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在全民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2024-05-12

市委副书记在全民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共6篇)

篇1:市委副书记在全民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专题会议,主要部署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工作。下面,我根据市委研究的意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推进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今天我们在这里所提的“文明”,是特指精神财富。所谓文明素质,则是指人们的文明修养。其主要内涵包括基本文化知识、遵纪守法意识、个人道德修养。其基本外延包括文明礼貌、文明经营、文明卫生、文明执法,等等。为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在今年3月1日召开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胡书记对开展全民教育作出了安排,并以临办[]16号文件明确了活动的要求。这是市委根据实际作出的科学决策,其意义有以下三点:

一是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实事求是地讲,我市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工业发展了“一园两区”平台,招商引进了海螺、兆邦等一批战略投资项目,交通构建起市域范围内1小时经济圈,访民情、计生手术并发症患者扶持等工作打造成了全省、全国的亮点,进入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平安县市行列。国家计生委主任李斌、省委书记张春贤、省政协主席胡彪先后来视察,市委书记易炼红、市长黄兰香也多次来调研,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厚望。这些,都为我市的科学跨越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可以说,目前的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历史上最佳发展时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要推进持续快速发展,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升了,才能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相适应的市民团队,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全民文明素质教育活动,就是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储蓄动力、凝聚合力、开足马力。

二是构建和谐的内在需要。《市志》中记载有人“喜诉讼、好斗殴”,这是一个不好的传统。客观分析,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打掉了一批社会黑恶势力,取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好斗殴”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喜诉讼”现象还没有根本扭转。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提速、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利益分配问题而引发的矛盾纠纷较多,群访、缠访、闹访尤其是进京上访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有的群众稍有不满就堵门堵路,不达目的不罢休。究其原因,有干部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也有部分群众不知法不懂法、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前不久,炼红书记发表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讲话,对干部如何规范执法、群众如何合理表达诉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市委办、市政府就落实“两个维护”出台了专门文件,要求各地深入组织学习实践。所以说,推进全民文明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能很好地教育干部,促使干部更好地依法依规办事,能更好地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自己的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提升“湘北门户”形象的现实需要。一个地方的形象提升,既要靠硬环境,如城市是否漂亮、交通是否便捷等,更要靠软环境,主要指人文环境,特别是个人行为,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近年来,胡书记倡导在全市开展“知我变化,爱我家园”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教育引导市民树立集体荣誉感,自己要说自己的好,为发展营造好的舆论环境,提升对外的形象。这项活动的开展也很有收效,这几年之所以能够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能够留住客商,主要得益于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得益人文环境的不断改善。但人文环境是一种软环境,人文环境改善不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市的人文环境整体还不优,特别是城区因店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少数市民乱丢乱扔、乱泼乱倒,导致脏乱差的现象还一时难以改变,不讲文明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都与“湘北门户”不相称,迫切需要加以改善改进。因此,我市必须要把全民文明素质教育作为改善人文环境的重要手段,固本强基,扎实推进,全方位改善人文环境,进一步提升“湘北门户”形象,做强做美“湘北门户”。

二、明确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通过深入分析讨论、深入析透市情,市委决定,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全市党政机关、社区、农村深入扎实开展文明素质教育活动。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人”为主题,以提升“湘北门户”形象为目标,以“三项教育”、“三个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文明素质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干群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在公共场所、公共生活中自觉执行文明公约,遵循各种行为规范,全面推进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今年,共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略)

三、突出工作重点,把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文明素质教育主要是立足当前,注重实效,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入手,集中力量解决市民行为习惯

篇2:市委副书记在全民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党中央要求在全国政法队伍开展教育整顿,这是一次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通过组织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党章党规、学党史悟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政法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等原著原理,各方面得到了收获和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自觉,筑牢了忠诚根基。按照组织生活会要求,对照“三个规定”,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形成问题原因,明确整改思路举措。现对照检查如下:

第一,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开展教育整顿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刀把子”必须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旁落。全市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到,开展教育整顿是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确保忠诚可靠的必然要求,是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推进公安队伍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树立公安队伍新形象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公安队伍紧跟时代步伐、履行好新时代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要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按照“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党的建警治警方针、统一到对公安队伍建设形势的科学判断、统一到对教育整顿的部署要求上来,既要坚持刀刃向内,强化斗争精神,打一场铁腕治警、正风肃纪的攻坚战,又要提升专业能力,补齐短板弱项,为完成好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第二,把握总体要求,推动教育整顿有力有序联动推进。公安队伍教育整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狠下功夫,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围绕“五个过硬”要求,紧盯“关键少数”,突出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抓好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着力解决公安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xx公安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铁军。

第三,突出“三个环节”,紧盯“九个切入、九个确保”,持续掀起教育整顿工作热潮。在学习教育环节,要以党史教育为切入,学党史、学党章、学党纪党规,确保对党忠诚和人民至上;要以“三职”教育为切入,打造一支“五忠于、三型、三带头”的公安队伍,确保适应新时代公安事业发展需要。做好这一环节工作,要深入开展政治教育,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警心、铸警魂,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深刻汲取李伟东、宋国铭等人严重违法违纪特别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教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民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深入开展英模教育,大力弘扬公安英模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树立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要一体推进职业信仰教育、职业素能教育、职业纪律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民辅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心怀祖国、心系群众,牢记使命、忠于法律,强化本领、聚焦实战,永做党的忠诚卫士、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全面提升公安工作能力水平。

在查纠整改环节,要以纪律规矩表现为切入,彻底清查“团团伙伙”“结党营私”的两面派、两面人,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以整治“不落实、不研究、不作为、不在状态、不守纪律”问题为切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以常态化推进“两清两查”为切入,深入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执法规范和公平正义;要以查办重点案件为切入,敢于动真碰硬,确保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做好这一环节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目标导向,围绕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以及主责主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摆,深挖病灶,见人见事。要激发自查自纠的内力,做好政策宣讲和思想发动,教育引导民警主动讲清问题。要发挥组织查处的威力,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通过群众举报线索核查、重点案件交叉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智能化大数据排查等方式,全面排查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和“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要提升专项整治的效力,聚焦“六大顽瘴痼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制约严格公正执法的赌点、影响公安队伍建设的难点,全链条发力、全系统整治、全方面提升。

在总结提升环节,要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公安信访案件攻坚为切入,真正为群众和市场主体解难题、办实事,确保根基不摇;要以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为切入,全面检验教育整顿成效,确保方向不偏;要以各项公安工作争先创优为切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保重心不移。做好这一环节工作,要以思想是否受到洗礼、重点线索是否清仓见底、顽瘴痼疾是否有力整治、害群之马是否彻底清除、队伍战斗力是否明显提升作为衡量的标准,科学评估教育整顿成效。要持续深化问题整改,分类施策、靶向治疗,对一些共性问题要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推动整改到位。针对机制落实不够有效,要综合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党规警纪和各项制度刚性落实。要处理好“当下治”与“长久立”的关系,把教育整顿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健全完善正风肃纪长效机制、执法制约监督机制、民警素质能力提升机制、领导干部交流轮岗机制,促进教育整改长效化、常态化。

篇3:市委副书记在全民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一、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 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 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

近些年来, 省档案局 (馆)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 先后开展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党内集中教育活动, 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局 (馆) 党员干部队伍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主流是好的, 风气是正的, 人心是向上的。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暨“四风”问题在局 (馆) 个别党员干部中也是存在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影响了局 (馆) 和谐稳定。“四风”问题表现形式不一, 究其根源实质上是理想信念动摇、政德官德不修、宗旨观念淡漠、监督管理失严、思想教育放松等原因造成的。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正是聚焦“四风”问题, 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 以整风精神解决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 痛下猛药、治病救人,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汇集全局 (馆) 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正能量。

7月3日全省召开动员大会, 标志着我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对档案部门而言,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重在有一个好的氛围、有一个好的态度, 重在思想觉悟要主动、深刻。全局 (馆) 党员干部, 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站在群众的立场, 换位思考, 深挖思想根源, 纠正工作偏颇, 用百姓的情怀净净心, 用发展的理念洗洗脑, 真正触及灵魂深处, 形成思想的涟漪、情感的共鸣、心灵的涤荡、认识的统一。要突出解决状态不好、求稳怕乱、不敢担当、政令不畅、懒散拖沓、看摊守业、固步自封、工作方法简单、群众观念淡薄等问题, 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实干意识和创业意识, 自觉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 真正在阳光下来一次思想大革命、观念大洗礼, 用自上而下形成的新风气新形象新作为赢得档案工作的主动、赢得档案行业的优势、赢得档案事业的未来。

二、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为开好这次动员大会, 会前机关党委会同相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为起好步、开好局, 7月3日全省动员大会闭会的下午, 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门会议, 第一时间研究方案, 第一时间成立了省档案局 (馆)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在人员配备、活动资金使用等方面全力做好保障;同时在充分征求意见并上报省委第十一督导组的基础上, 形成了《省档案局 (馆)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省档案局 (馆) 开展“机关转作风为民四服务”实践活动方案》, 现已印发给大家, 我们还精心制作了读书笔记本和专用书签, 备好了必读教材, 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体会局 (馆) 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决心和信心, 希望各党支部带领党员扎扎实实做好文件和教材的学习, 在内心深处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使档案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古人讲:铭于心, 敏于行, 臻于成。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精神是前提, 坚决贯彻是关键, 需要找准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 需要身入、心入、全面融入。要坚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为切入点, 重点解决“四风”问题。要逐条对照、逐条落实两项规定, 狠刹形式主义之风, 改进学风文风会风;狠刹官僚主义之风, 教育引导党员热心为群众服务, 诚信接受群众监督;狠刹享乐主义之风, 勤政廉政,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狠刹奢靡之风, 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要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着力点, 将政德官德建设贯穿活动之中, 通过照镜子提升境界、正衣冠树立形象、洗洗澡净化灵魂、治治病解决问题。要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深刻剖析和检查自身, 红红脸、出出汗, 清洗思想和行为灰尘。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 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要把本次活动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在职党员进社区、下基层转作风惠民生促发展、领导干部进点包村、局 (馆) 定点扶贫、机关转作风为民四服务活动结合起来, 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把本职岗位作为落实服务人民群众的主阵地, 把该干的事干好, 把百姓的事办好, 在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中融在一起, 打成一片, 接入地气, 接出底气、正气和朝气。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 必须经常抓、长期抓, 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全局 (馆) 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 制定新的制度, 完善已有的制度, 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制度一经形成, 就要严格遵守, 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三、切实加强领导, 把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是当前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局 (馆) 各级党组织要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确保从活动一开始就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要切实加强领导, 早谋划、早启动、早推进, 积极支持、密切配合省委督导组的工作, 把握进度节奏, 解决关键问题, 形成工作合力。要坚持领导做表率、亲自抓。局党组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抓改进作风, 必须从局党组抓起, 请全局 (馆) 干部职工向我看齐, 向每一名党组成员看齐。每名党组成员都要示范和引领分管部门带头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查摆剖析、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要统筹兼顾。要坚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起来,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提高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 以党员干部自身的良好政德官德来带动整个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 不断开创省档案局 (馆) 干部队伍建设的新局面。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做好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转化为推进辽宁档案事业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发展的实际成果。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7月开始至年底结束。这段时间又恰逢局 (馆) 新馆开馆试运行,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全局 (馆) 各级党组织要用中央和省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统一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 把教育实践活动放在推进全省档案事业跨越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 因地因时制宜, 合理安排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方式, 妥善处理好工学关系, 既要做到执行“规定动作”不走样, 又要做到“自选动作”有创新, 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篇4:市委副书记在全民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大家上午好!

刚才,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处介绍了2011年工作情况,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四川大学等就出版学科建设做了交流发言。大家的发言认真梳理了招生、教学工作,总结和交流了办学经验,对2012年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谈了具体思路,有的单位还对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大家讲得都很好。教指委秘书处要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到2012年工作计划中。

近一年来,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处积极创造条件,服务行业,服务教学,为我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步和推广,做了大量细致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培养单位按照《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积极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结合行业人才实际需要,遵循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规律,为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做了大量具体实施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扬帆起航。在此,我代表全国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位委员、专家长期以来为我国出版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和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家知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专门用一个独立的部分,对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进行了系统论述。这是党中央在深入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新经验新情况基础上,站在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做出的全面部署。构建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和保障,是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科学发展、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对于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出版专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紧迫的要求。

近年来,新闻出版人才工作,特别是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紧密围绕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管理的中心任务,坚持在继承中发展、改革中推进,取得显著成效。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行业人才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向纵深推进。二是全面实施包括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工程在内的重大人才工程,大力造就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服务发展,大力培养新媒体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外向型人才、少数民族地区骨干人才等行业急需紧缺人才,有效地促进了行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力实施出版职业资格制度;积极与高等院校、大型出版传媒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建设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五是夯实基础,促进行业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积极促进并扶持专业学科层次的提升,开展专业教材建设,组织出版了数十种面向大、中专院校的涉及出版、印刷、包装类专业统编教材。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大家也要认识到,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出版战线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社会思潮日趋活跃,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高层次,能够有效引导舆论的出版人才队伍;迫切需要一支继承优良传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出版人才队伍;迫切需要一支了解掌握现代出版企业发展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出版人才队伍。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是选拔造就高层次出版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够为我国出版业改革发展和实现出版强国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总署经过长期努力及与教育部密切沟通,2010年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2011年开始招生,这是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好事,也是出版学科建设的一大突破,这为出版学科迈向一级学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出版专业硕士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即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兼顾的方向转变。从出版专业的学科特点来看,专业学位教育对于实现学科建设目标、体现出版专业的实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出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核心知识体系,如编辑策划、外观设计、分销发行等等,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知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在理论知识上高于一般职业教育,又在实践应用上优于学术研究生教育,在出版教育体系中非常必要、非常适用。特别是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出版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出版业规模和内涵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现代出版人才。开设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出一条适应现代出版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之路,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出版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我国出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努力培养新时期高层次出版人才队伍

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面向未来、统筹规划、夯实基础、稳步推进,以不断提高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高层次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出贡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出版专业知识技能,具有较宽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出版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进一步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等重要人才培养理念,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提高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结合新闻出版行业发展规律和实际需要,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重点培养以下几个层面的人才。

第一,要致力于培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出版人才。新闻出版业既有产业属性,也有意识形态属性,是核心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服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牢牢把握正确出版导向,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有崇高的新闻出版职业道德,这是出版研究生理论教育的首要任务。各院校要在公共课和必修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教育,要在实践中探索提升理论素质教育新途径,使出版专业研究生真正能够做到自觉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具有为党服务、为人民立言、为时代放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素质。

nlc202309040113

第二,要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出版科研人才。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体系的范畴,其目标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的理论积淀、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有较高的起点与标准。在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出版概论、出版营销、出版政策法规、出版企业经营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在课题研究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开展出版工作普遍规律的研究,开展出版产业政策、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开展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等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注重和强化专业理论功底的培养,为实践中开展出版科研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第三,要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的不同之处,就是表现为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出版研究生教育要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育与训练。因此,无论是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还是从师资体系、评价标准上,都必须紧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出版的职业需求相结合,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培养能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第四,要致力于培养新媒体、数字出版高端人才。近年来,在总署的高度重视与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广义的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增长迅速,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1年1349亿元,增长速度已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在全行业中名列前茅,数字出版的优势已经凸显。与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数字出版的开发、应用、管理和研究型人才的匮乏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教指委和出版研究生培养相关高校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注重技术与出版的有机结合,培养一批既熟悉专业出版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善于把握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的数字出版、新媒体领军人才。

第五,要致力于培养成为出版名家、大家的人才。出版名家大家和数以千万计的出版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出版名家大家和优秀出版工作者必然是中坚力量中的核心,他们的数量质量能否适应出版业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具有国际影响,将关系着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关系着新闻出版强国奋斗目标的实现。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都是在出版教育中具有很强实力的学校,希望你们要致力于成为培养出版名家大家的摇篮,下工夫培养有潜质的人才,坚定他们成为出版名家大家的信念和追求,在培养过程中使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的知识结构,精准的文化选择能力和自觉的创新能力,为今后在出版实践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出版名家大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把握专业学位教育规律,走出一条科学培养高层次出版人才之路

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遵循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努力提高高层次出版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各院校在学科建设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高标准办学原则。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一开始就要把质量作为生命线来抓。确保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把好“三关”,即“入学关”、“教学关”和“出口关”。“入学关”,要严格选拔标准,规范入学考试程序,做到宁缺毋滥。“教学关”,要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手段等方面,学校、教师都要花精力研究,做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出口关”,要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毕业实习制度和论文答辩制度,要保证毕业生实习和论文的质量。坚持高质量办学是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影响力的基本条件。要将编写教学大纲与统编教材作为重点举措,密切结合产业实际,对接行业职业标准,编写好教学大纲与统编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化的工作,要注重遵循行业发展进程和教材建设规律,需要多个领域的专家参与,科学设置编写环节和流程。对这项工作的难度,教指委要有充分的估计,要尽早开展,加强组织,力争尽早编写出内涵丰富、科学系统、具有较高教学起点的大纲与教材,为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开展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是要推动出版专业学位与出版职业资格紧密衔接。出版专业学位与出版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主要包括:出版专业学位设置与出版相关职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出版专业学位培养内容与出版职业人才评价标准的有效衔接,出版专业学位培养内容与出版职业人才工作实际的有效衔接。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统筹规划,创新模式,把握住出版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的落脚点。管理部门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中已规定,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1年的同志,可以按有关规定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取得出版专业硕士将比照同等对待。教指委要积极宣传这一导向并指导相关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开发等方面与出版职业资格的要求实现有机结合。

三是要密切加强与行业的沟通合作。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把实际的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这就需要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加强与出版行业密切合作,共同建设出版专业硕士的校外实习基地,共同打造产学研互动的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构建出版专业硕士毕业生定向式就业的快速通道。专业学位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着眼于服务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各院校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通过高校师资和行业界师资的有机结合,通过对行业发展需求的密切跟踪,动态调整师资结构与课程设置,形成面向实践、服务行业、学以致用、动态创新的教学模式。

四是要形成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各院校应当根据各自的学科特长,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规范要求下,立足于学科优势,在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上办出特色。比如,以人文学科为优势的高校,可以着力于在培养编辑策划、文稿编校等人才方面形成优势;以理工科为优势的高校,可以着力于在培养新媒体、数字出版等人才方面形成培养优势;以经济、管理为学科优势的高校,可以着力于在培养经营管理、出版物营销、物流配送、财务核算等人才方面下工夫,塑造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吸收国内外办学经验。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看,以应用为主导的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的办学经验。国内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办学思想、教育机制和培养模式。大家要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通过学习和交流,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

同志们,虽然我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经验少,但是新闻出版行业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工作,为我国出版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篇5:市委副书记在全民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人大常委会在这里举行“两项评议”动员大会,部署对市政府副市长劳红武、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根长、市审计局局长方卫民、市交通局局长张志明的述职评议工作和对市人口计生委的行政执法评议工作,这是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的具体表现,是对“一府两院”的有效监督和支持。刚才,市人大常委会阎寿根主任对开展此次“两项评议”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刚才,劳红武同志、张志明同志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借此机会,我受徐止平书记的委托,代表市委讲几点意见。

一、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两项评议”工作

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两项评议”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的一种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的“两项评议”工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我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被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两项评议”工作对象进一步扩大,层次进一步提高,为了使评议工作更有效,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一)开展“两项评议”工作,符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的先进性之所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担任某一公职,是受命于人民,理应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并接受其监督。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以兴国富民为己任。开展“两项评议”工作,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职行为置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通过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自身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进一步依法履职、勤政为民,这既是宪法精神的体现,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其中之意。

(二)开展“两项评议”工作,符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评议这一监督形式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要求,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也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三)开展“两项评议”,符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要求。

正确处理人治与法治、权力与法律的关系,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依法开展述职评议和行政执法评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其他国家机关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方面。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与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和监督权是一致的,其实质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干部路线,使党管干部能够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二者的方式不同,目标是一致的。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两项评议”工作,有利于把握和了解选举任命干部及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防止和纠正干部任用中的问题和偏差,拓宽党委考察、选拔、任用干部的渠道,有利于实现党委提名推荐与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选举任命、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的有机结合,达到党的意志与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二、依法有序,认真实施“两项评议”工作

“两项评议”是法律性、程序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依法有序进行,真正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要把握评议导向。

开展“两项评议”的目的,是通过评议双方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一府两院”的工作,促进我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评议工作一定要坚持两个导向:一是要立足于推进“一府两院”工作。要通过评议,帮助被评议部门和被评议干部发现差距和不足,找出根源和症结,及时研究和整改,达到工作上的整体推进、整体进步。同时,促使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关心、理解和支持“一府两院”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凝聚各方合力,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推进“一府两院”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二是要立足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通过评议,不断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履职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途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不断提高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公正司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推进我市的民主法制建设。

(二)要坚持实事求是。

评议的过程,是运用法律法规来衡量是非、查摆问题、促进工作的过程。评议双方都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被评议干部和部门要如实向人大常委会陈述个人履职情况和部门的行政执法情况,客观评价工作成绩,正视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评议调查组的同志和广大市人大代表要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干部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评议工作,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评议前要深入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评议发言要客观公正、直言不讳,要全面准确地评价,对成绩要充分肯定,对问题要严肃指出,并帮助找出原因和寻求解决的办法,以达到改进和推动工作的目的。

(三)要坚持群众路线。

开展“两项评议”工作,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依靠群众搞好评议工作。特别是要把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评议的重要内容,通过评议,使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得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地保障,使人民群众更加深刻感受到人大监督的实际效果。评议动员之后,被评议干部和被评议部门应主动自觉地自查自纠,做到边评边改,更好地体现国家行政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三、接受监督,全面推进“一府两院”工作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是保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基础,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需要。我市“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要以人大“两项评议”为契机,增强人大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努力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更加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一)全面分析解剖自己。

被评议干部和被评议部门在评议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认真地总结、汇报自己的工作,严于解剖自己,既讲成绩,也讲问题。讲成绩要实事求是,特别是被评议干部,要认识到个人成绩与单位集体成绩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要夸大其辞,人为拔高。讲问题要实在、深刻,不要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更不能推卸责任。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对的,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应该树立起这样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

(二)正确对待批评意见。

虚怀若谷是共产党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应有的胸怀和气节。批评意见是群众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对来自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应持欢迎态度。被评议干部和被评议部门的同志要虚心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正确对待批评,包括刺耳的批评,不能只听好话,听不进批评意见。对那些与事实有出入的意见,也应该耐心听取,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广开言路,开门纳谏。不能动不动给予抵制和拒绝,更不能给提意见的同志“穿小鞋”,打击报复,搞“秋后算帐”。

(三)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评议是手段,整改是目的。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在评议中提出的意见与问题,特别是人大常委会交办的整改意见,被评议干部和被评议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整改,做到能解决的问题要立改、尽快解决,能办到的事情及时办好,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说明和解释,要让人大代表满意,要让人民群众满意。

四、加强领导,确保“两项评议”取得实效

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这次评议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作用,确保“两项评议”工作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两点:

第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切实加强对“两项评议”工作的领导。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及时掌握各方面动态,加强对评议的具体指导。要善于发现和解决评议过程中出现的带倾向性的问题,对于重大事项和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市委报告,并根据市委的指示加以研究解决。评议结果要报告市委,作为省、市委了解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渠道。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评议调查组中的党员同志,一定要带头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客观公正地发表意见,一分为二地看待成绩和问题,特别是对被评议对象的评价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被评议干部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和被评议部门的党组织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要教育和引导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评议活动,正确对待评议工作,正确对待评议对象,正确对待评议中的各种意见,特别是批评意见。在此次评议过程中接受谈话、调查的党员同志,一定要从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关心和帮助领导、支持本单位工作出发,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整个评议工作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这次“两项评议”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篇6:市委副书记在全民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

(2004年6月日)同志们:

刚才同志宣读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回去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4月21日省委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会议在唐山召开,6月4日,沧州市又组织召开了创建文明生态村动员大会,各乡

镇也设立了分会场组织了收听收看。为落实省委、州市委的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部署,市委召开常委会,对我市的创建活动进行了研究,拿出了具体意见。目前,我市创建活动已经起步,许多基础性的工作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试点工作正在展开,创建活动的氛围正在形成。下面我就动员全社会力量,迅速深入地在全市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再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理解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重大意义

创建文明生态村,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的任务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当前的形势下,省委为什么要做出这项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理解:

第一,创建文明生态村,是农村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就是要在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使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精神更加充实,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内涵是四句话,“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可以说,每一个方面都具体和生动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具体和生动地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只要我们在广大农村坚持做到了这十六个字,就能够更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就能够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凝聚人心。

第二,创建文明生态村,是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具体实践和落实。创建文明生态村,能够使我们自觉地从一心爱农、全心为农,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问题,从统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更加注重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注重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更加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农村文明发展道路。

第三,创建文明生态村,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也必须把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集“三个文明”建设为一体,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于一身,是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抓住创建文明生态村这个载体,就抓住了农村“三个文明”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关键,就会促进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第四,创建文明生态村,是在广大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场伟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千百年来形成的较为落后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把社会力量动员起来,引导和帮助农民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破除各种陋习,建立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出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广大农村的环境发生一个历史性交化。

第五,创建文明生态村,符合我市农村实际,也反映了我市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市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得到了较大发展,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我市部分农村存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重视发展忽视环境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部分村庄村容村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还有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还有不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不起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这些问题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影响了他们素质的提高。而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对健康文明的新生活越来越向往,对改变陈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农村也基本具备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客观条件。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这个载体,使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既是顺应农民群众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关系到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更是对我们能否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是否具有较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考验。

总之,创建文明生态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大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体现了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也符合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反映了农民的愿望。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创建活动的内涵,把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把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使活动在全市广大农村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二、创建文明生态村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按照省委和州市委的要求,根据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建文明生态村分“三步走”的总体目标:第一步,2004年至2005年,用两年的时间,使我市66个行政村达到文明生态村标准;第二步,2006年至2010年,通过五年的努力,再使我市130个行政村进入文明生态村行列;第三步,2011年至2020年,经过十年的努力,力争把全市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对这项工作,我们既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又要从现在做起,从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做深、做实,确保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要全面把握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在整体工作推进上充分体现纯缚发展的观念。对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总体要求,四个方面、十六个字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这四个方面,加快发展是第一位的责任和任务,也是确保创建活动收到实效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才有能力去办一些农民最盼望解决的事情;只有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才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只有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增强了,我们才有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所以我们无论是抓文明生态村建设,还是抓其它工作,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都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三个方面的建设,更不能以经济落后为由,在“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上无所作为。否则,就失去了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义,也背离了科学的发展观。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地把文明生态村创建与开展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宣讲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八到户”活动结合起来;以创建活动为龙头,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明显变化,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明显的变化,农村党群干群系发生明显的变化。要把这“四个明显变化”作为衡量这项活动开展得扎实不扎实、有没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第二,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确保创建活动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又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成果,推进创建动不断向纵深发展。立足当前,就是要按照市委的统一部暑和要求,积极行动起来,迅速在全市掀起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热潮,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集中精力抓好硬化道路、净化街道、绿化村庄这三件实事,让广大农民群众尽快看到创建活动带来的可喜变化,尽快享受到创建活动的实际成果,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干劲,将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着眼长远,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创建活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做好常抓不懈的精神准备和工作安排。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抓发展,抓农业产结构调整,抓农民的增收,抓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要争取在三至五年时间内,使我市广大农村的经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村一级经济实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次,要高站位、高起点地把创建规划制订好。规划的制定要着眼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与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相互促进,与优化农村文化教育布局通盘考虑,与调整村镇区划统筹安排,力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各乡镇的创建规划,一定要详细周密,具体到村。既要提出到2020年的总体安排,又要提出分阶段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今明两年要干哪些事情;既要有分期分批的创建目标,又要有落实目标的措施,包括每年建成多少,由谁去抓,抓到什么程度,建成后怎么巩固,都要在规划中体现出来,真正建立起上下衔接紧密、任务明确、安排科学、便于操作的规划体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乡镇要按照“三个一”(有一张平面规划图,有一个实施方案,有一个工作班子)的要求,抓紧谋划,抓好落实,指导好各村创建活动的开展。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创建文明生态村一开始,我们就要注意围绕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抓机制建设。比如,道路硬化后怎么维护,“五乱”解决后卫生环境如何保持,树木种上后如何保证成材成林,以及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和做法如何长期坚持下去,等等,都要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来解决。机制建立键全了,我们创建文明生态村就能保证建成一批、巩固一批,就能使创建工作不断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健康发展。

第三,创建活动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这是我们在整个创建活动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创建活动中,我们从总体上将所有行政村分为示范型、普及型、过渡型三种类型,着眼点就是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各村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承受能力,目的就是在创建活动总体的目标要求下,为各级各部门和农民群众留下广阔的创建空间,使不同基础和不同条件的村都能创建、都有进步、都有变化。我们强调分类指导,就是在创建标准上区分层次、体现差别,允许各地根据不同情况在工作重点、达标时限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在建设模式上,不搞整齐划一,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从今年确定的第一批示范村、试点村开始,各级各有关部门就要注意加强分类指导,既要注意抓好一批基础较好的村,还要抓好一批经济基础一般和较差的村;既要抓好整体工作比较突出的村,还要抓好在三个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有一定基础的村,真正抓出一批通过文明生态村创建实现全面发展的典型。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村,要围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走工业强村、以工哺农的路子,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结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壮大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为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基础的村,能在哪方面优先发展就在哪方面优先发展;对于基础条件一般和较差的村,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从一些花钱少、能见效的事情上入手,如治理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的“五乱”现象,村街绿化,加强精神文明教育,改变不良习惯等,为文明生态村建设奠定基础。要引导全市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创建活动当中,防止工作中出现一批干、一批看、一批等的现象。

第四,广大农民群众是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主体和主角,必须把教育和动员农民群众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农民群众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主体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必须始终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农民群众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要通过舆论引导、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思想理念,吸引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真正把创建活动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在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创建活动中,要注重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民主的办法,努力形成调动和保护群众积极性、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有效机制。比如,在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等重大问题上,要注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不允许搞强行推派,不允许增加农民负担;比如,围绕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研究如何利用利益这个纽带把农民群众与创建活动连接起来,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开展创建活动的积极性,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创建活动中,党员干部怎么做,对群众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高扬的旗帜”。我们农村的每一个支部,都要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每一位党员同志、每一位党的干部,都要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真正成为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一面旗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创建文明生态村,惠及全市50多万农民群众,关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全局,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给予高度重视,紧紧抓在手上。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重点在乡镇党委、政府,关键在村党支部、村委会。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创建文明生态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村党支部、村委会要把创建文明生态村作为最大的任务,用全部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要加强对试点村创建活动的督导和帮建。在创建活动的指导帮建上,市四套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个乡镇和一个村,乡镇领导干部包村并进行具体的指导。党政部门和有条件的省、市(地)级文明单位要与一至两个村结成帮扶对子,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今年重点抓的66个示范村都要明确一个单位具体帮建。市创建文明生态村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要及时了解在创建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度,定期通报。要把创建工作列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定期检查、督导、通报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

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单独依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千方百计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真正为农民群众多办一些实事好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动员组织广大工人、青年和各方面的志愿者到农村去,帮助农村培训科技骨干、培养文化卫生队伍,开展植树绿化等公益劳动。电台电视台要做好宣传工作,烘托气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浓厚氛围。

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务求创建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为了保证创建活动的质量,保证创建活动收到实效,在每年创建的数量上“宁可少些,也要实些”,在创建的进度上“宁可慢些、也要好些”。市委、市政府确定,创建活动坚决做到“四不”,即,不做表面文章,不搞一刀切,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总体达标验收。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式,防止形式主义,加强对创建活动日常工作的督促检查,深入一线,有针对性地解决创建活动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切实把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实惠。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将相和知识点下一篇:公司人事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