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南山群岛课件

2024-05-13

美丽的南山群岛课件(共10篇)

篇1:美丽的南山群岛课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南海岛风光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了解文章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课文里的句子说说西沙群岛怎么样。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的。

3、读词语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1、海水有哪些颜色?还会有哪些颜色呢?引导体会五光十色。

要求:(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找出表示海水颜色的词,用三角符号标出来

(3)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再美美地读一读

2、指导朗读。

三、自学三至六自然段

1、引导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读、标、议、读

2、小组合作挑选最喜欢的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自学

3、引导学生感受海底的物产丰富,并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4、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了解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五、作业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

篇2:美丽的南山群岛课件

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我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马鲅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西沙群岛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品质十分优良,而且盛产我国其他海区罕见的大洋性鱼类。如:金枪鱼、鲨鱼等。鱼类是人类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世界人口消费的动物蛋白质,15%来自海洋。鱼类还是医药、化工及特殊工艺品的重要原料。

 马鲅鱼(图片1)

 马鲅鱼(图片2)

红鱼

红鱼个体大,肉质厚,味道好,是西沙群岛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每逢渔汛特别是春汛和秋汛,渔民都能捕到较多红鱼供应市场。红鱼,学名叫红鳍笛鲷,又名红鱼曹鱼,在分类学上属笛鲷科笛鲷属。这种鱼体呈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40厘米以上,体重2—3公斤左右。头较大,体披中大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眼间隔宽而突起,全身鲜红色,故得红鱼之俗名。

红鱼喜欢生活在水深50—90米处,底质为泥或沙泥的海区,若无气候突变,一般每年10—11月间开始怀卵,次年四五月底产卵。它为肉食性鱼类,个体细小的红三鱼、银米鱼等便是它们经常的食物。渔民根据红鱼的游动习性和食性捕捉红鱼。捕捉主要采取两种捕捞方法,一是用机动渔轮和较大型的渔船设置大型底拖网捕捞;二是制造红鱼钓船,采用延绳钓的“钓鱼”办法来捕获。

红鱼由于掠食小型鱼类长肥了自己,因而生得体健身壮,所以它一般可活四五年,长寿者可达7年以上。而其个体长得也较大,肉厚刺少,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因而被列为优质海产鱼类,是著名的海鲜美食。

 红鱼(图片1)

 红鱼(图片2)

 红鱼(图片3)

 沙丁鱼 科属: 鲱科

亦称“鰛”,是一些鲱鱼的统称,身体侧扁,通常为银白色。

它是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小沙丁鱼属和拟沙丁鱼属的统称。

世界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

沙丁鱼属仅沙丁鱼1种,又分欧洲沙丁鱼和地中海沙丁鱼2个亚种。

拟沙丁鱼属共有5种,即远东拟沙丁鱼、加州拟沙丁鱼、南美拟沙丁鱼、澳洲拟沙丁鱼和南非拟沙丁鱼。小沙丁鱼属种类最多,有20多种。中国沙丁鱼类主要为小沙丁鱼属约10余种,以金色小沙丁鱼和裘氏小沙丁鱼产量最高。沙丁鱼体延长、侧扁。腹部具棱鳞,体被圆鳞,无侧线。

经济营养价值:

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的优点,且肉质鲜嫩,含脂肪高。清蒸、红烧、油煎及腌干蒸食均味美可口。据有关资料介绍,沙丁鱼中含有一种具有5个双键的长链脂肪酸,可防止血栓形成,对治疗心脏病有特效。但由于此种鱼个体小,产量高产值低,保鲜加工困难大,多做鱼粉原料。近年各地都在研制加工鱼羔、鱼丸、鱼卷、鱼香肠等多种方便食品。

生长区域条件及特性:

沙丁鱼为近海暖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中上层,游泳迅速。适温在20—30℃左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海面上,常常可以捕到大量的沙丁鱼。奇怪的是1951年沙丁鱼的年产量突然从50万吨下降到3000吨。后来查清了减产的原因,是由于水温突然下降所造成的。六年以后这里的水温又上升,沙丁鱼的产量又明显地提高。

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和硅藻等。饵料因鱼种、海区和季节而异。金色小沙丁鱼一般不作远距离洄游,秋、冬季成鱼栖息于70—80米以外深水,春季向近岸作生殖洄游。

远东拟沙丁鱼是沙丁鱼中产量最高的鱼种,分布在日本近海,可分为太平洋群系、日本海群系、足褶群系和九州群系4个群系。

海洋中的沙丁鱼最有礼貌,也最守纪律,当它们游到狭窄地带时,便自觉排成整齐的队伍,并遵守规矩。年长者在水的下层,年幼者在上层。要是鱼群中发现有日本鳗鱼时,年长的沙丁鱼还能客气地把下层让给“客人”,自己则在上层列队前进。

分布状况: 沙丁鱼属(Sardina)集群性洄游鱼类。分布于东北大西洋、地中海沿岸,中国不产。

中国东南沿海拥有的丰富的沙丁鱼类资源是拟沙丁鱼属中的远东拟沙丁鱼,略有不同。

捕获方法:由于沙丁鱼在晚间会被光亮吸引。所以捕捞者一般采用灯光围网、流刺网、大拉网和定置网等捕捞。

用途:沙丁鱼营养价值很高,味美,供食用。还可提炼鱼油、制革、制皂和金属冶炼等;也可制作鱼粉作为饵料。

烹饪技巧:在烹调沙丁鱼时,可先将其用盐腌一下,然后再放入啤酒里煮30分钟,这样可去除沙丁鱼的腥臭味。

 沙丁鱼(图片1)

 沙丁鱼(图片2)

 沙丁鱼(图片3)

带鱼

带鱼又叫刀鱼、牙带鱼,是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动物,带鱼的体型正如其名,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为黑色,带鱼头尖口大,到尾部逐渐变细,好像一根细鞭,头长为身高的2倍,全长1米左右,1996年3月中旬浙江有一渔民曾捕到一条长2.1米、重7.8公斤的特大个体,这条“带鱼王”后来被温岭市石塘镇小学的生物博物馆收藏。带鱼分布比较广,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国沿海各省均可见到,其中又以东海产量最高。

带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牙齿发达且尖利,背鳍很长、胸鳍小,鳞片退化,它游动时不用鳍划水,而是通过摆动身躯来向前运动,行动十分自如。既可前进,也可以上下窜动,动作十分敏捷,经常捕食毛虾、乌贼及其他鱼类。带鱼食性很杂而且非常贪吃,有时会同类相残,渔民用钩钓带鱼时,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钩上钓一条带鱼,这条带鱼的尾巴被另一条带鱼咬住,有时一条咬一条,一提一大串。用网捕时,网内的带鱼常常被网外的带鱼咬住尾巴,这些没有入网的家伙因贪嘴最终也被渔民抓了上来。据说由于带鱼互相残杀和人类的捕捞,所以在带鱼中能见到寿命超过4岁的老带鱼,就算是见到寿星了。带鱼最多只能活到8岁左右,不过带鱼的贪吃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生长的速度快,1龄鱼的平均身长18—19厘米,重90—110克,当年即可繁殖后代,2龄鱼可长到300克左右。

带鱼属于洄游性鱼类,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惯,白天群栖息于中、下水层,晚间上升到表层活动,我国沿海的带鱼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类,北方带鱼个体较南方带鱼大,它们在黄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鱼汛,秋天结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鱼汛,南方带鱼每年沿东海西部边缘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故东海带鱼有春汛和冬汛之分。带鱼的产卵期很长,一般以4—6月为主,其次是9—11月,一次产卵量在2.5—3.5万粒之间,产卵最适宜的水温为17—23℃。

带鱼是我国沿海产量最高的一种经济鱼类,70年代年产量一般在50万吨左右,90年代上升到110多万吨,后来产量不断下降,不过比大、小黄鱼要好一些,尚能形成鱼汛,近几年经过禁渔和开展保护渔业资源方面的宣传教育,比较好地控制了过度捕捞,使带鱼生产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带鱼肉嫩体肥、味道鲜美,只有中间一条大骨,无其他细刺,食用方便,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一种海洋鱼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病后体虚、产后乳汁不足和外伤出血等症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中医认为它能和中开胃、暖胃补虚,还有润泽肌肤、美容的功效,不过患有疮、疥的人还是少食为宜。

 带鱼(图片1)

 带鱼(图片2)

 带鱼(图片3)

石斑鱼

学名:Epinephelus drummondhayi.别名:石斑、鲙鱼。

石斑鱼属鳍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分布于福建沿海的石斑鱼有12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且较为常见的种类有赤点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网纹石斑鱼等。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是福建产量较多的一种。石斑鱼体椭圆形,侧扁,头大,吻短而钝圆,口大,有发达的铺上骨,体披细小栉鳞,背鳍强大,体色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成鱼体长通常在20—30厘米。

石斑鱼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石斑鱼为雄雌同体,具有性转换特征,首次性成熟时全系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于雌性。一周龄性可成熟,怀卵量随鱼体大小而异,如青石斑鱼怀卵量约15—20万粒,分批产卵,产浮性卵,圆形,具油球。孵化后,幼鱼就在沿岸索饵生长。石斑鱼生长迅速,如鲑点石斑鱼,一年可长到250—300克,二龄鱼体重可达500—600克,三龄鱼体重达800—900克;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一龄鱼体重达200—250克,二龄鱼体重400—500克,三龄鱼体重达700—800克。

福建省钓石斑鱼历史悠久,据记载,平潭县钓鲙鱼业始于清朝,已有300年历史。每年4—11月为钓鲙鱼汛期,5—10月为旺汛,有“立夏鲙鱼满岩下”之说。延绳钓与手钓为钓捕石斑鱼的主要捕捞工具。1993年产量达1900多吨,主产区平潭县与连江县的产量超过全省的一半。目前,石斑鱼养殖有网箱、筑堤和池养三种形式,已成为福建省沿海的创汇渔业。养殖苗种大部分来自天然海区捕捞的小规格鱼种。近几年,青石斑鱼已开始批量人工育苗,为大规模发展石斑鱼养殖开辟广阔前景

 石斑鱼

 石斑鱼(图片1)

 石斑鱼(图片2)

鲣鱼

俗名:鲣鱼、正鲣。

产地及产期:

渔场位于三大洋的赤道附近海域。

介绍:

中国大陆名称:鲣鱼

中国台湾名称:正鲣

英语名称:SkipjackTuna 鲣鱼体呈纺锤,主要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渔场位于三大洋的赤道附近海域。长度在1米以内,重量一般在5—10千克范围。围网和竿钓是捕捞鲣鱼的主要渔具。该鱼种是制作罐头金枪鱼的主要原料。

 鲣鱼(图片)

宝刀鱼

鲱形目宝刀鱼科宝刀鱼属的一种。又称西刀。体长318—434毫米,最长达3.6 米。体长刀形,侧扁,背缘近于平直。头短。吻中等大,每侧2个鼻孔。口向上,下颌突出斜向前上方;上颌中间及下颌有强大的犬牙,上颌两侧和腭骨有细密小牙。体被小圆鳞,无侧线。尾鳍深叉形。头、背黑绿色,头侧和体侧为银白色,各鳍淡黄色。广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暖水区,在中国见于广东、福建、台湾。为暖水性中上层海鱼类,以虾类和小鱼为食。为南海习见食用鱼类。鲜销。

俗名:刀鱼瓦刀鱼、西刀。

产地产期:4—5月和9—11月产出较多。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只产于南海。广东沿海常见。

形态特征:体延长,甚侧扁,似长刀状,一般体长30厘米,体重300—700克。口较大,前上位,下颌稍向前上方突出。口裂倾斜。上颌骨伸不达前鳃盖骨,上颌中央有2犬牙,侧牙细小,下颌具强大犬牙。眼大,被薄的脂眼睑。体密被细小圆鳞,极易脱落。头和背为蓝绿色,头侧和体侧为银白色。背鳍1个,位于体后方与臀鳍起点相对;胸鳍位低腹鳍特小;尾鳍深叉形。

经济价值:宝刀鱼不结成大群,故渔期不集中。产品大都供鲜食。

 宝刀鱼(图片1)

 宝刀鱼(图片2)

大海里的“鱼医生”

篇3:美丽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的岛屿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海疆却有30多万平方千米。

西沙群岛是神话、童话、神仙的世界,是想象力无比丰富的人也难以想象的世界,是大自然最慷慨的赐予。

那里的海水并非只有蔚蓝一种颜色,而是五彩斑斓的。那里的海底有山峰、沟壑、陡坡,更有森林、草地。

那里有灰鲸、海龟、玳瑁、龙虾、章鱼、旗鱼……海洋生物的多样与繁盛,数不胜数。

那里有珊瑚构建的海底花园,但也有专食珊瑚的长棘海星,更有将长棘海星作美味的法螺。

那里的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可以燃烧的冰块。

那里的海底堆积着铁锰结核、钴结核,各种稀有金属的结核……

我们急急忙忙前往海洋博物馆,迎面碰上了驻防部队的陈司令。他说要到海洋试验站去看一位朋友,还挺神秘的,我们也跟着一起去了。

刚进门,工作站的小陈就迎上来了,热情地和陈司令打招呼:

“陈司令,又来看你的宝贝啦!”

“嗯,它的伤口愈合了?”

我们正在张望之间,陈司令已轻车熟路走到一个大桶边。

“啊!这只海龟好大,足足有四五十厘米长。”李老师惊叹着。

一只闪着黄褐色海龟模样的动物,趴在桶边,一动不动。

小陈说:“这是玳瑁。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海龟科的,和海龟是一个大家族。它不算大,最大的玳瑁有1米长哩!它被渔网刚伤了,陈司令救下了它,送到我们这里疗伤休养,再放回大海。”

玳瑁是稀有珍贵的海洋动物。虽然我国的黄海、东海都有它的身影,但因为它可以作为装饰品,因而遭到了乱捕滥杀,现在已很难见到。就是在盛产玳瑁的南海,我也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看到它。

“小家伙今天没精神嘛!”

“它精着哩,等会你就知道了!”

小陈说着,就从旁边一个小桶里捉了一条小青鱼,有二三两重。

那鱼被小陈丢到水中,“嗵”的一声,立即活蹦乱跳地游了起来。

玳瑁还是一动不动地伏在那里。小青鱼到了大桶,畅快地游了几圈,可总是和玳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正当它游得惬意时,玳瑁突然蹿出,伸出前肢,劈头给了小青鱼一掌。小青鱼瞬间翻过身来,慌里慌张游走了。

玳瑁只让它在桶那边游了片刻,立即闪电般地冲了过去,又是兜头一掌。小青鱼只好闪到旁边游去,谁知它正落到玳瑁张开的嘴中——其实那一掌只是虚晃一枪,玳瑁早已算计好了,就等它中圈套哩!

玳瑁的头尖尖的,嘴上有钩,很像鹦鹉嘴。它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小鱼,四脚飞快地划动着。

“没想到这个笨头笨脑的家伙,游得这么快。”

“看到了吧,它的前肢比后肢长。”小陈说。

玳瑁一会儿游出水面,瞪眼望着小陈;一会儿用身子撞桶,上下翻蹿,好像狂躁不安……

“它怎么了?”

“还要吃呢,估计吃得不过瘾。今天事情多,忙得没及时喂它,刚才它正装郁闷相哩!”

司令伸手就要到桶里捉鱼。小陈眼疾手快:

“还是我来。我想看看它的真面目。”

他拿了条鱼,只是悬在水面上10多厘米处晃来晃去,一会儿装作要丢下,一会儿又提起,引得玳瑁上蹿下跳。

突然,玳瑁蹿出水面,四肢拍打,“哗啦,哗啦……”水花溅得小陈满脸满身……小鱼终于掉下了,那家伙猛然蹿起,在空中就接住了猎物。没想到它居然有海豚那样灵巧的身段。

“哈哈!小伙子,谁叫你骗它。动物也有尊严啦!I,陈司令笑得开朗、热烈,有些像个孩子。

我也是头一次看到玳瑁这样的凶猛、暴躁,猎食时如此的灵巧。一般说来,爬行动物的行动总是节奏较慢,比如乌龟。看来,玳瑁和海龟的区别还是挺多的呢。

玳瑁的嘴为什么会进化成带钩的鹦鹉嘴,而海龟却没有。原来玳瑁虽然也吃海藻,却以肉食为主。其实,在海里它最喜欢吃海绵,而海绵大多生活在珊瑚礁中,只有钩状的嘴才能将海绵从珊瑚礁中钩出来,钩状的嘴也有利于撕碎猎物。海龟是以素食为主,但喜欢吃水母,是水母的天敌。

“经过这么多天的观察,我算是把它们的区别弄清了。你们看:它的背壳很有特点,像不像房子上的瓦片,一片盖着一片?数数看,是不是正好13片?它的裙边像锯齿一样,而海龟的龟板是整块的……”小陈有些得意地说。

“我知道了,它的性格暴躁、凶狠。而海龟很温顺。这点也不同,对吧?”李老师也很兴奋。

此时的玳瑁很悠闲地在水里游着,一副绅士派头。

“啊,它的壳太漂亮了。在水波的映照下,黄褐色的背壳、黑斑纹,真像一幅闪闪发光的油画……想起来了,有的眼镜架、眼镜框,就是这色彩。”

“没错。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古人早就用它作装饰品。前些年,海南市场上都有整体的标本或手镯出售。人是最可怕的动物,能吃的,就想方设法抓来吃光为止,能用的就赶尽杀绝。再不严加保护,后人就很难看到这些美丽的动物了。”

篇4:美丽的南山群岛课件

教材简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名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课文的主旨是想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同时能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句,积累好词好句。本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同时大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及总分或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情动辞发”的结果,蕴涵了作者浓浓的情感。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过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升华的过程。因此,本文的教学我努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创设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从而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

教学目标

1.会认 “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味,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地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看,这儿是我们游览过的台湾省的日月潭,这儿是我们流连忘返的新疆的吐鲁番。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它位于海南省附近,由许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海上的边境线。人民海军长年驻守在那里,保卫祖国的安宁,是我们祖国的南大门,被称为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去西沙群岛看看吗?让我们走进西沙群岛吧。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这篇课文生字词特别多,争取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回倾听指导。

3、把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根据学情,对难读的词语纠音。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6、交流:读了这么多次的课文,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美丽的,奇异的,富饶的,可爱的……)

7、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西沙群岛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地方。(师板书富饶的,补充完课题)那么课文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写出了同学们刚才说的内容,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请快速默读全文。

8、反馈交流 板书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9、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哪些地方又写了物产丰富呢?请小朋友们再仔仔细细地去读读课文,然后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交流交流。反馈

三、研读课文第二小节

1、这节课我们先去欣赏风景优美的西沙群岛呢,还是先去了解那里丰富 的物产?好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奇异的海水吧。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思考:哪些句子写出了它的美丽

3、反馈:

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4、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海水真美)

5、再仔仔细细地读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颜色 多,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

6、想想这么多的颜色,平时可以用哪些好词来形容?(五颜六色 色彩斑斓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课文中用了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板书),想想为什么最好?(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在阳光照射下海水的颜色之多,光泽之亮)7、师:多美的海水呀,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师:这样的海水真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生接读 师:有这么多的颜色,那是因为——生接读

四、小结拓展

西沙群岛那奇异的海水真美啊。同学们一定非常想知道这里的海水为何如此奇异,请同学们回家后自己去查找有关资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在课文的语言文字中领略了西沙群岛海水的奇妙,现在就让我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去看看西沙群岛吧。(播放课件,师配画面解说)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更像是个奇妙的公园,鱼多得数也数清,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大海龟。海岛上群鸟纷飞,绿树成荫。

2、师:你看到了西沙群岛哪些丰富的物产?指名回答。

二、板块研读,合作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西沙群 岛的物产丰富的?

2、反馈交流

海底

海滩

海岛

3、师:旅游公司呀向我们推荐了三条线路自主游,供大家选择。

A 海底探宝队 B 海滩游乐场 C 海岛观察站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线路组成三个团队去旅游。

4、成立各“研究小组”,小组快速讨论: 想围绕自己所选定的内容研究什么问题?

5、师组织讨论后出示:

自己所选定的内容中,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

同时提供研究方法:读-找-议-品 6、各小组投入研究,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三、汇报学习,落实目标

1、师提出汇报要求:一个小组在汇报时,另外小组要认真听,深入思

考这个问题,可以随时补充自己的观点。

2、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A 海底探宝队

(这一块内容在学生自主研读时老师参与其中,指导学生以“为海产品代言”的方式介绍水产)

如:珊瑚:大家好,我是海底的美丽公主——珊瑚,我和我的姐妹形态各异,美丽多姿,你看,我们的样子像不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1)在学生介绍时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一组形状各异的珊瑚的图片。

(2)这么美丽多姿、形态各异的珊瑚你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3)指名读,评价。

“海参”、“大龙虾”在学生为它们作产品代言人时,着重

指导学生想象海参的爬行和大龙虾威武的样子,然后指

导朗读。

师:海底探宝队的队员们,此次海底之行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鱼非常多)

鱼非常多,课文中用了一句特别有趣的话,你们发现了吗?

反馈后出示: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 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怎么会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呢?探宝队的队员们能把你们的所见告诉同学们吗?

反馈 成群结队

穿来穿去

各式各样

多得数不清

师:是啊,西沙群岛海里的鱼有四百多种呢!那里的鱼不仅多,还各有特色呢!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鱼的样子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展示读

西沙群岛的鱼的种类远远不止这些,请看录像,你都看到了哪些鱼,也能像书上说说吗?

B海滩游乐场

师:看来海底探宝队的队员们不虚此行,收获不少,那么海滩游乐场的队员们,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呢?

(1)指名读

(2)发现了什么?(贝壳 大海龟)(3)师:海滩游乐场的队员们,你们到了海滩上,发现那里的贝壳怎么样?(太多了)是呀,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那么都发现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的贝壳呢?

(4)课件出示: 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颜色不一,有()的,()的,()的,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应有尽有啊!

(5)这么美的贝壳,该怎么介绍给大家呢?自由读,指名读。

(6)除了贝壳,还有非常有趣的大海龟呢!队员们,一起读给大家听听吧,齐读 C 海岛观察站

(1)海岛观察站的同学们,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2)这段也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发现了吗?(3)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在海岛上都看见了哪些鸟?

出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林中栖息着各种海鸟,有()、()、()……

(4)这漫天飞舞的鸟儿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齐读第六小节

四、学习第七小节

师:西沙群岛的风景是如此的优美,物产又是如此的丰富,难怪人们会说是——

生接富饶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的建设离不开岛上的英 雄儿女,他们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让我们高声赞美他们吧。齐读第七小节

五、总结拓展

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是神奇的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在我国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查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如此的美丽富饶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流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写字指导

三、拓展交流

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文章都行。

四、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附板书

风景优美 海水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底 珊瑚 大龙虾 海参 鱼

篇5:美丽的舟山群岛作文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五颜六色的珊瑚,有的像粗壮的树枝在慢慢摇摆,有的像沥青的宝石在被海底微弱的阳光映照着。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慢悠悠的散步,像一个年长的老人。大龙虾装备齐全,跑过来,跑过去,样子很威风,像打仗像对手示威一样。

鱼,三五成群的在珊瑚丛里游来游去,美丽极了。有的身上长满了美丽的条纹,像个美丽的演员;有的身上是黑黄相间的,像在告诉其他的鱼别过来;有的不动就像块石头,像是个伪装大师呢;有的牙齿很锋利,好像别的鱼都打不过它呢!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也是海鸟的天地。岛上有很多片茂盛的丛林,树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海鸟,地上都是鸟蛋。树下堆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可是特别珍贵的肥料。

篇6:美丽的舟山群岛作文

过了很久很久,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舟山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上的郊区。

啊!你猜猜看,我看到什么了?我看到了一幢幢白色墙壁,黑色或红色屋顶的房子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就像布达拉宫一样,在夕阳的照射下,这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了,真是巧夺天工啊!

啊!旁边的大海真是一望无际。夕阳照映在海面上,海面一闪一闪的,就像是谁在海面上洒了许多的金属,非常的美!

啊!那山真是一望无边,连绵不断!在晚霞的映衬下,山,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静静地站在那里。

雄伟的布达,一望无际的大海,连绵不断的山,在晚霞的映衬下,在夕阳的照射下,美丽极了!它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篇7:美丽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美得炫目,那里的每个小岛都被神秘笼罩着。我们乘船航行,犹如在童话王国里行走。

西沙海钓的魅力,还在于南海的水至清、至纯,你可以看清水下三四米深处的鱼怎样咬钩、怎样挣脱鱼钩的一举一动。

我们约好今天去西沙群岛的北岛钓乌贼鱼。一个“贼”字隐含了乌贼种种阴谋和不凡的本领。

乌贼妖艳的色彩,总使你感到其中充满了阴险、狡诈。

好在海水纯净、清澈,不久就有了发现——

在一丛珊瑚旁,有个石芝珊瑚。它像个白色的盘子,长方形,旁边还有海草拂动……不,有点像海葵,有一片红色、绿色间杂着白色的东西,它似乎在动。海草的根部,也有些异样。

有只大海螺正慢慢地向石芝珊瑚爬去。它那黑黄相间的螺壳很漂亮。我紧盯着那似乎在动的红绿间杂的东西。看久了,它似乎在动,又好像根本不动。

嗨!石芝珊瑚却动了起来,从盘子里突然伸出了几只触手,一下就把那只黑黄相间的海螺罩住——

啊,是只乌贼!要不是它的体色正在转化为橙色,我还会以为是盘状的石芝珊瑚长出了手哩!

那簇异样的“海草”——

是的,确实是乌贼!不小哩!

难怪叫它“贼”哩!真是个天生的阴谋家。它伪装得那样天衣无缝,设伏偷袭猎物。

它才是大海中真正的变色龙!

我虽然知道乌贼身上有很多色素囊,储藏着红、黄、蓝、黑各种色素,可以根据环境,立即分泌到全身,模拟环境,混淆一片。但它像数码打印机,真实而生动地复制的本领竟然如此神奇而诡秘!或许数码打印机就是受到它的启发,仿生而制出的吧……

没容我想下去,刚才围着我转的一条大红鱼,箭一般从后面向乌贼发起攻击。

乌贼一见大事不妙,立即喷出墨团,施放烟幕,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条红鱼游速太快,刹不住,差点撞到珊瑚上。急得它跳了起来,雪白的肚皮在空中一闪,又跌入水中。

乌贼早已丢掉了猎物,钻出墨色水域,像个魔毯漂在海中,一起一伏地游动。正当它悠然得意时,迎头射来两条张着嘴的红鱼。

难道是红鱼合谋设计的前后包抄?

乌贼又喷出墨汁,在黑幕中遁逸了。

待到红鱼从黑幕中钻出来时,哈哈!后面竟然拖了个尾巴——乌贼将触手缠在它的身上,搭乘了“免费快艇”!

乌贼绝没想到,那两条红鱼从后面赶上来了。它成了红鱼的靶子。

没事,它有烟幕弹哩!突然,我想起多年前目睹野猪大战毒蛇的一幕:毒蛇被病歪歪的野猪挑逗,消耗完了自己的武器——毒液之后,最后落入猪嘴。

果然,乌贼连连施放出墨汁,但黑团愈来愈小,墨色也愈来愈淡。眼看它已命悬一线了……

真是说时迟,那时快,乌贼趁红鱼摆尾时,迅速松开了触手,横向游走了。那两条红鱼赶到时,它却立马喷水——往后退了。那开倒车的速度一点也不比红鱼的速度慢,快得与它的体形反差太大了。这神奇的伎俩,使红鱼扑了个空。原来,乌贼也是把后退当前进的能手……

攻守双方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

走着、想着,突然像被谁拉了一把,我差点仰面朝天跌到海里。

回头一看,我不禁又惊又吓——

一条大乌贼的触手正抱住了我拖在水中的鱼。它把我的猎物当成它的猎物,我岂不成了它的义务猎手?

我手里的鱼已经看不到了,只看到一个被触手团团抱住的大肉球。

触手肉乎乎、麻癞癞的,鼓突出一个个红的、蓝的、黄的、紫的肉结,像是牛筋编成的绳索。那色彩,犹如热带花卉,全是大红、大紫、大绿,魔幻一般,异常妖艳,使人顷刻暴起鸡皮疙瘩!

我惊得浑身冒冷汗。

它,不是乌贼,乌贼的触手没有这样恐怖,我也没看到两只长长的触手……

天哪,难道是章鱼?

我只知道乌贼和章鱼都是头足类。它俩最大的区别是乌贼有五对十只触手,有两只特别长;而章鱼只有八只触手,所以渔民又叫它“八爪鱼”,它没有两条长长的触手。

一想到可能是章鱼,我的小腿就发抖,汗毛都竖了起来。这倒不仅因为它有发达的大脑,世界杯足球比赛时,德国那条神奇章鱼可是出尽了风头。更恐怖的是它有可怕的又粗又长的触手,触手上有吸盘,就像小说中的“捆仙绳”,只要猎物被逮着,要想逃脱,那是做梦。就连鲨鱼、大鲸和它相遇,也要退避三舍!

据说最大的章鱼有四五米长,触手拉直了有九米多长啊!别说给它吃掉,即使只是被触手抓住,那也会体无完肤!

我的第一反应是迅速解开拴在腰上的串鱼线,万不得已时扔掉就跑。好在我钓到的鱼已成了它的食物,要吃完也还有一会儿。再一想,若是今天没钓到鱼,我岂不成了它的猎获对象?

虽然腿有些发抖,我还是努力向小船走去。

我想到立即招呼阿山。虽然距离不远,但我不敢大声喊叫,生怕惊动了章鱼,一是怕它放了鱼来找我,再是怕它跑掉了。是的,短暂的恐怖之后,我现在却异常担心它吃得太快,或是受了惊口下而逃之天天。它毕竟是条渔民特别想猎获的大章鱼!

我忍不住不断地回头看,那家伙竟然又变了一种模样,斑驳陆离、妖艳古怪的色彩,真像魔鬼般恐怖。我甚至几次都想把绳子一丢,逃命要紧……

阿山飞快地跑来了。到了近前,一看那阵势,也不敢轻举妄动。大概他也从未见过这样炫耀着恐怖的大章鱼……直到站稳后,他才对我说:

“你把鱼叉对着它举一举、晃一晃。”

我照办了。

不好,章鱼将鼓凸的大眼转向了我。

只见阿山眯起了小眼,突然,一道光芒射过,鱼叉随手飞出……

鱼叉正中章鱼脑门,抱着石斑鱼的触手突然松开并舞动起来,像是甩起无数的鞭子,“嗖嗖”声响起……

终于,鱼叉随着章鱼沉入海中。待了一会,眼见章鱼不动了,阿山才向前跨了几步,从海中捞起鱼叉。

好家伙,鱼叉还被它紧紧缠住,成了一根粗粗的花棍。

原本应该是欢天喜地的大胜利,可我们却相对无语。像是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现在已经筋疲力尽了。

篇8: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前置性学习纲要:

一、读一读: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查一查:要求查出不明白词语的意思并抄在书上。

三、说一说: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四、画一画:

1、画出打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打上“?”

五、主题探究: 南沙群岛美丽在哪里?

六、拓展:

查找有关南沙群岛的资料。教学设计:

一、复述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谁能复述一下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出示问题:南沙群岛美丽在哪里?

三、小组汇报:我们合作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了,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成果。都准备好了么?

思考: 1.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 不竭”的意思。)

2.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3.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4.你知道南沙群岛有哪些珍贵的海洋生物、矿产资源和海洋动力? 5.结合课外搜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学生以总分的句式说说。

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有(),有(),有()。南沙群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有(),有()。南沙群岛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有(),有()。

四、拓展:

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有关南沙群岛的图片或文字。

五、总结:

南沙群岛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六、布置作业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习第2、3自然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3.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板书

篇9:美丽的南沙群岛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2、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检查预习单,通过自由读、同位读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读书、识字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课文内容的精华,推进学生理解课文。

3、借助“总--------分”的结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

录音机

学生:搜集南沙群岛的资料

预习单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屿)

2、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指名读好课题)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通过读来感知课文,捕捉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掌握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星罗棋布 搏击风浪 生息繁衍

难以计数 用之不竭 水天相连

蔚为壮观 清澈明亮 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 充满魅力

(1)、生自由练习读词。一是要读准字音,二是读流利。

(2)、指名读(注意正音)

(3)、齐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哪些词你能读懂?

4、师:读得很好。看来大部分词都能读懂,谁先来汇报你读懂的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三、感知全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南沙群岛是祖国的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

2、在课文中划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指导学生掌握生字字形)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2、全班交流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阔”字是半包围,门字框里面是个“活”;“屿”的第五笔是竖折弯钩,“龟”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激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神游了祖国的最南端,初步领略了美丽的南沙群岛的迷人风光,谁能说说感受吗?

2、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足迹就遍布南沙群岛,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为之自豪的,请带着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齐读第1自然段。三、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以文本为素材,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文本的最大价值)

1.文中又是怎样具体来写南沙的呢?在第一自然段中就用了一个比喻句来形容南沙,轻轻读一读,你能发现第一自然段把南沙比作什么?(比喻句的好处)

2.继续找一找,课为什么要把南沙群岛比作一串串珍珠呢?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这二百多座岛屿、礁盘就像天上星星一样,棋盘里的棋子一样罗列着的。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是?你能读一读这句吗?

3.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 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4.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三、学习第二自然段:走进蓝色宝库,感知海岛丰富物产。

现在请同学们放慢脚步,来细细欣赏南沙美丽的热带风光。

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能说明南沙是个宝库的句子。

1、思考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讨论结合句子理解“贮存”和“用之不竭”的意思。教师简介“第二波斯湾”地理特点及概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请你通过朗读告诉大家,体会总分写法。通过朗读感受总分结构,学习体会“拥有......蕴藏......贮存......”这样齐整的句式。

4、三分钟快速记忆大比拼。

这么美丽的海岛,美丽的景色,用美丽的语言描绘下来多好啊!下面我们就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啊。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南沙群岛不仅富饶,而且美丽,再次让学生欣赏南沙美丽风景,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齐读。并板书:迷人的世界。

2、南沙群岛究竟迷人在哪儿?请默读这部分内容,用“——”划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再把句子读给同桌听,并说说美在哪儿。

3、全班交流:出示海天图:(天湛蓝如玉,海碧波荡漾,水天一色,融成一体,巍为壮观。)全班齐读这句。

出示生物图:(海水中,龙虾穿梭,燕鱼飞跃,海龟漫游,真是有趣啊,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指名读这句。

出示浪花图:(奔腾跳跃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如同花束一般,为迷人的南沙群岛增添了无穷的活力。)男生读。

小结:海面上,水天一色,浪花飞舞,海水中,鱼虾穿梭,多美的胜境啊!

欣赏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怪不得作者不无肯定地说——齐读。

学习本段的两个比喻句。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五、小结:

刚才我们学了课文2、3自然段,课文都以总分的结构,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南沙群岛是祖国的蓝色宝库,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六、课外拓宽

1、围绕“我爱祖国的宝岛”的主题,一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粉手抄报,在班级进行展评。

2、学习第2、3自然的写法以“大街上真是热闹啊”或“春天的柳侯公园生机勃勃”为中心句说几句话。

附:板书设计

2、美丽的南沙群岛

蓝色宝库(物产丰富)

篇10:美丽的南沙群岛设计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

汉坝小学白晓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过程安排: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屿)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指名读好课题)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仅曾母暗礁蓝玉合壁海龟

(2)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曾”,并组词。

(3)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浩瀚:广大。

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4)齐读词语,读好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5、交流答案。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南沙群岛是祖国的,也是。

2、在课文中划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

2、全班交流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阔”字是半包围,门字框里面是个“活”;“屿”的第五笔是竖折弯钩,“龟”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4、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先请同学们听写几个词语。

(2)(幻灯片出示词语)生对照幻灯片上的词语,自己批改。

(3)全对的学生表扬自己“我真棒”。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相机板)

二、精读感悟

(一)引入情景,感知课文第一自然段

1、感知课文

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交流出示:“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体会出南沙群岛美,像晶莹透亮的珍珠,从“一串串”三个字体会出岛屿之多。

(3)、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二百多座、星罗棋布。相机理解“星罗棋布”。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

(5)、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交流,理解词语“生息繁衍”。朗读第三句话。过渡: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也去迷人的南沙群岛欣赏一番,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等会请你谈谈感受。

生交流第二自然段出示:

(1)、“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指名回答,理解词语“蕴藏”“用之不竭”。

(3)、师讲述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练习用总分方式来说话: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有章鱼,海星,乌贼、美丽的珊瑚等等。她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锌、天然气等。

她贮藏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风力、潮汐等。

(4)、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吗?生自由试读,赛读,齐读。

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

(1)、“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2)、作者是怎么描写迷人的南沙的呢?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流。

(3)、看图交流: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南沙的五彩缤纷。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法写出浪花的洁白喜人。

(4)、谁想把这么美的景色读给大家听?(试读,赛读)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5)、南沙景美,写南沙的文字也美。请同学们看着图,把优美的景色与文字记在脑海里。(学生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看到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由衷地说——生接说最后一句。

三、发展练习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对南沙群岛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请位同学做小记者,现场采访你们一下你们这些游客?(教师随机请一位同学当小记者进行采访)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课后第四题,第五题(把介绍的内容写在作文本上)。板书设计:

美丽的南沙群岛 蓝色宝库 晶莹的珍珠(最南端)

迷人世界

上一篇:中医医院二三类医疗技术申请备案的报告百度上传版下一篇:小小美食家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