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宣传工作

2024-05-05

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共8篇)

篇1:高校招生宣传工作

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特点

一、先行性。

高校从事任何一项招生工作,首先要进行宣传,其目的在于使家长和考生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一项工作,这项工作有什么意义与作用,与群众有什么直接利害关系。只有群众理解了,才会主动关心,积极支持,踊跃参与这项工作,才能使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二、教育性。

教育、引导考生是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宣传要起到教育的作用,尽到教育的责任。宣传是使人们自觉接受教育的一种传媒手段,宣传工作往往伴随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进行。招生宣传的主要对象是考生,以及与考生有关的家长、教师,通过宣传给他们传递各种信息,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形势,引导他们勇于竞争,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好国家需要与个人志趣的关系,正确对待升学志愿的选择。

三、针对性。

高校招生宣传的对象主体是考生,他们大多数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在人生转折时期想些什么,在升学过程中想知道些什么,把重点、难点、疑点讲清楚,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要根据招生工作的进程,在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重点。在招生开始时主要宣传招生政策与规定,对招生形势的分析;填报志愿时主要是升学志愿的咨询与指导;考试时主要是考试须知和考风考纪教育;到录取阶段主要是录取原则、程序、政策、纪律和廉政教育。有针对性宣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求实性。

求实性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特别是各高等学校,在进行招生宣传时,不要抬高自己的学校,不要贬低别人学校,不要吹嘘,要以诚信为本。只有这样才使人信服,才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才能取得理想的、长期的宣传效果,真正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

五、超前性。

超前性就是招生宣传工作要有一个提前量,这是由招生工作时间性强、任务重、涉及面广等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招生宣传应当早动手,准备要充分,安排要合理,行动要迅速。如在考生填报升学志愿之前,招生章程、报考指南、招生计划、各校专业介绍等各种招生信息应提前传递到各地中学,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度,以便广大考生提前得到各种招生信息。

篇2:高校招生宣传工作

回到家乡,怀着几分期待与兴奋,我参加了中山大学寒假招生宣传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重新回到高中的校园,以一名大学生的身份宣传中山大学这所名校,是一件自豪的事情,同时,在团队合作和宣讲会的锻炼中我提高了办事能力和沟通能力,实在受益匪浅。

在和同乡伙伴们的交流与相处中,我不禁回忆起高中时代的酸甜苦辣以及上了大学之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分享了彼此的心情,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感到特别亲切与释怀。在准备宣传资料的同时,我们对中山大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出国留学、双学位等方面的话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团队合作中,我们体验着不同性质的工作,认识了不同性格的同伴,并分享了高三的生活点滴,一起尝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把中山大学介绍给师弟师妹们。

在宣讲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完成学校任务的宣讲,因为当我们被一脸羡慕的师弟师妹们问这问那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角色变得神圣,我们今天所站的位置,就是他们憧憬的目的`地。虽然介绍中山大学,介绍大学生活,乃至学习经验分享都只是我们所能做到的微薄的点滴,但是我觉得我们仍然有义务以过来人的身份尽心尽力地做指引他们坦然自信迎战高考的灯塔。怀揣着他们的信任和敬佩,作为中大的一名学子,我在感到由衷骄傲的同时,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既然有幸能进入中大学习,以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不仅是为我们自己,更是为广大高中学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宣讲会之后的互动和个别答疑中,我师弟师妹们对中大得学院设置、专业分类有比较浓厚的兴趣,甚至与自身实际结合,有了想报考某些专业的想法,这些都在说明我们的宣讲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验的分享和疑惑的解答让师弟师妹们了解到了高中与大学学习方法的差异,在吸取高三学习经验的同时,对中大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了更多的认识。真心希望今年的大一新生中,能看到师弟师妹们熟悉的身影。

或许,高三的学生对于大学的认识是茫然的,但又是向往的。每个高三学子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大学的梦,但愿我们的宣讲活动能够让他们对大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激发他们认真学习的动力。

篇3: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及其创新

招生宣传工作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也比以往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 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竞争意识, 主动结合学校办学定位, 加强组织, 精心落实, 提高招生宣传的质量, 建立招生宣传的长效机制, 形成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实施办法, 以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的生源,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招生宣传的价值定位

高校的招生宣传有助于创建学校品牌、全面展示学校形象, 高校招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招生宣传期间是高校被社会关注最集中的时候, 有效的招生宣传有助于提高学校声誉。招生宣传是联络社会的纽带, 既可以与考生、家长跨越时间、空间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 也可以更多地了解考生和家长及社会对高校招生工作的要求和建议以及对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招生宣传有助于保障“阳光工程”的落实, 构建良好的体系, 将招生信息置于阳光之下, 让社会各界对高校招生工作拥有最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更好地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 切实保障阳光工程的深入贯彻落实。

招生宣传是高校招生的重中之重, 是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举措, 是提高生源市场地位的有效途径。切实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对夯实高校优秀生源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高度重视招生宣传工作, 做到全员参与、落实责任, 熟悉政策、突出重点, 点面结合、广泛宣传, 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 面上吸引更多考生关注, 点上吸引高分考生报考。招生宣传工作往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招生形势估计不够充分, 定位不准。如:估计过于乐观, 定位偏高, 造成考生望而生畏, 不敢填报, 导致生源亏空;估计过于保守, 定位较低, 造成生源拥挤不堪, 部分考生落榜, 导致学校声誉受到影响。二是宣传不到位、不充分, 或是不分主次、面面俱到, 这也将降低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1]。

二、招生宣传的机制建设

招生宣传工作应该与招生工作整体的开展紧密结合, 与高校招生的现实情况相适应:不同的时间、环境应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 使用不同的宣传方式, 不同层次、不同生源对象的高校采用的宣传方式应该有所不同、有所侧重。

1. 确立指导思想、构建整体模块。

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招生宣传工作, 做到既有面向全局规划的指导原则与体系, 又有精细、充满活力、时效性与长效性兼备的机制和工作实践。

2. 研究生源数据, 预测趋势走向。

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 特别是在宏观高考政策有较大变化的形势下, 努力做到有效地分析和预测本校的录取趋势, 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统计预测。

3. 丰富宣传资料, 多位开展宣传。

结合学校特色, 广泛收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材料, 精心设计、认真编排, 结合不同需要, 制作简章、海报、小报、折页、宣传片等多个种类的招生宣传材料, 全面展现学校形象, 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 系统解读招生政策、计划和专业情况, 全面介绍人才培养计划、奖励资助情况和就业创业信息。

4. 筛选生源市场, 定位宣传对象。

全面调查生源市场, 把握生源层次, 明确宣传的重点地区, 使目标区域长时间成为学校的生源储备地, 通过该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向外渗透, 整体拉动宣传的有效性, 对于一些特殊考生 (单科优秀、艺体特长等) , 要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工作。

5. 建设宣传队伍, 创新宣传平台。

使学校拥有一支熟悉招生宣传政策、了解学校整体状况、掌握招生宣传技巧, 而且纪律性、责任心强的宣传队伍;拓宽招生宣传渠道、提高宣传效率, 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更直接便携的服务, 给考生提供准确的、全面了解学校的窗口。

学校须从招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及时调整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构成, 以进一步加强对招生工作、尤其是对招生宣传工作的领导, 各部门和各学院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同负责,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将在宣传开始前一个月左右面向所有招生宣传人员, 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培训工作, 系统讲解高招政策, 同时印发“招生宣传资料”, 整合宣讲内容, 规范宣传语言, 提高宣传效能。高校招办应注重对招生宣传人员的选拔、培训和激励, 特别是临时招生宣传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以强化招生宣传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以考生为本的服务意识[2]。

组织采取“学院负责、部门参与”的形式实施全员招生, 由学院会同职能部门共同组成招生宣传工作组, 负责若干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各宣传组须围绕所负责地区积极主动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共同参与到招生宣传工作中来, 确立组长负责制, 须及时将人员构成情况报至招办, 选取重点中学开展招生宣传, 做到科学计划、及早行动、合理分工、有的放矢。

在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 学校将采集整理各招生宣传组、宣传个人的反馈资料, 统计分析所宣传区域的生源数据, 对招生宣传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同时, 完善优化“招生宣传评估细则”, 在强化绩效考核的基础上, 综合评估宣传组、宣传个人在方案制定、中学宣传、网络宣传、咨询会宣传和生源实际等方面的情况, 表彰和奖励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6. 完善规章制度, 深化绩效考核。

通过出台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目标任务引导招生宣传队伍保质保量、顺利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促使他们在各自区域搭建起招生宣传的交流合作平台;完善招生宣传工作的评估细则, 能够分析出地区生源变化情况, 分析出生源市场总体形势, 更加全面地采集招生宣传队伍的工作数据, 更加全面地评估其工作开展情况。

三、招生宣传的创新思路

招生宣传工作要求精心策划、认真组织, 是一项需全盘考虑的系统工程, 也是长期性连续不断的工作, 它应该是对学校整体实力和形象的全方位、综合性、经常性宣传, 应根据社会公众的心理接受规律, 连续地通过各种宣传途径, 多角度、多方面向社会推介, 并在考生填报志愿前采取直接的宣传方式予以加深。为使宣传工作见到成效, 必须从考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制定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的阶段性计划及中长期计划, 根据招生进程, 在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工作重点, 充分利用不同媒介的优势, 巧妙搭配、综合运用, 最大限度地传递招生信息。通过改革创新, 科学部署高校招生宣传工作, 加强组织、精心落实, 以保证充足的生源和高质量的生源,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新尝试:

1. 招生宣传队伍高端化。

采取校领导分片负责招生宣传的形式, 由校领导亲自带队下到中学, 有力地推动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中学领导对高校的重视程度, 大力提升招生宣传的实效性。

2. 招生宣传队伍大师化。

高校在生源基地建设中, 组织大学教授和名师走上中学讲台, 让中学生感受大学课堂的氛围和科技前沿的魅力, 以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高校的优势特色, 加大对高校王牌专业的兴趣, 这也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针对实力强而生源不强学科的招生宣传。

3. 招生宣传队伍全员化。

在志愿填报期间, 恰逢毕业生离校工作、学生期末考试工作等, 已很难加大学校对该项工作在人力上的投入, 所以招生宣传急需全校各部门教职员工的重视和参与以及配合。

4. 招生宣传内容全面化。

宣传内容不局限于招生政策、招生计划、专业前景等内容, 可适当宣传各个学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从精神上激励人、塑造人、吸引人, 唤起志同道合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校和考生之间的双赢[3]。

高校招生宣传工作需从队伍建设、培训开展、宣传开展 (宣传时段、宣传范围、宣传要求、宣传平台、宣传考核) 等方面展开招生宣传长效机制和创新办法的深入研究, 在指导思想、规章制度、平台载体、实施办法、评估细则等环节对招生宣传工作进行系统化建设, 以探索招生宣传的新途径、新方式,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招生宣传体系, 多渠道、多形式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要以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转变观念, 注重策略和技巧, 不断提高该项工作的科学性和服务水平。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高校间对优秀生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对高校的招生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 高校应该深入研究招生宣传工作, 建立招生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 积极创新思路, 不断推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服务效能和工作水平。

关键词:招生宣传,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黄丽侠.高校招生生源波动的原因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09, (3) .

篇4: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探讨

关键词: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原则建议

1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之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并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前进和发展产生重要的深远的影响。新形势下,通过招生宣传为高校争取丰富生源和争夺高素质的考生,不仅成为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就如何有效进行高校招生宣传工作进行探讨。

2 高校招生宣传的原则

按照教育部“阳光高考”的要求,高校发布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全面。高等学校只有通过实事求是地介绍学校的优势、特色,介绍学校所开设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就业前景等考生关注的问题,才能使家长和考生觉得真诚、公正和可信。高校招生宣传工作还应坚持以考生为本的原则,把服务于考生作为自己的宗旨。招生宣传人员要把为考生释疑解惑作为工作重点,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真实的信息保障,耐心了解考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然后依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此外,招生宣传的对象也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确保招生宣传工作的成功率和效率。

2.1 实事求是原则

招生宣传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所以要从实际出发,有的学校在宣传时,以点带面,夸大某一方面优势甚至弄虚作假,和考生玩“数字游戏”,这是有害无益的。时间长了势必会失去考生的信任,也会给学校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和负面影响。

2.2 指导服务原则

招生宣传不仅是为了宣传高校自身、提高生源质量,更是招生工作重要环节,应增强服务意识,以考生为本,为考生服务。在招生前期担负着指导、帮助考生填报院校、专业志愿的重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渠道,以多种形式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使考生和家长全面、准确地了解招生政策规定、高等学校客观情况、录取日程安排及有关录取规则等招生信息。为真正落实阳光工程,在招生工作进程中,要切实加强招生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市(县)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三位一体的咨询服务体系和录取查询系统;录取期间要成立专门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做好对考生的咨询、接待工作,加强为考生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广大考生对招生工作的满意度。

2.3 讲究实效原则

招生宣传要讲究实效,要关注宣传的过程和结果,切合实际地制定有效的宣传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且的。切不可铺张浪费、贪大求全,注重宣传的时效性,若招生宣传过早,则考生和家长把自身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备考中,基本无暇关注高校的宣传信息;若招生宣传过晚,则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已过,即使招生宣传做得再到位,也无法使考生再修正高考志愿了。所以,招生宣传的最佳时间在高考前两三个月到高考志愿填报截止,尤其是考生集中填报志愿的这几天。一句话,招生宣传时效性就是选择最佳的时间进行招生宣传。

2.4 针对性强原则

所谓的针对性原则就是在招生宣传时,高校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考生的情况做出分析,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生源,有目的有计划地争取这部分生源,才能确保招生宣传工作的成功率和效率。普通院校在招生宣传时要对自身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准确定位,才能找准自己的生源层次和生源根据地,也才能对考生进行客观公正的指导和咨询;普通本科院校要在不同的招生宣传阶段进行不同内容形式的招生宣传,虽然填报志愿前是进行招生宣传的黄金时期,但也不能忽略其它时间段的的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考生和家长心中对学校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认识;普通本科院校还要针对不同省市的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不同省市的考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兴趣和理想,要根据各省市考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和开展不同形式的招生宣传活动。

2.5 重点突出原则

招生宣传工作,既不能以点代面,又不能以面代点,要做好点面结合,才能准确反映出学校的水平和特色。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越来越趋于“一致”,在制定招生宣传内容时,要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特色,才能增强吸引力。

2.6 长效可持续原则

招生宣传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不断强化、不断清晰的过程,招生宣传也是如此。长期在某地区持续加强宣传会使该高校在当地考生和家长心中留下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和烙印。并且,从经济角度来说,宣传的时效性同招生效果成正比,同投入费用却成反比,也就是说,宣传时间越长,费用投入则越少。

3 高校招生宣传的建议及对策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目前,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已达23%,在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招生宣传工作被各个高校放到首要位置。招生宣传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考生及家长的需要。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要注重招生宣传策略。招生宣传总体思路策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考生及家长所需,结合高校实际,精心策划,实事求是地做好相关招生宣传材料;二是充分挖掘高校培养人才的成功典范,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策略开展招生宣传;三是探索招生宣传的有效模式,不断扩大和拓展新的宣传途径;四是加强对招生宣传人员的培训,塑造良好的人文与品牌形象。

3.1 要精心策划宣传方案

一个好的宣传策划,应该包括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体制、工作策略和经费预算等方面。具体策划过程中,要总体了解招生区域内各中学的现状和生源情况,确定招生的目标市场,认真分析各类信息,通过最佳途径最佳时间发布招生宣传广告,注重信息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工作,知己知彼,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等。

3.2 建立一支过硬的招生宣传队伍

招生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招生宣传的效果。因为参与招生宣传的老师要直面对考生和家长,代表着高校的形象和喉舌。考生和家长有可能会问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但招生宣传人员回答不出、回答不当或者回答不实,不仅误导考生,还会损害高校的形象。因此,建立一支过硬的招生宣传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招生宣传人员必须具有以下基本素质:首先,招生宣传人员必须是个“本校通”。包括全面了解和掌握本校的基本情况,如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学科特色、学习生活条件、往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去向等等;其次,招生宣传人员要有服务考生的意识。有时考生的问题很琐碎,涉及到今后进入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负责招生宣传的老师要有耐心,做到有问必答,准确把握招生宣传的内容。要通过招生宣传的内容,让考生和家长充分了解学校的历史概况、办学条件、师资状况、专业设置、在同类大学中所处的位置和水平等,以便于进行判断和选择。

3.3 精心准备宣传材料

从考生及家长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出发,树立以考生为本的思想,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这是高校招生宣传的基本出发点。结合高校实际,精心策划,实事求是地做好宣传材料。一个好的宣传策略,让考生及家长看了就能清楚高校的办学情况,便于判断和选择。而衡量一所高校,主要是看这所高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和水平、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学生升研和就业率等。针对这些指标,结合高校实际,精心策划招生宣传材料的编撰。编印的资料要讲究质量,精美大方,给人视觉以美的享受,让人愿意看或能够吸引人来看,这样才能增强宣传的效果,宣传资料又不能太复杂,语言表述上要言简意赅,形式可以多样化,在较少文字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我校今年还结合行业特色,着重宣传我校的邮电通信信息产业特色,不断加大与通信运营企业如中国电信、移动、邮政、联通,以及通信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战略合作力度,从科研、就业、实习等多个方向与企业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使考生对我校以及邮电通信信息产业都有了更加深人、理性、生动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明确了他们求学、从业的目标。

3.4 建立全方位信息化、网络化的招生宣传模式‘ 传统常用的招生宣传手段有:广播、电视广告;印刷媒体广告;人际传播方式宣传等。这些方式都在某一方面存在较大的弊端。广播电视广告的覆盖面广,但时间短暂,只能造成瞬间印象,不能深入展示;印刷媒体广告覆盖面很大,也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但难以具体深入地展现学校风貌,难以给考生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人际传播宣传方式比较直接,有说服力,但无法将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而且往往是个人色彩较浓,宣传人员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利用高科技和网络技术随着电脑普及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宣传可以说是招生宣传中的后起之秀,宣传的灵活性和大量的信息弥补了招生专刊的不足。特点是高效快捷,可以满足考生的个性需求。在高考填报志愿前期,各普通本科院校招生信息网点击率明显提高,说明其招生宣传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因此,各普通本科院校必须重视招生信息网的建设,在网络上提供的招生信息要全面、真实和准确,内容要及时更新,特别是关系到考生报考的政策等信息要第一时间公布在网上。同时要建立院校与考生之间的“交互”平台,加强与招生主管部门和生源地高中之间的友情链接,积极参与各省市招生主管部们主办的网上咨询活动,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3.5 利用高校在校学生的传播作用

对高校而言,办学效果最重要的检测指标就是人材培养的质量如何,而最能评价学校办学优劣的也自然是亲身在此接受教育的学生。一所办学有特色、关爱学生、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即便是自身不宣传,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学子也会将学校的美誉传播到全国的四面八方。我院今年组织由校团委、招就处联合举办的以“感恩母校,拜谢恩师,展现西邮学子风采”为主题的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选拔全校各院系优秀学生,利用寒假开展感恩活动,通过走访高中母校,拜谢高中老师,与中学学弟、学妹开展座谈等活动,感谢高中母校对自己的精心培养,与高中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在西邮期间的成长经历和学习收获、心得,展示西邮学子的风采、宣传西邮文化。通过长期适时组织在校生回中学母校活动,与母校老师、中学生充分交流沟通,在校学生的现身说法会起到超越招生广告的实际效果,并更有信服力。

3.6 加强与中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和感性宣传利用校园开放日、各地高考咨询会,派出高考招生宣传工作人员与考生面对面交流沟通,提供个性化服务咨询;加强生源基地的建立,与中学建立长期有效多形式的合作关系,组织优秀中学生来高校参观、举办夏令营、开展我的一天大学生活活动,让考生充分了解学校,并不定期地派出教授和专家为生源基地中学举行专题讲座、科普知识报告,优先接受生源基地中学教师进修课程、参与课题研究,接待其师生参观学园及实验室等。

4结束语

篇5:高校招生宣传工作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本文从提高认识、细分生源市场、合理选择宣传媒介、建立招生宣传队伍、保持长效机制等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 招生宣传 思考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之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并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前进和发展产生重要的深远的影响。新形势下,通过招生宣传为高校争取丰富生源和争夺高素质的考生,不仅成为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就如何有效进行高校招生宣传工作进行探讨。

一、提高认识,充分重视招生宣传工作

(一)高等教育机构发展迅速

自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高等教育机构发生很大变化。同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后,我国的民办教育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全国普通高校增加376所,具有办法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增加118所。短短几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规模发展迅速,高校数量增加迅猛。

(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逐步下降

根据有关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推算,为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高峰,为12228.84万人,此后逐步下降,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预计为9942.9万人,即与数量相当。

(三)出国学习生和国外教育机构逐渐增多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逐渐增加。随着与世界的逐步接轨,对外交流逐渐增加,国外教育机构纷纷抢滩中国教育市场。各种类型的出国学习中介机构、中外合作班招生等,已让高中毕业生就可以出国学习成为普通事。近年来,香港部分高校直接参与高考录取,高校间对优质生源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

(四)招生宣传是创建学校品牌、展示学校的重要途径

高校招生工作是社会的热点,招生宣传、录取期间是社会关注高校最集中的时候。招生宣传实际上就是宣传学校,招生宣传与学校整体形象的推荐、学校品牌的建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招生宣传,展示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果、办学条件等,受众面广,效果好。有效的招生宣传有助于提高学校声誉度,增加学校美誉度。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现在已不是高校高高在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国内、外教育机构迅速增加、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数量逐步下降,高校招生已进入买方市场,生源大战已悄然来临。不重视招生宣传工作,不进行有效的招生宣传工作,势必流失生源,降低生源质量,继而全面影响高校事业发展。

二、细分生源市场,提高招生宣传效率

学校现有发展的差异必然造成学校间不同的考生定位。为使学校资源利用最优化,提高招生宣传效率,这就需要细分生源市场,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细分省份地区

根据学校招生来源计划安排及往年录取情况,综合确定重点宣传地区。招生数量大的地区关系到学校整体形象和定位,应重点进行宣传;往年录取分数降低的地区则应适当加大宣传力度;部分地区则可以不进行宣传。

(二)细分分数段考生

各个学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有延续性,尤其是对招生计划安排较大的地区。这是考生、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博弈的结果,如果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学校的录取分数情况不会发生变化。招生宣传应根据往年录取情况,确定适合报考本学校考生的分数段,对该分数段的考生进行重点宣传,有的放矢。

(三)细分中学

中学是高校的生源库,同一地区有大的生源库,有小的生源库,不同生源库中的生源质量也有高低之分。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目标分数段考生分布情况,有选择的进入不同中学进行招生宣传。大而全的招生宣传反而会分散精力,事倍功半,并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合理选择宣传媒介

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宣传载体越来越丰富。高校招生又是社会热点,吸引着众多眼球,招生宣传市场不断扩大。在考生填报志愿期间,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宣传信息铺天盖地。在有限的招生宣传经费下,合理宣传宣传媒介,可以最优化招生宣传效果。根据有关调查,各地区招生主管部门主办的招生计划专刊、网络宣传平台是现在最权威、对考生影响最大的媒介。

(一)高校招生计划专刊

各地区招生主管部门主办的招生计划专刊是每一位考生填报志愿必须使用的工具,因此它具体其他所有媒介所不能有的广泛行、权威性。

(二)网络宣传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宣传可以突破时间、地区的.限制,可以有视频、语音、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相辅相成的宣传方式,并可以一对多的进行即时咨询。

四、建立稳定、高效的招生宣传队伍

招生宣传人员工作在招生宣传第一线,直接与考生面对面交流,他们不仅是在进行招生宣传工作,同时也代表了学校的形象。没有稳定、高效的招生宣传人员,所有的招生宣传措施都是一纸空文,整个招生宣传工作中最核心的组成要素就是招生宣传人员。建立稳定、高效的招生宣传队伍,需要严格把关选人、培训、配套措施等各个环节。招生宣传人员必须有较强的纪律性、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要了解学校整体情况,掌握招生政策和招生宣传技巧。只有有稳定的、高效的招生宣传人员,才能更好的宣传学校,吸引考生,为学校争取优质生源。

五、保持招生宣传长效机制

随着生源竞争的日趋激烈,各个高校都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在考生填报志愿期间,尽最大可能的宣传学校,争取优质生源。常规的招生宣传时间一结束,即考生志愿填报完成,招生宣传工作也随之完成结束,之后等待来年再进行同样的招生宣传。如此进行招生宣传,集中在高考志愿填报前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向考生传递大量的招生信息,此时高校基本全在进行招生宣传,考生收到招生信息时间短、信息量大,未必效果最佳;来年周而复始,没有与中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下年招生宣传打下基础。

考生对高校的选择具有一定潜移默化性,高校可以通过平时的走访、学校开放日、科普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与中学建立一种长效合作关系,在非填报志愿期间宣传学校,吸引考生。这样可以在考生中建立较深的印象,更好的散播学校影响,更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宣传效果,并可以不断减少宣传投入,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永清.近年来理论界关于高校招生宣传理论研究的综述.滁州学院院报,,1.

[2]吴小春.招生宣传效果调查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篇6: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1、报名:今年的报名总数为39363人(含对口高职1206人、五年直升班855人、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单考单招31人、定向煤炭企业单独招生19人、省属高校专升本269人),比去年减少1679人。实际参加高考的36983人,其中:文史类14312人(汉族文科7687人、少数民族文科4261人、藏文科2127人、蒙文科237人),占36.36%;理工类21717人(汉族理科15212人、少数民族理科5385人、藏理科1041人、蒙理科79人),占55.17%;艺术类738人(专业合格,文633人、理105人),体育类216人(专业合格,文

57、理159)。少数民族报名数14457人,占报名总数的36.73%。应届生31800人(城市14712人、农村17088人),占总数的80.79%;往届生7563人(城市2836人、农村4727人),占总数的19.21%;三侨生4人,残疾生7人,体育优胜153人,省级优秀学生191人,牧照1998人。

2、计划:今年884所省内外普通高校在青招生,总计划29335名。其中:省外院校19284名(一本4105、二本4737、三本1794、预科

510、专科8138);省内院校10051名(一本1283、二本1272、三本91、预科1100、专科6305)。文史类8456名(汉族文科6930、少民文科787、藏文科597、蒙文科142),艺兼文333名,体兼文24名;理工类18856名(汉族理科17442、少数民族理科851、藏理科

517、蒙理科46),艺兼理76名,体兼理95名;对口高职625名,五年直通车870名。

3、录取:今年共录取新生30566人,占招生计划的104.20%。其中本科13768人(一本5222、二本6560、三本1986)、预科1683人(省内1100、省外583)、专科13441人、对口高职626人、五年直通车852人、单考单招及省属高校专升本196人。录取总数中:省外院校20267人,省内院校10299人;定向生115人(省外

48、省内67),军事、公安院校330人;文史类8302人,理工类18779人,藏文类1087人,蒙文类190人,艺术类422人,体育类112人;少数民族10473人,占录取总数的34.26%;三侨生4人,残疾生5人。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率为73.40%(不含对口高职、五年直升班、单考单招及省属高校专升本),比去年高出3.7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录取数占实际高考生总数、少数民族高考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6.61%、72.44%。重点高校自主招生6人、保送生14名。

二、主要工作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以“全省教育质量年”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加强规范管理,积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国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青政办【XX】177号)、《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通知》(青政办【XX】181号)以及省招委各项政策规定,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1、逐级签订高考工作责任书,政府行为到位。自XX年起,由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会议,省招委、省教育厅、省监察厅、省公安厅领导分别讲话,对招生考试及协调联动工作做周密安排和部署;州地市招委主任、分管招生的政府领导汇报表态;省招委主任、副省长高云龙同志与州地市招委主任签订《普通高考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高考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职责。各级政府、招委会在高考安全保密、考风考纪、考务管理以及优化服务等工作中的责任明确。两年来,高考工作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普遍建立健全了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制,把招生考试工作真正当作事关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来抓,精心组织研究部署招生考试工作。形成了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为招生考试工作排忧解难,保驾护航的联动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人,把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督一级、层层抓落实,管理、协调效果明显。

2、齐抓共管的安全保密工作措施得以落实。高考前,教育、招生、公安(武警)、纪检、保密及无线电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强化高考保密设施建设与改造,落实试卷(卡)印制、运输、分发、考试等环节的安全保密责任。省招办、省保密局下发了《关于对全省高考试卷保密室进行检查的紧急通知》,各地认真开展全面检查,报送检查报告,省上也抽查了部分考区。33个考区保密室全部达标并安装了巡查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对试卷(卡)定点印制单位及周边由无线电管理部门进行信号监测,对有可能辐射信号的机站进行方向调整减弱信号;在厂区内安装无线电信号屏蔽仪,对使用的电脑做视频干扰;对入闱人员采取安检入驻措施,在试卷(卡)印制期间加强了对厂区周边的巡逻;省保密局、省招生办对入闱人员进行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保密政策教育。试卷(卡)发放前,省保密局又督促基层机要保密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省派巡视员到各考区巡察时,作为第一项任务检查试卷保密室。试卷印制及使用全过程保密没出现问题。网上阅卷结果证明试卷(卡)印制质量过关。

公安(武警)部门重点抓试题(卡)印制、运输、保管环节的安全保卫工作,认真执行《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试卷收发操作规程》,严格落实“谁使用、谁负责”职责;试题(卡)运送车辆由省公安厅办理了免检证;所有考试用车安全设备齐全,由责任心强、认真仔细、技术过硬的人员担任司机;重视和防范各种不稳定因素对高考和谐平稳实施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和影响,对考点及周边的治安、交通、考生集中食宿场所和考点安全进行严查和治理,排除隐患;省教育厅、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考和高考期间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通知》,省招办、省自考办转发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做好XX年国家教育考试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在试卷(卡)定点印制单位具体落实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做好XX年国家教育考试试卷印制卫生防疫工作的通知》。

3、考风考纪管理中改革力度加大。省招委、省教育厅决定:禁止高中教师参与监考及考务辅助工作;禁止考生穿校服进入考场。坚持对考生考务人员开展广泛深入的诚信考试教育和违纪舞弊处罚警示教育,学习《考生须知》、《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省上统一编排考场,彩色打印准考证及考生座次照片对照单;实行《准考证》、《身份证》与考生本人“三对照”“三认定”进考场,严防冒名替考。监考教师每科开考前抽签定考场。对考务管理相对薄弱和去年高考结束后群众在考风考纪方面有反映的考区,省教育厅、省招办加强与当地招委会及政府主管领导联系,明确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和治理办法,强化管理。今年省招委选聘87名巡视员,以省属高校中层干部、中高级教授为主,省教育厅选派10名处级干部、省招办派部分骨干,巡查和指导考务工作。州(地市)、县也分别选派。招委会成员不定点巡察。贯彻落实《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监考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巡视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工作实施细则》。以原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同志为组长的教育部赴青高考督导组,全程巡视了我省的组考和施考,并肯定了我省的考务及考风考纪工作。19名考生因违纪作弊被取消单科或全科成绩。

对高科技作弊的防范和压制力量加强。全省共设33个考区、58个考点、1536个考场、4500多人实施考务工作。考试时在所有考点开通手机信号屏蔽和隐性耳机、耳麦等电子探测仪器,并针对3g的出现加大了预防力度;无线电管理部门派专人指导屏蔽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安排无线电信号监测车在考点周边巡查并承担搜寻、压制可疑信号任务;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投资900多万元,购置了13套压制系统用于高考;平安、湟源考区采取考务人员和考生先过安检门再进考场的办法,严查通讯设备进考场。

4、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力。省招委、省考委、省教育厅印发了《青海省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实施细则(试行)》,省教育厅成立了XX年高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考区也分别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省招办印发了《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网上评卷应急预案》,成立了考试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工作小组,研究预测考试期间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及对策;组织、协调、指导及检查监督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应急处置工作;分析综合突发事件的成因。关注不利天气因素对考试尤其是听力考试平稳实施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和影响,做好应急处置准备。严格执行高考值班、报告制度。设置备用考场,安排应急车辆和人员随时处置紧急事件。

5、现代技术应用有实质性进展。针对招生考试中作弊成专业化、团体化和科技化的问题,我省坚持“人防和机防”并举、严防和严打并重的措施,教育于先,以法治考,标本兼治,加快了招生考试的现代化建设步伐。XX年建成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进入工作状态,并与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平台、西宁市及四区、青海师范大学评卷点保密室和西宁六中考点间巡查系统对接。今年33个考区和州地市的保密室巡查系统与省平台实现对接;青海油田、平安、门源县考区的考场巡查系统与省平台对接。网上评卷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经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依托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了“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中心”,对原有设施升级改造的基础上,新增配套设备,基本满足了今年的工作需要;评卷中心与省招办间专线专网,物理隔离,全方位远程监控。

6、网上评卷改革工作首获成功。今年我省首次在高考中实施网上评卷(蒙文、藏汉对照、对口高职试卷暂未实行)。元月份先在高中会考语文、数学科目上进行了网上评卷试点;成立了以王予波厅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网上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网上评卷课题研究组,研究评卷和分差控制办法;对各级招办负责人进行了针对网上评卷的考务培训;编发了《青海省普通高考考务工作手册》;5月16日又在数学科目上进行了高考答题卡适应性演练,总结并公告了答题、涂卡时应注意的事项;高考时对答题卡采取条形码粘贴、准考证号填涂双认定;对答题卡收发、扫描与网络管理、评卷场所等要害部位实行封闭管理,工作人员持证进入,公安武警负责警卫。网上评卷真正实现了一卷多评,避免了以往评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有效执行,公平公正进一步体现。结果证明,我们的准备工作充分,组织有力,工作细致,安排周到,进展顺利,数据准确无误。这是我省高考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对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使高考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篇7:高校招生总结大会工作日志

11月8日上午,学校2012年招生工作报告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校各院教研室主任。会议由李院长主持。会议时常两小时。此次会议共分为部分,首先由招生处发表关于2012年招生情况报告,然后由韩副院长发表讲话,最后由望院长总结发言。

大会第一项:会议听取了招生就业处关于2012年招生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2012年我校招生工作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帮助下顺利、圆满完成。学校生源质量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一志愿录取率和报到率都呈上升趋势,但由于适龄高考生源总数下降等因素影响专科生源质量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大会第二项:韩副院长指出:

一、教学质量与招生就业息息相关,教研室主任要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是招生就业工作的后盾和基础。

二、根据招(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学子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生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我校发展实际要求,今后要加快本专科结构调整,使之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相适合。

三、采取更灵活招生方式尽量满足学生志愿需求。

大会第三项:王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并提出三点要求。

一、各系以及教研室主任都要有办学的危机意识,关心关注学校以及本专业招生情况。不能满足现状,要目光长远,研究招生工作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提前预案和准备。

二、要有办学的全局意识。学校是一

个整体,不能只顾小团体利益,要把各系、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相联系,树立责任意识。

三、要有开放创新意识。学校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快开放办学,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加强与行业、地方、兄弟院校联系,借力发展、借船出海,要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优秀师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适用人才。

篇8: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分析

关键词: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有效策略

近几年,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多, 许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高校过程中, 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关注高校的教育质量, 更关注高校的知名度。因此,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更多优秀生源, 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是许多普通高校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 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一定要精心设计方案, 科学规划招生模式, 为高校赢得更多更好的生源, 力求把招生工作做得更好。笔者从事相关工作, 对于加强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有一定经验, 就此谈谈自身一些看法。

一、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原则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对于普通高校来说, 竞争则更加激烈。高校生源直接关系着普通高校的健康发展, 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 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招生宣传既要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 也要客观公正介绍本校的情况。招生宣传内容大致包括学校概况、历史、规模、师资力量等, 同时, 还要介绍各专业招生人数、专业设置、所设专业培养方向、收费标准等, 各高校还应根据自身特点, 大力宣传学校的政策与措施, 提高考生的感性认识, 充分利用就业率的导向作用, 突出特色办学特点。普通高等学校只有全面细致的介绍学校的优势、特色, 才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学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使家长和考生对学校有一定的认可。高校招生宣传工作还应把服务考生作为宗旨, 及时准确的解答考生的疑惑, 不能弄虚作假, 以点带面, 夸大某一方面, 和考生玩“数字游戏”, 这样, 会失去考生的信任。为考生提供真实的信息。耐心了解考生的兴趣, 引导他们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填报志愿。招生宣传是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真正落实阳光工程, 进一步提高广大考生满意度, 在招生前期, 我们一定要落实好有关录取规则等招生信息, 切实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 录取期间要成立专门小组, 做好各项咨询服务工作。

时效性也是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 招生宣传要讲求实效, 注重宣传的时效性, 即不宜过早, 也不能过迟, 招生宣传过早, 考生和家长基本无暇关注, 他们的主要精力还在学习和备考中, 招生宣传过晚, 就会影响到宣传力度, 进而影响到考生的报考。笔者认为, 高考前两三个月是招生宣传的最佳时间, 考生集中填报志愿这几天要积极加大宣传力度, 选择最佳时间进行招生宣传。另外, 招生宣传工作, 还要坚持针对性原则, 所谓的针对性原则, 就是准确定位, 根据不同地区仔细分析考生的情况, 有目的有计划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生源。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招生工作成功率。另外, 普通院校还要根据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 准确定位自己的生源层次, 客观公正的指导考生进行报考。在不同的招生宣传阶段, 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宣传内容形式也不同, 虽然招生宣传的黄金时期是考生填报志愿前, 但是, 其他时段的宣传工作也不能忽略。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考生和家长对本校的认识。不同省市的考生, 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兴趣和爱好不同, 针对不同省市的考生, 我们要根据各省市考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宣传活动。招生宣传工作, 要做好点面结合, 重点突出, 才能准确反映学校特色, 制定招生宣传内容时, 一定要注重办学上的“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特色, 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吸引力。为了提高招生宣传亲和力和可信度, 我们还要发挥家长和校友的宣传功能, 在招生工作中, 家长、校友的作用不能忽视, 他们的宣传, 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所以, 应该适当选择一些在校的师生以及校友加入招生宣传队伍。

二、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 优秀生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 招生宣传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普通高校更是把招生工作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重要的一点是结合高校实际, 精心策划招生策略。首先, 要根据考生及家长所需做好相关招生宣传材料, 其次, 要深挖“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优势, 用成功的典范案例, 提升宣传的可信度。精心策划宣传方案, 是高校招生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具体策划过程中, 要了解目标市场现状和生源情况, 注重信息情报的收集, 认真分析各类信息, 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另外, 招生宣传队伍必须过硬, 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影响着招生效果, 更影响着招生质量。参与招生宣传的老师要代表高校的形象和喉舌, 无论是考生和家长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招生宣传人员都必须对答如流。如果回答不当或者回答不实, 不仅会误导考生, 影响到招生的效果, 会损害高校的形象, 所以, 招生宣传队伍必须过硬。招生宣传人员一定要全面了解本校的基本情况, 是个“本校通”, 深入地了解本校的学科特色、专业设置、往年的招生录取情况、师资队伍及毕业生就业率等等。其次, 招生宣传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要有耐心, 做到有问必答, 对答如流。有时考生的问题很琐碎, 会问到许多问题, 此时, 负责招生宣传的老师要有服务考生的意识, 耐心的为考生和家长讲解学校办学条件以及同类大学中所处的位置, 通过细致的工作, 增强考生报考本校的信心。

一个好的宣传策略, 是从本校的基本情况出发, 结合高校实际, 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 让考生及家长清楚本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办学条件以及办学特色, 结合这些指标, 精心编撰宣传材料, 宣传资料语言表述上要言简意赅, 不能太复杂, 要尽量用最少的文字描述相关信息。使考生对本校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招生宣传手段可以多样性, 印刷媒体广告、广播、电视广告都可以。在高考填报志愿前期, 许多考生都习惯于到网上查找各本科院校招生信息, 因此, 各普通本科院校一定要做好招生信息网的建设, 招生信息内容要及时更新, 要第一时间公布考生报考的政策等信息, 同时, 招生主管部门在高考以后要举办网上咨询活动, 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省市网上咨询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另外, 在高考以后, 也可以利用各地高考咨询会, 派高考招生宣传工作人员面对面与考生互动交流, 提供个性化服务咨询, 让考生充分了解学校。高校招生部门还应该通过问卷或座谈等形式, 对新生进行摸底调研, 了解考生对学校信息获取情况, 考生获取的信息是否准确, 通过摸底研究, 及时调整来年的宣传方式, 制定有效的宣传策略, 提高宣传效果。

总的说来, 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工作要讲求招生工作的策略, 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准则, 以良好的社会声誉来吸引考生, 站在更高的角度制定招生计划, 不仅要简单地完成招生计划, 还要提高生源质量,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 学校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未来发展, 所以, 我们要努力构建完善的招生宣传体系, 正确地引导招生宣传,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勇军.普通本科院校如何做好招生宣传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余碧春.对高校招生宣传途径的调查与分析[J].宁德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国旗下讲话-期末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