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安全生产事故

2024-05-12

广东安全生产事故(共6篇)

篇1:广东安全生产事故

广东省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挂牌督办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范围内发生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挂牌督办工作,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非法违法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跟踪督办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广东省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挂牌督办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名义对全省范围内发生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挂牌督办工作(以下简称“挂牌督办工作”)。

第三条

挂牌督办工作坚持“依法依规,严格审核,加强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挂牌督办工作具体由省安全监管局(以省安委办名义,下同)安全生产协调处牵头组织,局相关处室予以支持配合。

第二章 督 办

第五条

本省范围内发生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实行挂牌督办。国务院安委会(安委办)督办或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批示、指示要求督办的事故调查处理列入督办。

第六条

局值班室每周向安全生产协调处提供上周全省各地较大

事故情况,安全生产协调处对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经查实存在瞒报行为的事故,以省安委办名义向事故发生地政府发函督办,并抄送相关业务处室。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在局网站设置“事故督办专栏”同步刊登督办事项。

第七条

以下较大事故原则上不列入督办

(一)不涉及生产经营性行为的道路交通事故。

(二)发生在民宅,且不涉及生产经营场所或生产经营行为的火灾事故。

(三)水上交通事故。

(四)按照有关规定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第八条

督办事项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善后工作;

(二)事故调查组织工作;

(三)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性质认定工作;

(四)事故责任认定,以及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五)事故调查报告;

(六)需列入督办事项的其他内容。

第九条

督办时限按督办事项的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不超过60日。如未能在办理期限内完成督办事项,安全生产协调处应加强督促。

第三章 审 核

第十条

被督办事故的调查报告,由各地安全生产委员会提交省安委办审核。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协调处对以下内容进行初审,初审不符合要求的,直接退还,并要求相关市按照要求完善程序、补齐内容后重新报送。

1.是否按规定程序上报事故调查报告;

2.是否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成立事故调查组依法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3.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要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第十二条

对符合以上要求的事故调查报告,协调处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草拟审核意见,会相关业务处室,并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报省安委办主要领导审批。

(一)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是否存在缺漏;

(二)事故性质认定是否准确;

(三)事故处理建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四)提出的防范和整改措施是否完善。

第十三条

必要时,安全生产协调处可提请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对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审核。

第十四条

必要时,安全生产协调处可以省安委办名义将提交审核的事故调查报告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一并反馈给事故发生地安委会。

第十五条

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除明显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外,原则上尊重地方意见。

第十六条

对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事故调查报告,应提出修改建议,并书面要求相关市安委会督促事故调查组补充调查并重新上报;对符合要求的,复函同意将事故调查报告提交市政府审批。发出同意复函后,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同步从“事故督办专栏”中撤销督办事项。

第四章 备 案

第十七条

事故调查报告经事故发生市政府批复结案后,省安全监管局各相关处室应加强对各地落实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的跟踪和督办,安全生产协调处应督促指导各地安委办在处理工作落实后认真做好事故调查处理档案归档和管理工作,同时督促各地安委办及时向省安委办提交以下材料备案。

(一)政府对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和事故调查报告;

(二)法院对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员作出的审判文书;

(三)纪委监察机关给予相关责任人员党政纪处分的执行文件;

(四)相关部门对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等执法文书;

(五)给予责任单位和人员其他处理的执行文书;

(六)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七)其他需要存档的文件。

第十八条

安全生产协调处对各地提交的备案材料应及时整理和登记,建立事故档案,定期将事故备案材料交局档案室保存。局办公室应配合安全生产协调处做好较大事故备案材料的保存管理工作。相关事故的备案材料保存期限为自事故发生地政府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3年。

第十九条

本规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篇2:广东安全生产事故

1.1 编制目的

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l亿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或者跨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需要由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安委会)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省安委会组织协调下,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和省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当地人民政府为主,实行当地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有关单位应当与当地人民政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2 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

2.1 组织体系

全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省安委会,省有关单位,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指挥机构、专业协调指挥机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生产经营单位组成。

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领导机构为省安委会,综合协调指挥机构为省安委会办公室,专业协调指挥机构为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管理的专业领域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机构由各地自行确定。

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消防部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力量、志愿者队伍及有关省际、港澳和国际救援力量等。

省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履行本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职责,负责制订、管理并实施有关应急预案。

2.2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以属地为主,事发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事故灾难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同时抄送省安委会办公室。

涉及多个领域、跨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或影响特别重大的事故灾难,根据需要由省安委会或者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3 预警预防机制

3.1 事故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

省有关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灾难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特别重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中央企业或省管企业在上报当地人民政府的同时应当上报企业总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上级人民政府,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事发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在事件发生后两小时内,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同时抄送省安委会办公室。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有关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均应及时通报同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及时分析处理,并按照分级管理的程序逐级上报,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事发单位要及时、主动向省安委会办公室、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提供与事故应急救援有关的资料。事发地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事故前监督检查的有关资料,为省安委会办公室、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研究制订救援方案提供参考。

3.2 预警行动

各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要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由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若发生需要Ⅰ级应急响应的事故灾难,在国家预案正式启动前,由事发地人民政府先行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同时逐级上报,逐级响应。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由省安委会办公室或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组织实施。当省安委会办公室或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进行Ⅱ级应急响应行动时,事发地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相应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省人民政府及省安委会办公室、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Ⅲ级及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决定。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4.1.1 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的响应

Ⅱ级响应时,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启动并实施本单位相关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并及时向省人民政府及省安委会办公室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需要其他单位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根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类别,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有关预案进行响应。

4.1.2 省安委会办公室的响应

(1)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基本情况、事态发展、救援进展情况和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2)密切保持与事发地地级以上市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3)根据有关单位和专家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随时待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协调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5)对可能或者已经引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情况,要及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同时负责通报相关领域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6)组织协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7)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

4.2 指挥和协调

进入Ⅱ级响应后,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及其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立即按照预案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配合事发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省安委会办公室根据事故灾难的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事发地毗邻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相关机构按照各自应急预案提供增援或保障。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事发地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灾难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中央企业、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发生事故灾难时,其总部、主管单位应全力调动相关资源,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3 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事发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预案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处置。

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4 医疗卫生救助

事发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并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有关医疗卫生救助情况。

省卫生厅根据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或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的请求,及时组织有关医疗救护机构派出专家等进行支援并指导事发地的医疗救治工作。

事发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事故类型,组织有关医疗救护机构按照专业规程进行现场救治、防疫等工作。

4.5 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4.6 群众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安排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是:

(1)督促事发单位与当地人民政府、社区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2)决定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3)指定有关单位负责实施疏散、转移。

(4)启用应急避难场所。

(5)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6)负责治安管理。

4.7 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调动本行政区域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超出事发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调配救援力量支援,省府办公厅协调有关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组织力量进行支援。

4.8 现场检测与评估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鉴定与评估小组,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抢救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检测与评估报告要及时报送省安委会办公室和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4.9 信息发布

省安委会会同有关单位具体负责特别重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的发布工作。

4.10 应急结束

遇险人员得到妥善解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事发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会同相关单位负责组织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5.2 保险安全

生产事故灾难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5.3 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由省安全监管局负责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必要时,省人民政府直接组成调查组或者授权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及时上报。6 保障措施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全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完善全省重大危险源信息库、救援力量和资源信息数据库;规范信息获取、分析、发布、报送格式和程序,保证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应急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有关单位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地级以上市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本单位、本地区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并按月报、季度报、半年报和年报的要求,定期向省安委会办公室报送有关信息,重要信息和变更信息要及时报送,省安委会办公室负责收集、分析和处理全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有关信息,并将相关信息处理情况或重要信息向省安委会成员单位通报。

6.2 应急支援与保障

6.2.1 救援装备保障

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掌握本专业的特种救援装备情况,各专业队伍按规程配备救援装备。

6.2.2 应急队伍保障

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行业或领域的企业应当依法组建和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各级、各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负责检查并掌握相关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准备情况。

6.2.3 交通运输保障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后,省安委会办公室或有关单位根据救援需要及时协调民航、交通和铁路等单位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各有关单位对事故现场进行道路交通管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道路受损时应迅速组织抢修,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6.2.4 医疗卫生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救治能力。

6.2.5 物资保障

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各专业应急救援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负责监督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掌握应急物资的生产加工能力储备情况。

6.2.6 资金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资金应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协调解决。省安委会办公室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需财政负担的工作经费,按照《广东省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解决。

6.2.7 社会动员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省安委会办公室协调调用事发地以外的有关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增援,各级人民政府要为其提供各种必要保障。

6.2.8 应急避难场所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提供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时人员避难需要的场所。

6.3 技术储备与保障

省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统筹、督促负有专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单位组建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专家组,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充分利用各成员单位系统内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机构及其专家,研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重大问题,开发应急技术和装备。

6.4 宣传、培训和演习

6.4.1 公众信息交流

省安委会办公室和有关单位组织应急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工作,各种媒体提供相关支持。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关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

生产经营单位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社区建立互动机制,向周边群众宣传相关应急知识。

6.4.2 培训

有关单位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以及专业救援队伍的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

有关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各地要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内容列入行政干部培训的课程。

6.4.3 演习

各专业应急机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习。省安委会办公室每两年至少组织一次联合演习。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

6.5 监督检查

省安委会办公室对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7 附则

7.1 术语解释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7.2 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负责人,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3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省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7.4 预案实施时间

篇3:广东农机安全生产零死亡零事故

高度重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自国家和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来, 广东省农业厅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对于作为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省农业厅更是高度重视,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分管领导潘雪芬副巡视员为组长、厅农业机械化办公室郑宏宣主任为副组长的“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设在厅农机监理办) , 成员由厅农业机械监理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 负责组织开展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为更顺利地开展工作, 省农业厅还精心制订了各项工作措施, 先后签发了《2010年省农业厅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 (粤农[2010]130号) 、《关于印发2010年广东省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粤农办[2010]145号) 、《关于印发集中开展整治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粤农办[2010]301号) , 并与省安全监管局联合转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平安农机”示范县 (区、市) 考评工作的通知》 (粤农函[2010]120号) , 与省保监局转发了《中国保监会、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拖拉机交强险工作的通知》 (粤保监发[2010]26号) 等一系列工作部署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 明确了全省各级农业 (农机) 主管部门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目标、重点和措施, 要求各级农业 (农机) 部门和农机监理机构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围绕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 进一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行动, 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努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作为农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省农业厅谢悦新厅长非常关注农机化的安全健康发展, 经常利用下乡调研和检查工作的机会, 主动了解农机安全生产的情况。在厅党组工作会议上, 他常与分管领导、处室领导研究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对策, 反复强调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农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和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要及时掌握农机安全生产动态, 对农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研究, 认真解决, 决不能掉以轻心。通过常敲警钟, 厅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强化了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增强了做好农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促进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落实责任形成分级监督工作机制

按照国家和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部署, 以及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 广东省农业厅认真开展第二批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区、市) 考评活动, 研究制订了相关贯彻实施方案, 由专门成立的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和推进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并与21个地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 分解控制指标, 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相关责任, 扎实、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各级农业 (农机) 主管部门积极将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与农机化工作同部署, 以全面落实提高农机安全监管能力, 加大监控力度和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目前, 全省农业 (农机) 主管部门上下级之间、农业 (农机) 主管部门与农机监理机构之间、县农机监理机构与农机手之间均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 共签订近6万份, 形成了分级监督、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 对促进全省农机安全生产, 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狠抓“三项行动”推进“三项建设”

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推进“三项建设”是“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内容, 也是完成“农机安全生产年”目标任务的重要体现。自2009年国家和省做出开展“三项行动”和推进“三项建设”决定以来, 广东省农业厅结合实际制订了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活动。2010年, 省农业厅继续保持思想上不麻痹、行动上不放松、工作上不懈怠的姿态, 组织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推进“三项建设”活动。

广东省农业厅一方面以开展“三项行动”为契机,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 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整治行动、“查制度、查落实、查培训、查漏洞”的专项督导检查和农机安全宣传活动, 着力提高农机手的法制和安全生产意识, 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据不完全统计, 各级农业 (农机) 主管部门和农机监理机构开展农机执法行动4711起, 排查治理隐患单位3297个, 排查一般隐患6295个, 已整改5839个, 整改率92.8%, 排查治理重大隐患8个, 已整改8个。全省共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活动329场, 张贴 (挂) 标语、横幅6650条 (幅) , 发放宣传资料27.6万份 (册) , 发出手机安全宣传信息5.7万多条。

一方面以加大安全投入为重点, 积极推进农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2010年, 省农业厅调整农机议案资金的投向, 重点向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建设倾斜, 尝试对拖拉机“三灯”装置、农机办证窗口进行补贴, 强化业务培训、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活动和安全村建设, 投入资金达800多万元。如重点投入500多万元为汕头濠江区等21个市、县监理机构添置安全技术检测设备 (线、车) ;将拖拉机安装使用“三灯” (前照灯、转向灯和刹车灯) 装置纳入了全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每台予以30%的补贴, 开创了全国先河, 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珠海、东莞、中山、清远等地的农业 (农机) 部门在省补贴资金的引导下, 加大补贴力度, 积极推广“三灯”装置新技术, 受到广大拖拉机使用者的欢迎, 纷纷要求安装“三灯”装置。2010年已完成安装1000多套。据了解, 目前, 全省各地已安装手扶拖拉机“三灯”装置近5000套, 为提升预防农机事故能力起到积极作用;省农业厅投入80万元带动地方配套资金30万元开展共建农机监理“文明监理, 优质服务”办证示范窗口建设, 提升了农机安全监管和服务能力;全省投入200万元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警示牌制作和农机安全村建设, 这些投入有效地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了全省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 促进了全省农机安全监管能力的提升。

突出示范典型带动农机化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 广东省农业厅全力贯彻落实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部署, 以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为目标, 与省安全监管局一起共同组织开展“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 (以下简称“平安农机”活动) , 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乡 (镇) 、村和户及合作社、协会、作业公司, 着力完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 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并取得了显著成果。2008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和湛江的廉江市被国家评为第一批“平安农机”示范县 (区) 。2010年, 广东省农业厅与省安全监管局联合组织开展第二批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区、市) 考评工作。经严格审核、现场考察, 各级农业 (农机) 和安全监管部门推荐申报的广宁县、佛冈县和惠来县符合有关标准和条件要求, 成为广东省第二批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并被推荐到国家“平安农机”活动领导小组。

篇4: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管理

关键词: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应急救援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a)-0206-01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人们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意外事件。也有事故发生时不伴有损失的情况,这种事故被称为险肇事故。险肇事故是很危险的,如果再次发生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也总是伴随着危险。所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普遍存在。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危险各不相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就存在着差异。对大量的事故调查、统计、分析表明,事故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掌握和研究这些特性,对于指导人们认识事故、了解事故和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1 事故报告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2 事故分析

事故大多属于事先没有预料的偶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因此,事故致因研究,不能在直接观察下进行,而是要在事故发生之后,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确定事故原因是事故调查分析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正确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才能吸取教训,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预防、控制事故的重要复发。但是,事故发生的机理往往很复杂,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有时一起事故往往有多种原因,而各种原因之间又有着复杂的关联。因此分析确定事故的原因时,应先从直接原因入手,再分析找出事故的全部原因,从全部原因中分晳找出起主导作用的事故原因,即事故的主要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2)事故间接原因,是间接导致事故的原因。即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技术和投计上的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或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3)事故主要原因,指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属于下列情况者为主要原因: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光线不足或工作地点及通道生产(施工)环境不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有错误;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不懂操作技术知识;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2]。

3 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追究责任。

4 事故处理

4.1 事故调查处理原则

(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对事故的调查处理不仅要揭示事故发生的内外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机理,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预防重复发生事故的措施,作出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的认定,依法依责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而且也是为政府加强安全生产、防范重特大事故、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切都源于事故调查的结论。事故的结论正确与否,对后续工作的影响非常重大。因此,事故调查处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认真地对待,不得有丝毫的疏漏。

(2)“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3)公正、公开的原则。公正,就是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不准包庇事故责任人,也不得借机对事故责任人打击报复,更不得冤枉无辜。公开,就是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结果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自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能使较大范围的干部群众吸取事故的教训;挽回事故的影响。

4.2 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区分

调查处理职工伤亡事故,要分清责任事故与非责任事故,主要调查处理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非责任事故——是指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故,或在技术改造、发明创造、科学试验活动中,因科学技术条件限制无法预测而发生的事故。

4.3 事故处理程序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內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4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参考文献

[1] 谈明华.浅谈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管理[J].青海电力,2003(4).

篇5:广东安全生产事故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不属于应急预案文件体系的内容的选项是__。A.指导书 B.记录 C.程序 D.名称

2、折断面检查是__金相检验方法之一。A.微观 B.宏观 C.全部 D.局部 3、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属于__。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4、起重机械中起着省力和支撑钢丝绳并为其导向的作用的是__。A.卷倘 B.滑轮 C.吊钩 D.制动器

5、空压站操作间的噪声应低于__dB。A.65 B.75 C.85 D.90

6、__是变配电站的核心设备。A.电力电容器 B.电力变压器 C.高压开关

D.高压负荷开关

7、化工生产管道的敷设方式最好为__。A.地埋 B.架空

C.地埋、架空相结合 D.水下输送

8、__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A.综合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 C.基本预案 D.专项预案

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__。A.工伤社会保险 B.商业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10、某生产经营单位的市场部门正在开展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的运行模式,该项工作属于体系运行的__阶段。A.策划

B.实施与运行

C.检查与纠正措施 D.管理评审

11、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__的监督检查。A.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劳动安全机构

12、某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A.由本单位工会领导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B.应急预案的评审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 C.预案评审后,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D.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

13、__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A.安全投入 B.安全文化 C.安全科技 D.安全责任

14、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地方政府领导人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法__。A.给予民事制裁 B.给予行政处分 C.承担赔偿责任 D.追究经济责任

15、对于重大危险源,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__,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等公共设施安全隔离。A.应急措施方案 B.风险评估制度 C.土地使用政策 D.监督管理方案

1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__。A.主要领导人 B.重要领导人 C.主要决策人 D.重要决策人

17、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__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18、典型的__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A.单元表格 B.单元计划 C.单元过程 D.单元机构

19、__对策主要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A.安全教育 B.安全技术 C.安全管理 D.安全防范 20、__是指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单位在证书有效期限内所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A.监督审核 B.复评 C.现场审核 D.文件审核

21、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和的因素,称为__。

A.职业性危害因素 B.劳动强度因素 C.安全隐患因素 D.劳动事故因素

22、__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A.安全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23、机动车辆载物应当符合__严禁超载。A.国家规定的重量 B.《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重量 C.核定重量 D.载重重量

24、气体灭火剂的使用始于__。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25、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__。A.安全管理系统 B.安全监测系统 C.安全评估系统 D.警报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在__应将“出口”标志与“疏散通道方向”指示标志联合设置。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B.观众厅、展览厅、商业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C.商场、影剧院、娱乐厅、体育馆、医院、饭店、旅馆、高层公寓和候车室大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开场所的紧急出口 D.层间错位的楼梯间

E.地下汽车库与多层汽车库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

2、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包括__。A.内部环境 B.外部环境 C.心理环境 D.交流环境

E.安全问题交流环境

3、电力工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电力生产的主要特点有__。A.发、输、供、用电同时完成 B.管理高度集中 C.连锁性

D.资金和技术密集 E.可靠性要求高

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其作用有__。

A.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B.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C.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

D.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E.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B.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C.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D.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必每年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E.所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的时间是相同的

6、机械安全的特性有__。A.可靠性 B.适用性 C.防护性 D.友善性 E.整体性

7、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如果上路行驶的机动车__,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并可以依法予以处罚。A.未悬挂机动车牌的 B.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的 C.未放置保险标志的

D.未随身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 E.未随身携带机动车登记证的

8、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指因安全生产责任者未履行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定责任,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及后果的严重性,追究其__的一种制度。A.赔偿责任 B.监督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 E.刑事责任

9、以下列车按运输性质分可分为__。A.军用列车 B.混合列车

C.行包快运专列 D.路用列车 E.抢险维修列车

10、以下属于安全预评价报告格式要求的有__。A.封面 B.目录 C.页脚 D.前言 E.附录

11、安全评价报告书的格式中涉有国家核准资质的证书有__。A.评价机构卫生资质证书 B.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 C.安全验收评价资质证书 D.安全专项评价资质证书 E.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12、职业病危害项日申报程序有__。A.用人单位安排职工进行上岗前的检查

B.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

C.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D.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E.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

13、以下属于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的有__。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原则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原则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原则 E.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原则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

A.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B.生产或者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或者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劳动防护用品和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C.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D.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加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印章

E.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采用古代盾牌的形状,有“防护”之意;盾牌中间采用字母“S”表示“劳动安全”之意

15、”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__。A.放热反应 B.粉尘生成 C.高温条件 D.泄漏 E.噪声

16、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对__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A.危险化学品 B.建筑施工 C.机械制造 D.矿山 E.交通运输

17、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__。A.社会责任主体 B.企业责任主体 C.中介服务主体 D.政府监管主体 E.集体责任主体

18、下列各项关于车辆轮对基本限度描述正确的是__。A.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3mm B.车轮轮厚度客车≥25mm,货车≥23mm C.车轮轮缘厚度≥23mm D.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15mm E.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8mm

19、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__等。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救援费用 D.环境破坏 E.应急救援措施

20、我国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颁布《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包括__。A.尘肺13种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C.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56种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E.职业性皮肤病8种

2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__。A.粉尘 B.病毒 C.劳动制度 D.辐射 E.振动

22、依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进行了界定,其中设定了__的行政处罚。A.责令限期改正 B.警告 C.给予关闭 D.停产整顿

E.5万元以下的罚款

23、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__。A.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B.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D.危险性预先分析

E.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

2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体系中,技术法规主要由各类安全监察__构成。A.考核标准 B.检验规则 C.考核细则 D.管理规定 E.规程

25、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事故是由__等原因造成的。A.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管理缺陷

篇6:广东安全生产事故

(2017年7月)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年8月9日

主要内容

一、2017年7月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二、2017年1-7月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三、2017年8月份防控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建议

一、2017年7月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一)总体情况。

7月份,全省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494起、死亡306人,同比分别下降36.5%和17.5%;环比分别上升11.0%和22.9%。发生较大事故6起,死亡27人,去年同期未发生较大事故;环比分别增加4起、20人,上升200%和285.7%;发生重大事故1起,死亡19人。

7月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情况表

(二)各行业事故情况。

1.农林牧渔业。7月份,全省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持平,环比分别减少1起,1人,下降33.3%和33.3%。

2.采矿业。7月份,全省未发生事故,与去年同期持平,上月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环比各下降100%。

3.商贸制造业。7月份,全省发生事故35起,死亡36人,同比事故起数分别减少9起、5人,下降20.5%和12.2%;环比事故分别— 2 —

增加13起、15人,上升59.1%和71.4%。其中:冶金机械等八行业发生事故16起,死亡17人,同比分别增加2起、1人,上升14.3%和6.3%;环比分别增加9起、11人,上升128.6%和183.3%。

4.建筑业。7月份,全省发生事故34起,死亡44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下降2.9%,死亡人数增加10人,上升29.4%;环比分别增加2起、17人,上升6.3%和63.0%。其中: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发生事故20起,死亡25人,同比分别上升81.8%和127.3%,环比分别上升53.8%和108.3%;交通建设工程发生事故2起,死亡1人,同比分别下降50%和75%,环比分别下降33.3%和66.7%。

5.交通运输和仓储业。7月份,全省发生事故409起,死亡210人,同比分别减少275起、71人,下降40.2%和25.3%,环比分别增加35起、25人,上升9.4%和13.5%。其中:道路运输业发生事故403起,死亡205人,同比分别下降40.3%和25.2%,环比分别上升9.8%和15.2%;水上运输业发生事故2起,死亡1人,去年同期未发生水上运输事故,环比事故起数持平,死亡人数下降50%;铁路运输业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各下降60%,环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持平。

6.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等其他13个行业。7月份,发生事故14起,死亡14人,同比分别减少1起、1人,各下降7.7%;环比分别减少1起、2人,下降7.1%和16.7%。

7月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各行业占比图

(三)较大及以上事故情况。

7月份,发生较大事故6起、死亡27人,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3起、建筑业事故2起、商贸制造业事故1起;发生重大事故1起,即:广河高速公路龙门路段“7·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较大及以上事故简要情况如下:

1.7月6日13时许,广河高速广州往河源方向74KM处发生一起大客车碰撞护栏侧翻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9人死亡、30人受伤。

2.7月4日,广州市乐广高速公路花都梯面区段发生一起小型普通客车与重型半挂牵引车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至7月9日,事故造成3人死亡。

3.7月7日,韶关南雄市江头镇X338线5公里处发生一起摩托车与公交车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

4.7月8日10时许,东莞市塘厦矿山起重设备经营部3名员工对位于企石镇铁岗村九龙井的龙门吊进行拆除作业时,发生坍塌,造成3人死亡。

5.7月11日,揭阳普宁市普宁大道南山路段一辆在路边施工— 4 —

的大型吊车发生倾翻,吊臂砸中一路过面包车,造成8人死亡,2人受伤。

6.7月22日18时许,广州市海珠区振兴大街16 号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B 区项目发生一起塔吊坍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2 人受伤。

7.7月26日3点许,在肇庆市广宁县仁安路段(S263线165km+150m)处,号牌为鄂FFK106小型轿车与对向行驶号牌为桂B43996重型仓栅式货车发生碰撞,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四)7月份事故主要特点。

1.从事故总量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较大以上事故频发。7月份各类事故总量虽然同比下降明显,环比却分别上升11.0%和22.9%,尤其7月4日至11日不到10天的时间里,接连发生1起重大事故,4起较大事故,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2.从各行业数据来看,大部分行业事故环比上升,部分行业事故死亡人数环比上升尤其明显。商贸制造业发生事故35起、死亡36人,环比分别上升59.1%和71.4%;建筑业发生事故34起、死亡44人,环比分别上升6.3%和63.0%;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发生事故409起、死亡210人,环比分别上升9.4%和13.5%。

3.从事故发生地区来看,珠三角和粤北两个地区发生的事故占全省事故总量八成以上。珠三角地区发生事故309起,死亡194人,分别占总量的62.6%和63.4%,其中:重大事故1起、死亡19人,较大事故4起、死亡16人;粤北地区发生事故102起,死

— 5 — 亡71人,分别占总量的20.6%和23.2%,其中: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粤东地区发生事故48起、死亡27人,分别占总量9.7%和8.8%,其中:较大事故1起、死亡8人;粤西地区发生事故35起、死亡14人,分别占总量的7.1%和4.6%。

7月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地区图

4.较大以上事故多发频发。7月份发生重大事故1起、较大事故6起,其中3起涉及起重机械,2起涉及客运车辆,2起涉及重型货车。接连发生涉及起重机械的较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惨重,在我省非常罕见,需引起相关行业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2017年1-7月事故情况

(一)全省事故基本情况。

1-7月,全省共发生事故3917起,死亡2024人,受伤3267人,经济损失17862.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1.6%、8.0%、31.7%和18.1%;发生较大事故28起,死亡115人,同比分别上升27.3%和42.0%;发生重大事故1起,死亡19人,同比事故起数持平,死亡人数上升5.6%。

1-7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情况表

(二)行业事故情况。

1.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共发生事故3411起,死亡1535人,同比分别下降24.2%和10.7%。其中:道路运输业发生事故3360起,死亡1495人,同比分别下降24.5%和10.4%;铁路运输业发生事故16起,死亡13人,同比分别下降23.8%和38.1%;水上运输业发生事故18起,死亡13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10%,死亡人数下降23.5%。

2.农林牧渔业发生事故17起,死亡(失踪)19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9.0%,死亡人数上升35.7%,其中发生渔业船舶事故10起,死亡12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37.5%,死亡人数上升33.3%。

3.采矿业共发生事故6起,死亡6人,同比各上升50%,均为金属非金属矿山业事故。

4.商贸制造业发生事故201起,死亡183人,同比分别下降3.4%和13.3%。其中:冶金机械等八行业发生事故75起,死亡72人,同比分别下降23.5%和31.4%。

5.建筑业发生事故210起,死亡216人,同比分别上升5.5%和

— 7 — 14.3%。其中: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发生事故103起,死亡97人,同比分别上升15.7%和21.3%;交通建设工程业发生事故20起,死亡21人,同比分别上升42.9%和31.3%。

6.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等其他13个行业发生事故72起,死亡65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18.0%,死亡人数持平。

(三)较大及以上事故情况。

1-7月共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28起、死亡115人,分别为:交通运输和仓储业20起(同比增加4起)、建筑业5起(去年同期未发生较大事故)、商贸制造业3起(同比减少1起)。发生较大事故的地区依次为:广州4起、汕尾3起、阳江3起、湛江3起、河源2起、东莞2起、肇庆2起、清远2起、揭阳2起、深圳1起、珠海1起、佛山1起、韶关1起、云浮1起;发生重大事故1起,即:广河高速公路龙门路段“7·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1-7月各行业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占比图

三、2017年8月份防范较大及以上事故建议

(一)近4年8月份较大及以上事故情况。

2013-2016年的8月份,共发生较大事故39起,分别为:道路运输业30起、建筑施工3起、火灾2起、制造业1起、水上交通1起、渔业船舶1起、旅游景区1起。

近4年8月份部分典型较大及以上事故简要情况表

(二)2017年8月份较大及以上事故防范工作建议。

分析近4年历史同期较大及以上事故情况和7月份事故情况特点,结合实际,对8月份较大及以上事故防范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时刻绷紧防范较大以上事故这根弦。今年进入7月份以来,我省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先后发生广河高速公路惠州龙门路段“7·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和广州花都“7.4”、韶关南雄“7.7”、东莞“7.8”、揭阳普宁“7.11”等较大事故,近4年我省历史同期发生各类较大事故39起,发生的行业领域涵盖了道路运输、建

— 9 — 筑施工、制造业、水上交通、渔业船舶、火灾等各个行业领域。各地各部门务必要切实警醒起来,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时刻绷紧防范较大以上事故这根弦,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尽快扭转我省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提供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是迅速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8月份,我省正处于主汛期,连续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已经对我省各地造成较大影响。省安委会已印发7月至10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实际,突出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迅速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加强路面巡查执勤执法,全面加强客车、货车、危化品运输车辆、工程车、校车、旅游包车等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员、运输企业的监管监控,依法从严查处酒驾、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加强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和节点的改造整改,完善道路安全防护基础设施,全力降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彻查严处营运车辆违规挂靠、严重违章等行为,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公安消防部门要充分发挥消防安全专业监管的力量,突出抓好电气火灾、高层建筑和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等消防专项整治;进一步推进夏季消防检查工作,因地制宜开展专项— 10 —

治理,全力整治重大火灾隐患,扎实做好重大活动消防安保工作,严防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各级气象部门与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部门之间、与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之间的信息要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发布事故预警信息和防控措施。

三是建筑业较大事故频发。今年1-7月建筑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大幅度上升,尤其是较大建筑施工事故频发,去年同期未发生一起较大建筑施工事故,现已发生5起,死亡33人,其中7月份就发生涉及起重设备(龙门吊、汽车吊、塔吊)的较大事故3起,死亡17人,形势非常严峻。从多起典型建筑施工事故原因分析来看,施工管理混乱、安全监管不力、勘探设计不足、施工存在缺陷、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违规分包、“以包代管”、重点项目赶工期等则是建筑施工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建筑施工行业主管部门要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督促企业重点加强对模架支撑、土方开挖、其中机械安拆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查施工现场无设计、无方案、不按照方案施工的行为,严防群死群伤事故发生;要突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督查检查,建立健全企业自查、监管部门日常检查的规范化、常态化检查制度,真正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促使参建各方主体履行安全责任;要夯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础,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警、防范控制事故的能力,切实落实企业安全培训教育

— 11 — 主体责任,做到员工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四是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强化警示教育。要对今年以来发生的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严格事故调查和问责,严格落实“四不放过”的要求,做好事故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按规定及时做好事故调查结案和调查处理结果公布工作,通过严厉事故查处倒逼责任落实,达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查处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上一篇:小班科学活动风教案下一篇:二年级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