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国父纪念馆导游词

2024-05-14

澳门国父纪念馆导游词(精选5篇)

篇1:澳门国父纪念馆导游词

位于文第士街1号环球酒店旁,是一幢回教色彩的建筑物。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出资兴建这里的寓所,作为其家人的住所。到1932年,国父之子哲生奉养母亲慕贞女士于此。之后慕贞女士仙逝,故居才于1958年易名为“国父纪念馆”。

国父纪念馆保持原貌,馆内陈设均为孙先生在广州任大元帅时所用的文物家具及在澳门行医时所用的物品。馆侧是孙先生生前喜欢坐立的花园,现在矗立着一尊国父的全身铜像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以供游人瞻仰。·南湾公园的导游词 ·玫瑰圣母堂的导游词 ·澳门特别行政区导游词

交通:公交2、4、9、9A、12、18、19、22、25线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10:00-17:00,逢周二休馆。

篇2:澳门国父纪念馆导游词

国父纪念馆保持原貌,馆内陈设均为孙先生在广州任大元帅时所用的文物家具及在澳门行医时所用的物品。馆侧是孙先生生前喜欢坐立的花园,现在矗立着一尊国父的全身铜像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以供游人瞻仰。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10:00-17:00,逢周二休馆。

篇3: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

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时,随着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人来到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觊觎我国的领土。1553年,葡萄牙人谎称他们的航船触礁下沉了,进贡物品被浸湿,需要借我们的地方晾晒,于是找到了在澳门居住的借口,这成为进犯我们领土的开端。1572年,葡萄牙人公开向我国政府缴纳地租,开始“租居”澳门。1887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人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澳门从此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

“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澳门搭建了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桥梁。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举行了澳门交接仪式,漂泊了几个世纪的游子终于回来了。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今年是澳门回归的第十个年头,也刚好是我们祖国建国的第六十个年头。十年间,澳门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整个行政区安定祥和,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澳门位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有人口五十多万,其中96%是中国人,其余是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比如葡萄牙、菲律宾、泰国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四百多年的华洋杂处使澳门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澳门,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有趣的场景:在特区邮政局,葡萄牙人后裔会就自己对《易经》的见解侃侃而谈,并骄傲地展示刚刚发行的“八卦”系列邮票;在文化艺术机构,几位不懂中文的外国美术家按照自己对汉字的理解,设计出富有中国文化韵味的海报;在国际音乐节上,意大利歌剧、纽约爱乐乐团交响乐、山西大鼓、川剧变脸、台湾通俗歌星的演出先后登场……在小小的澳门,你就能欣赏到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喔!

澳门的节日、假日多种多样,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但传统的中国节庆和风俗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比如,清明节的踏青、扫墓,重阳节的祭祖,端午节的食粽子、划龙船,中秋节的食月饼、摆花灯,春节的行花市、派利市等。

最有名的,当属“娘妈诞”了。娘妈又称天后、妈祖,是最受澳门居民尊敬的女神。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眼看就要翻船了。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出来,命令风暴停止。风暴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在她身上,少女化作青烟升上天空。于是,渔民们就在少女上岸的地方兴建了一座专门供奉她的庙宇,称为“妈阁”。“Macau”这个名字就是源于首批到达澳门的葡萄牙人对“妈阁”的音译。澳门人民把农历三月廿三视为娘妈的诞生之日,每到这一天,人们便会前往各处的天后庙参拜,并举行隆重的祭奠活动。

何厚铧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第一任行政长官,并于第二届连任。

何氏家族是澳门的名门望族,家教甚严。何厚铧是尽人皆知的何氏家族“五公子”,他身上却没有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习气。他的母亲教育孩子们要勤俭助人、以礼待人,碗里的饭必须吃完,不许浪费粮食。孩子每有犯错,母亲绝不纵容。何厚铧小时候比弟弟调皮,少不了多挨母亲的打。

何厚铧13岁离家出洋,留学加拿大。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何厚铧的父亲何贤没有像有的父母那样给出外读书的子女买车买房,而是注重培养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他虽然为每一位子女出外留学准备了一笔钱,但有一个限额,并且会在子女临行前告诉他们:钱只有这么多,你能不能靠这笔钱完成学业,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结果,何厚铧不负所望,将这笔钱全部用在了学习上。

何厚铧28岁时,家族遭遇危机,他回到澳门打理摇摇欲坠的家族企业。凭着自幼养成的“少说多做”的踏实作风和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他终于拼出了自己的“传奇”——44岁时成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任行政长官。

何厚铧秉承着中国人慈悲善良的优秀品格,多年来为支援家乡旅游、经济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福利事业慷慨解囊,捐赠总额达1 170万元人民币,同父母一起被家乡人民政府授予“番禺市荣誉市民”称号。

逛街道——

篇4:台北国父纪念馆导游词介绍

国父纪念馆落成于1972年,采中国宫殿式建筑,巍峨宏伟,不见雕琢之气。馆高304公尺,四周各100公尺长,内部包括大会堂、孙逸仙博士图书馆,以及中山画廊、四个展览室、励学室、演讲室及联合服务中心等,是岛内重要艺文活动及大型演讲、展览的场所。

大会堂面积8534坪,可容纳观众3000人,很多全岛性的音乐、舞蹈、戏剧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包括一年一度的金马影展也择此为台北颁奖典礼的场地。藏书30万册的孙逸仙博士图书馆,为一专业性的图书馆,以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相关研究、着述丛书为主;中山画廊固定举办各式美术展览,而每周六、日的文化讲座,则根据时事民情,邀请各方专家学者演讲。

中山公园内花木扶疏,翠湖四周杨柳低垂、水波不兴,颇具庭园之美;国父纪念馆及其公园腹地提供台北市民一处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国父纪念馆本体建筑以中国唐朝宫殿式为风格,高约30.4公尺、每边长约100公尺,由14支灰色大柱环绕四周,黄色屋顶採顶起翘角像大鹏展翼的形状,佔地面积约为35000坪,入口大厅的国父铜像由陈一帆大师的作品,高约5.8公尺、加上底座约8.9公尺、重约16.7吨,铜像前每个小时的叁军仪队交接更是国父纪念馆的招牌景观。

国父纪念馆馆内规划有可容纳观众2500多人的『大会堂』,总面积约为2844平方公尺,为国内最大型的国家级表演场地,表演厅灯光、设备一流是重要艺文活动的表演场地,演讲厅常有学术性、生活性的讲座;国家级的艺廊『中山国家画廊』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在此展出,而宽敞、明亮又气派的『国父史蹟展东室、西室』也是特色所在,东室以「中山先生与中华民国」为主题的展览室,西室以「中山先生与台湾」为主题,并介绍台湾的歷史等等区域。

篇5:台北国父纪念馆作文

一进纪念馆大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孙中山的雕像和两个台湾空军士兵。孙中山高高地坐在上面,我必须抬头才能看清他。两个士兵的着装也很大气,他们戴着银色钢盔,穿着蓝色军装和一双黑军靴,肩上有蓝色条纹的肩章和白色的绶带,还拿着一把上好刺刀的步枪。天气虽很热,但他们仍然纹丝不动地站着。

每到整点钟换一次岗,我们提早十几分钟,在那着急地等。只见三个空军卫兵从右侧走来,那些卫兵跟站岗的卫兵着装、武器都是一样的,不过,中间,带头没有拿枪,估计是他们的长官。那些兵一步一跺脚,但十分庄严。大厅里回荡着“哒,哒哒……”的.回音。岗上的兵也下了台,敬礼,交换了位置,立刻开始耍花枪表演。四个人把枪耍得团团转,还互相扔来扔去,我看得入神。

上一篇:法院执行工作推进会下一篇:新当选支村两委班子会议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