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妹的现代散文

2024-05-11

关于小妹的现代散文(精选2篇)

篇1:关于小妹的现代散文

邻家小妹现代散文

有时不知不觉想起你,有时在白昼有时在梦里,亦或在赶往家乡的路上,亦或已经身处家乡的街巷里,你的身影历历在目,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还是十八岁时的模样,白白净净的瓜子脸,水灵灵的大眼睛,晃动着的马尾辫,充满阳光的微笑,青春洋溢的倩影。或许你不经意地在我面前走过,却如吸铁石般吸引了我的目光,如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石子,打动了我那颗青春骚动的心。

你家与我家是不近不远的邻居,你是我同校的学妹,是我心里全校最漂亮的`学妹。

无论去哪,也不必然经过你家,但是我却无数次特意在你的家门“路过”,内心里期望着你巧遇,无数次傻傻等候在你可能出入的路口,奢望看到你美丽的身影。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虽然只有百分之几的成功率,但是仍然不只一次与你巧遇,不只一回与你擦肩而过,但是心跳加速的我,只顾了掩饰脸红的窘态,却忘记了抓住时机多看几眼,或者与你搭讪几句。成果就是与你有了双眸对视的交流,或者收获到你不经意间的回眸一笑,虽然仅仅是瞬间,这一瞬间,我的心醉了……

内心里无数次读你的名字,每读一次都会有甜甜的感觉涌上心头,内心里渴望见到美丽的身影,每见到一次都会深深震撼我的心。

……

记得一个美好的夏日晚上,我在离你家不远的马路上打羽毛球,你和另一个女孩从我们走过,我便停下了看你,你也望着我,尴尬片刻,你继续往前走,我恨我自己笨到家!为什么不找借口把你留下来观战,或者让你也加入我们游戏。

记得一次无意中得知你在学校的汇演中有角色出演,我早早地等候在演出现场,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观看你的演出,你的一笑一颦都牵动着我的心,我不记得都有什么节目,满脑袋只有你!你那天演得那么好那么美,岂是一个“赞”字了得。

得学校开运动会,我特意给你送去自己舍不得喝的汽水,你朝我笑笑指着自己手中汽水说有了,让我自己喝!还把一个纸叠的小扇子送给我,我高兴得如获至宝!记得你弟弟被人欺负,我奋不顾身帮忙,你连声说谢谢,我说不用,我愿意!当初为什么说用了“愿意”二个字,是不是双关语呢!

工作之后,我找理由来到你工作的单位,假借领导安排向你询问有关工作方面的事宜,其实这一切都是借口。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你的脸,第一次与你面对面交流,我全然忘却有关工作,不知道胡言乱语地说些什么,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刻,我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陶醉,体味到吃蜜的感觉……

由于家境的原因,由于我自身的条件,社会的大环境和过往的经验告诉我:我配不上你!能偶尔遇到你,能通过朋友知道有关你的情况,就是我的幸福!

有个外表英俊并且家境殷实的青年,成为你的“朋友”,虽然消息可靠,但是我宁愿相信这只是传言。因为我知道那个青年除了家境较好以外,是徒有其表,系无才无能亦无德之人。当你牵着他的手走过我眼前时,我确认一切是真的。我没有勇气劝告你,担心被别人说成用心不良。

你出嫁的当天,我决心要干出个样子,让你和所有人都刮目相看。虽然这一天我的心碎了,我的梦破碎了,我没有理由责怪你,因为我们不曾开始,也就无所谓结束。

亦或是因为工作和生计的原因,亦或是因为梦的破碎,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家乡,离开了这个有笑、有苦、有泪也曾经有梦的地方。

……

风也过,雨也过,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听说那个英俊的青年抛弃了你,听说你过得不好,听说你又组建了新的家庭,听说你的女儿像你一样漂亮,听说……

事业有成的我,家庭生活亦美满。无瑕回到家乡的我,偶尔回去仍然会特意从你家门口走过,仍然会在你家的那个路口站一站、停一停,似乎仍然在等待什么。

虽然不曾再遇见过你,但是你的微笑、你的身影、你的马尾辫,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你一定不知道,自卑的我,因为有了你的微笑、身影、马尾辫,才使我有了发奋图强的动力。

因为没有开始,所以就没有结束,虽然岁月无情,两鬓斑白的我,依然保存一个青春的梦——

邻家小妹,你还好吗?

篇2:张培基关于现代散文的翻译特征

【关键词】现代散文 翻译 风格

这篇论文研究讨论的就是张培基关于现代散文翻译的特征。他的翻译作品所展示出来的深厚的中文功底和透彻的理解以及扎实的英语技能无不让我们折服,也是我们文学翻译实践的指向标。文本基本意义的翻译是翻译的基本要求,这其中包括了選词,细节翻译和句子结构的重组。张先生在处理基本意义的翻译时,有自己独特的译法,且译出来的作品忠实了原文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 细节翻译和选词

要准确地表达文章深层次含义以及传达出作者的正确观点的时候,细节翻译非常的重要,而张培基先生非常了解这一点,他的译文总能够准确挖掘出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鲁迅先生的《螃蟹》中,形容螃蟹,他用了“身体还软”这个词,我们知道这里所指的是螃蟹的壳,翻译时,张先生将其译成了“with his new shell still being soft”而不是生硬地译为“with his body still being soft”。又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中的“食品”二字,因为文中也提到了他们要开一个收获节,所以在翻译时,将“食品”译成“goodies”就比直译的“food”要更加形象些。上面几例都充分的反映了张培基先生对于细节翻译的重视,也从这些例子,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多注意意思的准确性和清晰性的表达。

2. 文言文的翻译

中国现代散文中常常会包含些文言文,张培基先生的译文中总能够非常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并且能够在目标语中维持其古文的特点。例如,梁实秋先生的《时间即生命》一文中,“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源自于《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张先生将其译成“Confucius talked of his own aspirations to give 50 years to the study of Yi”。梁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学问与趣味》中也有这样一句“只是无所为而为”,张先生对这句话做了深刻的理解,将其暗含的意义理解为“只是为研究学问而研究学问”,所以就有了译文“solely for its own sake”, abridged from the meaning of “solely for the sake of scholarly study”。

针对与中国文化习俗和历史有关的表达,张培基先生总会通过增译法将其在译文中解释清楚。比如在翻译夏丏尊的作品《中年的寂寞》过程中,很多诸如“顿首”,“百拜”,“总角之交”“竹马之交”这样的古汉语的表达方式,张先生使用了直译和增译的翻译方法,将原文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清楚,分别译为“”dunshou (kowtow),“baibai (a hundred greetings)”,“the time of lif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playing innocently together”。

3. 句子的重组和观点的整体表达

翻译时,句子的重组就意味着打破原文的句子结构,但用英语惯常的结构将译文表达出来。句子重组时,我们常采用拆译法和合译法,有时也会调整句子的顺序。张培基先生的句子重组的翻译方法清楚了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展示了原文中句子的句法和逻辑顺序,力求做到观点的整体表达。

译文中句子结构的重组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原文的逻辑顺序,比如选自于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被译成了“Negotiate deserts and gorges until their turbid torrents surge forward with irresistible force”。在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词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更加的清晰,而until的用法也比较特殊,意思是“so that finally”。

4. 总结

张培基先生和他的成绩证明了中国文学著作的可译性。他的翻译作品全来源于他对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准确的把握。他非常珍视原文的语言上的魅力,坚持追求一种既能传达出原文信息但同时也能体现出原文的风格的韵味。通过研究他的翻译作品和技能,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翻译技能而且也可以学到对于生活的一种求实的态度。

参考文献:

[1]Liu Yinyan. 2001. Mr. Zhang Peiji and his translation.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7 (1): 46-49

[2]胡德香,2002,张培基先生中译英艺术初探,《孝感学院学报》第4期。

[3]张培基,1999,《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张培基,2003,《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描写雪经典诗句下一篇:湖南高考优秀作文:风景是心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