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测试常识

2024-05-11

电脑硬件测试常识(精选8篇)

篇1:电脑硬件测试常识

电脑硬件常识(新手入门)

一、关于CPU

1.CPU频率越高性能就越高吗?

不一定,这是在很多新手当中存在的误区。CPU性能取决于很多综合参数,不一定根频率成正比。当然,在同系列的CPU中,比如都是赛扬4,频率越高性能越高。

2.为什么赛扬高频低能?而速龙系列低频高能?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下什么叫缓存。缓存(英文名Cache),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也就是内存)之间的规模较 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其实硬盘、刻录机缓存也都是一个道理)。CPU的缓存分两个,一个是内部缓存,也叫一级缓存(L1 Cache):封闭在CPU芯片内部的高速缓存,用于暂时存储CPU运算时的部分指令和数据,存取速度与CPU主频一致。L1缓存越大,CPU工作时与存取速度较慢的L2缓存和内存间交换数据的次数越少,相对电脑的运算速度可以提高;外部缓存,也叫二级数据缓存(L2 Cache):CPU外部的高速缓存,现在处理器的L2 Cache是和CPU运行在相同频率下的(以前P2 P3的二级缓存运行在相当于CPU频率一半下)。

赛扬的基本架构和同时代的奔腾是差不多的,但它的外频低、前端总线低,而且缓存与奔腾系列相比严重缩水(Northwood核心赛扬4的二级缓存只有128K,而Northwood核心P4的二级缓存有512K)。减少了四分之三的缓存大大降低了成本,但也造成了CPU能力的急剧下降。而速龙系列的一级缓存高达128K,TA、TB核心的速龙二级缓存为256K,Barton及以后核心的速龙二级缓存达到了512K,再加上其比较精确的指令分支预测以及三路数据校验(或者叫三角形数据校验回路),所以处理器虽然工作频率不高,但性能很出色。

3.我的CPU温度为什么那么高?

首先是散热器的问题,再者就是机箱内通风不好,可能是电源线和数据排线影响了通风。另外不必对CPU的温度太过敏感,一些朋友看到五六十度就吓坏了。其实没有那么夸张,一般来说,CPU在75度以下都可以安全工作(通常认为安全工作温度=极限工作温度的80%)。

4.为什么我的CPU外频只有100而其他人的都是400、533等等?

问这类问题的朋友都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他们把外频和前端总线的概念混淆了。外频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一般常见的有100、133、166、200。而我们说的FSB(Front System Bus)指的是系统前端总线,它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常见频率有400、333、533、800。作为新手不必掌握那么多概念性的东西,只要记住以下几个公式:

主频=外频*倍频(MHz)

Intel CPU前端总线=外频*4(MHz)

AMD CPU前端总线=外频*2(MHz)

CPU数据带宽=前端总线*8(MB/s)

内存带宽=内存等效工作频率*8(MB/s)

5.什么是超线程?超线程对我有用吗?为什么我用了超线程CPU 系统性能没有得到多少提升?

所谓超线程技术(HT)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多线程处理器内部的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从而使单个处理器就能“享用”线程级的并行计算的处理器技术,

多线程技术可以在支持多线程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上,有效的增强处理器在多任务、多线程处理上的处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模拟两个CPU进行工作。

采用超线程技术的CPU在处理多任务的能力上显著强过非超线程的CPU,但在单任务的工作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性能优势,甚至在运行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软件时性能还略有下降。一般来说,超线程的CPU主要用在高端机及服务器上,普通的家用或办公机器,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不必使用HT。

关于很多朋友反映使用超线程CPU性能提升不大的问题做一下解释,这当中存在一个误区,很多朋友认为只要使用超线程的CPU就能用上超线程技术,事实上并非如此。要将超线程的威力发挥出来需要五大基本的条件

a)CPU要支持HT,目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CPU有P4C系列、P4E系列以及部分型号的Xeon

b)主板芯片要支持HT,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条件之一。目前支持HT的主板芯片组主要有 Intel i925/i915/i875/i865全系列、VIA PT800/PT880、SIS 655FX/655TX/661FX、ATI 9100IGP。

c)内存需要双通道的DDR400。由于开启超线程的CPU前端总线高达800MHz,数据带宽高达6.4GB/s,因此要求内存带宽也必须达到6.4GB/s,避免系统瓶颈的产生。单通道的DDR400带宽只有3.2G/s,而双通道技术可使其带宽增加一倍,达到6.4G/s,满足超线程CPU的需要。我见到不少朋友拿848配P4C,这就是超线程性能无法发挥出来的原因之一。(顺便提醒一句,i848、PT800只是支持超线程,却不支持双通道,这是一些朋友将其称之为鸡肋的原因)

d)操作系统的支持。这是被人们忽略最多的前提条件!绝大多数朋友认为只要硬件全方面满足超线程的需要就可以了,其实不是如此,小心操作系统会从中作梗!目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极为有限,只有WinXP专业版(打上SP1补丁)以后的操作系统才支持超线程技术,另外Windows打上最新的SP4补丁也可以支持超线程。

e)应用软件的支持。一般来说,只要能够支持多处理器的软件均可支持超线程技术,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软件并不多,而且偏向于图形、视频处理等专业软件方面,游戏软件极少有支持的。应用软件有Office 2000、Office XP等。

其实,使用超线程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6.什么叫超频?超频有什么用?对系统有害吗?如何超频?

所谓超频,就是让CPU(显卡、内存也一样,后面省略,仅以CPU为例)工作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之下,以榨取其潜力和性能。

超频可以使CPU的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举个例子,把P4 2.4的频率超频至2800MHz,就可以让它达到P4 2.8的性能水平,从而少花钱用好东西。

合理的超频对系统不会有太大的危害,只是发热量大一些罢了,如果超的太过火,会严重缩短配件的寿命,甚至烧毁。

超频须要主板的BIOS支持,至于能超多少则取决于主板和CPU还有散热系统。最普通的超法:进入BIOS,再进入“频率/电压控制”(具体名称不一定相同,一般带有Frequency字样的就是了,而且不一定所有的BIOS都有此项),然后将 CPU Host Clock Control(处理器频率控制) 一项的值设为 Enabled,进行具体调节。现在的CPU都锁了倍频,因此我们只能从外频上做手脚,外频一项的名称叫做 CPU Host Frequency,右侧则是相对应的数值。超频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次超的太多,要随时观察温度,随机应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频率。

篇2:电脑硬件测试常识

电脑应放置于整洁的房间,避免灰尘太多对各电脑配件造成不良影响;电脑周围应保留足够的散热空间,不要堆放杂物;电脑工作期间不要吸烟,烟雾对电脑的损坏也不可小看;电脑周围不要有强大磁场,音箱尽量不要放在显示器附近,也不要磁盘、信用卡以及饭卡等放在音箱上面以防止被磁化;不要在电脑桌上放置茶杯,更不要将其置于主机、显示器、键盘之上,电脑最怕水了,不信你问它,呵呵;电脑工作中不要搬运主机箱或使其受到震动,主要不能给硬盘带来震动;电脑如果长期不使用,应该切断电源,但要定期开机运行一下,驱除其内的潮气。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应该定期给电脑做清洁。 显示器 显示器可以说是电脑最重要也是最贵的配件,同时也是一台PC组成部件中最晚被淘汰的产品,对它的维护显得更为重要。

1.如果你的显示器屏幕不属于触摸屏那种,不要用手去摸显示器屏幕,因为你手上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会对屏幕造成损害,比如说静电,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在元器件表面积聚大量的静电电荷。最典型的就是显示器在使用后用手去触摸显示屏幕,会发生剧烈的静电放电现象,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害显示器,特别是脆弱的LCD。比如说油脂,现在的CRT屏幕表面一般涂有防强光、防静电的AGAS(Anti-GlareAnti-Static)涂层,防反射、防静电的ARAS(Anti-ReflectionAnti-Static)涂层,而你手上的油脂会破坏显示器表面的涂层。这里我还想说一下,在清洗CRT显示器屏幕的时候,不能用酒精,因为酒精会溶解这层特殊的涂层,最好用绒布或者拭镜纸来插洗屏幕,最好不要用普通的纸巾。

2.不要将具有强磁场的东西(比如音箱)置于显示器附近,但显示器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电磁波的干扰,所以一般显示器都有消磁功能,我们应该定期(比如一个月)对显示器进行消磁,但注意同一时候不要反复使用这个功能。

3.不要将杂物置于显示器之上,比如茶杯、重物、光碟、手机等等,不要将显示器外壳的散热孔堵住。

4.不要使你的显示器受到强光(比如太阳光)的照射, 显示器不要调得太亮或对比度太强,以免显像管的灯丝和荧光粉过早老化。

5.不要擅自打开显示器,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因为显示器内有高压电路。

6.现在LCD越来越便宜,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所以使用它的人也越来越多,与CRT相比,LCD显得更为轻薄,所以也显得更脆弱(特别是它的液晶面板),用手对着LCD显示屏指指点点或用力地戳显示屏都是不可取的,虽然对于CRT显示器这不算什么大问题,但LCD显示器则不同,这可能对保护层造成划伤、损害显示器的液晶分子,使得显示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这个坏习惯必须改正,毕竟你的LCD显示器并不是触摸屏,如果可以的话,花上十几块钱买张保护膜贴在LCD表面(可能感觉亮度变低);另外,强烈的冲击和振动更应该避免,LCD显示器中的屏幕和敏感的电器元件如果受到强烈冲击会导致损坏。对于LCD显示器,切记不要将水直接洒到显示屏表面上,水进入LCD将导致屏幕短路。不要使LCD长时间处于开机状态(连续72小时以上),过长时间的连续使用,会使液晶面板发热、老化或元器件过热。

主机

1.不要开机箱运行,的确开打开机箱盖,能够使CPU凉快一些,但其导致的负面影响显得更大,机箱设计一般前后都开孔(注意不要把这些孔堵住了),是为了使机箱内部形成空气对流,使内部各个配件都能够得到散热,不要以为只有CPU才会发热,要知道没有不发热的电子产品,相信大家都学过物理,除了CPU,硬盘和光驱的发热量也不容小觑,现在的主流硬盘转速都有7200转每秒,试想一下它能不热么;还有光驱,你可以拿张光碟放进去跑上1分钟,再拿出来摸一下温度,如果你把机箱盖打开,机箱内部失去对流,将会使得硬盘和光驱下部的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变成向上升,不单单散不掉,还用来加热自己;开机箱盖还会带来电磁辐射,噪音等危害,首先对你的身体健康不利,而且会使得机箱中的配件更加容易脏,带来静电的危害,并阻碍风扇的转动;另外也会给机箱内部的配件带来隐患,万一水洒到里面,后果不堪设想。

2.不要拿电脑主机来垫脚,如果想要杀死你的台式计算机,那么开车带它去越野兜风,或是背着它去爬山、蹦迪,那样会更快一些;你的这种方法震动太小了,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出成绩。如果你愿意坚持下去,估计取得的第一个成绩就是产生一出个圆满归西的是硬盘吧,死因是硬盘坏道。(引用)

3.机箱内不可以混入螺丝钉等导电体,否则极容易造成机箱内的板卡短路,产生严重后果。

4.当你想打开机箱面板对主机内硬件进行维护维修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并将手放在水管上一会儿,以放掉自身静电。先将主机与其他外设连线拔掉,拆开机箱,查查里面的设备是否有异常痕迹,及时用柔软的刷子或布料擦除机箱内的灰尘(主板、显卡、声卡、电源风扇等)。如果你对硬件稍懂一些,建议你定期把所有硬件插拔一次。

5.主机内部杂乱的数据线、电源线可用橡皮筋扎起来,这样不但给人整洁的感觉,还方便主机散热。

主板

一般不打开机箱,我们不太能够接触到它,我所碰到最多的就是有些人在不知道的情况或者为了省事,常常在开机的情况下把PS/2接口的鼠标键盘直接拔下或者插上,其实这很危险,轻则接口坏掉(换个也要几十块钱哈),重则相关芯片或电路板烧毁。普通电脑上,常用的只有USB接口和IEEE 1394火线接口才支持热插拔(就是可以在不关主机的情况下进行插拔)。另外,插拔接口应该平行水平面拔出,以防止接口产生物理变形。

硬盘

篇3:浅谈电脑软硬件维护常识

电脑维护分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两部分, 硬件维护主要是指电脑上主板、显卡、处理器、硬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的维护。而软件维护, 则指机器组装完成后, 对机器上面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维护。

首先是硬件部分, 电脑在硬件部分出现的故障非常多, 也非常复杂, 例如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黑屏现象, 开机无显示现象, 频繁死机现象, IDE口、USB口失灵现象, 显示颜色不正常现象, 显示器抖动、花屏现象, 硬盘无法读写现象, 系统无法启动现象, 硬盘出现坏道现象.....太多了, 这些现象其实都是硬件上的故障产生的,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 查清故障产生的原因, 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普通用户都有可能成为DIY高手, 下面就说一下硬件出现故障时我们需要遵循的方法:

a.先外设后主机。由于外设上的故障比较容易发现和排除, 我们首先根据系统上的报错信息先检查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部设备和工作情况。排除完成后再来考虑复杂的主机部分。

b.先电源后部件。电源很容易被用户所忽视, 一般电源功率不足, 输出电流不正常很容易导致一些故障的产生, 很多时候用户把主板、显卡、硬盘都检查遍了都还找不到原因, 殊不知这是电源在作怪。

c.先简单后复杂。电脑发生故障时, 首先从最简单的原因开始检查起。很多时候故障就是因为数据线松动, 灰尘过多, 插卡接触不良等引起的。在简单的方法测试完了后再考虑是否是硬件的损坏问题。

在排除故障时, 日常情况下你可以用以下方法排除故障:

a.插拔替换法。插拔替换法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方法, 也是最有直接效果的一种方法。很多硬件工程师目前都还是用此方法来排除电脑的大小故障。插拔替换法很简单, 就是首先根据电脑上出现的问题, 大致怀疑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譬如电脑的显示器上, 显卡上, 硬盘上, 键盘上...., 将怀疑的对象拆下来安装到其他好的电脑上, 如果另外一台电脑不能工作则可以直接知道是该对象出了问题。没有问题继续怀疑、替换, 最终必将能找到问题对象。

b.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根据BIOS的报警声、开机自检信息上的说明来判断硬件上的故障。依据各种声音和说明信息来排查故障, 例如自检时显示硬盘一项有问题时, 可以检查一下的硬盘上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有无松动。显示有问题时, 检查显示器和显卡以及VGA接口, 擦除上面的灰尘, 看看接口有无断针等现象。

c.用专门的诊断软件检测。诊断软件是一种专门的硬件故障检查工具, 可以使其帮助迅速的查出故障的原因。如Norton Tools (诺顿工具箱) 。该诊断软件不但能够检查整机系统内部各个部件 (如CPU、内存、主板、硬盘等) 的运行状况, 还能检查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工作能力。如果发现问题会给出详尽的报告信息, 便于我们寻找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

d.系统最小化检查。系统最小化检查的原理跟插拔替换法非常类似。就是采用最小系统来逐一诊断。例如只安装CPU、内存、显卡、主板。如果开机后不能正常工作, 则将该四个部件用插拔替换法来排查。如果能正常工作, 再接硬盘。再接显示器。以此类推, 直到找出故障为止。

至于硬件上具体出现的故障和排查方法, 不是一句话能说清道明的。如果你想成为DIY高手, 可以去市场买专门的图书或者上网查网友的留言, 上面有详细专门的介绍。

软件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用户在使用系统软件过程中, 如XP/2000系统的时候, 使用过久在系统中会有很多垃圾文件产生。轻则占用系统空间, 重则阻碍日常的系统运行, 使系统变慢甚至出现系统无法工作。而在使用应用软件的过程中, 很多应用软件安装好后, 会在系统里面出现莫名其妙的系统冲突现象, 一些正常的功能在永久了也出现不正常的现象, 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来讲, 软件出现的问题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a.软件与系统不兼容引起的故障。软件的版本与运行的环境配置不兼容, 造成不能运行、系统死机、某些文件被改动和丢失等等。

b.软件相互冲突产生的故障。两种或多种软件和程序的运行环境、存取区域、工作地址等发生冲突, 造成系统工作混乱, 文件丢失等故障。

c.误操作引起的故障。误操作分为命令误操作和软件程序运行误操作, 执行了不该使用的命令, 选择了不该使用的操作, 运行了某些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不正确或不兼容的诊断程序、磁盘操作程序、性能测试程序等而使文件丢失、磁盘格式化等等。

d.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计算机病毒将会极大地干扰和影响计算机使用, 可以使计算机存储的数据和信息遭受破坏, 甚至全部丢失, 并且会传染上其他的计算机。大多数计算机病毒可以隐藏起来像定时炸弹一样待机发作。

e.不正确的系统配置引起的故障。系统配置故障分为三种类型, 即系统启动基本CMOS芯片配置、系统引导过程配置的系统命令配置, 如果这些配置的参数和设置不正确, 或者没有设置, 电脑也可能会不工作和产生操作故障。电脑的软故障一般可以恢复,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有的软件故障也可以转化为硬件故障。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 笔者总结自己日常

对于电脑软件的维护知识, 简单谈谈一个普通消费者该怎样学会维护自己的电脑软件, 从而做到电脑常用常新。

a.学会装系统, 学会用ghost。在电脑里面, 很多东西无法工作了, 速度变慢了, 只要是软件上的故障, 最有效一招就是重装系统。只要把系统装好了, 应用软件装好了, 摆在面前的又是崭新的一台电脑。不过在重装系统之前, 先记得备份电脑系统盘里面的个人资料, 以及准备好需要在系统装好后继续安装的应用软件。不过你无法承受装系统那样长时间。完全可以学会ghost, 当你的电脑装好后, 用ghost软件备份一次, 以后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 只要用ghost软件花上几分钟就会让你的电脑跟原来一样。

b.学会防毒。QQ上传过来的病毒、邮件里面传过来的病毒, 很容易侵袭你的电脑, 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学会防毒是电脑软件日常维护的一大要旨。一般情况下, 就算有硬件防火墙, 也要装上如诺顿、瑞星、等杀毒工具。并隔一段时间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保持对新病毒的警惕能力, 这样可以让电脑安全运行在网络环境下工作。

c.学会对待死机。很多朋友遇到死机直接按power键冷启动, 长久下去这样对电脑的损伤是很大的。其实死机分很多种, 有时候是系统运行冲突导致死机, 更多的时候还是由于处理器和内存运行饱和的情况还持续对其发出指令导致的死机, 这种情况下的死机并不是真死机, 有时候我们只是感觉到无法切换到新的命令中, 而鼠标在屏幕上还是可以正常移动, 这时候不要急着按POWER键, 稍微等待即可。对待死机的原则是:死机是一种正常现象, 频繁死机才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当然, 电脑上的软硬件上故障排除和维护有很多种, 本文旨在探讨和总结一些常用的维护知识, 具体的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 本文并没有具体教你如何去检查电脑上出现的具体故障, 如黑屏现象要如何排查, 如何重新系统, 相信这些具体方法也不是简单几句话所能表述完成的。不过, 只要你按照上面所说的总体要求去做, 遇到电脑故障不要惊慌, 相信你也会从最初的菜鸟到电脑博士。

摘要: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必备品, 在一些时候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这样就必然影响我们正常的使用。而对于一些计算机使用者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很头疼。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简单的维护常识。

篇4:电脑常见故障及日常维护常识

关键词:电脑 日常维护 故障

中图分类号:TP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025-01

1 磨损性故障

电脑正常使用也会出现一些故障,这也是因为由于电脑中各类元器件在日常的使用中出现正常磨损、老化及元器件使用寿命已到引起的故障。这些统称为磨损性故障。如果居家条件好,则可减少这类故障的发生,从而延长电脑的使用年限。

对于各类部件的磨损,多数无法修复,必须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电子器件有使用寿命,寿命期到了,就无法保证电脑正常使用,应及时更换。

电脑的外部设备最容易发生磨损故障。如打印机的打印针磨损,色带磨损,均应及时更换;磁盘磁头磨损,造成读写数据错误,发现后也应及时更换。

键盘也是容易产生磨损的外部设备。使用不当,如击键过重、过猛等将损坏键盘的机械部件,产生接触不良、卡死等,使键盘不能使用。

同样地,集成电路、元器件、导线等也有其使用寿命。导线、印制板线路的老化、生锈、腐蚀等均会造成计算机故障。

2 电脑的硬件故障

电脑硬件很容易产生故障,特别是低端的集成电路故障、元器件等故障很多。

由于制造工艺或材料质量存在缺陷将会造成插头、插件板、接插件间的接触不良、碰线、断头,金属化孔不全导通,导线和引脚的虚焊、漏焊、脱焊、短路等。印制板中划伤、裂痕、线间或管脚之间或金属化孔之间过近等。这些情况是潜在的故障,不容易发现,电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正常的检查很难发现电脑有问题,但是更换了有问题的部件后故障就会得到解决。

不合格的集成电路、元器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会下降、参数变坏,但有的时候使用者并不知情,在日常的使用中由于操作不当,如过压、过流,温度过高,静电等因素良容易造成集成电路和元器件的损坏,产生电脑故障。

3 最难判断的电脑故障:电源故障

为什么说电源故障是最难判断的电脑故障呢?电源电压出现故障,送修后检查不出电脑有任何问题,可是在家就问题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居家的电源电压过低过高、忽高忽低、忽停忽开等,都将对计算机系统造成较大的损害,轻则计算机瞬时故障,重则烧坏集成电路。特别的是来自电源高频脉冲电压和波动极大的电源也会对电脑造成损坏或使数据丢失。而在电脑经销公司中都有稳压电源,很难产生电源性故障。

电源不能给电脑提供足够的电量,特别是电脑中的设备增多,功耗变大,电源输出的电压就会急剧降低,最终导致电脑工作不稳定,出现自动重启现象。而电脑重启时,最容易损坏的是硬盘。非正常关机的情况下,硬盘的使用寿命会相当短,而且這种损坏属于物理损坏,硬盘上的重要数据很难挽回,所以要特别重视电脑重启故障,不能掉以轻心。

电压起伏过大最有可能导致硬盘、内存等设备的损坏。电压不稳对电脑(不管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有着非常大的破坏,最直接影响是电脑的硬盘破坏。电压过高特别是瞬间高压不仅会烧掉电脑电源,严重的话会损坏CPU和内存条,甚至硬盘。因此,有电脑的家庭,要做到随时监测电源电压的变化,保证电源电压的稳定。条件好的家庭应,应将计算机用电与照明、空调等其它电器的用电分开。经济条件允许,还可配备在线式UPS电源,这种UPS具有高低压保护报警功能,断电保护功能,可防止瞬时电源电压变化、断电等引起的数据丢失,还能对电源电压进行很好的滤波,从而袪除电源电压上的叠加波形等,保证电源电压稳定。

4 温度:电脑的温室

电脑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10 ℃~ 30 ℃,温度超出这个范围,电脑就不能正常工作,就象温室时的蔬菜,在过低和过高的温度都不能生长一样,电脑也是一样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内才能确保正常工作。温度超出10 ℃~30℃范围,就属于不正常温度,在不正常温度下操作电脑,对电脑都是有破坏作用的。有资料显示,温度每超过10 ℃, 电脑的可靠性就下降25%。在正常的散热、通风条件下,电脑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引发电路故障。但是,当外界温度超过正常标准或是电脑通风不良(机箱内装入了较多的接口卡都会使机箱内的热量增加),导致机箱内局部区域温度急剧升高,会使机内集成电路芯片或对高温敏感的器件上的温度急剧增加。温度过高会使元器件、集成电路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从而加快半导体材料的老化,并在内部引起暂时的或永久的微观变化。机箱内过热会使芯片插脚焊点脱焊,过热过冷还会使芯片中或芯片与连接引线之间断裂。实际上,当温度超过26c时,内存中数据丢失的可能件开始出现,逻辑运算的结果,算术运算的结果,甚至磁盘上的数据部可能出现错误。

预防温度对电脑的影响,防止高温引起的故障,须注意保持通风冷却口清洁;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注意工作温度,保持机箱内元器件上无灰尘覆盖;出现间断性的故障,应重新拔插插座式集成电路或有关接口板,确保其接触良好;外界温度过高时,需实行间断工作,增加机外风扇降温。

低温对电脑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温度过低容易出现水汽的凝聚和结露的现象。为避免低温所造成的困扰(尤其是北方城市),最好的办法是在电脑开机之前,将电脑加温至室温并保持这个温度。电脑从冷的环境进入温暖的环境以后,不能马上开机,要放置一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使电脑完全适应环境后才能开机。这是因为,电脑从冷的环境进入温暖的环境,会产生结露现象,马上开机,这些附着在电路板或元器件表面的小水珠,会造成阻断而损坏电脑。另一方面,这些小水珠轻者腐蚀元器件和电路板,重者造成短路故障。

进入冬季后,一些电脑的电源风扇刚开机时呼呼作响,使用一段时间后噪音逐渐减弱。这是风扇轴承中的润滑油冬季过于粘稠,导致阻力增大的缘故。电脑运行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了,故障便会自行消失。相同的原因,硬盘由于轴承中润滑剂凝固,盘片也会因阻力大而转不起来,严重的出现电脑“找不到硬盘”的故障。在低温下的情况下,首先在对电脑开机预热一定时间后,一般情况半小时后即可对电脑进行正常操作。

5 灰尘:电脑的敌人

在居家环境中,最大的问题是灰尘多;静电吸尘是常见的物理现象;电脑是产生静电的一大电器。灰尘、静电、电脑聚在一起,损坏的必然是电脑。电脑产生的静电会吸附灰尘微粒,灰尘微粒对电脑的损害较大。磁头上的灰尖太多时,轻则造成读、写错误,重则造成划盘。灰尘对触点的接触阻抗有影响,它将造成键盘不能进行正常的输入操作,灰尘过多还会造成打印机的打印头不能正常工作。

在正常情况下,电脑中灰尘的沉积会在电子元件与空气之间形成绝缘层,阻碍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使得元件的温度上升到超过额定值而烧毁,RAM芯片的损坏大部分是由这个原因引起的。

篇5:电脑常识入门

加速键是产生WM_COMMAND消息(有些情况下是WM_SYSCOMMAND)的键组合。许多时候,程序使用加速键来重复常用菜单项的动作(然而,加速键还可以用于运行非菜单功能)。例如,许多Windows程序都有一个包含“Delete”或“Clear”选项的“Edit”菜单,这些程序习惯上都将Del键指定为该选项的加速键。使用者可以通过“ Alt 键”从菜单中选择“ Delete ”选项,或者只需按下加速键 Del 。当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收到一个WM_COMMAND消息时,它不必确定使用的是菜单还是加速键。

为什么要使用加速键?

您也许会问:为什么我应该使用加速键?为什么不能直接拦截WM_KEYDOWN或WM_CHAR消息而自己实现同样的菜单功能呢?好处又在哪里呢?对于一个单窗口应用程序,您当然可以拦截键盘消息,但是使用加速键可以得到一些好处:您不需要把菜单和加速键的处理方式重写一遍。

对于有多个窗口和多个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应用程序来说,加速键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Windows将键盘消息发送给目前活动窗口的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然而对于加速键, Windows把WM_COMMAND消息发送给窗口消息处理程序,该窗口消息处理程序的代号在Windows函数 TranslateAccelerator中给出。通常这是主窗口,也是拥有菜单的窗口,这意味着无须每个窗口消息处理程序都把加速键的操作处理程序重写一遍。

如果您在主窗口的显示区域中,使用了非系统模态对话框(在下一章中会讨论)或者子窗口,那么这种好处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定义一个特定的加速键以便在不同的窗口之间移动,那么,只需要一个窗口消息处理程序有这个处理程序。子窗口就不会收到加速键引发的WM_COMMAND消息。

空格键的作用和使用小技巧分享:

空格键的体形在键盘上可说与回车键一样处于“巨人”地位,日常的功用也不容小窥。可这个人们熟悉的键位在不同的岗位还藏有很多小秘密呢。

1.CorelDraw中空格键的妙用。

在CorelDraw中,空格键可以在选择工具和刚使用过的工具之间来回切换,对于长期使用CorelDraw的人来说,习惯这种切换能大大节省操作时间。而选中一物体手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另一手按空格键不放,拖动鼠标,即可以实现与PS中的Alt类似的一连串复制操作。

2.Word中的空格键。

Word中,按下空格键会显示一长串的小点,这是提示空格存在的标志,在实际文档中却并不存在。这种空格显示符号和回车符号一样,可以从设置中取消。在Word的操作中,有时会发现明明只打了个空格,却将后面的字删除了,空格键无端变成了“橡皮擦”。其实这是文档模式的问题,只需在工具-选项- 编辑中选择“改写模式”就能解决了。

空格键在Word中另一个用途更为奇妙:不管你输入网址还是E-mail,输完后只需轻按一下空格键(回车键也一样),该网址立刻生成为可以直接点击的标准域名。习惯用这个方法为自己做通讯录的人会发现“梅丽莎病毒”对你也没辙,因为朋友的E-mail地址根本不在病毒可以找到的地方。而给朋友发信,甚至比各通讯软件内常用的通讯录功能还要方便,只需建立一个Word文档就行了。

3.空格键在网络浏览中的小窍门。

在浏览网页时,你是否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明明没动鼠标和滚轮,页面却自己往下走?仔细检查才发现是压住了空格键。这个调皮的键位经常在网页中替代了滚轮和Pagedown,成为拖页、翻页的好帮手。

4.空格键与输入法。

键盘原本就与输入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岗位上,空格键更是大展身手:Ctrl+空格键。这组快捷键用于切换中英文输入法;Shift+空格键。这组快捷键可以切换输入法的全角/半角,比如智能ABC、五笔等。智能ABC的情况下,切换英文只需要在字母前加v,再按一个空格,需要的英文就顺利打出了,免除了切换输入法的麻烦。

5.CAD中的空格键。

空格键在CAD的操作的作用相当多,可以说已经脱离了“快捷键”的概念。除了常用的基点拉伸、旋转等功能外,还可以验证宏字符:如果在宏末尾加了一个空格,那么AutoCAD处理宏时就会认为,用户输入了一个命令(例如circle),然后按了空格键完成该命令。

6. 空格键的其他用途。

Alt+空格键这组快捷键会打开程序左上角的菜单,里面一般有“还原”“移动”“大小”“最小化”“最大化”和“关闭”几个选项。按下这组快捷键后再按一下“n”或“x”或“c”便能很快地最小化或最大化或关闭窗口。

一般软件的程序界面都会有一个选项覆盖淡淡的阴影,如果是选择项,空格键的作用就是勾选/去除勾选;如果是“下一步”“确定”等选项,空格键的作用就相当于鼠标左键或回车键。

播放器的暂停/播放。在许多播放器中空格键都是有作用的,多数是控制播放器的暂停/播放,比如Mpc和KMPlayer,按一下空格键比用鼠标去点那小小的暂停/播放按钮快多了。

使用全拼输入法输入汉字方法

第一步:在Windows桌面上,移动鼠标到任务栏右端,单击“语言指示器”,屏幕上弹出输入法菜单。

第二步:在输入法菜单中单击选中“全拼”;桌面上出现输入法状态框。

第三步:用键盘逐个键入要输入汉字的拼音字母。

第四步:在“重码汉字”窗口中,查找到要输入的字,并按下与之相对应的数字键。如果要输入汉字的序号为“1”,可直接按“Space”空格键。

第五步:输入一个汉字后系统会给出一些联想词组。按下数字键“1”或直接按“Space”空格键即输入第一个联想词组。

第六步:系统往往在输入第一个字母之后即会有一些汉字出现在“重码汉字”窗口中,当显示拼音字母的“编码输入”窗臼中的拼音字母变化时,“重码汉字”窗口中的汉字也跟着发生变化,有时还会出现一些词组。无论何时按下“Esc”键即可消除“重码汉字”窗口。

第七步:如果输入的拼音字母有错,可以按“一”(回退)键删除,这时“重码汉字”窗口中的汉字也会发生变化。

第八步:当拼音编码部分或全部输入后,如果在“重码汉字”窗口中未出现所要输入的汉字,则可以按下“+”(加号)键或“Page Down”键,系统便会显示下10个汉字或词组。也可以单击“重码汉字”窗口中右上角的“黑三角”按钮,使系统显示下10个汉字或词组。按下“一”(减号)键或“Page Up”键,系统便会把已翻过去的上一屏的汉字或词组再显示出来。也可以单击“重码汉字”窗口中右上角的“黑三角”按钮,使系统显示已翻过去的上一屏的汉字或词组。如果已经翻到第一屏或最后一屏还要在同一方向上继续翻屏,系统会鸣笛以示警告。

第九步:在一个汉字的拼音输入结束后,接着输入可以组成词组的第二个汉字的汉语拼音,则在第二个汉字的拼音输入结束后,“重码汉字”窗口中会出现同音的所有词组以供选择。

第十步:若“重码汉字”窗口中只有一个词组,按下“Space”空格键后即输入这个词组。如果在“重码汉字”窗口中有数个重码词组,则需要进行选择,即单击所需要的词组前面的序号或使用键盘键入对应的数字键。

篇6:安全使用电脑常识

通常情况下:

1、请不要随意拆卸电脑。如果出现故障,请立即与合格的维修人员联系。

2、当电脑上盖关闭时,请勿在其上放置重物,以免损伤LCD。

3、液晶屏很容易被刮伤。请勿使用纸巾来擦拭屏幕,也不要用手指头或笔碰触屏幕。

4、为了延长LCD 的寿命,我们建议您设置电源管理的自动关闭显示器功能。

5、请您定期地备份电脑中的数据,以免因为故障造成资料丢失。

环境因素:

1、使用电脑时,请注意周围温度应在10 度至35 度之间。

2、使用电脑时应尽量避免潮湿、极端温度、震动、阳光直射及落尘量多的环境。

3、电脑外壳上的凹槽和开口是用来通风的。为了确保电脑能可靠的工作并防止过热,请勿阻塞或遮盖这些开口。请勿将电脑摆在床上、沙发或者其它类似的地方使用,以免通风口受阻。

4、电脑应与会产生强烈磁场的电器例如电视、冰箱、马达、或大型音箱保持至少13 厘米的距离。

5、请避免突然将电脑由寒冷处移至温暖处。两处温差若高10 度,将导致机体内部结露,进而损坏存储介质。

6、不要将电脑放在不平稳的表面。

清洁您的电脑:

1、请勿在电脑开机时清洁电脑。

2、清洁机身外部时,请以微湿的软质布料擦拭。

3、清洁屏幕时,请以不掉碎屑的软质布料轻轻擦拭。切勿使用肥皂或清洁剂。

4、触控板表面若沾有灰尘或油渍会影响其灵敏度。请以粘性胶带清理触控板表面。

关于电池:

1、在第一次使用笔记本电脑时,请对电池进行激活操作详细操作方法参考笔记本使用说明书。

2、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请不要拔下外接电源。

3、使用电池时,请尽量将电量全部用完后再充电,并且一次就将电量充饱,不要半途就充电或放电。这样可保持您的电池处于最佳状态。

4、如果您长时间不使用电脑超过两个星期,请将电池取出。

5、若需取出电池贮存,请您远离容易导电的物质如水或金属制品,以免导致电池短路而无法使用。

6、电池单独存放时间建议最长不要超过一个月,并保证每隔一个月左右就对电池进行充电。电池单独存放前,请保证电池电量大于80%。

7、建议您将电池置于温度范围-10--35摄氏度的干燥环境中存放,避免阳光照射。

8、笔记本电池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建议您对电池进行初始化详细操作方法参考联想笔记本电脑使用说明书。

9、由于锂离子电池破损后会污染环境,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请不要随意拆卸、丢弃。具体请与当地管理机构联系,以便了解废弃说明。

简易安全用电须知

1.不要超负荷用电,破旧电源线应及时更换,空调、烤箱、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应使用专用线路。

2.严禁用铜丝、铁丝、铝丝代替保险丝,要选用与电线负荷相适应的保险丝,不可随意加粗。

3.必须安装防止漏电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俗称漏电保护器。保护器动作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合上。禁止拆除或绕越漏电保护器。

4.不能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更不要用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插座等。

5.不能使用“一线一地”的方法安装电灯。

6.家用电器与电源连接,须采用可断开的开关或插头,不可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

7.不要拉着导线拔插头甚至移动家用电器,移动电器时一定要断开电源。

8.要正确接地线。不要把地线接在自来水管、煤气管上,也不要接在电话线、广播线、有线电视线上。

9.发热电器的周围不能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如煤气、汽油、香蕉水等。电器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

10.严禁私设防盗、狩猎、捕鼠的电网和用电捕鱼。

11.铺设电线和接装用电设备,安装、修理电器,要找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人员,不要自行盲目安装或请无资质的单位和人员来操作。

节约用电小知识

1电视机如何节约用电?

当您使用电视机时,无论是彩电还是黑白电视,在不影响视听的情况下,亮度不要开得太亮,音量尽量关小。另外,不要频繁开关,对无交流关机的遥控彩电,关机后遥控接收部分仍带电,且指示灯亮,将耗部分电能,关机后应拔下电源插头。

2 收录机如何节约用电?

使用收录机的节电方法主要是降低音量,其次是不要使用过期磁带,人离开时注意停机,不用时拔下电源插头,避免长期带电。

3 冰箱如何节约用电?

电冰箱的使用中除正确使用节电开关外,还应注意箱内食物不可过满过密,以免阻碍冷气流通,造成冰箱不制冷;相反,冰箱内也不宜太空,如冰箱内食品太少会造成冷气散失。另外,还应尽量减少冰箱开门次数及开门时间,非无霜冰箱还应定时除霜,定期给冷凝器除尘,以免影响制冷效果,浪费电能。

4 洗衣机如何节约用电?

衣物应尽量集中洗涤。如洗衣机使用的时间较长3年以上,发现洗涤无力,应更换或调整洗涤电机皮带,使其松紧适度。需要加油的地方应加入润滑油,使其运转良好,达到节电的目的.

5 电风扇如何节约用电?

风扇电机的耗电量与负载大小即电风扇的叶片大小及电机两端所加电压高低成正比,电机两端所加的电压又与转速成正比。也就是说电风扇的叶片直径越大、转速越高越费电。在基本满足风量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选用叶片直径较小的电风扇,长时间运行时宜开在中速档或低速档,以便节省电量。刚启动时应在高速档进,达到额定转速后再换中速档或低速档,这样有利于电机的快速起动,从而达到保护电机的目的。

6 电饭锅如何节约用电?

虽然电饭锅的耗电功率较大,但保温性能特别好,做饭时待锅内水开后可拔下电源插头,利用余热还可加热一段时间,饭如果没熟透可再次插上电源插头,这样断续通电可节电20%到30%左右。

7 照明灯具如何节约用电?

篇7:电脑维护常识

一、计算机硬件维护

1、显示器的维护:平时注意保护其屏幕,如果屏幕表面较脏,将使用少量的水湿润脱脂棉或镜头纸擦拭。在不使用电脑时,保证防尘罩罩住显示器,以防止灰尘进入内部。

2、硬盘的维护:定期备份硬盘中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定期清楚磁盘碎片,优化数据结构链;定期检查与清楚病毒,预防病毒破坏硬盘数据,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3、鼠标键盘的维护:对于键盘将定期用柔软的温湿布沾上少量的专业清洗剂进行擦洗,然后用干净而柔软的温布将污迹擦除。鼠标做到经常注意桌面的清洁,以免污迹进入鼠标影响其灵敏度。

4、清洁、除尘、去湿的维护:平时注意做好防尘、防湿工作,定期安排一次专业性硬件护理,让计算机焕然一新。

二、计算机软件维护

1、操作系统的维护:主要通过小故障及时修理排除,大故障系统还原的方法让每台计算机不出现因故障而长时间停机。平时定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垃圾文件清理等措施提高计算机效率。

2、注册表的维护:做好注册表的清理工作,防止出现因注册表冗余键值太多而造成的系统性能下降,定期备份注册表,使注册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的解决问题。

3、病毒的防范工作:病毒是计算机系统的天敌,大肆得破坏性和广泛的传染性使得它对计算机具有极大的威胁。应对于外来的磁盘往计算机中拷贝信息必须先对该磁盘做好杀毒检查工作,以保证安全。定期升级杀毒软件,以防止最新病毒的袭击,对于发现有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应做好及时的隔离修复工作,防止病毒通过网络危害其它的计算机。

三、硬盘数据保护常识:

1、硬盘读取数据时千万不要断电。

2、电脑开机状态下不要搬动机箱。

3、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且备份数据后要确认备份的数据是否完整。

4、电脑必须放置在以下条件的地方:温、湿度合适的地方;清洁的地方;没有震动的地方。

5、当电脑故障时请专业人士来维修电脑,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坏情况。

6、请慎重使用FDISK,NDD等磁盘操作软件。

7、当丢失数据时,千万不要随意使用数据恢复等软件,以免恶化损伤程度。

8、建议使用UPS等确保供电的设备,防止电脑突然短电引起对硬盘的损伤。

9、硬盘出现嘎嘎响声时尽量不要开机,要立即向专业人士请教。

篇8:播出系统硬件验收测试探讨

各台在新建播出系统时,设计阶段都是反复论证希望能建成一个最安全、最适合自己的播出系统,在系统建成后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测试是对所选设备的一个验收,也是对自己设计思路的一个验证。陕西电视台全新的12频道标清播出系统基本建成,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目前准备投入使用,在此之前通过使用方、承建方、还有邀请了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研究所的有关专家,三方一起对系统的指标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由此希望能对系统的性能作一个正确的评估。

此次系统验收测试包括两方面内容,系统指标测试和功能测试。对播出通道一系列指标的测试能反映出设备的性能及组成的系统对播出信号的影响,系统功能的测试可以反映出系统架构的安全性。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测试基本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出一个系统的性能指标,对以后实际播出工作中制定操作制度和应急措施是最科学的参考。下面就详细介绍我们本次新系统验收中所做的各项测试及结果。

1 同步系统指标测试

我们新建的播出系统的同步系统主要由三台TEK TG700同步信号发生器组成,其中两台采用主备热备份的工作方式,由一台TEK ECO422D同步倒换开关进行主备切换,输出的同步信号再由视频分配器进行分配。第三台同步机为这两台同步机提供同步基准(见图1)。

本次测试对同步机输出经过视频分配器的信号(A点)、经同步倒换开关(B点)以及其视频分配器输出(C点、D点)的同步信号特性逐级了进行测试。

测试仪器采用的是TEK VM700T,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经过多级串联以后视分输出的同步信号幅度有一定的衰减(D点调整前的测试值),所以对视分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同步信号更符合规范(D点调整后的测试值)。

2 播出通道指标测试

陕西电视台新建的12频道的播出系统为全标清的播出系统。其中,总控系统由一套256×256矩阵和两套128×128矩阵组成。256×256矩阵主要完成全台信号调度功能,两套128×128矩阵互为主备,主要完成12个频道的分控系统播出信号源的调度功能。

分控系统中,主通道切换设备选用配备16路切换矩阵的切换台,备通道选用16×2切换开关配键控器完成备路的信号切换和台标字幕的叠加功能,主备切换设备的信号通过主备2×1输出送入传输系统。

系统示意图见图2。

本次测试使用TEK TG2000测试信号发生器,信号由帧同步前接口板接入,对经过256×256矩阵输出(E点)、再经过主备128×128矩阵输出(F点、G点)的信号特性分别进行检测。对每个分控主要测试了过128×128矩阵调度后经过分控的主备播出通道的指标特性,只抽取第一频道的主路测试了经过256×256和128×128两级调度后的播出通道的指标特性。下面就以第一频道的测试结果为例来说明本系统播出通道指标测试情况。

2.1 SDI接口特性的测试结果

根据行业标准《GY/T 165-2000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测试用仪器为TEK VM700T。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2.2 4:2:2数字分量图像信号接口特性的测试结果

传统的行业标准针对数字播出通道指标的测量还只局限于对眼图的测量,但是通过这些年来数字系统的使用经验,业内普遍认为仅使用眼图并不能反映出通道在传输过程中对图像质量有可能造成的损伤。基于“始于R、G、B, 终于R、G、B”的电视基本原理,广电总局也已经在着手制定数字系统的模拟域分量信号特性指标的标准,所以为了对新系统的性能能够有一个更全面的评价,我们参考《GB/T17953-2000 4:2:2数字分量图像信号的接口》标准,对系统通道的分量视频指标进行了测试。

信号发生器为TEK TG2000,测试仪器为TEK VM700T、WFM700。先将被测信号送入WFM700,把SDI信号转化为分量信号送入系统,用VM700T进行测试。测试前必须在VM700T上校准因为WFM700转化所带来的误差。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2.3 嵌入音频特性测试结果

嵌入音频特性测试结果见表4。

3 视频服务器指标测试

新的播出系统的视频服务器系统采用上载、播出分离的架构。上载服务器由两台OMNEON MediaDirector 2102服务器组成配18个编码通道8个解码通道。播出服务器由主、备和二备播出服务器系统组成,其中主、备服务器使用六台OMNEON MediaDeck服务器,每台完成4个频道的单路播出任务;二备服务器与上载服务器相同,使用一台OMNEOR MediaDirector 2102服务器配4个编码通道14个解码通道,完成12个频道的第3路视频服务器通路的播出任务,以及4路上载2路审看的应急上载任务。系统图见图3。

由于视频服务器的编解码过程会对视频图像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们增加了图像质量的客观测试。将广电总局专家提供的标清图像测试序列通过上载服务器编码口以12Mbps码率进行采集,再分别由主、备、二备播出服务器解码口以12Mbps码率重放,下载到图像质量记录设备,与原始序列进行比对,得出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中,PQR值和DMOS值越小,图像质量越好;PSNR值越大,图像质量越好。PQR值=1:图像质量基本没有损伤;PQR值=3:图像质量损伤可察觉但不明显;PQR值=10:图像质量损伤明显。根据测试结果可见,经过视频服务器编解码以后,确实对图像质量有一定的损伤,但损伤并不明显,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

SDI和数字分量接口特性的测试同样是把所有测试信号通过上载服务器采集到视频服务器系统,再分别由主、备、二备播出服务器播出,在视频服务器输出口测试指标数据,测试结果如表6~表8所示。

以上系统各项指标测试结果显示,我们的播出系统指标非常优秀,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这是以后优质播出的必备条件。

其次,是系统功能的测试,我们称为压力测试或可靠性测试。

系统的指标测试可以了解系统的播出质量,但是在设计一套播出系统的时候大家考虑更多的可能是系统的安全性,所以在系统建成以后,安全性究竟怎样,系统的安全冗余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恐怕还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所以系统的功能测试就应该是在系统验收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项目了。

系统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各设备的基本功能不需要再特别测试。本次我们主要测试播出通道中一些关键设备所要求有的特殊功能的测试,以及A、B路电源系统某一路断电情况下对系统的影响。

首先测试了同步系统的自动倒换功能,发现关掉主同步机电源系统会自动倒换到备同步机工作,但是在倒换过程中可以看到播出画面还是会有轻微的闪动现象,说明虽然主备同步机锁定在同一个同步源上,但是由于422倒换开关是继电器式开关,在倒换时还是会对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接下来测试了总控三个大矩阵的主备控制板、主备交叉点板等冗余配件的自动倒换功能。主备控制板在拔出一块的时候不会影响输出,遥控面板调度正常,但是在重新插入后恢复时间比较长;主备交叉点板在倒换时会影响输出,闪黑场2~3秒钟后自动恢复正常,有一路监看还需要重新调度。

在系统设计时,我们特别要求各播出通道末级视分必须有掉电直通功能,并且直通一路必须接入最主要的传输通道。经过测试,发现各点视分均具备掉电直通功能,在我们拔出视分板时,可以看到直通一路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是在恢复时,信号会有闪黑场等比较严重的劣播现象,这是我们在以后的实际播出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在此次压力测试中,我们最主要的是测试电源系统对播出系统的影响。根据广电总局对播出供电系统的“双电双播”原则要求,我们的供电系统采用双总线冗余,由两条专用母线送电,供4台UPS(每2台并机运行),输出完全独立的A、B两路电,播出系统中双电源设备的主备电源各接在一路电上。但是在系统中仍然还存在少量的单电源设备,例如,同步系统、时钟系统、监看监听系统中大部分设备、有些设备的遥控面板、字幕机、大多数交换机等等,这些设备在供电系统某一路掉电的情况下会对系统产生多大的影响,必须通过测试得出结论,如果需要系统必须进行整改。

测试中,我们分机房测试了分别切段A路和B路电源,对系统工作情况进行了仔细观察,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了一些整改。

各机房监看系统通过简单的调整把不同的监视器接在不同的电源上进行互相备份,以防一路电源掉电后,无法监看播出状况。

时钟系统、交换机和通道上设备的遥控面板,虽然在掉电的当时不会对播出产生影响,但是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正常播出;同步系统虽然可以通过主备设备接在不同电源上,掉电后,系统自动倒换的办法解决,但是同步系统毕竟是播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最后制定了整改意见,在系统中增加STS(静态切换开关)设备,为同步系统、时钟系统、各分控的监听设备、播出通道中设备的遥控面板、字幕机、交换机等设备供电,通过STS的自动倒换功能解决这些关键的单电源设备的供电倒换问题。

4 结束语

上一篇:考研英语作文 名族文化下一篇:个人研修总结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