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实践活动课教案

2024-05-03

初一实践活动课教案(通用8篇)

篇1:初一实践活动课教案

主题班会记录

班级:初一(7)班人数:60

时间:2014年 1 月7日第 19周星期二

班主任(班干):秦普东

篇2:初一实践活动课教案

若羌县中学

桂胜国

认识自我实现自我 主体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学习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学习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搜集资料和获取信息。并分析提炼资料。提高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途径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寻找出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奠定基础。一引入课文

叶圣陶老人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最近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二学生认真看课文资料思考问题 思考题:

1.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2.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怎样克服不良习惯? 三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指定小组的代表进行发言总结。

1培养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培养孩子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2答提高认识。通过学习,了解习惯形成的原因、方式及习惯对人的影响,提高认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区分好坏,慎重选择,必须要知道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孝敬父母等是好习惯;做事拖拖拉拉、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等是坏的习惯。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通过奖励和惩罚,来促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3答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不良习惯步骤,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注重细节。说话、走路、吃饭、吐痰等生活细节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第四步:进入轨道,自由飞行。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以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镜子,时时照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不断完善。好的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是在不断积累中趋于完善的

四学生合作交流畅所欲言。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讲道理。来突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1韩国一个公共场所,专门用中文贴“不随地吐痰”,意大利比萨斜塔用中文写“不要随地吐痰”,美国在厕所里用中文写出“便后请冲水”,法国社论:中国不要把痰吐到全球。形象往往通过人的行为习惯体现出来,一个吐痰的细节,就因为我们养成了随地吐的行为习惯,让我们在世人面前丢尽颜面,蒙受羞辱。2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叶圣陶);“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3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从小养成了爱想问题的好习惯,凡事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这种良好的习惯,使他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4毛泽东是千古绝唱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无与伦比,这得益于他的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比。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要拥有它,绝对不能少了“恒”字。

5自我磨砺。美玉是磨出来的,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磨出来的。一粒沙想在蚌的口里成为一颗美丽的珍珠,就必须经受种种痛苦的磨砺。磨砺造就成功人生。韩信忍一时而后统帅雄狮百万,勾践卧薪尝胆而后“三千越甲可吞吴”,他们都从失败中站立了起来,并都以实力争夺了地位和尊重。能有这样的结局,他们都得益于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就是凡事都“忍”,“忍”中磨砺自己的意志、毅力、信念,最后获得成功。五,教师总结发言。

正如有人所言:三天改变观念,三个月改变习惯,三年改变命运。有些农村人刚进城,无论是说话、穿戴、还是到人家做客等,总是带点农村人的习惯,如吸着烟到处走,吃饭吧嗒嘴,上穿西服下穿牛仔裤等,常被城里人冠以“土包子”“土鳖”之称,但过个十年八年,就没人说了,因为他们完全变成了“城市人”。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完善的过程。

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使人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资本。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思考。慎行。去做应该做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不好的习惯一点也不要沾。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和培养自己的才能。六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与人沟通交流助人。读书学习。锻炼身体运动。做事有计划。学习训练才艺。勤快做家务。

良好的习惯:坚定不移 注重细节 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慎重选择 七教后反思;

主题二当地震来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调查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初步掌握相关地震来袭自救自护知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提高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访谈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设计安全避震方案,模拟逃生演练活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突发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团结互助,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品质。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相关地震来袭自救自护知识,设计安全避震方案。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相关地震来袭自救自护知识。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众所周知。在2008年5月12号。14:28:04。四川汶川,北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2010年。14日。青海玉树。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到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那么,面对地震来袭,在生死关头之际,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不能预防地震做些准备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来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救,互救。掌握逃生的方法。

二,学生先仔细看书上的材料。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一下问题。1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2地震有哪些危害?

3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征兆?

4预防地震的措施和方法有哪些?

三。进行合作探究。选派一位代表进行发言。答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其中地震波又分为S波及P波。地震可由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示;

2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3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地下水异常

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②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③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④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生物异常

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是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失灵现象。最常见的是收音机的失灵、手机信号减弱或消失、电子闹钟失灵等现象。地声

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地光

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中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它们的形状各异。

4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卫生间去暂避一时。因为卫生间结构力强,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厨房也属承重墙多,开间小的房间,但因电、气密布,地震时极易因管道破坏而导致天然气泄漏,躲入其中发生中毒、火灾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不宜进入。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在发生地震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被关在电梯中,迅速把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手提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户外避震

首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造成多人死伤。因而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处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野外避震

地处野外者要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遇到山崩、滑坡,要横着与滚石前进方向跑,逃离滚石流;也可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震。

四学生观看多媒体。加深对地震的了解。明白掌握地震来袭如何去做? 五。关于地震的问卷调查。学生做完后。迅速回答。

六。接近下课时。组织学生进行紧急避震逃生演练活动。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震。撤离教室疏散演习。要求,演练时间还短,疏散撤离要快。七。拓展延伸。

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进行防震避震科普知识宣传。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学校在紧急避震逃生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办法措施。八教师总结。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感受很深,真正认识到了。科学防震避震的重要性。科学的原理,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珍惜生命,珍爱生活。九板书设计。

当地震来袭。1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分布。2地震的危害。3地震的征兆

4地震来袭防范措施。十教后反思: 主题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资料搜集调查访问考察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形成的主要原因。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性。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二过程方法;与他人合作交流。查阅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教学重点“:

环境污染的危害,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教学难点。环境危害的调查。白色污染的预防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引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可是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对资源无节制的索求。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发出了强烈的呼吁。保护资源环境,善待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要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就可以使你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二。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小组分组讨论思考几个问题。

1什么是保护环境?2什么是白色污染?3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4我县正在创建文明县城。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三,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来发言。

1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 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2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是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录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种生活塑料制品。

3知道一些防治白色污染的危害:首先。破坏市容环境。其次是危害人体健康。第三影响农作物生长。第四危害动物安全。4保护环境具体做法

一}、做绿色消费者。购买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或其他消耗品

二}、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

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四}、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五}、双面使用每张纸。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六}、使用节水型用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自然资源

七}、使用无磷洗衣粉。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八}、购买无氟冰箱,防止地球臭氧层被破坏。

九}、随手关灯,节约能源。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十}、发现污染,打电话给环保局。

十一}、拒绝过度包装。如能用一个装下,绝不使用两个塑料袋。十二}应施用有机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

四新问卷调查。对白色污染的资料畅所欲言。

五教师总结。通过这堂课,我们。但白色污染。危害。为了加强防治白色污染的宣传教育。那首先我们中学生不随手丢弃垃圾废物。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利用。不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制止身边制造白色污染的不良行为。

六作业布置:1汇报与展示。学生可以采取手抄报。QQ群交流。小品表演。观察摄像解说。用演示文稿,等方式进行汇报展示。汇报展示在下堂课进行.2组织一次“保护家园、拒绝白色污染”为主题的垃圾清除活动。

七板书设计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一环境污染的分类

二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三、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篇3:初一实践活动课教案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实践

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 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 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部2011) 。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强调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初一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笔者在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 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 英语学习动机不强, 缺乏主动性、持久性;第二, 学习观念和自主意识薄弱, 课外几乎没有学习英语的习惯, 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第三, 缺少学习目标和计划, 学习随意, 自信心不足;第四, 不了解学习策略, 更无法灵活运用, 不主动实践;第五, 自我评估能力低, 不总结反思。这一现状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目标相去甚远。

随着新目标Go For It (2013版) 教材中的词汇量有所扩大, 语篇增多, 内容丰富。在教学方法上, 如果教学任务与教学过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记忆和积累, 忽视学生学习能力, 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两极分化严重可能会导致迁移现象:学生在初一第一学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第二学期会放弃英语学习。在学校教育中, 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提倡新的学习方式, 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二、自主学习概念

(一) 自主学习内涵

庞维国 (2001) 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巧妙引导, 创设情境,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从“依赖”转向“自主”。

(二) 自主学习行为实施的可能性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初中后, 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显现, 学习的目的性、独立性逐步增强, 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改善。初一新生通常对学习充满激情, 可塑性相对较强, 教师从初中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把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使之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 从而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自主学习在初一阶段的实践应用

笔者在给初一年级的学生授课时, 首先帮助学生制订英语学习的长期、短期目标和学习计划。主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开始有目的地进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

(一) 策略渗透, 引导自主

《英语课程标准》 (2011) 指出: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成为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而学生使用较多的学习策略就是记笔记、选择性注意和记词汇, 对于其他的学习策略知之较少或不能灵活利用。笔者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 探索规律, 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如, 帮助初一学生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 培养初一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向学生讲解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规律, 以及课后如何复习等。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通过创设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 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探究、感悟、展示才能的空间。巧用“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例如, 在教学Unit 7 Do you like bananas? (Go For It Section A 1a-2d Grade7上) 时, 笔者在课前进行了准备, 分发给每组学生 (5人一组) 一本英汉字典。

Step 1 Chant Rice, rice, a bowl of rice.Juice, juice, a bottle of juice...学生的掌声与video声交相呼应, 很快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 为接下来讨论食物做铺垫。

Step 2 Ask:“What’s your favorite drink or fruit?”复习已学食物的单词。

Step 3 Watch and think:“What food does he have?” (播放迪士尼动画英语Gus,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单词soup, spaghetti, corn, and so on.)

Step 4 Think:“What other food do you know?”“You can l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

学生5人一组查字典, 并在黑板上写出他们已知的或是在字典中查出的食物单词。

Step 5“Who writes the word, please teach the word to the other students.”, 学生扮演小老师, 在音标的帮助下教生词:beef, cheese, onion, uncooked fish and so on。

教学不拘泥于教材本身, 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地学习, 教会学生要善于使用字典,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有步骤地渗透学习策略, 有益于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学习潜能, 探索有效的学习策略,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 任务驱动, 激发自主

任务驱动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等方式, 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 感受成功的喜悦。如在阅读教学中, 根据新课标对初一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即发展学生的一般性阅读技能, 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 并找出有关信息, 理解文章大意。在教学过程中, 将任务引入课堂, 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习得语言的机会, 将学和用统一起来, 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同步提高的基础上, 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 在教学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原enc e (Go For It Section B 2a-2c Grade7上) 时, 教师设计任务, 训练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并理解文章大意。

总体设计思路:实施“四读法”, 明确各步骤的任务, 促使学生体验成功。

【第一读】跳读:找中心问题的答案

Scan the following letter.Underline the subjects Yu Mei likes.Circle the subjects she doesn’t like.

Science (difficult but interesting) Math (not fun difficult) P.E. (easy and fun)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初读课文, 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读】速读:理解性问题 (trueorfalsequestions)

1.They have four lessons in the morning.

2.Lunch is from 12:00 to 2:00.after that she has art.

3.Chinese is her favorite subject.

4.She thinks art is interesting.

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阅读, 查找答案, 有的放矢地分析课文, 并解决问题。

【第三读】细读:细节题

1.Complete the passage about Yu Mei

She is very________on Friday.At 8:00 she has________.It is not________.Her teacher says it is________.but she thinks it is_________.Then at 9:00she has________.It is__________but______.At10:00 she________.After that she has_________________11:00.It is________and________Lunch is________12:00________1:00 and after that they have________.It is her________subject.Her Chinese teacher is great________.Her classes finish at 1:50, but after that she has an________lesson________two hours.It is really________.

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要求学生2人一组校对答案, 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Play a game

从文中提取6句话, 让学生按课文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分组讨论, 进行小组竞赛。学生兴趣高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第四读】合作交流, 巩固提高

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通过语言实践转化为学习技能, 争取能说会写。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 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天”, 然后安排一名学生以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接下来, 教师制作组织结构图帮助学生介绍最喜欢的一天的写作框架:

在本节课中, 笔者将自己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在设计中利用任务型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任务型教学有利于摆脱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 师生互动, 促进自主

师生互动是教师组织和实施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恰到好处的师生互动, 不仅可以激发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还存在着互动形式单一、动机偏差、深层互动少、内容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在教学中, 深入研究教材, 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通过言语性交流使学生进入情景模拟化活动, 把访谈、采访报道、竞赛类游戏等引入课堂。教师精心设疑, 鼓励质疑,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评价。

笔者在教学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Go For It Section B 2a-2c Grade7下) 时的课堂实录片段如下:

Step One Warming-up

T:Hello, boys and girls, we have birthdays every year, how do we spend our birthday?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现多幅生日派对现场的图片,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S1:I have a birthday cake with candles, I try to blows out all the candles in one go, the wish will come true.

S2:I get many gifts, but I like one of them best—a tree, my grandpa plant a tree on my birthdays.he says I can grow up with them hopefully.

...

T:How about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y?Who’d like to introduce the celebrations of birthdays and what the special meanings are?

学生在课下收集了相关资料, 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交流意见, 向全班汇报。期间, 教师在各小组询问和了解了讨论的情况。

S1:India children wear colored clothes to school and give out chocolate to everyone in the class—share happiness with others.

S2:Holland The birthday child receives an especially large present.The family also puts flowers on the birthday child’s chair to make it beautiful.

...

S:Although the celebrations of birthdays may be different around the world, the ideas are the same, what are the ideas from our family and friends?

此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生日习俗。深层次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教学内容引申到了bring good luck, Warming-up内容到此结束, 为下一步课堂教学做铺垫。

高效的师生互动有利于创设一个师生、生生之间不断交往、积极互动的课堂, 有益于师生间心灵火花的撞击,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言语交际能力。

(四) 多元评价, 实现自主

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使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性评价遵循激励性、自主性、发展性、开放性、多元性、过程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 教师对学生采取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授课, 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价等。

1.自我评价

学生分阶段自评, 比如, 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自评, 阶段性评价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时检测、学习档案、问卷调查、学生自评等方式, 内容包括对自己前一阶段的听课、作业、复习、预习、学习策略等反思、总结和整改。以下是一份单元学习自我评价样例。

对我有帮助的学习方法有 (请在括号里打钩) :

() 在听录音和阅读课文前明确听或读的任务

() 基于音形结合拼读规律对我记忆单词有帮助

() 使用英汉字典对我学习英语有帮助

() 能根据提示写一则服装店广告

2.小组评价

自主学习合作小组长根据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给组员打分。为了最大限度地鼓励本组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鼓励各个小组在学期开始制订自己的考核计划, 对组员的参与程度和完成情况及时登记, 期末可以量化考核, 见表1。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包括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包括复习、预习、课堂参与、作业、提问、绩效 (各种检测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 包括成绩优秀和进步明显) 、突出贡献 (为了鼓励英语课代表、领读员、合作小组组长及一帮一结对子特别设立) 。

4.综合评价

以上所有评价都计入学生自主性学习总分, 并有计划地收录于学习档案中。每个学期评出“自主性学习最佳个人奖”10名和“最佳合作小组”3个, 并对优秀的个人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起到指导和督促的作用, 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反思, 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 改善学习现状, 提高学习效率, 为学生可持续学习打基础。

四、总结反思

在农村初中现存条件下, 教师通过对初一学生的学习策略、自我探究、反思能力等培养与训练, 使学生潜在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心态的形成, 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从而使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为初中英语学习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笔者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学困生”对自主学习模式持有抵触情绪, 收效甚微。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初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保障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 一线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群策群力, 探索这些问题, 为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提供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初一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的学期开始了,对新初一的学生来说,学习环境、同学、老师都是陌生的;对担任初一语文课的老师来说,学生是陌生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是陌生的,学生的写作现状也是陌生的。如何尽快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写作现状,并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写作,提高作文水平呢?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依托课本,在语文活动中彰显特点

新学期开始,我没有按常规先学课文,而是从语文活动开始了初一的语文课。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题目是“这就是我”,共有三项活动可选择,第一项是“自我介绍”,要求“用你的笑语,你的歌声,你的幽默,你的智慧,真诚的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参加班里的自我介绍活动,让大家了解你。”同学们经过简单的准备,我们开始了活动。通过活动我发现,这个年龄这个年级的学生热情开朗,诚实可爱,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可塑性大,有利于培养他(她)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作文习惯。

活动后,我又让学生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了一篇文体、字数都不限制的作文,并及时的阅读。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语言比较流畅,作文结构比较完整,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但在观察事物时不够细心,观察角度单一,写出来自然干干巴巴;不知道或不会在文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写作文给人一种“模子”的感觉,没有个人特色。

二.激发兴趣,作文评改多加旁批

以前在写作文评语时,一是因为习惯,二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我常在学生作文的末尾写评语,内容多是从结构到语言,千篇一律,且费时颇多。真发到学生手中,学生除了对分数或等级很关注外,对你花费心思写的评语仅用眼睛瞟瞟而已,能费他(她)几秒钟,实在不敢计算。其实那样大而空的评语到底指文中的哪一段或哪一句,学生确实摸不着头脑,经常的摸不着头脑,自然产生莫可名状的轻视了。而写旁批,或为一字一词或为一个修辞一个写法,清楚明了;优劣得失,一目了然,当然能使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尽快的明白得失并在下次写作中扬长避短了。且旁批写多了,表明文中的优点(多评优点)多,你很欣赏他(她)的劳动。一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情感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激发出写作的极大兴趣,而兴趣可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老师啊!

三.激励个性,作文评讲课学生唱主角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是新课标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在作文评讲中同样要遵循。老师批改出的作文,不一定由老师一人唱主角一评到底。我通常在作文课开始的课前30分钟(作文课往往安排在30分钟的大休息后),在各组的小黑板(每四人小组有一块属于他们的小黑板)上,写出作文课上要讲评的作文题目、作者姓名,目的是激励作者、激励更多的学生喜欢写作文、写好作文,写特色作文。其实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内心的喜悦是掩饰不住的,因为有很多同学在羡慕他(她)。初一的学生就是这样纯真可爱。课上,被选的作者要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从字、词、句,从标题到结构,从修辞到手法进行评点。老师根据点评情况和学生性格做或直率或含蓄的总评。

这样,一篇文章的众多优点被大家一一指出,作者心里美,评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重要的是同学们齐心协力探究了一篇好作文好在哪里,,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为个性培养提供了平台,为个性作文提供了平台。

总之,一个学年以来,了解了学生性格特点、写作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写作方法指导,在作文评改中多写旁批和评讲中多让学生参与,慢慢地激发写作兴趣,稳稳地培养、激励个性,一点点,一步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感觉顺畅,充实,提高。

一学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给我留下深刻的思考:在作文教学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只有在新课标正确精神的指引下,才能保证作文教学的方向不偏移。课程标准说: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要“感情真挚”,做人就要真诚坦率。作文的“真”与作人的“真”是一致的,只有“真”才能使作文更有个性特色。作文要真实,做人要真诚,说自己想说的真话,写实实在在的真事,表达自己独有的真真切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多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多角度的观察,抓住事物特征,有创意的表达——这些技巧将使真话说得更准确,真事写得更生动,真情抒得更感人,作文也更有个性特色,作文与做人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其次,面对初一的学生,你得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写作现状。只有在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及写作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实事求是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作文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正确把握作文教学的精神,了解学生的心理、知识特点,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一定能让作文反映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因作文而变的丰富多彩!

篇5:初一寒假实践活动

一、主题:本市公民乘用公交车道德行为观察。

二、活动目的:通过在乘用公交车的过程中,亲身的真看、真听、真感受,观察乘客闷得行为及由此反映出的道德、文明水平。诸如是否主动给老人、孕妇、残疾人、抱小孩者等让座;是否有随意扔垃圾者;是否有大声喧哗者等。通过此活动鼓励同学们主动观察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并积极思考,以期不断提高同学们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方式:在居住地附近的公交站选一线路较长的市内公交车乘坐,乘坐一个来回(建议最好由父母陪同)。期间仔细观察乘客们的行为。

四、活动要求: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不要再车上拍照或做文字记录,默记心中即可,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要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填写报告。

五、观察报告

1、线路:

2、现象:

3、结论:

班级:─────姓名:─────时间:─────家长签字:

篇6:初一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班的同学在这一方面表现十分出色。秋游时,同学们联合家长与老师一同开展考察活动,走进中国唯一的一所电缆博物馆,在各种各样的电缆中寻找电缆的历史;周末里,同学们一同开展社区活动,联系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们,慰问小区内的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的问候,帮助居委会打扫小区卫生不求汇报;暑假中,大家集中起来开展小队活动,走进上海科技馆,在科技的海洋中领略世界的美妙。

今年寒假,我们班张似昭同学还在小区内开展了拍卖活动,同学们准备了三张精美的活动海报吸引人们,小区内的外国人与工作人员都热心地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家毫无保留地拿出了自己亲手做的丝网花,各种各样精美的壁纸,值得收藏的书籍,统统作为义卖物品。人们的价格也越叫越高,最后总拍卖价格居然达到了二千多元钱,同学们有联系了这次南方大雪中遇到困难的人们,把钱捐助给他们,让同学们心中又多了一片光明,多了一丝温暖,多了一颗仁爱之心。所有的策划都是由同学们合作完成,并没有太多了家长或老师帮忙,大家就这样不由自主地献出了爱心。相信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会感受到我们的关爱,我们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没有抬高自己的身份,只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自己的朋友。

然而这只是我们班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部分,我们之所以能这么顺利地开展活动,离不开同学们的团结,老师的默默支持,家长的无私援助,以及社会各界人们对我们中学生的配合。我们已经融入了这个大家庭,社会的力量是巨大了,我们愿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共建这个集体所尽最大的努力。

篇7:初一综合实践活动体会心得

在德育基地里,这里的指导老师给我们上了六门课程,教会了我们很多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例如:三防训练课、素质拓展课、心肺复苏课、、、、、等等。让我受益无穷。

还有在这五天四夜里陪伴我们的两个指导老师:陈老师和赖老师。他们严格的训练让我们班在周五上台表演得很精彩。在我们犯错的时候总会把一些大道理讲给我们听,教育我们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只有五天的时间,但我对那两个指导老师有了感情,爱上了德育基地,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真想再去一次,再去熟悉一下在那里的感觉。在不语堂吃饭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指导老师在上面指挥着我们,并且在饭前让我们全级学生诵读餐前用语。还记得,第一次在那里吃午饭时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同时又有一点烦,因为在那里吃顿饭都要做那么多的东西。当到了3月2日在那里吃最后的一顿午饭时,我安静地听着指导老师说话,真的好想哭啊!因为这次是在德育基地里听他讲话,最后一次吃那里的饭,最后一次读餐前诵语,最后一次坐在40号饭桌上吃饭,最后一次在不语堂。真的好不舍,好不舍啊!但眼泪还是不争气的流了出来,当时我真的好想哭个痛快,可是意识到自己要坚强、要勇敢,就像《冲出亚马逊》那部电影中的王晖一样,虽没有他那么的伟大,但像他那样坚强,勇敢就够了

还记得我们的口号:“服从纪律,听从指挥,热情参与,确保安全。”我们的校训是:“合作,竞争,共赢。”我们的声训是:“体验,感悟,超越。”

篇8:初一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7月31日这天,有着蒙蒙的小雨,我和我们班的几位同学,一起在裕华路上铲除小广告,在少年宫对面,有很多很多的小广告,我们拿上小铲子,竭尽全力的得来消灭他们。凉风阵阵,阴雨绵绵,可是我们丝毫不觉得冷,我们都觉得我们这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终于这些小广告被我们都消灭了,但是我们谁都不太高兴,因为我们想,这些小广告只是城市里的极少的一部分,这些贴小广告的人们,把城市的街道,当成自己的广告背景,这样子不是太过分了吗?

在平时骑车上学的时候,总感觉扫马路的人很讨厌,他们扫的时候尘土跑到了路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想来,这些人是应该让我们敬重的,请问在他们扫马路的时候,是谁沾土最多?我们只是今天为社会做里一点贡献,而他们是年年日日都在做。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计划下一篇:爱写作的我