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2024-05-04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共9篇)

篇1: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经过前一单元的训练,学生分析诗歌时已经能熟练运用了解作者背景、抓诗歌意象揣摩诗人情感的方法(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本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本事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并能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诗人的背景与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诵读,把握诗歌情感并能背诵;

3.感知诗歌意境,感受是人的洒脱情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情感与价值观:

1.了解孟浩然的“隐逸超脱”的情感;

2.了解诗歌宁静清幽的艺术境界。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孟浩然生平,结合课文注释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

鉴赏诗句中各别诗句的情感和作用,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辅助: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时候同学们都有背诵唐诗的经历,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伴随我们成长,我背诵一首他的诗作,大家看看能不能说出他的名字?(背诵《春晓》)。初中时我们还学习过这位作家的《过故人庄》,请同学们一起背。(略)他是——孟浩然。

看来同学们对孟浩然都比较熟悉,那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他。

二、作者介绍

1.学生介绍

2.老师ppt小结:给大家一张’孟浩然名片”

3.好友李白有诗《赠孟浩然》中评价他(ppt显示)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可见他的“风流”(古今异义,文采)和“隐逸”的形象。

小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有人笃定孟浩然确确实实是个隐逸诗人,我们今天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学习孟氏的《夜归鹿门歌》,看看诗歌塑造了怎样的隐士形象,抒发了怎样的隐者情怀。

三、吟咏诗韵、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字音、节奏。

2.学生自由诵读,并结合注释理清文意。

3.抽学生读,其他学生思考,本诗的诗眼在哪里。

4.点评学生朗读,明确诗眼“惟有幽人自来去(幽人)”。

5.学生齐读。

四、对比鉴赏、深入探究

1.解题:题目“夜归鹿门歌”中透露了哪些信息?(生:时间、地点、时间、诗体裁)

2.如此高度凝练的语言,让我顿时觉得呢原诗太长,于是我改写了一下:

“山寺钟鸣昼已昏,余亦乘舟归鹿门。忽到庞公栖隐处,惟有隐者自来去。”

看看是不是包含了题目中的所有信息?删改后的诗作紧扣题目、主旨,大家觉得如何?(学生讨论),明确:缺少了诗味。

3.讨论:试从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等角度分析删除诗句在营造诗境、表情达意时有何作用?

①堵头喧闹为了反衬山寺宁静,不能删除,作者超脱心境的得以展示;

②世人江村,诗人鹿门,不同的归宿,对比中点名诗人的隐逸情怀,不可删;

③鹿门烟树美景让作者沉醉其中,“忽”字点名了到家门口时候的不经意,情景交融,不可删,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④岩扉松径寂寥之景,知人论世,作者怀才不遇,向往、自得的隐逸生活中也有些许的无奈,不可删。

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删除的诗句都可以帮助读者“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小结:《夜归鹿门歌》中,诗人用清淡的笔墨,抒写了隐逸的情怀,塑造了隐士的形象,构成了独特的意境。事实上,诗题中的“归”字,正是诗人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诵读诗歌,读出仙气儿,争取背诵。

五、拓展训练

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山居秋暝》中,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句子,改写后呈现出一幅画面的美来。(ppt展示)

请学生从《夜归鹿门歌》中挑选你喜欢的句子,借助联想和想象,用散文诗的语言展示出来。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完成课后第三题,分析王维的《归崇山作》。

篇2: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同时《夜归鹿门歌》这首诗将山寺的鸣钟、月照的鹿门、夜归的世人、月、烟树、岩扉、松径等景物(意象)顺次组合,于喧闹的红尘之外,另创出一个和谐的、宁静幽美的隐逸胜境来,抒发了诗人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典型的意象、独特的意境、独有的情感。

鉴于以上两点,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诗歌。先通过解题、朗读,对诗歌有一个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直奔重点。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根据初步感知,以时间和地点为分界概括两幅画面:黄昏江边景、月夜山中景。

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品味意象,概括景物特点,揣摩诗人情感。景物特点一旦体悟到位,领悟情感也就轻松自然。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让学生自主欣赏王维的《归嵩山作》效果很好。学生已基本掌握这种赏析方法,对诗歌意境情感领悟比较到位。

反思这节课,我再一次认识到,一节课一个重点即可,不宜贪多;对于诗歌,景物是核心,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特点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需要改进的几处:1、第一幅画面赏析,忽略了“争”的点拨。

篇3: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一、《夜归鹿门歌》中的山水情怀探寻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 正逢大唐盛世, 在这一时期, 诗人的梦想自然也是建功立业、“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但事实上孟浩然一生运气极差, 多次错过出仕的机会, 以至于郁郁终老。他壮年时就赶赴长安去谋求官职, 盼望在仕途上有所进步, 但因为“当路无人”, 得不到当权者的推荐和赏识, 最终只好还归故园, 寄情山水, 成为唐代一位不想隐居, 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对于孟浩然自己来说, 这自然也是一个难以言说的痛和始终解不开的结。孟浩然在出仕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寄情山水田园, 应该是心有不甘的, 更是无比愤懑的。但是就这首诗歌所言, 似乎此时的孟浩然不但默认了这样的人生, 并且在心灵上开始探寻其中的乐趣。

题中所写的鹿门山应该离作者家不远, “庞公”就是庞德公, 是汉末著名隐士。他不喜欢出仕, 于是他拒绝了朝廷的征辟, 隐居在鹿门山, 从此这里就成了著名的隐逸之所。孟浩然在仕途失意后, 似乎想起了这位前辈, 于是追寻他的足迹, 也在此修建了一处别业, 因此就有题目“夜归”的写实。但这首诗歌仔细读来, 其实还是阐发自己乐于归隐的情怀志趣, 这看似与作者求官本愿不合, 但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作者多次失意, 难免厌烦仕途;二是作者本性就喜好山水;三是古人诗歌中之爱山水、望隐逸多是一时之感, 不能看作不变的思想。因此在这首诗中孟浩然确乎对山水之爱出乎真心、真情,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 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 实质上就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中, 山寺、钟声、月光、鹿门、烟、树、松间小路、山中岩石等, 这些意象, 可以说是娓娓道来, 非常幽清自然, 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静谧优美的画面, 真可谓隐居的胜境, 一切景语都是情语, 这静谧优美的景色寓含了作者那种悠闲淡然的隐居之情。所以诗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 也是诗人的自比。在这里, 没有熙熙攘攘, 没有俗务缠身, 没有失意不顺, 唯有古寺明月、禽鸟山林等美景, 隐者在这里可以幽居独处, 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诗人真实地抒写出这种隐逸情趣, 虽然也表现出了一些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但更多的是发自内心地对这种静谧、远离世俗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这透露出在盛唐时代错失报国扬名盛宴的凄清与无奈, 与晚唐时代诗人躲避战乱纷争而隐居截然不同。

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寄寓情感发微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 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 形象缤纷多彩, 表现手法新奇, 是李白的代表作。这首诗又名《别东鲁诸公》, 从时间上看, 本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 由于受当朝权臣排挤, 李白被赐金放还, 没能够一展胸襟, 这对于李白而言是郁郁难平的。离长安后, 他回到东鲁居住了一段时间, 可是李白无法忍受这种安逸和空虚, 于是他与东鲁诸公告别, 踏上漫游的旅途, 希图通过寄情山水, 来消释在政治上遭受的挫折, 排解其中的愤怨。

对于李白来说, 他并不是要写现实中的天姥山, 他要写的是历来游览的那些山水, 甚至可以说, 现实中的山根本不是他要表达的内容, 他要写的只是他心目中的山, 带有某种寄托的山水, 因此, 用梦游便于作者超脱现实, 对天姥山进行寄寓式地阐发。诗人运用极度夸张与浪漫的想象写出了天姥山的雄奇高峻, 仙境的瑰丽如幻, 但梦醒时分, 一切消失了, 眼前的现实依旧无奈、黑暗。李白在梦中所游历的山水自然是一种美好、理想的人生与社会, 那么梦中的美好自然就与现实的黑暗、丑陋产生了不言而喻的对比。在诗中, 诗人因为仕途失意、人生挫折, 于是感叹“古来万事东流水”;为了排遣这种失意, 他选择梦游、仙游, 在天上仙境之中找寻乐趣, 于是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的感慨;然而诗人并非耽于享乐, 这不过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方式, 是另一种形式的抗争, 于是在诗歌的结尾, 诗人还是发出了不愿为权贵折腰的呼喊。

这才是李白, 那个敢想敢说的李白。李白虽然曾受帝王优宠, 但也不过是个词臣, 在这样的景况下, 李白不但有失尊严甚而根本就没能够实现理想, 一展抱负, 同样在盛唐这场即将转衰、结束的盛宴面前, 失去了最好的机会。因此, 李白这样的一种态度, 实际上是一种决绝, 与那些高高在上的封建统治者的决绝。对他们, 李白深深地表示出蔑视与不屑, 这种不屑写出了千古以来多少仕途不顺、报国无门之人的心声。所以, 诗歌虽然因为记梦而显得浪漫虚幻, 但实际上依然是针砭现实, 寄托了诗人的现实理想与态度。

三、两诗中盛唐诗歌风貌透视

篇4: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诗词;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033-01

在设计《临江仙•夜归临皋》时,结合苏轼一生的豁达情怀,遭乌台诗案,劫后余生,被贬黄州,把满腔的忿懑和怒怨转化为对大自然的乐赏。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豁达情怀在词作中的渗透。所以当讲到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时候,我让学生看着幻灯图片,让思路穿越时空,站在那江的对岸,对这位心比江阔的文人说些什么——习作练习《致苏子》,这样就做到了读、评、写的系统整合。通过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可以目睹古人身影,感受古人生活,体会古人感情,加深其对历史的感悟,对现实的理解,这些都对鉴赏古诗词大有裨益。苏轼胸怀旷达,无论宦海沉浮,“一蓑烟雨任平生”,且行且歌;诗词,以文字来承载作者情感,我们鉴赏诗词,应做到走进作者,与之心灵对话,受其精神教化。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词人的生平简介;感受词人的词风和情怀;学习鉴赏同类诗词。重点、难点;学习鉴赏方法。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对于苏轼,我们并不陌生。他一生在政治上屡受挫折,在文艺创作上却始终孜孜不倦。当年受诬陷被捕入狱,受尽磨难,幸免一死。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劫后余生的苏轼把内心的愤恨和痛苦转化为超人的旷达,期间写下了很多寄情山水的佳作,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悟人生哲理。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

学生齐背《定风波》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临江仙•夜归临皋》也是苏轼此时的作品。让我们进一步的来感受苏轼的词风和情怀。

2、背景解说

元丰四年,友人马正卿为苏轼求的东城荒地数十亩。让他耕种解决吃饭问题,这就是著名的“东坡”。苏轼又在这里修建了雪堂,作为游息之所。元丰五年,作者与朋友夜饮雪堂,这首词就是作者返回临皋的所见所感。(见学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学生朗读,并相互点评。教师范读

2、鉴赏上阕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最好?你感触最深?“醒复醉”、“仿佛”,点明酒醉的程度,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的门口停下来的情景。

此时,你眼前浮现出的是一个怎样的苏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是一位风神萧散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上面创造了一个极其安静的静美境界,总的展示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

3、鉴赏下阕

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上阕这段文字,看起来只是记叙词人夜饮归来的情景,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在“依杖听江声”时心中的无限感慨。他在想什么?“怅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出自《庄子》,是说身体精神不是自己的,意思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远祸。顾盼眼前江上美景,是“夜阑风静觳纹平”,于是他脱口唱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4、此时此刻,如果你能穿越时空,站在那江的对岸,你想对心比江阔的苏子说些什么

写作练习《致苏子》

四、总结

苏轼用他一生的时间演绎着他的豁达。

本词写他酒醉归家,望江而叹,表现他超脱的人生观,别的词作是否也有这种心态和情怀呢?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总结,学会思考。在鉴赏诗词时要把握知人论诗、情景结合。(板书)

五、拓展

苏轼一生饱尝宦海沉浮之苦,却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始终保持乐观的信念,自我超脱。人生之路很漫长,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应像“倚杖听江声”的苏轼,坦然面对,乐观向上。

汉字禅说“路”。路:从“足”从“各”;足:路就在脚下,路永远是自己走出来的;各:各有各的路,路路不同,又路路相通。

六、布置作业

1、鉴赏苏轼的另一首词《浣溪沙》2、背诵、默写《临江仙•夜归林皋》

附:学生写作《致苏子》是那个“捡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吗?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行者吗?是那个“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诗人吗?

篇5: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

以李白《赠孟浩然》诗中的前四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导入,先入为主,让学生对孟夫子及其隐居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讲“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三部曲方法。最后围绕此方法设计了四个问题。自我感觉不错,一气呵成,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但是等我讲完这篇课文,发现问题多多。

第一,问题设计有点概括化,第三个问题“展开联想,引用意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山中的画面,江边的画面,并概括画面的特点”,在展示点评学生作业时,发现好多同学仅仅是将课文内容翻译了一篇,并没有自己独特理解的含义。我在此也没有提示学生对意象添加适合的形容词修饰,感觉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

第二,老师的讲解太感性,第四个问题“在这两幅画面中,作者喜欢哪一个画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尽管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好,但是总感觉空落落的,原来老师在这里缺少具体的补充,比如“忽到庞公栖隐处”这句中的“忽”字的解释不到位,一句带过,应该重点讲讲,“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应以的情趣。

第三,“惟有幽人自来去”这句话中读出了孟浩然看似洒脱隐逸生活背后的无奈与失落。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感情,除了提供几则关于孟浩然求仕的轶事外,还应该联系孟浩然的另外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前两联描绘洞庭湖壮丽阔大而充满活力的景色;后两联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这样一联系,同学们对孟浩然的理解更加深刻,知道孟浩然原来的初衷也并非做一名隐士,而是积极博取功名利禄。在唐朝,文人们通过正常的科举考试得不到功名利禄时,往往选择了隐居。一种隐居是真隐居,过着与山林禽鸟为伴的生活,与世无争;另一种隐居是假隐居,即希望通过隐居这样的方式得到世人的赞赏,皇帝的认可,然后图谋一官半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终南捷径”。孟浩然的隐居应该属于后一种。他想得到官职却得不到,他想受到当局者的关注于是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迫不得已,并非是一种自然率性。这样我们就越能理解孟诗这一句“惟有幽人自来去”背后的辛酸、落寞与孤单。

篇6: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孟浩然

一、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看标题:夜归鹿门歌 时间、地点(隐居地)用典 找出描写景、物、人的词语

山寺

鸣钟

夜月

岩扉

松径

景物(意象)

庞公、幽人(人)

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

三、赏析诗歌

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僻静

喧闹

比较 黄昏闻钟

渔梁晚渡

洒脱的情怀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世人回村

我归鹿门

隐士自得之志趣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月开烟树,夜归鹿门)

山路美妙无比

不觉到了目的地

“忽”字 说明 隐逸的情趣和意境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高士隐居图

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

2、诗歌描绘了什么内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抒发什么感情?

前四句通过江边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动态场景描写,表现出诗人与时人的相异之处;后四句通过诗人山中隐居静态场景刻画,突显出诗人与前贤的相通之处。挣脱世俗,追逐隐逸的情怀,营造出山中清幽寂静的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3、诗歌主旨:诗人通过夜归鹿门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自己的隐逸情怀。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4、艺术手法

(1)用沉缓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对比出佛门的清静和凡尘的纷繁芜杂,此为一比;(2)同是乘舟,却是两个方向,两处归宿,两种心境,凡人自与幽人不同,此为二比;(3)末句的幽人即指庞公,又是自况,隐含引为同类之意,此为三比;

(4)上四句着眼于钟鸣、争渡、向江村、归鹿门等人物的动态描绘,后四句则侧重于月照、岩扉、松径等静态刻画,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两个不同的世界,此为四比。

通过以上四比,既比出了诗人与时人的相异之处,又比出了与前贤的相通之处,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思考:你从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江边世俗场景和山中隐居场景的对比,表现了诗人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表现了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抒发了诗人心中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的情怀。

【相关考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描写了哪两个场景?这两种不同的场景是如何统一到诗境中的? 答:分别描写了江边与山中两个场景,写山寺传来的钟声与江边嘈杂的人声,表达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再写山中清幽寂静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这样一路写来,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它们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共同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唯有幽人独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境?

答: “独”说明诗人独自一人,而“幽”是诗人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

王 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这首诗写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结合全诗,请对“流水”“暮禽”作简要赏析。

答:“流水”寓有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含有“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诗人因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而决意归隐之情。

(2)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篇7:《夜归鹿门歌》教案设计(精)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孟浩然;了解意象的特征,掌握“缘景明情”的诗歌赏析方法。注意诗歌朗读节奏和本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疏通、赏析诗歌,注重学生诗歌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者在描写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孤寂的心灵轨迹。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意象,掌握“缘景明情”的诗歌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在描写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孤寂无奈的心灵轨迹。

教学过程: 一.知识反馈: 默写

二.导入并介绍孟浩然: 我们大家初中的时候学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是孟浩然的作品,从诗中“欲渡无舟楫”可以看出他有积极用世之心却遭遇失意,于是孟浩然成为盛唐时期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孟浩然的诗多描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的景色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如学过的《过故人庄》,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另一位同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

三.题解: 鹿门,作者家住湖北襄州襄阳汉江东岸,在河对岸鹿门山开辟一住处,以追随东汉隐士同乡人庞德公隐逸之志。所以,鹿门是诗人归隐之处。夜归鹿门山是说诗人晚上回鹿门山。

四.整体把握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两个问题: ①结合注释标出诗歌中难于理解的字词。

昼:白天。昏:黄昏,天刚黑的时候。昼已昏:已由白天到了黄昏的时候。人随沙岸: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向着江村走去余:我。乘舟;指乘鱼梁渡口的渡船开烟树:这句是说,鹿门山的树木,刚才在暮烟笼罩中一片蒙胧;现在月亮升上来了,照耀得那样清晰明朗。

岩扉:山岩洞穴的门,这是说他住处的简陋,松径:空虚静寂 唯有:独有,只有。幽人:泛指隐者,这里是诗人自称。②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樹影。不觉

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诗人归时候的所见所闻

五.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请学生回答诗中有哪些景的描写? 山寺黄昏的钟渡头争渡月照烟树岩扉松径 2.文章中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事的描写? 村民归家我去鹿门幽人独行

.3.同学们看看,刚刚我们找出的部分就是诗歌的意象,每一部分的意象就是一幅图画,要求大家展开想象,接下来请大家:对景物进行分析并得出他们的特点

山寺黄昏的钟:清净、钟声绵长,山寺更是精神的向往、黄昏时节更是引人思绪 月开烟树:明朗冷清岩扉松径:幽静冷清(总孤寂清幽冷寂 渡头争渡(热闹嘈杂,充满凡尘气息--喧哗嘈杂

4.刚刚我们得出的部分就是诗歌的意境,现在请大家在诗歌中找出一个恰当的动词将这两个意境联系起来。明确:归。

5.让学生自己分析这个归字的含义及此字中所包含的作者情感

“归’一指回鹿门山,一指归隐。体现了作者从世俗到隐逸之路。同是也表现出作者的孤寂,冷清之情。

6.于是我们归纳出整首诗中作者的情感内容

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抉择态度,委婉地表达出作者仕途受挫后的弃世隐居思想,同时又在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孤寂的心灵轨迹。

六小结:同学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从诗歌的意象,得出诗歌的意境,最后体会作者的感情,有景有情,这是诗歌中常用的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置身诗境,融情入景的赏析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知识迁移(请同学们自己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这首诗歌,师略加点拨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

【注解】:

1、闲闲:从容貌。

2、迢递:远貌。

3、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韵译】:清沏溪流两岸林木枝茂叶繁,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篇8: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一等奖

张本平

教学目标

1、了解孟浩然的生平、经历、作品风格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在反复诵读中体味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内涵。

3、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4、对比阅读王维《归嵩山作》,根据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思路,体会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3、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随机导入,书写标题:……

二、文本解读:

1、释题:鹿门山、歌……

2、孟浩然简介及写作背景等。

三、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置身诗境,朗读诗歌,注意读音、节奏和感情。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讨论诗歌内容。

3、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拿出稿纸,通过联想、想象,根据内容,画一幅画……老师点评,补充。

四、合作探究

1、在诗歌的画面里,作者选择了哪些基本意象?写了哪两个场景?

明确:山寺、钟鸣、渡头、江村、夜月、烟树、岩扉、松径

黄昏江边 月夜山中

2、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

明确: 江边杂乱喧嚣 世人回家 山中超然僻静 我归鹿门

3、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对比 两种归途 两种选择 表现作者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

4、本诗作者写 “夜归”的“归”途,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江上舟........行到鹿门山途,实际上是在写什么?

明确:实际是写:从尘杂世俗到寂寥隐逸的道路。诗人是洒脱的但同时也带有隐隐的失落、无奈和惆怅。

小结: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及鉴赏方法…… 深入探究炼字炼词:

5、提问:对“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6、提问:这首诗第八句中的”惟“字可否换成”还“字?请简述理由。课堂小结:这首诗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构造了一种平淡自然,幽美恬淡的意境,抒写了作者摒弃世俗生活而安于归隐的情怀志趣。

五、拓展阅读:请同学们按照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基本思路赏析王维的《归嵩山作》,即完成课后习题三。

六、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习题第二大题。

篇9: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执教者:吴春来 观察者:王鹏伟

【课堂回放】

《夜归鹿门歌》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孟浩然。

生:他是湖北襄阳人,诗与王维齐名,他有《孟浩然集》,他的诗情感飘逸,语言隽永。他是山水田园诗人。

师:此前我们学过他的两首著名诗歌。(学生齐背《春晓》和《过故人庄》)

师:他的朋友李白是如何评价孟浩然的呢?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孟浩然》,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几句。(PPT展示,学生诵读)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师:孟浩然在李白心中是怎样一个形象? 生:风流潇洒。

生:“风流天下闻”足见他的风流;“白首卧松云”,可以看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惬意。师:马茂元先生在《中国文学史》里说,在他人眼里,孟浩然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七言古诗《夜归鹿门歌》将展示怎样的一个孟浩然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读出它的神韵。(板书课题)(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后,一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我把这首歌稍稍做了改动,请同学们看看这样行不行?(PPT展示)山寺钟鸣昼已昏,余亦乘舟归鹿门。忽到庞公栖隐处,惟有幽人自来去。生:不行。师:为何不行呢?我看挺好的。先看标题“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点明时间“夜”,“余亦乘舟归鹿门”指明“归”,最后两句照应“鹿门歌”。生:感觉少了点味道。师:什么味道呢? 生:诗的味道。

师:诗的味道,说得很好。换句话说,被删掉的地方,就是诗歌出味的地方。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删除诗句的诗味。生:“渔梁渡头争渡喧”,写出了渡头的喧闹。师:为何要写渡头的喧闹呢? 生:为了反衬出山寺的幽静。

师:为了写环境的静,我们可以正面描摹,如果以动写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比方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难道仅仅是用动来反衬静吗? 生:不是。别的我不知道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什么地方要重读? 生:“喧”。

师:为何要这样处理呢?

生:一个“喧”字描写出尘世的喧闹,这样的情形跟山寺的静形成对照,可以隐隐约约感觉到作者那种超脱的情怀。(掌声)

师:那为何“人随沙岸向江村”不能删呢?我们先来读读,什么地方要强调重读?(学生齐读)

生:江村和鹿门,因为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世人回家,而诗人离家去鹿门,两种不同心情对比,表明了作者的隐逸情怀。老师:你读读,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学生范读,掌声。)

师:情感充沛,但抑扬顿挫的味不够。“江村”应该如何读?应该用上扬调,“鹿门”要用平直调,声音可以略低,重读不一定要声音大,用虚声,也是一种强调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朗读这四句,然后大家争取把它背下来。

师:刚才四句表达了作者的隐逸情怀。接下来大家来看这四句有什么特点? 生(齐声):写景的句子。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物是含情的,如果缺了景语诗就乏味了。欣赏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发挥联想和想象。“鹿门月照开烟树”是怎样一种景色呢?

生:朦胧美,月光映衬的美。

师:请大家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这种美描述出来。

生:朦胧的月色从天空中散落下来,铺展在地上,亦洒在了我的心头上,静静地、悄悄地,没有一丝嘈杂的声音,我独自漫步在这如烟的美景中,享受着月光的洗礼,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师:写出了月光的动态之美:一落,一铺,一洒。

生:淡淡的月光从天空流转而下,好像薄纱,又如薄雾,似轻烟,轻轻地笼罩在树林上,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庞公归隐的地方。

师:她是如何写月光的呢?淡淡的,像薄纱,如薄雾,似轻烟,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月光的朦胧,的确很美。刚才她用了一个“陶醉”,有道理吗?

生:有。因为后面一个“忽”,说明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隐居的地方,因为朦胧的树被朦胧的月光映照得太美了,所以,作者陶醉了。

师:联系语境来品读诗歌,值得学习。诗歌中“开烟树”为何用一个“开”呢?树如何开啊?

生:其实这里是写树像花一样美,朦胧可人一般开放,表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师:行文至此,流露出一种喜悦与洒脱之情。那么“岩扉松径长寂寥”一句中的“寂寥”如何理解?

生“寂静”的意思,因为这里除了作者外,没有人来居住,“寂寥”还有无奈的意思。师:那“自来去”是什么意思呢? 生:逍遥自在。

师:前面你讲他无奈,后面又是逍遥自在,好像有点自相矛盾啊? 生:他是一个假隐士,其实他没有真正想当隐士。(学生大笑!)师:作何解释?

生:他在40岁的时候去过长安,还给张九龄丞相写过一首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师:写了这首诗就说他是假隐士,理由似乎不太充分吧?刚才你运用了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读诗歌,很好;如果我们再联系诗歌来谈谈,就更好了。“寂寥”应该有一种落寞和无奈之情吧。那为何作者有这样的感叹呢?我们还是结合这首诗歌来谈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写的一首干谒诗,希望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但最后张并没有赏识他。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话说,孟浩然去了京城长安后,王维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一天早上,王维邀请孟浩然去交流诗歌创作,唐玄宗突然驾临,情急之下,孟浩然便躲到床底下。王维不敢隐瞒实情,如实禀告。玄宗笑了笑说:“我早就听说了这么一个人,出来吧。”于是,孟浩然从床底下爬出来拜见。唐玄宗说:“你带诗来了吗?”孟浩然说:不巧没有带来。于是唐玄宗就让孟浩然背诵几篇听听,于是孟浩然就背起“不才明主弃,多病古人疏„„”唐玄宗皱起眉头,很不高兴地说,朕并没有不要人才啊,是你自己不求进取!结果,孟浩然被打发回家了。

当然,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们不好判断,不过这首诗的确说明孟浩然有怀才不遇的情结。孟浩然性格孤高狷介,不愿在权贵面前摧眉折腰,但他始终怀抱济世之志,在隐与不隐之间徘徊。所以“寂寥”还掺杂着一种无奈之情。这首歌使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位无奈的—— 学生(齐声):隐者。(板书“无奈的隐者”)

师:这样的隐者也是古代文人的真实写照,谁不想立功、立德、立言呢?陶渊明欣然归园田,最后还不是发出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感叹?所以古代真隐士少,假隐士多,是隐士就不会留名于世了。隐士可谓各有隐衷。但是文人骨子里流淌的那份耿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刚才删掉的两句是写景的,先前删掉的两句是—— 生(齐声):写人的。

师:我记得朱光潜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诗歌中如果有人的活动。比如我们以前学的“最喜小儿无赖”—— 生(齐声):“溪头卧剥莲蓬”。

师:“卧剥”二字写出了田园生活的闲适。师:“夕阳西下”—— 生(齐声):断肠人在天涯。

师:“断肠人”的出现,让诗歌有了动感,凸显苍凉。那么这首诗歌的味道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生:通过尘世中的人来反衬或对比来写自己的隐逸之路,借景物的描写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有隐逸之乐,也有无奈之恨。比您改写的诗歌更具诗歌味。

师:说得好,我接受批评。诗歌不是简单的议论和抒情,必须借助意象营造意境来言志来抒情,欣赏诗歌要知人论世,但更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全诗。

师:推荐大家阅读一本书《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这里面有孟浩然的故事,下课。(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 425100)

【研究选粹】

1.关于作者及其作品风格

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用他的诗来说,“朱绂心虽重,沧洲趣每怀”(《留别王维》),直到亲自在长安碰了钉子以后,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跟当时的达官显宦如张九龄、韩朝宗都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还常同一些隐者、道士、上人、法师谈玄说道,他的隐遁生涯并不寂寞。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怀抱,给开源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了时人的倾慕。李白用礼赞的口吻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59)

山水的清幽,伴以写法上的浑然而就,洗脱凡近,无论情、境、人都有“风神散朗”(王士源《孟浩然集序》)的气象,格外显得韵致高远。(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78)沈德潜说:“襄阳(孟浩然——引者注)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叶燮说:“孟浩然诸体似淡远,然无缥缈幽深思致,如画家写意墨气俱无。” 苏轼称孟浩然“韵高而才短,如造内府酒手而苦无材料”。(苏雪林.唐诗概论,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66)

明代胡应麟说孟浩然的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罗宗强.唐诗小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54)2.关于这首诗

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萧滌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0-81)

“幽”是全诗的主色调,诗人不仅以今人、古人来反衬正衬“我”之幽独,更以黄昏、月出的景色转换来渲染色氛,月照深山,树色朦胧,巌扉松径,阗无声响,画出了与“渔梁渡头争渡喧”的人间世截然不同的幽深的山景,却也因众人与“我”同舟共济,而使这人间世与出世间有一种隔不断的联系,所以全诗幽而不冷,这也是浩然隐逸诗的共同特点。(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3)前半虚写,是拟归时所见。后半实写,是归后兴感。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57:60)

开烟:全诗校:“一作烟中。”岩非松径:全诗校:“一作樵径非遥。”又“松,一作草”。廖:全诗校:“一作寞”。

(陈贻焮.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235)《唐诗解》:此诗不加斧凿,字字超凡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浅浅说去,自然不同,此老胸中有泉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陈继儒:明月在天,清风徐引,一种高气,凌虚欲下。知此诗可读孟诗。

《唐贤清雅集》;幽秀至此,直是诗中精灵。

《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幽”之一字,非孟襄阳其谁与?然篇不多见,即此五十六字,亦足当诸家千百言。

(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527)3.关于“诗眼”

诗眼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使是个所描述的事物具有“动态”,而是要使这些意象具有“特殊的动感”。“池塘生春草”的“生”字算不得诗眼,而“绿阴生昼静”的“生”字才算诗眼。„„“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对于“池塘”与“春草”之间的意义连缀太直接了,它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所以读者一带而过,而“绿阴生昼静”的“生”字对于“绿阴”与“昼静”之间的意义连缀却是间接的,这种“生”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诗人特殊的感觉,你得仔细体验一下绿树成阴下一个人的感觉才能领会到夏日午间的树阴中那种静谧与安宁——甚至还有凉爽带来的恬淡。

“诗眼”的凸现使诗歌意象的物理运动或自然情状染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因而也使诗歌意象赢得了生命力,因此盛唐以后的诗人们似乎都迷上了这种语言技巧,我们在中晚唐诗歌中可以发现不少对偶整齐、诗眼精巧的句子,像“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韦应物)、“蝉声静空馆/雨色隔秋原”(郎士元)、“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司空曙)、“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贾岛)、“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元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疏雨残虹影/回云背雁行”(马戴)、“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杜荀鹤)等等,而“推敲”的故事(贾岛)和“一字师”的传说(郑谷)分别出自中、晚唐,也说明了“练字”之风在当时的盛行。

(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81、187)【观察者语】

吴春来老师执教的《夜归柴门歌》一课,有诸多值得揣摩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最引人瞩目的是减缩原诗。常规教学采用串讲方式,这堂课却独辟蹊径。原诗八句,减缩为四句。这个教学设计很巧妙。减缩后的诗句,仍构成一首“完整”的诗,基本保持了原诗韵味。如果减缩后,诗句不连贯,节奏失顿挫,那就另当别论了。缩减诗句是一种文字游戏,但游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发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接受性阅读就转变成探究性阅读,研读角度随之转变,问题集中在“这样改行不行”。这个问题当然是无疑而问,但其教学价值却不可小觑。教学生成过程印证了这一点。在学生做出否定回答 后,教师辩解道“我看挺好的。先看标题‘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点明时间‘夜’,‘余亦乘舟归鹿门’ 指明‘归’,最后两句照应‘鹿门歌’”。由此引发讨论,逐一解读被删除的诗句。这里有一个问题显然是不能回避的,即接下来讨论的是被删除的诗句,那么保留下来的诗句是不是被忽略了?其实,教师的辩解就是对其他四句的解读。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取舍精当。

其次是这堂课的生成过程。预设与生成是相对而言的,这堂课的生成过程呈现出一种“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表现在作品讨论的各个环节。讨论是多元对话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仅仅是一个教学组织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引领者,随机引导教学方向。教师的教学机智突出体现在切中肯綮的点拨上。

首先是关于“渔梁渡头争渡喧”的解读。学生说“写出了渡头的喧闹。”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教师追问道“为什么要写渡头的喧闹呢?”学生回答“反衬出山寺的幽静。”教师继续追问“仅仅是用动来反衬静吗?”有学生回答“一个‘喧’字描写出尘世的喧闹,这样的情形跟山寺的静形成对照,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作者那种超脱的情怀。”这就切近了作品的旨意。接下来是关于“人随沙岸向江村”的解读。这里教学引导有微妙变化,转向朗读重音的探讨。学生回应“‘江村’ 和‘鹿门’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世人回家,而作者是离家去鹿门,两种不同心情对比,表明了作者的隐逸情怀”。这个解读是有瑕疵的,鹿门山是东汉庞德公的隐居故地,也是作者的隐居之所,“归柴门”就是回家。关键在于俗世之“家”与隐居之“家”的境界是不同的。尽管如此,学生还是抓住了“隐逸”的旨趣。

再接下来是关于“鹿门月照开烟树”的解读。教师点出“开”字,切中肯綮。但关于“开”字的解读却值得商榷。一是用散文化的现代书面语言描述古典诗歌意境,近似翻译,冲淡了古典诗歌韵味。用现代语言翻译古典诗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较为常见,一些著名诗人和学者也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劳而无功。原因是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结晶,翻译成另一种语体或语言形式,无疑是一种“稀释”,犹如陈酿之于与白水。二是学生解读有误,“写树像花一样美,朦胧可人一般开放”。其实,“开”字是诗眼。烟雾笼罩,树木朦胧,转眼间,月光朗照,树影清晰。一个“开”字,化静为动,意境全出,诗人脱离喧嚣尘世遁入山林的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这是写客观之景,还是写主观之情呢?关键在那个“开”字,出神入化。与其说烟雾笼罩的山林转瞬之间赫然清晰,莫如说诗人的心 情豁然开朗。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

这堂课的精彩之处是关于“岩扉松径长寂寥”的解读。教师点出对“寂寥”该如何理解。学生回应:“可以做寂静讲,因为这里除了作者外,没有人来居住,‘寂寥’有无奈的意思。”教师又问“惟有幽人自来去”的“自来去”是什么意思,学生回应道:“逍遥自在。”教师因势利导,“前面你讲他无奈,后面又是逍遥自在,好像有点自相矛盾啊?”学生回应:“他是一个假隐士,其实他没有真正想当隐士。”于是展开了关于真假隐士的讨论。学生援引了作者的另一首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来印证“假隐士”之说。最终由学生归结出:原诗“通过尘世中的人来反衬或对比来写自己的隐逸之路,借景物的描写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有隐逸之乐,也有无奈之恨。所以比您改写的诗歌更具诗歌味。”至此,这堂课戛然而止,首尾呼应。

整体而言,这堂课教学设计突破常规,教学过程干净利落。

这堂课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有两个问题:关于“归隐”和“诗眼”的解读。

关于“归隐”。求仕与归隐是古代知识分子一种普遍的纠结处境。入仕之志在于济世,济世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政治怀抱,无可厚非。所谓“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社会是有担当的,古今皆然。从思想层面来说,对中国知识分子而言,儒家与佛老相济,得意之时,信奉儒家,入世为官;失意之时,崇尚佛老,出世归隐。从世俗角度看,归隐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无奈选择,“士”者任官为“仕”,岂有原本就不求上进之“士”呢?归隐是古代知识分子失意之时的生存方式,以此获得精神解脱。归隐只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一种理想追求。魏晋以降崇尚佛老,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仕途坎坷者,由隐而仕,乃是“终南捷径”;仕途得意者,或由仕而隐,或边隐边仕,名利双全。“穷”“达”二字咫尺天涯,“山水田园诗人”应运而生。陶渊明、谢灵运开先河,至孟浩然、王维而滥觞。

古代知识分子出世与入世纠结,孟浩然也不例外。他隐居一生,却未放弃出仕的热望。有其诗为证:“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慕天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入仕的热望和期待朋友援引的心情在此表露无遗。他四十岁北上长安,赢得诗坛盛名,但入仕热望落空。于是有激愤之语:“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侍御维》)“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 窗虚。”(《归故园作》)这些诗作清楚表明其归隐乃无奈之举。

上面《夜归柴门歌》这堂课中,关于真假隐士的讨论是有课程生成价值的。其中有一个深入探究的契机,即学生援引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一首投赠之作,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欲渡无舟的慨叹以及临渊羡鱼的情怀,曲折表达了入仕心迹。稍感遗憾的是,教师对此虽然有所阐发,但浅尝则止。

关于“诗眼”。这在上文已经提及,这里稍作阐发。诗眼无疑是画龙点睛之笔,但并非能够使诗篇灵动起来的字眼儿都可称为“诗眼”,也并非所有的佳作都有诗眼。诗眼是非常态的字眼儿,它对上下文的意义连缀是间接的,凭借这种间接的意义连缀,超越诗歌意象的自然动态,赋予诗歌意象以特殊动态,凸显诗人主观色彩,从而触动读者联想和想象,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如《夜归柴门歌》这首诗中,“鹿门月照开烟树”的“开”字,如果是描摹自然状态,可以说成“鹿门朗月照烟树”,“照”也是动态,但上下文的意义连接就直接了,不能触动读者的想象。用一个“开”字,就把烟树在月光照射下,由朦胧而到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作者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顿觉豁然开朗的心境赫然而出。这个“开”字足以表明中国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特征。“开”字表面是写眼前之景,其实是写心中之意。不是客观的自然描摹,而是主观的情感体验。

《夜归鹿门歌》一课教学中,教师意识到了诗眼的存在,问道:“诗歌中‘开烟树’为何用一个‘开’呢?树如何开啊?”学生回答:“其实这里是写树像花一样美,朦胧可人一般开放,表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显然,仅就字面而言,“开”不是开放的意思,而是清晰可见的意思。遗憾的是学生的这种误读没有得到纠正。

总之,这堂课不乏精彩之处,也有明显瑕疵,但瑕不掩瑜。(吉林省教育学院 130022)

上一篇:发送电子简历如何确保有效下一篇:教师参与互加计划的感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