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的资料

2024-04-19

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的资料(精选6篇)

篇1: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的资料

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的资料

8月17日晚,绵阳市安县高川乡遭遇特大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在山洪泥石流肆虐的危急关头,高川乡纪委副书记、党政办主任杨洁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基层纪检干部的公仆本色。作为纪检干部,我们要以“三项建设”活动会契机,深入学习杨洁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自身思想和政治素质,以便保持奋发的斗志、昂扬的进取精神,在工作中奋发有为,在纪检监察岗位上努力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打造高水平的工作素质和业务能力,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在学习、工作以及自身修养等各方面身体力行、创先争优。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杨洁同志的先进事迹。

一、做信念坚定、党性最强的表率。

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国法权威、净化党员队伍肌体的重任,这是一份高尚的职业,是党赋予纪检监察干部的特殊使命和特殊责任所。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讲党性关键要做好三点:一是讲求奉献。要把无私奉献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时刻把组织需要放在首位,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共同营造默默无闻、勤奋敬业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践行公道正派。只有做到清正廉洁,坚持原则,才有资格要求、约束和检查别人,才能使纪检监察干部有威信。三是要敢于斗争。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斗争,敢于秉公执纪,敢于碰硬,做到忠于职守,以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二、做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表率。

要做好工作,先决条件就是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丰富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层次。要在钻研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并及时将学习所得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日臻成熟的网络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政务公开、信访举报、案件检查、舆论监督、宣传教育等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空间;对扩大监督视界、强化监督功能、提高监督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应当不断拓宽思路,培养战略眼光,切实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

三、做最能战斗、肯负责任的表率。

踏实的作风和强烈的责任心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对于纪检干部来说,要完成好肩负的光荣使命,就必须培养能吃苦、肯付出的战斗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恪尽职守的责任心。从日常生活、工作的细处着眼、小处着手,自觉地按照党的事业和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注塑心灵、改造思想、磨砺意志、矫正言行,在各种困难条件和复杂环境中坚定持守、永不背弃,并不断提升、完善。对于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来讲,更需要从一言一行做起,以自己的毕生精力来书写“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誓言。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入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事务。

四、做敢想敢干、锐意进取的表率。

新形势新任务下,纪检监察干部要创先争优、进位争光,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要树立突破常规、敢为人先的精神,不墨守陈规,不循规蹈矩,敢想敢干,雷厉风行。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技含量;树立新理念、寻求新方法、探索新途径,真正做到以创新思维谋划工作,以创新举措推动工作,用坚定的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的全面健康开展。

五、做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的表率。

作为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干部,时刻都不能放松自律、自警的弦,要始终牢筑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严格遵守《廉政准则》规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不为欲望所迷,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物欲所累。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应该懂得励志的艰辛,要经得起各种情况下的磨砺、经得起各种困难的挑战,经得起各种诱惑、腐蚀甚至生命的考验。只有历经磨难仍坚守不渝,才能真正成为党的忠诚卫士、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六、采取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共四川省纪委 四川省监察厅关于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杨洁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全乡上下要把向杨洁同志学习和“三项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并开展,并贯穿于全乡纪检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我们通过学习要深刻认识到这次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学习杨洁同志的精神融入本职岗位和业务工作,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忠实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书籍等媒介自发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为身边同事树立典型,形成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七、丰富学习内容,深刻剖析其精神实质

紧紧围绕杨洁同志的恪尽职守、临危不惧和亲民为民开展了学习,重点组织学习了杨洁同志先进事迹之《一位80后基层纪检干部的生命壮歌》、《他秉承大义,最后时刻把生命的希望留给群众》、《他默默奉献,长期扎根大山深处》、《他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中恪尽职守》、《他执纪为民,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中学习他立场坚定、对党忠诚、牢记宗旨的政治品质,学习他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临危不惧、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境界,学习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始终保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工作激情,学习他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亲民为民的政治本色,用实际行动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八、总结学习所得,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

通过学习杨洁同志的先进事迹,被这位“心系群众、舍己为人”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所感动、感染,纷纷表示,要以杨洁同志为榜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无怨无悔地做好本职工作,争当群众的贴心人。我们要认真总结了此次学习活动的所得:第一,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随时做到亲民爱民;第二,要把优秀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长效机制,采取座谈、讨论、演讲、剖析等多种方式,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增强乡村干部贯彻落实“三项建设”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三,要把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深入开展“挂、包、帮”等活动,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点点滴滴的作为、桩桩件件的实事取信于民。第四,通过学习,要使全体乡村干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业绩来服务于广大群众。

九、要刻苦钻研、培养敢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只有加强学习,基层纪检干部才能不断拓宽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只有在钻研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并及时将学习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才能不断地推动工作,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十、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国法权威、净化党员队伍肌体的重任,是党的忠诚卫士,这是一份光荣而高尚的职业,是党赋予纪检监察干部的特殊使命和特殊责任。面临新形势,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坚决做到清正廉洁,坚持原则。要敢于秉公执纪,敢于碰硬,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做到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十一、要坚持清正廉洁,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古人云:己身正,不令而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反腐倡廉建设的前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遵守中央、省、市、县纪委提出的要求,公道正派,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各项廉政纪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欲望所迷,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物欲所累。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关心、了解群众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群众的贴心人。

十二、要做最能战斗、肯负责任的表率。

踏实的作风和强烈的责任心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对于纪检干部来说,要完成好肩负的光荣使命,就必须培养能吃苦、肯付出的战斗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恪尽职守的责任心。从日常生活、工作的细处着眼、小处着手,自觉地按照党的事业和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注塑心灵、改造思想、磨砺意志、矫正言行,在各种困难条件和复杂环境中坚定持守、永不背弃,并不断提升、完善。对于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来讲,更需要从一言一行做起,以自己的毕生精力来书写“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誓言。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入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事务。

篇2: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的资料

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争做新时期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8月17日,绵阳市安县高川乡遭遇特大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17日晚24时左右,高川乡纪委副书记、党政办主任杨洁在组织群众疏散转移中,突然遭遇山洪泥石流,因杨洁负责断后,被山洪卷走,不幸遇难。杨洁同志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重大威胁时,面对灾难不退缩、真心为民勇往向前,用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舍生忘死的担当诠释了基层干部的优秀品质。

目前,我省正在开展“三项建设活动”,杨洁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我们基层纪检人员做了很好的榜样。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纪检监察系统的过程中,我们有些同志或许还没有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杨洁同志这种以人民群众安危为先,毫不利己,恪尽职守的精神就是这项活动的表率。

作为基层纪检人员,我们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以应对各种突发事故;要坚定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要敢想敢干,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维护党的纯洁性,树立正面的纪检干部形象,争取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篇3: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的资料

岁月匆匆, 转眼间自己在教师的岗位上也已工作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回首任教以来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 其中经历的酸甜苦辣令我思绪万千。有人认为教师的生活单调而平凡, 往往今天是昨天的重复, 明天又是昨天的翻版。也有的人由于不甚了解而羡慕高校教师工作的清闲稳定, 但作为身处教学一线每天都和大量像自己孩子们的学生接触的老师, 笔者想说, 可以在平凡的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就是不平凡。这里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 每一天我都觉得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在加强, 每一天都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作为一名教师, 我为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感到骄傲, 为拥有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感到知足, 漫步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里内心的宁静充实而感到快乐。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是百年大计, 教书也是一个漫长的育人之旅。在教学中, 我尝试着努力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那么, 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呢?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意思是老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 又是被学习的模范和榜样。知识渊博所以成为传授知识的人, 品德高尚所以成为模范和榜样。唐代韩愈在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说的就是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 即教授做人的道理, 第二才是知识技能。但教育学生并不是多上几节思品课, 让学生背诵手册里日常行为规范就能做到的。“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 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尤其作为党员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积极模范表率作用, 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言谈风貌。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 让学生佩服, 从而仿效。

几年前作为一名刚上岗的新老师, 一开始我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幸运的是, 学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工作给予很多关心和帮助, 尤其是同一教研室的同事在教学方法上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 逐渐获取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还记得第一次面对学生, 我内心的不安当时可以用色厉内荏来形容。学生中大部分是男生班里也只有几个女生, 担心男生可能调皮捣蛋不太好管理, 所以上课时我都努力地维持好课堂秩序, 以显示老师的威信, 对于回答不出问题或没有完成布置任务的学生更是要求比较严格, 这样上完课下来都觉得身心疲惫了。但是这样的效果并不良好, 有的班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老师累学生的积极性似乎也不高。有时看到学生因课堂上提问不会, 十分可怜低着头又偷偷看我希望老师原谅的样子, 让我好气又好笑同时感到这帮孩子的可爱纯真, 不禁思考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真正有多少。记得刚带的班里有个学生的英语分数开始非常低, 考试挂科, 平时也不敢发言, 读英语都非常吃力, 我课下专门找她谈想知道原因, 结果她吃惊地说老师我以为你知道了, 我当时一愣经她说完才明白过来, 原来开学不久我曾给大家布置过一篇作文, 而她并没有按要求写规定的题目内容而是在作文中讲了自己对英语没有信心, 中学时基础就很差, 当地高考英语由于没有听力平时不重视所以听力基本上听不懂, 高考也只考了四五十分。而我在批阅大量学生的作文时只是简单以为她写走题了而忽略了她在作文中想告诉老师的情况, 这让我从此非常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作业, 尤其是后进生, 从学生的写作中可以很好地了解这个学生的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位女生来到大学后因为英语赶不上大家的进度而显得更加自卑, 甚至想放弃学业, 我仔细帮她分析原因, 鼓励她不要放弃坚持努力下去, 每天争取一点一滴的进步, 语言学习只有逐步地积累才有成效, 起码她写的作文可以让人大概明白想表达的意思。再后来我发现这位女生无论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 成绩不仅赶上来了而且达到班里中上水平。

即使同一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也会参差不齐, 在讲课时我会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 宁让程度较好的学生等, 也不能让不懂的学生继续不懂, 同时也补充一些课外的材料来满足水平较好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变得越来越轻松活跃, 师生间也随之和谐亲密, 学生们课下都亲切地称我为姐, 忘不了讲课时突然急性阑尾炎住院期间学生们纷纷的关心问候;当学生得知我结婚的消息时每人亲手制作的我珍藏至今的小礼物和婚礼当天送来的百合花及祝福, 让我至今都觉得那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结婚礼物, 感到身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和快乐。所教的第一届学生两年过去后, 一位班长曾对我说, 您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也是两年中我们唯一没有换的老师, 这让我当时讶异了好久。我希望学生在回顾他们成长时会动情地说:我的一生遇到过好多位很棒的老师。对于一位老师最高的评价应该是, 您是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优秀老师的责任, 不仅认真完成了工作, 并且思考了以往的工作, 要有一颗爱心, 愿意为此做点什么, 用实际行动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几天前, 当又有几名考试成绩很低的男生站在我面前, 抱怨学英语总赶不上没有效果, 似乎想直接破罐破摔的表情了, 他们来自青海、内蒙等省份让我想起情况很类似的两年前的那位女生, 我讲了她的例子, 告诉他们要下定决心去多付出, 清楚记得有位男生瞬间变明亮的眼神:“老师, 你真觉得我也能做到啊?”我回答他:“当然啊!”人的行为形成的秘密是:先定为, 再装为, 后变为。比如我们希望学生爱学习, 就可以通过以上三步来实现。当这个学生经常装成爱学习的样子, 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人, 爱学习是他本来就有的状态, 于是他真的成为爱学习的好学生了。心理学家曾经研究得出结论:想让别人变成什么样的人, 就以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对待他。

能让学生在现有的教育和考试制度下健康、快乐、阳光地成长, 那教育就取得很大的成功。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在学生心目中, 老师是社会人的缩影, 老师的世界观, 老师的品行, 老师的生活, 老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 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如果老师急功近利, 忙于搞课题发论文走捷径或在外兼职而不专注于本职教学, 如何培养出有创新有个性, 追求真理富有爱心的下一代, 走向社会的他们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位老师要能够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 靠的是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从其影响中, 不仅能学会怎样做学问, 也能学会怎样做人, 做怎样的人。老师在严以律己的同时, 对学生的要求应做到“严”而有“度”。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 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 不能厚此薄彼, 特别是后进生, 鼓励他们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 有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默契, 让他们把老师当作朋友, 从老师那里得到温暖关怀, 因材施教, 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给学生们信心, 把学习变成自觉行为, 由他律实现自律, 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 大胆发言, 积极思维, 不断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学高为师, 顺应社会的发展更新知识结构, 充实进步的、有时代气息的知识, 应成为当前高校教师的头号任务。

篇4: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的资料

张丽莉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今年5月8日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危急时刻为抢救学生被轧断双腿,她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牵挂她的病情并为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张丽莉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逐渐恢复。

李长春在讲话中说,张丽莉老师胸怀高远、追求进步,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年“七一”在病房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夙愿。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赞歌。她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她潜心钻研、积极进取,以“要做就做到最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身边人,在传递人间真情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李长春指出,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的突出表现,是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爱他人、勇于担当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代表着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度,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她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李长春强调,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张丽莉同志的崇高精神,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更好地推动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5: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李琴 “快跑,我断后!”----这就是绵阳市安县高川乡纪委副书记杨洁2012年8月17日晚,在高川乡遭遇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肆虐的危急关头,他为疏散群众转移时被泥石流冲走,不幸遇难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基层纪检干部的公仆本色,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重大威胁时,面对灾难不退缩、真心为民勇往向前,用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舍生忘死的担当诠释了基层一线纪检干部优秀品质,谱写了一曲义无反顾的英雄赞歌,展示了人民公仆为人民的时代风貌,他是纪检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三项建设”活动中学习的榜样。

一要刻苦钻研、培养敢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只有加强学习,基层纪检干部才能不断拓宽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只有在钻研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并及时将学习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才能不断地推动工作,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二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维护党纪国法权威、净化党员队伍肌体的重任,是党的忠诚卫士,这是一份光荣而高尚的职业,是党赋予纪检监察干部的特殊使命和特殊责任。面临新形势,纪检

监察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坚决做到清正廉洁,坚持原则。要敢于秉公执纪,敢于碰硬,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做到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着人生价值。

绵阳市安县高川乡纪委副书记杨洁2012年8月17日晚,在高川乡遭遇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肆虐的危急关头,他为疏散群众转移时被泥石流冲走

三要坚持清正廉洁,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古人云:己身正,不令而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反腐倡廉建设的前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遵守中央、省、市、区纪委提出的要求,公道正派,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各项廉政纪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欲望所迷,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物欲所累。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关心、了解群众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群众的贴心人。

篇6:学习杨洁同志先进事迹的资料

各设区市教育局,各大中专院校:

近期,在全省乃至全国广为传颂着南昌大学石秋杰老师平凡而又伟大的感人事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开展好学习宣传石秋杰同志的活动。9月20日,省委书记苏荣前往南昌大学,亲切看望慰问石秋杰同志的家属,高度评价石秋杰老师用无私奉献唱响生命之歌的先进事迹,称赞她为教师之楷模,人生之榜样,并号召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石秋杰先进事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和苏荣同志的要求,进一步在全省教育系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经研究,决定广泛组织开展向石秋杰同志学习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学习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的重大意义

石秋杰,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前系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师。2011年5月28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48岁。多年来,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潜心科研,爱生如子,行为世范,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先后被授予“南昌大学师德师风标兵”、“南昌大学巾帼十佳”、“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

石秋杰同志爱岗敬业、品德高尚。她热爱教育事业,在13年与病魔的搏斗中,虽经过三次大手术和几十次的化疗放疗,却从没有因为治疗耽误过一次给学生的授课,从没有因为病痛放松过对科学的追求,在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争分夺秒地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她爱集体,在2011年3月她还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三八妇女节”活动。她爱家庭,爱生活,是一个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石秋杰,这位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知识女性,以病弱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生命的每一寸土地。石秋杰同志潜心科研、成绩斐然。她把实验室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多少个夜晚,她的实验室里灯光总是夜如白昼;多少个节假日,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实验室。近几年来,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有20余篇;先后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助主持并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了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石秋杰同志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又多次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先后获得过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就在今年3月病重之际,她还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成功获批。石秋杰同志爱生如子、精心育人。她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用女性的细心和母性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看来,她不仅是他们学业上的老师,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作为研究生班主任,她熟知化学系每位研究生的情况。即使在住院的那段时间,她仍坚持通过短信、QQ等方式和学生联系。她心中总是念着学生,总有不竭的动力与精力去付出、去传道、授业、解惑,直到去世前的一个月,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她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的神圣使命,用生命诠释着师者的崇高与风范。

石秋杰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其理想信念、思想品质、道德追求、精神境界是全省教育系统宝贵的精神财富。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学习苏荣书记看望慰问石秋杰同志家属发表的重要谈话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学习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的重大意义。苏荣同志的谈话,对如何学习把握石秋杰先进事迹的实质、如何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作了精辟论述。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刻领会苏荣同志谈话的精神实质,通过不断深入学习石秋杰先进事迹,深刻认识开展学习活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有利于推动全省教育优先发展,有利于树立江西教育新形象。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活动

学习宣传石秋杰同志的先进事迹,首先要领会把握好其实质内涵。苏荣同志在谈话中明确指出,全省广大教育和教育工作者要学习石秋杰同志这种矢志不移地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她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高尚师德,学习她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学术风范,学习她身患重病仍为他人着想、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当前全省教育系统要重点组织好三个层面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努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的楷模,成为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楷模,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二要组织好广大教师的学习活动。要通过组织好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主题的研讨和座谈等活动,学习石秋杰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使广大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全方位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组织好广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各校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班会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重点要学习石秋杰老师克服困难、乐观向上、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引导广大学生能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在服务社会中健康成长成才。

在组织好学习活动的同时,全省教育系统还要加大宣传石秋杰同志先进事迹的力度,使石秋杰同志的先进事迹成为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员工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

三、努力把学习宣传活动融入到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宏伟事业中去

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事业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时期。提高教育“五率”目标,办好“五乐”教育,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尤其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对学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面对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用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他们,用崇高的目标鼓舞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激励他们。

要通过学习活动,使全省教育系统更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石秋杰同志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实践者,更是践行党的教育宗旨的楷模。要学习她大仁大义、大爱大勇的高贵品德,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要通过学习活动,使全省教育系统更加致力于提高办学质量。质量是现代教育的生命线,提高办学质量是最大最好的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们要把石秋杰同志不计个人得失而始终致力于崇高事业的精神,转化为不断提高教育“五率”目标、办好“五乐”教育的强大动力,始终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突出自身优势,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要通过学习活动,使全省教育系统更加努力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学习石秋杰同志的担当意识,勇于承担起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任务,主动融入、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努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统筹兼顾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兼顾重点建设与整体推进的关系,统筹兼顾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学习活动,使全省教育系统更加致力于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要通过认真学习石秋杰同志爱生如子的伟大精神,着力解决好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广大教职员工作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优良的作风促进教风学风校风建设。

请各设区市教育局,各大中专院校及时将学习活动情况报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联系人:罗红卫;电话及传真:0791—86765067。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

江西省教育厅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2.永生的“博导妈妈”——追记南昌大学化学系教授石秋杰

《 光明日报》(2011年09月16日 01 版)

“永别了!” 这是一份储存在她手机里尚未发出的短信遗言。

“各位同学:对不起,因为身体原因,近半年来给予你们的关心和指导太少了,深感抱歉,请谅解!当初解(接)纳你们的时候没有想到我的身体会这么快就变成今天这样,否则我就会把你们推荐给更优秀的老师。请继续完成好你们的学业,预祝你们都有美好的前程!永别了!”遗言的作者,名叫石秋杰,生前是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理事。

她病逝时,只有48岁。48年中,竟有14年在与癌症病魔抗争。

在13年的从教生涯中,她竭尽全力关爱着她的每一个学生,被学生们亲热地称之为“博导妈妈”。

她用自己的生命,阐述了何谓师者、何谓师德、何谓师风。生如夏花逝如秋叶

28日,5月的最后一个周末。

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教工宿舍楼下的石榴树花红似火,灿若云霞。即将毕业的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研究生彭子青和几位同学约好来看望他们的导师石秋杰。

一进老师家,透过敞开的卧室门,同学们看到石老师躺在床上,以为她在休息,便脚步轻轻地走进客厅。几位熟悉的老师已汇聚在此。他们在轻声啜泣,彭子青顿觉茫然。石秋杰的爱人、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谌伟庆缓缓走过来,低沉地说:“过来给你们的石老师鞠个躬,告别一下吧!”

刹那间,彭子青的脑子一片空白。他怎么也不愿相信,亦师亦母的石老师,就这样离开了她心爱的学生们,永远逝去。

就在两天前的5月26日凌晨零点零二分,石秋杰还给彭子青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

那是为他修改完的长达三万余字的毕业论文,逐行逐句,一丝不苟。

那是石秋杰生前发送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

5月30日,南昌大学召开石秋杰追悼会。她的遗像,是按照石秋杰生前意愿,用一张她和心爱的学生们在一起做实验的工作照裁剪出来的。照片上的她,灿烂而安静地笑着。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告别的那一瞬间,彭子青和师兄弟妹们在石秋杰遗体前撕心痛哭,长跪不起,千呼万唤也无法表达他们对“博导妈妈”的崇敬和缅怀。

“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往事历历。

2010年12月,长期接受化疗的石秋杰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发声困难。“石老师一手拿着水杯,一手拿着麦克风。对学生的课,石老师丝毫不马虎,总是那么认真。可我们是那么不懂事,竟然没看出老师的病情,还总是找她问这问那。”她的学生回忆说。

“5月8日,母亲节,我们为石老师送上康乃馨,石老师还说一切都好。那几天她的短信催得很急促。5月15日,石老师给我的短信说:„我最近都不过去,有事QQ或短信邮件联系,抓紧时间把论文弄好。‟5月17日晚,石老师给另一个同学发了修改多次的毕业论文;5月20日,又给我发来短信:„论文尽快打印出来,放在我的办公室,谌老师今晚会过去取。‟紧接着又要我„先别打印了,你发到我邮箱一份‟。5月26日,她把改好的论文发到我邮箱……”彭子青泣不成声。

“(实验仪器)修好没?本科毕业论文你们帮我把好关,仔细修改。同时你们几位应抓紧时间,把以前的数据整理成论文,请代为转告其他人。郭贵新、郑玉华的实验也该抓紧,遇到问题你们都帮帮她们,谢谢!”

这是石秋杰与学生黄思富最后的交流,短信发送于5月22日,距石秋杰去世的日子不到一周。

石秋杰去世后,学生们自发地在网上设立了“石秋杰老师天堂纪念网”,一字一句感人至深。

“答辩完的那天,同学们都拉着自己的导师开心地合影,我却像个失去妈妈的孩子,那一刻,我只有在心里一声声地喊着你:„石老师,……‟你走得真狠心,患这么重的病却一个人默默承受痛苦,经过那么多次的化疗、放疗,即使戴着扩音器上课也不让我们知道你的病情,直到临走时都没让我们看一眼、说上一句话……石老师,你说你走时不想让我们伤心难过,可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吗?知道我们多么爱你,多么想你,多么想看到你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想报答你慈母般的恩情吗?”

“石老师,你把这感恩的机会连着那十多年的病痛一起带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啊!追悼会上我们哭天抢地喊着你,你能听见吗?而今化学楼108室再也看不见你慈祥的微笑,实验室的走廊再也听不见你熟悉的脚步,我们这些离家在外的学子再也感受不到在你家里撒欢逗乐的温暖,再也吃不到你亲自下厨为我们包的东北饺子、做的可乐焗鸡翅,那可是世上最美的佳肴……” “石老师,我们真的好想你,你在天堂要好好的,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母,作为您的孩子,我是那么的不孝,您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候,还在费尽心思为我修改论文,直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刻。要是知道您病得那么严重,打死我也不把论文发给您修改。虽然已经太迟了,但我还是要说声,对不起,我的好导师!对不起,我的好母亲!”

她在生与死的边缘始终稳步而行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石秋杰从没告诉过学生。其实,她一直十分清楚自己的病情。

“1月21日、2月10日、3月1日化疗3周期,3月25日、4月14日、5月5日、5月27日、6月17日化疗5周期,7月7日、8月10日、9月10日、10月1日、11月4日化疗5周期……”

这是石秋杰2010年的病历记录。

而就在这一年,石秋杰还继续担任干了10多年的研究生班主任;还在为学生们的入学教育,思想建设及奖学金评定而忙碌;还参加了“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项目建设”的学术活动;还在像一个健康的教师一样,活跃在教学第一线。

在生与死的边缘,石秋杰始终坚守着导师的天职。

早在1997年,时年34岁的石秋杰发现自己罹患乳腺癌。正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她,并没有被可怕的病魔吓到,经过积极治疗后很快返回实验室。

1998年,她成为南昌大学的一名教师。2003年,她病情复发。这种病,复发就意味着死亡的逼近。石秋杰选择教学空闲时由爱人陪伴去上海治疗,坚强的她只是告诉女儿和亲戚:“我去外地开学术研讨会。”

治疗结束,她把医疗费用单据和病历藏起来,微笑着回到岗位继续工作,一如既往地上课、做实验,为学生修改作业和论文;一如既往地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侍奉公婆。此后几年,病情反反复复,石秋杰每年都要接受多个疗程的化疗、放疗。

与病魔抗争这些年,石秋杰的贡献让健康人羞惭———

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教委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主持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南昌大学基础理论研究基金项目;在国际、国内有关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江西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多次荣获“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南昌大学优秀研究生班主任”、“南昌大学巾帼十佳”、“南昌大学师德师风标兵”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

这么多年,每一次治疗方案,石秋杰坚持以不与教学、科研相冲突为前提,从来没有因为治疗而耽误过给学生上课,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放松过对科学的追求。

就在今年3月,她还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去世前的一个月,她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

直到去世前几天,她还在争分夺秒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

是何等的心力,才能支撑石秋杰在随时面对死亡的境遇下,顽强而安详地走完她那绝不平庸的人生旅程!

“她把气力都用在课堂上了”

5月26日,石秋杰去世前两天,她的同门师弟、南昌大学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宁和化学系副主任吴芳英等同事来到医院看望她。

第一眼看到石秋杰,大家震惊了:极度消瘦、憔悴的面容,浮肿得厉害的四肢,几乎让人认不出来。然而,更让大家震惊的是,石秋杰的病床上还放着一张小桌子,她正伏在小桌上,用笔记本电脑给即将答辩的研究生修改论文。

张宁,一个自认为早已过了流泪年纪的汉子,此刻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他转身快步走出,平复了好一会儿后才重返病房。他当时不想气氛太凝重,便故作轻松地说:“秋杰啊,你是博导,我也是博导啊,你能不能留几篇论文给我改改?”

石秋杰用微弱的声音回答:“大家都很忙,每个人都有许多事,我已看过两遍啦,再看一遍就可以啦。”

在看望她的过程中,石秋杰一直喃喃自语:对不起学生,没能给学生更多的指导。

实在无力说话了,她在一张纸条上写下不要让其他的同事和领导来看她,也不要告诉她的学生,大家都很忙,自己现在已经无法全力工作,就更不能影响大家的工作。

最了解石秋杰的,莫过于她的爱人谌伟庆。回忆往事,仿佛亲密爱人还未离去。“2004年以来,秋杰晚上就没怎么睡过好觉,全身的疼痛使她常常半夜爬起来,又悄悄回到她的电脑前,好像只有工作才能减轻她的病痛,也不知哪有那么多写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课题、改不完的作业。一天深夜我醒过来,一翻身她又不在了,那已是凌晨四点多了,我推开书房门,见她在给学生发邮件……说实话,经过三次切除手术、几十次化疗、放疗,她的身体已经残弱,还要坚持上课,还再三叮嘱我不让同事、学生知道……其实,从2009年开始她身体状况就很差了。我曾劝过她少上一些课,特别是精力和体力都投入较多的本科生的课,她还是坚持上。她说一来自己是系里专业课的主力,二来其他老师的负担也很重。她总是希望自己能多承担一些。她真是把气力都用在课堂上了,最后给我的遗书,她都没有力气写完啊,我知道她心里一定还有很多没说完的话……”

石秋杰的女儿谌思宇,今年大学本科刚刚毕业。她含泪回忆:“就在去年年底,我还去听过妈妈给学生上课。当时,她带着麦克风讲的,我很吃惊,平时在家里讲话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句的妈妈,在课堂上却那么富有激情,滔滔不绝。现在我明白了,她平时在家少说话是在积攒上课要用的气力啊。我多么后悔我的粗心,一直不知道妈妈病得这么厉害……”

石秋杰走了。但她与病魔的顽强抗争,让人们明白什么是生命的真谛;她对生活与工作的期盼,让人们明白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她对学生的挚诚与热爱,让人们明白什么是教师的天职。

石秋杰,用激情与坚韧,完美地诠释了她那短暂却精彩无比的人生。(本报记者 胡晓军 董 城 本报通讯员 甘 萍 饶泽荣)

3.“她的故事让我泪流满面”

——“博导妈妈”石秋杰事迹在赣引起强烈反响

《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7日 01 版)

“我也是江西高校的一名教师,看了石老师的事迹,深感石老师的伟大、博爱和贤惠。一定向石老师学习,崇德治学,育人爱生!”“石老师,您的师者风范将永远留在我们这些教学科研工作晚辈的心中,鞭策我们前行!我们会郑重接过您的教案,愿您安息!”——本报9月16日头版头条刊发的长篇通讯《永生的“博导妈妈”》以及本报评论员文章《“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在江西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尤其是高校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石秋杰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是当代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楷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真正代表。在南昌大学,与石秋杰老师朝夕相处的师生员工们对她的事迹以及媒体的报道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表示,传道、授业、解惑,石秋杰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的神圣使命。她以一颗赤诚之心,将师者风范和奉献精神持之以恒,无怨无悔,是“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典范。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说:“石老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她身患重病依然保持对学生的博大爱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她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地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为学校的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给南昌大学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师德师风建设更是要放在队伍建设之首。石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先进教师代表,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崇高,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展现了品格,这种榜样的力量,必将激励更多的老师积极投身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中。”

“我通篇看完石秋杰老师事迹报道后的一刻,泪流满面。”南昌大学科技学院青年教师吴声东说,“现在要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准备好每一堂课,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教授学生多一些知识。石老师不就是这样做的吗?她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以后的人生。”

南昌市第一医院护士杨松云是一位大学生的母亲,她说,自己已经到了难得感动的年纪,却被石老师的事迹深深触动。“谢谢石老师,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崇高、大学的风骨!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都能遇到像石老师这样学优品高的好老师,不但教给孩子知识和学问,还能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方向。”

在江西,石秋杰的事迹愈来愈多地被人传颂;她的精神,正在让更多高尚的人落泪。(本报记者 胡晓军 董 城 本报通讯员 傅春晖)4.心香一瓣祭恩师——学生们心中的“博导妈妈”石秋杰

《 光明日报》(2011年09月18日 01 版)

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石秋杰于5月28日病逝后,她的学生们饱含热泪,纷纷用各种方式缅怀他们的“博导妈妈”。一番番感人肺腑的话语、一行行情真意切的字句,折射出的是石秋杰——这位高等教育战线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生前,她给予了学生们无私的关爱;逝后,她为学生们树立了人生的标杆。

廖辉(南昌大学化学系2009级研究生): 石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我们敬佩的不仅仅是她的博学,还有她那份对事业的忠诚、对学生无私的爱。石老师非常坚强:尽管一直饱受病痛的折磨,可她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石老师尽职尽责:她经常是上午去医院化疗,下午照常到学校上班,在嗓子发不出声的情况下还坚持用扩音器给研究生上课。5月20日石老师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问我SP6800色谱有没有修好,说有一个工程师在学校,没修好的话可以去联系工程师来看看,我给老师回复“仪器没有大问题,师兄急用实验仪器,我先让给师兄用了”。5月22日师兄便收到了石老师的短信:“6800(色谱)修好没?”老师在病重的情况下,心里还念念不忘我们的实验仪器,这样的关心除了让我感动,还有对石老师深深的歉疚。

亓雪(南昌大学化学系2009级研究生): 两年多来,石老师您为我们所做的远远超出了一个老师需要做的,您不仅是我们学习上的良师,更是我们生活的向导。实验上遇到问题,您总是孜孜不倦地指导我们,每次有了什么新发现新想法,也都和我们一同讨论。有时我们的实验做得不成功,您不但不批评,反倒是耐心地教育我们,跟我们说“搞科研就像是S曲线,总有一个过渡期,一开始觉得都是无用功,实际不然,失败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飞跃的。”听到您的鼓励,我们就会更有动力,不会因为失败而畏缩不前。作为一个老师,您完全做到了教书育人,您做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榜样。您从来不会用老师的身份来命令我们做什么,而是像朋友一样跟我们交谈,有事找我们的时候也都是商量的语气:“现在方便吗?有时间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吗?”甚至经常跟我们说“谢谢,你们辛苦了”之类的话。隔段时间您就会跟我们一起吃饭,只要您有时间就会带我们去您家里,亲自为我们做好多好多可口的饭菜,甚至顾虑到我们每个人的口味,让我们这些离家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师恩浩荡,说什么都很无力,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出我们对石老师的爱!石老师,我们一定会以您为榜样,坚强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本报记者 胡晓军 董 城 本报通讯员 田海虹 本报南昌9月17日电)

5.“我们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看望石秋杰家属

《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1日 01 版)

今天上午,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专程看望慰问了“博导妈妈”石秋杰教授的家属。

苏荣从9月16日的光明日报一版上看到了长篇通讯《永生的“博导妈妈”》及配发的评论员文章《“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深为石秋杰的事迹而感动。一进门,苏荣握着石秋杰的爱人、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谌伟庆老师的手,动情地说:“石老师的不幸去世,对家人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南昌大学、对全省教育事业也是一个重大损失。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表达对石秋杰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对你们表示慰问。”

谌伟庆感慨地说:“我爱人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没想到去世以后,像她这样一个普通教师,一个平凡的人,会引起学校、省委省政府、社会各界和全国媒体的关注,这是我们江西高校教师的光荣。”

“光明日报是党报、大报,有着巨大影响力,这次及时地发现并向全国宣传了石秋杰同志,也使江西干部群众有机会了解石秋杰老师的事迹。”苏荣说,“石秋杰老师虽然平凡,但在平凡中体现着伟大。她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苏荣与谌伟庆促膝坐在客厅那张老式的木沙发上,他说:“面对病魔,石老师总是把自己的痛苦掩盖下来,把愉悦留给学生们,这种人格魅力是让人感动的。”

陪同苏荣来到石秋杰家看望慰问的还有几位江西省的有关领导和江西省教育厅、南昌大学的领导。苏荣环顾四周,说:“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向石老师学习,学习她这种矢志不移地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她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高尚师德,学习她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学术风范,学习她身患重病仍为他人着想、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

苏荣说,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办一所好大学,办名校,办出特色,不仅仅需要高楼大厦,更需要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石秋杰老师,她不仅仅是一个人,她代表了一个群体,代表了南昌大学优秀教师这个群体,也是我们省教育队伍中优秀教师的一个缩影。”

苏荣还告诉谌伟庆,江西省委省政府已决定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硬杠杆,就是要占到GDP的4%。”

“我们一定要为教师奉献自己的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重视教育、热爱教育、热爱教师的氛围。这个氛围越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越强!”苏荣说。

(本报南昌9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胡晓军 董 城 本报通讯员 郭 航)

6.给有追求的教师一份动力

《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2日06 版)

“博导妈妈”、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石秋杰的感人事迹,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让无数人为之落泪。(石秋杰事迹报道详见本报9月16日1版长篇通讯《永生的“博导妈妈”》)日前,中共南昌大学委员会发出《关于向石秋杰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学习她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

石秋杰的事迹,在感动人们的同时,也在引发人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们的深深思索。彭文龙是南昌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短短几年的大学教师生涯中,他说他曾感到迷茫:“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教授门‟似乎让大学教师的光环有些黯然失色,社会对大学„象牙塔‟的评价也在改变。本应受人尊重的师道还值得世人敬仰吗?”

“然而就在我们不甘心于现状的时候,石秋杰却向我们昭示了师德的真谛。”彭文龙说,“石老师用她短暂而美丽的人生启示我们,高尚的师德其实可以很平凡,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很高尚,关键是要有那份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坚守。”

南昌教育学院副院长范雯芩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这几天,她把光明日报对石秋杰所作的系列报道看了一遍又一遍,心灵震撼,心生感悟。

“在赞叹哀思石老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扪心自问:高校教师的责任何在?幸福何在?成功的标志何在?最有力的回答是:为国家多培养适应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是教师责任所在、幸福所在、成功所在。而担当责任、收获幸福、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拥有高尚的师德,这是教师的本分,是教师的义务,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基础元素。”

江西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汪立夏曾在高教第一线工作多年,他说:“昨天的光明日报刊登了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看望石老师家属的报道,我认真地看了。”汪立夏说,“正像苏容书记说的,„石秋杰老师,她不仅仅是一个人,她代表了一个群体‟。也许我们慨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同时,对教育尤其是教师颇有微辞时,我们不应忘记,相对少数不讲师德、缺少品德、才学不足,甚或丧失师德、误人子弟的人来讲,有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在为数以几亿计的受教育者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肩负起为共和国的千秋大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说:“我们要把学习石秋杰同志的先进事迹与开展创先争优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职员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这,正是对“博导妈妈”石秋杰最好的纪念。(本报南昌9月21日电)7.平凡而又美丽的师者人生——追记南昌大学教授石秋杰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9月22日)

48个春秋的生命里程,13年的教书生涯。石秋杰,南昌大学普通女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让每每回忆起她的人泪流满面。

48个春秋的生命里程,14年的抗癌之路。她经过3次大切除手术、几十次化疗、放疗。当上苍用疾病考验她生命的极限时,她舍出血肉之躯,展示了人性至美的光辉。

14年来,每一次的治疗方案,她坚持以不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相冲突为前提,从来没有因为治疗而耽误过给学生上课,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放松过对科学的追求。

长期的化疗、放疗致使她声带嘶哑,她便用扩音器坚持给学生讲课;去世前的一个月,她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直到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在争分夺秒地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

9月20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看望慰问了“博士妈妈”石秋杰的家属。苏荣说:“石老师虽然平凡,但在平凡中体现着伟大。她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面对病魔,石老师总是把自己的痛苦掩盖下来,把愉悦留给学生们,这种人格魅力是让人感动的。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

“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2011年5月26日深夜12点02分,石秋杰发给她的研究生彭子青一封邮件。3万多字的硕士毕业论文修改稿,逐行逐句,一丝不苟。两天后,2011年5月28日凌晨5点37分,这位女教师溘然离世。

5月30日,石秋杰追悼会举行。她分散在祖国各地的同学、朋友、学生放下手头的工作,赶了回来。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赶来了,为自己心爱的弟子;学校领导赶来了,为自己的好员工;亲朋好友赶来了……石秋杰带的12名已毕业的研究生,除一名因未及时通知到,其他11名全部从各自的工作城市赶到南昌,其中一名研究生毕业后在浙江工作,即将分娩,哭着让自己的爱人替自己赶到南昌送老师最后一程。

石秋杰去世100多天了,学生们对她的思念越发强烈。学生们自发地在网上设立了“石秋杰老师天堂纪念网”,一字一句感人至深。

“答辩完的那天,同学们拉着自己的导师开心地合影,我却像个失去妈妈的孩子,那一刻,我只有在心里一声声地喊着你:石老师,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吗?知道我们多么爱你,多么想你,多么想看到你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想报答你慈母般的恩情吗?” “石老师,追悼会上我们呼天抢地喊着你,你能听见吗?我们这些离家在外的学子再也感受不到在你家里撒欢逗乐的温暖,再也吃不到你亲自下厨为我们包的东北饺子、做的可乐焗鸡翅,那可是世上最美的佳肴……”

“石老师,我们真的好想你,你在天堂要好好的,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下辈子我还做妈妈的好女儿”

石秋杰是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1998年华南理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博士毕业,同年被分配至南昌大学工作至今。她是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理事。

早在1997年,年仅34岁的石秋杰就发现自己罹患乳腺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她没有被这个可怕的病魔吓倒,经过积极治疗后很快返回实验室,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自1998年进入南昌大学工作以来,她先后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因工作成绩突出,石秋杰多次荣获“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南昌大学优秀研究生班主任”、“南昌大学巾帼十佳”、“南昌大学师德师风标兵”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

2003年,她的病情复发。这种病,复发就意味着死亡的逼近。石秋杰选择了教学空档期由爱人陪伴去上海治疗,坚强的她依然没有告诉其他任何人,只是给女儿和亲戚打电话说“我去外地开学术研讨会”。治疗结束后,她把医疗费用单据和病历本藏起来,微笑着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一如既往地上课、做实验,为学生修改作业和论文;一如既往地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侍奉公婆。

从2004年到2011年,她的病情一再复发,石秋杰每年都要接受多个疗程的化疗、放疗。

2010年,石秋杰的病历是这样记录的:“1月21日、2月10日、3月1日化疗3周期;3月25日、4月14日、5月5日、5月27日、6月17日化疗5周期;7月7日、8月10日、9月10日、10月1日、11月4日化疗5周期……”而就在这一年,石秋杰还继续担任着干了十多年的研究生班主任,还在为学生的入学教育、思想建设及奖学金评定工作而忙碌,还参加了厦门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项目建设”的学术活动,还在像一个健康的教师一样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谌伟庆,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与石秋杰风雨同舟、相濡以沫20多年,特别是这14年来,他从未停止与死神争夺爱人的残酷战斗,始终不离不弃。

回忆往事,仿佛亲密爱人还未离去:“我一直觉得她是个好妻子、好媳妇、好大嫂、好老师。秋杰临终前10多天写的那3封遗书,分别是给她娘家人、给我的家人、给我和女儿的。生病的事,她不让我告诉任何人,包括她的家人,怕别人担心。她和我的父母、兄弟姐妹相处得非常好,追悼会上我的弟妹、弟媳哭得最伤心。我弟弟、妹妹的孩子再三要求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秋杰的墓碑上,他们说秋杰是我们家最值得尊敬的长辈。”

石秋杰的女儿谌思宇,今年刚大学本科毕业。她回忆道:“就在去年年底,我还去听过妈妈给学生上的课。当时,她是用麦克风讲的,我很吃惊,平时在家里讲话一般不会超过20句的妈妈,在课堂上却那么富有激情,滔滔不绝。现在我明白了,她平时在家说话少是在积攒上课要用的气力啊。我多么后悔我的粗心,一直不知道妈妈病得这么厉害。在我心目中,妈妈是最完美的女神。下辈子,我一定还做妈妈的好女儿。”

理学院化学系副主任吴芳英回忆道:“在同事的眼里,她一直是一个追求完美、健康美丽的人。她一直坚持工作、坚持上课、坚持指导学生,连续十多年担任化学系研究生班主任。直到2010年年底,化学系研究生的入学教育、思想教育和奖学金评定等工作,都是石老师亲自做的。”

5月26日,石秋杰的同门师弟以及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宁等同事“强行”来到医院探望。第一眼看到石老师,大家震惊了:极度消瘦、憔悴的面容,浮肿得厉害的四肢,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了。然而,更让大家震惊的是,石老师的病床上还放着一张小桌子,她正伏在小桌上,用笔记本电脑给即将答辩的研究生修改论文。

“她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崇高”

从1998年至今,石秋杰已经为教育事业奉献了13个春秋,长期承担本科生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以及研究生的“工业催化剂设计”、“催化材料化学”的教学任务。石老师尽管患病,但她的工作量却是每年都超额完成。就是在病情日渐严重的近两年,她依然坚持站在讲台上,依然坚持奋战在实验室。

彭子青是石秋杰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彭子青回忆,石老师多次为他修改论文,效率很高,很仔细,电子文稿上都是满满的批注。2010年12月,长期接受化疗的石老师身体已经十分虚弱,“石老师当时给我们上课,就是一手拿着水杯,一手拿着麦克风。就是研究生的课,石老师也丝毫不马虎,总是那么认真。可我们是那么的不懂事,竟然没看出老师的病情,还总是找她问这问那。”

今年5月22日,也就是石秋杰逝世的前一周,学生黄思富还通过短信和石老师探讨实验仪器修理的事。石老师回复他说:“本科毕业论文你们帮我把好关,仔细修改,同时你们几位应抓紧时间把以前的数据整理成论文,请代为转告其他人。郭桂新和郑玉华的实验也该抓紧,遇到问题你们都帮帮她们。”谁知,这条短信竟成了黄思富与石老师最后的交流。

在学生看来,石秋杰不仅是他们学业上的老师,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石老师经常会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送给他们吃。每年学期末,石秋杰都会邀请学生们到她家里来,她亲自下厨,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包好吃的饺子,让身在异地求学的学子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住院后,石老师一直坚持通过短信、QQ的方式和学生联系。身体的剧痛使她每晚无法入眠,她就静静地坐着,尽量不咳嗽,不影响其他患者休息,也不肯服用止痛药品,怕损伤脑子影响自己以后的教学与科研。在生命倒计时里的每一刻,石秋杰用她的真诚与善良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说:“石老师身患重病依然保持对学生的博大爱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她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地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石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先进教师代表,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崇高,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展现了品格,这种榜样的力量,必将激励更多的老师积极投身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中。”

石秋杰同志爱岗敬业、品德高尚。她热爱教育事业,在13年与病魔的搏斗中,虽经过三次大手术和几十次的化疗放疗,却从没有因为治疗耽误过一次给学生的授课,从没有因为病痛放松过对科学的追求,在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争分夺秒地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她爱集体,在2011年3月她还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三八妇女节”活动。她爱家庭,爱生活,是一个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石秋杰,这位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知识女性,以病弱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生命的每一寸土地。石秋杰同志潜心科研、成绩斐然。她把实验室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多少个夜晚,她的实验室里灯光总是夜如白昼;多少个节假日,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实验室。近几年来,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有20余篇;先后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助主持并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了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石秋杰同志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又多次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先后获得过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就在今年3月病重之际,她还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成功获批。石秋杰同志爱生如子、精心育人。她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用女性的细心和母性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看来,她不仅是他们学业上的老师,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作为研究生班主任,她熟知化学系每位研究生的情况。即使在住院的那段时间,她仍坚持通过短信、QQ等方式和学生联系。她心中总是念着学生,总有不竭的动力与精力去付出、去传道、授业、解惑,直到去世前的一个月,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她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的神圣使命,用生命诠释着师者的崇高与风范。

当天中国教育报配发短评:爱与责任的完美诠释

石秋杰,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持久地感动、感染了许多人。在生命垂危之际,石秋杰以对教书育人事业的赤诚,以对学生发自心底的爱,诠释着师者的崇高。作为教授、博导,石秋杰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把事业的重心放在课堂上和实验室里。与当下一些教师轻教学、忙项目的行为相比,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她还用女性的细心和母性的爱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看来,她不仅是他们学业上的老师,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妈妈。石秋杰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师者的爱与责任。

在石秋杰短暂而美丽的人生中,始终以阳光而坚强的心态驱散病魔的阴霾,用温暖而执著的微笑面对肩负的神圣使命。石秋杰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崇高师德和高尚情操。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

8.教师楷模 人生榜样

《江西日报》9月21日头版

9月20日上午,省委书记苏荣前往南昌大学已故优秀教师石秋杰教授家中,亲切看望慰问她的家属,高度评价石秋杰老师用无私奉献唱响生命之歌的先进事迹,称赞她为教师之楷模,人生之榜样。

48岁的石秋杰教授生前系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师,博士生导师。2011年5月28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多年来,她爱岗敬业,潜心科研,爱生如子,行为世范,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先后被授予“南昌大学师德师风标兵”、“南昌大学巾帼十佳”、“南昌大学优秀班主任”、“南昌大学优秀研究生班主任”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

上午11时10分,苏荣以及省领导赵智勇、肖光明一行,专程来到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北区教工宿舍,看望慰问已故教授石秋杰老师的家属。一进门,苏荣握着石秋杰的爱人、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谌伟庆老师的手,动情地说:“我们都很怀念石老师,她在最后的日子里仍惦记着她的学生、眷恋着她未完成的事业,这些都使我深受感动,她的不幸去世,对家人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南昌大学、对全省教育事业也是一个重大损失。”

“13年,她从未因为治疗而耽误给学生上课;长期的化疗、放疗致使声带嘶哑,她便带着扩音器坚持给学生讲课;去世前的一个月,她还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在为她的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谌伟庆回忆起爱人石秋杰生前的点点滴滴,眼里噙满泪花。谌伟庆感慨地说:“我爱人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没想到去世以后,像她这样一个普通教师,一个平凡的人,会引起学校、省委省政府、社会各界和全国媒体的关注,这是我们江西高校教师的光荣。”

“璀璨人生,光耀一生”。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介绍说,仅在南昌大学的校园网上,师生们自发对石秋杰老师追思和悼念的留言、文章等就超过四十万字。互联网上更是反响强烈,许多网友称她是“博导妈妈”、“大学最美老师”„„

苏荣深情地说,正如大家所说,石秋杰老师很平凡,但在平凡中体现着伟大。她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传道、授业、解惑,石秋杰老师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师者的神圣使命。她以一颗赤诚之心,将师者风范和奉献精神持之以恒,无怨无悔,是“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典范。

苏荣接着说,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在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大学不应只比“大”更应比“学”。大学不仅仅是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有名师、名家。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而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在于加强师德建设。石秋杰老师作为全省高校教师的优秀代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和躬行了什么叫“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石秋杰一样的教师。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她这种矢志不移地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学习她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高尚师德,学习她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学术风范,学习她身患重病仍为他人着想、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

苏荣最后说,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石秋杰先进事迹,对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奋斗,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临行,苏荣关心地询问石秋杰女儿谌思宇的学习生活情况。当得知谌思宇正在大学读研究生,成绩优秀。苏荣勉励谌思宇:“要努力学习,坚强生活,像你母亲一样,做一个优秀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一句句情深意切的问候,令在场的人感动万分。

(本报记者傅云)

9.一句句情深意切的问候,令在场的人感动万分

新华网2011年9月27日

蜡炬成灰泪始干——追记南昌大学石秋杰教授

9月24日晚举行的南昌大学2011年迎新生文艺晚会上,一部12分钟的情景剧让万名师生为之感动。

情景剧的主人翁是今年5月辞世的南昌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石秋杰。去世前的一个月,她还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去世前的48小时,她还在为学生修改毕业论文……

情景剧选取石秋杰与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约定与学生包饺子,病床上坚持给学生修改论文等工作、生活片断,通过同事、学生对她的思念和诉说,演绎出石秋杰老师的高尚师德。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16班的王若男同学说:“我是新生,对石秋杰老师并不了解,但是看完这个节目后特别感动。石秋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特别温暖。虽然她的生命很短暂,但她就如同夜空中燃放的烟花一样,无比绚烂与精彩。”

“石秋杰老师的那一份坚定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演出的过程中我几度想要落泪,但是我不能哭,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这样才能把最真实的石秋杰老师展现在观众面前。”石秋杰的扮演者谢蓉老师演出结束后说。

48个春秋的生命里程,14年的抗癌之路。石秋杰,这位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知识女性,摇曳着病残之躯的微弱火光,照亮了生命的每一寸土地。

1997年,正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石秋杰患上乳腺癌。她没有被病魔吓倒,经过积极治疗后很快返回实验室,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988年博士毕业后她一直在南昌大学任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多年来,石秋杰经历过3次大切除手术、几十次化疗放疗。当上苍用疾病考验她生命的极限,她用血肉之躯展示了人性至美的光辉。每一次制订治疗方案,她都坚持以不与教学、科研相冲突为前提。长期的放化疗使她声带嘶哑,她便带着扩音器给学生讲课。就在今年3月,她还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得50万元的科研经费。

在南昌大学工作期间,她先后主持并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两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国家教委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在国际、国内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和发明专利各一项。

2003年,石秋杰病情复发。这种病复发,就意味着死亡的逼近。在教学空当期,她由爱人陪伴去上海治疗,坚强的她没有把病情告诉其他亲人,给女儿和亲戚打电话只说是去外地开学术研讨会。治疗结束后,她把医疗费用单据和病历藏起来,微笑着回到岗位工作,一如既往地上课、做实验,为学生修改作业;一如既往地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侍奉公婆。

就是在病情日渐严重的近两年,她依然坚持站在讲台上,奋战在实验室。2011年4月,因病情恶化不得不住院治疗,她还通过短信、QQ和邮件,指导和修改学生毕业论文。

2011年5月26日,石秋杰去世前两天,她的同门师弟、南昌大学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宁和同事来到医院探望。第一眼看到石老师,大家震惊了:极度消瘦、憔悴的面容,浮肿得厉害的四肢,几乎让人认不出来。然而,更让大家震惊的是,她正伏在小桌上,用便携电脑给即将答辩的研究生修改论文。

张宁,一个自认为早已过了流泪年纪的汉子,那一刻眼泪怎么也控制不住,他转身快步走出病房,平复了好一会儿才回来。不想气氛太凝重,他便故作轻松地说:“秋杰啊,你是博导,我也是博导啊,你能不能留几篇论文给我改改?”石秋杰用微弱的声音回答:“大家都很忙,每个人都有许多事,我已看过两遍了,再看一遍就可以啦。”

“秋杰啊,她这一辈子都在追求完美,工作、生活都是这样。”石秋杰的爱人谌伟庆说,“就连她的病情,她都一直没告诉过学生,也一直没告诉过同事。她不想给别人增加任何一点麻烦。”

谌伟庆说:“2004年以来,秋杰晚上就没怎么睡过好觉,全身的疼痛常使她半夜爬起来,又悄悄回到电脑前,好像只有工作才能减轻她的病痛。一天夜里我醒来,一翻身她又不在了,那已是清晨4点多了,我推开书房门,见她在给学生发邮件……”回忆往昔,谌伟庆悲痛不已:“她真是把气力都用在学生和课堂上了,最后给我的遗书,她都没有力气写完啊,我知道她心里一定还有很多没说完的话……”

石秋杰去世后,学生们自发地在网上设立网页纪念她。学生们情真意切的言语感人至深:“答辩完的那天,同学们拉着自己的导师开心地合影,我却像个失去妈妈的孩子,那一刻,我只有在心里一声声地喊着你:石老师,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吗?知道我们多么爱你,多么想你,多么想看到你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想报答你慈母般的恩情吗?”

“石老师,我们真的好想你,你在天堂要好好的,下辈子您还做我们的老师……

10.学生在天堂纪念网悼念石秋杰老师文选录

http:// 祭石老师文

发布时间:2011-05-31 10:34 来自:lee 今日照常打开电脑,打开QQ,惊闻好友说说上写道“石老师,走好”。心中默念此石老师应该是某一老老师,寿终正寝,不敢相信也不可能是我一直在内心深深惦念、尊重不已的石秋杰老师。然一切都是真的!

石老师是我的老师,是我曾经一直满含愧疚不愿直面的老师,是曾经指导我在漫漫黑夜给予我一盏明灯的老师。真不愿这一切是真的!离开南昌,离开石老师已经整整七年了,中间经历很多故事,最后一次见到石老师已经是2008年的3月,正好是个雨雪霏霏的日子。每每见到老师,老师都是嘘寒问暖,在我人生的十字关头给予指向和鼓励。多年来,我一直都不曾也不能忘记您,每当我困惑无助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您温暖又激励的话语,然后充满力量,大步向前!

石老师是我的老师,我曾想有一日功成名就抑或成家立业后像模像样般去看望您,然子欲养而亲不待,您就这般匆匆走了。石老师是我的老师,您一直都活在我的心里!

面对电脑,敲下如是文字,于己也是泪眼模糊,愚脑混沌,不知所言!谨以此祭石老师,石老师是我的老师!

石老师,您一路走好!

发布时间:2011-05-31 22:26 来自: 匿名网友

这三年来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我都一直得到石老师的悉心指导。石老师的谆谆教诲、嘘寒问暖都还在耳边,不敢相信石老师真的走了。石老师是多么的坚强,自己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还坚持工作,而且从来不提及自己的病情。她在病重生命垂危之际仍坚持为我批阅论文多次,每次都是很快随即就给我回复,并给出宝贵的修改批注。当时懵懂的我只是佩服老师的责任心和高效率,没曾想到这些都是老师在病危之时做的。感叹石老师伟大和无私的同时,自觉愧疚万分。在石老师最后的这段日子,还让她如此操劳。

心存对石老师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愿石老师一路走好!老师,一路走好

发布时间:2011-05-31 19:59 来自: 金燕

亲爱的石老师,没有想到您就这么急匆匆的走了。开始听说您病了,您都没有容许做学生的来看看您。知道您是怕我们知道了您的病情影响我们的学习,而选择了自己默默地承受。

想起您那甜美的笑容,您那温柔的教导,您那细致的关怀,怎么不让学生感到惋惜啊。石老师,谢谢您的循循善诱,谢谢您的暖暖地微笑,您永远活在同学们的心中… 石老师,一路走好

发布时间:2011-05-31 10:50 来自:2003硕 丽丽 5.30早晨,打开电脑,在群里看到您病逝的消息 立刻打电话给南昌,确认了消息的真实 心中悲痛不已,但还是不愿相信

三年的时光里,您留给我们的永远都是年轻、自信、快乐、爽朗和坚强的印象 您是那样的优秀,是我们全班女生的楷模

我们真的都很爱您,这句话也许我们谁也没说出来过 但确实是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如今却最想说的一句话 您没有离去,在我们的印象中您永远都是年轻美丽的样子 石老师,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病痛的折磨 石老师,我们永远爱您!

发布时间:2011-06-01 21:05 来自: 匿名网友

最最敬爱的石老师,天堂里的您还好吗?您离开我们五天了,可还是无法说服自己这是真的,然而事实由不得我不信,您真的已经离开我们了。

有太多的话想跟您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师恩难偿,根本不是能用只言片语所能表达的。两年来,您为我们所做的远远超过了一个老师要做的,您不仅是我们学习上的良师更是我们生活的导向。您总是孜孜不倦的指导我们实验,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的生活,您对我们是那么的有耐心有爱心,可对自己却又是这么的狠心,一个人默默的承受所有的病痛。从上学期您的嗓子就开始沙哑,最后都几乎说不出话,您告诉我们是发炎,您带着扩音器给我们开组会。您病重了也不告诉我们,还坚持来学校看我们,后来病危的两个月里,您来不了学校还让谌老师过来看我们,带吃的给我们,让我们怎么会想到您会这么快离开我们呢?石老师,是我们不孝,没有早一点去看望您!

我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实在是觉得说什么都很无力,千言万语都表达不出您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

上一篇:五查五看“两学一做”个人剖析材料下一篇:年度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