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一中关于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2024-04-10

浠水一中关于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实施方案(通用3篇)

篇1:浠水一中关于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浠水一中关于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湖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科学的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加快教师普通话

应用水平,发挥省级示范学校示范辐射作用,特制定普通话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话培训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湖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为指导,以有效提高我校普通话水平和进一步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为重点,以普通话成为学校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为目的,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二、培训目标

1.全校1954年1月1日后出生,普通话未达标教师员工全部接受本次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使语言类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30周岁以下教师需达到一级乙等以上,其他学科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管理人员语言学科需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学科需达到二级乙等以上,非教学人员需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2.通过培训测试,在学校内形成人人会说普通话,人人能自觉说普通话的局面,树立良好的语言文明形象。

3.使普通话成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学校的校园语言(师师、师生、会议、会话)

三、培训方式

1.实行推普“科室负责制”培训工程,即每个科室(年级组)选出一至二名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负责培训其他的教师,对本科室(年级组)教师普 通话练习进行具体指导。

2.学校集体辅导与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聘请我校叶海珍、陈静同志为普通话培训辅导教师,在培训时间内对教师进行五次集中辅导,其余时间以科室(年级组)集中和教师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各科室(年级组)每周要保证两次集中学习,由年级组负责人具体安排,教研室将不定期抽查。同时,每位教师要挤时间进行自主练习,把学习普通话当作是工作中、生活中快乐的事,休闲的事,尽快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3.日常培训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日常教育和教学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在“学习——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倡导教师在校 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四、主要措施

1.学校通过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宣传推普政策,普及语言文字知识等活动,积极营造人人都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2.开展“推普周”、普通话大赛、朗读大赛、注音比赛、知识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普通话。

3.学校将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常规管理,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

4.将教师普通话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取得普通话合格证的教师记继续教育学分10分。

五、培训报名

学校将认真做好人员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工作。2003年6月15日以后取得市语委颁发相应等级证书的教师,上交学校取得的等级证书,不再参加培训与测试,其他教师全部以年级为单位集体统计报名。

六、培训安排

学校普通话培训工作采用学校自主培训、集中测试的办法进行,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2010年6月15日前)。学校成立普通话培训领导小组,进行普通话水平摸底,制定普通话培训计划。

第二阶段:自主培训阶段(2010年6月-2010年8月)。学校选聘教师,对未达标的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培训时间不低于60学时。

第三阶段:等级测试阶段(2010年8月-2010年9月)。学校自主进行普通话等级测试。

七、组织与管理

1.成立普通话培训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此项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2.完善制度,加强督查。严格集中培训考勤制度。凡属集中培训学习活 动,教研室将严格考勤,并和教师考勤直接挂钩。

3.认真考核,奖惩兑现。把普通话培训工作纳入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检查考核中。凡考核结束未取得相应等级资格证书的教师,取消本年度评优树先参评资格。对超过普通话等级相应标准资格的教师,给予教师本年度末综合量化 10分奖励,并在各项评优树先活动中优先推荐。

4.普通话集中培训安排

班主任:付志华培训教师:叶海珍、陈静

组员:全体待培训教师

培训地点:阶梯会议室

培训时间:双周周二下午3:30---5:30

浠水一中

2010--4

篇2:浠水一中关于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方案

为了加强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字的工作,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将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为切入口,以构建和谐、文明、书香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为目标,扎实有效的开展此项活动。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传统,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全体师生都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师、学生在教育学习、宣传、会议和其它各种活动中,能够用普通话沟通交流。

3、促进师生良好品质和意志力的发展,重视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工整,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让学校真正成为使用规范字的重要阵地。

二、实施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运行机制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工作真正步入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将各项活动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去。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校师生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因此学校要加大推行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制作横幅、作品展示、张贴标语、主题班会途径强化意识、提高认识、达成共识、使“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广大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这项工作的带头人,都是学生的模范和表率。为提高广大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写字水平,以校本研修为基础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针对学校地处农村,方言重,难推广的特点,适时组织教师培训是推动该项活动的重要措施。

4、开展各项活动,开辟多种渠道

为了深入有效地开展此项活动,以最有力的方式积极开展以“讲普通话、写

规范字”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师之间开展普通话比赛、即兴、限时、限题演讲、三字比赛等活动,在学生之间开展古诗文诵读、主题演讲、诗歌朗诵会手抄报和书法比赛、作业及作业批改展评等活动。以此不断提升全体师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水平。

5、加大监督检查,纳入考核

为强力推进该项工作的落实,学校将对教师推广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落实情况随教学常规作出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综合考核;学生实行推门检查制度,由考核小组不定期进入教室和学生对话交流,随时检查对普通话、规范字的落实情况,同样将活动情况、检查结果纳入班级考核。

四、具体要求

1、制作“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巨型条幅,向全校师生发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倡议,增强师生的意识,严以律己,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当作自己的职责要求,时刻牢记“张口就说普通话、提笔就写规范字”

2、集会,领导、教师讲话必须使用普通话。课堂上教师、学生必须使用普通话,在学校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

3、充分发挥校广播站的宣传示范作用,广播站每天定时播音。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分教室讲话和学生讲话,给教师学生创设参与语言艺术展示的机会。

4、规定每天早上利用第一节课前10分钟进行普通话、英语口语训练。每天晚自习前安排15分钟的学生练字时间。教师每周一篇钢笔字练习和每两天一次粉笔字展示。

5、教师教案、板书、作业批改、评语书写等书面表达,都要使用规范汉字,要认真书写做学生的楷模。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定期对教师批改的作业、试卷、书写的评语进行检查和评比。

6、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并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写字姿势和用字现象。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书信、作文、书法等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写字水平。

7、切实发挥写字课的作用,加强写字课的教学管理。教师不得占用或变相占用写字课从事其它活动。写字教学将列入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

四、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常务组长:

组员:

五、活动安排

九月:

1、制定“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实施方案

2、晚自习前15分钟学生写字时间开始

3、教师、学生国旗下讲话

4、教师每周一篇钢笔字

5、教师第一次普通话培训

6、上午上课前10分钟普通话、英语口语训练开始

7、“尊师爱校”板报比赛

十月:

1、制作教师粉笔字练习用黑板,教师间天一次粉笔字展示

2、教师第二次普通话培训

3、制作横幅,张贴标语,向学生发出倡议

4、读书汇报会演讲比赛

5、激情十月演讲比赛

十一月:

1、学生优秀作业展评

2、教师优秀教案展评

3、教师第三次普通话培训

4、教师钢笔字比赛

十二月

1、教师普通话测试和“即时、即兴、限题”演讲比赛

2、教师粉笔字比赛

篇3:浠水一中关于开展普通话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一研究过程

课题组选择了与普通话应用关系密切的教育界、各级语委工作机构、媒体界、辞书界进行调查。这些领域的工作人员对现行语音标准、辞书注音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比较熟悉,也比较了解实际语音状况,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

课题组首先收集整理普通话审音工作的有关研究资料(1),了解上个世纪审音工作的过程和学术界关于审音问题特别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下文简称《审音表》)的讨论重点;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织下,与相关课题沟通,了解研究需求。在二者基础上确定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据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提纲。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受访者甄别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最高学历、职业、长期居住地等一般信息,还包括定居地是否为民族聚居区、平时是否经常使用方言、是否为普通话测试员等有针对性的信息。

二是调查主体问题。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四个类别的问题:普通话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具体的难读字等状况;对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需求;对于普通话审音工作的态度,对审音工作方式的建议;《审音表》中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

专家访谈提纲与问卷相辅相成,侧重定性问题,主要包括对《审音表》的意见、对当前普通话语音生活的看法、对新世纪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建议等。

本次调查定量部分以语委系统下达的调查问卷为主体。共有2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语委办、普通话培训测试机构按要求组织了问卷调查,并推荐了普通话研究方面的专家。语委组回收问卷5979份,经严格筛查,有效问卷4025份;媒体组问卷439份(2),辞书组问卷84份(3),有效样本量共4548份。

问卷调查的主体人群覆盖了18~60岁以上的人群,以30~49岁为主,共占66.5%;最高学历覆盖高中以下至硕士研究生以上,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4.7%;职业人群集中在中小学和大学教师,共占78.8%;居住地主要是城镇和城市,共占92.2%;平时经常使用方言的比例为43%。以上数据显示,本次调查是在目前我国普通话较为普及的人群中进行的,职业选择能够体现普通话推广的主要途径,普通话与方言使用比例合乎实际,符合本课题的调查需要。

媒体组的问卷调查对象均为播音主持第一线的人员,辞书组的问卷调查在主要的、有广泛影响的辞书编纂、出版和基础教育出版机构进行。两组的受访人群特征突出,具有典型性。

语委组通过书面发送访谈提纲的形式征集专家意见,收到书面意见36份。媒体组主要征求了11名在京著名播音员、主持人的意见(4)。辞书组访谈的专家来自北京和上海两地,共14人(5)。专家访谈对象均在本领域具有影响力,对社会语音的实际生活有丰富的观察,多具有深厚的语言学、语音学修养,也能够从国家通用语语音规范的宏观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意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二主要调查结论

(一)新世纪审音工作的必要性

问卷2.7题调查对于开展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的态度。54.1%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有必要”,选择“有必要”的有40.6%,总计超过九成,充分证明再次开展审音工作的社会需求很高。

1.《审音表》需要修订

《审音表》颁布25年来,对普通话语音规范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审音表》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1)顺应语音变化,适时加以调整。

首先是《审音表》的一些规定社会认可程度高、接受程度好,无需再强调,需要顺应语音生活变化进行必要调整。如《审音表》规定“癌”字统读“ái”,“波”字统读“bō”,“蝶”字统读“dié”,相对应的异读音“yán”“pō”“tiě”当下已经不再造成语音混乱,有关审音失去了针对性。

《审音表》未加审定的一些读音,需要通过本次审音工作给出意见。有的是《审音表》未收的异读字,如“的dī(打的、的哥)”“拜bái(拜拜,表示再见)”“这zhèi(这几个人)”等需要加以考察。特别是“的dī”“这zhèi”在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辞书中已经收录,《审音表》修订对此应有所反映。有的是《审音表》中的字,出现了表外读音,也应再加研究,明确说法。如“血”字。

2.5题中给出三个词例“血液、流血、出血”xuě的读音。这个读音不在当前规范中,主要辞书也没有这个注音,但是数据却显示在三个例词中均有较高的选择率,分别是30.5%、26.1%、34.6%,均是第二位选择项。“血xuě”的读音是否代表着文白异读的合流,是否可以合并简化,尚难定论;但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在审定读音时应考虑到语音是在不停的变化当中,需要及时研究解决。

(2)《审音表》现有规定不尽合理。

本次调查选择了《审音表》规定中意见比较大的两类问题做举例式调查。一是“统读”问题,二是“文白异读”问题。

《审音表》规定为统读的,有的社会认可程度高、落实好,如“波”“蝶”;有的存在接受程度不够好的情况,如“室”“处”;有的是统读音在某些词例上无法接受,如“作坊”的“作”必须读“zuō”,“胜”字在化学专业名称中确实需要保留shēnɡ的读音。因此有专家提出,统读问题处理得灵活一些更好。

2.4题以“指甲”为例,调查对《审音表》“统读”原则的认可程度。数据显示,虽然选择“遵照《审音表》”的意见的受访者有44%,占第一位,却并没有绝对优势———选择“尊重现实,读为zhījiɑ”(29.1%)和“两种读音均可”(23.9%)的比例之和高于“遵照《审音表》”的选择率。

另一个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例子是“荫”。

2.5题所列三个例词例句“柳荫街、荫庇、树挡得屋里有点荫的慌”,均是习惯读yīn的比例更高,分别是83.5%、52.4%和58.3%。数据显示“荫”字的实际习惯读音与统读规定矛盾,必须解决。我们也注意到作为动词使用的“荫”读为yìn的选择率较高,可为“荫”字的处理原则提供思路。

(3)文白异读是难点。

2.1题调查普通话语音中的难点,“书面语与口语读音不一致(薄)”的选项与文白异读关系密切,有58.6%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项,辞书界的选择率更是高达66.3%。2.5题“血液”代表的文读音xuè(65.6%),“出血”代表的白读音xiě(59.9%)均是符合《审音表》的选择率较为占优,可能犹疑不定的“流血”(51.2%),微弱倾向于白读音,数据表明“血”字的文白异读虽有一定的区别度,但总体上混淆的情况不容乐观,前文所述“xuě”的读音更是模糊了文白之间的界限。2.6题开放题整理结果中,频次最高的难读字是“薄”“血”“露”,均属文白异读问题。可见文白异读的规定在实际语音生活中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2.1题选择“多音字词的意义区分不够清晰(壳)”的占36.4%,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白异读的处理中意义的区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专家认为,应以“是否区别意义”作为基本原则,其他专家的主要观点也认为应以“辨义”作为主要的处理原则,但还应结合具体字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4)社会知晓度不够高。

多选题2.2题“您遇到普通话语音方面的问题时如何解决”,有90%的受访者选择查工具书解决问题,22%受访者选择《审音表》,大大低于辞书的选择率。问卷2.10题调查数据也显示,以“专门的读音字表或词表”形式发布普通话语音规范,获得48.4%的受访者支持,落后于“字典、词典”74.4%的选择率。

这两组数据看起来对《审音表》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构成了质疑,若加以分析,情况并非完全如此。首先,《审音表》的职能并不以满足一般使用者查检需要为目的,对于一般人来说较为生疏,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审音表》公布后,辞书编纂主体上遵从落实了《审音表》的规定,可以说,辞书是《审音表》的另一种形式,确定读音时,查检辞书或查检《审音表》,并非对立关系。专家们也表示,辞书注音虽然在个别方面超出或未遵从《审音表》的规定,但《审音表》仍是辞书注音的基本依据,二者的统一是主要方面,辞书在语音生活中获得的影响力是与落实《审音表》不可分的。调查数据中辞书的高选择率,恰恰证明了《审音表》在普通话语音生活中的深刻影响。但是,《审音表》如何进一步确立国家通用语语音规范的地位,提高实用性,成为社会知晓度高的普通话语音规范,还需要详加考虑设计。

(5)局部和个别的调整需统一明确。

问卷2.1题调查普通话语音问题,“部分字词的读音变来变去,记不清楚”有51.9%的选择率。《审音表》颁布以后,曾作出个别调整,如“确凿”的“凿”、“呆板”的“呆”等。这些调整以个案出现,需要通过《审音表》的修订,做统一处理。

(6)体例、说明、使用细则需加强。

《审音表》的“说明”较为简要,专家意见认为修订时需要着重便于理解应用,加强“说明”和“使用细则”的内容。

2. 满足社会需要,逐步完善语音规范

(1)语言规范观调整,尊重丰富的语音生活,规范应有弹性。

问卷2.4题通过调查“指甲”的读音,显示在实际语音生活和语音规范之间存在两可的选择。专家意见也反映“室、处”等字也是如此。另外,不同地域、不同界别对语音规范有不同认识和需求。

关于“指甲”的读音,语委组数据中选择“遵照《审音表》”的为44.8%,三组中最高,语委组专家也主体上赞成落实严格的标准。媒体组的专家认为,除非与现实读音差距过大,否则都应该按照《审音表》来确定字词的读音。但媒体组问卷数据中“遵照《审音表》”的选择率相对语委组较低(42.6%),而且选择“尊重现实,读为zhījiɑ”的占33.9%,高于其他两组的数据。辞书界调查问卷的最主要意见是“两种读音均可”(53.8%),第二位的意见为“尊重现实,读为zhījiɑ”(31.3%),选择“遵照《审音表》,读为zhǐjiɑ”的仅占11.3%。

我们分析认为,教学、普通话测试等领域更注重有可操作的标准,播音和辞书等领域则往往要面对必须严格执行的标准与实际语音之间的差异,硬性标准成为一种压力,因此产生反弹。即,异读词审定有必要,但审音结果作为唯一标准全面推行有一定困难,视具体情况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可能更好。

(2)语音规范的统一性需要加强。

2.1题“《审音表》、辞书、《大纲》注音不一致”一项的选择率为42.7%。专家意见认为,语音规范“政出多门”,应用者遇到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国家语委作为主管部门,应统筹管理语音规范,提高语音规范统一性。

(3)现有规范需补充完善

除《审音表》的修订外,也需要制定具体的指导性语音规范。

多选题2.3题“您认为当前普通话语音规范急需做哪些工作?”给出七个选项,最高的百分比为“异读词应明确规范”64.6%,其次是“人名、地名、行业专有名词的统一读音标准”64.5%,“常用字词的读音应全面规范”59.1%,最低的百分比为“轻声儿化的读音规范”,也达到了40.9%,其他各选项的选择率都在50%上下。本组数据显示社会需要多领域、多方面的语音规范。

综上所述,《审音表》颁布25年来,对普通话语音规范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在辞书等领域影响深远。既要充分肯定《审音表》的历史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审音表》的某些方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已经表现出与语音现状、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开展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新的时代条件下,顺应语言生活的变化,语言规范观念需要加以调整;面对各种新的语音现象和新兴载体,普通话语音规范需要在新的语言规范观念指导下制定。

(二)新世纪审音工作的主要内容

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的内容,取决于前述调查所得到的社会需求。

主要工作内容应包括《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含“研制说明”和“使用细则”。修订后的审音表承担普通话标准语音基本规范的职能,指导各具体语音规范的制定。还有其他指导领域应用的读音规范,如人名、地名和行业专有名词读音规范、常用词语注音表、文言文特殊读音、轻声儿化词语表等。概括来说,本次审音的工作既要有基本语音规范,也要有推荐指导性规范;既要有整体原则的规定,也要有具体应用的示范。

(三)新世纪审音的工作方式

1. 近期和长期工作方式

2.8题“您认为目前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应怎样进行?”为多选题。选择“现有规范能不动的不动”一项的最多,占61.9%,其次是“全面整理和规范普通话语音”28.5%,选择“不需要调整”的仅占9.6%。多选题2.9题“您认为开展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方式应该是”有四个选项,62%受访者认为“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认为应“进行经常性调查”的占27.1%,选择“随时调整”的为6%,选择“没必要人为规范”的仅占4.8%。两组数据均显示,社会需要积极稳妥的审音工作方式,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动作过大,调整过于频繁,影响语音稳定。

审音工作还需注意与其他应用领域的密切合作。2.3题“解决语音问题的方式”和2.10题“语音规范的颁布形式”的统计均显示,“辞书”的选择率占绝对优势,分别为90%和74.4%。辞书界也认为在审音工作中应建立语音规范研制与辞书界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吸收辞书界的研究成果和未来语音规范的落实。

2. 具体审音工作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首先,《审音表》的修订是新世纪审音工作的核心,其他各项规范建设须在《审音表》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其次,应在梳理审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透彻把握《审音表》的成绩与不足,才谈得上修订工作后出转精。其他各项规范研制应以调查为基础,优先满足社会需求,分清主次,逐步展开。

3. 机构设置

专家认为,本项工作应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导,协调各相关部委、部门,设置专家委员会作为咨询机构;设置专职机构,保障实际工作有序进行。也有专家建议应常设审音机构,保证经常性研究,及时引导社会应用。

4. 成果落实形式

辞书是最重要的落实形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专门的字词读音表,以方便应用为目的;网络或光盘音频数据库形式的选择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在18~29岁的受访者中有55.8%,30~49岁受访者中有44.4%选择本项,说明这种形式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明显,需要给予充分关注。另外,面向具体领域的各类规范手册也应纳入考虑。

(四)新世纪审音的工作原则

2.9题调查显示,语音规范“较长时期内有效”选择率最高,为62%。“稳定第一”应作为开展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语音稳定与发展、语音规范与语音实际的关系。

目前,一方面语音规范的调整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问卷调查数据和专家意见又都认为现有规范应“能不动的不动”,说明全面规范普通话语音,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但又不能对语音生活有太大影响。规划多种语音规范,以社会需求为主导,逐步实现语音规范的体系性,是比较务实的做法。新世纪审音工作,需要贯彻“稳定第一”的原则,在必须调整、整体稳定和全面规范之间取得平衡。

具体到《审音表》的修订工作,一方面异读词的整理还应再加强(6),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调查和审定;另一方面,要求尊重实际语音的态度也很明确(7)。因此,《审音表》修订既要满足各方对语音规范的需求,也要考虑在具体定音和推行时给予一定的弹性。涉及具体字的审音问题时,常常发生“从理”还是“从俗”的争论。尊重语音实际,兼顾语言规律,是本次调查得到的主流意见。另外,还需注意体现规范研制工作的社会性,重视规范研制与应用领域的沟通协调,特别是与辞书界及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相关领域的沟通尤其重要。

三研究建议

(一)定名

“审音工作”一词既可指上世纪两次审音,又可指具体的异读词定音,在本课题的调查中指向不够清晰。因此,我们更多地使用了“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提法。而且,时代条件决定了本次审音工作与上个世纪的审音工作应有所不同。这一次不但要继承和修订上世纪审定异读音的成果,更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在新的语言规范观指导下,对普通话语音进行研究整理,提供多方位、多领域、更具整体性的指导和规范。课题组建议采用“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提法,以更准确地体现新世纪审音工作的性质、规模、内容、理念等特征。

(二)《审音表》修订应尽快提上日程

《审音表》的修订是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核心,具有国家通用语语音基本规范的地位,建议尽快启动。围绕《审音表》修订,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实际需求,规划研制《通用词语读音表》、姓氏、人名、地名、专业术语、古诗文特殊读音、轻声儿化词语等相关语音规范,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覆盖能力的普通话语音规范体系。

(三)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原则

1. 基本原则:保持稳定,重视调查研究,重视普通话语音规范体系建设

目前,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的地位日益彰显。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构成部分,普通话语音规范标准建设将日趋严整,对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需求要整体考虑解决。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是公民权利的一部分,普通话语音规范应以提供国家通用语语音基础为根本任务。因此,在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中必须以稳定性作为核心指导原则。

连续的跟踪研究与专题的调查研究相结合,广泛深入地研究社会语音生活,充分掌握普通话在使用中的状态,是做好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学术前提。

更全面和充分的语音学研究是加强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地位的学术支撑。在语音规范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以多方位的语音规范实践促进普通话语音体系的描写与理论阐释,一边建设一边论证,实事求是地开展国家通用语的语音研究。跟踪研究普通话语音,是国家通用语研究的必要构成部分,应设立经常性研究机制,形成系统性研究成果,服务语音政策咨询。

2. 工作指导原则:稳定为本,注重实效,总体规划,分工协作

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应以稳定作为根本原则,即,一方面不能做大的动作,另一方面需要调整现有规范与语言实际不符、应用者意见集中的问题。新世纪审音工作应以服务社会语音生活为目的,针对不同层级,面向不同领域,规划制定具体的规范标准,注重推行策略,保证推行效果。国家语言文字行政主管部门主导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整体协调,整合各领域科研资源,分工协作,务求在同一工作原则指导下研制各项规范标准。

3. 审音工作原则:突出基本规范的性质,尊重语音实际,兼顾语音规律

《普通话审音表》的修订,既是有针对性的具体任务,也是完善新世纪普通话语音规范的基础工作、中心工作,应体现新世纪国家通用语语音规范建设的总体原则,修订完成后应成为各项规范标准及使用指南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审音表》修订应对《审音表》本身和各领域的语音规范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尊重社会语言生活的规律,尊重语音学发展的规律,尊重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保证实现社会性与学术性的良好结合,形成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基本规范。

(四)成立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委员会

普通话语音规范既是一个影响全社会语言生活的重大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广泛涉及音韵学、语音学、语文教学、信息处理、语言规范等方面的学术问题。为了保证全面听取各方意见,稳妥推进本项工作,非常有必要组建由语音学家、音韵学家、辞书界专家、播音主持专家、基础教育和普通话培训测试等各领域专家构成的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委员会。委员会负责整体规划和实现新时期普通话规范工作的具体目标,保障普通话语音规范研制的学术水平,指导和推动各项规范的落实,为各领域应用提供咨询意见。

建议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委员会由顾问组、专家工作组、秘书组构成。

顾问组应包括熟悉汉语语音发展的专家,能够通盘把握国家语言政策的领导、专家,各相关部门、应用领域的领导、专家,在重大问题的议定过程中提供意见,作出决策。

专家工作组的各界专家应熟悉普通话语音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能够把握和引领某一具体领域的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整体设计、推进本项工作。

秘书组工作人员应熟悉普通话语音,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能够专职投入本项工作,具体实现顾问组和专家工作组议定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曹先擢.谈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2]语言文字规范手册[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3]徐世荣.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4]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关于读书和态度的成语下一篇:承诺书美容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