3、扣钮扣。让孩子学习扣按扣、钮扣、爿口等。游戏时间:25--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

28.游戏名称:找手机

游戏目的:发展听觉识别能力,培养听觉注意能力。

游戏内容:让孩子先熟悉爸爸妈妈的手机铃声,然后将手机藏在房间的某个地方(注意要保证孩子能够听得见)。藏好以后,成人开始用话机拨打手机号码,手机响了,请孩子辨别这是谁的手机在响?在哪里呢? 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孩子来藏手机,由成人来找。或进行比赛,看谁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手机。29.游戏名称:吹风机

游戏目的:发展感知能力,提高本体感觉。

游戏内容:先与孩子巩固对身体部位的认识,再用吹风机的凉风吹这些部位,问孩子的感觉如何?然后按成热风吹,但注意不要灼伤孩子。让孩子讲讲各部位的感受。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敏感的孩子通常在脸部和头颈肌肉上吹风时会有强烈的反应,因此不要勉强吹在这些部位。选择吹风机时,热风凉风最好可以随时切换,并观察孩子的感觉。

30.游戏名称:洗澡

游戏目的:用水的刺激力和水温来强化孩子的肌肤神经,加强本体感官能力。

游戏内容:成人用莲蓬头喷射孩子身体各部位,也可以让孩子浸泡在浴池中。还可以让孩子边戏水边冲刷身体。也可以让孩子分别感受不同的水温,冷、温、热,让孩子分别去感受。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触觉敏感过强的孩子一般会有怕水的倾向,但水的温度、强弱力量变化最大,如运用恰当,最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障碍。玩水的方法有很多种,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但成人一定要注意保证孩子的安全。

31.游戏名称:摆图形

游戏目的:能较稳定的观察和想象,能耐心的摆弄图形,游戏结束后能将玩具归放原处。游戏准备:各种形状不同的硬纸卡片或木质型。

游戏内容:成人先示范用卡片拼成各种图形,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让孩子模仿成人做的图形摆,或者让孩子尝试自己想象着来拼图,成人在旁指导。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在孩子自己拼图的时候,可以先让孩子告诉你他想摆成什么,这样在孩子摆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别忘了夸奖他的成果哦。

32.游戏名称:情景游戏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想象力,思维能力。

游戏内容:给孩子设定一个简单的情景题目,如:躲雨、开汽车、给娃娃穿衣等等,让孩子根据这些情景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活动。游戏时间:20-30分钟

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2-3岁的孩子。成人和孩子可一起进入情景模式中,与孩子分别扮演角色进行游戏。

33.游戏名称:故事接龙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记忆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

游戏内容:

1、给孩子复述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故意在结尾或某一个情节里进行删改,看孩子有什么反应?

2、在故事讲到一半的时候停顿下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接着讲下去。

3、给孩子看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图片上的内容表达出来。

4、多给孩子灌输新的词语、诗歌、音乐等内容,让孩子越来越多的接触语言的内容。游戏时间:20-30分钟

篇7:亲子游戏:1-2岁

目的:让孩子尝试以人的身体来搭“拱桥”,探索和体验身体的功用。

玩法一:单人“拱桥”

1、一人双手和双脚着地,腰弯曲,头低下。这样,他的手、头、背和脚面形成一座弯曲的“拱桥”。

2、一人坐在地上,双脚并拢着地,膝盖弯曲朝上。这样,弯曲的腿面形成一座“拱桥”。

玩法二:双人“拱桥”

1、两人相对而站,间隔一定距离,上身前倾,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头碰头低下。这样,两人的身体形成一座大的“拱桥”。

2、两人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而坐,上身向后仰,用肘部支撑着地,双脚并拢前伸,与对方的双脚合拢。这样,两人的下肢形成一座低矮的“拱桥”。

提示:在玩这个游戏时,爸爸妈妈应在旁边加以指导和保护,也可播放活泼欢快的乐曲,以增添游戏的气氛和趣味。

默契大考验

准备: 形状、大小不等的积木若干。

玩法:

1、将积木分为两组(两组中各有相同大小及形状的积木),您和孩子各拥有一组。

2、孩子和您都闭上眼睛各自选取一块积木,握在手心。

3、由孩子发号施令:“一、二、三,张开眼睛!”然后打开手心,看看彼此所拿的积木是否相同。若是,则拿出来放在一旁;若不是,再重复进行游戏。

拿苹果

目标:练习双手双膝着地向前、向一定目标自如地爬行;认识红色。

准备:新鲜的红苹果、篮子。

玩法:

1、在房间一端放上洗干净的红苹果一篮,孩子坐在另一端(中间相隔3~4米),让孩子看清篮子里有许多红苹果,告诉他可以爬过去拿红苹果。

2、让他双手双膝着地爬过去从篮中拿取一个红苹果。孩子拿到苹果后,成人鼓掌表示鼓励,并把苹果奖给孩子。

用碗倒米

目标:练习手眼协调,双手协调。先学习倒大米,以后可练习端碗倒水而不撒出。

准备:报纸、两个小碗,一个装上1/3碗大米。

玩法:

1、把报纸铺在桌面上,让宝宝把碗中的大米慢慢倒进另一个碗内。宝宝端碗时胳臂可以支撑在桌上,先使两个碗靠近,盛米的碗抬高一些,小心不让米撒在桌上。

2、宝宝要反复练习,逐渐可以做到胳臂完全不必支撑,单手将碗端平,左手扶持空碗,直到米完全倒完而不撒出。

找五官

目标:培养孩子学会倾听,并熟悉五官的位置。

玩法:

1、妈妈和孩子一起边拍手边说:“眼睛,眼睛在哪里?”

2、孩子边拍手边说:“眼睛,眼睛在这里。”(在最后一拍时,用手指着自己的眼睛)

3、指鼻子、指嘴巴等的方法同上。

手指碰碰

目标: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熟悉各手指的名称、特征。

玩法:

1、妈妈先伸出一手指,说:“伸出手指头,快来碰碰头。”孩子则伸出与妈妈相同的手指头。

2、看孩子伸出手指是否对(也可由孩子自己来判断对否),对了则两手指头碰一碰,“手指碰头了”,妈妈与孩子一起说。若手指伸错了,则必须纠正后,手指才能碰头。

3、当孩子熟悉后,可适当加快速度。

拉大锯

目标:发展孩子手臂动作。

玩法:

1、妈妈与孩子两两相对而坐。

2、两人双手相握,随儿歌有节奏地做手臂伸屈运动,身体自然摆动。附儿歌《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你也去,我也去。

大家一起去看戏。

打电话

目标: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及反应能力。

玩法:右手半握拳,同时伸出大拇指和小指当电话筒,凑到耳边打电话。妈妈或爸爸先问宝宝:“喂,你是谁?”“你家住哪里?”“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他在哪儿上班?”……孩子按家长所提的问题一一回答。

小马运粮

目标:锻炼孩子的耐力、钻及爬的能力。

玩法:宝宝手膝着地当“小马”,爸爸俯在地毯上,两臂伸直撑住身体当“山洞”,让“小马”钻过去。爸爸再躺着当“山岭”,让“小马”爬过去。爸爸将一本书放在“小马”背上当“粮食”,再拿两张报纸当障碍物,让“小马”绕过去,“粮食”不能掉下来。

吹球进筐

目标:训练孩子的耐力,增强肺活量,增添家庭的欢乐气氛。

玩法:桌沿下放只塑料筐,桌上放几只乒乓球。爸爸、妈妈和宝宝轮流吹球进筐。看谁进球多。

青蛙过河

目标:培养孩子的跳跃能力。

玩法:爸爸、妈妈面对面坐在地板上,两脚分开,脚心相对,组成“小河”。宝宝双脚跳入“小河”再跳出来。爸爸或妈妈也可跳,宝宝与妈妈或爸爸组成“小河”,以增加趣味性。

拿笔

目的:

1、提高孩子小肌肉活动的灵活性。

2、加强孩子的想象力,为孩子学习绘画奠定基础。

玩法:

1、教孩子用笔。可以选用各种笔,让孩子对笔产生兴趣。如:蜡笔、油画棒、彩色水笔、铅笔等。2、1岁半之前,可让孩子随意握笔在纸上戳戳点点,训练孩子手的灵活性,提高手对笔的控制能力。3、2岁左右,可训练孩子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笔,笔尖向下画出笔画。

端杯

目的:

1、训练孩子手眼协调的准确性。

2、培养孩子形成自理的好习惯。

玩法:可选择色彩鲜艳、不易摔碎的、有把的杯子,让孩子训练端杯喝水。不用担心水洒出来,只要他自己喝就行了。

具体步骤:先练双手端杯,再练单手端杯。

找东西

目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并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玩法:准备一些孩子平时常用的东西,如:积木、小动物玩具、小画书等,要求孩子:“宝宝注意看,妈妈把小熊藏起来了,宝宝能帮妈妈找到小熊吗?”,可先让孩子看见东西藏在哪儿,逐渐过渡到不让孩子看见东西藏在哪儿,让他寻找。藏的东西,可逐渐增多。

想象与模仿

目的:训练孩子的想象力,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玩法:

1、指导孩子做模仿日常生活情节的游戏,开始可由妈妈提醒孩子:“娃娃该睡觉了。”让孩子帮娃娃脱衣服,盖好被子,然后再提示:“娃娃该起床了。”让孩子给娃娃穿好衣服,带她出去玩。或让孩子模仿成人牵狗散步的生活情节牵着玩具狗出去散步。

2、让孩子多观察生活,丰富他想象的内容。如,看四季的变化,观察自然现象,观察小动物走路的姿势等。

倒过来

目的: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玩法:把一块糖或一个小玩具当着小孩的面放进一个细颈的透明瓶子里(如:矿泉水瓶),让孩子把瓶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观察孩子用各种方法尝试,如果偶然倒出来了,马上夸奖:“真棒!倒过来就能拿出来了。”给孩子示范一次,再让孩子重复一次,如果孩子不能马上用“倒”的动作,可用语言提醒:“倒过来,把瓶子倒过来。”

“灌篮高手”

玩法:父母把大球放在地上画的圆圈中,在距圈子2-3米的地方挂起一个比宝宝稍高的篮子,让

宝宝走到圆圈旁边蹲下,宝宝双后拿起大球,走到篮子前面将球举过头顶,扔进篮子里。

父母可限时间,计算宝宝投中的次数,给予奖励。

提示:此游戏可训练宝宝手、眼协调一致的能力,父母可多准备两只球以便宝宝交换“灌篮“,并逐渐增高篮子的高度。

拿玩具

适合年龄:7-11个月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

游戏方法:

让孩子俯卧在软垫上,两肘展开撑住身体上半身,爸爸把玩具放在孩子前面吸引他的注意,使他产生想要的愿望。然后,妈妈扶着孩子双臂,让他的身体向前行,快拿到玩具时,再向后拉孩子的双腿,使他的身体成平趴式后退。重复进行。

认识身体

适合年龄:1-1.5岁

游戏目的:增强幼儿认知能力

游戏方法:

父母当老鹰,老鹰要咬孩子的身体部分,孩子必须将该部位遮起来。例如:妈妈说“老鹰咬耳朵”,孩子就要用手将耳朵遮住。

摇摇船

适合年龄:1-2.5岁

游戏目的:强化孩子的平衡能力

游戏方法:

孩子躺在薄被中,爸爸妈妈各抓住被子的两角,左右摇晃,每次20下或用薄被横卷孩子身体,妈妈推孩子身体来回滚动10下,再拉被子一头让孩子侧滚出来,反复进行。

双人滚翻

适合年龄:1-2.5岁

游戏目的:促进幼儿触觉神经发展

游戏方法:

父母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并抱在一起滚动,或父母趴在床上双脚伸直当障碍物,孩子自行侧滚到父母身边,并翻滚过父母的身体。可将角色互换,父母滚过孩子的身体。

打斗

适合年龄:1-3岁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身体的敏捷性及协调性

游戏方法:

利用模仿各种动物角色的行为和孩子产生互动,如螃蟹剪刀夹肚脐、斗牛刺屁股、鸭子咬小脚等。

打电话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数的概念

游戏方法:

电话是孩子非常喜欢的“玩具”,用它来玩游戏,不仅仅是能帮助孩子学习语言。妈妈可以告诉孩子每只动物的“电话号码”,叫他给小动物们“打电话”。然后妈妈假扮各种动物,跟孩子在电话上聊天。刚开始先让孩子拨1位数或2位数的“电话号码”,以后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强,再逐渐增强电话号码的位数。

撕纸

活动名称:撕纸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手部小肌肉;

2、让孩子体验纸的质地、性质;

3、学习“撕”的动作。

活动准备:薄厚不等的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1、将宝宝抱在怀里,拿出一张最薄的纸,抖动发出声音,吸引宝宝的注意;

2、轻轻的将纸撕开,示范撕纸的动作2-3次;

3、当宝宝有想要纸的意愿时,将纸递给宝宝;

4、鼓励宝宝不断地重复撕纸动作。

5、可以逐渐增加的厚度,对于宝宝撕不开的纸,家长可以把纸撕开一个小口子,再让宝宝撕。

注意事项:注意不能用报纸。因为报纸含铅量比较大,对婴儿身体不利。

捶捶背

游戏目的:

发展幼儿滑和爬的能力,增进亲子感情。

游戏材料:

两只靠背椅或凳子。

游戏方法:

1.爸爸妈妈面对面端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伸直呈斜坡状。

2.妈妈抱住宝宝,宝宝面对爸爸,爸爸逗引,让宝宝从母亲胸部下滑直到脚背,爸爸趁势拉住宝宝的手,宝宝再从爸爸的脚背——腿——胸一步步向上爬(爬的位置可根据宝宝年龄,逐渐增加至肩上)。

3.宝宝搂着爸爸的头颈,爸爸亲亲宝宝,宝宝亲亲爸爸;宝宝捶捶爸爸肩,爸爸拍拍宝宝的背。

4.接着孩子可从爸爸身上滑下再爬到妈妈身上,以此循环。

玩圆珠珠游戏

篇8:幼儿亲子游戏 1-3岁

一、亲子游戏的定义和特点

(1) 公正对等。参与游戏双方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在游戏中, 婴幼儿和家长应享受同等待遇, 家长要将宝宝看成与自己对等的个体加以关怀引导, 切勿以为宝宝还小而不理会他们的想法和情绪。

(2) 益智启发。这要求游戏既能利用和发挥孩子的现有能力, 又能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跳一跳, 摸得着。

(3) 活泼有趣。作为游戏, 必须有其趣味性, 让婴幼儿从中体会到活动的快乐, 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间交流的幸福。

二、亲子游戏在家庭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很多家长工作繁忙, 不愿意或无暇参与亲子游戏。由于目前就业与工作压力较大, 婴幼儿父母大多是上班族, 能抽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很多孩子都是在独自游戏中慢慢成长。

(2) 游戏材料、形式单一化。家庭中能够供亲子游戏的玩具、器械较少, 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不能长时间吸引孩子的兴趣, 从而使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3) 游戏内容、材料选择不适宜。由于缺乏对0~3岁婴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了解, 很多家长在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材料上并不能对宝宝“投其所好”, 就不能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三、根据问题, 提出建议

1. 对家长

(1) 改变思想, 持之以恒。在认识到亲子游戏重要性的同时, 广大家长应改变思想, 不要因为工作、气候等原因停止或间断与婴幼儿间的游戏, 这样会更加不利于孩子对新知识、新秩序的建立。这需要家长克服来自于时间、经济等各方面的困难, 与宝宝坚持长期不断的互动交流。

(2) 利用资源, 创设情境。0~3岁的宝宝刚刚出生, 对家中常用的物品都有浓厚的兴趣。如0~6个月的婴儿正处于躺、抱、坐阶段, 家长要布置好摇篮、推车;如挂上会响的摇铃, 颜色鲜艳的气球等, 这些都能有效地吸引宝宝的注意, 促进其视觉发展。

(3) 种类多样, 交替进行。不同年龄、性别的幼儿有其不同的个性特点, 家长们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为宝宝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如0~1岁的宝宝感官正在迅速发展, 应多为他们选择能促进感官发育的游戏, 如抓握积木, 看图书等;1~3岁的宝宝能独立行走, 可以比之前加入更多的动作游戏。

(4) 动静交替, 自主选择。在与婴幼儿游戏时应动静交替, 提供不同种类的游戏, 让宝宝按其意愿自主选择, 否则, 单一的游戏不能引起宝宝兴趣, 让他觉得枯燥很可能会产生厌烦心理, 甚至会拒绝同类的其他不同游戏。

2. 对亲子幼托机构

相对于家长, 亲子幼托机构更具专业性和号召力, 所以需要承担宣传指导工作, 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1) 加大宣传力度。因为各地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相差较大, 很多偏僻地区的家庭和家长对于亲子游戏仍不太理解和重视, 幼托机构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让他们知道游戏的益处并参与进来, 共同促进婴幼儿发展。

(2) 组织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为家长和幼儿提供更多的观摩和参与的机会, 使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同时, 可组织专题讲座活动, 让专家解答家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从理论方面给予他们游戏的指导。

(3) 深入个别家庭进行指导。正如每个婴幼儿的发展状况不同, 每位家长和家庭对于亲子游戏的理解与发展也是各有不同的, 教师要利用与家长交流的时机尽可能地对他们进行理论、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 发挥家园协作的作用。

总之, 通过家园合作, 使家长学会更多的亲子游戏, 把游戏引进家庭, 使家庭演化为一个其乐融融的亲子课堂, 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乐园, 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丰富心灵, 最终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亲子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关注, 而亲子游戏作为亲子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 成为家长和教师的重点研究对象, 本文根据笔者专业知识和以往的实践工作经验, 就亲子游戏的特点和其在家庭中实施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并给各部门、机构对指导家长亲子游戏提出几点建议, 谨供参考。

篇9:小班幼儿亲子游戏的开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亲子游戏;价值意义;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0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完善,学前教育也逐渐发展的更好。亲子游戏作为最先发生的游戏,也是幼儿园的一种重要游戏种类,对幼儿的成长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亲子游戏作为幼儿与家长的一种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幼儿与家长更好地相处。通过亲自游戏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亲子游戏对幼儿生长发展的意义

亲子游戏有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1]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增进关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家长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让孩子能够愉悦身心,生活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并且孩子与父母多沟通交流也会促进孩子认知、情绪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感受亲情的温暖,也学会传递温暖;亲子游戏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许多亲子游戏中都贯串儿歌以及语言问答等游戏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婴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发音的兴趣。婴幼儿的学习能力都很强,耳濡目染,幼儿的语言得到发展;亲子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儿童在4岁以前,和同伴进行游戏时,基本上都是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而亲子游戏由于有成人的引导与帮助,儿童能够很好地承担游戏合作的角色,因而社会性交往水平高于伙伴游戏中的交往水平。亲子游戏有利于幼儿健康的发展。进行亲子游戏时,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幼儿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动作。亲子游戏中的运动游戏能够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平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感觉统合能力等。让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都能够得到发展;亲子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对婴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机会,让婴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学会分辨对错,知道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这样还可以缩短婴幼儿掌握良好习惯和品德行为规则的过程,让婴幼儿更好的了解社会生活规范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游戏

由于小班幼儿是刚入园,对周围的环境是感到非常的陌生和害怕的,会更加的依恋父母。这个时候,亲子游戏对小班的幼儿来说就是一种缓解情绪的方法。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亲子类游戏来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游戏,让幼儿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感受幼儿园的生活。当然亲子游戏的开展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亲子游戏使幼儿产生安全依恋,不良的亲子游戏会使幼儿感到焦虑。[2]并且亲子游戏的开展还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也是不同的,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其实是以独自游戏为主的,但是在亲子游戏中,幼儿是与父母一起游戏的,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向父母寻求帮助,在父母的引导下完成游戏。还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以及他们的父母一起进行游戏,不仅让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增进了,也可以增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相互之间共同发展也让幼儿完成了游戏,有了成就感。

三、家庭中的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的主要参与者就是父母和幼儿,所以亲子游戏的开展地点不一定是要在幼儿园,也可以是在幼儿家里。每周亲子游戏的开展频度不低于3次,亲子间每次进行游戏的时间不低于20分钟,亲子游戏的种类不少于5种,当亲子间的游戏达到以上的标准时,就认为其是“亲子游戏”。[3]并且中国的家长大部分就只重视幼儿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很少关注幼儿的游戏交往,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学习知识更重要。往往就是这样的想法,扼杀了幼儿的游戏时间,但是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幼儿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不仅在知识方面,在游戏上也要有所发展。所以,家长应该经常在家庭中组织亲子游戏,在家庭中组织游戏时,不仅父母可以参加,爷爷奶奶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通过在游戏中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父母也可以通过游戏来了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父母要以相互尊重的心态进行游戏,有问题出现时,不以高傲的姿态去呵斥幼儿,要耐心引导,和幼儿一同完成游戏。因为是在家中进行游戏,父母可以特意去制造一个幼儿游戏环境,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游戏当中去。在家中进行的亲子游戏也有可能是随机发生的,没有任何的硬件环境准备等,无论是什么环境下发生的亲子游戏,家长都要好好的配合幼儿,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随机发生的亲子游戏氛围可能会比刻意去创造的游戏氛围更让幼儿感到舒适。

四、亲子游戏的发展

亲子游戏是幼儿最早发生的一种游戏方式。亲子游戏的主要参与者就是幼儿与父母,开展地方可以是在幼儿园或者是在家庭中,无论是在哪里,只要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亲子游戏就会发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该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幼儿园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进行组织宣传亲子游戏,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到亲子游戏;还可以在家园手册上进行一些宣传;让父母亲自参与到游戏当中,自己亲身体会亲子游戏带给自己和幼儿的感受。父母自己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了解亲子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组织开展适合幼儿的游戏;并且亲自为幼儿挑选玩具,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与幼儿更好地沟通。

亲子游戏对小班的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是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园和家长都应该正确的对待亲子游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亲子游戏又是先于其他游戏发生,对幼儿更加重要。因此,幼儿园和家长应该多组织一些亲子游戏,不仅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也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立民.倡导亲子游戏的意义与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

[2]骆劲华.亲子游戏与亲子依恋得关系[J].早期教育,2013(12):25.

[3]刘媛.北京市回龙观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上一篇:备课培训下一篇:旅游标准化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