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的.doc道德经有感

2024-05-07

读老子的.doc道德经有感(精选6篇)

篇1:读老子的.doc道德经有感

读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

利用假期在此拜读老子所著的《道德经》。《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人民教师来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个人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静处世,清静自省,恪守教师操守。

一、致虚守静是安于本职工作的根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需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周易》把这种境界叫做“洁净精微”,叫做“洗心”,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知道外界的真实。孔子说:“人皆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就是说,人都是到平静的水面上才能照见自己的相貌,没有人能在流动的水面上照见自己。心灵如水一样,静下来才能观照真实,观照真实才能入道。总之,人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二、净心寡欲是保持清正廉洁的源泉

《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章意在说明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无厌欲望不同,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只满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纵欲望。欲望从哪里来,欲望来自感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这一点不独老子认识到了,佛家的大师也认识到了。《心经》里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触法。”意思是说,把这些器官的感觉当成是空的,就没有花花世界的干扰了,也就没有感受、想望、追求和感知了。所以放弃了眼耳鼻舌身意的追求,就从根本上摒除了色香味触的诱惑。老子在这里形象地勾画了人们因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老子还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

中,就能够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

三、恪守教师操守是全力履行职责的保证

《道德经》十七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道”平时是不干预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预就没有做不到的。按照“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为“道法自然”,没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说明“道”做事是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所以我们做事就要效法这种精神,要做正确的事、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要做时就下定一个必胜的决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受影响,专心致志、坚持到底。老子还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人们所从事的事业,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失败的,在结束时也要和开始时那样慎重处之,这样就不会失败了。即在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拿出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强行者有志”,这种品质就是符合“道”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总之,细细品读《道德经》,时时反思自己。大力挖掘其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民教师来说,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保持无私的关爱学生、满腔的工作热情,才能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臧红梅

2012年2月23日

读老子的《道德经》读后感

臧红梅

2012年2月23日

篇2:读老子的.doc道德经有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我第一次看《道德经》是在网上。初见《道德经》,我就被它那种深奥而不可理解的内涵和哲理迷住了,我深深的被书中那奥妙的语句所折服。世界上怎么会有将道诠释的如此完美的语言啊!后来,我在正规的新华书店中看到了实体版的《道德经》,我欣喜若狂地买下一本,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的《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后发行量最多的世界名著。有谁能说《道德经》不是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呢?

《道德经》,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以实在说不清有多少万言的文字去诠释它,而且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那么,《道德经》讲的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三十七章,起首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之为《道经》。下篇共四十四章,起首句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称之为《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奥义,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了处世的方略,道出了做人处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一句“绝圣弃智”,表达出了老子望天下人返璞归真、不弄虚作假、祸福相依、杜绝智慧,抛却巧辩和对人以诚相待的思想品质;一句“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出了“道”无为的中心思想:以无为治

天下;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出了道义的奥义„„在《道德经》中,这样的名句警句还有很多,真是数也数不完,说也说不尽。

攻读完了《道德经》,我感慨良深,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道德经》中那人类要顺应宇宙自然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一旦人类破坏了自然,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人类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的理论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我知道,只要我们放下一切,顺道之自然,不对自然加以干涉,那么人类的命运会更加美好!

篇3:读老子的.doc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第二章

《道德经》第二章说:“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 实行“不言”的教导。

这里的“圣人”, 不是儒家意义上的圣人, 是心灵与自然合一的人。老子的“无为”, 不是不作为, 而是不妄为、不刻意而为, 是顺任自然而为。“不言”, 就是不发号施令、不滥用命令的意思。实行“不言”的教导, 就是不硬去发布不符合规律的教令。

《史记》记载, 李斯曾经跟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成, 李斯去秦国之前和荀子辞行说:“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 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 标榜自己‘无为’, 这不是士子的本愿。”当时的李斯, 年轻气盛, 志在有为, 弃楚就秦, 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无奈, 有为偏被有为误。秦二世二年 (公元前208年) 七月, 李斯被判处五刑, 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出监狱时, 他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 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 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李斯的老师如果不是荀子, 而是老子, 情况将若何?有为无为间, 迥异两重天。

有一个小和尚很贪玩, 一个晚上, 踩着椅子爬墙出去玩。师傅知道后, 搬走椅子, 坐在墙下等他回来。外出的小和尚回来后, 爬上墙, 跳到“椅子”上, 才发现椅子变成了师傅, 师傅是用脊背接住他的。小和尚一脸惊恐, 老和尚没说一言。小和尚诚惶诚恐地等待着师傅发落, 但师傅好像任何事没有发生过, 压根就没有提起这件事。师傅的无言之教和宽容, 让小和尚触动很大, 从此刻苦修炼, 变了一个人。若干年后, 成为寺院的长老。

不论教师还是家长, 最高的教育境界应该就是以身示范, 说教则次之, 棍棒则乱之。

不言之教, 是一种教育的大智慧、大境界。为人师者, 为人父母者, 要通过修炼自身, 让自己的榜样力量,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给孩子以无言的影响。不言之教, 大过任何方式和技巧的说教。“光说不练假把式”, 你得先露一小手试试。

曾经见过不少深居办公室或研究室的论文或大作早就等身了的教育专家, 给活跃在鲜活的第一线的课堂上的教师点评公开课, 往往说得天花乱坠, 批得体无完肤。被点评教师或者其他与会者, 往往却不“感冒”, 心里不服气。为啥?因为他们会在心里说:“你既然是专家, 你讲一节课试试。”说三道四, 谁不会?关键是自己先能拿出个样本来, 并让大家服气, 这才是真专家。

鲁迅一生, 有两个老师对他影响深远。一个是寿镜吾先生, 鲁迅的评价是“方正质朴”, 自然影响鲁迅的恰恰是老师的人格力量, 并不是当时在三味书屋背诵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还有一个是日本的藤野先生, 让鲁迅肃然起敬的是藤野先生治学的严谨, 更关键的是对一个弱国弱民族学生的一视同仁, 没有歧视, 甚至更多地给予关怀关注。作为教师, 学问要大, 给学生一杯水就要拥有一桶水, 但这样仅仅能对学生“晓之以理”。更关键的是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的知情意行相统一, 对学生“动之以情”。对于一个人来讲, 随着时间的推移, 岁月的流逝, 当年在学校跟老师学的知识, 往往淡忘得很快, 留在自己脑海里永远抹不去的, 恰恰往往是老师的人格影响部分。那种影响, 正是“不言”的教导。一个教师, 甚至不经意地励志给孩子一句话, 足可成就孩子的一生。同理, 一个教师, 甚至不经意地侮辱讽刺给孩子一句话, 足可毁掉孩子的一生。不是危言耸听。譬如, 说给孩子“你能行”, 孩子带着自信出发, 孩子可能真的就能行。人的成功很难, 但有时候又似乎很容易, 有时人的成功容易到似乎就是为了一句话、一个嘱托、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话, 一辈子”, 就是这样神奇。

好的老师, 好的家长, 甚至夫妻间、朋友间的相互激励, 最好的效果, 绝对不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 滔滔不绝, 云山雾罩, 而是一个综合的情境, “此处无声胜有声”:

孟母三迁, 远离了屠户、丧仪环境, 靠学校而居, 让环境给孟子以不言之教。

岳母刺字, 让时时在背的“精忠报国”的主题, 成为岳母为岳飞在沙场英勇杀敌的无言嘱托。

乐羊子妻, 更是聪明的女子, 羊子学业未成, 半道返家, 乐羊子妻挥刀断织, 一个动作, 远胜过千言, 羊子“复还终业”。

铁杵成针, 老婆婆的恒心, 感化了李白, “太白感其意, 还而终业”。

篇4:老子“道德经”的伟大意义

《老子》是中国第一本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王侯说的政治哲学书,这句话里的“上德”、“下德”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君主,一级政权的所有人。我对这句话的白话翻译是:“上等的施行德政的君主不认为凭自己的德行功绩足以治国平天下,正因为这样,他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德’的品质;下等的施行德政的君主不愿放弃他的权利、地位和与众不同的物质条件,正因为这样,他实际上已丧失了‘德’的品质。”

这句话的深远意义在于确立了

“道德”话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基石。

就从《老子》这一章中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社会实际流行的有“仁”“义”“礼”的话语,它们是政治话语,也是价值话语。它们内容不尽相同,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以个人有所“得”为衡量标准的。而《老子》分别“上德”与“下德”的标尺,却在看他是“不德”还是“不失德”(这个“德”是“得”的通假,就是“获得”、“所得”的意思)。所以,“道德”话语的价值取向,与“仁”“义”“礼”话语的价值取向是相反的。

“仁”“义”“礼”话语的价值取向,就是一般社会的功利价值取向,而“道德”话语的价值取向,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讲施与,不图回报”,在中国以外的社会,是宗教的价值取向。而宗教的价值取向要建立起来,一定要有一个类似佛教的净土、基督教的天国这样的超验世界的背景,这样才能和世俗的功利价值观相抗衡。《老子》完全是现实主义的,没有佛国、天堂的背景,又怎么能使人从世俗的功利价值观中超脱出来呢?《老子》就利用了人们在心理方面认为有价值就是被尊重(被他人承认)的共识,采用理性破迷的方法,阐明“道德”价值的真实性,以及“仁”“义”“礼”价值的虚假性。因为你若已用你的付出、你对社会的贡献换得并享用了相应的名利,你就没有理由、他人也没有必要对你的行为、贡献表示承认与尊重。就像在一次以货易货或银货两讫的交易完成以后,谁也不用对谁表示尊重。只有他的付出大于他的获得,他自愿地任劳任怨,鞠躬尽瘁,而不计报酬,乃至“不德”,自觉地不享用应得的名利,他人才会对他表示尊重。人要社会化生活,目的是使利益最大化、危害最小化。这个利益的基本单位当然是每个个人,但如果每个人都只是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危害最小化,社会就会解体。要使社会化生活存在、持续进行,就需要文化来做凝结剂,也可以说,文化是由社会化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产生文化价值,或许在很多时候可以用物质价值来标志,但文化价值一定不等于物质价值(功利价值),价值(文化价值)一定要由他人来评价,价值一定不等于追求最大化的个人利益。“上德”之人,人们才愿意推举他为领导人。所以,一个团体的第一把手,不一定要最有能力,但一定要公正无私,谦虚兼听。

篇5:读老子的.doc道德经有感

读《老子》(五章)有感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江来军 《老子》(五章)被选人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然而师生们阅读后普遍感叹晦涩费解,味同嚼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便是永恒之道和永恒之名,老子似乎在忽悠我们,道犹如水中月,名好像镜中花。研究《论语》的日本学者涩泽荣一说:我敢断定《论语》并不是一种深奥的学问,它原来是为众生写的,是浅显易懂的。只因后来的学者故弄玄虚,把它解释得很深奥,反使它变得困难罢了。涩泽荣一的观点对于我们解读《老子》有启示意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生活在礼乐崩溃、朝政废弛的年代;俗人昭昭,独我昏昏;俗人察察,独我闷闷,老子同样生活在一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年代。面对诸侯纷争、世风日下的社会,孔子提倡用礼乐教化民众,试图挽救这满目疮痍的社会;老子力主返璞归真

读《老子》(五章)有感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江来军 《老子》(五章)被选人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然而师生们阅读后普遍感叹晦涩费解,味同嚼蜡。

篇6:浅读老子《道德经》的感触

摘要

老子用精炼而富于包蕴性的语言,然天下后来的人们自此道来知道为道者的道心、道性、道骨、道风、道镜,让“玄而又玄”的“众妙之门”为有志修身者而开。老子用豫兮、尤兮、俨兮、涣兮、敦兮、旷兮、浑兮、七个方面来形容为道者的状态,是他道性的自然体现,是善为道的正果,同时,也是衡量是否善于为道的标尺,修身的庙道和境界。

对社会、政治、人生的格外关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特点,老子哲学也不例外。读老子中的人生哲学,我们不仅要解决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要确立人生的价值、意义和目标,从而为人生提供一种生活的指导。老子的智慧,教我们如何修身、如何处世,这些正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成长和求学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去锤炼的。

纵观中华文化五千年连绵不断而波澜壮阔的长河,注重修身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文明中绮丽的瑰宝。儒家的道德学说以伦理为重心和目标,以此密切相关的性情修养也配合并服从这一重心和目标,这样一种修生之道在后代为历代官方所提倡,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老子开创并代表的道家学说则提供了与儒家迥然不同的修身之道,这种修生之道以自然为重心和目标,无论是道德修养还是性情修养,都以自然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是自然之道与意识之德的完美结合。

老子以丰富生动的形象思维,精辟而晓畅的诗文,来深入浅出的阐释出善为道者的心灵境界和人格品性。老子认为,善位道者,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他们幽微精妙,他们玄奥通达,他们渊深蕴藏,不是常人所能认知,所能想象的,因此,只能勉强的为他们形容,于是,老子运用他的超人智慧,记录下如珠妙语,从古代真人的言行举止,外在的气象、形象、性格、气质等等到其内心世界,心灵的深处,以至于心身合道。

为道的人,好似冬天涉渡河川,心中自是如临深渊,脚下自是欲进而迟疑,但虽犹豫,却不是不决,而是不冒失燥进,静以处之,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在实处。“若畏四邻”,犹然戒慎,不敢放肆其胆,时时反省自己。

他好似是宾客,容貌俨然,矜重庄敬,没有丝毫的放纵,没有片刻的懈怠,没有刹那的走神,志意若一,持道修身也该如此。他好似冰凌的溶解,溶于我道,其不合于道的冰凌,若在阳光的照射下,自然层层溶解消融。我们在自我修身的过程中,也应把心中的私利与妄见,以及由之而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思维定势、人际关系等,像冰山一般,让其消融。他好似未经雕琢的原木那样纯真朴实,虚其心,讲俗心、私心、妄心化作道心、公心、正心了,其心敦普,超凡脱俗,归于自然的本性,朴素的品格。

他好似山谷的宽容,善于容纳溪流,无论清与浊,“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他好似流水的浑浊,绝不以道自炫,以功自居,绝不有门户偏见,立宗立派,神话自己,他只是混沌一团,“我余人之心也哉!”因此,他大道若愚,大清若浊,同时,为道者弃世俗的贪求,“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似水那样甘居恶地,愿为天下百姓受垢、受不详、正是若浊的表现。

老子用精炼而富于包蕴性的语言,然天下后来的人们自此道来知道为道者的道心、道性、道骨、道风、道镜,让“玄而又玄”的“众妙之门”为有志修身者而开。老子用豫兮、尤兮、俨兮、涣兮、敦兮、旷兮、浑兮、七个方面来形容为道者的状态,是他道性的自然体现,是善为道的正果,同时,也是衡量是否善于为道的标尺,修身的庙道和境界。

老子的修身之道“见素抱朴”,表现了他崇高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修身原则,他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取彼取次。”“敦兮若若其朴”“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常无名,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一无名之朴”。在老子看来,有出自人类朴素天性的自然的道德,也有矫揉造作,被人利用的人为的道德。人性本是朴素的自然的,并不受也无须受任何道德观念的制约,甚至也不知道仁义理智等道德规范是什么,却又是最道德的。自然的道德要高于人为的道德,只有自然道德的失落,才有了人为提倡的道德。处于对人类纯真朴素的自然天性的挚爱,出于对恢复这种自然天性的执着,老子将朴作为一种美德,赋予了“朴”很高的价值。守持大道“无名之朴”,“不欲以静”,天下万物将自正、自均、自化、自富,我的心身自然康健长寿,我的潜能自然迸发成长;一小自处,绝不自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于道,永远立足于小,永不自是自见,永不自持自贵。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浮华。朴之所以可贵,在于他符合自然,体现了自然,向真朴的自然之性的复归,取舍之间,这是老子留给我们修身做人的智慧。

修身之道,说到底乃是修心之道,因而使心达到或是出于何种状态,是修身之道的关键,老子阐明心的理想状态是“至虚极,守静笃。”虚是形容心境本来是空明的状态,静是形容心灵不受外物扰动的状态,都是指心灵的自然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和外物的干扰,使心闭塞不安,不再有自然的状态。要达到笃,极这样心灵修养的最高境地,就要“少私寡欲”,私欲是障蔽心灵、损害自然真性的主要原因,人类的私欲往往是无止境的,沟壑难填。人们无休止的追逐声色名利,不但对社会造成危害,同时也戕害了自己真朴的自然天性和自然之德。要“知足知止”,人生而有私有欲,“少私寡欲”,不是要灭绝私欲,而是主张恬淡为上,把私欲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是心灵保持相对的“虚静”状态,人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无休止的追求名利,结果必然是招致物质和精神上的严重损失,只有知足而止,才能“不辱”、“不怠”,才是长久的、真正的富足,于是老子说“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后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过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觉巧弃智”,私欲虽为人生固有,然而其膨胀扩张,却与智巧诈伪的助长有关。世俗之心攻心斗智、奸巧诈伪,不仅造成社会的混乱,而且毁了人类纯真朴实的自然之性与自然之德。老子之愚,不是世人所轻视的愚笨、愚拙之愚,也不是世人所称赞的大智若愚之愚,他是善为道,深于道,玄同一切的玄德风貌,以道自养,抱道而行、为道是从,化世俗的私欲为大道的公欲。

上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全下一篇:第二季度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