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05-17

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以所读书类型为中心

在大概两个星期的调查时间里,我在学校里通过向各位同学发放调查报告再回收调查报告,最后再进行一些统计分析等。得出我们大学生的读书情况大致如下:

一、调差统计结果简述

大部分学生表示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自身修养;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扩展知识,为以后找工作等做铺垫;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表示读书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娱乐生活。选择提升涵养修养的需要占20%,择为将来就业增加砝码的占15%,其中男生占9.3%,女生占5.7%【这种数据差可能与本校男女生比例相差较大有关】。这种情况在在高低年级同学中对比比较明显;高年级的同学相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更愿意去看与就业等相关的书籍。在这次调差中,大一年级大概有17%的同学看这方面的书籍,而大二大概有29%,大三大概有54%。这是与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分不开的,同时也显示出学生们意识到了读书与工作、与未来的关系密切。总的来说,大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很强,相对也比较务实。此外选择考试考级需要的占21%,选择完成作业需要的占9%,选择消磨时间的占19%,选择其他的占16%。同学们借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很被动的去看书,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借阅无目的性,盲从性大,集中表现在16%的学生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娱乐生活。

二、调查结果简析

对于这样的调差结果我们一点也不意外但却不得不感到有些失望,能够通过高考考进大学的大学生却普遍不爱看书,这也是现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在通过高考辛苦考试以后,进入大学这样相对较轻松的环境中以后大多数学生都有点难以

适应,因此无所事事。整日不是上网就是就是睡觉,慢慢的就变得很懒散,是失去了读书的习惯和乐趣。除了有时为了娱乐或者消磨时间时会看电子书,大学生几乎都不看书。可以这么说,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去读书,而是为了应付。为了应付作业,应付考试,应付就业,大学生们才会去看书。

三、对策及建议作为一名普通的当代大学生,更作为一名调查者,我觉得我们大学生是时候拾起自己读书的好习惯,看书学习,给自己充电,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庸庸碌碌无所事事的学生,而是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读书人。古人说的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不去读书,你将很快与这个世界脱节,成为一个落后于这个时代的人。此外,我认为,学校应该加强课外时间的管理,增加一些与读书有关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各种读书讲座、读书报告会甚至可以成立一个读书协会,一方面将同学们的课外时间安排从主要的娱乐休闲转移到以课外阅读为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校的读书氛围;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学生在娱乐、工作或者其他方面的时间。让同学门能够集中经历在学习读书上上,进而增加阅读量。建立一个良好的大学读书氛围

篇2: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在《礼记·大学》中提到,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就必须先“正心、诚意、致知”。而读书恰恰是“致知”的重要途径。有言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读书就是我们走上阶梯,更上一层楼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正是我们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读一本好可以给我们带来知识,带来乐趣,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身文学修养,甚至是带来财富。那么作为国家未来生力军的当代大学生读书情况是怎么样呢?为此,我们特意在我们周围做了一次简单的读书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多样化的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特别是数码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受到的年轻一辈的青睐。可“乱花渐欲迷人眼”,传统的阅读方式开始遭到摒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书店门可罗雀;又是什么时候,我们的书柜除了一摞崭新的教科书再无其他。而与之成对应的是我们的电子设备,我们似乎更心甘情愿让闪烁的电子屏幕充斥我们的眼球,而一行行白纸黑字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远,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堪忧!不难想象其背后,是我们日渐荒芜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全民阅读”的概念被开始被反复强调,这是对在高校中流行的不阅读风尚的猛烈冲击,十分契合社会多元价值碰撞融合的需要,也是提升以青年大学生为代表的主要阅读群体综合素质的重要契机。当代大学生出身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日新月异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经历与阅历,与我们的父辈祖辈相比,苦难、战争、动荡、一往无前这些词汇变得遥不可及,于是我们便需要更多的阅读来填补阅历的不足,然而目前就连阅读也在渐行渐远,这不仅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原因,更有当事人的主观因素。这值得我们作深入研究,追根溯源,找出其根本原因,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

(二)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以及口头询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意义

1、人才问题关乎社会主义建设大计,而阅读是人才塑造的重要一环,本课题也因此具有了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的关键,是孕育人才的摇篮。在我国,近几年来,很少能培育出像上世纪那样各方面突出优秀的人才,我们的国家培养不出高能力人才,问题就出在大学这最关键的一步,阅读对于大学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大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树立正确的三观,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成为人才的可能。

2、阅读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化再创造的重要手段。有学者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净胜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3、阅读让当代大学生更加明晰“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的社会使命。我们这一代,仿佛被打上了集体烙印,常常被用作追捧和诟病的代名词,而事实也正如杨绛先生给我们评价的那样:读书太少,想的太多。阅读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与先人交流对话的过程,只有经历了阅读,内在想法才能转变为外在行动,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不断明晰社会赋予年轻人的庞大使命,不负国家寄予当代大学生的厚望,闯出新天地。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无论从阅读的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大学生阅读状况都欠佳。

就数量而言,一方面是用于阅读的时间少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数量少,我们更乐意追韩剧、日剧、偶像剧来打发时间;另一方面是借阅和购买书籍的频率普遍较低,我们更多时候倾向于花钱购买衣服、鞋子、包包这些来满足虚荣心。就质量而言,大学生读书种类虽然繁多,但却并不理想,言情、穿越、武侠等用于消遣的阅读较为普遍,这些读物大多属于快餐类,文化含量并不高,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其中甚至有很多书籍可以说是污染精神的毒药,我们沉迷其中仿佛慢性中毒,药力早已深入五脏六腑。

2、随着阅读媒介的多元化,阅读呈现“电子化”、“网络化”和“娱乐化”倾向,不仅消耗着传统阅读方式的能量,同时影响着书店的经营和转型。具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阅读的娱乐化。网络传播技术促成了阅读方式的更新换代,最为典型的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娱乐化解读”,尤其是一些人为了吸引大众眼球,不惜篡改历史,戏说历史,我们看到,正统的、严肃的文化学术研究变成了不再承载沉重历史文化使命的“悦”读。这种娱乐化阅读的背后是对文化玩世不恭的态度,这种消费历史和文化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文化、对文明、对精神的游戏和亵渎。

第二,阅读的网络化和电子化。阅读、购书人群大量流向网络,近几年非全国的实体书店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民营书店的生存步履维艰。大学生阅读群体作为买书、购书人群的中坚力量,其对书店经营的影响不容小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热衷网购,网上购买图书就是其中的代表,强大的购书人群流向网络,必然导致实体书店顾客的锐减。其中不乏很大一部分学生进行电子书阅读,电子书阅读不仅携带方便,而且电子产品容量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看书。究其根源,还是得回归到社会整体的阅读呈现出一种网络化风气。大学生群体作其中一支分流,网络化、娱乐化和电子化正一步步消耗着传统纸质阅读的能量,并且冲击着零教辅书的独立书店的经营发展,这些书店,在不久的将来发生一定的转型将成为一种必然。

(五)相关建议

1、宏观方面持续加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的双层提高。

这需要大学自身提高文化实力,我们要在宏观上多举办有质量和内涵的文学讲座、增加学生和阅读的接触机会,通过校方的部分行政力量来推行读书的风气。学校应该对学生加强读书阅读教育,加大导读力度,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图书馆资源,对学生进行督促。另外,可以开展校园读书月活动,积极调动大学生读书的兴趣。通过校方的部分行政力量来推行读书的风气,从学生内部提升数量,学校外部提升质量。

2、关于传统阅读和现代电子化娱乐化的区别对待和相互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的生活方式在一个极短的社会发展期内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一现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区别对待。那就是我们要明确,传统阅读方式并不可被取代,同时我们不排斥电子阅读的产生和流行,因为这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便利了阅读的产生和传播,让同学们更易享有阅读资源,同时,我们也不当忽视传统阅读方式,即纸质书籍的阅读,对于这两点我们大可敞开大门,各取所需。我们不排斥电子阅读这一方式的产生而面对这一形式对于传统阅读方式的消耗,我们要在形式上也及时更新,我们要更加注重纸质书籍的文化内涵所在,我们也认为只有当纸质书籍找寻到新的存在意义之时才更可能获得新生。

3、在阅读的反作用之下进一步加强名著、严肃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

我们当务之急是先让学生们情感更加倾向于文学作品,所以在大学内开设人文素养课是值得提倡的,并且最好可以将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打开学生们和世界名著的交流之门基础的人文素养课不是指单纯的青草陶冶而是落实到实处的文艺建设,并且需要实现师生间的互动。

(六)结束语

篇3:河北省图书馆读书情况调查

1、调研内容。

本课题以河北省图书馆读者为调查对象, 通过对省图书馆的走访, 调查省图书馆内读者的大体情况,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 汇总各年龄段读者在省图读书学习的详细信息, 根据调查所得数据分析省图内读者的读书情况。

2、调研特点。

在调查之前, 查阅中国与世界人读书的情况, 了解河北省及石家庄市人大致的读书情况。根据所查找的资料及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 打印纸质版问卷并小范围的发放进行实践调查, 对问卷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改进。在河北省图书馆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在问卷的发放上, 在中文现刊借阅室、中文期刊阅览室、中文图书借阅室一、中文图书借阅室二、中文图书借阅室三、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借阅室、古典阅览室等及阅览室外搭建的桌子等地发放调查问卷, 无论性别年龄, 真正做到了随机发放, 保证了数据的可信度。调查问卷设置的题型简单、问题及选项明晰、内容不冗长, 能够让填写问卷的人有耐心认真的完成问卷,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质量。在回收问卷的方式上采取了边发放问卷边回收的方式, 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 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结果的准确。

将收集到的问卷信息完整的录入到电脑, 并用科学的统计分析工具SPSS (Solution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进行数据分析与制表绘图。

3、变量及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 首先明确了填写问卷者的性别与大致年龄段 (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工作) , 以此来观察是否不同年龄段存在明显的读书量、读书倾向 (文学类、娱乐消遣类、体育健康类等) 等方面的差异;同时, 设计了年度阅读数量 (3本以下、3~6本、6~10本、10本以上) 与每日读书时间的相关问题, 针对每日读书时间, 问卷又细化为平常每日读书时间与假期每日读书时间, 以了解是否读者假期读书时间会明显增加。问卷有两道基本相同的题, 分别是“喜欢的课外读物”与“喜欢的书籍”, 这两个问题的选项设置形式略有差异, 但内容基本相同, 根据两道题所选择的内容是否一致来判断填写问卷者是否认真考虑过这两道题。设置了“能否看完正在看的书” (总是能、经常能、偶尔能、常常不能) 以了解读书量与每本书阅读程度的关系。问卷还调查了读者来河北省图书馆的主要目的 (读书、上自习、其他) , 以及其他一些问题。

4、调研的针对性、科学性。

(1) 在调查范围上, 选取了省图书馆这一个范围较小的区域, 明确调查对象是来到省图的读者, 所有的分析、结论都是针对河北省图书馆这一个小范围而言, 具有针对性; (2) 在问卷发放上做到了全面的、随机的发放, 具有普遍性;发放的问卷全部回收, 进一步保证了结果的准确;在问卷题型的设计上, 通过设置两道基本相同的题, 比较这两道题回答的一致性, 判断问卷的可信度, 若出现矛盾则问卷失效,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最终分析的科学性。

注:a.值为1时制表的二分组

注:a.值为1时制表的二分组

5、调查假设。

在调查之前, 对调查有过以下假设:由于省图书馆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的藏书、优越的基础设施, 省图书馆中的人, 以学生为主, 大多数来此上自习, 完成作业与备考。同时, 有一定比例的成年人来此处理工作事务, 一定数量的老年人来此阅览杂志书籍。

生活节奏快, 工作学习压力大是限制与影响大家平日读书时间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人渴望多读书,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随心读书, 到了假期, 由于假期时间相对于平常宽松, 大家在读书上花费的时间会远大于平日的读书时间。

二、研究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对象是河北省图书馆的读者, 采用现场发放问卷, 填写完毕直接回收的方式, 做到了问卷的高效回收利用, 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200份, 回收率100%。

1、性别:在调查的样本中, 男性与女性所占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男性占41%, 女性为59%。

2、年龄:

在年龄分布方面, 在本次调查中, 随机对在省图的读者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0份, 接受调查群体的年龄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 以大学生居多, 其中大学生频数为105, 占52.5%, 其次依次是高中生、研究生、初中和已经工作的人。在年龄因素方面, 本次调查涉及了大多数年龄段, 较为全面地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情况。 (表1)

3、年读书量:在调查中, 统计了问卷填写者的年读书量, 希望以此来分析河北文化发展水平。 (图1)

4、平常每日读书时间:

在调查中统计了读者的平日读书时间发现, 平日读书时间在30~60分钟的最多, 接近总人数的一半, 样本的数据分布呈正态分布;而读书在2小时以上的人数较少。 (图2)

5、假期每日读书时间:

为分析读者假期读书时间是否会比平日增多, 专门统计了读者假期读书情况, 发现假期读书时间有明显的增加, 平日读书平均时长在56分钟左右, 假期平均时长在144分钟左右, 约为平日读书时长的2.6倍。 (图3)

6、读书目的:

统计了读者来图书馆读书的目的, 结果表明, 读者读书目的不单一, 并且除少数 (8.2%) 为打发时间外, 绝大多数读者的读书目的为扩大知识面、充实自己、满足兴趣以及备考。 (表2、表3)

7、喜欢的书籍:

经过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发现过半数的读者喜欢文学艺术类图书, 占到总比例的62.5%;其次是历史和人物传记类, 占比接近半数 (49.0%) ;再次是科普知识类与生活知识类, 均占到了29.7%;体育健康类被关注的较少, 仅为6.8%。 (表4、表5)

8、阅读图书的主要途径:

经分析发现, 排名前两位的是图书馆借阅 (68.7%) 与购买 (66.2%) , 同时发现在书店看的人数明显低于在网络浏览的人数, 表明网络已经在图书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表6、表7)

9、能否读完正在看的书:经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 发现大多数读者能够顺利的读完正在看的书 (79.1%) , 只有极少数人常常不能读完正在看的书 (4.1%) 。 (图4)

1 0、影响自己读书最大的人:

影响自己读书最多的人是同学朋友, 占到总人数的54.2%, 这表明由于同龄人处于相似的环境中, 因此对自己的影响远大于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及家人。 (图5)

1 1、影响读书的因素:

每个人读书量不同, 读书时间亦不同, 这些不同必然是由于不同的因素导致, 经统计表明, 外部因素 (学习工作压力大) 为影响大多数人读书的原因, 占71.4%。由于来到省图的读者以大学生、高中生为主 (78.5%) , 所以学业压力成为制约读书的主要因素。 (图6)

1 2、读书中存在的困惑:

每个人在读书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困惑, 这些困惑或许影响着读书的积极性, 为了了解主要的困惑, 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不知道读什么书”是读书过程中主要的困惑, 百分比为52.5%, 超过了半数。只有少数人不清楚为什么读书 (5.6%) , 有一部分人在读书方式上存在疑问 (23.9%) , 仍有小部分人 (18.3%) 认为“读书后没什么收获”。 (图7)

1 3、对待盗版书籍的态度:

盗版读物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盗版书籍得以存在必定有对盗版书籍的需求, 对此调查了省图书馆读者对盗版书籍的态度, 结果表明过半数 (58.9%) 读者坚决反对盗版书籍, 少数 (5.1%) 对盗版书持支持态度, 剩余 (36.0%) 表示“无所谓”。 (图8)

1 4、到省图的原因:

在读者是出于什么动机来到省图书馆的调查中, 发现大多数读者来省图的目的是为了上自习 (66.7%) , 这与省图读者年龄段有关, 大多数 (95.5%) 为学生, 省图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吸引着许多学生前来学习。有25.8%的读者到图书馆就是为了阅读书籍。 (图9)

三、对策建议

1、对于图书馆馆方。

(1) 鉴于大多数读者在假期的每日读书时间比平常每日读书时间有了显著增加, 馆方应考虑在寒暑假期间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 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要; (2)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爱好文学类书籍的读者明显多于爱好其他类图书的读者, 馆方可以考虑在文学类书籍阅览室适当增加桌椅数量, 或适当减少桌子数量来增加更多的座椅, 以容纳更多的读者; (3) 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盗版书表示无所谓。盗版书不仅侵犯版权违反法律, 还会降低读者的阅读质量, 因此馆方应在图书馆内设置一些抵制盗版书籍的标语来提醒广大读者自觉抵制盗版书籍; (4) 调查显示来省图的人有66%以上以自习为目的, 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是, 很多来上自习的学生没有位置, 而许多禁止自习阅览室却空闲着很多桌椅, 因此建议馆方合理安排不同地方的桌椅数量, 将桌椅使用率最大化, 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2、对于图书馆的广大读者。

(1) 大多数读者应提高阅读量, 年读书量不足十本的读者超过一半, 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提高民族的文明程度应从多读书开始, 因此广大读者应适当提高阅读量; (2) 部分读者偶尔不能读完书籍, 希望此类读者尽量将已经开始读的书籍读完, 只有完整的阅读一本书才能有最多的收获; (3) 将近半数读者存在的困惑是不知道读什么书, 因此建议读者平时留意自己的读书兴趣所在, 尝试不同类型书籍, 或寻求老师、长辈的建议来明确自己的阅读方向; (4) 提高版权意识, 相当多的人不反对盗版书籍。盗版书籍严重危害了他人权益, 必须严厉抵制; (5) 图书馆内大部分人是上自习的学生, 有少部分不自觉的学生在图书馆内大声谈笑, 既影响了图书馆的阅读环境, 又败坏了社会的道德风尚。因此, 提醒上自习的同学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摘要:本课题旨在通过向河北省图书馆的读者发放调查问卷, 对调查结果运用数理分析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 了解社会各阶层人员来到省图的目的、读书时间、读书量、读书喜好等信息, 尝试给河北省图书馆提供准确的信息, 为河北省图书馆建设做出贡献, 以改善读者的阅读环境, 并且简单了解河北省文化发展现状。

关键词:河北省,图书馆,读书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等.统计学 (第五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9.

篇4:大学生读书情况调研报告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建议

马小红,女,1977年1月,讲师,黄河科技学院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修养的关键时期,而读书是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为了解当代大学生读书的基本现状,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困惑等问题,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的本专科在校生,涵盖土木工程、机械制造等31个专业,包括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其中大一学生712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38.56%,大二学生681人,占总数36.89%,大三学生453人,比例为24.54%。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读书情况、意见及建议的广泛调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大学生读书指导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针对学生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情况、读书困惑以及学生对我校读书情况的意见等,设计了25道选择题和3道开放题。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46份,有效回收率92.3%,较好地保证了问卷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读书的认识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时,89.92%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6.39%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无趣的事情;3.68%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负担很重的事情。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对您有多大帮助”时,63.43%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28.76%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一般;3.74%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大;1.30%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没有帮助;3.79%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好说。

2、大学生读书的目的

在问到“您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时,27.09%的同学认为是学业需要;49.02%的同学认为是提高修养;17.17%的同学认为读书源于兴趣;6.23%的同学认为是休闲放松;2.44%的同学认为是消磨时光。

3、大学生读书情况

在问到“您每天的读书时间”时,8.94%的人表示基本不看;30.44%的学生在1小时以内;34.45%的同學在1-2小时;19.83%的同学表示每天在2-4小时;5.80%的同学每天读书在4小时以上。

在问到“您每学期大概读几本书”时,4.01%的学生回答没有读课外书;51.68%的学生表示读1-4本;22.91%的学生回答5-7本;20.31%的学生表示每学期读书超过7本。

在问到“如果您认为你的阅读量过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5.07%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大,没有时间;12.95%的学生回答没兴趣;17.44%的学生回答不善于阅读;8.76%的学生认为书籍价格太贵;回答其他的同学占15.68%。

4、大学生的读书困惑

在问到“您在读书过程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时,31.42%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读什么书;32.94%的同学表示不知道怎么去读书;31.96%的学生表示读完书后没什么收获。

5、大学生对读书现状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一道主观题“你对我校读书现状有什么好的建议”,有328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要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学生建议加大读书活动宣传及推广力度,从新生入校便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引领读书风气,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每名学生的生活方式;

其次,建议为学生提供读书交流的平台。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交流和读书成果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尚没有被调动起来。许多同学建议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征文比赛、优秀图书推荐、设立每周读书日等方式为学生读书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加强教师对学生读书的指导,目前的读书活动主要由学生独立进行,学生普遍存在不知道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希望通过系列读书讲座、读书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从而使读书有目标、有实效。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读书充满期待,但是尚存在读书时间少、不知读什么、如何读书等困惑。如何更有效地引导每一名学生合理规划读书时间,掌握读书方法,明确阅读目标、读书规划,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教育者的重大责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大学生热爱读书、理性读书。

(一)提供优质资源,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调查显示,认为学校读书氛围很好的同学仅占33%,这说明学生尽管对读书有比较积极的认知,但学校整体的读书氛围尚需引导。这就需要学校打造读书平台,加强读书活动宣传,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应努力为学生争取更多经过精心筛选的优质阅读资源,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网络图书数据库资源,而这种资源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文素质提升密切相关。

(二)配备阅读教师,制定学生读书规划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读书存在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缺乏规划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任课教师、辅导员担任学生阅读指导师,从入学开始,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的书目选择,帮助他们制定大学三到四年比较清晰的读书规划,进行读书方面的自我探索,并定期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学生摆脱为了考试而被动读书或盲目读书方式,学会主动在社会化视野下读书学习,并强化实践理念,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使读书转化为个人实实在在的能力。

(三)加强读书指导,解决学生读书困惑

当前,急功近利的阅读习惯也在不少大学生身上蔓延,学生大学四年往往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许多大学生对读书的理解仅限于青春文学、玄幻等读物,读书只为了消遣娱乐,缺乏目的性。这方面除了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外,还在于缺乏相应引导。学校要把倡导读书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读书指导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松青.我国在校大学生读书表现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对上海市1305名大学生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篇5: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换来了大学的通行证,十二年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这就是在求学之路的莘莘学子们的读书状况又是如何呢?一下就是我对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现在大学生的读书现状。

现状一:大学生读书时间少

现状二:大学生读书类型多种多样

现状三:大学生读书渠道多样,电子阅读成为了时尚

现状四:囫囵吞枣的读书方式

通过以上的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读书情况是有喜有忧的,喜的是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忧的是在自己的读书内容,读书的方式的方式的选择还有许多的不进人意之处。还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造成这种读书现状的原因的思考。

二、大学生读书现状成因分析。

1、网络和休闲娱乐挤占了大部分的读书时间

2、课业负担也是大学生读书减少的原因之一

3、就业压力也是大学生读书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从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到大学生现状成因分析,造成读书情况不容乐观,是否我们当代大学生得到启示和思考。

三、启示和思考

1、图书馆的作用,有谁在思考?

2、图书馆,有谁在驻足?

3、现状反思?

曾经听一位资深的教授授课:提高个人能力有三种途径,读书、交谈、游历!那么,在当代大学生日日的思索,夜夜相伴。没有谁是永恒的朋友,却有永恒的知识。读书,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为自己的成功增加更多的可能。

篇6: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的读书现状 现状一:大学生读书时间少。

对本院大一到大四100名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1小时,只有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3小时,其余6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都少于1小时。

现状二:大学生读书类型多样。

在对大学生读书内容调查中发现,35%的学生选择了经济管理类图书,这与我们学校是一个财经类大学有极大的关系,32%的学生选择休闲娱乐性图书,如漫画、时尚杂志等,一名大三学生解释说:“平时课业负担很重,读书时间本来就比较少,读这些休闲类书籍能让我放松下来,给自己减减压”。20%的学生选择了经典名著类别的书籍,他们认为这些书籍是真正的精华,能让他们汲取到真正的养分。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军事类、历史性读物、时政书籍的学生也有不少。

现状三:大学生读书功利性强。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读书功利性逐渐加强。很多技能型、实用型的书籍占书架上的大部分比例。在这些书籍中,英语四六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考研书籍、BEC、TOEFL、IELTS等考试书籍最受青睐。在课外读书时间中,这类书籍也已经成为了首选。不难发现,这些书籍中大部分与英语有关。在走访几家大型书店时也发现,书店摆在最显眼位置、最畅销的也往往是各类备考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读书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要的。

现状四:阅读渠道多样,电子阅读成为时尚。

在“你通过什么方式阅读?”的问题上,44%的同学选择了从图书馆借阅,20%的学生选择自己购买,31%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渠道。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扩大阅读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从结果中也明显地发现电子阅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阅读不可忽视的媒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读物的出现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并悄然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

现状五:快餐式“浅阅读”渐成风尚。

什么叫浅阅读、快餐化?根据这些年的有关报道,大致可以归结为:一是鼓吹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在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承认自己的阅读比较快餐化,通常以浏览为主。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比较偏爱的读书会精读甚至重复读。

通过以上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生活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忧的是在读书内容、读书方式的选择上以及在读书时间的分配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造成这种读书现状的原因的思考。

二、大学生读书现状成因分析

1、网络和休闲娱乐挤占了大部分读书时间。

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满足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等。除此之外,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丰富,男女朋友、各种老乡会、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刚刚从高压式应试教育禁锢中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眼前一亮,不觉陶醉其间、乐此不疲,如此一来,阅读时间更为大大减少。

2、课业负担重也是大学生读书较少的原因之一。当今大学生课外阅读较少的原因还有课程偏多,再加上不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外语、学计算机等,使得他们读书时间自然减少。

就拿我们学习的这个专业来说,一走进大二,各种考试接踵而至,计算机二机,英语四级,英语六级,托业,托福,BEC„„这些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试前的准备、各种补习班,消耗掉的不单单是时间,更是心血。毕竟,这些考试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为了美好的前程牺牲点读书时间,这笔账不管谁来算都是划得来的。

3、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读书功利性的直接原因。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读书目的越来越实际。他们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得十分急功近利。这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例如很多招聘单位青睐那些拥有英语四六证书或者会计师证书的人,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为了与招聘单位要求相符而读书,这无疑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我们有责任进行反思,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三、启示与思考

(一)学校方面

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学校方面责无旁贷,学校应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他们明确读书的目的,实现课外阅读的多样化、合理化,真正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素质。

1、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阅读主阵地。

如今,大学校园里的社团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频繁的社团活动占用了学生很多课余时间,使他们用于读书的时间相对减少。如果学校也能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社团活动,这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无疑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读书汇报会、读书演讲会等,这样就会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读书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同时也让他们在活动和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久而久之,积极健康的阅读活动自然成了引领学生人生导向的主阵地,在学校德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性功能。

图书馆是学生读书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是书的海洋,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提升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性功能。为了让学生在图书馆中的阅读收获最大,学校应该不断丰富图书馆的书目种类,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严格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里得到诗意的栖居,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3、完善考核制度,把大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瞬间,所有从高考的独木桥中挤过来的学子们都暂时松了一口气,以为从此告别题海,迈向新的天地。没想到进入大学不久,高三的一幕重新上演,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再一次被题海所淹没。因此,完善考核制度也是高校改革的当务之急,如学校可以增加选修科目,减少必修科目,或增加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减少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以便让大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不只做学习的工具和考试的机器,而是做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理想有道德的发展中的人。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所以在读书的选择、读书的方式上直接决定着读书的效果。作为当代大学生,无论是立足自己的发展,还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1、抓住点滴时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有人把没有时间当作不读书的理由,其实这只是借口。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我们无须像欧阳修那样连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也不放过,也不用像董仲舒那样“三年不窥园”地苦读,我们只要从那些毫无意义的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中解放出来,就会拥有更多的读书时间。因为网络只是虚拟空间,它给人带来的快乐毕竟是短暂的,只有读书带给人的才是终身的享受;而人沉溺于休闲娱乐中久了,也容易玩物丧志,只有读书终能启迪人的心志,使人变得高尚。

2、树立远大理想,克服读书的功利性。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因此那些考什么就读什么的做法,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人不能只盯着个人的前途,只有把眼光放远,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后来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铸就了大国总理的不朽风范。因此我们不能只想着毕业后找一份事做,而应该先想着会一个高尚的人。克服了功利性目的,那么可选择的阅读范围就会广阔得多,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3、培养广泛兴趣,不断完善阅读结构。

“读书就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博采众长。而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了重专业轻素质、重消遣轻理论、重“畅销”轻经典的倾向,这样的阅读倾向和阅读结构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完善阅读结构,专业理论书籍要阅读,经典名著更要阅读,因为能成为经典的名著,浓缩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语言,它让我们走进高尚,远离低俗。休闲娱乐不是不可以阅读,但决不能让休闲娱乐左右我们的价值取向。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我们读书既要广泛又要精选,既要博采又要专攻,使阅读跟得上时代的节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篇7:大学生课余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了一张大学通行证,十二载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这就是莘莘学子们走过的求学之路。那么走进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的读书现状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本院大学生中做了一份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如下总结。

一、大学生的读书现状

现状一:大学生读书时间少。

对本院大一到大四100名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1小时,只有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3小时,其余6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都少于1小时。

现状二:大学生读书类型多样。

在对大学生读书内容调查中发现,35%的学生选择了经济管理类图书,这与我们学校是一个财经类大学有极大的关系,32%的学生选择休闲娱乐性图书,如漫画、时尚杂志等,一名大三学生解释说:“平时课业负担很重,读书时间本来就比较少,读这些休闲类书籍能让我放松下来,给自己减减压”。20%的学生选择了经典名著类别的书籍,他们认为这些书籍是真正的精华,能让他们汲取到真正的养分。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军事类、历史性读物、时政书籍的学生也有不少。

///////////////////////////////////////////////////////////////////////// 现状三:大学生读书功利性强。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读书功利性逐渐加强。很多技能型、实用型的书籍占书架上的大部分比例。在这些书籍中,英语四六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考研书籍、BEC、TOEFL、IELTS等考试书籍最受青睐。在课外读书时间中,这类书籍也已经成为了首选。不难发现,这些书籍中大部分与英语有关。在走访几家大型书店时也发现,书店摆在最显眼位置、最畅销的也往往是各类备考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读书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要的。

现状四:阅读渠道多样,电子阅读成为时尚。

在“你通过什么方式阅读?”的问题上,44%的同学选择了从图书馆借阅,20%的学生选择自己购买,31%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渠道。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扩大阅读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从结果中也明显地发现电子阅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阅读不可忽视的媒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读物的出现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并悄然改变大学生的阅读方式。

/////////////////////////////////////////////////////////////////////////

现状五:快餐式“浅阅读”渐成风尚。

什么叫浅阅读、快餐化?根据这些年的有关报道,大致可以归结为:一是鼓吹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在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承认自己的阅读比较快餐化,通常以浏览为主。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比较偏爱的读书会精读甚至重复读。

通过以上调查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生活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大多数学生能通过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忧的是在读书内容、读书方式的选择上以及在读书时间的分配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造成这种读书现状的原因的思考。

二、大学生课余读书现状成因分析

1、网络和休闲娱乐挤占了大部分读书时间。

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满足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等。除此之外,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丰富,男女朋友、各种老乡会、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刚刚从高压式应试教育禁锢中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眼前一亮,不觉陶醉其间、乐此不疲,如此一来,阅读时间更为大大减少

/////////////////////////////////////////////////////////////////////////。

2、课业负担重也是大学生读书较少的原因之一。

当今大学生课外阅读较少的原因还有课程偏多,再加上不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外语、学计算机等,使得他们读书时间自然减少。

就拿我们学习的这个专业来说,一走进大二,各种考试接踵而至,计算机二机,英语四级,英语六级,托业,托福,BEC……这些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试前的准备、各种补习班,消耗掉的不单单是时间,更是心血。毕竟,这些考试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命运。为了美好的前程牺牲点读书时间,这笔账不管谁来算都是划得来的。

3、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读书功利性的直接原因。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读书目的越来越实际。他们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得十分急功近利。这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例如很多招聘单位青睐那些拥有英语四六证书或者会计师证书的人,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为了与招聘单位要求相符而读书,这无疑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

/////////////////////////////////////////////////////////////////////////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我们有责任进行反思,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三、总结

调查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调查中显示的不仅仅是一些没有生命的数据,它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阅读理念,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应该引起每一个人的关注,阅读更应该成为一种全

篇8: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大学生,纸质报刊,习惯,取向,需求

尽管纸质报刊凭借其内容深刻、购买方便、接触容易、成本低廉等优势, 在网络与新媒介蒸蒸日上的今天, 依然占有不可撼动的一席之地, 但是数字媒介带来的冲击使包括纸质报刊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不得不思考出路。“大众传媒小众化”, 受众市场的细分化是其中一条必然的出路。大学生作为一个具备较高知识的知性群体, 对于各类信息有较高的求知欲, 大学生及其相关群体——“准大学生”与“后大学生”, 尽管还不是媒介的主体接收对象, 但无疑是媒介的高接触者, 而且是未来的媒介主体受众。另外, 大学时代的阅读习惯往往能产生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对于媒体来说, 谁能把握住大学生受众市场, 谁就能保证自己将来的发展。欲了解传统纸质报刊未来的生命张力, 首先要把握大学生对纸质报刊的阅读情况。

选择西安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是因为西安地区有五十余所高校, 在校大学生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西安地区却没有一份大型的针对大学生受众的正式商业报刊, 甚至没有一份入选“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的报刊。这究竟是巨大的受众市场资源的浪费, 还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悲哀?本项调查主要针对西安地区在校本科大学生, 宏观把握其对纸质报刊的阅读情况, 以此分析纸质媒介在西安大学生市场的潜力, 为媒体对大学生读者市场的开发提供参考性意见, 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西安高等院校关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一、调查情况说明

本次调查历时6个月, 分前、中、后三期进行, 是课题小组四人在学业与考试之外,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准备、整理、调查、统计、分析、报告等工作。调查以纸问卷的方式为主进行, 面向陕西师范大学 (雁塔、长安两校区) 、西安交通大学 (本部) 、西北工业大学 (南校区) 、长安大学 (渭水校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长安校区) 、西京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发放, 基本覆盖西安市各大方向 (高校较集中的雁塔、长安、碑林区较多) , 一、二、三类本科, 公办与民办高校。调查对象涉及文史类、理工类、社科类、经管类、体艺类及其他类专业。共发放纸质问卷1800份, 收回1583份, 有效1286份;网络问卷200份, 收回8份, 有效8份。在共计1294份有效问卷中, 男生填写662份, 女生填写632份。

在调查问卷之外, 我们还选择了较近的一些调查对象进行反馈访谈, 验证问卷的可信度, 同时又对问卷上未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有了一定认识、了解。

在数据的统计过程中, 我们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结果, 保证选项的总和为100%。单选题每道选项的比例=选项的选择人数/本题的有效答题人数;多选题每道选项的比例=选项被选择数/所有选项被选择数的总和。

二、调查结果汇报与分析

(一) 阅读与购买习惯方面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报刊在西安大学生中的受欢迎范围广泛, 在128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84.14%的人非常或是有点喜欢阅读报刊。而其又以满足爱好休闲为最广泛目的, 其次是为了关注新闻时事、掌握各方面的讯息。约60.43%的大学生每周阅读报刊的时间不超过3.5小时 (平均每天半小时) , 近九成的大学生每月在报刊上的花费不超过10元, 占其课余时间与生活费的很小比重。在针对陕西师范大学大一学生所做的预调查中, 有近35%的人上大学之后花费在阅读报刊上的时间与金钱反而比高中时少了。而在购买习惯方面, 不管是否有固定的阅读种类, 逾3/4的大学生都不再经常购买纸质报刊。

(二) 阅读取向方面

在读报方式上, “上网”超过“零售点购买”与“图书馆借阅”的形式, 成为最多人经常选择的方式, 手机报 (短信形式) 随后, 位列第四大途径。其他途径诸如邮政订阅、公共报刊栏阅读、消费场所的免费供读等, 并不多见。由此可见, 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 网络与手机媒介凭借其高端性、便利性、海量信息量、互动性等优势, 吸引走大多数的大学生读者, 使得大学生纸媒市场面临着较大的冲击。但是据访谈得知, 大多数大学生虽然以网络作为获取信息、阅读报刊的首要途径, 但是他们在上网的时候很少专门去寻找报刊的门户网站, 而多是在QQ等的新闻弹出窗口, 或者是在微博中得知某些消息信息。如果不再通过搜索引擎对消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大学生通过网络所获知的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与阅读纸质报刊相比差很多。

另外, 逾1/5的受访大学生会有意识地利用大学图书馆的优势去借阅报刊。这样, 高校可以在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尤其是纸质媒介素养的教育, 纸质报刊也可以借助大学图书馆, 以捐赠、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销。

1. 阅读内容取向

由上图可以看出, 西安大学生在阅读报刊时关注的内容类别依次是:时事政治类、生活娱乐类、文学影视类、时尚旅行类、人物访谈类、体育健康类、经济金融类、学术科研类、考研考证类、其他类 (军事、艺术、心理学等方面) 。

2. 西安大学生最喜欢看的纸质报刊

依据调查问卷的填写, 结合我们在大学附近的报刊销售点了解到的情况, 我们得知, 下列报刊在西安大学生中最为热销:《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环球时报》、《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看天下》等。此外, 许多男生偏好《篮球先锋报》、《电脑报》、《航空知识》等与体育、电脑、军事有关的报刊;许多女生喜欢《瑞丽》、《女友》、《米娜》、《萌芽》、《最小说》等贴近时尚娱乐与青春文学性的报刊。同是纸质媒介, 杂志比报纸更受西安大学生的喜爱。

另外, 西安地区的本地纸媒, 如《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 虽略有提及, 但是所占比重极小。而本题答案中出现了《大河报》、《兰州日报》、《洛阳晚报》等非陕西籍的地方区域性纸媒。我们应该认识到, 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 也有其复杂性。不仅是学科专业背景的杂多, 还有生源地的多样, 外地生源极多的情况下, 媒介想要以“地理”或者“心理”接近本地大学生读者, 还是很难的。然而反过来想, 如果我们能够方便传达给大学生他们所关注的地方 (家乡) 的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能轻易地把握住心理上的“接近性”。

3. 影响西安大学生选择或评价一份报刊的因素

影响西安大学生选择自己评价一份报刊的因素按其广泛性与重要性依次是:信息取向、时效性、信息量、知名度、文字风格、价格、装帧设计、印刷质量、其他等。

决定一份报纸是否畅销的因素有很多, 但却并不是所有报纸都能兼顾得到的。“媒介即讯息”, 媒介的功能最终归结于信息的传播上, 征服受众最有利武器还是好的内容。信息取向、信息量、文字风格与时效性等都是内容因素。如何在内容的设置投受众所好?由图示比例可知:首先必须要满足目标受众的信息取向;其次尽可能提供丰富的信息量;再次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 即对受众而言的新鲜性;最后要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字风格, 因为文字始终是报刊传播信息的第一重要符号。

另外, 知名度是大学生选择报刊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上整理“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发现, 获此殊荣的时政财经类报刊与文化综合类报刊, 大都在大学生中备受欢迎。“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的知名度是一种多年赞誉的积累, 每份报刊都有一定的历史, 它们在现今的纸质媒体格局中占据着难以动摇的地位。要推出一份纸质分众窄媒, 依托于这些品牌报社进行推广与发行, 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还有另外一种知名度的构建, 是如《最小说》、《独唱团》、《仙度瑞拉》等文学杂志这样, 由时下知名的青年作家或者畅销小说家推出, 以其粉丝读者为基本支持力量发行。然而这类报刊往往能一时轰动, 却难以收获长远稳定的赞誉。

报刊的印刷质量与装帧设计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大学生对报刊装帧的审美要求是:简洁而不刻板, 灵动而不花哨。编辑大学生报刊要特别注意协调文字与图片、内容与广告等的比例。

4. 校园刊物

校园刊物对在校大学生来说, 应该是最具“地理接近性”的刊物。对于校园刊物, 我们设置了一道填空题, 请调查对象写出个人觉得最好的校园刊物。这道题的答复率很低, 仅有18%左右, 还有一部分人回答“没有关注过”、“没有好的”等等, 结合访谈可知, 西安的高校刊物存在极大的认可危机。

(三) 关于西安地区大学生报刊的需求问题

统计结果显示, 在所调查西安大学生中, 65.70%的人认为西安需要一份大型的针对大学生的报刊, 25.30%的人认为可有可无, 9.00%的人认为不需要。

对于认为需要的西安大学生来说, 这份报刊最佳的周期是月刊, 最受期待的价格为2.5—3.5元, 45.88%的人非常或比较愿意为这份报刊服务。此外, 一般大学生需要, 而从周边的纸质报刊中最不易获得的信息是学术科研类信息。但是据《报署2009年陕西省报刊年检汇总表1》显示, 西安地区有近200家合法注册的报刊为学报学刊, 信息主要涉及学术科研类。可见, 不是此类信息匮乏, 而是此类报刊的营销传播途径不对。

而认为不需要或者可有可无的同学所持的理由主要有:

1. 每个人兴趣爱好不同, 一份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报刊很难兼顾;

2. 市场上已经有很多质量很好的报刊, 适合大学生阅读;

3. 大学生大多花费许多的时间用于网络, 而没有过多时间读报;

4. 现在用手机和电脑上网查找各类消息与信息很方便;

5. 学生自己办报没有文化大背景, 办出来也是一份“假报纸”, 且西安高校没有特色;

6. 纸质媒体时效性较差, 生产周期长;

7. 成本高, 价值低;

……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 市场需求=人口+购买力+购买意愿。数据结果所得, 65%的人认为西安地区需要一份大型的针对大学生的纸质报刊, 仅9%的人认为不需要。由此可见, 在西安地区, 以大学生为目标受众的区域性纸质报刊有强烈的市场需求性。如果有这样一份报刊, 西安大学生对其价格期待不高, 一般认为不要超过5元。但对其刊期要求也并不短, 月刊就得到广泛认定。

对西安大学生需求定位可以看到, 他们需要而从周边媒体中最不易获得的信息是学术科研类, 其次为考研考证类。在如今纸质报刊媒介市场格局基本形成之际, 这也许就是大学生受众市场的最易突破的机遇。

三、结论与思考

(一) 大学生纸质报刊市场的格局分析

大学生的纸质报刊阅读环境主要包括市场发行的有偿报刊与校内流通的无偿的校报校刊。而西安高校的校报校刊获得的接触率与赞誉度极低, 其所承担的传播功能的刻板性决定了其信息传播难以广泛以及征服大学生。大学生的阅读需求是“高端深刻+低端娱乐”, 而娱乐的“低端”并非是“低俗”, 它是相对于深刻性新闻而言。不论是社会思考还是娱乐休闲, 大学生都已经或正在形成一种“有品质”的阅读追求。而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大学生通常是在中低价位中选择高端产品。在此范畴之内的纸质报刊, 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格局。《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南方周末》、《读者》、《青年文摘》等具有一定历史与高知名度的报刊品牌占据绝大部分市场, 针对大学生为受众的报刊如《大学生》、《校园》等虽占有一定市场占有率, 但却远远不能与之相比。

(二) 网络媒介冲击下报刊的尝试

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说过:“一种传播媒介的长期使用, 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被传播的知识的特性, 并且认为, 它的普及性影响终将创造一种文明, 在这种文明中, 生活及其变动性将变得非常难以维持, 一种新媒介的优势终将成为导致一种新文明诞生的力量。”[1]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无一不是技术革命的产物。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 “数字时代”来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0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 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亿, 手机网民规模更达2.77亿。而几乎每一个大学生, 都是“网民”。

网络越来越高的普及率, 尤其伴随着门户网站的兴起与完善, 夺走了传统媒体的大量受众。传统媒体在惊慌之余寻求着如何与作为竞争对手的数字媒介达到双赢的收获, 于是媒介融合就成了一条必须之路。许多报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报刊形式、电子媒介的数字报刊 (即电子报刊) , 也成了这些网站运营的一个主要内容。

此外, 纸质报纸还寻求在自身媒介形式不变的情况之下的创新之路。2010年被称作“纸媒的3D元年”, 比利时报纸《最后一点钟报》于2010年3月9日推出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份3D报纸, 2010年4月16日湖北《十堰晚报》就推出了中国首份3D报纸。所谓3D报刊, 就是运用3D技术将平面图象立体化, 戴上特殊的红蓝眼镜之后就能看到栩栩如生的图象。迄今为止推出的3D报刊都取得了极大成功, 但是关于其前景如何则是众说纷纭。

(三) 对创办西安地区大学生报刊的建议

“媒体处处是博弈,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2]纸媒的博弈对手, 除了纸媒, 尤其是具有重叠覆盖率的纸媒, 还有新兴的数字媒介。当今时代, 媒介发展追求市场细分化 (主要包括区域细分与受众细分) , 即“大众传播小众化”, 要在西安地区创办一份针对大学生的报刊, 必须要有各方面的权衡与考量。但是最重要的建设必须着落于报刊内容构建与发行营销机制两大方面。

1. 内容是王道“填空”与“选择”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内容是媒介的生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在现有媒体环境中寻求出路, 就必须做好“填空”与“选择”。所谓填空就是要寻求媒介信息覆盖中的薄弱之处, 从此处下手, 填补缝隙。但是“缝隙”之所以薄弱, 便是因为对它们的需求并不强烈, 这些方面信息可以作为报刊内容特色, 却不能成为主体内容, 这样就需要做好“选择”, 从需求高同时也覆盖多的信息类别中选择对报刊定位有价值的信息, 权衡与“填空”信息的多少、轻重等方面的比例。对于创办西安大学生报刊来说, 学术科研与考研考证、校际活动、大型比赛、就业指导等方面信息以及全国各地重要新闻, 就是“填空”的方向, 但是这些只能作为报刊的特色栏目, 却不能作为主体内容。

另外, 大学生阅读追求是“高端深刻+低端娱乐”, 即既要有社会意义上的深度思考和学业相关的诸多实用信息, 又要有迎合年轻人心理的时尚与娱乐资讯, 而且无论是高端追求还是低端需要, 大学生都希望获得最有品质的信息。麦克卢汉指出“报纸延伸了人类想的功能”[3], 可见办好报刊, 必须要在各类信息上挖掘“想”的深度。

2. 整合发行营销机制

西安大学生报刊的发行, 可以寻求两条依托之路:一、依托当地有实力的报社或者报业集团;二、依托聚拢着大量大学生的网络平台。可以采取现有纸媒的运作方式, 在发行纸质报刊的同时运营网站, 电子报刊比纸质报刊晚一期发行。也可以反其道而行, 直接建立专门的网站, 只发行电子报刊, 待此报刊形成气候之后, 再发行纸质版。

在营销渠道方面, 我们建议:

(1) 先要在各高校做好宣传, 同时要在校内报刊零售点建立发行销售网;

(2) 与各高校网站建立相互链接, 在达到宣传的同时方便了解高校动态;

(3) 将一定数目的过期报刊捐赠给高校图书馆, 提高报刊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4) 为大学生提供在报刊工作的机会, 吸收大学生意见的同时获得关注;

(5) 主办或者承办一些校际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赵保全, 王青.媒介形态变化与文学的嬗变——论文学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孙光海, 陈立生.传媒博弈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10.

上一篇:研究生复试英语问题下一篇:基础会计考试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